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珍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溆浦城南学校 林珍和
摘要:阅读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对语文水平的整体提高至关重要。
关键词:兴趣 核心 乐趣习惯 个性
当前,农村小学阅读现状是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能力不强,阅读量不大,阅读时间少,不懂得阅读的方式方法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又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几十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滴积累,共同仁参考。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在长期阅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感受阅读的乐趣,使阅读成为自己一种主动的、快乐的行为习惯。其次,学生的藏书始终有限,同学之间可以分享。俗话说:“一人快乐,两人分享,那么就有了两份快乐。”我们要打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阅读习惯,生生之间相互借阅,班与班之间相互借阅,不过借阅的同时要在《借阅记录》上签字,这便于追踪图书的下落。“读一本好书就好像是与一个高尚的人在对话。”学生们在生生流动、班班流动的阅读氛围中阅读成长,他们既是与书在对话又是与同龄人在对话。一本本充满智慧的书籍在同一个班,同一个级流动传阅,流动的是书籍,传阅的是情谊,交流的是心灵的共鸣。最后为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提高阅读的质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我在班上经常开展“美文诵读”、朗读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手抄报比赛、名人名言交流、演讲比赛、评选班级读书之星、推荐好书交流会等活动,学生在阅读中有了伙伴,在与伙伴的交流中分享阅读,让学生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感、成就感,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来,从而爱上阅读。因此,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是激发与延续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的内容是千变万化、无法穷尽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方面学生学生们不能只停留在自己喜好的某一类书籍上,教师应该做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者,分享者,解惑者。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书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等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作为语文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作出不同的阅读指导和要求。如四年级学生必读《爱的教育》《少年周恩来》等书籍。五年级学生必读《城南旧事》《昆虫记》等书籍,六年级学生必读《红岩》《铁道游击队队》《袁崇焕》(简明版)等革命书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终生阅读,知识在不断更新,观念在不断刷新,课堂因此而美丽,生活因此而芬芳。另一方面应教师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一是把握阅读要领,根据阅读的目的不同,选择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中让学生学会精读和评析,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二是为学生指导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学会设疑,释疑,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想问题;三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习惯,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如在品读张籍的《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四是学会使用图注与圈注,“不动笔墨不读书”。“图注”是根据文章描述或者说明的内容而制作的图画,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在阅读中,学生可看图领会文章内容,或边看课文边画图以加深理解,增强阅读中的形象感。“圈注”是指阅读时给字、词、句画上符号或者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文中点点划划、眉批边注,包括会看课文注解,边读边圈点勾画,边读边评注以及做读书笔记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可根据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和内容运用一定的符号帮助阅读。如用“△”标记重要词语,用“——”标记精彩的描写语句,用“~~~~”标记精要的议论片段,用“„„”标记名言警句等,批上心得体会,注出疑难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加深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培养起仔细阅读、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加强对文章的记忆。五是利用阅读,促进写作,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文情并茂和生活紧密联系,不仅有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还凝聚着强烈、丰富的情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如在教学《游子吟》这首诗时,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慈母情刻骨铭心的体会与理解,慈母情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我们可趁机因势利导,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或学习中父母的爱写成一篇小短文,这样学生也会有真情实感。
三、加强课堂阅读指导
老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着眼全局,筛选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难点教师要设置好坡度,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要鲜明新颖,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会什么,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师在课堂上起指导和点拨作用,讲授的东西少了,学生占有的时间就更多了,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组织学生语言文字练习,在练习中要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过程。
阅读课文前,教师根据文章主旨、人物、情节、线索等提出问题,让学生读后掩卷沉思,复述课文,既达到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掌握课文要旨的目的。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形声的摹拟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阅读后对重点片段进行必要的模仿训练,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故乡》一文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反差,少年闰土的聪明、机智;中年闰土的呆板、麻木都是通过对人物进行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的刻画体现出来的,我们亦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堂上训练:刻画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要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刻画出来。若学生在这方面能认真对待,不但训练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阅读分析能力。
四、抓好学生课外阅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是啊,因此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应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孩子能爱上课外阅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不仅仅是课堂阅读就能提高的。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针对农村孩子拥有课外书籍的数量极少这一现状我鼓励孩子们把自己拥有的课外书籍借给班上供大家阅读。这样一来,图书角不再单调,有《心灵鸡汤》,也有《智慧背囊》;有《故事大王》,课间或午休时,不少孩子捧着书静静地读呀读呀,时而会心微笑,时而若有所思。广泛的课外阅读能让孩子们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使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塑造学生的读书品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尽管是农村小学,也应是书声琅琅、歌声琅琅、笑声琅琅。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应从关注他们的阅读开始,让我们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也去品味阅读的快乐,在博览群书中感受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吧!
参考文献:① 《阅读海洋》 刘 文
② 《阅读实用理论》 林茜雯
第二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教学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教师要深入钻研课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要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效率 有效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语文教科书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文本的编写意图,不明了教学目标,未找到教学重点,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在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时,需要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并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对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词语,应在一旁作上标记。对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查检结果写在一旁。
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教师需要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以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以便课堂上予以指导。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讲,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很难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这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的角度,还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来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都会增强学习效果。在课题研究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下是我们总结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2)强调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做学生解决问题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
三、把握学生年龄特点发展学生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
例如,在教《咏柳》一课时,我先配乐读诗,然后展示幻灯图片。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弄懂了诗意,而且提高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语文教学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才能行之有效。
(责编 金 东)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万山区高楼坪中心完小 刘艳 《铜仁日报》 2013.11.14 语文是教学的生命,生命是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语文教师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知识储备,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才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才能充分地挖掘教材的潜质,了解学生的实际,展示个人的教学能力,才能将课堂实施成为真正的有效课堂。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讲究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独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生活中见实效,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深入浅出,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讲在点子上,一语道破。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帮学生提供自 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倡导朴实的教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对话式的教学方式时要重视其有效性,而不能搞形式主义。首先,要提高启发式的效率。启发式不能只是老师问,学生答,缺少学生学习后生成问题的环节,要有预设和生成结合的准备,让学生有生成问题提出讨论的空间;同时教师提问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来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不能只关注优秀的学生,更要把机会留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其次,要关注讨论过程的监控和调整。小组讨论不能只追求热闹场面,这样只能增加课堂教学内耗,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在安排小组讨论的时候,一定要事先留有时间让个人独立思考;小组的组长要轮换,不能只是几个优秀学生唱独脚戏;讨论的问题一定是要有思考深度和难度的.同 时,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提倡阅读的多元化,要尊重学生有距离,甚至是错误的感悟,但不是一味地夸好,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要组织其他学生对此评价,教师适时点拨。这样既起到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敢于发现,保护学生思想成果的作用,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获得更好地发现体悟。
四、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开发学生的智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五、必须具备有效备课的能力。
我们提倡备课要备两头,即一备教材,二备学生。
因此,语文教师备课时既要认真钻研教材,又要深入研究学生情况,力求制定出明确、具体而又符合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要以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安排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编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掌握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既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又让课堂充满笑声,充满活力,学生怀着这种宽松愉悦的心情上课,何尝课堂有效性不能提高?李伯棠教授在《语感的培养》一文指出:“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培养,并逐步提高要求,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小事情。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阐述教学有效性内涵的基础上,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一些看法。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方法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人开始系统学习的基础,能否有效掌握语文知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小学而言,语文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难就难在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上。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在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上,虽然很多教师都在想方设法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就结果而言,并不尽如人意。教师们付出的大量的心血,学生们学的努力辛苦,但结果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于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不够深入,没有充分理解与认识到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每一个教师都希望教学能够更有效,但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正确认识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怎么做才能让教学更有效?从整体上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组成,即教学投入、教学结果以及教学体验。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且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就教学投入而言,主要指的是教与学的时间,包括了课堂教学时间以及课后学习时间;教学结果是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指标,指的是学生经过教学所取得的进步与成绩,这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学有效性。从根本上来说,教学结果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成绩上,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教学结果表现的重要方面;教学体验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感受,也就是伴随着教学活动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变化。教学体验在教学有效性评价中容易被忽视,但教学体验对于教学有效性来说却是有着重要的影响。子曰: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因此,很多教师都会想尽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愉悦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教学体验可以说是教学有效性的灵魂,是确保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面。
正确认识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有效性的三个组成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以成绩论英雄
虽然教学结果是评价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反映教学结果的主要形式。但从长远来看,教学投入与教学体验才是教学有效性的长期影响因素。一时的好成绩,并不能说明教学的有效性,加大教学时间投入可以提高教学结果,但却会大大降低教学体验。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最需要的是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我们有些教师一味的追求好的教学结果,采取一些不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加大教学时间的投入以及降低教学体验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成绩,虽然在短期内会一些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其教学有效性反而会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2.缺乏师生互动,教学不相长
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学生与教师的一种互动过程,是两个心灵之间的沟通与对话,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轻视了小学生的个体独立性,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中处在了绝对的中心位置,学生的“学”基本是在教师的既定步骤下完成的,这样的教学过程,其有效性往往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3.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对于学习兴趣,相信绝大多数教师都明白其重要性,也知道兴趣是一切学习取得成绩的有效催化。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教师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能够运用的方法与手段有限,效果也差强人意。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处于自发或是偶然触发的状态。教学过程缺少了学生学习兴趣这一基础,对于教学有效性来说,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4.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不力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在其中无疑是处于主力位置。这其中,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对于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多数教师基于种种原因,在提升自身职业素质与能力方面略有不足。一些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生涯,往往能够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与理论,但在创新与推陈出新方面却显无力,未能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时代学生的变化特点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来说,也是不利的因素。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方法
在正确认识教学有效性内涵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方法与教学策略,可以很好的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有效性。
1.在快乐中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教学体验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应是小学阶段教学的核心与根本。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快乐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有研究表明,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个愉悦快乐的学习氛围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注重孩子的学习体验,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来给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体验,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注重教学体验是双向互动的,可以采用的方法也很多,如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探究教学等,无论是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体验,根据学生的体验来不断修正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小学阶段,要紧抓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根据小学生受听故事的特点,可以将一些知识点融入到相关的故事当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根据小孩子爱表现,争强好胜的特点,可以适当采用猜谜语的形式来进行生字生词的教学,也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作为教师来说,要善于发掘,善于利用,善于总结,只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备有别于他人的特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有效性。作为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运用赏识和激励教育原则去挖掘每一个孩子潜在的智能,学生只有在公平对待中才能增强自信心,才能有成就感,才能具有充分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与积累处于一个飞速的状态,在教学领域也一样。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是取得好的教学成就的关键。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提升是关键,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在教学方法上、理念上推陈出新,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水田坝乡辛家坪小学:周志勇
暑期到湖北大学培训学习,授课教师中有一个叫董耀红的湖北名师曾讲到:“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色,即追求平实、平常、真实的语文课堂,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不过几月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一下子就成了教学研究的热点。我想,以后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会随之而来。现就以上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有效教学?知道了什么是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好理解了。我认为“有效教学”并不是难懂的新概念,教师以朴实、扎实、平实的教风使教学有效果、有效率,学生学习有效益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就语文而言,如果赋予它更宽的外延那就要从三个层面去理解,首先,对教学目来讲,它是有效果的,能实现预期目标的,是有效率的。其次,从教学的意义来讲,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能提高语文素养,师生能获得共同发展是有效果的。其三,从主体发展的层面来讲,它是有效益的,符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同宇的特征。关注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是语文教师追求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前提。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以前进行“学法指导”、“素质教育”、“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整合教学”等不同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大限度的去实现教学有效性。不可否认,在具体操作和实践中有些偏离中心脱离实际的现象,这些偏离使教师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时效性。改革中的语文课堂可谓是五彩缤纷,有点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以前我通过不同渠道聆听了不少省市、县名师的展示课、竞赛课,我特别佩服那些学生,他们聪明伶俐,回答问题常常语惊四座,赢得阵阵掌声……,回来再看看自己的学生一个个都像丑小鸭似的。后来看得多,听得多了,就知道了一些门道,也就不足为奇了。再用一颗平常心去欣赏自己的学生,我发现—他们其实很可爱!
现在上网、翻看教育杂志,你会发现,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时尚的、共同的话题。我认为进行语文课堂有效性研究,不是要否定长期以来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而是要更加强和深化已取得的经验,以便让语文课变得简单起来、平常起来。时间和实践将证明,讲实效,不讲排场;讲实际,不夸张;讲效益,不作秀的语文课才是最好的。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不好教,难就难在如何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难就难在如何把握教学目标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关系上。农村小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并不高,但经过长时间的一线教学,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这些经验是真实可用的。根据县信息中心开展语文教研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我在学校做了一些了解,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全体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我归纳总结为:
1.从“实”出发,体现“实”情。现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研究,本身就体现了从“实”出发。一位教师在《三“实”而立》的文章中,论述了对语文有效教学基本要素的认识。提出了在课堂实施中应该求真实、求朴实、求扎实,体现一种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和实实在在的教学作风。这里的“实”还应体现在教师教学前需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环境,结合班情、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前提。这个前提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东西,体现“实情”能给予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指导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教学设计。
2.语文教师要扎扎实实教语文,学生才能扎扎实实学语文。我校有不少教师认为:课程改革后教材变了,课标变了,但语文的性质、任务及责任没变,评价制度和形式也没变,语文还得靠时间、靠汗水来提高实效和质量。这些教师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我校近三年来,教学质量在全乡名列前茅。学生语文素养是否形成和得到发展,毫不隐瞒地说,值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现在评价教师工作业绩还是用质量来衡量的,教师教学似乎就是为了考试,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考好了,扬眉吐气,考得不好,什么都别说了。“一票否决”导致考试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可以说,考试从某种程度败坏了学风、校风,滋生了腐败。我这样说的本意是,语文教师要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做到真实有效。
3.熟知课标,把握好教学目标是实施语文有效课堂的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七年了,从通识培训到学科培训,再到提高培训,可谓是进行了一次大洗脑,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居然还有教师不知道什么是“三维目标”,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课标还要学习教材,如不同学段对识字写字就有不同目标要求——第一学年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阶段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养成主动学习汉字的习惯”……。课标在设定目标时考虑到低年级儿童身心特征,还有一个很重要指导思想,那就是多识字少写字,识、写分开。如果我们在上课时不加区别,做的就是无用功,提高教学实效就无从说起。教师不学习是会误人子弟的。
教学目标必须体现语文的教学价值,即学生要知道什么?应学会什么?悟出什么?“三维目标”是基于一个单元、一篇课文而设的,也是并不是非要每一节课都要设定“三维目标”。一堂课也就40分钟,不能顾此失彼。教学目标只有适宜于学生,教学才可能有效。
4.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培辅”计划。教学就是要尽可能地多关注、多严格要求一个学生。十指不会一般长,一个班级总免不了有那么几个让教师犯难和头痛的学生,他们因人而异,有的叫“德困生”,有的叫“学困生”。面对现实,因为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谈何容易!不妨试试分层教学,他不是新的,但也许是管用的。
不知是哪个教育名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想想也是,我发现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从来不会放弃一个学生。课堂优先发言的是他们,作业优先批改的是他们,回去最晚的当然也是他们……。不懈的努力你将惊奇的发现,他们并非不可救药。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才是最大进步。所以培辅工作一定要落到实处
5.进一步更新观念,吸取经验为我所有。下面摘录几段我参加暑期培训时的总结:其一,“看到其他学科的教师普武汉各大院校培训学习,我心里非常着急,担心自己是否有机会参加新一轮的小学语文培训学习,六月下旬,我惊喜得接到入学培训通知。7月1 0日,我带着一颗求知若渴得心河一路风尘走进湖北大学,开始了为期九天学生生活。时间不长,但我收获却很多,感悟也很深,特级教师、名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
合情合理的分析,让我耳目一新,聆听他们的讲解后,我终于发现我跟这些名师的差距有多大,差距在那。”
其二,“今天上午听了张的三老师《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下午听了曾志梅《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受益匪浅——虽说他们都是大城市的特级教师,但他们的讲解那么贴近,那么深入浅出,名师之所以是名师,真的名不虚传。我是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常常会因有许多困惑因不得解而困惑,听了他们的课,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培训时间虽短,但讲课教师却为我们这些乡下教师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不断学习,使我不断进步!”。摘录心得绝不是为了凑篇幅,我是为了说明:教师要知道自己的差距,承认自己的缺失。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学习,吸取经验为自己所用。
6.与远程教育接轨,开展语文与远程教育资源整合研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工程。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语文学科与现代远程教育有机结合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如教学第七册语文第五组课文,教材通过对长城景色的具体描述,赞美长城的雄伟气魄,歌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教学中要抓住两点进行重点突破:一是由远及近,由概貌到细处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概括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能力;二是学习抓住事物特征,有条理地具体描述并展开联想的表达方法。教学本课时,如果按一般讲读课文的模式上,学生的情感很难被调动,重难点突破也只是说纸上谈兵。如果在远程教育专用教室上课,结果则会大不一样,因为,你可以很容易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还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长城构件展示,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期盼的课堂。再如《颐和园》这篇课文,它向我们介绍了古典园林颐和园的主要景物,展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教学时仅凭简单的文字介绍和几张图片展示,来让学生感受颐和园景色之美和作者赞美之情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运用远程教育设备,辅助教学,可以达到最理想效果。开课时,先让学生观赏视频资料——古典园林颐和园后,告诉学生,这就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颐和园,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去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最后再出示课件,帮助学生认识,感受颐和园主要景物之美。
语文课堂有效性研究是一个很广泛的课题,远不止以上六个方面,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共同研究,我将边实践边研究,力争有所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