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吉林情境培训班心得2011.3.31
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班 心得交流汇报
开发区实验小学 倪媛媛
2011/3/31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小学语文老师来说,能够有机会近距离地聆听李吉林老师的谆谆教诲,能亲眼目睹她的风采是我从教路上莫大的幸事!我感谢我的单位给了我这样一次机会,更感谢为了筹备这次会议而精心准备的各位领导老师!我就像一个饥渴的孩子,在这短短的三天里,我仿佛饱食了一顿教学大餐!我越听越觉得自己存在的不足,但是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
在观看李老师与情境教学的探索历程专题记录片时,我的心随之而感动,而澎湃,这是一部能让人笑着落泪的纪录片。从李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对教育的执着。原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故却还在教育的沃土上奔波、耕耘,她不仅培养出了一批批聪明的学生,也培养出了一批批南通的精英教师!在李老师精彩的讲座中,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火热的心去融化孩子,唤醒他们内心中沉睡着的力量!在运用情境教学方面,首先,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白自己要给孩子什么。把教材读得明明白白之后,我们要精心地设计教案,努力做到“美”、“情”、“思”。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言、绘画、音乐、表演来创设情境,让儿童感受到美,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我们要抓住课文中的情思,想一想“哪儿可以感动他?”以情启智、以情育人。我们还要引导孩子的想象,让孩子的思维插上翅膀,让聪明的孩子变得更聪明,不聪明的孩子也变得聪明。最后,在实践方面,我们要努力实现识字、阅读、习作三线同时起步,实现教学“教是为了不教。”适时进行课外拓展,突出语感的训练,加强以应用为目的的整体训练。让孩子感觉到,学习语文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而是一顿超级大餐!李老师一身朴素矍铄的打扮,谦逊生动的话语,让人感到亲切,感到温暖,年轻一代的我们,要研究、思考,更要探索和创新,我们有的是精力!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聆听李老师的报告后,我们又先后听了几位老师精彩的示范课。他们将情境教学的课堂实例精彩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拿唐颖颖老师的《小鸟》为例,在讲解到“一声鸟鸣”时,唐老师运用图片和声音作为情境让学生在一声声鸟鸣中体会诗中用词的准确和灵动,感受春天的美,在充分感受诗句后,唐老师让学生试说自己的联想,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此时他们的语言是生动而美妙的。唐老师还利用简笔画和语言再现了树林的情境,当她为老树挂上头像的时候,孩子们发出了惊叹声,莫说孩子,就连我也被唐老师精彩的情境创设所吸引!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应像唐老师一样,要用词汇积累作为支撑,用优美的情境作为凭借,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另外,丁老师的《苹果里的五角星》、张老师的想象作文《我想飞》,以及——,也让我收获颇多。对于如何处理简单文章,我找到了更好的办法,那就是内容浅显的要抓精华,拓展是最好的帮手。对于想象作文教学,我认识到老师应当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地想,美美的想,避免用过多的修正去抑制了儿童的思维,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热烈、自由、愉快的心里氛围,从而避免孩子对习作产生压抑、厌倦等不良情绪,我们还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让学生的想象之花茁壮的开放在生活这块热土上。
从杨曙明教授《晴空一鹤白云上——李吉林之路启示》以及冯卫东老师的精彩报告中,我对李老师以及她的情景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也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在日后,我们要有明确的自我定向,培养善于学习、积累资料的意识,努力做到笔耕不辍、善于创新。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进行美的营造,让艺术走入课堂,不用“定格”去规范学生,要用“空白”去启发学生,实现情景教学“播种的快乐”。
这三天的收获是巨大的,也让我在日后的教学中找到了一条帮助提高教学效果的更好途径,那就是情境!情境是为教学而服务的,日后,在我的课堂中,我也会尝试着正确适当的运用情境,让我的孩子们爱上课堂,乐乐的学!
以上内容只是我这三天参加培训的一些个人想法与收获,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包涵!再次感谢李吉林老师以及各位领导老师为我们做的精彩报告和上的生动的示范课!谢谢大家!
第二篇:李吉林情境教育
在“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李吉林文集》首发式”上的讲话
李吉林
一个和人世间最稚气的儿童生活了50年的小学老师,能出“文集”,这实在是意想不到的事。我非常感谢我们伟大的时代,感谢我们部、省、市各级领导,感谢在座和没有能到会的许多热心专家,感谢人民教育出版社,感谢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还要感谢我钟爱的儿童。
一、教育为儿童研究儿童,创新易于找到规律
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以及“情境课程”,一个课题做了28年,至今始终不喻。我这股子韧劲从何而来?
我出身贫寒,父亲很早就病逝,母亲是一个有初中文化的妇女。在我的记忆中,童年并没有多少欢乐的记忆。母亲年轻守寡,她对命运的不屈给我很大的影响。母亲从不絮絮叨叨地教训我,限止我。因此,我虽然没有优裕的物质生活,但母亲给了我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小时候,我是个像男孩一样的调皮女孩。为了享受助学金,我考上了女子师范。在女师,我的老师都是修养很深和颇有见地的文化人。在女师的日子里,老师培养了我对文学,对艺术以及体育方面的爱好,并且受到很强的专业思想的教育,这为我教好孩子,以至后来进行情境教育的探索都作了重要的铺垫。所以,我写过一篇散文《女师,我成长的摇篮》。
1956年,在我的同学纷纷走进大学的时候,我为了照顾母亲,走进了小学。这一进竟是50年,我自己都吃惊我的毅力和对小学教育事业的执著。尤其是1966年到1976年,因为“种修正主义黑试验田”的罪名,而遭受十年的折磨。十年,惶惶不可终日的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我没有向命运低头。在屈辱中,我仍然舍不得离开课堂和我可爱的小学生。
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小平同志给我们带来了教育的春天。我无比珍惜这劫后余生的年代,觉得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劲,满怀热情地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
走进一年级的教室,孩子的眼睛告诉我,他们对小学学习生活怀有无限美好的憧憬。一年级孩子真是带着幻想走进了小学的。但是,当时那种单调的抽象的符号的学习,从形式到内容显然是让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一年级孩子真切感受到“上学真有意思”“语文课真有趣”,我开始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在探索的实践中,我感悟到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通,我通过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创设情境,激起儿童的情感,教学常常可以进入沸腾状态。我开始认识到儿童的认知活动有情感伴随必然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我概括了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觉得具有普遍意义,觉得情境教学不仅是属于小学语文的,它同样属于小学各个学科,于是情境教学顺乎自然地拓展到其他学科。12年后,到1990年开始情境教育的探索,在此过程中,我怀着对儿童的一种至爱,不停地思虑着,琢磨着。我强烈地感到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童年应该是快乐的、灿烂的。作为他们的老师理所当然地让他们享受教育,而不是因为教育给他们带来苦恼、压抑,甚至是灾难。在数不尽的日子里,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心去体验,我带着激情,怀着对儿童发展的美好憧憬冥想着。我觉得周围世界中美的东西都应该首先是属于儿童的,都是可以和儿童对话的。连同我自己也是可以和星星、月亮和大树公公、野花妹妹对话的。处在这样的状态时,常常会想出许多很美妙的设计,酝酿出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于是,我想到为儿童构建一个宽阔的、开放的,适宜他们成长的,促进他们发展的生活空间。这个空间对儿童的影响是不知不觉的,但是极其深远的。因此在构建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时,我从“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心理距离”、“利于角色效应”、“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去设计。情境教育的实施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学得活,学得扎实,学得快乐。这让我感悟到:为儿童研究儿童,创新容易找到规律;符合了规律,就会有成效。
二、课程改革必须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
至于“情境课程”的提出,并非我的初衷。实验一步步发展着的时候,因为儿童发展的需要,必然带来课程的改革,情境课程是实验进行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实验起步时,我感到小学语文单靠一本薄薄的教科书,是学不好的。我就着手编写补充教材,开始了早期阅读。到孩子毕业时,他们读过油印的10本补充教材,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培养了阅读兴趣。那时候我又觉得小小的课堂太封闭,我就定期带孩子走向田野,走向小河畔,走向大江边。菜地里、瓜棚下、小林子中、星空下,留下我和孩子们许多身影和足迹,野外成了孩子们留恋的课堂,这就开发了野外教育课程。于是就有了观察情境说话、写话,观察情境作文的教学内容;到了第二轮,为了减少幼小之间的坡度,开设了幼小衔接的过渡课程。同时,我觉得小学语文教学从汉语拼音—识字—阅读—作文这一直线序列,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正是这单一的课程结构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率。于是,我强调汉语拼音在运用中巩固。改变课程结构,提出“识字—阅读—作文”三线同时步,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单一的结构丰富起来,使直线的序列变成螺旋上升的序列。这就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丰富了启蒙教育。到了中高年级则采取了“四结合”的大单元教学进行强化,把语文“读与写”、“课内与课外”、“人文与工具”、“语言与思维”融合在一起,较早地构建了大语文的课程观,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让我认识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必须优化、丰富它的结构。
情境课程经过18年的开发、研究,一直到1996年我作了回顾和梳理,才提出“情境课程”主张,阐述了“情境课程”的理念。
(一)核心领域:学科情境课程
在探索与研究中,我强烈地感受到,学科情境课程在各科教学课堂上展现出来的众多的勃勃生机和欢乐的场景: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体验;在情境中思维;在情境中想象;在情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充分地活动着,获取的知识更丰富,更生动,更鲜明深刻。
五年级教学平行四边形,上课时老师用简单的几句话引导:历经漫长岁月,人类创造出长方形公式,此后较快地探索出平行四边形公式,由此证明古代数学家们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中得到了启示。老师简短的导语,暗示了人类对这两个公式探究的历程。接着让全体学生都担当角色:“现在就请你们做古代数学家,屋前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出示画面),要你们这些小小数学家想出办法计算它的面积。”于是在课堂上我们看到这些“古代数学家”,他们拿着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摆弄着,切割着,思考着,在古典音乐典雅的旋律中,他们专心思考,小声议论,大胆猜想,终于发现“我们可以运用长方形计算公式来计算平行四边形”。
从这里不难看出: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知识是镶嵌在情境中;数学知识与生活与生产沟通了,变得可以捉摸,有情,有趣;情境的探究性,体现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学科特点;在生动的探究情境中,数学公式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与思维发现的;数学知识、数学的文化的审美的都融进来,数学变得丰富了。
在课堂上,情境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可以感受到情感产生的巨大能量。学科情境课程正是在情感的笼罩下,把知识整合起来,把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起来。我越来越深地感悟到,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及其他学科的一切知识,都产生于情境中,最终又回到情境中去运用,这是一条规律。学科情境课程体现了“儿童—知识—社会”的和谐建构。
(二)综合领域: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
在情境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中,对于课程论发展中突现出来的多元的、人文的思想,以及综合的理念,我都关注,并吸纳过来;叶圣陶先生关于课程综合的精辟论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我很自然地将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四结合大单元教学”的课程思想,进一步拓宽,运用到整个小学教育的多科教学中去。于是,我提出了“以德育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各科教学协同”的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的主张,使各科教育在一个主题统领下,将教育与儿童活动统整起来,如《小蜜蜂行动》、《我们去寻找美》、《童话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科学的大门》、《我们与时光老人赛跑》、《我爱长江,我爱濠河》等这些主题都深受儿童的欢迎。
案例 在南通举办“世界港口洽谈会”期间,世界各地商人云集南通,我们适时举行了《我爱长江,我爱濠河》的主题性大单元活动。中低年级的孩子漫步濠河,观察了解濠河边上的人文景观,感受濠河之美;高年级的孩子到长江边饱览浩荡长江的雄伟气势,孩子们在感受长江水美的同时,兴致勃勃地把长江,把家乡港口画下来,拍下来,写下来……他们还像小记者那样走进港口办公室,了解半个世纪来南通港的变迁;了解了长江北岸的南通与世界众多港口往来经商的路线,搜集了南通港口每年吞吐量的数据,运用数学进行统计,一张世界地图与可爱的家乡南通,在孩子的心中链接在一起了。活动中孩子们作为小记者写的报道,作为小诗人写的诗歌、儿歌,作为小画家、小摄影师画下的、拍下的美景,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他们还根据采集到的数字,自编数学应用题。孩子们在活动中大显身手,身心俱适。每次活动后,孩子的各式作品挂满了教室、走廊和操场四周。那真是一个闪烁着儿童智慧火花的,绚丽多彩的世界。孩子们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我终于看到了孩子是怎么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地进行着符号操作,在快乐中,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才干。这与做单项习题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主题性大单元的情境课程中,从教学到教育,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到校外及至家庭和社会,在主题的导向下,各个学科相互迁移,相互补充,加大了教育的力度,使有限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深度、密度上得以拓展,强化教育的效果,儿童的素质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我觉得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不仅为课程的综合找到了出路,而且也体现了课程综合的优越性。
至于源泉区域、衔接区域过渡性情境课程在这儿就不详谈了。在某种意义上讲,情境课程也为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道德践行提供了生动的情境。
从情境课程它独特的优势,我概括了情境课程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所起的四大作用:整合的作用,熏陶的作用,启智的作用和激励的作用。
在情境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学校老师都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出了很多成果。师生都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他们中潜在着极大的创造性和热情,情境课程成了施展师生才干的广阔的平台。正如专家所预言的那样:情境课程是块富矿。我内心感到特别欣慰。
在情境课程的探索中,我认为课程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走向综合,让儿童充分活动起来,同时必须摆正发展与基础的关系,不可偏颇。所以我一直强调“着眼发展,着力基础。”
三、教育创新,也需要民族文化的滋养
作为一线的教师,进行教育创新最大的短处就是理论的匮乏,而更难的是理论的概括。
(一)教育创新需要现代教育理论的支撑
为了情境教育,我比在学校做学生时还要用功。情境教育必须有理论支撑,也必须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论概括。例如:情境教育为什么在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获得高效能的优越性,经过多年的琢磨、感悟和经验,我觉得有它的原理,在哲学中找到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活动与环境相一致的哲学原则。同时又借鉴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我把自己在实践中观察到的,体验到的,感悟到的结合理论进行概括,这确实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时代总是不停地呼唤着我,我也是逼着自己往前走,终于概括出:暗示诱导原理;情感驱动原理;角色转换原理;心理场整合原理。
例如,我概括暗示诱导原理时,就思考着:当儿童进入这样的情境时,为什么很快被激起强烈的情绪。我感悟到这是因为利用了无意识心理,形成了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是暗示诱导着儿童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这种最佳的心理驱动,迅速推进教育教学活动,使儿童所学习的大大超出他们意识到的,理解到的。而这就是暗示的作用。情境教育正是帮助学生从无意识的加工中,最大限度地受益,使儿童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暗示是怎么生成的?我又吸纳脑科学的最新成果,那就是:所创设的情境虽不在儿童有意注意的中心或焦点,但是处于边缘的形象、色彩、音响、节奏、语言等信息、符号,都可被直接吸收,儿童的大脑都可对全部感觉到的情境作出反映。优化的情境实际上是将信息、教学内容,镶嵌在特定的情境中,而这些信息又是有机地相互联系着的,构成了一个和谐的运作的整体。这样的整体,作用于儿童感官,更能强化信号。
情感驱动原理 概括出儿童情绪发展的过程,在优化的情境中,儿童经历了“关注─激起─移入─加深─弥散”这一连续的情绪发展过程。
儿童随着扮演角色,担当角色,儿童的身心很自然地移入所扮演所担当的角色中。这种“有我之境”,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导引效应,使学生原本被动接纳的角色成了真正的主角。
再如,概括心理场整合原理时,我琢磨着:学科情境课程中,在课堂上学生反映的那种主动,表明一种“力”驱动着学生主动地,甚至是不知不觉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我问自己,这种“力”是怎么形成的?暗示、移情、角色转换产生的“力”,融合起来又怎么表述?我便很自然联想到“场论”。无论是从我自己学习的“场论”的有关书籍与资料,还是从自己的实践或感悟中,我都非常强烈地意识到,人为优化的情境就是一个“心理场”。根据心理场理论,儿童生活的空间,无不对他们的心理发生作用。我还想到孤岛上的鲁滨逊,想以此是不是可以来反证,最后的结论是:生活空间无一例外地对心理发生作用。儿童进入的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其力度、其真切感和美感,都足以影响儿童的心理世界。那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情感的体验,潜在智慧的启迪,使儿童得到一种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的愉悦,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向着教师创设情境的目标推进的“力”。这便是正诱发力,促使儿童顿悟加速产生,从而不断改变儿童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结构,因而使不增加负担、不受强制而能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理想境界得以实现。
情境教育的暗示诱导原理;情感驱动原理;心理场整合原理都是吸纳了现代心理学,暗示、移情、场论。角色转换原理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二)民族文化的滋养
情境教学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主要是从我国古代关于“意境说”理论中汲取丰富营养的结果。
一千多年前刘勰的《文心雕龙》到近代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阐述,其精髓可概括为“情景交融”,“境界为上”。它虽然原本是文学创作的理论,而我作为小学教育的探索者,则是“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王国维谈到一切境界无不为我所设,而我觉得“意境说”的精髓可以为小学教育所用。“境界说”讲究的反复阐述的,我概括为4个字,那就是“真”、“情”、“思”、“美”,我以为这正是儿童教育所需。因此也很自然地影响了我的儿童教育观。
1.“意境说”讲究“真”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物色”等篇中,突出了客观外物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他把感物与咏志结合起来,“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我觉得这种近乎于朴素的唯物论的论述,实际上强调了生活的真实,提倡“写真”,反对那种“矫揉”、“雕削”。王国维则明确指出“所见者真,所知者深”、“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而儿童正是“真”人,教师应是“不失其赤子之心者”。真景物实际上便是生活的真实,因此在情境教育中,我们给儿童的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或走进大自然,或走进社会生活,为儿童展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可以看到,可以听到,可以触摸,可以与之对话的世界。即使是在课堂模拟的情境,也是以生活的真实情境为模本,同样给学生以真切感。教育与生活相通,便是“真”的表现。真人真景激起真情感。让儿童在感受“真”中,在领悟“真”中长大,从“真”中酿造出“实”,从“真”出发,去启迪“智”,去追求“美”,去崇尚“善”。我觉得这无论对他们儿时的认知、情感,还是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以至对未来他们走进社会生活做真正的人,都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2.讲究“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指出“情者文之经,主张为情造文”。认为“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王国维则明确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论述引起我极大的共鸣,所以在在情境课程中我把“情”看成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命脉,是教育的灵魂。提出了“以情为纽带”的操作要义,通过“情”让学生产生一种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需求,感受学习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满足,并在此期间受到熏陶感染。并从提出“缩短心理距离”,让儿童活动进入“最佳的情绪状态”,以教师的真情“期待”衍化出学生的“自信”,把认知与情感,把学习与审美,把教育与文化,综合地体现出来。“情”在情境教育中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手段,这在我的思想中是十分鲜明的。
3.讲究“思”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神思”的理念,指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进入“神与物游”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我想,在一千多年前,心理学尚未问世,而刘勰却在他的诗论中如此深刻且明确地阐述思维、想象在创作中的作用,实为可敬。
情境课程操作要义中提出的“思”为核心,这当然是根据心理学提出的。但是在情境教学诞生初期我就一再强调“想象”,把“意远”概括为情境教学4特点之一,则是受到“意境说”的影响,从中汲取了营养。“意境说”的借鉴,在具体的课程中,常常把儿童带入广远的境界中,让儿童伴随着情感进行思维活动,把观察与思维结合起来,把观察、阅读、习作与想象结合起来。教学实践表明,在广远的意境中儿童的想象力显现得极其惊人和美妙,让我深感儿童的思维是长翅膀的,儿童的思维是会飞的。所以早在82年概括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要素时,就提出“以思维为重点,着眼创造性”,把儿童的创造性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十分注重想象。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系列的想象性复述,想象性作文有效地发展了儿童的创造性,这正是得益于“意境说”的启迪。
4.讲究“美”
刘勰在“情采”篇中就强调了“文采”。指出立文之道有三:一是形文;二是声文;三是情文。指出诗文应该是有形,有音,有色的。如“耀目的礼服”,“悦耳的音乐”。从“美物”──“美文”,讲究一个“美”字。王国维认为“词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如此诗人从“真景物”的“外物美”连同诗人自己的“内修美”,沉浸在美的境界中,必然是“情以物兴,故辞必巧丽”。
“意境说”对“美”的反复的阐述与褒扬,加之“美学”理论的启迪,让我在情境教学初期就去追求语文教学的“美”。美的形式、美的内容、美的语言,用美首先去占领儿童的心灵,创造性地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或创设,或再现,或优选的情境都呈现美感。实践告诉我:情境的美对儿童具有极大的魅力。我选择了“美为突破口”作为情境课程操作要义的第一条,进而又以“美”作为情境课程的追求的“境界”。教学的实践,让我进一步感悟到“美”是教育的磁石。由于美,我们可以摆脱各科教学的纯工具性的传统。美感的笼罩,使各科教学及文化内涵得到顺乎自然地的体现,“美”不仅滋润了儿童的心田,而且会呼唤儿童向往崇高而圣洁的境界。儿童不仅是有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有感受音乐美的耳朵,而且他们因爱“美”而鄙“丑”,最终使心灵变得美起来,“以美激爱”,“以美育德”。由此也为德育找到一个很好的途径。因为“美”是儿童最能快乐地接受的,是不会逆反,而且易于内化。由于“美”有启智的功能,我把“美”看作是催发儿童潜在智慧的土壤。这些认识都是在教育的实践中显示出来的。
经过对“意界说”的进一步领悟与思考,深感其博大精深,确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所强调的情感的,审美的以及广远的意境,是国际上“情境认知”研究领域的空白之所在。所以后现代课程论者指出课程范式研究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并提出从东方文化中寻求课程与教学智慧,“建构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这是颇有见地的。我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哲学、心理学、美学,将中国古代文论大胆地运用于小学教育,收获多多。“意境说”的真、情、思、美引起我极大的共鸣,影响和构建了我的儿童教育观。这意味着中华民族文化给予了我智慧的启迪与文化滋养,让我找到了“源”,寻到了“根”。总之,我觉得我们处在21世纪,我们的教育创新既要富有时代气息,又必须具有中国的印记,具有民族文化的底蕴。
情境教育是我对教育完美境界追求的产物,28年为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趟出一条小路,我深感:教育创新要下苦功夫,下细功夫,持久地下功夫。不过虽苦也乐,正是儿童和小学教育启迪了我的智慧,给了我充实的人生。不久前,百年校庆学校让我给学生题句话:美美的想,乐乐地做,每天有进步。其实,我在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中我就是美美地想,乐乐地做,每天有收获。深感教师在奉献的同时,也获得了快乐与崇高的享受。
第三篇:李吉林情境教育
李吉林情境教育:为情所动 与世界教改相呼应
进入21世纪以来,众多西方发达国家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定基于“人是如何学习的”。今天,在国际课程领域,课程设计正在向主体学习与发展的所有可能空间渗透,以多样化和适应性的课程内容为给养的学习生态成为新教育的旨归。
尽管学习在我国教育研究界谈得很多,但是真正进入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域,其实做的还很少。原因之一就是,在研究方法和工具以及研究参照系等方面还存在着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阻滞。中国情境教育学派的创始人和践行者李吉林,将情境学习的思想拓展到课程设计与开发领域,独树一帜地构建了情境课程网络,成为既共享课程前沿发展的国际特征,又尽显东方之韵的中国课程新流派。
得知李吉林的《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验与建构》一书获得教育部颁发的“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真是比我自己获奖还要高兴!我告诉自己,也告诉我的外国学界友人:可以参与国际前沿对话的、完整的原创课程设计模型在中国诞生了!
《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验与建构》记录了这一课程思想体系经过30余年的孕育和成长而凝聚的智慧、奋斗、理想、热望和信念。
与其他反映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著作不同,此书不是一部教育故事,而是给青年教育者的励志铭;此书不是小学教学的案例篇,而是关于儿童发展的多彩环境的富集;此书不是课程建构的中国式见解的列数,而是洞见人类学习真谛的教育家智慧的系统性阐释;此书不是中国情境教育学派课程体系的穷尽,而是21世纪新的学习范式下更多的课程创意实践的开始。
李吉林情境课程超越了以内容、时间或空间的单维或二维取向发展课程的隔断、线性模式,创造性地以儿童发展为主轴,实现了内容与时空在动态连续体上的统一;在“科目课程—综合课程”,“课内—课外”,“学前段—小学段”三维设计上进行旋转交叉,建立了包括四大领域的情境课程网络:学科情境课程(核心领域)、主题大单元情境课程(综合领域)、过渡性情境课程(衔接领域)以及野外情境课程(源泉领域),建构了面向复杂学习的三维课程设计模型,这在课程理论上是一个独创性贡献。
“情”是李吉林情境课程的纽带,也是本书的灵魂。读者也会情不自禁地“为情所动”。好一个“情”字!正是这股“情”,支持着李吉林不懈地探索,创造性地将教育回归到本源,让智慧和美德真正融及和浸润孩子的心灵世界,这是一个富于想象和创造的世界,是可以焕发人类生命力的世界。正是这股“情”,让李吉林始终有着一双儿童般的眼睛;她以真创境、以美激情、美情促智、德美一体的情境课程的建构,还原了学习者的主体身份,走出了实现这一追求的实践道路。
李吉林用“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揭示了情境课程的丰富内涵和特点。在我看来,李吉林情境课程还凸显了五个重要特征,与世界教育改革趋向相呼应。
特征之一:课程设计与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
李吉林情境课程凸显了这一世界新课程范式最为鲜明的标志性特征,并为“学习者中心”赋予了独特的内涵和实践路径。情境课程始终聚焦“蕴含丰富情感、蕴藏着潜能的、活生生的儿童”;强调儿童是学与教的中心,在进行课程规划、活动设计和情境创设的时候,教师均以学生为原点进行决策;主张充分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采用儿童喜欢的课程活动形式,将知识和技能加以整合,萌发儿童的道德成长。
特征之二:课程实施建基于优化的学习情境
持续的学习必须得到学习情境持续的支持。“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这些功能的运作是系统的、整体的、协同的;这一“有我之境”通过三环操作得到动态优化。一是经过“利用儿童的先拥经验”——“让儿童超越已有经验”——“营造和维持情境的激发性”的递进迭代,把学科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建立有机链接;二是,以对儿童“热烈情绪”的激发和维持为调控,系统地设计课程活动序列,给养儿童的主动参与,实现对知识意义的理解;三是通过角色效应使儿童自我形塑身份感,展开充分想象,在自主探索中培育社会角色的责任意识,成为学习和成长的主人。
特征之三:追求对儿童理解力的培养
我国古代文论的“意境说”让李吉林敏锐地捕捉到客观外物与“情”、“思”、“辞”之间的关系对于语文情境教学的重要启发意义;现代哲学以及教育实践更让李吉林察觉到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儿童终身全面发展的巨大价值。她提出了“以思为核心”的情境课程的操作要义,并追求课程实施在“理寓其中”的意境中发展儿童的理解力;倡导通过创设一种极富东方文化特色的情境(强调情感、审美及想象)来支持儿童进行理解性学习,鼓励儿童对文本内涵(如语文课程)、科学概念(如科学课程)、价值观审美观(如社会课程)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性的行动进而又促进了学习者更深入的参与、对知识更积极的运用和迁移以及更好的保持。
特征之四:促进儿童道德性、社会性和智力性的整体发展
李吉林情境课程对儿童主体性的关注,不仅体现在强调儿童是认识主体和心理主体,还强调他们是生命主体和社会主体。儿童的理解和概念发展的水平在这几个维度上是整体地体现的。以情为纽带,求知、育德、审美、社会品质的发展融为一体。儿童“热烈的情绪”是情境课程的灵魂,是审美意境的最高体现,是儿童自主的本源。这种课程的结构及实施框架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差异(特别是在学生情绪、道德以及审美发展方面的差异)的关照,创造性和综合性地运用了儿童道德伦理学习的“内部动机”原则、情感引导的“依恋和内化”原则,以及道德生长的“混合镶嵌的学习”原则。
特征之五:将正式环境与非正式环境中的课程加以整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作为李吉林情境课程网络的“源泉领域”的野外学习是独具特色的非正式学习,是李吉林情境课程的一大亮点。野外学习这种方式调用了儿童学习的感知维度,体现了对儿童首先是生命(生物)主体的尊重,是对生命力给养源泉的恰切理解。我们看到,通过各种方式把校外经历和学习整合起来,达到了校内课程难以达到的深度及关联度。利用野外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进行综合教育的理想课堂,提供了儿童学习的整体性情境,使儿童的观察、思维与实践自然地融为一体,指向了对儿童多种素养(如语言素养、数学及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健康体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审美道德素养、生活技能等)的整体提升,也为儿童个性的卓越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第四篇:李吉林的情境教学
李吉林的情境教学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要注重情感的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开创的情境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李吉林老师自1979年就开始了情境教学实验。她从英语情景教学中受到启发,结合我国古代的“意境说”,通过“创设情境进行片段语言训练”、“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1] 四个阶段,进行了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逐步探索出了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全新模式——情境教学。
李老师的情境教学最初从语言片段训练着手,逐步扩展至作文教学,并延伸到阅读教学之中。她认为阅读教材中每篇课文所描写的特定情境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中心思想或说明的道理等都是由具体的字词句篇构成,并以一定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2]而情境教学正是从这个具体的整体出发,把知识、能力、智力、情感综合起来进行教学。李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始终是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并由这两者所决定。她提倡以生动的手段来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途径有六种:一是生动展现情境;二是实物演示情境;三是图画再现情境;四是音乐渲染情境;五是表演体会情境;六是语言描绘情境。通过以上六种途径的选择运用,她又把阅读情境教学分为三个步骤:初读、细读和精读。
首先是初读。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创设情境抓全篇,重在激发动机”。初读,是儿童第一次对教材进行感知体验。在最初的导入环节,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利用语言描述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描绘画面、揭示实物等方式,充分激起儿童的好奇心理,使之燃起主动阅读课文的欲望。不同类型的课文,可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写景、抒情的课文可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内心产生一定的美感体验,主动地去了解所描写的景物;状物的课文,通过情境创设获得所摹状事物的具体表象;写人的课文,通过介绍人物背景及其所处环境,或激起儿童的亲身体验,使其对课文所描写的人物产生亲近感,投入自己的感情进行全身心的阅读;说明文,则通过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把其带入探究的情境之中,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从整体轮廓着手,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3]这一课,李老师以情境导入新课,启发学生的激情:
通过假想旅行,我们曾经到过美丽的日月潭,到过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感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那祖国的北方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出示祖国地图】其中有一群山,名字叫“小兴安岭”。小兴安岭可美啦,像个大花园,课文上称它是“美丽的小兴安岭”。你们想去吗?现在让老师带你们一起乘坐飞机,到东北去,继续我们的假想旅行,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去吧……
你们到小兴安岭去假想旅行,心情一定是愉快的。你们是在明媚的春天去,还是在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枝叶特别繁茂的夏天去,还是在白雪覆盖着群山的隆冬去?(儿童听着情不自禁地展开想想,因急于了解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从而产生学习全文的动机)
在初读的过程中,李老师提倡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并且逐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目的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极开动脑筋,对课文有初步的思考认识。
其次是细读阶段。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强化情境,理解关键词、句、段”。阅读的过程大多都是从整体到局部,这样便于学生对整体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阅读的效率。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段,理解关键词句,李老师认为必须根据重点段的需要,选择一个角度强化某一情境。情境的突现能促使儿童更好地掌握课文知识,得到语文训练。如教学《荷花》这一课的重点段第4小节时:[4] 师:“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一朵荷花。【教师说到这里就以很自然地表情朗读第4节,读后教师提问学生】
师: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 生:这个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很认真。
师:对,那么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者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神情的词有哪些?
出示句式:我 地看。
生:久久地、默默地、出神地、目不转睛地、凝神地、深情地、全神贯注地——、师:现在就请小朋友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着荷花。(教师播放轻音乐,学生随着音乐看着图画)师:你们仿佛看到了些什么? 生:我觉得荷花变活了。
生:我仿佛看到荷花突然长高了。生:我自己好像也摇摆起来。
生: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一朵荷花,心里美滋滋的。
师:课文中“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读课文,要把荷花的美读出来。
最后,是精读阶段。此阶段的教学目标为“凭借情境品尝语感,欣赏课文精华”。李老师认为“精读”是体会教材思想感情,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步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主要的做法是引导学生体会语感:一是比较,二是诵读。其中,比较的方法最有效。具体来说,“增”、“删”、“替换”、“前后改动”后与原文作比较,引导学生比一比,读一读,想一想,比较前后间存在的差异,对词的感情色彩有所理解。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适时地创设一定的场景,引导学生去作比较,让其体会词义的不同。而诵读可以使学生通过声音和语调显示出文章不同的气势和节奏。在教学中,通常把比较词语和比较朗读结合进行。这里举一个教学《少年闰土》第1节的例子:[5]
师:现在谁来做闰土,用说话的口气把“看瓜”这一节的内容说说。你们大家做课文中的“我”,你听了闰土讲述的情景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出示:深蓝的填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圆圆的、亮亮的,下面是海边的一片宽阔..........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就像春天郁郁葱葱的麦田。............师:这里增加了“圆圆的”、“亮亮的”。“一片宽阔的”、“就像春天郁郁葱葱的麦田”。这些词儿本身都是挺美的,很生动的,但是写文章是不是好词佳句越多越好呢?大家比比看。
生:第一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说了“圆月”,当然是远远的,再说就重复了;第一句已经写了是“一轮金黄的”圆月,当然是亮亮的,所以加上“圆圆的”、“亮亮的”都是多余的。
生:课文中已经写了“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从一望无际的瓜地已经说了沙地的宽阔,再说“一片宽阔的沙地”就重复了。
生:鲁迅先生不仅写了西瓜地的大,也写了它的色彩是碧绿的,再说“郁郁葱葱地”就重复了,而且“麦地”和“西瓜地”并不相同,用“麦地”和“西瓜地”比得很不恰当。
师:同学们都讲得很好。
生:老师,这些加的词和句子有点画蛇添足。
师:你总结得很好。下面我们比比读读。一读增添词句的,二读原课文。
从整体上来看,情境教学的阅读过程由初读——细读——精读组成,这三步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从创设情境——强化情境——凭借情境品语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也可根据教材的实际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李老师总结了情境教学的四大特点,即“形真”、“情深”、“意远”、“理寓其中”。形真,即神韵相似,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情深,即情意真切,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性;意远,意境广远,形成了学生想象的契机,有效地发展其想象力;理寓其中,则蕴含理念,抽象的理念伴随这形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力。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并不是为情境而情境,她所创设的情境始终围绕教学目的、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生动鲜明的形象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和思想内容的理解,并利用情境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语境中练习语言表达,结合语言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情境教学使孩子们感到了语文课堂的易、趣、活,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当然情境教学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并不是所有课文都适合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学。也有学者指出,语文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事件、教学问题,这些事件或问题都是“情境性的”,本身就是一个个具体的语境,如果不利用课堂语境在言语学习中的作用,不恰当地追求虚拟情境的创设,反而会分散学习主题,甚至浪费学习时间。
因此,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必须应时、应文、应人,要围绕教学目标合理运用,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第五篇:李吉林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女,著名儿童教育家,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1938年5 月出生,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至今。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规划专家组成员,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情境教育的原则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情境教学的类型: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情境教育的操作要素:
(一)以“情”为纽带
老师与学生之间,真情交融。
教材与学生之间,引发共鸣。
学生与学生之间,真情合作。
(二)以“思”为核心
1、倾注期待,使儿童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积极思维。
2、启迪想象,激活右脑,在宽阔的思维空间中提高悟性
3、结合实践,在有情有趣的学科活动中,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以“儿童活动”为途径
1、活动融入课程,以求保证。
2、利用角色效应,以求主动。
3、活动结合能力训练,以求扎实。
(四)以“美”为境界
1、显现“美”的教学内容。
2、运用“美”的教学手段。
3、运用“美”的语言。
(五)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1、渐次认识大自然。
2、潜心启迪智慧。
3、与道德、审美教育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