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之我见
大家都知道,三年级的学习比起低年级的学习来说,是一道坎。这道坎中,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恐怕最难的就是作文。不少家长常在孩子们面前说作文很难,这样无形中加强了孩子们对作文的恐惧。这道坎,要将它顺利地跨过,我觉得在我的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作文不难的意识。结合范例,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而已。
2.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日记作文。中秋节,学生一定在家长的引导下,过得很愉快。那么,指导学生将过中秋节中的快乐点滴记录下来,学生也一定有话可说,觉得作文不难。对日记的有侧重地指导,让学生觉得每次都有话可写,而不是无章可循,这样也会让学生觉得不难。
3.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产生作文成就感。作文A本写草稿,作文B本誉写。学生在写完A本后,根据老师的要求订正错别字,修改篇章,B本上的等次明显提高,让学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进步,产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4.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教学指导有重点。学生刚开始由句段到篇,课本的范文好的地方加以借鉴,让学生知道作文大概是什么回事,一般的学生也就能依葫芦画瓢。有时,没有范文时,老师提供范文,知道文章的框架。在指导学生动笔前,进行具体地指导,如要写一件事,写出活动时的动态等。有了重点性的要求,学生一般能写出一篇基本规范的文章。
当然,根据现行的《小学语文指导纲要》,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训练目标是:
1、初步学会课文中用词造句以及常见的顺承、总分、并列等连句成段的方法。
2、初步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初步学会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写出语句比较通顺连贯的一段话。
3、初步学会修改句子中用错的字和明显不恰当的词语、标点,调整语序混乱的句子。
我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那么今后,我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多运用妙词佳句、多打高分、编班级优秀作文集等方式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和成效。
摘要: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它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在 起步阶段能够轻松、愉快地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
练习,以降低习作难度,激发习作兴趣,习得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在习作的起 跑线上感受到精彩,体会到乐趣。引领学生轻松迈入习作之门。
关键词:作文 起步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无论着眼于课程标准规定和教材设置,还是 着眼于作文的渐进特征和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布局,这个起步阶段都是极其重要和 不可或缺的。那么,如何进行三年级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 作文教学中的一些见解和做法:
一.以说促写,降低习作难度
“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口头为 ‘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因此,针对中低年级学 生口头语言的表达优于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在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首先以口 头作文为先导,指导学生先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比如,小学生对自己 所熟悉的,所喜爱的东西、事件最感兴趣。作文时,可以《我喜爱的xxx》为题, 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从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出发,让他们说说自己最喜爱什么?有 的说喜欢小动物、有的说喜欢小玩具、有的说喜欢小摆设等等。然后问大家为什 么喜欢它们?它们哪些地方可爱?这时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它的大小、形 状、颜色、用途或动作、神态等等。说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自由练说、同桌互 说、指名叙述等。然后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再用文 字写下来,告诉学生这就是作文。由于先说后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更使习作化难为易,消除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并不难,只 要把想说的变成文字就可以了。
二.先做后写,激发习作兴趣
做,就是直接地参与,做也是学生积累习作材料的最好途径。为了使学生对 作文有兴趣,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第一手写作资料,根据三年级学生爱动、好奇心强 的特点,平时,应重视让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搞些小实 验、小制作、小发明,如果遇到麻烦,也可以请家长帮忙,但自己必须参与全过程;制作确实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在家扫扫地、洗洗碗等。然后将自己做这些事的经 过说出来并写下来,从而达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训练目的。这样一来,学生 的兴致可高了。放学后,他们利用家中现有的东西,经过精心设计,创作出一件件 自己满意的作品。作文课上,他们带着自制的小
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把这些再用文字写下来。正因为学生通过
观察,获得了真实、细致的第一手资料,他们再也不会有“没东西可写”或“写出 来没意思”这种痛苦的感受了。
四.依托课文,习得写作方法
教材上的课文,都是典范之作,不乏名家名篇,从内容上说富有情趣,从形式 上说灵活多样,都是学生习作的好范例。因此,作文的起步教学,一定要依托课文, 扎扎实实地组织阅读教学。每学一篇课文,让学生明白课文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要 这样写?是怎样写的?通过熟读、抄录和精选佳段背诵,让学生去感受课文语言的 丰富、语意的清晰、语法的规范、修辞的恰当,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课堂小练笔,如:仿写、续写、写学习心得等,把学课 文与习作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课文中所学到的写作方法, 从而提高习作能力。
五.注重讲评,感悟成功喜悦
学生刚开始写作文没有经验,写不出东西,甚至有的写成流水账,错别字很 多,这都是难免的。这时老师对习作的要求不要过高,不要让学生丧失了对作文的 兴趣,要帮他们树立起“我能写”、“我会写”的自信,多一点成功的感觉。比如 学生写完一篇作文,老师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大声朗读自己的“杰作”,这 在学生心中是一件特别值得高兴的事。然后,师生共同评价,这种评价也都是以鼓 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讲评时,除了表扬写得好的,还表扬修改后有进步的同 学。特别是对一些写作基础差的学生,应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作文中他们哪 怕是用了一个好词、写了一个好句,老师都要给予表扬,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作文的乐趣。此外,还经常把一些写的好的文章或有进步的 同学的文章拿到班上朗读,或在板报上张贴,或打印成册交流,或与家长沟通,或 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投稿„„让其感悟成功的喜悦,从而增进学生写作的积极 性。
总之,三年级学生初学写作,水平不高,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增强学生的 写作信心和兴趣,让学生在习作的起跑线上感受到精彩,体会到乐趣。引领学生轻 松迈入习作之门。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三步曲
上传: 夏三平
更新时间:2012-4-10 11:36: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大部分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头疼,一写作文就词穷。而三年级的习作训练是学生从看图写话到命题作文的一个过渡阶段,是中年级习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环节。
指导、写作和讲评是作文教学的基本步骤,而处理好指导与讲评的关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之一。笔者从实践中认识到,作文指导固不可少,但应是在基本审题方法、一般构思技巧方面的指导。但三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仍较浅,如果对具体的作文题作过细的指导,反而会以教师自己的思维去限制学生的思路,以教师固定的框框去束缚学生的手脚。很容易造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雷同之作。而作为“后事之师”的习作修改和讲评,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极其重要的步骤。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的作文教学采用了“初写→再写→讲评”的程序。
一、前奏——课前布置作文,科学“指导”
有的教师上作文课常常搞“突然袭击”,要到上课时才亮出作文题目,学生在缺乏生活积累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作文,就会陷入困境。
鉴于此,在上作文课前,我根据每一组课文的作文训练的要点,设计题目(范围),布置作文,使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布置题目后,向学生作简单提示后,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写作素材,并尝试第一次写作——初写。
这里有意淡化了针对题目的具体指导,是鼓励学生放开手脚,打破框框,发挥创造思维,不拘一格地选择恰当的体裁,去反映生活,阐发议论,抒发情感。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半命题作文《介绍家乡的景物》的作文训练中,学生周娉描述了千丝瀑前的所见所闻——一群孩子争先往池塘里扔小石子,几个大人不顾警示牌上的标语“不得跨越”,越过护拦,到池塘边洗手、洗脸„„小作者在文中发出呼吁:请保护我们的千丝岩,请保护我们的家园。试想,如果老师对这一题目有事先的“具体指导”、“详细要求”,学生的作文也许都成了“千丝岩风景优美,人人保护千丝岩”的套路之作,哪来如此鲜活的描写、深刻的思考?
二、间奏——课中动笔写作,巧妙“引导”
当然,淡化对具体文题的“指导”,并不是要放弃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巧的指导,让学生的写作盲目的从感性到感性。相反,写作指导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仅不能削弱,还应得到加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把自己头脑中的形象通过文字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这是教师指导的重点。
语言犹如文章的血肉,语言生动,文章就显得圆润丰满,具有活力。那么,教师怎样指导小学生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呢?
1、丰富学生的词汇
词汇是作文中塑造形象,表达思想的基本语言材料。词汇丰富,表达时就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也就生动、优美感人。小学生的作文经常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归根到底是缺乏词汇的缘故。例如,描写人时,男的总是“四方脸,高鼻梁,粗眉毛,大眼睛”,女的则是“苹果脸,羊角辨,水汪汪的眼睛,惹人喜爱的酒窝”。这样,写出来的人没有个性,没有特色。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一条就是丰富学生的词汇,指导他们随时积累优美的词和句。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怎样运用词汇使文章更生动的意识,我在作文前向他们提供可能运用到的优美词句,为他们提供练习运用的机会是有效的办法。例如,针对学生描写人物外貌时只会翻来覆去运用几个词的情况,我把有关描写五官、头发、眼神、笑容、姿势、步态和风度的词语摘录下来,抄写成“人物外貌描写词汇表”,供学生选用。如:步态:身躯挺拔、左摇右摆、步履迅速、脚步沉重、蹦蹦跳跳、令人发笑等等。
2、提供模仿的阶梯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中下的学生)来说,有了丰富的词汇,不一定都能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来。因此,模仿成了这些学生写作的阶梯。
我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明白,教师们不用担心学生模仿作文,而是要指导他们怎样模仿,模仿什么。千万不可放任自流,让他们名为模仿,实为抄袭!只有这样,到高年级时,大部分学生才能真实地有创造性地写出自己的文章来!
比如鉴于此,我在学生初写半命题作文“千丝岩”后,挑选在初写中比较优秀的习作在班级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结合具体的作文引导学生要把其中的一个自己认为最美的风景点写具体。描写的时候用上比喻句、设问句等使描写事物更加具体、更加形象。然后让学生动笔写作。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发现50个学生笔下的千丝岩各不相同,表现的手法也各不相同。这就使模仿有了生命。
三、后缀——课后交流评议,指导“讲评”
作文讲评是指导和批改的延续。长期以来,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似乎是天经地义,实际上,作文的讲评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也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讲评过程中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文的讲评是指导工作的升华,是批改工作的综合、继续,是一个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讲评既是对每次作文讲评,我都会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选出有代表性的作文二三篇,进行集体讲评。讲评时,出示习作,由教师或学生朗读一遍,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情况。然后教师针对文章实际,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我发挥主导作用,把握重点,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对作文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以便今后更好地作文。
集体讲评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靠自己的智慧总结出所写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有时还可穿插选读其它学生的作文片断,让大家欣赏、借鉴,找出自己作文的差距,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每次作文讲评之后,我还留出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再修改。再修改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批改和讲评的消化过程,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对作文中反映出的不足的再认识,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然后抄清,再交老师复阅。
我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了这三步作文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有效的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第二篇:《 起步作文教学之我见》
起步作文教学之我见
祁县示范小学孙中华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起步作文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关键,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终身学习的基础。对于起步作文的指导,本人仅仅也是一个新的尝试,就自己的教学感悟,归纳起来就是:“培养兴趣、多读多记、留心观察、多导多练、精评自悟。”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
就本年级教材编排的特点而言,对习作首先就提出了“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的要求。谁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呢?本人在教学中有两点感受:
一是以名人名家为典范,让学生憧憬美好的未来。教学中我常以古今文人、名家的成就去感染学生,让他们知道写好文章也可以成为名人,也可以得到别人的赞赏,当然,还要向学生讲一些古今名人从小是如何刻苦学习的故事,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我还将我过去所教学生的获奖文章收集起来念给学生听,让他们产生一种羡慕心理。我认为,必要的羡慕也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兴奋剂。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可因势利导地告诉学生:“你们学会了写作,将来你们也许会跟他们一样出名,你们也行!”这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是结合现实生活的需要引导学生。比如:写一张请假条、一篇表扬稿等都需要写作知识,将来走向社会也离不开一些书面文字的表达,比如:借钱要写借条、租房要写协议、包工要写合同等等之类,总之,让学生明白写作知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需要它。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了写作的重要性,他们才会有动力、有兴趣去学习。
二、多读多记,让学生积累知识
在《课标》中,对本学段的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平时对知识积累的重要性。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自觉性差,因此,我在教学中一般都采取导向性的教学方式。
一方面以教材为载体,对教材中的课文及百花园中的积少成多、阅读平台等内容要反复朗读,对部分篇章、段落还要求背诵,同时,老师还帮助学生勾画出一些优美、新鲜的词句让学生多写多记。另一方面,让学生加强对《语文同步读本》和《作文同步训练》的阅读。同时,还要求他们做好读书笔记,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所谓的读书笔记实际上就是让他们记一些优美的词句而已,以方便
他们在习作中的运用。对于我们农村学校来说,由于环境与条件的限制,加之留守学生较多,因此,许多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老师的监管,让他们自觉地在课外阅读基本上是句空话。所以,我一般都在每周安排
一、两个早读课的时间让学生集中阅读。其实,我们只要充分运用现有的资料就已经能让学生学有所获了。
三、留心观察,让学生了解事物
学生的习作离不开生活素材的积累。《课标》对本学段的习作明确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说实话,如果学生不去认真观察事物,是根本写不出具体内容的。我曾查阅过本年级教材对习作的安排内容,在三年级的16次习作中,就有9次需要学生直接去进行观察的习作。其中,第五册5次:玩游戏、观察日记、写景物、自我介绍、走进市场等,第六册4次:写一种花、动物小档案、环保行动、一个发现等,可见观察的重要性。如第五册的观察日记,我在教学中就地就近取材,就让学生观察我们学校的树木,为便于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我就指定全班学生都来观察我们校园里的一棵杨槐树,因为这毕竟是学生的第二次习作,所以不得不指定事物。再如第六册的第一次习作是写自己喜爱的一种花,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写作基础,我就不再指定写一种花了,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去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花,以便写作。总之,观察很重要,因为这是素材的积累,也是习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四、多导多练,让学生学会动笔
在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不管学生读了多少、记了多少,但要让他们将积累的东西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开始几次我都是采取“扶”着学生“走路”的方法,即老师要先考虑我们的生活环境、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进行选材举例。我认为资料上许多范文中例举的事物与我们生活环境不符,甚至陌生,因此,我一般都选择我们农村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写范文,而范文又不能写全,只需为学生理清脉络,给学生留一些填充的自由空间,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特别注意的是学生可在课前阅读相关的习作例文,在老师指导时,一律不让学生拿其它资料出来抄写,因为我都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习作。在通过几次“扶”着学生“走路”之后,我就进行口头指导,写一些关键的词、句等,指导的面要广,要尽量考虑到学生所熟知的事物,要放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同时,在平时学习课文时,我就经常贯穿一些写作知识,本来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
当然,除老师指导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多练,在固定的习作之外,还应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训练。我从三年级上期开始,每周就让学生至少写两篇日记,先不要求他们的质量有多高,但必须要求他们去写,正如《课标》中所说:“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经过一学期的训练之后,我就对学生的日记字数提出了不少于100字、习作不少于200字的要求,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少数学生偷懒而提出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极个别写作确有困难的学生应放宽尺度,不让他们对写作产生恐惧感。
五、精评自悟,让学生感受快乐
在起步作文阶段,对学生的习作要求应循序渐进,切不可急功近利。在总体要求的大范围下,让学生大胆创新,学会自己命题,自己选材,因为在起步作文阶段许多习作的题目都是由学生自己拟定。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自然是五花八门,这又给老师批改带来了许多困难,本身批改作文就是一件“苦差”事,应该说这是语文教师的共同感受,但又不得不去做。我认为,即使老师对学生的作文
批改得再详细,如果不评讲,学生也许只是去看一下作文的等级而已,效果不佳。所以我认为重在评析,为了在评析中做到有的放矢,老师在批改时最好是作好记录,因为我长期有一个习惯,学生每次交来的各种作业,我在批改时都要做一个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两个“极端”的情况(即:优、差)我都专门用一个本子记录下来,这样做我认为有两个好处:一是能督促学生认真作业、端正学习态度,二是以便老师评讲、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当然,我们要尽量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他直接借用书上的某些句、段,只要他用得恰当,都应予以肯定。自然,文句不通、不知所云也大有人在,我一般是让学生自己读给我听,让他自己亲自感受一下自己的习作水平,学生一边读,老师一边指导,这样,实际上是在与学生“零”距离的交流,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深刻。当然,尽量把学生的缺点最小化,我常常对学生说:“你把这儿改一改就好了。”其实,与学生面对面的修改作文,不仅避免了教师单独批改的枯燥,还能让学生易于改正错误、加深印象,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正如《课标》中所说:“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当然,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尤其是起步作文的教学,这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要让学生尽快地摆脱老师的帮扶而学会独立“走路”,我们应考虑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实际、育人环境等诸多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探索、因材施教、大胆创新。因为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文 教 学 之 我 见 孙
中
华
祁县示范小学孙中华起 步 作
第三篇: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话不假,一提起三年级作文,作为刚接手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我叫苦不迭。学生们觉得白纸一张,茫茫然无从下手。我通过一学期执教三年级语文,倒觉得白纸一张好比划,要使学生不怕作文,不为作文头疼,在作文教学中是有一些门道的。
一、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这是写作之根本。
孩子们经过小学两年的学习,观察,脑子里积累了不少的材料、优美词句。可是由于刚进入三年级,习作要求由一、二年级时问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因此作文教学时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材料,对学生作文相当重要。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教学时,我就规定了孩子们习作内容,全班同学都写同一个内容和主题,我带领着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作,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就组成了第一次学生作文。通过这次作文后孩子们对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觉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二、积累写作材料,是写作之源。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修订版《小语课标》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如要求学生写花,可是在我们这里有时很多花都没开放,于是我通过网络搜集图片介绍有关知识,让孩子们对这些花有感性认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材料可写了。如动物小档案,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羊、狗、鸡、鸭、猪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们之间的故事。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学生的头脑当中只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时,我让学生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这是写作之法。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我们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有个学生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教学楼的前面,一条马赛克铺成的小路直通教学楼,把花坛分成大小不等的两边。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圆球型的小榕树伸展着腰枝,假槟榔露出春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四、教师下水作文,是学生习作之蓝本。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没有,因此例文就成了他们学习的模本,在每次作文时,我都会写或选择相关文章,让孩子们学习,找出那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孩子学习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之中,毕竟是三年级初始作文,孩子的创新根本没有,能够仿写,并达到一定的要求就相当不错了。
四、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写具体,这是写作之巧。虽然三年级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种类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我在指导上很注意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文等五种形态入手,抓住它们最普遍的规律进行归类指导,在选题上注意专一性训练。如我让学生用总述句写一段话或一件事,先总后分,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写具体。又如,用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总之,三年级的作文还刚刚是个起步,有时确实是使人感到无头无序,无从下手,但只要我们当老师的多一份心,讲究一下方法,相信会给学生带来一片芳草地。
第四篇: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建宁县溪口中心小学 范旭辉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提起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作为刚接手三年级语文教学时的我真叫苦不迭。学生们觉得像白纸一张,茫茫然无从下手。如何才能让第一次接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轻松地跨过这个门槛呢?我通过近一年执教三年级语文教学,觉得要使学生不怕作文,不为作文头疼,在作文教学中是有一些门道的。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写作要求,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本阶段学生的特点是生性活泼,记忆力好,接受模仿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思想认知和思维能力,而三年级是起着承前启后过渡作用的关键年级。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他们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并接触了写一段话的训练,能用一个或多个句子来表达某个主题。但对篇的概念还比较模糊。这时教师应切实地在写段上多下工夫,训练的时间不妨放长一些,不要操之过急,过早转入写成篇文章的训练,这样会让学生知难而退。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教学时,我规定了孩子们习作内容,全班同学都写同一个内容和主题。我带着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就组成了第一次学生作文。通过这次作文,学生们对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觉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良好的写作习惯,需要从作文训练开始之日起养成。每次写作我都提出如下要求:
1、认真审题,弄清习作要求;
2、勤动笔;
3、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4、句子通顺;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写完后勤修改。其中,我更注重抓“勤修改”,让学生在修改中不断进步,不断体会收获的喜悦。
三、抓好课内、课外指导。
作文教学的成效在于课内,工夫在于平时,一篇好的作文要平时积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仅要在写作上指导学生,而且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阅读中积累材料。
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材料。
学生作文的内容,主要来自生活实践,作文的欲望和激情也来自生活实践,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处处做个有心人,养成观察和思维的好习惯。有所见、所闻,才能有所思、所感,从而获得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
2、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材料。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通过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见识,丰富语言,陶冶情感,为写作做好必不可少的准备。
(1)课内阅读。指导学生课内阅读,首先要让学生读懂每一篇课文,每一篇都有所收获。尽可能做到熟读成诵,使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成为自己语言仓库的积蓄。因为每个单元的课例,就是本单元习作最好的范文。让学生学透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叙述顺序、句子表达等。这也是为后面的写作做好铺垫。就拿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来说,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描写某个地方的景色,而《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最好的例文。这两篇课文的结构,描写顺序,写作特点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借鉴。此外,文中精彩片段(〈〈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第2、3、4自然段;《丽的小兴安岭》中的描写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景色的四个自然段。)。课文中中优美的语句琅琅上口,让人百读不厌。教师可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加以推敲运用。经过我的指导,学生很快就完成了本次作文,大部分学生做到了中心突出,条理清楚,句子通顺,感情真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宽视野,丰富积累,并做读书笔记。多读、多记、勤写。这样既能积累材料,又可锻炼读和写的能力,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写具体。
我在指导学生写作上很注意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作文等五种形态入手,抓住它们最普遍的规律进行归类指导,在选题上注意专一性训练。如我让学生用总述句写一段话或一件事,先总后分,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写具体。又如,写《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围绕中心“勤劳善良”用总—分—总结构,总述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述句,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五、精炼作文讲评。
讲评既是对本次作文的一个小结,又是对学生下次以至以后作文的指导,也是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要抓好这一环节,并努力提高讲评的质量。
1、抓住重点,分析作文得失。讲评不必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所侧重,抓住重点。根据每次作文的要求,选一两篇中等偏上的文章抄在黑板上。先让学生讨论交流,找出文中的错字,病句,不恰当的标点符号,让学生自己去修改。老师则在文章的内容立意、材料选择、叙述顺序等方面去引导学生,这篇作文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哪些地方不够好,为什么?可以怎么改?
2、注重鼓励,树立范文影响。
教师不能单单表扬写得较好的少数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及时的表扬是最好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它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充满自信。在学生中选一些写得好的文章、片段或句子抄出来贴在习作栏里,让大家共同学习交流,让他们体会进步与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文难,在于难入门,如果我们能正确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写作欲望,养成好的写作习惯,掌握方法,就能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变得轻松起来,作文也不再是一件让学生头痛的事。总之,三年级的作文还刚刚是个起步,有时确实是使人感到无头无序,无从下手,但只要我们当老师的多一份心,讲究一下方法,相信学生是会喜欢上作文的。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之一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之一:学会观察生活
写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很多初学作文的同学,一提作文就一筹莫展。其实,作文的内容源自生活。写好作文的第一个法宝就是:留心观察生活。观察时注重每一个细节,就会成为你写作中的亮点。
1、考考你——你注意这些细节了吗?(1)一元硬币的背面是什么图案?
(2)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哪一种排在最左边?(3)很多植物是先开花后长叶,你知道哪些?(4)你家附近那个标志性建筑,外观是什么样的?
2、啄木鸟医院——给下面一段话找错、析因、修改。
《小花猫》我家的小花猫可爱极了。它的毛细柔光滑,除了耳朵、尾巴是黄褐色的,其余雪白雪白的。它的警惕性可高了,无论白天黑夜,它的眼睛总是瞪得溜圆,翘起的尾巴总是微微摆动,仿佛时刻都在注意周围的动静。
在生活中,越熟悉的东西越容易忽略。《小花猫》中的错误是对小花猫眼睛描写不准确。小花猫的瞳孔是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化的:光线强时,瞳孔是一条线;光线弱时,瞳孔就变大。文中说“无论白天黑夜,它的眼睛总是瞪得溜圆”,显然是错误的。可见:写作文要对描写对象仔细观察,才能准确表达。
下面看看修改哈狗的文章:
《小花猫》我家的小花猫可爱极了。它的毛细柔光滑,除了耳朵、尾巴是黄褐色的,其余的毛雪白雪白的。最有趣的是它的眼睛,能够一日多变:早上光线不强,它的瞳孔就像枣核那样;中午光线最强,瞳孔变得像一条线;天黑了,光线变暗,它的瞳孔变得又大又圆。我时常在晚上看见它竖起那对机警的耳朵,瞪着溜圆的眼睛半蹲在那里,翘起的尾尖微微摆动,仿佛时刻都在注意周围的动静。写作要注意内容真实,尤其是细节,一点也不能假,不能失真,否则会影响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就需要我们:观察要准确,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我们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练好观察的基本功。
一 观察要抓住特
任何事物都是有特点的,成功的观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观察时抓外形特点。
抓外形特点就是抓轮廓,由粗到细,由面到点地进行。善于发现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不同之处。
2、观察时抓习性、作用、功能等内在特点。
内在特点需要较长时间、由表及里地观察才能获得。比如小兔子的胆小,小猫的机敏等内在特点,就需要耐心细致地观察才能有所了解。
3、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比如观察烤红薯,就要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用口尝„„还可以用耳听(关于红薯的烤制、人们吃时的赞叹),用脑想„„同属于观察的范畴。
二 观察要突出重点
被观察的事物往往是不同的方面组成,故有些观察很难一次完成,这就要我们在观察中突出重点。比如去颐和园游玩,昆明湖、万寿山就应该是观察的重点,因为它们是颐和园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物。
1、明确观察目的。
观察时目的明确,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比如,你班新来位老师,听到别人说他“凶“,引发你的好奇心。因此,从这位老师上课的第一天,他究竟凶不凶,就成了你的观察重点。为何?因为你好奇,想弄明白这个问题。目的就决定了重点。观察有目的,才能细致,文章才写得生动具体。
2、以充足的笔墨保证“重点“。
观察的重点理应成为作文的重点。前面说你去颐和园,对昆明湖、万寿山仔细观察,尽情欣赏了,在作文时就得多谢谢你的所见、所想以及所感。总之,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多“看”的地方,就多“写”,因为多看为你积累了丰富的信息。不能“看”归“看”,“写”归“写”。
鲁迅先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为了写好作文,我们应该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地观察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之二:写作文要明确主题
写作文要表现什么,自己心中一定要清楚,也能让读者明白你在写什么。一篇作文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对于叙述内容,表达情感都有好处。怎样突出主题呢? 一 动笔之前确定主题
看到作文题目,不要急于动笔,先要明确要求,找到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就是写作目的。先想好我要写什么?通过作文说明什么,表现什么,歌颂什么,抨击什么等等。有了明确的写作目的,作文的内容就能比较清楚,达到“言之有物”。
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每一篇都是有主题的。《乌鸦喝水》的主题是要表达乌鸦遇到问题后积极动脑想办法;《司马光》要表达的是司马光的聪明和智慧,以及他的一份爱心;《妈妈的爱》则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表达作者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二 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有了明确的主题,就要根据这个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如同要盖楼房,有了设计图纸,就要开始准备材料了。这是要在头脑中思考:要表达这个主题,可以选择哪些材料呢?比如写《我的妈妈》,这篇文章要表达妈妈对我的关爱,就要选择那些能够突出妈妈关心、爱护我的事情。选择材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要选择和中心一致的材料。
材料必须从各方面说明中心,突出中心,为中心服务,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统一。如《我身边的活雷锋》,一是选的人和事,必须是好人好事,不是任何人和事都可以写的;二是必须是“我身边”的,而不是别处的。
2、选择的材料要具体生动。
让事实说话,“事实“就是具体的材料。有具体的材料才能写得有血有肉,能感动人,说服人;生动,就是选择比较新鲜的材料,表现新人新事新风尚,才能使读者感到有趣,爱读。
3、选择的材料要具体生动。
有时材料非常多,又都能表达中心,这就要选择最深刻、最能打动人心的,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
4、材料要真实。
只有真实才有说服力。“真实“包括生活的真实,即真有其人其事,不是虚构的;也包括艺术的真实,作文中塑造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以生活的真实做基础。
围绕中心主题选择材料,作文的内容才充实,主题才突出。
三 根据主题定详略 我们在选择相关材料时,经常感觉可写的内容很多,但不能把所有相关的内容都写上。就像电影中的主角和配角,主角的戏肯定多,这样人物性格特点才突出,而配角的作用也是为了突出主角的。
例子:根据下面题目,应该选择哪些材料?怎样确定详略呢? 题目:游独山
1、周五下午,老师通知我们,周日要组织我们去独山玩。要大家通知父母,并做好准备。
2、周六,我早早起床,收拾屋子;白天,和妈妈洗了许多衣服;又去买了一身运动衣。
3、周六晚上,我想着能去独山玩,就失眠了。
4、周日早上,同学们都坐上了大巴,妈妈又急急忙忙跑来硬塞给我50元钱,让我中午买午饭请好朋友一起吃。
5、一路上,看到景色宜人,心情非常激动。
6、到了独山,我们先爬山,在山顶做了游戏。
7、归途中,我恋恋不舍。
(1)请把与文章内容无关的材料划去。
(2)这些与主题有关的材料中哪些可以详写?哪些可以略写?哪些可以不写?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之三:把段落写具体
把文章写具体一直是写作文的难题。有些同学的文章常常像记流水账,该说的都说了,就是说不透,说不具体。要把作文写具体,首先要能够把句子写具体,把段落写具体。
把句子写具体的练习:
(1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
我把事情的经过()地告诉了妈妈。(2)熊猫在吃竹子。
()的熊猫在吃竹子。(什么样的)()的熊猫在()吃竹子。(什么地方)()的熊猫在()吃竹子。(怎样吃)()的熊猫在吃()的竹子。(什么样的)如果把四部分加在一起,这句话又变成什么样呢? 文章怎样才能写具体呢?
句子或段落写得不够具体,主要原因是我们缺少生活体验和用心思考。有学生为凑字数,车轱辘话来回说。这不仅不能写具体,还影响文章的表达,读来索然无味。写具体就是要把内容写细致、写清楚,如当时的环境、天气情况;人物的动作、表情、心情;事物的形状特点等。还可以抓住一个内容,给自己提一些问题。如:什么样啊?怎么说的?说什么了?„„把你的答案融入文章中,就能写得比较具体了。
小学生的作文一般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下面简单说说怎样把文章写具体。
1、写状物类文章,要把事物的样子或外形写出来。
状物的文章包括动物、植物、静物等几类。写这样的文章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什么样”写清楚。写动物要写清楚它的外形特点,包括头、身子、四肢、尾巴、毛色,头部还要具体写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甚至胡须;写植物一般要抓住叶子、茎、花、果实的特点等,还要写出成长过程中植物的不同样子;描写静物要写清楚是什么小物件,是什么样子,包括外形、颜色等。这样文章才有感染力。
范文示例:
我家的石榴树
我家有棵石榴树,它的树干很短,枝枝丫丫,像千手观音那数不清的手臂在伸展。春天来了,石榴树开花了。那橘红色的花朵,淡黄色的花蕊在绿叶的衬托下,十分醒目,还不时发出一阵阵清香。夏末,石榴花的肚子渐渐鼓起来了,不久就有鸡蛋那么大了。又是几个星期过去了,秋天就要来临了。石榴花早已脱落了,大大小小的石榴竟然咧开了嘴,露出了一排排透明的牙齿,如同亮晶晶的红宝石一般。摘下一个石榴尝尝,又酸又甜,真好吃!
2、写叙事的文章,要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一件事,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作文中一定要交代清楚。作文时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以一些清楚,最主要的是要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事情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人物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最后还要把结果写清楚,这样别人读后才明白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又是,我们还要当时的环境加以描写,使事情表达得更明确。范文示例: 发生在路上的一件事
放学了,我兴致勃勃往家走,心里美滋滋地想:不知妈妈今天给我做什么好吃的?
正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刺耳的哨声,把我吓了一大跳!定神一看,原来是一位警察叔叔吹着哨子在拦一辆闯红灯的车。
车停了。只见车里的人摇下车窗玻璃,从窗户里递出一根香烟,打了个招呼,说道:“嘿!小王,快让我过去吧!有事呢!”十字路口一时间因为那辆闯红灯的小车变得拥堵起来。周围的人们都开始关注他们了。
我暗暗想:“车里的那人可能是这位交警的朋友或熟人吧,那位交警叔叔会不会放过他呢?如果那样处理,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只听小王叔叔说:“老张,你再有急事也不能违反交规闯红灯吧?把你的驾照和行驶证取出来,按规定你得接受处罚!”那位老张答道:“我还有急事,快让我过去吧!你看楼上楼下的,何必那么较真呢?”说着掏出一包烟,递给小王叔叔,准备拍屁股走人。没想到小王叔叔义正词严地说:“这不行!我现在正在执勤,是个警察,不是你的邻居!如果你现在就这样走了,我穿身警服站在马路上还有用没有?如果你不愿接受处罚,这次的罚款我替你交了!不过希望你把驾照和行车证出示一下,我好开罚单。还有下次可千万不能闯红灯了,不但你危险,别人也危险!”一席话说得车里那人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只好递出证件说:“好!好!好!我认罚!我认罚!”围观的几位老人都给那位交警竖起了大拇指。
很快,“小王”交警处理完了,放走了“老张”,十字路口又恢复了通畅,一切显得那么和谐。我想,要做到铁面无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王叔叔这种铁面无私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
3、写人的文章,要把人物的的言行及心理活动写具体。
写人的文章,除了要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还要特别注意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因为这是人特有的,而动物、植物都不具备的特点。人物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把这些内容写出来,人物就“活”了。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之四:按一定顺序写
我们买东西,人多时要排队,秩序才不会乱。写文章也要按一定顺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要根据写的内容来选择写作顺序,否则别人就有可能读不明白。
作文中,写作顺序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前后顺序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有条有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有些学生写作文,往往不注意顺序,想起什么就写什么,结果意思表达不清楚,读起来也不通顺,甚至让人读不懂。这里,我们来了解几种最基本的写作顺序。
一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
任何事情的发生,总要有个前因后果,每件事都离不开“发生——发展——结果”这样的变化过程。作文要把一件事写清楚,顺着事情自然发展的顺序来叙述,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会让人感觉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二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
任何一件事都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写任何一种一种食物,都不能离开时间。因此,记事离不开时间,写景状物,交代时间也很关键。
一般写实的文章,要在开头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写景的文章,可以按一天中的从早到晚或一年中的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这样事情更清晰,景物特点更突出。
下面是几个写事文章的开头:
(1)春节期间,让我难忘的事很多,我感触最深的是那一次包饺子。(2)去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厨房里的水竟然在一夜间结了一层冰。(3)太阳快落山了,我急忙收拾好画具,往山下走去。(4)7月19日,我们小记者夏令营安排去泰山看日出。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给人留下的印象清晰,条理性强,也容易把握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三 按空间位置变换的顺序写
这种顺序,一般用在写游记类的作文中。按照参观游览的顺序写,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我们看到的景物发生了变化,心情和感受也就不同了。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作者就按照参观的顺序把大会堂介绍得多清楚啊!
四 按“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写
作文中,有时为了给人以初步印象,诗人较快了解你写的主要内容,往往采取“先总写后分写”的顺序,也可以说是“先概括说,在具体说”。在学习写作的最初阶段,这样的写作顺序比较适合单一的、小范围的片段描写。
写物的文章,在描写外形或某一特点时,按照这样的顺序比较合适,包括动物、植物、景物描写。如:在进行外形描写时可以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先写整体,再写部分;写景、人、事的文章中。写一处景物,或者写一个人的某个特点可以按“总分关系”写,先总写特点,再具体分述。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之五:写好开头与结尾
古人用“凤头、猪肚、豹尾”来比喻文章的结构,说的是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一样漂亮,正文要像猪肚一样饱满,结尾要像豹尾一样有力。因此,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让开头“美丽”
文章的开头关键要抓住读者的心。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文章的头开得好,会对下面的写作产生很好的作用。开头如果不精心设计,会影响全文效果。怎样让开头像凤头一样美丽、吸引目光,引人入胜呢? 一 开门见山,点名题意。
在作文一开始就用简明的文字直截了当地将文章内容进行交代,目的是让读者有个大概的印象,这样的开头叫“开门见山”。如记事文章,在开头要交代: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人参与等。如果文章是以写“人”为主,开头要围绕“人”来介绍,包括人物的姓名、年龄、身份、外貌、性格特点以及特长等,这样使文章内容一开始就非常清晰。二 巧用手法,激人兴趣。
我们会发现很多文章的开头形式都有所不同。为引起读者注意,常采用一些手法使开头更具吸引力。下面介绍几种:
1、提问式开头
文章一开头,就把要写的主要内容或中心主题,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如:《海底世界》开头: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2、引用式开头
选用与中心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名言、歌谣、成语、谚语等,直接点名题意,透露自己的写作动机。如: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啊,就像歌中唱到的,人间需要真情,其实人间也处处充满了真情。《人间真情》
3、抒情式开头
开头用优美的语言抒发自己对将要描述的内容的情感,直抒胸臆,以情感人。三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为增强文章开头吸引力,文章开头还可以采取一种特殊的手法——设置悬念。虽然语言不多,但一下子能抓住读者的心,使读者刚读了个开头就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这样的开头,富有魅力。四 描写环境,烘托气氛。
有些文章,开头先描写一下人物活动或事情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或先描写一下与人物事件有紧密联系的景物,展示一幅美丽的画面,引读者循文入境,渐入佳境。这样的开头能够起到渲染气氛,引出事件或人物的作用,一般用于写人或叙事的的文章中。
五离题要近,主题明确。
无论哪一类文章,开头最好离题目要“近”一点,离所写的人或事越近越好,这样才能使文章主题鲜明。
让结尾“有力”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不管什么方法结尾,都应该简洁明了,如果长篇大论,就会冲淡正文,喧宾夺主,画蛇添足,文章的感染力就会大大削弱。
一 自然结尾,总结全文。
这种结尾方法,一般用在叙事性的文章中。顺着情节的发展,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让事件告一段落。事物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它呼应主题,好似绕湖走一圈,最后又回到原地,增强了文章的完整性。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
这类结尾方法,虽然话不多,但经得起咀嚼,能启发读者的思考或想象,给人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文章会因此增色不少。这样结尾的种类也有很多,如:发问式结尾、启发式结尾、展望未来式结尾等。要根据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结尾。
三直抒胸臆,点明中心。
篇末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一般是直接点题,犹如画龙点睛。这样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深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结尾:“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总结全文,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四 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文章的结尾与开头相互照应,收拢全文,能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这样的结尾紧扣题目,照应开头,衔接文章的重点和主体,不仅能引起读者对全文的回味,加深对文章中心的印象,而且会使读者受到启发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