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醋熘土豆丝教学案例
《醋熘土豆丝》教学案例
宝山培智 李孝荣
一、教学背景:
本课教学对象是辅读九年级。辅九年级共有学生15人,在生活课学习方面,大部分学生的动手实践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学生的学识水平差异比较大,有的学生能在老师的辅导下,比较快的掌握烹饪方法。有的学生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学会烹饪方法,但不能独立地完成,主要存在问题是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操作动作不够协调,在实践中需要常常提醒帮助。个别学生因为智商问题,动手能力比较差,基本上不能参与生活课的实践学习。
本课的《醋熘土豆丝》的教材内容,取源于家常菜谱。我选择蔬菜里的土豆,营养丰富,有和胃、健脾、益气的作用。土豆的吃法多样,可以凉拌、可以做土豆泥、可以炒着吃,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价钱便宜,经济又实惠。学生对选择的教学内容比较熟悉,但是学生对醋熘土豆丝的烹饪技能技巧还不够了解,为了能让学生亲自来认识一下、烹制一下、最后体会一下自己成功的喜悦。所以,我设计了这堂课。既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便于学生的实践操作,既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此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教学目标 A组:
1、让学生知道醋熘土豆丝的烹制加工的常识和过程。
2、在实践操作中能独立学会醋熘土豆丝的烹饪方法。
3、体验自己动手烹饪制作醋熘土豆丝的愉快心情。B、C组:
1、让学生了解醋熘土豆丝烹饪加工的常识和过程。
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学会醋熘土豆丝烹饪方法。
3、体会自己动手烹饪制作醋熘土豆丝的操作感受。
重点:学会醋熘土豆丝加工过程,知道调料放入的恰当时间。难点: 切丝粗细均匀,烹饪后土豆丝甜酸适中,保持原色。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操作的起点和归宿,对教学起着导向作用。根据本班学生的学识情况和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从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方面分别确立了他们学习的目标。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是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教学过程的学与教是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根据本班学生的学识情况和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观察—动手操作这几个环节来开展教学活动的。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学会醋熘土豆丝烹饪方法。体会自己动手烹饪制作醋熘土豆丝的操作感受。
三、教学实践: 片段一:激发兴趣
师:我们学习的是用土豆做一道菜,说说土豆可以做哪些菜肴?
生1:土豆与猪肉、牛肉可以烧汤,很好吃的。
生2:土豆可以凉拌吃。
生3:土豆可以做土豆泥。
师:对,土豆的吃法是很多的,它的营养价值也比较高的。我们这次就是用土豆做一道菜《醋熘土豆丝》。下面要准备的材料有哪些呢?
生:土豆、调味品有食物油、醋、盐、味精、糖、等。师:还有补充的吗? 师:先把土豆去皮洗干净后再切。生:好。
在教学活动开始阶段,让学生知道我们本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学生对我们要学习做的菜是否品尝过,是否自己亲手做过,说说感受。告诉学生要完成本堂课的哪些准备工作,学生们分组活动,把需要的调味品准备到位,把要学习做的土豆去皮清洗干净,要求学生的准备工作在忙而不乱的情况下进行,从而引起学生对本堂课学习的兴趣。
片段二:操作实践
师:现在该做什么?
生:把土豆切成丝。师:好的。
生:老师,土豆切丝不容易。师:为什么?
生:土豆放在砧板上不稳定,下刀不方便。师:这个学生讲的有道理,因为土豆的形状造成的。
师:我们可以想办法改变土豆的形状来为我便用,我给你们示范一下。
生:这个方法好,去掉土豆不光滑的一面,这样土豆放在砧板就稳了。
首先要把土豆去皮清洗干净,然后考虑到切土豆时把握不稳,把土豆四面切除一小块,使其变成方形的,便于切片和切丝。切土豆丝要求切丝粗细均匀,这个尺寸学生掌握起来可能有难度,但只要把土豆丝切成后,看上去细一点就可以了。把切好的土豆丝放在盛满水的碗里,待用。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把切好的土豆丝放在盛满水的碗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示范让学生在观察中加深自己对土豆丝的加工认识。让学生基本能说说土豆丝的加工的过程。
片段三:尝试体验
师:现在就要来完成最后一道工序-醋熘土豆丝。
生:怎么做呢?
师:下面我实践操作后,你们再做。
生:好的。
师:这里要注意的是,土豆丝放在食物油里煸炒至两面黄即可。(土豆八成熟)
师:煸好的土豆丝出锅后,把调味品放置锅内调匀,再把土豆丝放进锅内快速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生:我们来尝试一下。
因为我们的学生智障而造成的肢体活动的不灵活,往往做一个动作需要多次的反复,还做得不够到位时,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教师更要耐心地加以鼓励和帮助,让做的比较好的学生和老师一起给予支持,说些鼓励的话语,帮助克服学生心理上的不健康想法。通过实践示范,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知道醋熘土豆丝的加工烹制的过程,通过示范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加深自己对醋熘土豆丝的加工认识。
四、教学反思:
在生活课教学时,不能只注意让学生学着做,还必须把做和说密切结合起来,使二者达到统一。在做之前,让学生说说如何去做,做过之后,要求学生把做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如“红烧”与“清炒”的区别。使学生达到做的能说得出,说的也能做得好这个要求,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对烹饪技能的准确理解和牢固掌握,而且还有助于矫正他们的言语和思维障碍,促进其心智活动的发展。
烹饪前,必要经过拣、洗、切等工序。要统筹安排好时间,由学生自行商量,哪些人拣菜,哪些人洗菜,那些人切菜都要落实好。为增强工效,有些事情可交叉进行。不应该袖手旁观,而应主动上前辅助,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对于接受能力强、体力较好、有良好劳动习惯的,要求应高些,让他们多做一些,做比较难的东西,教师可少提供一些帮助;对于体力差,或有明显动作障碍、手脚不灵便、理解得慢的,要求应低些,让他们少做些,做比较容易做的东西,教师的帮助也应多一些。总之使每个学生都能共同参与,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智障学生动作不灵便,反应迟缓,知识少,容易疲累,多分心。为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必须十分注意安全教育。烹饪结束后,应立即关掉煤气,最后再对上述操作作一番检查。在烹饪课的总结中也应把安全问题作为一项内容。
第二篇:【地理】教学素材:地理记忆顺口熘1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高考备考:地理记忆顺口溜1
1、八大行星
水金地球火木土,天王海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绕日公转,四季出现。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10、七大洲地形(1)亚洲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2)欧洲
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7)南极洲
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 超过二千米,海拔数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
17、地球气压带
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 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 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 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18、地球风带
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 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出,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
19、降水形成条件 空汽饱,气温降; 凝结核,相碰撞; 体重加,雨雪降。20、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回归线,分西边; 陆西岸,副高带,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季风故,气候温,降水富。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21、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纬度位置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耕林草建,伐垦泛滥,流失沙化,人增地减,采取措施,齐抓共管。(2)水资源
地球水多,海水大片; 只能利用,淡水资源。河湖地下,分布有偏; 满足需要,比较困难。保护资源,节用当先; 植树造林,防治污染。海水淡化,为期较远。(3)森林资源 森林用途:提供材木,含蓄水源,增加湿度; 防风护田,保持水土; 调净空气,①“自然调度”。保护资源,植伐同步。
①调,调节大气成分。净,净化。(4)矿产资源
矿产种类实不少,煤铁石油最重要。俄巴中澳印加美①,七国铁矿储量高; 煤矿要数中美俄,亚欧北美煤质好; 石油分布很集中,中东俄美中墨英。①巴,巴西。印,印度。
24、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居住,亚洲东部南部; 北美东部欧洲,人口稠密在数; 地属沿海平原,气候湿润温暖; 农业历史悠久,工交城市发展。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25、人口问题
人口发展过快,环境资源受害; 人口城市迁移,带来诸多不宜: 住房交通水电,医教就业问题。
26、世界人种问题
世界人种分清,要看肤发眼睛。白居欧洋北美①,黄人主在亚东,黑人非洋美国,种族歧视受轻。①洋,大洋洲,后面“洋”字亦同。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教案《醋泡蛋》及教学反思
大班教案《醋泡蛋》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展观察比较能力,培养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观察醋泡蛋产生的反应,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醋泡蛋》含反思教案吧。
目标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观察醋泡蛋产生的反应。
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由来:
早上孩子们在进行着安静游戏,齐齐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神秘地对身边的彤彤说:“嗨!你知道吗?鸡蛋泡在醋里能变软!”彤彤想了一下说:“瞎说!鸡蛋皮那么硬,怎么能变软呢?”“真的,我没骗你,是我爸爸告诉我的”齐齐努力地辩解,可彤彤还是不相信,又转身问其他的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听了也半信半疑,大家将目光投向了我,好像期待着我给他们一个“是”或 “不是”的答案。于是,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怎么才能知道齐齐说的是真、是假呢?”孩子的回答是“做个实验试一试!”
过程
实验一:
目标:鼓励幼儿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来解决问题。
材料:醋、宽口瓶子、鸡蛋一个。
做法:将鸡蛋放入瓶中,倒醋,以浸过鸡蛋为宜。
过程:准备好了实验材料,开始时幼儿积极的到实验区去观察,不时用小手按按鸡蛋,但没有发现鸡蛋有任何变化。他们有些失望了,议论说:“齐齐说得肯定是假的”“他爸爸说的不对”齐齐听了很沮丧。我说:“你们看,鸡蛋的皮那么硬,要不咱们再等两天试试”“好吧!”
“你们可要继续观察呀”
第三天早上,幼儿齐齐惊喜地发现,鸡蛋真的变软了,孩子们争着挤过来看,并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摸着。齐齐得意的对小朋友说:“你们看,我爸爸说的没错吧!”
这时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鸡蛋用醋泡能够变软,如果用别的东西泡能不能变软呢?”
实验二:
目标:鼓励幼儿变换不同的实验材料,继续进行猜想、尝试、探索。
材料:水、可乐、广告色、雪碧、鸡蛋5个、记录表。
过程:
1.实验前请幼儿进行猜想:哪种液体和醋一样,能够让鸡蛋变软?将幼儿的猜想记录下来;
2.每天进行观察,几天后,依然没有发现鸡蛋变软的现象。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在记录表上总结了他们的猜想,画上了一个哭脸表示没有猜对。于是,我又向孩子们提出了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只有放在醋里的鸡蛋才能变软呢?
小结:与幼儿一起翻阅科普图书,终于在书里找到了答案:因为醋里含有大量的“酸”物质,“酸”具有腐蚀作用,所以鸡蛋壳才能变软。
延伸活动:对幼儿进行爱护牙齿的教育。
反思:
实验一,由于是幼儿对自己不知道事情充满了好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引起了幼儿的讨论,这时就需要教师帮他们去解决。科学的为幼儿提供了实验材料,满足了他们探索、发现的兴趣;当实验的效果没有出现时,幼儿产生了失望的心里,这时老师的指导很重要,既不要让幼儿产生放弃的心理,也不要阻止幼儿继续探索,而是给幼儿一个时间或空间的限度,鼓励幼儿继续观察。
实验二,是通过老师提出的“还有哪种液体和醋一样,能够让鸡蛋变软”的问题,又将幼儿的关注点转向了实验材料的变化会不会影响结果的变化这一问题上。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新的挑战,另外,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与老师一起寻找“放在醋里的鸡蛋为什么能变软?”这一问题的答案,让幼儿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证实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本文扩展阅读: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富含胆固醇,营养丰富,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6-7克,脂肪5-6克。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是人类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第四篇:教学案例
小班美术教案:我的小手变变变(RCwkt17050)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手掌、手指、拳头进行印画,并大胆添画。(重点)
2.根据要表现的动作或植物形象,选择适应的手印方式进行组合表现。(难点)
3.对趣味添画产生兴趣,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颜料,塑料盘、白纸人手一张、抹布、各色油画棒、课件手印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游戏:小手变魔术,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手型的变化(鸽子、螃蟹、狼头等),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感知对手形的联想。
提问:小朋友张开小手,伸一伸、张一张、弯一弯,看看手变成了什么?
小结:手指可以变化出这么多有趣的手形,引出课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手指印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手印画(手印画:利用不同手型来印画)
2.示范手印画。请小朋友分组上台来印手掌印。
方法:
(1)张开五指,在塑料盘里将整个手掌都蘸上自己喜欢的颜料。
(2)将手掌印在白纸上。
(3)用抹布把手上的颜料擦干净。
(4)晾干后根据手印进行添画。
指导语:手印好了,教师添画,组成一幅班级树。想想还可以在这手印上添画东西,又可以变成什么呢?(如添上眼睛、嘴巴可以变成孔雀)
3、一起欣赏课件
师问:你们都看见了那些手印画?(小鱼、螃蟹、孔雀、花瓶等。)
4.丰富经验,讨论设计。
(1)提问:你准备创作一幅什么样的手印画?里面有哪些动物?哪些植物?这个动物要用什么样的手型进行印画?怎么添画?
(2)引导幼儿摆出不同的手型,说说像什么?可以怎么印画?
(3)讨论怎么组合各种手型表现形象。
(4)提醒幼儿注意操作常规,晾干后进行添画。
小结:我们可以用拳头、手掌、手指、指尖、手背很多地方进行印画,根据形象还可以把各种手型的印画进行添画表现。
5.想象创作。
第五篇: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直线、射线、线段》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南通市跃龙中学王成斌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进入初中学习之后,接触几何知识的第三节课。本课的重点是直线的性质公理和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其中直线的性质公理是学生接触初中几何知识的第一个重要公理,理解掌握它,对学生今后的几何学习非常关键。而且我认为,三线的表示方法中,教学重心应放在直线的表示方法上,因为射线和线段也是直线的一部分,可以在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直线表示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类比的方法以及整体与部分的观点帮助他们比较轻松地掌握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法,其中唯一要强调的是射线有方向性,射线OA和射线AO表示不同的射线,因为它们端点不同。同时,从本课教学中开始出现了几何语言的表达,几何图形的画法,这些也是今后系统学习几何知识所必须的基础。所以这堂课,在学生今后整个几何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说起着奠基般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虽然学生在小学也学习过相关的几何知识,但都较为侧重趣味性,就像与初中物理有联系的小学自然课一样。比如说直线的表示、直线性质公理,小学都曾接触过,但并没有从数学理论的高度去阐述。初中与小学学习直线知识的区别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思想和几何语言。虽然,这一点对初一新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教师应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的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
对学生来讲,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既有直线公理,还有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所以我们要紧紧把握好直线公理和直线表示方法这一主线,贯穿始终。同时,老师应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引导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变“教学”为“导学”,并利用课件,增强教学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我构思了三个环节。
(一)探索新知
探究提问: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需要几个钉子?不忙于让学生解答,而是安排他们动手做实验:用图钉和纸条模拟钉子和木条,让学生分组实验,讨论交流后,发现要固定住纸条,至少需要两个图钉的事实。再让学生画图实践,画经过一点的直线和经过两点的直线,引导学生得出直线公理。再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运用直线公理的例子,让他们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讲授新知
接下来我对照直线表示法,类比讲解线段、射线的表示方法。学生学会表示方法后,通过判断题的形势对几种表示方法进行巩固和区分记忆,加深理解和识记。
至此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已经初步到位,为了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理解,我设置了一个合作小结。通过发动学生梳理概念,探究三线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从而合作完成对三线表示方法和特点的探索,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巩固新知
最好的记忆和巩固方法就是实践练习,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精心设计了三道习题来巩固对三种线的表示和寻找。
第2,3两题都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画法以及进一步理解三种线的特点,然后用课件动态呈现画图过程,清楚体现多媒体的优势,更具提醒力。附:课外拓展
一道拓展题可以根据上课的时间进行调节,可继续锻炼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为今后学习铺垫。
四.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播放PPT)
师:同学们看到家乡南通的景色,都很兴奋。其实这些怡人的美景中都蕴含着很多数学图形。我们生活的这个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就是一个图形的世界。下面就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重新解读一下,看看能从中发现什么?
【PPT课件】:桥上的钢索,广场的霓虹灯,还有伸向远方的铁轨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图形?
生:它们分别给了我们线段,射线,直线的形象。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于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
板书:4.2直线,射线,线段
【PPT课件】: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知识,请同学们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师:有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来画一画呀?
(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直线、射线、线段)
师:好,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些特点放在一起直观地比较呢?
生:用列表法
师:说的对!(播放PPT)列表让特点一目了然
师: 通过比较特点,我们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区别,那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呢?大家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生:老师,我们在小学曾学过的定义是否就是联系呢?
师:嗯,说说看
生: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就是射线;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就是线
段。
师:回答得非常好。由此可见,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PPT课件】:指出下图中线段、射线、直线分别有多少条?哪位同学来回答? 生:有三条线段,六条射线,只有一条直线
师:很好!下面来看探究一。
【PPT课件】:如果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拿出准备好的纸板,纸条和钉子)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一名学生上前实践演示)
师:钉一个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木条没固定住,还在转动。而两个就固定住了。
师:那三个?
生:可以,但不需要,两个就够了。
师:很好!我们发现两个现象,钉一个,木条在转动;钉两个,木条就固定不转
了。有句话叫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把钉子看成点,把木条看成直线,这两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师:(放课件)过两点呢?
生:只有一条直线。
师:对。经过探究,我们得到了一个基本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而且只有一条直线。
(有一条直线,肯定有,但是只有一条,不会多)可以简单说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在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大家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交流。
生:植树时,可以先栽种两棵树,把其他树种在这根直线上
师:很好,还有吗?
生:木工师傅用墨盒弹墨线和建筑工人砌墙时拉参照线也是公理的应用。
师:恩,很好。其实还有一个比较生动的例子。国庆阅兵,同学们都看了吗? 生:看了,解放军叔叔的队伍走得真整齐真帅。
师:对啊,其实他们训练时就是拉一根直线,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啊。师:很好。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平时,大家要注意观察,学会思考,学以
致用,就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乐趣。
师:非常好!还有其他例子吗?
师:在数学中,我们常常用符号语言来表示几何图形。
比如小学曾学到的,用什么来表示一个点呢?
生:用一个大写字母。比如用点A表示平面上一点。
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28—P129内容,然后思考如何表示直线、射线、线段?
(学生独立阅读课本时,教师下去与之沟通互动,对学生进行解疑点拨、归纳总结)
师:大家来谈谈,如何表示直线、射线、线段呢?
生: 刚才,我们学习了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通过阅读课本内容,我发
现直线就用其上的任意两点来表示。
师:嗯,那么射线和线段呢?
生:课本说与直线类似,但我有点疑惑,请老师讲解。
师: 刚才,我们讨论过三线的联系,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对不对? 生:是的师:所以,我们规定,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也与直线类似,就是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但射线有方向性,所以要把端点字母写在前面,线段则用两个端点字母来表示。
生:好像还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师:对,它们也都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生:那它们不都有了两种表示方法吗?
师:是啊,同时要注意两点
1.要在字母前注明“线段” “射线 ” “直线”这些图形类型
2.表示射线时,必须把端点字母写在前面。
师:1下图中,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说出它们的名称.
ACDB
注:此题在学生完成后,教师再行讲评,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作出适当、肯定的评价.
2.根据语句画出图形.
例:读下列语句,并按照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L经过A、B两点,点B在点A的左边.
(2)直线AB、CD都经过点O,点E不在直线AB上,但在直线CD上.注:此例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中交流和自我评价,然后教师进行讲评.
3.完成课本第129页练习.
(注:此练习请四个同学进行板书,教师巡视学生完成的情况给予评价,•
并请学生作出自我评价.)
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公理和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下课!
五.教学反思:
因为本节内容是学生研究几何图形的起始课,为此我想虽然很多东西都很重要,但不能在一节课中全部都讲。于是我把本节教学目标定位于:⑴三种线的表示、联系、区别。⑵基本事实的掌握和应用。⑶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转化;其次我希望一节课下来,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是一些数学知识,更要从初一开始慢慢教给学生一些学数学、解数学题的方法;最后我总觉得数学并不就是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等等。数学还有一种探究精神,特别是对初一学生,我更希望他们对数学有兴趣、爱数学,所以我希望有一种数学精神来感染他们,给他们空间去探索生成。
这堂课我觉得比较满意的地方:
1、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比较自然,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让学生先通过直线的特征总结方法,过渡到学习射线、线段,进而总结射线、线段的特征,学会三线的异同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课中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在射线的形成与认识上给予了足够的观察和思考的空间,拓展了学生研究三线的空间,这里揭示出隐藏在数学教材背后的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对以后知识的自然沟通。
3、能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维。学生先从线段、直线、射线去分类思考,感悟到了端点在其中的重要性。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数学知识恢复到那种鲜活的状态。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这也是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不足之处和反思:
1.整堂课因为内容设计较多,怕教学时间不够,加快了整个教学节奏,有些地方就显得有些匆忙,不够从容。最后总结全课后就正好下课了,机动的拓展题目可以不出现,拖延的那几分钟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不够集中,没达到预期效果。
2.课件要和动手实践相结合。这是使用课件教学的不足之处,特别是讲授几何课,更要在使用课件的同时动手画出图形,让学生看到作图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更深刻把握重点内容。
3.对学生回答的判断、强化、比较、组合即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有提高空
间。对课堂中学生所产生的一些资源捕捉能力不够。
4.问题的提出有时表现得过于细致,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变的较小,学生思维空 间小了,思维的差异性就会呈现不够,资源生成也就相应变少了。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