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回归本真
让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回归本真
摘要:农村小学生作文如果脱离了生活本身,作文就像一叶在夜间没有灯塔指引航标的扁舟。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要切实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回归习作教学的本真面貌。
关键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 原生态 本真面貌
锯子是鲁班在生活实践中发明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从自然现象中探索出来的。看来,生活应该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头活水,而作文则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如果脱离了生活本身,作文就像一叶在夜间没有灯塔指引航标的扁舟。然而,在我们农村小学的实际作文教学中,虽然教师们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至结尾,语言可谓是车载船装,但学生的习作依然是闭门造车、假话连篇,干瘪无味,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犹如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看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要切实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写,用自己的心灵写,让作文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表现一个朝气蓬勃的自我。
正如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所说 “教育要回归自然”,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回归习作教学的本真面貌。
一、教师应树立正确观念,把握新课改习作教学的方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搞好作文教学,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只局限于教材、满足于单一的课文教学的落后局面。
所以,作为当代农村语文教师,首先要熟知《课程标准》,贯彻语文学习的实践精神。有了语文学习实践的理念,懂得作文教学改革的规律,就可以从理论的高度去引导学生分析、鉴赏生活中的美。其次,教师始终要有对身边的事物有所感悟,有一定的敏锐度。小学作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正值年少,心胸纯洁无瑕,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与教师会存在一些距离,学生虽幼稚但真诚,教师
虽成熟但主观。为缩小这种差距,教师要尽可能保持一颗童真之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时地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掘生活中的美。
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丰富习作素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观察身边不同类型人物的言谈举止;注视周围事物的千姿百态;感悟身边人的喜怒哀乐;融入自己的思考、感悟。
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堂习作课。于是小学传统的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于教室完成,指导拟稿,修改、誊写。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倚马可待”的奇才自古以来有几个?更何况刚刚学写习作的小学生。这样看来,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应是情理之中。从这个角度看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是我们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本真——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教学应该打破“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沿袭了几十年的旧模式,而让我们的习作空间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我们习作指导要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但小学生的观察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盲目性或是无意识性,而小学生写作,只是一种打基础的练习,作为学生作文的主要练习形式的命题作文也不同于自由创作,它多数不是在蓄积了灵感之后的主动抒发,而不同程度地带有被动性、强制性,所以有必要在观察生活时给予一定的定向指导。给他们指定观察的内容及范围,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捕捉写作题材。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观访问、科技制作、各类兴趣活动等,也可规定某一写作范围,让学生去收集素材,以加强观察生活的意识性,如在写《谢谢您,家乡的建设者》这一话题作文时,学生们分组去采访了学校附近新开办的鞋厂工人,街道超市的工作员,三轮车夫等,然后回到学校作交流。这样,学生的作文有感而发,特别触动人心。另外,还可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获取间接的写作素材,如写《我家门前的路》这篇作文时,学生可以通过询问爷爷奶奶、本村年长的长者等了解这条路的变化,再现现实生活,丰富了学生的信息源,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三、引领学生感悟教材的本真,构建生活课堂。
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广泛,是师生习作教学最好的“范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从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出发,围绕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课文教学中加强生活作文的引领与渗透。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生活的形态,在作文中创造生活的韵律。
如在教学课文《松鼠》和《小虾》时,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学习作者的写动物的方法,养成从动物的外貌、吃食、游戏、休息等方面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写出了写作对象的具体特征,这样,笔下的动物们也活灵活现了。如此一来,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感受到了——教材也是生活,生活中也有教材的喜悦。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阅读一本内容健康贴近儿童生活的课外读物。教师则指导学生按校园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自然生活等方面去积累生活作文的素材,为习作教学回归本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抓拄契机,活化学生的丰富积累,真正达到“我要写”的境界。还记得开学初,我在进行班委竞选动员工作时,发现孩子们对新班委的的期望颇有微词,我灵机一动,便安排了一次“假如我是(填一班委职务)”的习作练习。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就连那些平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由鸡头变凤头、“兔尾”变成“豹尾”,且言辞中肯,感情强烈。看来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作文来源于生活,却又应高于生活,应该包含写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在熟悉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出素材时,要让学生明白:(1)写作不应该只真实再现生活中完整的事、景,而是要独立思考,是融入智慧的再创作。如果只是翻版生活事例,文章必然是贫乏、缺乏灵魂的。(2)要注重细节描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来收集,作为写作素材。(3)杜绝自我缺失以冷漠旁观者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必然没有丝毫倾诉内心的真实感受的热情和冲动。这样的材料堆砌出的文章是不会打动人,语言再生动也于文无补。(4)注意生活中事情发生情景,在典型环境中叙事写人。只有注意收集典型环境中,特定现场景中的人和事,才具有特殊意味和意义。大多数同学是为作文而作文,很少去反思、感悟,捕捉生活特定场景,典型环境中人物特殊的心路历程、体验。这样写出的文章只会平淡,终究无法显出灵性和光彩。叶圣陶先生早就强调过:“学生作文要写自己的诚实的话。”让学生真 3
真切切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中的无限情趣。这样才能积累所需要素,丰富学生的写作储备,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伊始,教师便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是最合适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学生情感就会如一潭死水,而完成一篇佳作,它必须是学生情感的积极参与,因为学生内在的词汇若没有情感驱动只能永远保持沉默,只有让学生进入了激活状态,情感的大海才能有壮丽的浪涛,才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高度活跃起来。这样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
五、换位品读,动态评阅,让学生乐写。
《新课标》要求:教学评价的不仅有甄别与筛选的功能,而应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要我们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立体验与感受,评阅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不能以成人眼光或执教者的生活经验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在实践中我不仅采取了分层评价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面批与批重点作文相结合,促进学生再发展;对于习作等级的评定也不能一锤定音,应实施动态性的等级评定,促进后了进生的转化,让优生也更“优”。我的具体作法是:从五年级起,前两次课堂作文要全改精批,花费的时间较多,为下次起学生自改互评作铺垫。从第三次课堂作文起,作文完成后,让学生参照前两篇示例批改文,自改文章。将修改的方法和要求明桷写于黑板上。(1)文从字顺、改错别字、修改不通顺语气;(2)看下下文衔接合不合理;(3)写作重点部分标出,并概述内容;(4)结尾与文章联系是否紧密,为何如此结尾。完成这步,紧接着是以四人一小组共同修改3篇不同层次的文章。并提出修改要求:(1)找出文中出现的错别字,并记在笔记本上,提醒自己写作时注意;(2)找出文中不通顺的句子并明确其毛病何在,不清楚可举物问教师;(3)标出文中至少一处精彩处;(4)明确指出至少一处可修改处并提出修改办法;(5)四人合写一段评语。参照前两次自己作文后的点评形式。这样老师作示范,学生按照一定要求去读不同的文章,可以扩大阅读视野,见到时不同质量的文章,并在互改评中借鉴别人的文章优点、缺点,为今后自己写文章所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写作中有付出、有感悟、有收获,进而可以取得不同层次的进步。
六、美文共赏。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收获、有进步,获得成功的感受。
对于在每次写作中出现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一定不能“私藏”,要公开在学习园地中。对于进步明显的同学一定要用不同的方式鼓励。让他们现身交流取得进步的原因,让同学明白,写作只要观察仔细,积累得当,巧用方法不断借鉴,真花功夫炼字,谋篇布局,加上自己的创作文章是能慢慢写好起来的。
在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与生活本真的密切关系,把作文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的观念指导作文,用生活的色彩装扮作文,用生活的情感营养作文,指导学生站在生活的源头来写出原汁原味的、纯粹的、具有生命力的习作。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本真的习作教学”。
参考书目:
《成都教育》 成都教育报刊编辑部 《语文教学通讯》 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语文教育心理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今天有幸聆听了卢雷老师的一节课《花脸》,激发了我若干思绪。卢老师的这节课就像这篇课文的叙述一样条理清晰,眉目清楚,可谓“洗净铅华呈素姿”: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简简单单”教语文,引领着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让我感受到了最质朴亦最本真的语文教学。
1.以学定教,教学目的清晰明确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卢老师的这节课真正做到的了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把学生的发展目标作为教的方向,一切从学生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学起点,以学定教,目的明确。
2.不吝板书,形象诠释阅读策略
语言教学的核心是培养语感,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是阅读。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使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卢老师在这节课中,扎扎实实引领着学生学习文章怎样由“概括”到“具体”,阅读时怎样“撮词带面”。卢老师不厌其烦,在黑板上板书下一个又一个关键词,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文章的结构,诠释文章的写法,彰显阅读的策略。老师的板书,其实就是一根拐杖,它能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一节课的目标。语文课学什么?这节课学什么?学生一目了然。
3.以读促悟,紧扣文本启发诱导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卢老师的这节课,没有标新立异的花样,但处处紧扣课程标准,立足文本,以编者意图为主线,设计教学策略,步步为营,循序渐进,诱导着学生渐入佳境,逐步实现教者预设的目标。
卢老师的这节课,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美的课件,他关注的是学生会读会说、敢想敢说的语文学习品质。他用自己的大气、睿智熏陶着学生,用自己饱满的激情感染着学生,让学生脑子转起来,小手动起来,嘴巴说起来,神采飞扬起来。
学语文,用语文,卢老师用一颗炽热的真心不露痕迹地滋润着、提升着学生的语文素养。然,反观时下的语文课堂,愈来愈凌空蹈虚,华而不实,云里雾
里,让人不禁迷惑:语文教学究竟是干啥的?语文课堂是最大化地展示教师自我,还是最大化地让学生习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判断: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它的基础性、工具性的地位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据此,我们再回顾雷老师的这节课,是多么质朴自然,又是多么扎实有效。这才是最本真的语文课堂。让我们把某些已被丢弃的语文课堂的常识捡回来,重新审视一下当下愈走愈远的语文教育吧。
第三篇: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为改变传统课程“门类过多,壁垒森严,单打独斗”的局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淡化学科界限”的建议,要求教学“加强学科间的纵横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但是,有的语文教师错误地实施“综合性教学”,不注重语文学习的效度,学科知识无节制地渗透、辐射,把语文上成了常识课、社会课、班队会,有的甚至像联欢会,唯独不像语文课。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的渗透,并不等于要丢失语文学科的本性,改变语文的本质。如何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现“1+1>2”的效果呢?
1、抓好基于语文学科外部的整合,设计并组织好专题性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合理设计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丰富的生活世界中撷取教学的资源,使之成为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组成部分。
如金色秋天来临之际,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树叶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让低年级的孩子们采集自己喜欢的树叶,组织一个班级“赏叶会”,介绍自己采集的树叶的名字,描绘它的颜色和形状,遇到困难向家长或他人请教;再把各色的树叶汇集起来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讲给同学或家长听„„这样以“树叶”为话题,既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事物、认识生字,又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还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说话、写话素材的意识,岂不一举多得?
2、语文课要立足“语言的品味”,让形式服务于内容。语文教学,要牢牢抓住“语言文字”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入情入境地去朗读、去想象、去理解、去品味,读出其中的韵味,悟出其间的情感。任何脱离了“语言”这一载体而凭空而来的方式方法,都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品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在新课程理念下,在我们的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3、语文课要扎根于文本语言,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实实在在学语文、用语文。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把文本还给学生。课堂教学要根植文本,紧贴文本,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实实在在学语文、用语文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一朝悟罢正法眼”,面对新课改,教师要有足够的是非观,不被“语文的外延”等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要定心静气,不盲目“跟风”,追求“流行”。语文教学呼唤“本色”。本色语文简简单单,没有矫情的表演;本色语文平平淡淡,只有读文,只有语言;本色语文扎扎实实,关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本色语文轻轻松松,学生无拘无束地各抒己见,毫无顾忌表露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色,语文课就要追求本真。
第四篇: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呈现出勃勃生机,教师们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开始有意识地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能够关注学生的发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密切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创设大的语文环境,这些都体现了课程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由于个别老师对“课标”解读的不够,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堂上盲目追求形式,却不注重实效,出现了一些非语文现象。
比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重要的是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对比的写法和我的情感变化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方法,如,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得意洋洋、迫不及待等写法的运用。课有的教师却用大量时间想一想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故事,把学生感动得痛哭流涕,上成了思品课。
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在教学《桂林山水》时,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看风光片,不去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形式等等,这些都使语文课堂失去了本色。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因此,我们提倡本真语文。
本真语文课,就是以人为本,它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成长规律,通过教师有深度的、注重读写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优化、创意设计,直达语言教学的本质内涵,以其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语文教学一定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这就叫“得意”,同时要带着学生揣摩体会这样情感是怎样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这叫“得言”,语文教学要言意兼得。积累词句、品味语言、感悟内容、学习写法都是语文的本真。也就是说,课堂上关注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训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本真语文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所谓的语文味,表现在课堂上应该是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读写结合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要让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读通---感知文本;读懂---领悟内涵;会读---内化语言。
作为教师,要明确各年段教学的重点,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低年段:
1.识好字,写好字,学好词,读好文,写好话。
2.识字、写字、学词学句重方法的学习与指导。
3.对阅读理解有帮助迁移运用的训练点。
4.字词、句式的理解与运用,要打开学生的思路,注重联
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子)
中年段:
1.以段为重点,逐步向篇章过渡,渗透篇章的写法。
2.重视从文本中发现、挖掘语言表达的现象来训练。
3.加强语言积累,促进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4.提升教师的课堂语言质量,为学生提高典范的语言。(例子)
高年段:
1.挖掘、提炼文本蕴含的核心价值内容,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切入点,学会取舍,一课一得。
2.加强揣摩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注重读写结合。
3.不断增强篇章意识,注重文本的整体性。
4.语文学习要“言”“意”兼得。
5.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6.在开放的语文活动中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掌握的阅读、习作的方法和能力。(例子)
总之,本真语文:通过语文学科育德人,突出语文学科之本体,达成会用的教学目标,符合年段的认知特点。
愿我们的老师们都能够将语文教学深深地根植于文本语言之中,将语文的教学重心切切实实落在让学生亲历阅读的全过程中,简简单单教语文,让人本与文本不断碰撞,情感和思维相得益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华彩,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
第五篇: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谈谈《海燕》的教学设计
曾经多次聆听过不同语文老师上高尔基的《海燕》这首散文诗的公开课。有的老师用震耳欲聋的雷鸣声导入课堂学习,给人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有的老师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导入课堂学习,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有的老师还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导入课堂学习,给人一种叹为观止的体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谓异彩纷呈。有的语文老师层层设问、一问到底,犹如在审讯犯人;有的语文老师层层剖析、剥茧抽丝,好像在庖丁解牛;还的语文老师逐句赏析、逐段品读,酷似在文学欣赏。至于课堂气氛,有课堂的书声朗朗,有的课堂死气沉沉,有的课堂交头接耳,举不胜举。
鉴于以上的这些经验教训,经过大家自己独立思考,大家对高尔基的《海燕》一文的教学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下面,谈谈大家的教学设计所依据的理念和设计初衷。根据钱威和徐越化“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的观点,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紧紧抓住语文学科“语言”这一本质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所设计的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感知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概括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以上的观点跟我们时常说的“语文教学就是听说读写的教学”观点恰好是相辅相成的。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呢? 首先,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为学生搭建一个听、说、读、写的平台。不管是课堂导入语、课堂提问,还是课堂练习、拓展延伸等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该富有启发性、思维性和前瞻性。
在大家的《高尔基〈海燕〉的教学设计》中,大家之所以用“在天昏地暗、雷电交加的恶劣天气里,你们喜欢呆在哪里呢”这么简单朴实的语言作为课堂导入语呢?那是因为鉴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问题本身浅显易懂,学生易于回答,有利于激发学生开口讲话;
(二)问题内容与文本内容具有相关性,便于有效导入课堂学习;
(三)寻常话题更具有人文性,容易激发学生说出他们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与感受。
大家向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高尔基给我们描绘了一只怎样的海燕”呢?大家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阶段,大家们不应该苛刻地去要求学生对文本理解得很深、很透,只要求他们对文本有个整体的感知与了解;
(二)该问题的设计体现了课堂提问的层次性、梯度性和连贯性。既为学生达成整体感知环节的学习目标而设计,又为学生进入品读与欣赏阶段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三)该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文本的内容,而不是去把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的。
其次,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把学生的听、说、读、写切实落到实处。诚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感知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概括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都是需要通过具体的语实践来培养与提高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与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把学生的听、说、读、写切实落到实处。
在“品读与欣赏”这个教学环节,大家以“海燕的勇敢、乐观、自信、坚强、高傲等性格分别是从文章里的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呢”这个问题作为媒介,要求“学生找出并朗读课文的相关语段与句子”。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语调和感情,并理解这些语段与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极其表达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阅读教学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地去默读、朗读、诵读、品读。读出语气,读出语调,读出感情。引领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文本来实现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古人讲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在反复的读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觉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鉴赏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而然地也得到了提高。所以,在大家的《高尔基〈海燕〉的教学设计》中,大家把“品读与欣赏”这个教学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最后,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把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大家的《高尔基〈海燕〉的教学设计》中,无论是在“整体感知”、“品读与欣赏”教学环节,还是在后面的“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拓展延伸”等教学环节中,大家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来进行设计的。要么老师范读,要么学生朗读;要么个体朗读,要么集体齐读;要么自由朗读,要么细细品读。
总而言之,大家认为本真的语文课应该是书声朗朗的,应该是激情澎湃的,应该是思维活跃的,应该是逸趣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