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课前———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要想学好英语,离不开充分的预习,预习是学生学习新知的第一步。它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着手的。一是课堂渗透,培养预习意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和体会预习的效果,要求学生在课前自觉预习,并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课堂教授新知时,我先让学生尝试着读某个新单词,谁能够非常标准地读出来,我就在他的书上贴个大苹果。这样,大大提高了其他学生的预习热情。当然,我让学生尝试读的单词不会是新知中的难点,我只挑选一些简单的单词来作为学生预习的催化剂。二是活用磁带,提高预习效率。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怎样来预习一定很迷茫。教师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方法,积极开展预习。这时,让磁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在预习时,学生播放录音,不断地进行模仿。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就能把新单词学会,而且由于学生早已学会了单词,在课堂上就有了自信心,有了成就感。在模仿磁带时,要一句句地模仿,也就是听一句模仿一句;听完一句,学生除了复述外,还应根据所听句子的节奏进行划分意群,根据单词读音的轻重及升、降调进行标号,时刻保持注意力。
二、课上———培养学生听说的习惯1.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有信心和别人交流,也才能够说得准,说得好。(1)静听教师发音。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但缺乏自控能力,他们往往还没完全听清教师的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这样不仅他自身对新单词的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的听。对于低年级起始阶段,我要求学生先听后看再说,即教师示范,学生边听教师的发音,边看教师的口型,做到眼耳口合一。(2)倾听他人发言。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讲明专心听同学发言的好处外,还要采取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特别要避免枯燥的操练。在平时的教学内容上多设臵些“牵制性”提问,“逼”学生专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日复一日,学生在无意识中培养起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说的习惯。说,是学习语言的必经之路,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手段。(1)多种方式,让学生爱说。要想让学生爱说英语,首先要让学生爱英语。在课堂中,我通过带领学生做游戏、演唱英文歌曲、讲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初步感受英语、体验英语带来的乐趣,进而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爱说”。(2)亲近学生,让学生乐说。教师应十分注意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中的作用,要用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融洽,从而形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开创
敢说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课外,教师也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并及时评价,以此营造说的氛围,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3)消除障碍,让学生敢说。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碍,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其点滴进步,进行个别耐心具体的辅导。设臵一个坡度,扶着前进,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让他们在口语训练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快乐,以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欲望。
3.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1)重视课前三分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在课前三分钟开展每课一歌、绕口令等活动,开发他们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2)巧妙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吸引力。我们教师常有这样的体会,即使在教学秩序比较差的班级,只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几乎都能集中注意力,进行一定的思考。为了迅速处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在引入新课时,通过巧妙的设疑提问,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钳住。实践证明,猜谜引入法、游戏引入法、直观引入法等都是行之情境。清风徐徐,温馨的烛光映红了每一个孩子纯真的笑脸,浓浓的亲情溢满了整个校园,《祝你生日快乐歌》回荡在美丽的夜空。台上台下,欢呼雀跃,你为我祝福,我为你祝福,校长也热情洋溢地为孩子们送上美丽的祝福。父母孩子、兄弟姐妹、老师朋友,都被这幸福、温馨的浓浓亲情陶醉了,在场的所有人都荡漾在幸福温馨的亲情之舟上!我们的亲情教育也将乘着这亲情之舟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可见成功的教育应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开始。同时,教育部关于小学低年级英语课程开设的文件中特别强调: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低年级英语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师,我们究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下面就谈谈个人的拙见: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英语习惯主要是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让学生学会“洗耳恭听”
“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对于初学英语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听也是一
种重要的学习的能力,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听的习惯,将会极大地影响“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特别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而言,正是应该大量听记、大量吸收、大量积累英语单词、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是一种优秀的能力、习惯和品格,但作为低年级学生的英语教师,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更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有一颗能听懂童音的细腻的心。
首先要注重榜样示范: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正确发音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授新单词的过程中,我先会和学生一起安静地聆听磁带中的标准读音,在播放录音前,可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使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使学生在一开始学新单词时就能正确发音。当孩子在发言时,我首先带头倾听,并控制自己决不在孩子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孩子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孩子的回答。对孩子的发言,给予适当的评价。
其次必须明确要求: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很难在整节课中保持注意力,而我还是一直要求孩子们认真听,如若只是一味地强调,效果并不明显,到底怎样才你能让孩子们明确要求呢?在一年级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经过一点时间的实践后,我开始让学生明确地学会倾听,就应该做到目不转睛地听,专心致志地听。这不但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也是从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因为在别人发言的同时,其他学生极易发生开小差的现象,所以听的时候要求眼睛应注视着发言的人;因为低年级学生没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总会不经意地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所以要听清发言的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它事,不插嘴,;因为有些学生总是会答非所问,所以要求听完别人的话,自己要稍作思考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马上说。如此,学生对听的要求就明确了,紧接着就应该让学生持之以恒地训练这些要求,使这些要求成为习惯。
二、让学生主动“口若悬河”
俗话说:舞是跳出来的,泳是游出来的,英语是张口说出来的。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从学习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第一句句型起,就要乐于开口。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的低年级小朋友较高年级学生更积极开口,更主动回答问题,我们要尽力使得这些小朋友都能成为“口若悬河”的英语之星。
(一)发挥情感作用,适时给予肯定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低年级的小朋友天真无邪,他们喜欢老师,甚至崇拜老师。如果我们教师能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那么我们在班上将会拥有很多忠实的“粉丝”,由此,我们可以有效地帮助那些性格内向,不愿开口的学生
消除心理障碍,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同时,在英语课堂上,我适时地给予语言上的鼓励,比如“You are so clever!”、“Good!”、“Wonderful!”等,以此来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我还在课上对于那些大胆发言、回答精彩的同学实施物质上的奖励,如发送五角星(小贴纸),在学期末进行汇总,进行奖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敢于用英语“畅所欲言”。
(二)创设交际情境,优化口语氛围
鉴于低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我们就要利用教材,创设语境,优化口语训练。而我们所用的《牛津小学英语》经过多次的改编后,非常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我们也能很好地为学生创设口语训练的语境。如在上动物一课时,发动学生带上家里的动物玩具,把教室布臵成一个同学们喜欢的动物园;学习颜色那一课时,可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水彩笔、蜡笔等进行颜色的问答;在介绍家庭成员的那一课时,让学生带上各自的全家福,向同学介绍各自的家庭成员……在这样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之下,学生学起来颇感兴趣,自然也就敢用英语参与交际活动了。
三、让学生“百读不厌”
“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之一。“读”在小学阶段的用英语学习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朗读”,二是指“阅读”。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我们更侧重于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正确地、响亮地、流利地朗读字母、单词及相对简单的对话,语音、语调等基本正确。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要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大声朗读单词,朗读句子,朗读对话。对于所学的单词、短语、对话,必须多读,熟读,达到朗朗上口的程度,使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主要运用英语早读课和英语课堂来培养他们良好的朗读习惯。在早读课上,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充分利用这20分钟的时间朗读字母、单词、句型、对话,在两位领读学生的带领下,同学们读得津津有味、井然有序。在课堂上,我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读,使其热爱朗读。由于低年级学生处于初学阶段,我们必须随时纠正学生在朗读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用良好的朗读习惯为将来的英语阅读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学生坚持“一笔不苟”
“写”又有几方面的内涵:一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二是养成勤做笔记的习惯,三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主要是指“书写”。我们苏州市教科院小学英语教研员袁峥老师给我们指出:在小学一年级下半学期让学生着手书写26个字母,二年级开始书写相关单词。虽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英
语学科表面上看要求并不很高,但从高年级学生不尽人意的书写就能明白,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英语书写习惯是何等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其实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
一、规范格式,正确书写
无论是我们以前译林版学习的斜体行书,还是现在改编后的牛津版所呈现给大家的棍棒体,教师在新授每一个字母时都要规范学生,这种规范的做法要坚持始终,只有坚持规范性、正确性教学才能为后继的书写教学打下一个坚实基础,学生才能逐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比如: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严格要求我的学生。
1、大写字母都一样高,要占满第一、三线;
2、小写字母acemnorsuvwxz,13个要占满第二、三线;
3、小写字母bdhkl,5个的上端都要顶到第一线;
4、小写字母ij的点和ft的上端都在第一格的中间,小写t和f的横线都贴在第二线(有的是与第二线重合);
5、字母与字母不论是否连写,间隔要均匀、适当,单词之间必须有适当的距离。
二、言传身教、以身示范
要想孩子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为教师,我们平时书写也应多加注意,比如课堂板书。我认为,老师的板书,首先是位臵安排要合理,其次是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板书老师应做到一笔一画的写。在教学活动中,我一边纠正学生的这种不良习惯,一边注重自己在黑板上的板书,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养成好的书写习惯。
三、奖罚齐施,双管齐下
适度的奖罚,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积极的作用。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奖赏尤其能发挥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经常把书写规范、字迹端正的学生的作业在班上进行展示,这不仅能促进那些学生再接再厉,还能使得其他同学争相效仿。二对于书写质量较差的学生,我严格要求他们重新书写,并进行个别书写辅导。
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作为英语启蒙教育,在经过对低、高年段的教学后,使我深深体会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听”、“说”、“读”、“写”四方面得英语学习基本功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至关重要。而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并非是一蹴而就,由于低年级学生可塑性强,我们应有意识地培养才能逐步形成。
在对语言教学漫长而艰难的求索过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语言学习并不只局限于学习语言表层,而且还深入到语言学习者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Campbell认为,外语教学理论的来源是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总和。语言教学者们逐步将研究重点从对语言客体(教学法、语言本身、教材)的研究转向对语言的主体——学习者上来。在学习者个体的研究中,语言学家
及心理学家开始关注语言学习者的情感、动机、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一系列学习心理问题。林格伦(Lindgrern)在学习成功的因素研究中,发现“良好的学习习惯”占30%,对学习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后“兴趣”占25%,“智力”占15%,“家庭”占5%,“其它因素”占25%。从林格伦的研究当中可以看出,那种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反复强化而形成的学习习惯对于英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对学习者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差异分析和对策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我们的学生普遍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进入初中时已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英语的习惯了。但通过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各学校及老师的教学目标,授课方式,学习要求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学生在英语的掌握程度,学习习惯和策略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小学英语学习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兴趣,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培养不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在初一新生中由于习惯问题造成的学习困难占很大比例,很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常说“三年看初一,初一看入门”,正说明培养初一新生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的重要性。另外巨大的教学压力下使一些教师和家长急功近利,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和培养。在社会竞争越来越大的现状下,学校、老师、家长也越来越心急,都希望学生能多学点,学好点,于是老师在课堂上拼命讲,家长在课外请家教拼命补,可是往往事与愿违。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很多老师和家长的关注点都在学习的结果上而忽略了学习习惯的培养,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根本不会学,那当然也就学不会了。
初一学生的知觉敏锐,模仿能力强,而且他们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必须趁热打铁尽最大的努力,下大力气来培养学生全面良好的学英语的习惯,形成一个好的开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要加强小学和初中的衔接,重视初期阶段的习惯培养。在初一起始阶段尽量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注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因反差太大而产生厌学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就应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好的学习习惯就是一把利刀可以砍掉好多学习障碍,使学习能够事半功倍,而且也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基础的。如果老师或家长只顾眼前的分数而忽略学生的习惯培养,就好比用一把钝刀在砍柴,只会事倍功半。其次,要有循序渐进的计划。在培养习惯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接受能力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学生还未完全掌握一种能力,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时,教师或家长就急于进入更高的阶段,只会让好不容易才萌发的能力慢慢丧失,非但不能培养良好习惯,还有可能引起学生 的反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依据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例如针对英语的读背要求,在初学阶段可以少一些,如每天听读背10分钟左右,熟练掌握几个单词或1-2个句子,随着学习的深入,每天听读背时间可逐级延长,需掌握的内容也可适当增加,进入初中阶段,每天听读背时间应需要20-30分钟。经过长期的适应,慢慢习惯成了自然,最后时间的延长是出于他自身学习的需要而非外人强加于他,这就成功地培养出了这一习惯了。
然后,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学生容易产生疲惫厌倦的心理,因此及时有效的评价就好比一剂强心针,可以重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毅力,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不管评价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热炒热卖”,避免秋后算帐和总算帐,这样学生可以及时了解习惯产生的效果,并可以及时作出调整。对于习惯所产生的效果的评价最好以肯定为主,这是对学生付出的努力的认可,可以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们要帮助初一新生培养以下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一.听模读背的习惯。根据语言自然学习法则,学英语首先会听、会说、再去读,而后才会去写,听不懂英语的学生是不可能读好英语或写好英语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首先应培养听的习惯,习惯正确的英语发音及口语化,并试著去模仿,多听敢讲,这是最首要的环节,然后在会读并读准的基础上熟练的背诵一些典型的词组、句子和篇章,通过背诵,学生能巩固所学知识,牢记词汇、句型和固定表达,加大积累。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便是这一学习方法的最好诠释。熟练背诵后能达到常用语脱口而出,然后再熟能生巧,在具体运用中能根据需要加以变化,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了。所以学习英语首先要培养听模读背的习惯。
二.及时纠错的习惯。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犯错误,这些错误实际上就是学习中薄弱环节,如果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并能从中发现自己对知识掌握中的不足之处,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犯错误之后进行亡羊补牢还为时不晚,可以有效快速地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对这些错误不加正视,听之任之,必然会在作业或考试中再次出错,这些错误经过几次强化,印象不断加深,后来再要改就很困难了。因此为了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一定要培养学生纠错的习惯。
三.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单词,不懂的句子,或不知道的知识背景,有的学生习惯于是开口便询问老师或者同学,或者用更快捷的电子词典等,可是这些途径获取的通常是简短、片面、就事论事的答案。如果利用好工具书,则可以获取更全面深入的知识,因为工具书大都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汇集大量有关文献,提供确实可靠的浓缩知识,它知识涵盖面广,容量大,可靠性好,是学习的好帮手。例如遇到疑难单词,去查阅一部好的字典,它不仅有这个单词的含义,更有它的语言背景,运用方法,典型例句,常用短语以及一些派生词,所以查一个单词就可以同时获得很多知识。
四.定时总结反思的习惯。定期对学习进行总结反思是从前阶段学习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又是对后阶段学习的推动。反思不仅是对学习的一个整体的回顾,更多地是针对学习中的细节与过程进行的,例如对课程内容、听课状态、作业效果、解题思路等方面都可进行总结反思。理性的反思,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整与完善的过程,通过反思,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可迁移的能力。通过反思,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过:“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让我们尽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这些好习惯造就出学生学业上的累累硕果。
很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小学生在初学英语时,积极性高、兴趣浓.但经过两三个月的学习之后.出现两级分化现象:有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均在逐步提高,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逐渐失去了兴趣,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教学中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后者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因此,我们应重视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从起始年级开始,就要通过学校与家庭的配合、课堂与课外的结合、改进教学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以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持续性。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终身受益。
印度谚语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可见成功的教育应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开始。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 “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种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身。”……这就是说,如果学生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和外人点拨辅导的情况下,也能非常自觉、饶有兴味地去学习、去生活。教育如能对学生培养起良好的习惯,学生就能轻松地游到理想的彼岸。现代教育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无一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学习也不能例外。教育部关于小学低年级英语课程开设的文件中特别强调: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又如何对学生加以培养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拙见: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 ”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 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阶段的孩子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教师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用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其间,他们有很多听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弱,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易走神。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专心听同学发言的好处外,在教学上要 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特别要避免枯燥操练。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臵“牵制性”提问,“逼”学生专 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以此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二、良好的说的习惯。
大胆开口说英语、音量适度、仪表大方。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大胆开口说英语,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来看,三年级学生人小,较之高年级学生心理障碍和怕羞感少。这正是培养大 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同时,我们的英语教材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因此,教师得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从起始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的习惯。
首先,让孩子喜欢你。古人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 要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同时,也要树立教师的威信,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一味的游戏和活泼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课堂纪律和学习的效率,毕竟高年级要写和记的东西多了起来,而安安静静的听课也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录像、录音、指套、木偶等等)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臵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 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次,教师也要从课内到课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多举行一些语言类的游戏,举办英语角,记单词比赛等等,以此造成说英语的氛围,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要做到人人大胆开口说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因各人的气质、性格不同,参与开口讲英语的程度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存在怕说、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一个人学习成功的次数越多,他的学习自信心就越强。学习成功是建立在学习自信心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帮助这些学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碍,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其点滴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进步,进行个别耐心具体的辅导,设个坡度,扶着前进,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让他们在口语训练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欢乐,以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内心欲望。
学生在讲英语时,教师最好别去打断,应允许学生暂时存在某些语言错误,待讲完后,教师再指出并纠正。这样做,不干扰学生说话的思路、意念表达,不挫伤其说话积极性,又能帮助其提高言语水平。在大胆开口 讲英语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讲话音量适度、仪表大方。三年级始学英语,要求学生大声讲英语,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场合,调整自己的音量大小,声音高低,对于活动、小组操练宜轻声些,班 上发言得响亮些,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有的学生急于发言,在连续说英语时,停顿过长,还常加“嗯”。此 时,教师要注意多留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要求先想后说,想好再说。另外,教师要提请学生注意,说话时不 要低着头,或眼望天花板,或视窗外,要面对听者,举止要自然,不拘束,从小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
三、良好的读的习惯。
“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要能正确拼读单词,响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等基本正确。拼读单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说”英语与“读”英语有相通之处,关系密切,两者相辅 相成。学生朗读英语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这是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朗读音调印象。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范读和领读。授课前,教师最好先自身整音,尽量与标准音带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带)范读、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后还可指导学生在课文上标 音调符号。一般来说,新课之时,不宜请学生领读课文,以免一个错,错一片,给纠正增添麻烦。在朗读语言材料时,须要求学生切勿操之过急,拿来便朗读,要先通阅,了解内容,理解含义,揣摩音调,然后再朗读。这样,朗读效果好。
小学英语课文句短简单,读来朗朗上口。有些学生觉得这些句都已能讲能背了,在朗读时漫不经心,不是看着一句句朗读,而是滑句,一古脑儿读完,存在“假读”现象。有的朗读时语速、节奏掌握不好,过慢、拖 沓,一字字顿着读,或是过快,发音不到位,无停顿,混着读。特在集体朗读时,伴有拖音明显,节奏较差,语速偏慢等现象。为此,教师要对症下药,变换教法,随时纠正学生朗读的不良倾向,刻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 的习惯。
四、良好的写的习惯。
“写”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书写”。要求:书写姿势、方法正确,斜体行书规范书写,大小写、笔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
小学生在学英文书写前,已学会汉字及汉语拼音的书写,且已养成一定的书写习惯,这对学习英文书写有 利也有弊。就书写而言,二者有相同之处,但更有不同之点。对于书写的坐姿,握笔方法,两者要求相同。而汉字与英文在书写上差异很大。即使汉语拼音与英文斜体行书在书写上也风格各异。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利用 学习正迁移,防止学习负迁移,对学生英文书写进行严格的训练。
同时,对于学生在书写中容易犯的错误要专门拿出来强调,比如s和e,i和j,i和l,q和g等等,都是三年级孩子书写初期容易弄混的字母,而在读音方面,i和r,j和g最为头疼,要尤为重点讲解。
由于受课时量等因素影响的,一周几节英语课的时间是满足不了学生学好英语的需
要的,于是英语学习就必须延伸到课外,而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自觉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所以需要取得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课外学习习惯。
因为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了解儿童英语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所以在接手一年级新生后的第一个星期,我就给每位家长发了一封信,明确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的目的意义、就孩子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给他们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提出孩子每个阶段的英语家庭作业要求及家长需要配合之处。
1、每天听读的习惯
要求学生每天保证15至30分钟的听录音、跟读的习惯。因为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所以开始需要家长的督促,营造良好的家庭英语听音环境,使其形成听的习惯,增强语感。
2、及时复习的习惯
由于我们缺少英语语言环境,而儿童的遗忘率高,上完每堂课不可能当堂全部记住,也很难保证课后不忘,这对刚学英语的低龄学生有负面影响。因此在每节课后务必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听读所学内容,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各年级各学习环节的不同特点给学生适量布臵听、说、读、写、背方面的作业,形式上要尽量做到游戏式、趣味化,使学生不断巩固消化课堂所学的同时又不会觉得课业负担过重或过于枯燥,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小学生的作业要求家长检查签字,并作出相应评价。
总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会自然生成的,而是经有意识培养形成的。小学生学好英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后良好习惯的坚持。所以,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靠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教师和家长都必须十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 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计划地、有步骤、严格地训练学生。
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所谓习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由重复和不断的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倾向,并且能为完成某种工作而巩固下来的一种需要。
学习习惯的养成无非就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长期实践和应用,使他们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是由习惯的性质以及所受培养所决定的,开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要先明确以下的几个观点:
1、习惯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尤为重要。习惯是把信念变为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它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是构成一个人个性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标志。
2、良好学习习惯的具有不但能使教育者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且能使其终身受益。这是因为习惯的功能具有省力性和不自觉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趋向定型化、稳固化,不必别人的帮助提醒,不必再花费什么意志努力,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都会不自觉地表现,从而能使教师减轻教学负担,使家长省去为孩子学习不主动而产生的烦恼和痛苦,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学习中长期受益于良好的习惯。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习惯是我们存放与神经系统中的资本,你有了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
3、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与环境和教育密切相关,习惯与智力不同,它与遗传无关,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培养下才形成的一种活动倾向,习惯的培养是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可执行的教学任务。也是儿童父母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任务。因此,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教师,父母和自身以及所处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二、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国家教育部提出:从2001年秋季,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将逐步开设英语课程。要掌握小学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能力。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1、良好的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理解其意。
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
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教师示范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大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要训练学生静心听,可采用“手势暗示法”,即教师随着示范发音打手势“
一、二”,这时学生边听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当手势打“三”时,全班齐声模仿。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小学生听录音跟说跟读,往往只满足于“听到”,能跟得上说,跟得上读,而不注意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因此,在听音之前,教师要鼓励学生模仿录音中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不要只满足于听到的内容。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用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他们有很多听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弱,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易走神。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专心听同学发言的好处外,在教学上要多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特别要避免枯燥操练。对活动与集体操练应频繁交替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臵“牵制性”提问,“逼”学生专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如,教师问某生: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Is your mother a teacher?随即转用第三人称问其他学生:How old is he?Where is he from?Is his mother a teacher? 又如,请个别学生用英语自述,然后让听的学生按此内容相互问答。还可请学生指出发言者哪儿讲错了,该如何纠正等等。以此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2、良好的说的习惯
要求:大胆开口说英语、音量适度、吐词清晰、仪表大方。
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大胆开口说英语,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来看,低年级学生人小,较之高年级学生心理障碍和怕羞感少。这正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为“ 说 ”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选内容均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如:animals,fruits,school things,family members,color...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为广大师生所欢迎。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得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从起始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
首先,教师应十分注意发挥 “情感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古人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师要用 “师爱 ”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
面。
同时,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录像、录音、指套、木偶等等)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臵于非英语国家却身临英语的环境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要从课内到课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如:组织语言游戏、竞赛,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兴趣小组,学生挣做英语小老师,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小红星”奖励等等。以此造成说英语的氛围,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要做到人人大胆开口说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因各人的气质、性格不同,参与开口讲英语的程度也不同。尤其是那些刚学英语的一年级的初学者,学生对新的环境本来就很陌生,再加上陌生的英语语言。孩子就相当的害怕胆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存在怕说、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一个人学习成功的次数越多,他的学习自信心就越强。学习成功是建立在学习自信心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帮助这些学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碍,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其点滴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进步,进行个别耐心具体的辅导,设个坡度,扶着前进,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让他们在口语训练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欢乐,以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内心欲望。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说过:“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掉坏习惯用减法。就是说要改正孩子的坏习惯时,不能着急。只要孩子的坏行为,坏习惯的出现次数在减少,就应该被允许,甚至得到赞扬。
学生在讲英语时,教师最好别去打断,应允许学生暂时存在某些语言错误,待讲完后,教师再指出并纠正。这样做,不干扰学生说话的思路、意念表达,不挫伤其说话积极性,又能帮助其提高言语水平。在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讲话音量适度、仪表大方。三年级进一步学英语,要求学生大声讲英语,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场合,调整自己的音量大小,声音高低,对于活动、小组操练宜轻声些,班上发言得响亮些,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有的学生急于发言,在连续说英语时,停顿过长,还经常加“嗯” “这个”。此时,教师要注意多留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要求先想后说,想好再说。另外,教师要提请学生注意,说话时不要低着头,或眼望天花板,或视窗外,要面对听者,举止要自然,不拘束,从小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
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交流的。所以教师课前一定要精心设计好教学,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臵身于境,有意识无意识的开口说英语,最大限度地发挥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良好的读的习惯
“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要求:正确拼读单词,响亮地、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语音、语调等基本正确。现代教育家孙云晓说: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如同在孩子心中装了一台发动机。
听说在前,朗读在后。朗读有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也是对“说”的能力的进一步强化。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朗读英语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这是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朗读音调印象。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范读和领读。授课前,教师最好先自身整音,尽量与标准音带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带)范读、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加深学生对其意的理解。在训练朗读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力的培养。只有听清了才能读好。
小学英语课文句短简单,读来朗朗上口。但是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觉得这些句子都已能讲能背了,在朗读时漫不经心,不是看着一句句朗读,而是滑句,一古脑儿读完,存在“假读”现象。有的朗读语速、节奏掌握不好,过慢、拖沓,一字字顿着读,或是过快,发音不到位,无停顿,混着读。特别在集体朗读时,伴有拖音明显,节奏较差,语速偏慢等现象。为此,教师要对症下药,变换教法,随时纠正学生朗读的不良倾向,刻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的习惯。笔者觉得在起始阶段用“指读”(用手指着相关的朗读材料)的方法朗读,不仅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还可以强化对单词句子的识记。
4、良好的写的习惯
“写”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书写”。要求:书写姿势、方法正确,直体行书规范书写,大小写、笔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
小学生在学英文书写前,已学会汉字及汉语拼音的书写,且已养成一定的书写基础,因此这对英语的书写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是教师启蒙阶段仍然要严格要求,如握笔的方法,写字的姿势,英语的规范书写等等。课本当中的中出现的印刷体,而学生用的是手写体,所以尽管是高年级的学生,我们仍然发现,不少学生在书写时出现了差错。如:I will go to Beijing next day.很多学生将I写成L。再例如:boy,yellow,yes等等中,学生将手写体和印刷体易混淆。因此书写前学生要看清老师的示范书写。笔者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在书写时应要求一边说,一边写,可以加强对对书写内容的识记。写过之后还应要求学生读一读,以加强句子,单词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写作业时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按时完成英语作业的习惯。进行自我检查,养成认真,不粗心的好习惯。随着学习的进展,教师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单
词、句子、段、篇的书写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切实做到英文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5、良好的复习和预习习惯
由于我们缺少英语语言环境,学生的英语学习容易出现遗忘的现象,这对刚学英语的低龄学生有负面影响。要使语言知识和技能经常得以巩固强化,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勇敢克服学习当中的困难、战胜遗忘,引导他们进行有效复习、记忆和操练。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各年级各学习环节的不同特点给学生适量布臵听、说、读、写、背方面的作业,形式上要尽量做到游戏式、趣味化,使学生不断巩固消化课堂所学的同时又不会觉得课业负担过重或过于枯燥,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并重的原则,及时、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课外作业做出评价。预习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同样很重要。学生课前预习,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课堂上有的放矢,可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效率。
三、父母如何助孩子一臂之力
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正确的方法和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培养孩子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家长的辅导作用至关重要。所谓说训子千遍,不如养成一个好习惯。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建议:
指导孩子听磁带,督促孩子看英语节目,英语录象,VCD等的习惯。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的第一个“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对于所学习的材料,最初的遗忘曲线是“急剧下降”的,但随着时间的进展而逐渐减慢,也就是说,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它提醒人们要抓住“及时复习”。心理学家们还告诉人们,如果对于没在联系的材料,如外语中的字、词、句,采用“部分识记”的效果好,即记住一部分后再记另外一部分为好。由此看到,家长最好能在孩子空闲时,就督促孩子放录音。仅以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可以先放对话部分,反复放几遍,让孩子反复听和跟着说;接着再放几遍重点词或句子部分,然后放“说说唱唱”部分,及时地复习一下刚学过的教材,使孩子有听、有说、有唱,时间不长但有趣,这样做,比过两天临近上课前才复习,或是录音一放上就不管了的效果要好许多。当然,早起后和睡觉前,在孩子洗漱时放一段录音,坚持久了,也会有可喜的效果。笔者在与家长合作下可喜的效果已经得到有利的证实。利用孩子爱看电视节目,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英语节目,条件允许的可以给孩子买英语录象带,VCD等,让孩子养成爱听英语、爱看英语节目的习惯。
做孩子的忠实听众,让孩子养成爱说英语的习惯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尽其所能,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但每节课毕竟时间有限,学习英语的环境有限。初学英语的孩子大多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家长应该在孩子回家以后给孩子提供一个说的机会,让孩子读读当天学的内容;甚至可以要求英语程度好一点的孩子背背、或者表演课文的内容。不懂英语的家长同样可以为你的孩子提供其展示语言才能的舞台。你可以让你的孩子教你一些英语的单词或一些简单的英语。而此时的你应该煞有介事地跟着孩子说上几句。笔者在执教一年级的新生时,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将新授内容教给自己的父母。这样做既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又减轻了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爱读、敢说英语的习惯。---指导孩子联系实际,学会在“做中学”的习惯
人的语音语言和身体语言是相辅相成的。做动作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语言,表达语言,也有助于记忆。现在正在小学使用的英语教材充分考虑了孩子爱新奇、好动的特点,书中听、说、写、唱、做、画、玩的安排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有很强的趣味性,贴近孩子的生活。家长可以翻看一下这本教材,选一些适当的图配上英语单词,请人放大画出,让孩子贴到房间墙上或孩子住的那个房间角落。或是让孩子自己写出英语单词或句子贴在家中的电器、家具及日常用品用具等事物上。根据孩子学习程度,标签上可以是单词,比如在床上贴上“bed”(床),程度好的,可以将标签内容写成短语或句子的形式,同样在床头,孩子可以写“This is my bed.(这是我的床。)”,“I like sleeping!(我喜欢睡觉!)”等内容。同时建议孩子对标签进行美化修饰,这样做让孩子觉得书写英语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一种游戏形式,在“做”中不知不觉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去“发现”课文中的新人新物,大胆地创编动作和对话,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发现中学”,“在笑中学”,这样的学习对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完善孩子的个性,都是很有益的。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习惯是我们存放与神经系统的资本。你有了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通过在学校和家庭中实施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我们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英语成绩也大幅度提高,以前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几乎都已消失。如:作业都能按时有质量的完成;都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回家都能坚持听英语磁带,说英语,看英语电视节目等。同时家长的英语水平也有所提高,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由于个别家长长期不在家,导致个别学生的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我们所有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总之,通过在家庭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小学生总的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养成的一个有
效途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英语教学应该着眼于发展。着利于基础,着重与习惯。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孕育于英语学习实践之中,是师生共同培植的智慧常青藤,是学生与父母共同成长的见证,是英语教学逐步走向成功的基石。
第二篇: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人生最重要的习惯都是在低年级养成的。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还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外界各种反应都比较敏感,注意缺乏长久性。为此,良好习惯的培养应重扎实,以常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在培养方法上重激发欲望,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1.低年级的学生应培养的学习习惯
1.1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的操作学具,做好练习。为了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吸引注意力,教师讲课要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讲授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数学游戏,这对于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
1.2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合作与竞争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两大主题,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学习中,可让学生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小组合作交流满足学生情感交流的需要,引起思维碰撞,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态度,推动其兴致勃勃的去学习,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自主解决问题。
1.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科普书籍等。学生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成为“听话高手”,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作为教师首先要起表率作用,自己没有读书的习惯,强求学生读书很难以理服人。教学中,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众多的课外读物中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书来学习,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1.4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不要认为书写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书写能力是学力的指标,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1.5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学生学习上有困难请求老师或家长帮助时,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学生自己“试一试”,他们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孩子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1.6培养学生爱提问题,会思考的习惯。
每个学生对这个世界很好奇。学生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他们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教师要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并积极帮其解答疑问。假如学生最初问你为什么,每次你都含糊的回答,或者忙你自己的事情,忽视他们的好奇心,慢慢的他们就不会再向你提问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就扼杀在你的手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会的尽量用他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不会的就记下来查资料,然后共同学习。每位做教师的都应该多鼓励孩子提问题,孩子的智慧可以说是在各种问题中积累起来的。
此外,还应培养孩子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用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及时改错,保管和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等优良的学习习惯。
2.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
2.1起点要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没受过正规的教育训练。这时,教育切不可太心急。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孩子的承受、掌握情况,孩子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也才能树立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自信心。
2.2要求要细。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孩子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
2.3检查要勤。低年级的学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因此,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检查是督促学生长久做好一项事情的良方。孩子的一个行为如果能自觉的坚持21天,他才能在为一个习惯。
2.4评价要快。每个人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人们怎样的评价,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为了迎合他们的这种心理,在训练、检查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典型情况。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表扬方式多样,可以是一种赞许的微笑,一次亲昵的抚摸,一句由衷的赞扬,送一颗小红星。
总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辩清是非。由于学生年龄小,往往分不清习惯的好坏。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经常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引导学生丢掉学习上的依赖思想,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克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养成全神贯注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丢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竖式计算时要用尺子画等号线。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低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 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要使学生独立思考,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创设思考的情境。如教学新教材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中的开放性题目□○□=12,14=□○□时,先让学生独立地解题,然后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都写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提问时,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也不要紧,教师也要引导、鼓励,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也可将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待以后解决,这不仅发展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与意识也得到了培养,而且还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教学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我和小树一起长”这一课,统计出一班种32棵树,二班种43棵树,三班种45棵树后,教材提出了哪个班植树最多?哪个班植树最少?这两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能否试着解答出来。”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一班、二班、三班一共植树多少棵?一班比二班少植树多少棵?一班和二
班植的树比三班多几棵?一班再植几棵就和二班同样多?三班给二班几棵两班就同样多?等二十几个不同的问题,并与自己小组成员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大胆发言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如,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当有的学生回答错了,我就随机应变:“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已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确。”对于低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低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所以,我借助每一次家长会向家长渗透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和家长交流一些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争取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达到和谐统一。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有用人才。
一、课堂学习习惯培养重点:
1、听课
目标:
(1)人坐正,眼睛看着老师,耳朵专心听,边听边思考,不懂的地方等老师讲完可以举手问。
(2)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听,如有不同看法,等同学讲完举手发言。
(3)听课时,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不想与上课无关的事,要专心致志。措施:
专心听别人讲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教学时可以按照:教给听的方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三步进行。
2、说话
目标:
(1)要说话先举手,得到允许站起来说。
(2)说话时人站直,声音要响亮,要说完整的话,口齿清楚,说错了不要怕,发言完毕即自动坐下。
(3)不能嘲笑在课堂上讲错的同学,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4)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不能打断别人的说话,有意见等别人说完了再举手发言。
措施:教学时可以按照:教给说话的方法,培养说话的兴趣,训练说话的能力三步进行。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第三篇: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效果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性格、兴趣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与终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一阶段,教师及家长要针对孩子学习的特点,重点加强仔细听讲、耐心思考、善于表达、定心作业及正确书写习惯的养成,积极培养孩子动手操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以习惯培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技能的不断提高。
第一,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观察就是认识的过程。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识字不多,观察图形图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作为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知道怎么看,看什么?凡是遇到有图形的地方都要提问学生:图上有什么?你看到图想到了什么?由图画联想到意义,由图形过渡到数字,做到图义结合,数形结合,加深印象,提高授课效果。同时,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观察多是无目的、无中心、无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领和指导,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和方法。比如一个汉字的偏旁部首、音形义结合的形式;一副图画上下左右、局部整体的特点等。只要孩子具备一双敏锐观察的眼睛,让他们有意识的,主动地去观察,就会更好的认识事物,理解事物,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低年级学生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问题就是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培养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是搞好学习的重中之重。当然,孩子生长发育的特点决定了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不是一促而僦的,必须不断坚持,增强信心,持之以恒。老师和家长可以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比如讲故事、集体背诵、练书法等等,开始坚持5-10分钟为宜,以后逐步巩固加长,低年级学生如果一节课注意力集中达到25-30分钟,当天的学习内容基本就可以消化,课后复习巩固的任务就相对很轻,直接减轻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提问,创设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减少学生分散注意力的间隙;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抽查提问,强制个别学生集中注意力,逐步养成全班同学集中注意力听课的好习惯。
第三,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习惯。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在学生刚入学时,由于思维能力相对较差,表达能力的要求就是声音响亮、语速适中;当学生具备一定逻辑能力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话完整,表达清楚,这一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必须在课堂上加大说话表达的比重,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把动口与动手、动脑结合起来,表达课文内容、题目意思,表述图形、事物特点。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容易让学生养成敢于发言的良好习惯。对于那些基础差点的学生,只要能站起来发言就可表扬,哪怕讲对一点点,也给予鼓励,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也要按照“声音响亮、大方得体、叙述完整、有条有理”的表达要求,不断锻炼提高;对于说得不好的学生,老师也要多鼓励、多指导,让学生在反复的“试说→纠正→再说”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经过长期坚持训练,各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为学生奠定了较为坚实的书面表达基础。
第四,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主要是独立动手的习惯,上学前准备好书本学具,上下课书本学具摆放整齐,上课老师没有要求时决不乱动手,这些小习惯可以帮助孩子节省学习时间,从小养成整齐认真,独立自主,一丝不苟的习惯,避免杂乱无序,干事马马虎虎,到处出错。此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家长应以引导为主,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遇到生字生词,可以让孩子利用字典查找识字;遇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孩子动手通过实践寻找答案,从而起到加深印象,增强理解,巩固知识的效果。
第五,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字的过程就是学习做人,培养学习态度、习惯的过程,孩子们的情感会从中得到熏陶。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低年级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要随时向学生示范、要求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使学生真正做到书写时“头正、身直、肩平。”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强化训练学生看书观察和老师示范的环节,每当学习一个生字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字形、字的结构、笔画在虚宫中的位置等特点,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观察看老师的示范,观察是否与观察到的相符合,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差,有时老师示范书写时难免会有不抬头、或跟不上老师的现象发生,要边书写边抽查,溜号的严格规范,使学生慢慢做到了心中有数,并定期更换班级学习园地的小作文,以促进大家认真书写习惯的养成,促进班级书写质量的提高。
总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达到要求的,对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心、意志力都提出了考验,但只要注意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孩子终身享用,受益匪浅。
第四篇:浅谈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摘要】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石,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特别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加强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就成为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基石工程 关系孩子一生成长
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石,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特别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加强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就成为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サ湍昙堆?生习惯究竟怎么培养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对小学低年级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就培养习惯方面谈点肤浅的看法: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培养,而习惯的养成关系到孩子一生的成长。
1.低年级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俗话说:“积千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习惯一旦养成,它就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小学阶段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尤为重要。习惯的养成,影响着一个人的一辈子。有人说:培养了习惯,就培养了性格,而培养了性格,最终也就培养了命运。
?ケ收咦魑?一名小学教师工作已经十年,在教学中意识到: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性都比较强,不仅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而且学生学习认真,善于学习,学习效率高;一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不好,不但教师教学会有无法驾驭之感,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会出现困难,并随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学习习惯的好坏决定着学生是否自主学习的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生就向成功迈出重要的一步。
2.低年级应培养哪些习惯
低年级应着重训练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从内容上分可以分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内容很多,笔者就“要养成哪些学习习惯”谈谈自己一点浅显的看法:
2.1 养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的习惯
如果学生课前无准备,上课了有的学生还在削笔,有的在找书,有的在借学习用品,乒乒乓乓,乱成一团,半天才安静下来,40分钟的课,不知不觉就浪费了几分钟,如果让学生在课间就将下节课需要的课本、学习用具等都准备好,放在课桌角上,上课时就很会井然有序,如果我们老师下课时提醒一句“请同学们准备好下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品”,每天请值日小班长督促检查孩子们准备情况,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习惯,不用老师提醒,别人督促,自己就会做到。这样上课时全班同学就能安静地坐好。
2.2 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一个人的坐姿显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有益处。对人的眼睛也是一种享受。要让学生从一年级起就逐步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让学生坐时腰挺直,两脚平放在地上,“眼离笔尖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我们可以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某某同学坐得真棒!我们要像他学习。也可以通过口令训练:“一二三,身坐端”。教师要随时关注孩子的状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培养孩子的习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只要通过多次强化训练,孩子就能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2.3 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
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有好的听课习惯,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要教学生会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听课习惯要求:会听、会看、会想、会说。这就要教师善于引导,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传授知识,只有孩子在浓厚的兴趣下,只有我们努力地去激活学生,学生才会不自觉地潜心地听、专心地看、静心的想、尽情的说。
2.4 养成正确、认真书写的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所以书写时握笔姿势要正确,坐的姿势正确,不折皱书本角,书写整齐,力求美观。
2.5 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帮助时,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增加自信心,敢于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2.6 养成及时改错的习惯
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犯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对于犯错误的孩子不应训斥,而应视为教育引导的机会,帮助孩子找出错误之所在,培养孩子及时改错的习惯。
2.7 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学习新知识后及时练习便不容易忘掉,如果不及时练习,就很容易遗忘的记忆规律。因此,巩固当天所学,认真完成作业很有必要。对于这点,要求学生做到:做作业前,先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再做作业。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看清题目,认真思考,书写规范;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有没有出错,有错要及时订正。
此外,还要养成勤思考,善提问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每天读书的习惯等等。
3.家校合力培养习惯
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单凭学校单方面教育,学生的习惯养成就会举步维艰,养成的习惯也不可能持久,所以必须要争取家庭的支持。
?ノ诳死冀逃?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快捷地掌握知识,必将受益终生。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的引导对学生习惯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1 指导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与合作,用自己所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家长提供可行性建议,指导家长改善教养方式,营造适合的家庭学习氛围,以此影响学生学习习惯。
3.2 榜样作用
教师本身的品格、价值观及信念会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大都信任和崇拜自己的老师,年幼的学生把老师看得比自己的父母还要神圣,会有意或无意地模仿老师的言行。通过榜样作用,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行为发生引导作用,影响学习习惯的形成。
3.3 教师的教学魅力作用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开展的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根据低年级学生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特点,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适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中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4 教师创设进取向上的班级氛围,发挥集体的作用
集体的教育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要努力创设进取向上的班级学习气氛,使学生处于自觉约束自己学习行为的情境。教师可以提供并帮助构建最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班级环境。而且,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直接制约着小学生的认识,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监督和评价,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快慢、性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プ芏?言之,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性,只有通过反复训练,反复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小学生可塑性很大,好听表扬。因此,在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良好习惯训练时,必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启发自觉,多给各种习惯加以强化。通过榜样、表扬等方式对小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教师能力的高低是关系到下一代孩子的成长,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多关注关心孩子的习惯培养教育,这比直接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第五篇: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合作学习习惯
《培养低年级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习
惯养成的研究》 的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之一,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方法都十分有限,对他们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为了使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必须从低年级起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和习惯。如何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与习惯?是值得每位小学数学教师深思和探究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理论建构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1、探索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合作学习意识与习惯的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建构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生如何参与合作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如何互动;小组成员之间如何分担责任;在学生合作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怎样;学生需要什么合作技巧„„。
四、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对象:
范围:
1、2年级数学教材。
对象:
1、2年级任课教师及学生。
五、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了解我校1、2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2、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3、行动研究法:根据本课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采用相应的措施,不断的观察,反思,总结经验。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5、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得出结论。
(二)研究措施:
1、合理的使用合作学习形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培养合作能力。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3、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俗话说:“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再合作学习就没有必要。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如果过多,往往他们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学习什么?这里需要讲究一个时机。其一,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举手如林时教师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发言的需要,可以让学生相互说说,满足学生倾诉的欲望。其二,当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时,靠个体的力量不能解决,就需要合作完成。其三,当形成了不同意见需要交换时,让学生在小组内去讨论去争议。其四,当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需要交流共享时,通过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不同的算法,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
4、定位教师的课堂角色,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因此,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的旧知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一参与”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的分析、目标的设置、任务的选择、策略的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靠教师的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的合作规则外,在很多的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比如说:
(1)小组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于及时的表扬。
(2)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的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3)小组讨论声音过大,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些,如果小组讨论的声音小了,教师应及时返回去表扬。
(4)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及时的进行干预和指导。(5)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的完成了任务。
(6)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5、确立小组的合作规则,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好的小朋友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一、二年级的学生因为不懂,所以这样的现象就更多了,老是有人抢着说,可是这样一来,那些思维慢的学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我们这些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整理出来。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这些规则,使学生能逐步按规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我们相信: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能够使学生之间的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将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低年级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习惯养成的研究 》的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9月~2007年10月)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07年10月~2007年11月)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伦理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3、请专家再次指导,规划本课题的研究。
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7月)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课题组积累资料。
4、请专家指导。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1月)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2、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台帐。
3、邀请专家予以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