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贺知章《咏柳》有感

时间:2019-05-13 02:1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贺知章《咏柳》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贺知章《咏柳》有感》。

第一篇:读贺知章《咏柳》有感

读贺知章《咏柳》有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着名诗句《咏柳》。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毫无疑问,杨柳的美,美在它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人们常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但在这首诗中,作者别出心裁,翻转过来,以美人喻树,通过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

诗句的首句以碧玉喻树,使诗歌开篇即以崭新的形象引人入胜。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次句,写柳树万千柔弱下垂的枝条,恰似女郎身上条条绿色丝带在披拂,以丝带喻柳条,展示柳条轻柔披拂的特征,突出它的轻柔美。末两句一问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赞美春柳,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喻为剪刀,变虚为实,想象奇特,讴歌了春的有无限创造力。

贺知章用质朴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整首诗通俗而高雅,平淡中见神奇。

淳安县千岛湖镇第三小学五年级:黄心慧

第二篇:《咏柳》贺知章原文及翻译

《咏柳》是盛唐诗人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写了在早春二月时分诗人的见闻及联想。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将春风比作剪刀,赞美她是美的创造者,裁出了春天,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咏柳》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翻译

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

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咏柳》注释

1.咏:歌颂、赞美。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该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3.妆成: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5.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6.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时节。似:好像,如同。

《咏柳》赏析

其一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喻美人苗条的身段,阿娜1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其二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第三篇:贺知章咏柳诗句的配图

《咏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典诗歌启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情感。

2、通过制作诗配画的造型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境,将它变成视觉形象意境。了解诗配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多媒体展示)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春天景物的图片,并讲述春天的特征:春天,太阳暖洋洋的照着大地,草地上一片嫩绿,五颜六色的小花在草地中竞相开放。柳树发芽了,桃树、杏树、梨树??各种各样的花次第开放。沐浴在春色之中我们的心情也格外得欢畅。不止我们喜爱春天,就连古代的诗人也都情不自禁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新课部分: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一首小诗,老师要看一下,哪一位同学最聪明,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及内容呢?

生: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给《咏柳》这首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内容?

生:首先要知道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

2、学习古诗大意:

师领学生分析翻译古诗《咏柳》,并出示古诗大意。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咏柳》这首古诗的诗意。”)如果现在老师让你们给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师:课件提示。

3、精美图片欣赏:

师:大家找的既快有准,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组精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图片,师生一起欣赏图片。学生欣赏其他同学配画范作。

三、活动内容:

1、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

诗境是基础,塑造绘画视觉形象是关键。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绘画较弱的学生。

四、佳作讲评:

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棒!作业也很漂亮!

五、拓展:

介绍中国历史上两位重要的诗人苏轼和王维。

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文、书画方面成就卓著。代表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善画竹石。他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擅长音乐。代表作品《鸟鸣涧》、《相思》、《山居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咏柳》的配画,可以感受到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语言美融为一体,“画中有诗,画中有情”它闪耀着美的色彩,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学习,品读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神韵和魅力,把祖国的古诗文化发扬光大。篇二:古诗分类配图欣赏篇三:诗配画《咏柳》

诗配画《咏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典诗歌启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队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情感。

2、通过制作诗配画的造型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境,将它变成视觉形象意境。了解诗配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多媒体展示)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春天景物的图片,并讲述春天的特征:春天,太阳暖洋洋的照着大地,草地上一片嫩绿,五颜六色的小花在草地中竞相开放。柳树发芽了,桃树、杏树、梨树??各种各样的花次第开放。沐浴在春色之中我们的心情也格外得欢畅。不止我们喜爱春天,就连古代的诗人也都情不自禁借助诗歌

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接下来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吧!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二、新课部分: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一首小诗,老师要看一下,哪一位同学最聪明,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及内容呢?

生: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给《咏柳》这首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内容?

生:首先要知道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

2、学习古诗大意:

师领学生分析翻译古诗《咏柳》,并出示古诗大意。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咏柳》这首古诗的诗意。”)如果现在老师让你们给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师:课件提示。

3、精美图片欣赏:

师:大家找的既快有准,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组精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图片,师生一起欣赏图片。

4、传授柳树的绘画方法:

(师讲解并绘画技能)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讲解,最后在黑板上构成一幅完整的画。

5、教师范作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学生欣赏其他同学配画范作。

三、活动内容:

师:我们知道了古诗的大意,也欣赏了精美漂亮的图片部分的形状和蜻蜓身体各部分的形状。下面我们看一下作业内容吧!师出示课件“活动内容”指名学生读。

1、活动要求:

(1)、把柳树的姿态形象画准确;

(2)、注意物品形象的近大远小、前后遮挡关系;

(3)、构图要饱满,最好有颜色,达到最佳效果。

2、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

诗境是基础,塑造绘画视觉形象是关键。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绘画较弱的学生。(播放flash动画《春天在哪里》,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温馨的作画氛围)

四、佳作讲评:

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棒!作业也很漂亮!

五、拓展:

介绍中国历史上两位重要的诗人苏轼和王维。

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文、书画方面成就卓著。代表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善画竹石。他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擅长音乐。代表作品《鸟鸣涧》、《相思》、《山居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咏柳》的配画,可以感受到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语言美融为一体,“画中有诗,画中有情”它闪耀着美的色彩,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学习,品读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神韵和魅力,把祖国的古诗文化发扬光大。

第四篇:《咏柳》贺知章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咏柳》贺知章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作品原文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品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诗句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作品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第五篇: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 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人物生平:

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诏许之,赐鉴湖一曲。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其间,写下《回乡偶卷》2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为人传诵而脍炙人口,未几病逝,年八十六。

乾元元年(758)肃宗以侍读之归,赠礼部尚书。现存诗19首,多为祭祀乐章和应制诗。文有《龙瑞宫记》、《会稽洞记》各1卷。今存《龙瑞宫记》摩崖,留存于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为难得之古代题刻。《新唐书》、《旧唐书》有传。

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当看到李白的诗文,即赞为“谪仙人也”,后成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为官。贺晚年放荡不羁,自称“四明狂客”,又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常与李白、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

后人评价:

杨衡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近时严坦叔《还家诗》亦有“旧时巷陌浑忘记,却问新移来住人”,颇得知章之遗意。(宋·范晞文《对床夜话》)

个人作品: 贺知章的作品今存共十九题,二十首,断句一则。

唐禅社首乐章 顺和

太和

肃和

雍和

寿和

福和

太和

晓发

奉和御制春台望

望人家桃李花

送人之军

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题袁氏别业

咏柳

采莲曲

回乡偶书二首

答朝士

董孝子黯复仇

断句

人物轶事:

贺知章乞名

唐玄宗天宝初年,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上书朝廷,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玄宗李隆基,对他非常敬重,诸事待遇异于众人。

贺知章临行,与唐玄宗辞别,不由得老泪纵横。唐玄宗问他还有什么要求。贺知章说:“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赐名,实老臣归乡之荣也。”玄宗说:“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为孚。”知章拜谢受命。

时间长了,贺知章不觉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我是吴地人,‘孚’字乃是‘爪’字下面加上‘子’字。他为我儿取名‘孚’,岂不是称我儿爪子吗?” 书法成就:

世人皆知贺知章的文采,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贺知章的书法。现在我们书法爱好者能够看到的贺知章的书

贺知章草书孝经法代表作品就是其代表作草书“孝经”了。贺知章书法善草隶,窦臮《述书赋》称:“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词寡俦,如春林之绚采,实一望而写忧。”窦蒙注云:“(贺知章)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惟命„„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窦氏兄弟评唐名家书多讥贬,惟推崇贺知章“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可知贺知章当时书法之声誉。李白有《送贺宾客归越寺》云:“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为世传诵。传世书法作品中,墨迹有草书《孝经》、石刻《龙瑞宫记》等。

《孝经》全卷纵笔如飞,一气呵成,龙蛇飞舞,神彩奕奕。略取隶意,融入章草,以求高古。既有唐人的严谨作风,又有晋人流润飞扬的风姿,对晚唐和宋人书风影响巨大。纪念建筑: 绍兴贺知章秘监祠

贺知章秘监祠(贺秘监祠),俗称湖亭庙。

相传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郡守莫将在贺知章读书的故地重建“逸老堂”,以祀贺知章和李白。乾道五年(公元ll69年),太守张津重修。宝庆三年(公元l227年),太守胡矩重新进行维修。元至元年间(公元1335-l340年),逸老堂和涵虚馆合并,改设水马站,分为南北二馆,贺秘监祠被废址。至正十九年(公元l395年),浙江分省命理问邱修馆舍,得知章像于芜秽中,于是就在驿站东西的偏房作祠堂祀之。明洪武初年,南北二馆合并为一驿站,将祠堂迁至今天的位置上。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l782年?)建后殿。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的,坐北朝南。该建筑共有三进,均为五开间。正殿门额题有“唐秘书监贺公祠”,祠内原有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的《众乐亭诗刻》,其中有王安石、司马光等十五人诗二十首;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重建逸老堂记》,吴潜撰文,张即之书,元至正二十年(公元l360年)《贺秘监祠堂记》刘仁本撰文,史铨书,周伯琦篆,徐仲裕刻;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l543年)《叙唐秘监贺公知章碑》,沈恺撰文方仕集唐李邕书等碑刻。有的已迁至天一阁东园。

贺知章雕像

贺知章墓: 贺知章墓位于欢口镇贺堌集村西北隅。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卒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人,官至秘书监。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后,永王李璘起事,政局不稳,社会动荡,其部分后裔千里避乱,流徙至苏北,在今丰沛边境的贺庄、贺堌集一带落户定居。当年这一带为浅滩湖泊,贺之后裔傍岸而居。

后经数十年努力,发展成为方圆百里的水旱码头,为该村发展提供了地利。这支贺氏后裔为固本知源,便在村庄西北隅虚构贺知章墓,以示纪念。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该村被定为贺堌集,直至今日未改。村定名后,先后建起贺堌寺、玄帝庙、观音庙、火神庙、关帝庙、佛祖庙等寺观庙宇。贺知章墓及墓碑仍存。

野史逸闻:

贺知章

贺知章,西京宣平坊有宅。对门有小板门,常见一老人乘驴出入其间。积五六年,视老人颜色衣服如故,亦不见家属。询问里巷,皆云是西市卖钱贯王老,更无他业。察其非凡也,常因暇日造之。老人迎接甚恭谨,唯有童子为所使耳。贺则问其业。老人随意回答。因与往来,渐加礼敬,言论渐密,遂云善黄白之术。贺素信重,愿接事之。后与夫人持一明珠,自云在乡日得此珠,保惜多时,特上老人,求说道法。老人即以明珠付童子,令市饼来。童子以珠易得三十余胡饼,遂延贺。贺私念宝珠特(明抄本“特”作“持”)以轻用,意甚不快。老人曰:“夫道者可以心得,岂在力争;悭惜未止,术无由成。当须深山穷谷,勤求致之,非市朝所授也。”贺意颇悟,谢之而去。数日失老人所在。贺因求致仕,入道还乡。(出《原化记》)

【译文】

贺知章,在西京宣平坊有住宅。他家对门有一个小板门,经常看见有一个老人骑着驴在那儿出入。过了五、六年,再看那老人的脸色衣服象原来一样,没有变化。也看不到他的家属。询问巷中的邻里,都说是西市卖穿钱绳索的王老,再没有别的职业。经观察,看出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贺知章经常在空闲日子到王老那里去,老人迎接很恭敬谨慎。他只有一个使唤童子。贺知章就问他的职业,老人很随便地回答。由于和他往来增多,逐渐地更加尊敬,言论也逐渐多起来,于是在言谈中说了他善于修道炼丹之术。贺知章平素尊信道教,所以愿意拜老人为师。后来贺知章和夫人拿一颗明珠,自己说是在家乡的时候得到的,珍藏了多年,特地敬献给老人,请求老人给讲授道法。老人接过之后就把明珠交给童子,让他买饼来,童子用明珠换来三十多个烧饼,并请贺知章吃。贺知章自己心想,宝珠是特意送给老人的,可老人却如此轻用。心里很不愉快。老人已经察觉说:“道术可以心得,哪里是在于力争呢?悭惜之心不停止,道术没有理由成功。应当到深山穷谷中,勤奋地、专心致志地探索寻取它,不是市朝所能传授的。”贺知章听了颇有心得,领悟了老人的意思,拜了老人就离开了。过了几天,老人不见了。贺知章于是请求辞官,入道还乡。

下载读贺知章《咏柳》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贺知章《咏柳》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贺知章的故事

    贺知章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

    回乡偶书--贺知章

    回乡偶书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赏析 这首诗为天宝三年(744)诗人归隐永兴时所作。偶书指因偶有所感而即兴写下来的文字,原作二首......

    《咏柳》说课稿

    《咏柳》说课稿 14篇 《咏柳》说课稿 1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这首诗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一派生机。下面谈谈这一课的教学思......

    咏柳说课稿

    咏柳说课稿15篇 咏柳说课稿1 教学理念:本课设计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入境,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咏柳》教案

    《咏柳》教案 小学阶段对于古诗文的要求 小学阶段对于古诗词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默写古诗,简单了解古诗所表达的简单含义,体验古代文学的韵律美以及诗人对......

    《咏柳》教案(范文)

    《咏柳》教案 一、导入 出示课件:春天柳树图片 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图片上都有什么? 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诗就和柳树有关,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咏柳》。大声朗读课题:咏柳......

    咏柳教案

    《咏柳》教案设计 城郊乡白塔李小学 王双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

    《咏柳》赏析专题

    【原作】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 咏:歌唱,赞美。 碧玉:指绿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轻貌美的少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