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达.云排课---分层走班实施步骤

时间:2019-05-13 02:5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启智达.云排课---分层走班实施步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启智达.云排课---分层走班实施步骤》。

第一篇:启智达.云排课---分层走班实施步骤

启智达.云排课---分层走班实施步骤

整个走班教学过程是由二部分组成的,即常规教学和走班教学。所以实施步骤也分二部分展开。

一、常规排课

启智达.云排课是一个在线教务排课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结构的排课系统,它能完成中小学校、高中、职业学院及培训教学机构的课表安排。分层走班排课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下面是常规排课具体实施步骤:

1、数据输入:下列信息需输入或导入系统 A、基本参数设置 B、教师信息 C、班级信息 D、学科信息 E、场地信息

F、班级授课计划 :这里指必修课计划,走班学科计划在走班教学中设置 G、合班设置

上述信息既可在系统中输入,也可参照模版,从EXCEL文档中导入系统中。

2、排课需求设置 排课需求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班级课表固排位置 B、教师课表固排位置 C、场地课表固排位置 D.班级课表禁排位置 E、教师课表禁排位置 F、场地课表禁排位置 G、学科的必排禁排位置 H、教师个人课表特殊要求设置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自动排课之前进行需求设置。

3、自动排课

系统会根据基本参数,授课计划,具体需求设置进行自动排课,排课结果即时呈现。

4、课表调整

自动排课生成课表,后续仍可手动加以调整,以达到理想化状态。

5、课表呈现 课表呈现样式丰富。

包括班级课表,教师课表,场地课表,班级总表,教师总表,场地总表,学科总表。

课表可即时导出打印。

二、走班排课

走班排课开始之前须完成前面的基本数据输入工作。即完成数据输入:A---E中的数据输入。

下面是走班排课实施步骤:

1、走班排课基本参数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确定走班学科。通常是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等六门或七门走班学科。学科可进一步细分,如化学(选考),化学(学考),相当于把化学分成二门不同学科,让学生选择。同样学科还可分层,如物理A,物理B,物理C。即相当把物理分成三门不同层次的学科。所有细分的学科都应该在数据输入—--学科信息中输入。且将其作为走班学科列出,允许学生选学。B、确定参与走班的班级。参与走班班级的学生其必修课程在原班级教室上课,而走班课程则按学生个性化课表上课。没有参与走班的班级,学生所有课程仍按原有行政班课表上课。

C、确定走班课程可排位置范围。应该设置足够的走班课程可排位置。走班可排位置确定后,相当于把课表位置分为二部分,一部分用于安排行政班的必修课课程,一部分用于安排走班学科。不同年级可设置不同的走班课程可排位置范围。

D、设置教室可安排学生最大人数。学生课表自动生成时,会以这个最大人数值来合理安排学生课表位置。走班计划的制订也须参照该最大人数值以计算各个报读学科的班数。

E、各走班学科报读人数限定。如果设置了走班学科人数限定,当达到限定值时,学生无法选择该学科。这会限定学生的选课自由。

F、学生选课的时间限定。可规定学生选课时间范围,在时间范围内,学生可自由调整选学科目,当超过时间范围,学生将无法登录选课界面。

2、学生信息的输入

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所在班级,所属年级。

学生信息既可在系统中输入,也可参照模版,从EXCEL文档中导入系统中。系统管理员应该预先输入学生信息,学生才可以根据学号,登录系统选课。

3、学生选课 学生以学生选课角色登录,可自由选学课程。

学生登录:输入学校编号,学号,选课初始密码即可登录。选课初始密码由系统管理员设置,学生登录后,密码可自行修改。

4、学生选课列表

学生选课列表汇总了所有学生的选课结果。教务管理员有权限对学生选课结果进行修改。

教务管理员可以关闭学生选课通道,学生选课结果由教务管理员从EXCE文档中导入系统中。

5、学生选课数据分析

系统会对学生选课情况的进行全方位的数据分析。主要包括: A、各科报读学生名单 B、各班学生选课情况汇总。C、各种选项组合的人数统计 D、各班各科目人数统计。可以对各种统计进行筛选显示。

统计数据将为后面走班授课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6、走班授课计划的制定

走班授课计划制定是以各走班学科报读人数为依据的。

合理制订走班授课计划,将为后面学生课表的生成质量提供保证。在这里以实例加以说明: 化学课程:汇总报读人数380人 教师安排: 如果教室最大安排人数为50人,则应该分为8个教学班展开教学。

如果二个化学教师,则每人负责4个班,化学课每周4节,则每个教师周课时为16节。场地安排:

前面已设置走班课程可排位置数:假定是18个位置。

因为每个化学教师周课时16节,所以化学课程需要占用二间教室。其它走班学科授课计划的制定以此类推。场地的共用:

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教学场地,可在一间教室安排不同的走班学科上课。例如:

生物每周4节,安排二个班,需8个位置。地理每周3节,安排二个班,需6个位置

二者加起来,没有超过18个走班课程可排位置数,则二者可安排在同一教室上课。

启智达.云排课:循环次数的概念

走班排课的班的概念与行政班班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为了区别,系统用循环次数来代替班的概念。

循环次数:指学生分批次上课。以前行政班时教师到不同的班级上课,现在则学生分不同批次来上该教师的走班课程。这里批次就相当于班数,只不过现在是老师不走,学生走。不同批次的学生人数和名单是不同的。学生人数和名单会在学生课表生成时自动产生。

7、走班排课 完成走班授课计划后,可开始走班排课。

A、选择走班排课的年级范围。每次只能排一个年级,不同年级分批排课。B、走班自动排课,整个过程可能花费几分钟,请等待其完成。

C、自动排课完成后,会出现本次排课记录,在此了解本次排课完成情况。D、排完后,可打开走班课表,查看走班学科的课表分布情况

8、学生课表的生成

学生课表的生成是以各走班学科的课表为基础的,所以在学生课表生成前,须完成前面走班排课步骤。

A、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年级,如果有多个年级,则分多次操作。

B、开始生成学生课表。因学生人数多,可能需较长时间,请耐心等待,同时也有进度显示。

C、生成学生课表完成后,会出现本次生成课表记录,可了解本次学生课表生成情况。

D、在生成学生课表过程中,为保证均衡分配学生人数,会对原来的走班课表适当修改。

学生课表生成完成后,可查看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课表,并输出打印。也可查看走班学科课表,查看走班学科每节课的学生人数和详细学生名单。

9、如何实现学生选老师?

系统没有直接提供学生选择教师的途径,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走班学科。这里可做一个变通:

二个物理教师:张老师,王老师。把物理学科细分为:物理A,物理B 物理A安排张老师上课,物理B安排王老师上课。

选择物理A相当于选择张老师,选择物理B相当于选择王老师。

第二篇:分层走班教学实施策略27463

分层走班教学实施策略

——以高中化学学科为例 浙师大附中化学教研组组长:石杏元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主要从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和设计学生课后作业这四个方面着手,来完成分层教学的操作。

分层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我校实际,我们确定了“学业水平测试、专业心理测试、学生自主选择、成长导师指导、定期流动调整、规范管理保障”的分层原则。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把每个学科都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学科知识基础较弱,学习习惯、学习毅力欠缺,学习积极性不高;B层:学生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能力中等;C层:学生学科知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有毅力,表现优秀。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修习的层次。对于相对水平较低的A层学生,要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目标、恢复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其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之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一定分析、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中等水平的B层学生,要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思想上使其树立奋斗目标以增强学习化学的动力,学习上使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拓展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高水平的C层学生,要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注意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化学理解、掌握、运用、思维、实验、观察、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制定“乙烯与溴的反应”教学目标时,由于知识基础以及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对于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就会有区别地提出目标:A层学生重在知识技能的落实,B层学生重在养成辨析能力,C层学生注重推理过程、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分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据此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

分层完成教学设计 结合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对化学教学进行分层次备课。三个层次教学班的化学教师合作探讨、集体备课,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比如在教学“乙烯与溴的反应”内容时我们是这样备课的:A班的学生,备课目标重在基础知识的落实,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以讲授法、实验法为主,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对于难点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或者少讲,比如本堂课中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就可以直接给出。B层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程度均属一般,教师此时需要把握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理论上应该掌握了取代反应,那么对于本节课要学习的加成反应,教师则可以以取代反应为出发点着手设计。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探究法及实验法。通过烷烃与烯烃的比较,B层学生需要掌握加成反应和相关方程式的书写。C层学生学科知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小组,先自行收集乙烯相关资料,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将乙烯等试剂、实验器材准备好,适当地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这样,对大部分学生采取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对少部分学生适当拔高、弹性调节,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觉得学有所能、学有所获、学得有味。

分层实施课堂教学

根据分层备课的教案实施教学,A层学生拉着走、B层学生小步走、C层学生主动走,各层学生分步走。教师在施教时,要充分考虑到自己所教的教学班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根据备课教案灵活安排课堂内容,展开教学过程。

比如在“乙烯与溴的反应”教学时,A班采取以教师讲授兼学生实验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到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实验现象,教师直接给出乙烯与溴发生的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班采取的是复习提问兼导入分析的教学方式,先复习回顾乙烷与氯气的反应,再抛出问题:乙烯能否与卤素单质发生反应?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实验,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试着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最后老师点评分析得出结论。C班学生基础好、能力强、学习自主性高,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先播放视频展示学生收集到的一些资料,让学生分组讨论,乙烯与溴发生的是不是取代反应?是取代反应的话可以用哪些实验来加以验证?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药品,学生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发生的不是取代反应。最后播放乙烯与溴发生反应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自己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总结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烃应该具备的条件。这样,通过分层施教,实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差异发展。

分层完成课后作业

每个层次学生的能力不同,所以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不能再搞简单的“一刀切”了,要根据不同层次水平实际,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教师在确定三个层次的学生作业时,题量要适中,难易比例要适当。各层次学生在完成本层作业后,可试做更高层次的习题。教师负责设计并布置分层作业,每节课的作业由易到难,难度随着层次逐渐加深。始终把握的原则是:对A层学生,练习不出难题,主要打牢基础;对C层学生,习题有一定难度、深度;B层习题难易适中。

在整个化学分层教学中,分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核心,是教学全部工作展开的起点;分层教学设计是基础,是教学实施顺利进行的前提;分层教学实施是重点,是整体教学过程的关键;学生分层作业设计是教学的持续,是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当然,实践过程中,学生分层标准的合理制定、分层教学过程的教学管理这两个难题,还需要在更进一步的实践推进过程中加以研究和解决。

第三篇:浅谈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谈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策略

晋江市东石中学黄金钗

近年来,国内许多中学开始探索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总体看来,国内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有两个你们的发展轨迹,一是地域层面,北京、江苏、浙江等地有个别中学试着先行,在获取阶段性成功经验后,其他地区逐步向其学习、发展;二是年级层面,先在高中阶段试行,然后向初中阶段引入。另外,还有一个共同的学科分层特点,即主要集中在理科(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学科。

所谓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就是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析和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打破原“行政教学班”的界限,以不同的“层次学习班”为单位,在同一教学时间内组织实施相同教学内容但不同教学标准、不同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策略的流动式学科教学活动。

纵观北京十一学校、苏州景范中学、常州湖塘实验中学、杭州师大附中等几所学校在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经验反馈,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策略需要加深研究和探讨,使此教学模式实施起来更有效率。

策略一:科学合理分层,广泛宣传动员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改革未始,宣传先行”。学科分层教学的实施前奏也是宣传动员,宣传动员的对象既包含学生和教师,也包含家长和社会;宣传动员的内容既包含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形式,也包含其优缺点。宣传动员时,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尤其要将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形式、可预见的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讲够、讲透,让动员的对象能够接受、愿意尝试和用心融入这一教学模式。

从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定义来看,科学合理地分层要基于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科学的学科分析,这需要对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进行细致地分析,这是为学生学科科学合理分层奠定知识基础;二是科学的人文分析,尤其是学生心理层面的分析和辅导更上不可缺少,建立良好的分层走班学习心态,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角色,融入学习环境,建立新的学科学习坐标。

从实验学校经验反馈来看,一般按学科分为基础班(A班)、发展班(B班)和拓展班(C班)三个层级的教学班级。学校和学科教师对学生按其学科知识水平合理分层方面比较容易把握,但在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分析和辅导动员方面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毕竟有些学生在选择“鸡头”还是选择“凤尾”之间存在矛盾心理,这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帮助家长和学生选择更恰当的层级班级。比如,“被动受迫有潜力”型的学生,要尽量动员其作为“凤尾”,进入学科学习目标高一些的层级;而“主动表现可发展”型的学生,就要在尽量让他多表现的机会,作为“鸡头”会更适合他。有学生在调查中反馈:原来在普通班上课,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时才刚开始思考,答案就已经被其他同学揭晓,自我感觉特别没有存在感;但在分层后,选择进入了发展班(B班),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较为充裕,也有较多的表现机会,自信心得到了增强,成绩也上去了,心态也更加阳光了。但也有家长基于孩子成绩迟迟无明显进步(尤其是在期末统考后),将其原因归责为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中缺乏同伴互助而减少孩子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的可能,故而对此教学模式产生质疑。此类家长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细心观察,分析每位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帮辅,同时要引导家长对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成长做出恰当的评价,从而巩固对本模式的支持。

策略二:改革课程模式,创新教学管理

课程是教学实施的土壤,教学模式改革了,课程模式当然也要进行支持性的改革,以便以更肥沃的土壤滋养改革的新苗、培育改革的果实。实验学校展示的数据充分表明,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开始,在数学、英语、生物、地理四个学科有较大的分化,在八年级接触物理学科不久后就会产生分化,在九年级下册对化学产生分化,但大部分学校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初中阶段一般只选择在数学、英语两个学科开展实验,高中阶段才有铺开到其他学科。在功课编排上也尽量让两个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的学科平行进行,这样就避免学科教学时段的重叠,让学生更有秩序地在传统行政班和分层教学班学习。

在课程模式改革的带动下,教师也要创新各层级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因为在不同层级班的学生其学科知识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基础班(A班)的教学要以兴趣引导、夯实基础为主,兼顾以耐心疏导厌学心理,故而课堂教学应以围绕基础知识设置兴奋点,抓住学生的眼球,引导融入思考,提笔记练为主线;发展班(B班)的教学要以扎实基础为依托,设置“跳一跳,可摘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发展欲望和自信心;拓展班(C班)的教学要以基础自学、课内互动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并加强知识点的纵横联系和对比,同时给予拓展和延伸,引领学生站到更高点看待知识结构、系统分析问题内涵。

在管理模式上,要与原行政班有同有异,但更重要的是“同”,包含在人员的管理上要做到“铃响人到位、座位有编排、请假凭假条、缺席要跟踪”,在作业的管理上要做到“作业须规范、分组来收集、情况要登记、错题要整理”。有“异”的包含学生在走班中的行为举止,如不得翻动他人的物品(因为借用别人的课桌)等;教学班的老师要和不同的原行政班的班主任交流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等。

策略三: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师生管理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实施者也是人,是人就有知识水平、个性情感等诸方面的差异。故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师生管理是实施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是否深入的关键。

面对不同的学科层级对象,教师不能固守课程标准的全面目标开展教学,而是应以学科层级对象的实际情况,本着“不同的人在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发展”的思想,采用“消元、降次”的方式,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适合教学对象。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时,对不同层级学生引导思考的设问就该不同:对拓展班(C班)学生可直接问“圆的面积S是如何随半径R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发展班(B班)学生须先问“圆的面积S与半径R可以用关系式体现吗?”,再问“圆的面积S是如何随半径R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基础班(A班)学生就要问“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并根据回答板书,再问“半径增大了,面积会怎样?”

在课堂上,对于基础班(A班)学生的教学原则是“巩固基础、乐意向学”,故应在各种引导语言、例题、练习中“消元、降次”并强化、激励,让他们听得懂、跟得上。对于发展班(B班)学生的教学原则则是“学会方法、达成目标”,所以应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不断强化、优化的过程中扎实基础,锻炼其数学思考与数学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定期整理和归纳知识系统,达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对于拓展班(C班)学生的教学原则是“大量高效、拓展创新”,因而应布置学生预习好课本并解决例题、练习和作业,让他们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堂上勇于提问、大胆质疑,让思维碰撞的火花闪耀课堂内外;同时教师应给予能够纵横联系各个知识系统的问题,引导强化各类知识的横纵联合运用,拓展其创新能力。

对于教学不同层级的教师,学校也要以不同的要求来管理。比如,对于教师的教学层级的分配方面,学校不能完全以“A层+C层”等方式“一刀切”的行政命令分配,而应根据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能力,与教师充分研讨更适合的教学层级,可以同时从事两个层级的教学,也可以从事统一层级的教学,充分发挥“一物降一物”的功效,这尤其是对于想深入教研的教师更具教学乐趣,从而也能把教研做扎实、做深入。

当然,坚持以人为本还要在学生的思想跟踪方面做扎实。这就要求层级班的教学老师要经常与原行政班老师交流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学生思想有无变化,变化的原因和恰当引导的方式方法等;同时,双方也都应经常性地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分析和帮辅。甚至,每一学期都要结合这些思想动态进行分层上的调整,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教师和家长在思想和行动上形成合力,这样,学生的学科学习自然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目标的达成也就水到渠成。

策略四:完善评价体系,激励共同发展

只有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进一步激励师生的共同发展。分层后评价体系显然需要随着评价对象不同而产生变化,但是由于“指挥棒”(期末统考)是统一的,因而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评价体系都要“一分为二”,既要考虑其实际成绩,也要考虑其进步幅度。

在学生方面,成绩是表面的,学生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他的“进步”,包含学科成绩的进步、思想积极性的进步、心理健康的进步,所以要每个对象的“最近发展区”在这些方面分门别类地设置相应的“进步奖”,并大张旗鼓地表扬;同时也要设立“创新奖”,鼓励优秀生从课堂走向实践,从优秀走向卓越。

教师方面的评价也不能再按所谓的“优秀率、及格率、综合率”等来评价了,其评价方式的完善可以从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家长的社会评价、教师个人的教育教研等方面进行,尤其是社会评价方面更能体现以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社会价值,这类的评价体系更难量化性地建立,还需不断深入摸索和探讨。

总结多个实验学校的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其最大的优势是彰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让学生尝试到学习的快乐,提升其学习的自信心,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正确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克服了传统行政班授课方式在学生差异性、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缺陷,其教学实践是成功的,只要在策略上实施得当,是可以借鉴和推广的。

第四篇:基于学科实施“分层走班制”的可行性研究(节选)

基于学科实施“分层走班制”的可行性研究(节选)

基于学科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是希望在教育的这块田里可以实现精工细作,提供给所有学生适合的东西。

分层走班教学实施的一般流程

一、摸底

可靠、真实的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潜力,是分层的依据和基础。可以通过考试、单科测试等办法来摸底,也可以把上学期的期末成绩作为层次班选择的依据。

摸底的意义主要有三个:了解学生的真实差异;确定分层学科;建立原始参考数据,进行试验过程中的各种成绩及数据对比。

二、建立方案

从原则到程序,建立分层走班的整体方案,以保证分层的顺利进行。行政力量依然是目前推动教改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如何借助行政推动的同时,通过各种情感和激励措施,达到预期的变革目的,是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设想的,这也是整体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动员

动员的对象首先是老师,其次是学生,再次是学生家长,目的是让大家了解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能够给学校和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实质性变化,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碍,在实施以前扫清或基本解决认识障碍。

对老师来说,要让老师们认识到这不是什么瞎折腾,而是育人者毕生追求的“成就每一个学生”的切实方法,是实现个人和学校梦想的一种具体而有效的方式。这是前提和先决条件。对学生来说,是提供了一个对自己以前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弥补的机会,这个机会可以有效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可以在能力范围上实现自己的最大提升,明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对家长来说,分层走班不是要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而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实现孩子的成绩提升。

动员的主要目的是清除那种把分层简单理解为分优生和差生,是为了“放弃一批差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学习基础为参照,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

一般要做这样几个方面:

A、学校层面要对所有的老师(尤其是参与分层改革的老师)讲清楚,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争取老师们的理解和支持,没有老师们发自内心的支持,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B、班主任对学生的正面宣传和引导,分层的基本原则是——学生自主、老师指导、家长参与、制度保障;

C、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说明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和意义,解除家长的忧虑;

D、通过发放《学生分层意向调查表》,初步了解学生的分层选择; E、各班汇总后,形成《学科分层意向汇总表》。

四、审核与控制

各班分层意向汇总到教导处后,教导处(或教导处安排班主任)要进行审核,对学生的选择意向进行二次的指导和调控。

学校层面,要大体控制每一层的人数,然后依据学生的自愿选择情况 2 和成绩,对部分同学发放《层次调整建议书》,建议学生摒弃掉面子问题、好友问题,真正选择适合自己成长和接受的层次班。

要告诉所有的学生,这个分层并非是高中阶段都是这个样子,而是每个学期都有一次层次调整的机会,层次之间在达到一定的条件后,可以实现流动。

主要工作:

A、各层次班总量控制;

B、依据选择汇总结果,发放《层次调整建议书》; C、班主任做好调整层次学生的思想工作。

五、组班(调配行政班和分层班教室)

(1)划分不同编组:同层次班进行划分,比如三个或者四个班级组成一个分层的基本调配单位;

(2)控制编组内每个层次班的总体数量;

(3)层次班和行政班进行复合设置,即同一个固定教室,在平时上课时作为行政班存在;在层次班同时上课时,承担一个层次班的作用,如英语A层班;

(4)出于人数控制,要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质量,可能会在原有行政班基础上,多出来一些层次班,这就需要更多的教室作为层次班配置;

(5)考虑到走班的方便,分层班最好能就近设置,组成层次班的行政班至少应该在同一座教学楼;(年级组会同后勤部门,对资源进行集中调配,统一调配走班教室)

(6)层次班教室的设置原则:一般以同基本单元内,选择该层次班 3 学生最多的为设置依据,作为层次班使用。(说明:同层次1、2、3班是行政班,如果是数学学科分层,其中1班学生中选择A层的同学最多,那么就把1班的教室作为A层的层次班使用)

六、教师安排

教师安排的慎重和科学,既可以降低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质疑,也可以保证层次班的质量,实现教改实验的基本成功,因此,一般情况下有这样几个使用原则:

(1)一个学科老师最好兼任不同层次班,实现高、低层次的搭配;(若不是全面铺开,最好是配置最愿意做的老师进行试验,保证教师的积极性)

(2)最好的老师不是配置在高层次班,而是优先配置在低层次班;(3)原行政班内选择某层最多的学生,优先安排原任课教师担任该层次班老师;

(4)同层次基本单元,最好预留一名学科教师,如果有一名老师需要请假,而且同层次班老师的进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必须要有一名老师机动,否则就会出现没有人可以上课的情况。

七、课表编排

课表的安排,牵涉到同学科教师在同一时间段上同一进度的问题,由于牵涉比较多,也有比较大的限制,为此,确定以下几个原则:

(1)课表编排中,遵循层次班教师优先,其他学科教师必须无条件服从配合;

(2)要研究并编制全年级的大课表、学科教师的课表、行政班课表、学生的包含层次班的个人课表等;

八、模拟试运行

为了测试走班的秩序和效率,保证正式分层走班后能够有序,可以选择一个特定时间段,进行正式走班前的试运行,同时学校和年级组、各个部门严格监控走班过程,对走班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汇总和解决。根据需要,模拟试运行可以进行一次或者多次。但是,不能够在模拟试运行处于混乱中就开展走班,否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九、分层备课

分层走班效果的基础就在于提供给学生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提供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梯度和提升难度,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老师的教学目标准确。如果仅仅依靠个人,实现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依靠教研组备课组的力量,进行分层备课。

如果分层以后,教师没有按照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教学,还是凭借个人经验和教材进度进行教学,那么就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应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备课指导,依据层次班的目标进行教学目标的分解和课堂实施。

因此,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精心备课——备课组共享资源;

(2)把各层次班的单科成绩平均分数据提供学科备课组,根据整体水平状况,确定对策;

(3)研究学科序列系列,根据各层次差异度,重构最适合的分层课程体系的教学计划;

(4)包括各层次教学目标、章节取舍、进度、难度、习题、作业量,5 包括选修模块与补习模块课程计划;

(5)设计出新学期第一周分层教学课时计划,并在试运行时一并测试,并及时进行修正与调整。

(6)在同一资源、同一进度下,教师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和风格,从关注学生出发,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最大限度自由。

分层走班教学的管理办法

一、低层班优先

低层班的稳定发展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提升。(1)优先配置最好、最受欢迎的老师;

(2)低层班的学生人数要有限制,应该是所有层次班中人数最少的;(3)可以增加低层班的课时数,可以每周至少增加一到二节课,达到提升的目的;

(4)管理上从年级组到学科教师总是要给予最高的关注和最大的肯定,这是一群需要希望的学生。

二、日常管理——全员导师制

(1)推行谁上课谁负责的责任制,层次班老师即为该节课的班主任,对该层次班履行班主任职责。还可以推行“全员导师制”,以逐步替代班主任,真正实现“人人负责、人人担责”的管理形式。

(2)编排座位:按照同行政班结合成学习小组的原则进行;

分层班班委建设:分层班班委会由原行政班各选出班委组合形 6 成;

轮流值日、点名考勤等常态化班级管理由班委会执行,上课的层次班学科教师要进行全面负责;

(3)每个行政班学生中选一个课代表与原班主任建立常态性联系,让原行政班班主任能够及时了解层次班状况;

(4)学期末分层教师也要给层次班学生做出学业评价,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动态管理

学生在各层次班之间实行“流动制”:学生每个学期要有一次变更层次类别的机会,以期中期末层次年级均分为参考依据。但是尽量要控制流动规模,以提高教育目标为手段进行调节。否则,学生和教师间经过一个学期建立的默契将遭到破坏,另外学生要适应新的老师也需要时间,所以不是向更高层跳得越快、越高越好。

如果学生坚持要向上或向下流动,可根据学习成效,向年级提出层次变更申请,由年级组预先制定好流动的标准和程序,基本流程如下:

学生先提出申请并且家长签字——期中考试达到高一层次平均分(不能以最低分为标准)——层次班任课教师签字——年级报教导处备案——复核与调整——进入层次变动。

四、考试

基本原则:平时检测“教什么,考什么”;

基本形式:分层考试,允许选考(就高不就低);40%内容是各层次共同学习范围;

期中期末:统考(或期末统考),60%内容是各层次共同学习范围; 也可以在每次考试的过程中都采用相同的试卷,但是要确定各层次内容的权重,如果差距过大的话,也可以试行自拟试卷的“教考合一”。日常考试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激励。

五、评价

本着有利于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主要采用绩效考评的方法:

(1)对教师绩效的考评——转化率、贡献率

提升幅度:最初层次组班原始成绩的变化情况;(以分班成绩为依据)

均分差:同层次各班级中的位次变化;

贡献率:向更高层次班级输送的学生人数;

(2)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评——标准差

和上一层次班学生比; 和同一层次班学生比;

年级比较:看其在整个年级位次变化幅度;

如果采取同一试卷还可以进行绩效学分评价:“卷面分乘以系数”——用来保护资优生积极性,当然卷面分数的系数科学性有待分析。

评价结束后应该进行适时的鼓励,比如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等。

六、加强监管

学校和年级组应该定期研究分析问题,及时解决; 还可以每学期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征求学生改进意见。

第五篇:高校到底如何实行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才对学生有好处—二一排课

二一排课

分层走班教学模式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法。首先分层走班教学是根据每位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非智力水平等因素在不同的差异情况进行分层次,使得教师们有针对性的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每个同学都能接受到合理的教学方式。

分层走班教学制度既能让学习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有合理的适当的受教方式,从而得到显著的提升,也能使得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可以使得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的普遍提高。当这个提升达到一定效果以后将比过往的教学方式有效很多,同时大大提升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知己恩的关系,有效的提高大家之间的合作交流效率。让中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分层走班教学制度,可以更大程度上实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在国外一些代表性学者表示分层教师将更有效的让学生们掌握学习知识。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曾经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主张“让学生们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同时让他们获得合理的科学学习方法,在通过学生们的自主学历,努力学习,基本都可以将学习内容掌握”。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方式去教学,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教师内容能保持不同的注意力,所以为了实现因材施教这个目标,更加需要采用分层走班教学方式。

分层走班制度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可分为四大类:学生编制、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类指导

学生编制:其意思就是首先将学生进行分层,也是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制度的基础,为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根据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兴趣爱好,特长及心理等因素,在调查分析后的基础上讲学生进行分层,有按大纲基础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层次,有按高于基础水平进行教学的学生层次,还有较高水平基础进行教学的学生层次。同时分层不为固定的,在每学期末到来之时,重新对学生的各方面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使得每位学生在不得的时间段有更加科学的学习方式。

分层备课: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在充分的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掌握好哪些是重点的基础,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哪些适合该层次的学生,在更好的提升能力水平强的学生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能力基础一般的同学,科学的解决能力基础一般同学的学习困难与潜能的发展。

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实行分层走班教学的重点环节与实施环节了。教师需要根据该层次的学生水平,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程,减少教学的坡度;教学的时候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宗旨,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保证分层教师目标的准确落实。二一排课

分层走班教学模式

分类指导:分类指导是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需要因人而异,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进行作业批改、成立课外活动学习小组等必要的辅助手段,增强不同层次学生的指导,促进学生由底层不断向高层的提升,使学生整体优化,进而发展学生的特长。

以上为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法,更多的分层走班教学信息,可关注“二一排课系统”,二一排课系统合理实现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大大减少排课教师排课压力。

下载启智达.云排课---分层走班实施步骤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启智达.云排课---分层走班实施步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