第一篇: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剪纸教学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剪纸教学
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早在1500多年以前,新疆吐鲁番地区就出现了最早的剪纸。各地都有极具特色的剪纸艺术作品,并且深受国内外友人的喜爱。如今的青少年在漫画、卡通的熏陶下成长,对于自己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却了解甚少。怎样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丰富艺术课堂,让学生认识并初步掌握剪纸艺术的技巧,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崭新的课题。通过剪纸艺术课教学,可以丰富和扩大小学生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一节好的美术课堂,首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剪纸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剪纸艺术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教室里的墙面布置;平时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我国知名剪纸艺人的作品,感受剪纸独特的艺术魅力。当老师在进行剪纸艺术教学时,要积极启发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并记录下来进行剪刻创意。通过他们对这些美好事物的剪刻,会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升华,更加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热爱本民族文化。这样,也能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把这种情感渗入到自己的剪纸作品里,从而激发创作的热情。此外,自然界同样也是孕育学生丰富审美情感的源泉。通过让学生感受自然界奇妙的变化,在剪纸艺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手中的笔、纸、剪等工具去表现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感受,剪出他们心中的美丽景色,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整合资源,注重创新
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剪纸的图案千变万化,而最常用的变化方法,就是通过纸的折叠层次和方式变化。这里涉及到数学中的倍数概念,以及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知识。只要教师略作点拨,学生就会运用数学知识,在纸的折叠方法上去找变化规律,创造一种动态组合的折纸方法,几刀下去一幅精美的作品就会展示在眼前。又如命题创作,教师出一个“春”字题目,学生就要结合语文、气象、生物、生活等多方面知识,进行巧妙构思。当然,富有创意的样稿设计,还需要有较好的绘画功底。此外,老师还让学生对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进行口头表述,并写成一段话或一篇小文章,来实现学生内在真实情感的表达,从而使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
教师的示范是美术课堂直观教学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美术课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媒体展示不同形式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作品为范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制作多媒体软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剪纸作品的特点,然后再对剪纸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方法和步骤进行直观的讲解,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后,学生按照方法和步骤进行剪刻。剪刻完毕,再对照范例进行检查。另外,示范的直观性亦可增加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启发学生去想象和创造。如剪喜字可用多种方法去剪:一是边对边进行折叠,然后画出一半的图案。这样剪出的喜字字形丰满,笔划端正;二是对角折叠,按图案折剪的方法,剪出喜字纹样,打开是圆盘喜字等。在学生掌握了最基本折剪方法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充分联想与创新。在折剪的基础上去创造,还可把喜字变形,如方形、圆形;在喜字两边还可以添加吉祥图案纹样等。
剪纸教学活动是一种表现手段。就学生剪纸表现而言,它是学生一种内心状态的外部展示。学生的作品是其感知事物和理解事物后而留在作品上的痕迹,无论对涂鸦阶段的小朋友,还是象征阶段的小学生,都展示了学生对某一事物内容的思考和判断,是其能力的体现。所以,小学剪纸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不但反映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还包含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以及表现能力。
尊重差异,全面展示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剪纸教学中,不仅要在形式上采用学生可亲的语言,内容上也要适合不同年龄学生使用,在具体安排上,采用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每个单元呈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设置基础篇、提高篇和挑战篇以供选择。同时要考虑到因材施教的理念,将作品的表现程度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方便开展分层教学。每课中还设有学习建议、推荐网站、学习卡、小知识等供学生参阅,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方面条件,使他们能够通过手中的作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创意。剪纸欣赏的内容极为丰富多彩,短短在上课时能够做到和欣赏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还要利用第二大课堂,课后多收集资料,走近剪纸艺术大师,积极参加各种剪纸艺术比赛和展览等,以取得的荣誉和成绩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作热情。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只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根据本地本校的特色去创新,一定能开发好中小学剪纸艺术课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内容,以有趣生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突破了剪纸这一“点”,也就能带动美术教学的全面展开。
我校四年多的剪纸教学活动与实践,提高了全校同学徒手剪纸的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也促进了他们眼、脑、手的和谐、协调及均衡发展。特别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基本功较扎实。他们可以信手剪出许多让人满意的剪纸作品,各具特色。通过美的形象和个人愉悦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为培养学生成为感觉灵敏、观察细致、记忆力强、思维灵活、判断准确、语言丰富、心灵手巧的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篇: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剪纸教学.doc乐
让剪纸剪进课堂 让色彩染乐学生
——浅谈小学美术在剪纸实践中渗透色彩教学
镇江市丹徒区荣炳中心小学 212126 刘芬香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剪纸艺术博大精深,是我们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怎样更进一步的搞好在小学美术剪纸实践中渗透色彩教学,使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那就有待我们在剪纸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色彩的渗透。
【摘要】:剪纸,是中华民族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精神。在剪纸中,不同流派会选择不同图案和配对相应的色彩。色彩能触动人们心灵,同时也能产生色彩联想。所以剪纸图案色彩象征的范围也很广,由于不同的社会、民族、信仰,人们对色彩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但整体上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所以我们只有在剪纸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剪纸和色彩的巧妙搭配,才能更进一步地搞好在小学剪纸实践中渗透色彩教学的研究,使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关键词】:小学;剪纸;渗透;色彩;染乐
剪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题材广泛,深受国内外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当代小学生可以卡通、漫画的熏陶下长大的,对国外动漫文化知之甚多,而对于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却知之甚少。因此,如何让小学生认识并初步掌握剪纸艺术的技巧,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剪纸的特点是单纯、朴实、线条简练、粗健,线条块面高度结合,富有装饰性,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很高的艺术
价值。在剪纸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使作品色彩变化多样性。不仅让学生了解制作剪纸作品全部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净化心灵,又充分发挥了色彩在剪纸的作用,使作品更加美观,让学生创作中享受色彩美的过程,在欣赏中体验剪纸作品的快乐。下面就用我的实践和心得体验来浅谈小学美术剪纸实践中渗透色彩教学的研究。
一、剪纸引临——为剪纸渗透色彩奠基础
教师的准备:(1)教师的剪纸作品;(2)收集学生喜爱的民间剪纸作品范稿;(3)教师创作的剪纸作品后的色彩运用法的教案;(4)根据小学生美术的知识水平、剪纸能力,色彩发挥能力而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学生的准备:(1)准备剪纸材料:复写纸,各种颜色鲜艳的腊光纸、标语纸、素描纸、彩色卡纸和绘画工具等。(2)制作工具:用美工刀作刻刀,用硬纸板制作垫板。(3)协助老师收集剪纸资料。
二、纸质色彩同变换---巧用彩纸点剪纸
一节成功的美术课堂,主要是如何运用范例来启发学生。范例是直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美术课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以各种题材,不同形式,丰富多彩的剪纸作品为范例,引导小学生仔细观察剪纸的特点,再直观的讲解剪纸的特点,形式以及方法和步骤,教师亲自示范,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和步骤去剪,剪刻完毕,再对照“范例”进行检查。另外,范例的直观性亦可增加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通过范例,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启发学生去想象,去创造。剪纸的表现方法有两种: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所谓单色剪纸是指一种颜色的剪纸。如:剪双喜宇,可以用多种纸质去剪纸,例如运用蜡光纸、彩色卡纸、素描纸去剪纸。色彩在单一中去变色。彩色剪纸就是两种以上色彩上色的剪纸作品。这时,可以运用素描纸来剪纸,剪完后可以运用色彩运用法进行多种方式添色,使作品五彩缤纷,剪上添画。同时剪纸也可以用多种方法去剪。一是把一张正方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剪出字形在丰满,笔划端正的双喜字;二是把正方形纸对角折三至四次,按图案折剪的方法,剪出喜字纹样,打开是圆盘喜字等等,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折剪方法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去联想,在此基础上去创造。除此之外,还可把喜字变形,可方可圆,可长形等等,还可以在喜字两边添加纹样,如:在喜字两边添加梅花、喜鹊、荷花、鸳鸯、双凤和龙凤等等;再如:又可把喜字中方口变形,变成心形,即“O”叫心心相印喜字。高年级同学可以在“喜”上进行添花加叶,让字变样,使作品多彩丰富。
三、剪、色结合——剪出五颜六色纸
剪纸不仅能反映民族特色,而且还能反映现实生活,抓住现实生活中最动人的、最能表现内容的形象,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和简练的线条,创造具有装饰性的艺术之花。剪纸的装饰性没有绘画那样可以细致人微地描绘事物,但是把剪出的花草和人物进行绘画加工,则剪纸变得五颜六色,栩栩如生。
在剪纸的教学中,光是单色剪纸,学生就会觉得乏味无趣,甚至讨厌剪纸。例如:在辅导小学生剪“喜上眉梢”的时候,哪部分应剪
掉,哪部分应连接,剪纸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设计图案中的布局、结构安排等等都要和学生交待清楚。如果用红纸剪出作品,那这幅作品让人感觉单调,无味。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彩色剪纸的技巧,特别是小学生,应学会彩色剪纸中的勾色剪纸的表现方法:剪纸水彩笔画、剪纸金丝笔画、剪纸蜡笔画、剪纸彩铅画、剪纸水粉画、剪纸喷刷画、剪纸粉笔画、剪纸版印画等。这些剪纸色彩方法学生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勇敢地去想象,去创造,使学生对剪纸爱不惜手,想剪、想画想创新。。。学生个个剪出五颜六色纸的作品,使剪纸作品栩栩如生,锦上添花。
四、自我展示——剪纸色彩互渗透
剪纸是造型艺术,要显示或增加其美就不得不借重于色彩,何况剪纸又有衬、套、拼、染、填等制作方法,需用色彩之处很多。在小学美术剪纸实践中,可以运用简单的方法让剪纸和色彩相互渗透,即当学生完成剪纸作品后,教师和学生分别把作品粘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展览”上。如在“作品展览”上设计一件黑色毛衣上,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蝴蝶,或在“作品展览”上设计一件白背心上,贴上一个红色的团花,奔马贴在背包上,窗花“福”“喜”字贴在美术教室窗户上,并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讲述自己的创作意图:黑色的中式毛衣佩上红黄蓝三原色的蝴蝶,使色彩更亮丽,为传统的民族服装增添了现代感,这类作品的装饰性强,赋予服装以活泼、灵动;贴在背包
上的奔马,更能体现主人的个性;而蝶恋花图的创作意图是为一个小学美术剪纸创作宣传画,手拉手的儿童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总之,每幅作品都能显示出学生非常的创意,学生不仅看到自己剪出的作品,更能在剪纸实践中渗透出色彩之美,从内心里产生成就感。
剪纸欣赏的内容极其丰富,一节剪纸课对学生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课后教师多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区组织的各种比赛,用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剪纸实践证明,只要立足中华民族剪纸的古老文化内涵,根据本校的特色去挖掘潜能,定能在剪纸实践中渗透色彩教学——以点带面、以衬带托、以单添双,突破了剪纸这一“点”单色,使剪纸剪得有声有色,让小学剪纸实践中渗透色彩教学的研究步步深入、层层渗透,让剪纸之花在校园争奇斗艳,尽情绽放。
参考文献:
【1】《剪纸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楼基洪 【2】《关于小学剪纸课教学的初浅认识》叶红娜, 【3】《浅谈剪纸艺术教学》陈国珍, 说明:
本论文中作品为本人指导学生作品。
第三篇: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武强县北代学校 郭丽
在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我也有幸分到了自己的剪纸画室。对于剪纸,虽说不上精通,但却一直喜欢这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两个学期的摸索,剪纸教学也作为学校一个特色呈现在大家眼前。我们的美术教材中,每册也有关于剪纸的内容。可见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地位。
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美术式样,千百年来一直结合中国各地的民俗和民众的愿望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之一。人教版小学美术中安排了许多剪纸内容,有剪雪花,剪小动物等。教师应重视民间剪纸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概念,范围及基本特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重视民间剪纸,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爱国热情和创新能力,以便于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综合素养。
一、概述
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使各种质量的纸张。剪纸的创作工具十分简单,只要有一把剪刀或者刻刀就可以进入创作状态。中国的剪纸还是一种农民的艺术,它的制作群体又是以中国广大农村的妇女为主,这一特点使中国的民间剪纸带有浓厚的女性特色和乡土气息。
民间剪纸的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命的渴望。其中求生,趋利,避害的愿望始终贯穿在民间剪纸的审美理想当中。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的表达,使得劳动人民的愿望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这种审美特点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工艺自然、灵透。学习中国民间剪纸的审美特点,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引发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热爱。
二、小学美术课中民间剪纸的内容
在教学中,剪纸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认识之门,从传统到现在,从技巧到艺术特色,启迪着学生的认知思维,通过鉴赏和分析,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伟大之处,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剪纸的制作过程中,动脑动手可以感受到工艺制作的表现能力,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协调能力。可见,开设剪纸课是针对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采用愉快,轻松启发,暗示,无意识原则的指导下的美术活动,科学活动等,使小学生进行游戏般的趣味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得剪纸艺术得以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得以更好的传承。
(一)小学美术课中民间剪纸的内容
人教版的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涉及剪纸,不论是剪一个简单的小花,还是一个自由式的窗花作品,再到剪花样,用各种剪纸和绘画拼图,都有剪纸内容的涉猎。
(二)编入民间剪纸的意义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 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力的提高发展。它真正的意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特别是人文,审美方面的素质和修养。而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民间剪纸是我们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美术,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是从大量的民间剪纸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人民惊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乐观精神。学习民间剪纸中劳动人民所表达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崇敬和热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由此看来,民间剪纸的学习在美术教育中,是意义深远不可取代的,民间剪纸的教育,应被充分的理解。
三、小学美术教师应如何上好剪纸课
既然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来上好民间剪纸课,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美术素养呢?这与教师怎样来编排好这堂课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为一堂剪纸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最主要要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教”是指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讲,学生跟随教师,教师通过讲解把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直接掌握这种优秀经验。“悟”是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领悟,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教”和“悟”相结合。
(一)正确认识民间剪纸并培养自身对民间剪纸的热爱
要提高“教”的质量,首先教师自身要对剪纸有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在正确认识中国民间剪纸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对民间剪纸的热爱。要感动别人,一定要先感动自己。中国民间剪纸中国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从大量的作品中反映出劳动人民的那种善良,勤劳,乐观和智慧的品质,从中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由此,我们会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敬佩和热爱,对祖**亲的热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当教师在教学是具备了这种强烈的感情,并很自然的流露出来,必然能用这种强烈的热爱中国民间剪纸感情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也为之深深打动,热爱起中国民间剪纸。
(二)注意民间剪纸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情境教学
在具体的“教”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新的教育手段。首先要注意多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国民间剪纸不是孤立的一门课程,它在艺术领域与绘画,设计,音乐和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影戏演出中的角色道具,最初皆以纸雕刻而成,走马灯中的刀马人物以剪纸染色制成,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把范围扩大一些,民间剪纸与历史、文学、地理等都有很多关联。现代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强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这样不仅进行了本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成果。
(三)教师注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了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讲述生动,但是有时教学 效果不佳,其原因就可能是教师在授课时忽略了“悟”,就是忽略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就成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填”知识,一味的“压”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整个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这样课堂气氛就会低落,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悟”。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学生领悟,要留有疑点,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和思考。就像欣赏剪纸作品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在剪纸的图形上一起做探讨,让学生说说对于剪纸图形的看法和感受。这样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也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皮影游戏;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内容的选择上,我首先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手”。我先让学生学剪“喜”字,这是典型的轴对称剪法,而且都是直线剪法,训练也是从有痕到无痕。在实践中,我还要求学生变魔术,在原作品上略加一些剪纸语言,如锯齿纹,月牙纹等把喜字中的“口”都变成空心圆、变成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不但增加了曲线剪法,而且使图案更加美丽。不少同学学会了喜字,福字等的剪法后,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成功的喜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
四、总结
小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小学教育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品格,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代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育,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的关注,通过学习中国民间剪纸,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民间剪纸的伟大,创造民间剪纸的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对祖国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
几千年来,中国民间剪纸一直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得不到重视。现在民间剪纸走进了课堂,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了民间剪纸。学生通过学习对生活,对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民间剪纸的教学上,有待更多的美术教育者在实践中去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第四篇: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论文: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姓名:陈红
单位:谯城区青云景福小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摘要:纸工艺教学是小学美术工艺课的主要内容,占美术教材决大多数比例。纸工艺课程可以,使孩子们更加的心灵手巧、富有生活情趣。在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我也有幸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剪纸画室。通过两个学期的摸索,剪纸教学也作为学校一个特色课程呈现在大家眼前。关键词:剪纸;小学美术教育;民间剪纸;教学方法 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美术式样,千百年来一直结合中国各地的民俗和民众的愿望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之一。人教版小学美术中安排了许多剪纸内容,有剪雪花、剪小动物、剪各式各样的窗花作品等。教师应重视民间剪纸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概念、范围及基本特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重视民间剪纸,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爱国热情和创新能力,以便于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综合素养。
一、民间剪纸的起源概述
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各种质量的纸张,即无论什么样的纸都可以用作剪纸的材料。中国的剪纸还是一种农民的艺术,它的制作群体又是以中国广大农村的妇女为主,在具有剪纸传统的村落社会,剪纸花样被作为女红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到保存和传承。
民间剪纸的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命的渴望。其中求生、趋利、避害的愿望始终贯穿在民间剪纸的审美理想当中。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使劳动人民的愿望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
二、小学美术课中民间剪纸的内容
人教版的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涉及剪纸,不论是剪一个简单的小花,还是一个自由式的窗花作品,再到剪花样,用各种剪纸和绘画拼图,都有剪纸内容的涉猎。
在整个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剪纸是按由浅入深的方法来编写的。首先让学生认识剪纸,了解它的趣味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继而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创作了解剪纸的民俗和文化内涵。
三、编入民间剪纸的意义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力的提高发展。它真正的意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尤其是人文、审美方面的素质和修养。而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小学美术教师应如何上好剪纸课
既然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来上好民间剪纸课,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美术素养?这与教师怎样来编排好这堂课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为一堂剪纸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最主要要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教”是指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讲,学生跟随教师,教师通过讲解把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直接掌握这种优秀经验。“悟”是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领悟,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教”和“悟”相结合。
(一)正确认识民间剪纸并培养自身对民间剪纸的热爱
要体高“教”的质量,首先教师自身要对民间剪纸有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在正确认识中国民间剪纸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对民间剪纸的热爱。要感动别人,一定要先感动自己。中国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从大量的作品中反映出劳动人民的那种善良、勤劳、乐观和智慧的品质,从中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由此,我们会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敬佩和热爱,对祖**亲的热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当教师在教学时具备了这种强烈的感情,并很自然的流露出来,必然能用这种强烈的热爱中国民间剪纸感情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也为之深深打动,热爱起中国民间剪纸。
(二)注意民间剪纸与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情境教学
在具体“教”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新的教育手段。首先要注意多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国民间剪纸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门课程,它在艺术领域与绘画、设计、音乐和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影戏演出中的角色道具,最初皆以纸雕刻而成,走马灯中的刀马人物以剪纸染色制成,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把范围扩大一些,民间剪纸与历史、文学、地理等等学科都有很多关联。例如山东的喜花不同于其他地方,是常用葫芦、盖碗、瓷壶等外形作轮廓,剪纸的工细粗健不同,取义颇富古代民俗文化含义,如葫芦,因其植物蔓长,像征结婚生子,家族蔓延不断.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重视,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术也是如此。现代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强调与其它学科的融合,这样不仅进行了本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成果。
(三)教师注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了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讲述生动,但是有时教学效果不佳,其原因就可能是教师在授课时忽略了“悟”,就是忽略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就成了“填压式”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填”知识,一味的“压”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整个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这样课堂气氛就会低落,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悟”。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学生领悟,要留有疑点,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和思考。就像欣赏剪纸作品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在剪纸的图形上一起做探讨,让学生说说对于剪纸图形的看法和感受。这样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也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剪纸添画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皮影戏来操作游戏;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化妆舞会等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内容的选择上,我首先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手”。我先让学生学剪“喜”字,这是典型的轴对称剪法,而且都是直线剪法,训练也是从有痕到无痕。在实践中,我还要求学生变魔术,在原作品上略加一些剪纸语言,如锯齿纹、月牙纹等把喜字中的“口”都变成空心圆、变成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不但增加了曲线剪法,而且使图案更加美丽。不少同学学会了喜字、福字、挂钱等的剪法后,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植树节让学生剪各种形状的树、树叶;六.一节联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剪贴国旗、剪窗花;元旦节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等。
五、总结
小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小学教育不仅是在知识方面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品格,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代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育,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的关注,通过学习中国民间剪纸,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民间剪纸的伟大,创造民间剪纸的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对祖国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同时借鉴民间剪纸的造型方法,汲取民间剪纸中的优秀特点,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情怀。几千年来,中国民间剪纸一直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得不到重视。现在民间剪纸走进了课堂,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了民间剪纸。学生通过学习对生活,对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民间剪纸的教学上,有待更多的美术教育者在实践中去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第五篇: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小学美术剪纸训练教程
一、引言
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美术式样,千百年来一直结合中国各地的民俗和民众的愿望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之一。人教版小学美术中安排了许多剪纸内容,有剪雪花、剪小动物、剪各式各样的窗花作品等。教师应重视民间剪纸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概念、范围及基本特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重视民间剪纸,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爱国热情和创新能力,以便于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综合素养。
剪纸的存活和延续寄托在一代代人的双手和血脉里。它就是曾经不被人重视,被称为“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中国民间剪纸。现在,民间剪纸日益得到重视,并且被编入各类美术教材中。学生通过对民间剪纸的学习,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爱国热情得到增强,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端正态度,努力提高小学美术课中剪纸的教学质量。
二、民间剪纸的概述
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各种质量的纸张,即无论什么样的纸都可以用作剪纸的材料。但是在中国民间,大部分的剪纸用料为单色纸(一般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染色剪纸和供妇女们刺绣用的花样用纸为白纸。剪纸的创作工具十分简单,只要有一把剪刀或刻刀就可以进入创作状态。中国的剪纸还是一种农民的艺术,它的制作群体又是以中国广大农村的妇女为主,在具有剪纸传统的村落社会,剪纸花样被作为女红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到保存和传承。“女红”是指民间妇女的刺绣活动。大凡女孩子到了七、八岁时,家中的奶奶、母亲或姐姐就会向她传授剪纸的技艺。这一特点使中国的民间剪纸带有浓厚的女性特色和乡土气息。
民间剪纸的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命的渴望。其中求生、趋利、避害的愿望始终贯穿在民间剪纸的审美理想当中。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使劳动人民的愿望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这种审美特点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工艺自然、灵透。学习中国民间剪纸的审美特点,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引发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热爱。
三、民间剪纸的内容
在教学中,剪纸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认识之门,从传统到现代,从技巧到艺术特色,启迪着学生的认知思维,通过鉴赏和分析,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伟大之处,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剪纸的制作过程中,动脑动手可以感受到工艺制作的表现能力,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协调能力。可见,开设剪纸课是针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愉快、轻松启发,暗示、无意识原则的指导下的美术活动、科学活动等,使小学生进行游戏般的趣味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得剪纸艺术得以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得以更好的传承。
人教版的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涉及剪纸,不论是剪一个简单的小花,还是一个自由式的窗花作品,再到剪花样,用各种剪纸和绘画拼图,都有剪纸内容的涉猎。
在整个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剪纸是按由浅入深的方法来编写的。首先让学生认识剪纸,了解它的趣味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继而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创作了解剪纸的民俗和文化内涵。
四、民间剪纸的意义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力的提高发展。它真正的意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尤其是人文、审美方面的素质和修养。而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民间剪纸是我们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美术,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是从大量的民间剪纸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人民惊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乐观精神。学习民间剪纸中劳动人民所表达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崇敬和热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由此看来,民间剪纸的学习在美术教育中,是意义深远不可取代的,民间剪纸的教育,应被充分的理解,广大美术教育者,要运用好这一学科知识,把握好这一学科特点,为我们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五、教师应如何上好剪纸课
既然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来上好民间剪纸课,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美术素养?这与教师怎样来编排好这堂课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为一堂剪纸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最主要要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教”是指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讲,学生跟随教师,教师通过讲解把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直接掌握这种优秀经验。“悟”是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领悟,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教”和“悟”相结合。
(一)正确认识民间剪纸并培养自身对民间剪纸的热爱
要体高“教”的质量,首先教师自身要对民间剪纸有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在正确认识中国民间剪纸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对民间剪纸的热爱。要感动别人,一定要先感动自己。中国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从大量的作品中反映出劳动人民的那种善良、勤劳、乐观和智慧的品质,从中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由此,我们会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敬佩和热爱,对祖**亲的热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当教师在教学时具备了这种强烈的感情,并很自然的流露出来,必然能用这种强烈的热爱中国民间剪纸感情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也为之深深打动,热爱起中国民间剪纸。
(二)注意民间剪纸与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情境教学
在具体“教”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新的教育手段。首先要注意多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国民间剪纸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门课程,它在艺术领域与绘画、设计、音乐和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影戏演出中的角色道具,最初皆以纸雕刻而成,走马灯中的刀马人物以剪纸染色制成,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把范围扩大一些,民间剪纸与历史、文学、地理等等学科都有很多关联。例如山东的喜花不同于其他地方,是常用葫芦、盖碗、瓷壶等外形作轮廓,剪纸的工细粗健不同,取义颇富古代民俗文化含义,如葫芦,因其植物蔓长,像征结婚生子,家族蔓延不断.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重视,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术也是如此。现代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强调与其它学科的融合,这样不仅进行了本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成果。
(三)教师注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了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讲述生动,但是有时教学效果不佳,其原因就可能是教师在授课时忽略了“悟”,就是忽略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就成了“填压式”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填”知识,一味的“压”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整个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这样课堂气氛就会低落,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悟”。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学生领悟,要留有疑点,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和思考。就像欣赏剪纸作品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在剪纸的图形上一起做探讨,让学生说说对于剪纸图形的看法和感受。这样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也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剪纸添画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皮影戏来操作游戏;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化妆舞会等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内容的选择上,我首先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手”。我先让学生学剪“喜”字,这是典型的轴对称剪法,而且都是直线剪法,训练也是从有痕到无痕。在实践中,我还要求学生变魔术,在原作品上略加一些剪纸语言,如锯齿纹、月牙纹等把喜字中的“口”都变成空心圆、变成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不但增加了曲线剪法,而且使图案更加美丽。不少同学学会了喜字、福字、挂钱等的剪法后,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植树节让学生剪各种形状的树、树叶;六.一节联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剪贴国旗、剪窗花;元旦节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等。
六、总结
小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小学教育不仅是在知识方面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品格,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代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育,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的关注,通过学习中国民间剪纸,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民间剪纸的伟大,创造民间剪纸的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对祖国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同时借鉴民间剪纸的造型方法,汲取民间剪纸中的优秀特点,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情怀。
几千年来,中国民间剪纸一直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得不到重视。现在民间剪纸走进了课堂,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了民间剪纸。学生通过学习对生活,对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民间剪纸的教学上,有待更多的美术教育者在实践中去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2012
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