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横栏镇第二小学 冯桂彬
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来上好民间剪纸课,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美术素养?我以为这与教师怎样来编排好这堂课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为一堂剪纸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最主要要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教”是指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讲,学生跟随教师,教师通过讲解把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直接掌握这种优秀经验。“悟”是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领悟,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教”和“悟”相结合。
(一)正确认识民间剪纸并培养自身对民间剪纸的热爱。
要提高“教”的质量,首先教师自身要对民间剪纸有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在正确认识中国民间剪纸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对民间剪纸的热爱。要感动别人,一定要先感动自己。中国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从大量的作品中反映出劳动人民的那种善良、勤劳、乐观和智慧的品质,从中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由此,我们会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敬佩和热爱,对祖**亲的热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当教师在教学时具备了这种强烈的感情,并很自然的流露出来,必然能用这种强烈的热爱中国民间剪纸感情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也为之深深打动,热爱起中国民间剪纸。
(二)民间剪纸与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情境教学。在具体“教”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新的教育手段。首先要注意多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国民间剪纸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门课程,它在艺术领域与绘画、设计、音乐和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影戏演出中的角色道具,最初皆以纸雕刻而成,走马灯中的刀马人物以剪纸染色制成,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把范围扩大一些,民间剪纸与历史、文学、地理等等学科都有很多关联。例如山东的喜花不同于其他地方,是常用葫芦、盖碗、瓷壶等外形作轮廓,剪纸的工细粗健不同,取义颇富古代民俗文化含义,如葫芦,因其植物蔓长,象征结婚生子,家族蔓延不断。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重视,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术也是如此。现代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强调与其它学科的融合,这样不仅进行了本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成果。
(三)教师注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了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讲述生动,但是有时教学效果不佳,其原因就可能是教师在授课时忽略了“悟”,就是忽略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就成了“填压式”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填”知识,一味的“压”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整个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这样课堂气氛就会低落,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悟”。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学生领悟,要留有疑点,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和思考。就像欣赏剪纸作品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在剪纸的图形上一起做探讨,让学生说说对于剪纸图形的看法和感受。这样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也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剪纸添画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皮影戏来操作游戏;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化妆舞会等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内容的选择上,我首先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手”。我先让学生学剪“喜”字,这是典型的轴对称剪法,而且都是直线剪法,训练也是从有痕到无痕。在实践中,我还要求学生变魔术,在原作品上略加一些剪纸语言,如锯齿纹、月牙纹等把喜字中的“口”都变成空心圆、变成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不但增加了曲线剪法,而且使图案更加美丽。不少同学学会了喜字、福字、挂钱等的剪法后,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植树节让学生剪各种形状的树、树叶;六一节联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剪贴国旗、剪窗花;元旦节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等。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小学美术教育不仅是在知识方面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品格。通过学习中国民间剪纸,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民间剪纸的伟大,创造民间剪纸的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对祖国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同时借鉴民间剪纸的造型方法,汲取民间剪纸中的优秀特点,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情怀。
第二篇: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武强县北代学校 郭丽
在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我也有幸分到了自己的剪纸画室。对于剪纸,虽说不上精通,但却一直喜欢这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两个学期的摸索,剪纸教学也作为学校一个特色呈现在大家眼前。我们的美术教材中,每册也有关于剪纸的内容。可见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地位。
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美术式样,千百年来一直结合中国各地的民俗和民众的愿望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之一。人教版小学美术中安排了许多剪纸内容,有剪雪花,剪小动物等。教师应重视民间剪纸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概念,范围及基本特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重视民间剪纸,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爱国热情和创新能力,以便于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综合素养。
一、概述
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使各种质量的纸张。剪纸的创作工具十分简单,只要有一把剪刀或者刻刀就可以进入创作状态。中国的剪纸还是一种农民的艺术,它的制作群体又是以中国广大农村的妇女为主,这一特点使中国的民间剪纸带有浓厚的女性特色和乡土气息。
民间剪纸的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命的渴望。其中求生,趋利,避害的愿望始终贯穿在民间剪纸的审美理想当中。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的表达,使得劳动人民的愿望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这种审美特点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工艺自然、灵透。学习中国民间剪纸的审美特点,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引发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热爱。
二、小学美术课中民间剪纸的内容
在教学中,剪纸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认识之门,从传统到现在,从技巧到艺术特色,启迪着学生的认知思维,通过鉴赏和分析,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伟大之处,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剪纸的制作过程中,动脑动手可以感受到工艺制作的表现能力,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协调能力。可见,开设剪纸课是针对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采用愉快,轻松启发,暗示,无意识原则的指导下的美术活动,科学活动等,使小学生进行游戏般的趣味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得剪纸艺术得以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得以更好的传承。
(一)小学美术课中民间剪纸的内容
人教版的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涉及剪纸,不论是剪一个简单的小花,还是一个自由式的窗花作品,再到剪花样,用各种剪纸和绘画拼图,都有剪纸内容的涉猎。
(二)编入民间剪纸的意义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 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力的提高发展。它真正的意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特别是人文,审美方面的素质和修养。而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民间剪纸是我们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美术,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是从大量的民间剪纸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人民惊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乐观精神。学习民间剪纸中劳动人民所表达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崇敬和热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由此看来,民间剪纸的学习在美术教育中,是意义深远不可取代的,民间剪纸的教育,应被充分的理解。
三、小学美术教师应如何上好剪纸课
既然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来上好民间剪纸课,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美术素养呢?这与教师怎样来编排好这堂课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为一堂剪纸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最主要要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教”是指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讲,学生跟随教师,教师通过讲解把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直接掌握这种优秀经验。“悟”是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领悟,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教”和“悟”相结合。
(一)正确认识民间剪纸并培养自身对民间剪纸的热爱
要提高“教”的质量,首先教师自身要对剪纸有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在正确认识中国民间剪纸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对民间剪纸的热爱。要感动别人,一定要先感动自己。中国民间剪纸中国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从大量的作品中反映出劳动人民的那种善良,勤劳,乐观和智慧的品质,从中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由此,我们会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敬佩和热爱,对祖**亲的热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当教师在教学是具备了这种强烈的感情,并很自然的流露出来,必然能用这种强烈的热爱中国民间剪纸感情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也为之深深打动,热爱起中国民间剪纸。
(二)注意民间剪纸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情境教学
在具体的“教”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新的教育手段。首先要注意多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国民间剪纸不是孤立的一门课程,它在艺术领域与绘画,设计,音乐和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影戏演出中的角色道具,最初皆以纸雕刻而成,走马灯中的刀马人物以剪纸染色制成,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把范围扩大一些,民间剪纸与历史、文学、地理等都有很多关联。现代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强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这样不仅进行了本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成果。
(三)教师注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了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讲述生动,但是有时教学 效果不佳,其原因就可能是教师在授课时忽略了“悟”,就是忽略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就成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填”知识,一味的“压”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整个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这样课堂气氛就会低落,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悟”。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学生领悟,要留有疑点,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和思考。就像欣赏剪纸作品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在剪纸的图形上一起做探讨,让学生说说对于剪纸图形的看法和感受。这样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也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皮影游戏;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内容的选择上,我首先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手”。我先让学生学剪“喜”字,这是典型的轴对称剪法,而且都是直线剪法,训练也是从有痕到无痕。在实践中,我还要求学生变魔术,在原作品上略加一些剪纸语言,如锯齿纹,月牙纹等把喜字中的“口”都变成空心圆、变成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不但增加了曲线剪法,而且使图案更加美丽。不少同学学会了喜字,福字等的剪法后,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成功的喜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
四、总结
小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小学教育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品格,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代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育,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的关注,通过学习中国民间剪纸,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民间剪纸的伟大,创造民间剪纸的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对祖国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
几千年来,中国民间剪纸一直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得不到重视。现在民间剪纸走进了课堂,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了民间剪纸。学生通过学习对生活,对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民间剪纸的教学上,有待更多的美术教育者在实践中去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第三篇: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论文: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姓名:陈红
单位:谯城区青云景福小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摘要:纸工艺教学是小学美术工艺课的主要内容,占美术教材决大多数比例。纸工艺课程可以,使孩子们更加的心灵手巧、富有生活情趣。在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我也有幸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剪纸画室。通过两个学期的摸索,剪纸教学也作为学校一个特色课程呈现在大家眼前。关键词:剪纸;小学美术教育;民间剪纸;教学方法 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美术式样,千百年来一直结合中国各地的民俗和民众的愿望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之一。人教版小学美术中安排了许多剪纸内容,有剪雪花、剪小动物、剪各式各样的窗花作品等。教师应重视民间剪纸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概念、范围及基本特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重视民间剪纸,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爱国热情和创新能力,以便于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综合素养。
一、民间剪纸的起源概述
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各种质量的纸张,即无论什么样的纸都可以用作剪纸的材料。中国的剪纸还是一种农民的艺术,它的制作群体又是以中国广大农村的妇女为主,在具有剪纸传统的村落社会,剪纸花样被作为女红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到保存和传承。
民间剪纸的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命的渴望。其中求生、趋利、避害的愿望始终贯穿在民间剪纸的审美理想当中。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使劳动人民的愿望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
二、小学美术课中民间剪纸的内容
人教版的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涉及剪纸,不论是剪一个简单的小花,还是一个自由式的窗花作品,再到剪花样,用各种剪纸和绘画拼图,都有剪纸内容的涉猎。
在整个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剪纸是按由浅入深的方法来编写的。首先让学生认识剪纸,了解它的趣味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继而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创作了解剪纸的民俗和文化内涵。
三、编入民间剪纸的意义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力的提高发展。它真正的意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尤其是人文、审美方面的素质和修养。而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小学美术教师应如何上好剪纸课
既然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来上好民间剪纸课,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美术素养?这与教师怎样来编排好这堂课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为一堂剪纸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最主要要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教”是指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讲,学生跟随教师,教师通过讲解把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直接掌握这种优秀经验。“悟”是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领悟,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教”和“悟”相结合。
(一)正确认识民间剪纸并培养自身对民间剪纸的热爱
要体高“教”的质量,首先教师自身要对民间剪纸有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在正确认识中国民间剪纸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对民间剪纸的热爱。要感动别人,一定要先感动自己。中国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从大量的作品中反映出劳动人民的那种善良、勤劳、乐观和智慧的品质,从中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由此,我们会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敬佩和热爱,对祖**亲的热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当教师在教学时具备了这种强烈的感情,并很自然的流露出来,必然能用这种强烈的热爱中国民间剪纸感情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也为之深深打动,热爱起中国民间剪纸。
(二)注意民间剪纸与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情境教学
在具体“教”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新的教育手段。首先要注意多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国民间剪纸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门课程,它在艺术领域与绘画、设计、音乐和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影戏演出中的角色道具,最初皆以纸雕刻而成,走马灯中的刀马人物以剪纸染色制成,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把范围扩大一些,民间剪纸与历史、文学、地理等等学科都有很多关联。例如山东的喜花不同于其他地方,是常用葫芦、盖碗、瓷壶等外形作轮廓,剪纸的工细粗健不同,取义颇富古代民俗文化含义,如葫芦,因其植物蔓长,像征结婚生子,家族蔓延不断.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重视,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术也是如此。现代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强调与其它学科的融合,这样不仅进行了本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成果。
(三)教师注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了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讲述生动,但是有时教学效果不佳,其原因就可能是教师在授课时忽略了“悟”,就是忽略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就成了“填压式”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填”知识,一味的“压”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整个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这样课堂气氛就会低落,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悟”。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学生领悟,要留有疑点,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和思考。就像欣赏剪纸作品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在剪纸的图形上一起做探讨,让学生说说对于剪纸图形的看法和感受。这样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也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剪纸添画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皮影戏来操作游戏;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化妆舞会等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内容的选择上,我首先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手”。我先让学生学剪“喜”字,这是典型的轴对称剪法,而且都是直线剪法,训练也是从有痕到无痕。在实践中,我还要求学生变魔术,在原作品上略加一些剪纸语言,如锯齿纹、月牙纹等把喜字中的“口”都变成空心圆、变成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不但增加了曲线剪法,而且使图案更加美丽。不少同学学会了喜字、福字、挂钱等的剪法后,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植树节让学生剪各种形状的树、树叶;六.一节联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剪贴国旗、剪窗花;元旦节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等。
五、总结
小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小学教育不仅是在知识方面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品格,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代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育,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的关注,通过学习中国民间剪纸,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民间剪纸的伟大,创造民间剪纸的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对祖国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同时借鉴民间剪纸的造型方法,汲取民间剪纸中的优秀特点,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情怀。几千年来,中国民间剪纸一直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得不到重视。现在民间剪纸走进了课堂,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了民间剪纸。学生通过学习对生活,对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民间剪纸的教学上,有待更多的美术教育者在实践中去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第四篇: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小学美术剪纸训练教程
一、引言
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美术式样,千百年来一直结合中国各地的民俗和民众的愿望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之一。人教版小学美术中安排了许多剪纸内容,有剪雪花、剪小动物、剪各式各样的窗花作品等。教师应重视民间剪纸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概念、范围及基本特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重视民间剪纸,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爱国热情和创新能力,以便于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综合素养。
剪纸的存活和延续寄托在一代代人的双手和血脉里。它就是曾经不被人重视,被称为“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中国民间剪纸。现在,民间剪纸日益得到重视,并且被编入各类美术教材中。学生通过对民间剪纸的学习,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爱国热情得到增强,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端正态度,努力提高小学美术课中剪纸的教学质量。
二、民间剪纸的概述
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各种质量的纸张,即无论什么样的纸都可以用作剪纸的材料。但是在中国民间,大部分的剪纸用料为单色纸(一般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染色剪纸和供妇女们刺绣用的花样用纸为白纸。剪纸的创作工具十分简单,只要有一把剪刀或刻刀就可以进入创作状态。中国的剪纸还是一种农民的艺术,它的制作群体又是以中国广大农村的妇女为主,在具有剪纸传统的村落社会,剪纸花样被作为女红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到保存和传承。“女红”是指民间妇女的刺绣活动。大凡女孩子到了七、八岁时,家中的奶奶、母亲或姐姐就会向她传授剪纸的技艺。这一特点使中国的民间剪纸带有浓厚的女性特色和乡土气息。
民间剪纸的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命的渴望。其中求生、趋利、避害的愿望始终贯穿在民间剪纸的审美理想当中。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使劳动人民的愿望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这种审美特点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工艺自然、灵透。学习中国民间剪纸的审美特点,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引发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热爱。
三、民间剪纸的内容
在教学中,剪纸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认识之门,从传统到现代,从技巧到艺术特色,启迪着学生的认知思维,通过鉴赏和分析,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伟大之处,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剪纸的制作过程中,动脑动手可以感受到工艺制作的表现能力,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协调能力。可见,开设剪纸课是针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愉快、轻松启发,暗示、无意识原则的指导下的美术活动、科学活动等,使小学生进行游戏般的趣味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得剪纸艺术得以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得以更好的传承。
人教版的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涉及剪纸,不论是剪一个简单的小花,还是一个自由式的窗花作品,再到剪花样,用各种剪纸和绘画拼图,都有剪纸内容的涉猎。
在整个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剪纸是按由浅入深的方法来编写的。首先让学生认识剪纸,了解它的趣味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继而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创作了解剪纸的民俗和文化内涵。
四、民间剪纸的意义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力的提高发展。它真正的意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尤其是人文、审美方面的素质和修养。而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民间剪纸是我们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美术,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是从大量的民间剪纸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人民惊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乐观精神。学习民间剪纸中劳动人民所表达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崇敬和热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由此看来,民间剪纸的学习在美术教育中,是意义深远不可取代的,民间剪纸的教育,应被充分的理解,广大美术教育者,要运用好这一学科知识,把握好这一学科特点,为我们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五、教师应如何上好剪纸课
既然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来上好民间剪纸课,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美术素养?这与教师怎样来编排好这堂课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为一堂剪纸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最主要要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教”是指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讲,学生跟随教师,教师通过讲解把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直接掌握这种优秀经验。“悟”是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领悟,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教”和“悟”相结合。
(一)正确认识民间剪纸并培养自身对民间剪纸的热爱
要体高“教”的质量,首先教师自身要对民间剪纸有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在正确认识中国民间剪纸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对民间剪纸的热爱。要感动别人,一定要先感动自己。中国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从大量的作品中反映出劳动人民的那种善良、勤劳、乐观和智慧的品质,从中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由此,我们会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敬佩和热爱,对祖**亲的热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当教师在教学时具备了这种强烈的感情,并很自然的流露出来,必然能用这种强烈的热爱中国民间剪纸感情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也为之深深打动,热爱起中国民间剪纸。
(二)注意民间剪纸与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情境教学
在具体“教”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新的教育手段。首先要注意多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国民间剪纸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门课程,它在艺术领域与绘画、设计、音乐和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影戏演出中的角色道具,最初皆以纸雕刻而成,走马灯中的刀马人物以剪纸染色制成,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把范围扩大一些,民间剪纸与历史、文学、地理等等学科都有很多关联。例如山东的喜花不同于其他地方,是常用葫芦、盖碗、瓷壶等外形作轮廓,剪纸的工细粗健不同,取义颇富古代民俗文化含义,如葫芦,因其植物蔓长,像征结婚生子,家族蔓延不断.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重视,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术也是如此。现代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强调与其它学科的融合,这样不仅进行了本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成果。
(三)教师注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了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讲述生动,但是有时教学效果不佳,其原因就可能是教师在授课时忽略了“悟”,就是忽略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就成了“填压式”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填”知识,一味的“压”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整个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这样课堂气氛就会低落,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悟”。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学生领悟,要留有疑点,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和思考。就像欣赏剪纸作品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在剪纸的图形上一起做探讨,让学生说说对于剪纸图形的看法和感受。这样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也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剪纸添画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皮影戏来操作游戏;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化妆舞会等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内容的选择上,我首先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手”。我先让学生学剪“喜”字,这是典型的轴对称剪法,而且都是直线剪法,训练也是从有痕到无痕。在实践中,我还要求学生变魔术,在原作品上略加一些剪纸语言,如锯齿纹、月牙纹等把喜字中的“口”都变成空心圆、变成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不但增加了曲线剪法,而且使图案更加美丽。不少同学学会了喜字、福字、挂钱等的剪法后,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植树节让学生剪各种形状的树、树叶;六.一节联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剪贴国旗、剪窗花;元旦节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等。
六、总结
小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小学教育不仅是在知识方面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品格,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代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育,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的关注,通过学习中国民间剪纸,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民间剪纸的伟大,创造民间剪纸的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对祖国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同时借鉴民间剪纸的造型方法,汲取民间剪纸中的优秀特点,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情怀。
几千年来,中国民间剪纸一直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得不到重视。现在民间剪纸走进了课堂,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了民间剪纸。学生通过学习对生活,对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民间剪纸的教学上,有待更多的美术教育者在实践中去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2012
年9月
第五篇:美术课剪纸教学
小学美术
美术课剪纸教学实践
【摘要】 剪纸这一司空见惯且极具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渊源,深受世人喜爱。剪纸作品逸趣横生,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生动有趣,雅俗共赏,被广为认同。剪纸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意识。
【关键词】 剪纸艺术 作品欣赏 教学互动 兴趣培养 创新意识
一、多观摩,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与用途
我校把剪纸作为校本教程和学校特色教育来抓。我任教四年级数学兼美术教师,尝试把民间剪纸艺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并对剪纸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证明,将剪纸教学引入美术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实效,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一门民间艺术。
作为一名小学教员,我从小就喜欢剪纸,也经常从事一些简单的剪纸艺术创作,苦练作为兼职美术教师的基本功。
前几年,有人从陕北延安旅游回来,带给我几幅全国著名剪纸艺术家李福爱大姐的剪纸作品,我与同学们一同欣赏。也欣赏本土名家的剪纸作品。那一张张灵动精美的图案,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也让师生开阔了眼界。在欣赏名人佳作的同时,让学生欣赏教材中所有的优秀剪纸及学校老师、同学们的剪纸作品。
在剪纸艺术教学中,也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剪纸艺术的相关历史知识。
我们洪江市的前身是久负盛名的黔阳县。黔阳历史悠久,据本县高庙遗址考古发现,早在7400年前,黔阳己进入神农炎帝稻作文明时代。高庙文化表明远古艺人工匠,已能娴熟运用以图案做为形象表记的艺术表现手法,尤其雕刻与镂空艺术运用完善,与今天的剪纸艺术有传承和延续关系。
黔阳剪纸起源于远古及周楚时期的祭祀、婚娶等民俗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剪纸工艺,早在民间流传,与荆风楚俗结下不解之缘。到了宋代,剪纸已经普及,并开始出现剪纸行业和剪纸名家。特别是明清时期,剪纸己达高峰,每家每户、每个女人都会剪纸。《黔阳县志》记载:黔阳剪纸相当普遍,特别是黔城、托口不少妇女精于剪纸。至今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门口都要挂喜钱、贴窗花。结婚、祝寿、乔迁,都要张贴喜庆剪纸。连祭祀、庙庆,都要挂贴剪纸。剪纸更用于布鞋取样、刺绣底稿、布料印染样版等,民间流传甚广。特别是婚庆、寿宴剪纸,全是红色,用大红纸剪成,以增添喜庆气氛,深受民众喜爱。
黔阳的木雕、石刻,都采用剪纸艺术的花纹样版,雕刻的物件精美绝仑。黔阳生产的小镜屏,利用剪纸图样,在玻璃上以彩漆绘出牡丹、雄鸡、仙鹤、寿桃、花好月圆等图案,用作婚寿喜庆礼品。黔阳剪纸深入民间,丰富多彩。
剪纸及剪纸图案不仅可以用来做邮票,还可以做书签、图书故事插图、连环画及动漫电影。近年来人们还把它广泛用于舞台设计、室内装饰,以及服饰刺绣、陶瓷工艺等制作。
学生通过学习民俗剪纸,可培养对乡土艺术的热爱,感受本土艺术之美,提升审美意识,培育美学情趣。
二、多动手,掌握各种剪纸方法
剪纸是在纸张、布绢、金箔、树叶、笋壳等物品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剪纸手法有剪、刻、凿、撕、烫、扎、编、绘等。
剪,就是用剪刀将纸、布、叶等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这是一种最为简便、最快捷的剪纸方法,但剪纸层次不能过多。黔阳剪纸多用剪刀剪。
刻,是将多层纸钉牢,放在腊板(刻板)上,用刻刀雕刻。一般剪纸工匠雕刻绣花纹样,都用刻纸方法。
凿,先将一迭纸摊平,压紧,钉牢,按照模板原样,用各种不同的凿子,打凿出各种花样。一次可打凿上百张图案。至今逢年过节,办喜事,大门上挂的“喜钱”就是打凿的。
撕,就是用手撕纸,撕树叶,可以起到不同的艺术效果。烫,即是用香火、炭火或电烙铁,在纸上或布绢上烫烧出剪纸效果的图案,也别具风味。
扎,是用竹篾、木条、金属丝等,扎出各式各样的立体剪纸物件。如过年舞的龙灯、花灯,家家悬挂的宫灯,丧葬用的棺罩、灵屋,冲傩、庆庙扎的傩神(俗称吞口)等。
编,是采用竹篾、绳索,编织成各种剪纸图案,有各种竹编,有缝衣服的衣边、裙边,有背小孩的背带等。
绘,是用画、拓(印)、熏(以前用油柴熏,后来用煤油灯熏)、印(复写、复印)等方法,绘画出剪纸样稿或图案。
剪纸材料的选择较为随意,一般根据用途来确定剪纸材料,常用的村料有以下种类:纸。婚、寿喜庆多用大红纸、腊光纸,也有用彩色宣纸。丧事则用白纸、蓝纸;做底样的纸张就比较随意。布。布匹和绫绢,用作剪贴画和剪纸装裱。叶。树叶剪纸,粘贴画都相当漂亮。丝。竹篾、棕丝、绳索、金属丝都可编织剪纸画。黔城然翔园的棕丝画就是运用剪纸工艺,用棕绳制作的一种画艺。箔。用金、银、铜、铝、锡等各种金属箔片,剪切出既美丽又实用的各种图案。铜匠用剪纸工艺,将铜片剪成花、鸟、鱼、虫图案,焊制成各种器皿用具。银匠运用剪纸工艺,将金银箔片打制成各种首饰。黔阳剪纸多是欣赏与实用相结合,有以下用途:一是张贴用。即直接贴于门窗、墙壁、彩礼之上以为装饰,如喜钱、窗花、灯笼花、纸扎花等。二是摆衬用。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如喜花、供花、礼花等。三是刺绣用。用于衣饰、鞋帽、枕头、帐檐,如鞋花、帽花、衣袖花、枕头花等。四是印染用。作为蓝印花布的印板,用于被面、门帘等。五是雕刻用。用作木雕、石雕和编织的样稿。
当然,对于小学生,一般掌握了以下方法就可以了。
1、折纸。折纸是剪纸艺术的重要环节,由易到难,先学会对折法、三折法、四折法……熟练掌握各种折纸的方法。
2、动手画图案。把折好的纸先跟老师学画图案,然后再剪下来,稍微熟练一些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画喜欢的图案,这个环节要与美术课结合起来。
3、动手剪。把画好的图案沿线条剪下来,下剪的力度要均匀,线条要流畅,熟练之后就不用画图了,直接下剪刀,随意剪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有些细小的部分还会用到刻刀。
三、多展评,激发兴趣爱好,收获自信
黔阳有汉、侗、苗、瑶等多个民族,侗族、苗族、瑶族是黔阳的土著民族,世居黔阳。长期以来,各民族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逐渐融合,诞生了丰富的剪纸式样,为学生习作本土形式多样的剪纸艺术创造了条件。
在课堂上,我会通过不同形式展览学生作品,在课堂中及时展示。做得比较好的,我及时粘贴好,给其他学生欣赏,这样不仅肯定了做得好的学生,而且给了其他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另外,每月进行一次剪纸展示比赛,推出优秀作品,贴在教室后面的墙上,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剪纸、热爱剪纸、参与剪纸。并且通过班级微信联络群,把作品发到群里,让家长也了解剪纸,支持剪纸。不同形式的展示,起到了相同的作用。学生在展示中,收获了自信。
让学生评价各种样式的剪纸作品,互提建议,改进提高,让学生选出认为剪得好的作品,请他(她)介绍经验。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共同进步。部分作品我会让学生布置到班级宣传栏,还会选择一些作品拍成照片,然后放进电脑中装裱处理,再让学生欣赏时,几乎分辨不出就是自己的作品,以为是老师或大师的作品。这时我会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就会成为明日之星,只要认真学习剪纸,积极参与创新,你们今后就可能是“大师”。不同形式的评价,能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