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3 02:0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九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激发创造火花,展示创新魅力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案例分析背景介绍:

传统教学习惯于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这就使学生养成了不爱动脑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成了定势,对于文本不会质疑,即使老师在启发引导,他们也往往会猜老师的思路,猜老师的答案,考虑自己的回答是不是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

思维的空间本来是无限广阔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可我们老师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强加给他们以标准的答案,这样做限制了多少才子的思维,把学生变成了一批僵化而不会灵活变通的“机器”。值得欣慰的是,这种状况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读书求知单元的第一篇议论文。本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生

1、同一篇课文可以有多种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生

2、同一题可以有多种解法——条条大道通罗马。生

3、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认识——横看成岭侧成峰。„„

听到学生们的精彩发言,我不禁为他们的深刻认识、精辟的见解叫好。可是以前的做法又如何? 教学片断一:

在组织学生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当我将“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堪,为岩”中的“为”照本译为“成为”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一语惊满堂。

学生:老师,我认为你说的不对。

我一时脸红脖子粗,尴尬片刻强作镇定地问:有什么不对呢? 学生:这个“为”不能理解成“成为”。老师:这可是课下的注解,可是绝对的权威呀!

学生:课本上的注解就不能出错?你不是教育我们要有怀疑精神,不能迷信于课本吗?

老师:那你是如何怀疑书中的错误呢?

学生:小潭既然小,潭里卷起来的石头又怎能成为高地和岛屿呢?地理常识也告诉我们小潭中根本容纳不下岛屿吗!老师,你还认为“为”是成为吗? 老师:„„

学生纷纷发言随声附和,呈现出混乱局面,老师只好以师道尊严来压制。反思:

本节课闪烁着学生创造的火花,遗憾的是我用固定的模式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这些可贵的独立思维的火花就被我以“异端”轻易地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好奇、质疑是学生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会提问就意味着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越是能大胆质疑,怀着好奇心去积极思考、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越多,探究能力才会越来越高,才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我以后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对他们异乎寻常的见解要鼓励,让他们大胆说,放开说,不要怕错,怕受人嘲笑。即使提出一些可笑的问题,也不要以“异端”的罪名一棍子打死,或者是对他们训斥、嘲笑、不屑一顾,那就等于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要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也要大胆质疑,不要受课本、教参的限制,而要从不同角度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不会满足于一个答案,答案也就会更加丰富多彩了。点评: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的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作为教师,要有高深的课堂调控机智。如果老师能及时对学生说:“谢谢你,请坐下,如果有了答案请告诉我。”然后再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学习就应当这样,要多动脑筋思考问题,要敢于质疑和创新,让我们为他鼓掌和喝彩吧!我们来看看谁最先准确而又贴切地说出这个‘为’字的解释,好吗?”这样做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学生的认知情绪会非常高涨,思维辨析能力会得到很好地锻炼。教学片断二

在学习《荔枝蜜》一文时,处理课后练习: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又是多么高尚啊!“渺小”的含义是什么?在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中,学生归纳出了:普通、平凡,生命短暂,微不足道,其貌不扬等。我顺势引导,你由小蜜蜂想到什么样的人呢?

生1:工人、农民„„ 生2:母亲、老师„„ 生3:蜘蛛„„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由于我有过失败的教训,对他离经叛道的回答没有斥责,而是引导他说出了蜜蜂与蜘蛛的相似点:都能朝着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并夸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回答很有创意。

这位学生得到了我的赞扬,尝到了求异思维的乐趣,以后思考问题时他能反弹琵琶出新意,也带动了其他同学的创新思维。反思: 学习的关键在于激励,在于兴趣,如果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精心组织教学程序,对于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有较高的调控应变机智,保护学生的创造性火花,课堂将精彩纷呈,高潮不断。

本节课我接受了以往的教训,课堂上避免了用统一的答案去要求不同的学生,课堂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张扬着个人意识,实现着自我的充分发展。

看来,教学不要局限于教学的预设而不加以变通,在出现意外时不要不顾学生的思维而照本宣科地进行。须知教师的组织是为学生服务的,不顾及学生的需要就成了个人表演秀,我们需要真实的教学,真实的教学因为对学生的有用才有味道。真实是教学的生命,真实的才是精彩的。

因此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哪怕幼稚、愚蠢的想法我们也要为之喝彩。点评:

这次教师并没有强行通过“标准答案”而草草收场,而是鼓励他,保护了富有个性、创造性的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激发、保护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保护和鼓励那些“出格”的想法和语言表达,激发他们的创造火花,展示他们的创新魅力。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性过程。广大教师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贯穿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各学科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并造就大批创造性人才,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大有希望。

愿我们全体教师携起手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实现自我的充分发展,让他们能支撑起祖国未来的天空。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2010——2011 学上学期语文教学案例

教学班级:九年二班 教

者:

2010——2011学九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教者:

教学班级:九年二班

一、素质教育目标:

1、运用写对联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理清文中的明暗两条线索,分析杨志的人物形象。

3、了解《水浒传》中人民与统治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会梁山英雄的智慧 和勇敢,培养学生用审视的眼光去阅读欣赏古典名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写对联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3、杨志失败原因的分析。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水浒传》了解:刚才我们大家听了《好汉歌》可以知道这篇文章与水浒有关,你了解《水浒传》吗 ?

----学生从题材、作者等角度说。(一个学生回答)

2、了解题目:水浒里有许多精彩片段,如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题目。

从题目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吗?

----学生从“智取”、“生辰纲”、“人物的绰号”等进行理解(一个学生回答)

3、了解课文里好汉的绰号:刚才我们讲到吴用、杨志都有一个绰号,大家还知道课文里讲到的英雄人物的绰号吗?

---一个学生回答,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连线。(一个学生回答)

(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昨天同学们写的对联也用到了人物的绰号,现在我们一起展示好吗?

---出示幻灯片,依次展示学生写得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的对联各三副。(让几个学生学生个读、评价、齐读)

----展示自己写得整篇文章的对联,让学生齐读,并再次了解文章内容,分析理解文章明暗两条线索。

(三)分析杨志的性格特征: 刚才我们知道了课文是由明暗两条线交织而成的,课文写得更多是明线,主要是刻画了杨志的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是多角度的,课文是通过语言、行动描写进行的,相对集中第四自然段。下面请大家从第四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有感情地读读,并据此分析一下杨志的性格特征。

-------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教师辅导、巡视、指导学生用读勾画的方法进行学习。(3分钟)

-------读后评议:让学生读出感觉,引导学生说出杨志谨慎、急躁、老练的性格特征,并出示幻灯片。(让5个学生回答并朗读)

------找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再次自由放声朗读,尽量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来。

------推荐4个同学分角色朗读(旁白、杨志、老都管、虞侯),众军汉大家一起读,尽量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来。

(四)杨志失败原因分析:

从我们的分析的情况来看,杨志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而为什么会失败呢?

------学生小组讨论。(2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引导学生说出杨志的性格原因、吴用的技高一筹、人和原因等意思相近的原因。(四个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信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出杨志的悲剧是与当时的时代有关的。

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分析了这么多。出示幻灯片,学生自由读。

(五)拓展延伸

从杨志失败原因来看,想说些什么吗?自己思考一下或者同桌合作一下,-------学生开发地说,教师从为人、团队精神以及如何阅读(应该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分析性格特征、用审视的眼光去赏析)等方面去作引导。

(六)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赏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3.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4.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赏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难点:1.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2.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长勺之战曾经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说它采用敌疲我打的方针,是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曹刿论战》就是谈论这场战争的。在鲁国的生死存亡之际,曹刿挺身而出,凭着其深远的见识,从容的风度,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曹刿(guì)

小惠未徧(biàn)

小信未孚(fú)

又何间(jiàn)焉 公与之乘(chéng)

长勺(sháo)

2.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1)重点实词

肉食者鄙: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弗敢加也:加,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必以信:信,实情。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公将鼓之:鼓,动词,击鼓进军。既克:克,战胜。望其旗靡:靡,倒下。(2)通假字 小惠未徧(“徧”同“遍”,遍及。)(3)古今异义

牺牲玉帛(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小大之狱

(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必以情

(情,古义:以实情判断。今义:感情。)忠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

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4)一词多义

间:又何间焉:(参与。)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地。)故:公问其故(缘故。)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属:忠之属也(类。)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有良田美池之属(类。)以:可以一战(凭借。)必以情(按照。)必以分人(把。)

伐:齐师伐我(兴兵攻打。)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伐。)(5)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6)省略成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君)又何间焉? 乃入见。——(曹刿)乃入(宫)见(庄公)。

问:“何以战?”——(曹刿)问(庄公):“(君)何以战?” 必以分人。——必以(之)分(于)人。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对曰:“(此)忠之属也。可以(之)一战。”(7)成语

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3.作者链接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o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是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3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背景链接

长勺之战的背景——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国。庄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5.文体链接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通文意

1.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2.结合课文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3.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①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②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

③注意把握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字多义现象。

(二)整体感知

1.跳读课文,整理课文结构,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层次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以逸待劳发动反攻,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知己知彼,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2.速读课文理线索,这篇课文有几条叙事的线索?

【交流点拨】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交流点拨】这是一篇记叙文,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板书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空气》教学案例分析

锦屏镇中学 邓春晓

一.案例背景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可是空气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通过实验来让我们感觉空气吗?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设计实验等,设疑,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课题要学习的内容中来。

本单元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空气、氧气作为学习素材,使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从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但是学生虽然熟悉这些物质,却了解不深,不曾从化学的视角思考,通过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将学生已经具备的一些空气的组成知识呈现出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将学生逐渐引导到本节课的重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用“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红磷没有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打开止水夹,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1/5体积的水呢?”的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真正得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心得,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本身。最后从实验的结论中得到空气是一个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二.案例描述

1、教学思路与设计

空气是学生经常听到、用到的词汇,似乎十分熟悉(实际上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它并不了解),加之本课题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不多,如果忽视探究活动,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的目的,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会变得沉闷、乏味。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应该以实验探究和讨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深入地了解有关空气的知识。

首先,通过活动:“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通过实验让我们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吗?”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并创设问题情境:“关于空气你都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将同学们引导到对空气的关注上来,通过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将学生已经具备的一些空气的组成知识呈现出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

何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将学生逐渐引导到本节课的重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用“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红磷没有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打开止水夹,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1/5体积的水呢?”的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真正得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心得,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本身。最后从实验的结论中得到空气是一个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掌握科学探究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掌握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一般方法。

(3)情感与态度: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到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树立科学探究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难点: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和设计。

3、教学设计流程

一、空气的组成

【提出问题】那么你对空气都知道了些什么呢? 人们是怎么知道空气的组成的呢?

【阅读】课本P22了解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究过程

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说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阅读】知道拉瓦锡研究空气的实验及结论

通过化学史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互动交流】怎么粗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师生共同归纳出探究实验的要点。

学生讨论交流。

1、应该找到一种可燃物来消耗氧气。

2、利用压力差来产生水倒流。

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的问题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 2

习动机。

【演示】实验2-1

1、如图2-3连接好装置,漏气会有什么后果?

2、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上记号,为什么?

3、向燃烧匙中加入较多量的红磷,为什么?

4、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慢了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5、提示观察红磷燃烧现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水面情况。为什么?否则会怎样?

认识仪器

讨论操作原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口答

1、漏气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2、瓶内放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的白烟,同时降温。

3、燃烧匙中放较多红磷是为 了使瓶内氧气充分消耗掉。

4、会使瓶内的空气因为受热膨胀排出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6、红磷燃烧,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7、熄灭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大约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1/5

8、不冷却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实验结果会偏小。

用边介绍实验步骤边提出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观察是边记录边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那些操作的不当会造成试验结果的偏差? 【归纳】

1、装置不严密

2、红磷量少,不能充分耗尽瓶内的氧气

3、空气没有冷却

4、将引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速度太慢。【板书】空气的成分

猜想、讨论

记录:体积分数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多种物质 纯净物:一种物质

举例说明

空气 自然水 泥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小结】

1、空气的组成

2、物质的分【课后延伸】你还能设计什么的实验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学生思考

将课堂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课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三、案例分析

本节课围绕空气组成的测定来设计的,其中有学生最早涉及的定量化学实验内容,科学探究过程的设计体现了基本的科学思想,这节课最具特色的地方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合理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在实验设计及活动过程中很自然地产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商讨和交流,共同解决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及合作交流能取得的收获。在师生共同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住了测定空气的组成基本方法,为以后同类问题的把握和解决奠定了基础。

1、强调学习过程: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的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发现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力求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探究的情境。本节课中,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与启发中,学生通过回忆已知的知识与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4

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过程,并从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强调了新课程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上学生一直兴高采烈、其乐融融,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科学学习的信心也使越来越强。

3、新型的师生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主宰者,而学生仅仅是被动的知识的接收者。课堂中总是单线条的传输,即使是互动,也只是老师问学生答,问题的提出都是老师预先设计的,这样很难让教师在第一时间中了解学生的想法。而本节课中师生的关系是平等融洽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互动、交流达成共识。

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的原因,无法将同学们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在以后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学生是最好的再生教学资源──《空气》教学案例

一、主题与背景

学生是活生生的教学资源,它不同于其他的可消耗的资源,相反在教学过程中这种资源能不断产生出新资源,使再生资源越来越丰富,对这种再生资源的再分配再利用再创造,超越了教材在教学过程形成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目标,在课堂上用好学生这种资源,它的意义是把书读活,是一种真正回归学生本体提高学生生命质量为旨趣的一种教育。

郭思乐导师在他《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中指出素质教育明确的把人的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教育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人自身的创新,实施素质教育,要能有效的发挥学生作为教育资源的功能,并且不断促进理想的教育生态生成。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场,其过程体现在学生表现出的各种信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生活经验感悟,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在交流过场中产生再生资源。关注生命本体,发掘和开发再生教学资源,这是新教育追求的目标。

二、情景描述

温州市特级教师陈锋老师在他的《谈教学有效性问题》的讲座中曾提到一个故事,至今还让我深受启发。他用了这个故事很好的解释了教学中再生资源的问题。

从前有个穷人到一个富人家乞讨,他请求富豪借给他铁锅和柴火,他说他想烧一石头汤喝,富人听了很是惊讶。他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借给了穷人铁锅和柴火,穷人就在富人的家门口摆起了灶具。装模作样开始烧汤了,富人很是奇怪啊,他想这石头汤肯定很特别,于是他每隔几分钟就掀起了锅盖,往锅里投入他认为最好喝的佐料。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穷人把锅里的石头拿走,就拿起这个向锅里投了许多佐料的汤。

陈锋老师认为我们的教材就象这块石头,是死的,而学生就象那个富翁,老师呢就是那个向富人乞讨的穷人。而穷人只所以能喝到汤,是因为他激起了富人的好奇心。老师上课的关键也是在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心安理得向石头里投入他们认为最好喝的佐料,也就是说他们在对我们的教材进行加工,在课堂上凸现学生的想法见解困惑,和他们对知识的再创造,这些都是难得的再生资源。我以教八年级(下)《空气》这节课为例来具体描述教学资源的再生过程。

《空气》这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出来的再生资源有以下四方面。1、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底蕴构成教学中的第一大块教学再生资源。学生活动一:举例证明存在空气的方法。学生用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了7个能证明存在空气的例子。

他们说:

1、酒瓶倒扣在水中,水很难进入瓶子里,说明瓶中有空气。

2、学校操场上的国旗飘扬,说明空气流动形成风吹起了飘扬的国旗。

3、学生反过来思维,如果没有空气的话的,生物体处在真空的环境,会膨胀瓦解。

4、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跑到哪里去呢?这些跑走的气体可以组成空气的成分。也就是说空气是有来源的。

5、在月亮上没有空气不能听到声音,而我们在地球上能听到声音,说明我们地球上有空气。

6、拿个塑料袋在空间兜一下,用手挤压塑料袋,就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

7、电解水的实验中两边的玻璃管上有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把水给排开了。

而我们的教材是怎样描述我们周围存在的空气呢?它是这样写的,“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空气,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采用让学生自己来描述证明周围存在空气的处理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原有的科学知识的底蕴,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绪,积极而主动的思考问题。

学生给老师带来如此的教学资源,此时不是我一个人在教学,而是众多的学生和我一起教学。你看学生举的七个例子,都是他们自己的经验、都是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他们带着他们的见解,在课堂上享受倾听、享受尊重、享受欣赏。

2、对教材中的实验方法评价和再创造构成教学中第二大块教学再生资源。学生活动二:怎么知道空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水蒸气呢?

我们的教材分别采用三个实验来证明空气中存在CO2、O2 和水蒸气。第一实验是用大针筒把空气挤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有CO2。

评价:实际上由于空气中CO2浓度不高,这个实验是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差不多要用去我半节课的时间,因此该实验可用于思维训练,但不适合于实际操作。

第二个实验是把木条放在O2瓶中在燃烧和放在空气中燃烧,然后比较两者不同的实验现象。O2在空气中燃烧不旺说明O2被其他气体稀释了,这个实验很好做,能够说明问题。老师演示实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共同思维。

第三个实验,受天气的影响较大,白色干躁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在表面皿上,然后再把它放在盛有冰块的烧杯。如果看到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的晶体,能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那一天上课之前,天气很干燥,蓝色的晶体在45分钟后还是很难用肉眼看出来。如果天气潮湿一些,这个实验的效果才会好一些。

针对以上这些我对课本三个演示实验的看法,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评价,请学生提出见解和其它实验的方法。

针对第一个空气中存在CO2气体的证明方法。我们的学生说:1、打开啤酒瓶,瓶口有很多泡沫,这是酒瓶中含有CO2气体的缘故。这种气体来自空气。2、学生说我看过科普作品,描述进入某些山洞时,处在低矮处的狗有可能会死亡,原因是CO2气体比空气重,CO2又不能支持呼吸,所以狗会窒息而死的。

学生活动用嘴吹盛有石灰水的试管,石灰水变浑浊,每个都很小心的在吹。他们在吹的过程体验到了好几个知识。人的呼吸能产生CO2,CO2 被排放到空气中间接证明了空气中存在CO2,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CO2具有这样的化学性质。

评价:说明学生对日常生活隐含的科学道理有所了解。如果我还以为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知识在哪里滔滔不绝的讲演,说不定聪明的学生都给我教傻了。

针对第二个问题空气是否有氧气的证明?大部分学生没有异议,但是个别创造力强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另一种看法,他说酒精灯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的氧气有助燃性,而用灯帽把它盖灭时,由于没有了氧气的帮助,酒精灯熄灭,这个我们在实验室里最常见的事实不是和课本上要讲道理是有一样精彩吗?

评价:晕,最常见的也最能说明问题的酒精灯燃烧,我都没有想到,而我们的学生想到了。是学生在向我的石头汤里加了一勺可口可乐的调味品。

针对第三个问题空气是否有水蒸气?学生说:

1、我吃喜酒的时候,看过这样一道叫“龙腾虎跃”的菜,一条用糕点制作的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它的原理就是在一个小碟里放上一块干冰,干冰的温度低,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了,产生出云雾缭绕的仙境。这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啊。

2、天会下起雨飘起雪来,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的结果。3、用嘴对着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浑浊,也能间接证明空气中有CO2。

评价:我对CO2、O2、H2O的一些知识还没有讲,而我们的学生已经把他们的生活经验,把他们看过科普知识搬到课堂上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快乐,回答比较好的同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满足了他们实现自我的需要。能让学生讲的都让学生讲,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

3、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感受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构成了教学中第三大块的再生资源。

在简述拉瓦锡发现氧气过程的基础上,得出空气主要是有氧气和氮气组成,介绍拉瓦锡的实验法的基础上,问学生你是如何知道空气的氧气约占21%的呢?学生说是看书得到的?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且对实验过程产生的现象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三: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简略证明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为1/5。

由于受课本先入为主的影响,学生设计的方案和课本讲述的差不多,那么教学中产生的新教学资源会是在哪里呢?

学生在观看我演示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过程中,他们产生了以下急于想要解决的困惑问题。1、为什么要在集气瓶中放入大量的红磷?2、为什么要震荡集气瓶呢?3、为什么水溶液的颜色变红呢?4、止水夹打开后,为什么水会流入到集气瓶里呢?5、不用红磷,改为蜡烛燃烧行不行?

在和学生共同讨价解决以上问题的过场中,又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第5个问题,为什么要红磷,是否还有其它比红磷更好的东西来代替呢?学生的思维被发散开来。学生不仅得到了新知识,关键是锻炼了一种品质,富有想象力和对事物进行最佳选择力的创新教育。一层接一层的问题,新的教学再生资源层出不穷。

学生真的是富翁,在他们面前我是一个不起眼的困难户,他们提出的问题让我应接不暇。一大堆丰富的教学资源摆在我面前,需要对再生资源再创造,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创新,能让知识的冲击波产生效益,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更多的是我自己。

4、以主人翁的态度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创造第四大块教学再生资源。

对空气的利用,让学生拟人化的口气描述,如果我是气体的某种成分我会有什么用?有的很幽默的学生这样说: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氮气,你知道我有什么用吗?灯泡中如果充入了氮气,我可以减缓灯泡的氧化,延长它的使用寿命。食品中如果充入了氮气,可以防腐保鲜呢?我的功劳还很大呢,医疗上常用液态的氮来冷冻或麻醉人体组织细胞呢?另外我还是制造炸药、制造化肥的重要原料呢?你想知道怎么回事呢?

学生把自己当成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利用当代先进的网络信息资源,用第一人称拟人化的方法介绍自己的方方面面,让人感到亲切富有感染力。

我通过多媒体制作的课件投影罗列出来的空气各成分的主要用途,这和学生在课堂中自我描述的知识产生共振,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讲述气体成分的用途时,超越了课本,举了大量我平时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有学生描述到聂卫平在下围棋时,总会吸几口氧气,这说明氧气能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我要学生以现代汉语编辑的身份,定义解释何为“空气”把问题再一次抛向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知道的一些知识和感受,从多角度对空气进行描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能和学生一起配合,共同对教材进行加工再创造,恰到好处的点拨,层出不穷的教学再生资源,就仿佛让人喝了一碗美不胜收的“石头汤”。

在板书小结中,我画了一只蝴蝶。蝴蝶的躯干部写上空气两个字,四只翅膀分别写上这节课所教的主要内容,空气的成分、利用、存在及氧气含量的测定四大块。翩翩起舞的蝴蝶,就象在坐的学生,他们在自我生产,建立了自己的人格和获得智力的发展,这种教育生命本体的发展,也就是对自己劳动力的发展。

三、反思讨论

在《空气》这堂课中使我深刻的感悟到:

1、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究问题要和学生的心理和认识水平相符合。在这堂课上,大部分时间给了学生,学生在说,学生在讲,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老师讲的很少,最多时间是发在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演示上。这种教学处理体现了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表现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在实际的教学情景中发现和探究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最大限度激起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敢想、敢说、敢为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

2、在教学过程产生的教学资源,及时发现和利用这些资源。,教材中的实验是为了解决某一个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问题,有它本节课的价值,但实际上它还可能同时解决其他问题,还隐含着其它的价值,比如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学该实验能证明多种科学上的问题。学生对测定氧气含量实验的设计,而派 9

生出其它问题,都是难得的教学资源。学生对课本中实验的评价和改进,说明这些学生积极投身到探究实践中,激发出难得可贵的创造灵感,他们对实验的设计是如此的美妙,为教材投入他们最想要喝的“佐料”,师生共同在煮一碗美伦美央的“石头汤”。虽然我们在努力抓住每一个有价值的发现,不论是合理还是荒谬,都是师生前进中的足迹。

3、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为中心。学生自我创新需要一定外部压力。因此老师的态度和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限制和自由的统一,学生的每一个念头、每一次行动都是由事先的态度决定的。人只有处在对他开放的世界里,才能显露自我,他的所有敏感、所有的秉性才能发挥作用。谷定珍老师教书,我印象中他在上课说的话不多,写的字也不多,却给人感觉是他教了我很多东西。这是为什么呢?他把课堂给了学生,学生自学能力得到了发展,就象那蝴蝶一样破茧而出,在自我改造中振翅而飞。

艺术家罗丹说得好:“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不缺少教学资源,特别是学生这种资源,而我还常常为不经意间流失的教学再生资源痛惜不已,多多关注教学的再生资源,让教学课堂不断出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案例分析

下吉一中苏俊红

一.案例背景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可是空气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通过实验来让我们感觉空气吗?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设计实验等设疑,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课题要学习的内容中来。

本单元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空气、氧气作为学习素材,使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从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但是学生虽然熟悉这些物质,却了解不深,不曾从化学的视角思考,通过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将学生已经具备的一些空气的组成知识呈现出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将学生逐渐引导到本节课的重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用“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红磷没有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打开止水夹,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1/5体积的水呢?”的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真正得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心得,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本身。最后从实验的结论中得到空气是一个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二.案例描述

1、教学思路与设计

空气是学生经常听到、用到的词汇,似乎十分熟悉(实际上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它并不了解),加之本课题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不多,如果忽视探究活动,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的目的,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会变得沉闷、乏味。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应该以实验探究和讨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深入地了解有关空气的知识。首先,通过活动:“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通过实验让我们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吗?”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并创设问题情境:“关于空气你都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将同学们引导到对空气的关注上来,通过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将学生已经具备的一些空气的组成知识呈现出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将学生逐渐引导到本节课的重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用“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红磷没有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打开止水夹,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1/5体积的水呢?”的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真正得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心得,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本身。最后从实验的结论中得到空气是一个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掌握科学探究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掌握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一般方法。

(3)情感与态度: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到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树立科学探究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难点: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和设计。

3、教学设计流程

一、空气的组成【提出问题】那么你对空气都知道了些什么呢?

人们是怎么知道空气的组成的呢?

【阅读】课本P22了解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究过程

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说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阅读】知道拉瓦锡研究空气的实验及结论

通过化学史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互动交流】怎么粗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师生共同归纳出探究实验的要点。

学生讨论交流。

1、应该找到一种可燃物来消耗氧气。

2、利用压力差来产生水倒流。

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的问题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演示】实验2-11、如图2-3连接好装置,漏气会有什么后果?

2、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上记号,为什么?

3、向燃烧匙中加入较多量的红磷,为什么?

4、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慢了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5、提示观察红磷燃烧现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水面情况。为什么?否则会怎样?

认识仪器

讨论操作原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口答

1、漏气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2、瓶内放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的白烟,同时降温。

3、燃烧匙中放较多红磷是为

了使瓶内氧气充分消耗掉。

4、会使瓶内的空气因为受热膨胀排出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6、红磷燃烧,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7、熄灭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大约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1/58、不冷却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实验结果会偏小。

用边介绍实验步骤边提出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观察是边记录边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那些操作的不当会造成试验结果的偏差?

【归纳】

1、装置不严密

2、红磷量少,不能充分耗尽瓶内的氧气

3、空气没有冷却

4、将引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速度太慢。

【板书】空气的成分

猜想、讨论

记录:体积分数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多种物质

纯净物:一种物质

举例说明

空气自然水泥浆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小结】

1、空气的组成2、物质的分【课后延伸】你还能设计什么的实验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思考

将课堂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课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三、案例分析

本节课围绕空气组成的测定来设计的,其中有学生最早涉及的定量化学实验内容,科学探究过程的设计体现了基本的科学思想,这节课最具特色的地方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合理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在实验设计及活动过程中很自然地产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商讨和交流,共同解决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及合作交流能取得的收获。在师生共同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住了测定空气的组成基本方法,为以后同类问题的把握和解决奠定了基础。

1、强调学习过程: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的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发现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力求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探究的情境。本节课中,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与启发中,学生通过回忆已知的知识与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过程,并从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强调了新课程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上学生一直兴高采烈、其乐融融,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科学学习的信心也使越来越强。

3、新型的师生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主宰者,而学生仅仅是被动的知识的接收者。课堂中总是单线条的传输,即使是互动,也只是老师问学生答,问题的提出都是老师预先设计的,这样很难让教师在第一时间中了解学生的想法。而本节课中师生的关系是平等融洽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互动、交流达成共识。

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的原因,无法将同学们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在以后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10)

【教学案例】

让课改之花美丽绽放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大思想家孟子曾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做比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即“舍生取义”)昨天的语文课上,出现了这一幕让我的课堂偏离了正常轨道。

“老师,我不同意孟子的观点。”一个男生有些迫不及待,看的出他身后有不少的支持者。“还有谁不同意老夫子的观点?”我笑着问道。响应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些意外于学生们的态度,也有些惊异他们的独立思想。我决定将课堂自然一些进行到底,于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听取他们反对“舍生取义”的原因。“我们以前接触过保尔这个不朽的名人,他有句话说的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可以再麻木的‘舍生’了,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学生A心直口快,当然观点显得有些片面,而且有些强词夺理了。

“对我们中学生而言,这个观点离的似乎太远。前段时间新闻里播放说已经将‘见义勇’改为‘见义智为’,可见,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取义不舍生’。”学生B有理有据、简捷明快的发言博得了一阵喝彩。„„ 在众多的言论之中,除了学生B的‘见义智为’有新意外,其他的好象都在强调一个片面的观点: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所谓义啊,德啊,都要排在尾巴上。而且他们列举了一系列的反面事例,从贪污犯说到肇事者,从“评按说法”说到“焦点访谈”„„他们不屑的说着:现在有谁还“舍生取义”啊?„„ 我有些茫然,有些凄凄然,优秀传统的教育缺乏,教学与现实严重脱节,致使教师处在了尴尬的位置。我明白,他们接触的社会上的反面例子太多了,潜意识里早就否定这个观点,根深蒂固。我还想据理力争,想为我们伟大的古思想家拉动一些支持者,更想纠正这些年轻的脑袋瓜里存在的“腐败”思想。我急性列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在上学路上,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奶奶,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赶紧逃跑,一是扶起老奶奶看看伤势做决定,你会怎样做? “我会看看左右没人,赶紧逃跑。”一个调皮男生有些玩笑的说。

“哎„„”传来一片唏嘘,接着有几名同学起来指责他天良的丧失。(我很高兴大多数孩子人本善良)“如果你开车,撞倒了一个人,而且很严重,你有两个选择,一是逃跑,一是勇敢承担责任在第一时间救治伤者„„”我将事例“升级”。显然,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中。“鱼和熊掌不可得兼,选择逃,接受良心的谴责,或者法律的更严惩,选择后者,接受法律的惩罚,但良心稍安。你们做选择,举手表决。”我帮忙分析。很高兴,他们一个个表示愿意选择后者,尽管眼中还有一点点的茫然。接下来我们列举了当今社会上一些正面的事例„„看的出,他们的想法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对“舍生取义”的勇士,发出由衷的赞叹,而对那些见利忘义、自私无德的小人表示出了极大的反感和鄙夷。“现在社会上见利忘义的现象太多,可世界上真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德,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德,就好象没有了灵魂,也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虽生尤死,受万人唾弃,而那些舍生取义的勇者至今传诵„„ 当然最完美的方法仍然是‘取义不舍身’,所以学生B获得最佳发言人!” 在一片掌声中我们结束了讨论,从学生折射来的目光里,我知道这节课的收获还是不小的。最后布置了一个小作文题目《鱼我所欲也》,来写自己的一次选择经历,期望在作文过程中总结所学,学会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选择,这该是学习该课文的最终目的。

下载九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案例背景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故乡》为第三单元题材为小说,小说属于记叙文的一种,小说题材文章的学习针对九年级的学说来说并不陌生,且九年级的学生对记......

    九年级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九年级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剑影武术学校 林春梅2011-04-12 What things can harm the environment ? (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 ) 一 教......

    九年级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九年级英语教学案例 刘丽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 ) 一 教学背景: 本案例是9A英语教材Unit 13课......

    九年级语文教学成功案例2

    九年级语文教学成功案例2: 学生姓名:陈凯 学校及年级:九年级二班 辅导科目:语文 辅导老师:刘建云一、学生信息 : 陈凯是九年级二班的一名男生,该生最好考过班级前三名,英语、数学、......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最终定稿)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抓住写作教学的规律 一、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天鹅的故事》精彩片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抓住写作教学的规律 运输小学:方丽君 一、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集锦5篇范文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集锦 1、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 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