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
金羊镇窑沟小学
《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
课 题 方 案
(2011年秋学期)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标》语)因此,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因而,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在有关语文教学研究的论文中,“语文教学过程”往往是“阅读教学过程”的同义语;“语文教学方法”常常是“阅读教学方法”的代名词。这就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语文教师发出“越来越不会教了”的慨叹,这种慨叹也基本是针对阅读教学而发出的。首先是因为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集中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集中地表现出一个教师驾驭教材、控制课堂、组织学生、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阅读课是以一篇篇文章为师生课堂对话的中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标》语)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以文字为媒介的、表达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篇章结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提出《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体验式学习方法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体验式学习,就是指能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所体验,在体验中又能生成新的学习方法。狭义的体验式学习方法是指课程中的体验式学习,即把过程作为一个学习内容来掌握,是教师把学生组织到元认知领域的过程。学生关注的焦点是自己经过的学习过程。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交流合作、价值建构是体验性学习方法的主要特征,其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是生成体验性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学生的体验一方面来自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对经历过程所带来的情绪回味,体验式学习方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属于学习方法的范畴。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指学生通过教科书和课外读物的阅读教学和探索,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过程。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受到教育资源条件的限制,因而学生学习的环境给教学带来了“体验式学习”的特殊性,研究其特性,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探索农村小学体验式学习方法的研究因而也具有着极其普遍的现实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该课题将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研究的系
主动接受体验,解决难题。
2、教师和学生通过教科书和课外读物的阅读教学和探究,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或技能,获取体验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针对农村小学长期以来受到教育资源条件的限制和小学生活动好动的特点,结合教材和新课程标准,我们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积极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丰富体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我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情境世界中”还把这一种方法进行迁移,使之与其它的方法形成一个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整体。
中国古代哲人曾说过:“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在体验式学习方法中,开放性教学和学习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并构建创新型语文学习方法。我们运用在“情境世界中”这一方法首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原有的实际经验,恰当地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这些相关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感官必然产生强烈的共鸣,不自觉地进入课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原有的经验慢慢释放出来,并且在体验式学习中不断调用这些被释放出来的经验,去和课堂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联系,深化自己的学习,逐步提高认知,合成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实施新课程,不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而且必将改变教师生活,实现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改革就是变革,在变中求新,在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方法”是研究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长期以来
1、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把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尤其注重实践者也要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结果要及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在这里,课题组充分调动小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本课题组研究的实践者,同时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研究者。在实践中研究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把研究的结果及时运用于实践。
2、调查法
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深入课堂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研究实效。
3、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主要是通过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较有效的学校的研究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在全区学校推广应用,促进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4、文献法
文献法就是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实施材料。
六、本课题的研究基础和条件保证
本课题的基础是一线教师,因为他们有一定的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经验。
为了使该课题顺利实施,取得实效,有如下条件保证:
1、教育专家的引领。
2、学校对教研组子课题的统筹、协调管理,以及竞争机制地运行,调动全区研究的积极性。
并且有相当理论水平的市级、省级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担任课题组顾问,定期和不定期指导课题研究。将全区参研学校分为几个片,由牵头学校负责组织每月一次的研究活动,课题中心组实行联络员负责制,联络员深入所负责的片全程参与并指导课题研究,随时了解各片的研究进展及困惑。中心组定期开展研究,调整研究策略,努力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使研究工作富有成效地进行。在课题研究推进过程中,各子课题组应按研究方案认真开展研究,完成研究任务,并在每学期初制定研究计划,每学期末进行研究小结,并上交课题中心组。参研学校每学年填写《龙泉驿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年度报表》,报告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为强化实效,激励先进,每学年末,课题中心组根据各校开展研究的情况,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出等级,并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3、加强交流,突出实效 ①充分利用网络教研资源优势
课题中心组利用得天独厚的教研网络,在《龙泉教育》网上开辟小学语文“研究专栏”,为参研人员提供学习资料,定期进行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专题培训,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对参研人员进行理论培训,要求课题研究教师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提高参研人员的理论修养和课堂教学水平。
(1)向教师征集教研活动内容
一线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教研的内容应当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教研活动针对各类课型(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等)上片区级、区级研究课、展示课,教研员做好教师专业成长的伙伴。
(2)建立数字校园资源库,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3、教学经验。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成
1、课题报告
2、特色活动展示
3、论文集和教学案例集萃
十、组织领导
组 长:王 飞(窑沟小学校长)成 员:韩永红(窑沟小学教导主任)
赵 炎(窑沟小学总务主任)
史淑萍(窑沟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连晓红(窑沟小学数学教研组组长)
参加人员:窑沟小学全体课任教师
十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教学相关网站中的资料。
窑沟小学 2011年8月
第二篇: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
【摘 要】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一般是教师对作文内容和题材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创作,待学生完成作文后,一方面课堂上进行批阅,另一方面让学生对优秀作文进行赏阅,这样看似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实则只能使学生不断模仿,导致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为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最好实施体验式作文教学,即指导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回归生活,从自身真实的生活场景出发,表达最真实的情感,这样能够实现对学生真正的培养,帮助他们正确摆脱作文难的困惑,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体验式作文 教学研究
一、鼓励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
首先为使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手段和方法,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积累开始,毕竟小学生对生活思考的越多,创作的也就越多,在面对各种作文题材时,才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小学生记日记的习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差,掌握的词汇也较少,该时期的作文主要是看图说话,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多搜集一些简单的图画,鼓励学生用语言进行描绘,对他们发散性的思维进行引导;而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每天写日记,虽然每天都是食堂、家、上课、下课等的简单生活,但是每天上下学路上的风景,友好的同学情谊,浓浓的父母爱等,都值得学生好好描绘,记录下来;当然,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布置他们写日记的同时,还要坚持写读书笔记了,不仅要坚持自身的写作风格,深刻感受自己的生活,还应该通过阅读来更深层次地感受别人的生活,丰富自身阅历的同时,也实现作文水平的飞跃式发展。
此外是教学情景的创设,良好的情境,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更多的创作情感,例如在重阳节前夕,为了培养小学生尊敬老人的良好品德,教师就可使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与所在小区的老人聊天,或者帮助他们做简单的家务等,这都可以培养他们对老人的独特情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也使他们有更多的话要说要写,毕竟每个学生看到的场景都不一样,心灵的触动点也不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有看点。
二、引导学生关注内在的情感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还没有良好的判断是非能力,同时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多鼓励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关注内在的情感,当然必要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
首先是鼓励小学生自己去对对情绪进行感知,例如在学习完《沙漠中的绿洲》一课后,为了使学生更加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体验一天一升水的活动,小学生平时都比较喜欢玩水,而且也大多缺乏节水意识,而当他们意识到这一升水不仅要洗脸刷牙,还要洗衣做饭,甚至日常喝水时,很多情感自然而然的也就触发了。
其次是使小学生学会倾听,虽然在体验式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过多地占据了主体地位,有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表达的机会,但是他们还应该多听听同伴的声音,毕竟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两个人相互交换就有了两种思想。
最后是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例如在学完《海伦?凯勒》一课后,小学生不仅应该被海伦?凯勒的精神所打动,还应该思考假如自己和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同样的遭遇,自己会选择怎么做呢?鼓励他们多换位思考,多养成一些良好的品质,这样小学生在面对事情时,思路和视野就会开阔很多。
三、鼓励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改进
首先体验活动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发展,还应该考虑到他们的个性发展,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来,尤其是一些性格比较孤僻、不喜欢与别人交流的学生,教师要多加关注,这就要求体验活动的主题涉及自然山水、节日文化、人生感悟、世间真情等,以便全面调动学生的热情。
其次是体验式写作技巧的训练。例如小学三年级有一篇作文是关于家乡美食的,而到了六年级该类作文题型又出现了,如何才能体现出不同年级的特色呢,这就要求教师从三年级小学生色香味的描述,逐步扩展到六年级小学生对情感的描写,一方面可以让小学生对身边的美食进行挖掘,鼓励他们回忆,在对美食品尝的时候,想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另一方面则是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去对各地的美食进行赏析,拓展他们体验式写作的思路。
最后是教师应该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小学生普遍都喜欢出风头,愿意得到教师的表扬,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例如,有些小学生标点符合的使用特别到位,有些小学生句子的描绘特别形象生动等,这都可以成为教师表扬的切入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也促进他们的共同进步等,以便真正实现体验式教学的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保持足够的耐心,积极探寻小学生的兴趣所在,以便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实现他们的健康成长。当然,小学生自身也应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真正实现对写作的热爱。
【参考文献】
【1】徐幼瑜.体验式作文教学在小学高段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4(16)
【2】蒋可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写作(上旬刊),2014(10)
第三篇: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009-08-25 12:33:54
姜堰市娄庄中心小学 王皓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改变原来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内容浅显,学生容易理解,即使学生面对一篇新的阅读材料,仍然有着充分的迁移基础。教师根本无须每篇都逐句串讲,也无须过多地启发学生,而应当积极营造开放的课堂,充分发动主体思维和情感的参与作用,以读为中心组织教学,让学生从以个人社会实践为参照的经验起点出发,反复诵读,在读的过程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篇章内容,并逐步从感知语言发展到语言的积累、迁移、运用,体验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美育教育,培养其阅读兴趣、能力、习惯。这与《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相一致的。
二、课题的界定
“体验”在《辞海》中,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教育大词典》中解释成:“体验、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在心理学中作为重要概念,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领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指阅读者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切的感悟,获得真切鲜明的感受,从而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培养体验能力的教学。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广泛的自主阅读实践为主线,按学生不同年龄段的阅读经验和心理需要,从读书内化、实践外化这两个基本点切入,以语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读的能力培养为开端,以读写结合、悟行结合为主要教学手段,把读看成写的迁移,写又是读的再迁移。悟是将读写的对象内化、建构为自己的经验世界,行是将内化的个人经验外化、解构为行动,参与社会实践,从而达到一方面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读悟写行”四肢同时发展的体验式阅读教学体系。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努力探索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优化、体系开放的阅读教学结构,形成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样式及其策略。
2.通过研究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通过研究,提高进行阅读教学的能力,丰富策略,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四、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学生真正是阅读主体,不同年龄段的阅读活动都应以学生为本位,充分考虑主体个性差异,从学生以个人社会实践为参照的经验起点出发,千方百计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成为阅读实践活动的主人。
2.实践性原则
鲜活的语言来源于实践,鲜活的阅读对象来源于实践,因此,一定要充实学生的生活实践,把阅读和作文从封闭的课堂解脱出来,使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向自然开放,向社会开放,向生活开放。
3.开放性原则
体验式阅读教学应具备一个全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机制,在观念上呈现出较大的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开放性不仅表现在学校课堂上,还指向自然的开放、社会的开放、生活的开放,以最终构建大语文教学观。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营造开放的课堂,给予学生充分思维和情感体验的时间、空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交流,在交互合作中学习,允许学生把问题带到课堂之外,以有充分的时间、空间去思维、去体验、去解决,允许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方法及流程。
(四)创新性原则
体验式阅读教学强调读写悟行四肢全面发展,其中读写结合要创新,悟行结合要创新,由读写到悟行也要创新,这创新就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上的教育创新。当然,在培养学生读悟写行四种能力时,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知识经验、方法能力的迁移性,逐步发展,培养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健全人格。
五、研究的内容及操作要点
(一)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构建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1.课前预习任务
学生预习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预习成功与否,关系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的任务,做好预习的方法指导,明确预习的目标和要求,并根据学生实际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使学生逐步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同时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完成预习笔记,应相应地减少其他课外作业。2.课堂教学任务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笔记,以学生为主体,调整备课方案,设计以学生个人实践和经验为起点的情境活动,激发其求知欲、好奇心,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优化阅读教学序列和内容,构建体验式阅读教学训练结构和阅读材料结构。
1、以发展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主线,构建体验式阅读教学“读写悟行”训练结构。
根据我国现有的学制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小学生语言发展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活动心理学表明,每一个阶段由于主导活动不同,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具有较明显的年龄特征,语言表达形式的训练应各有所侧重。
2、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构建以教材为主体的“基础—实用—鲜活”的可变化的阅读材料结构。
把一些报纸、电视、身边的鲜活的素材构建到这个体系中。如结合作文讲评,在学生自己的习作中,选择写得较好的,可用于范文阅读;选择修改后可能明显有改进的,可用于诊断性阅读;选择改也未必改出来的,可用于挫折性阅读。把地方课程纳入这个体系中,以地方历史文化、地方人文景观、地方经济特点、乡土风俗所呈现的社会心理和所营造的社会活动为迁移起点,构建学生知识、经验、能力、情感的最近发展区。以活动心理学为原理开发相关活动课程,使活动成为读与写、悟与行的桥梁。
六、研究过程(2009年8月—2010年8月)
(一)准备阶段
1、收集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
2、确定研究班级。
3、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资料。
4、撰写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
(二)实施阶段
1、制订研究课题计划,学期研究计划。
2、进行学习与研讨。
3、撰写阶段性总结、论文。
4、完善实施方案,构建“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
5、总结阶段研究报告。
6、进行课题鉴定。
第四篇:单元体验式教学研究
单元体验式教学研究
摘要:单元体验式教学研究,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教师教研方式。它将教育科研融入日常教学工作,助力教师解决无研究时间、无专业引领、无实践路径的突出问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简单易行见实效。“单元”是将重要研究方法整合为一个研究流程,教师“体验”基本科研过程,经过若干个“单元体验式”研究即可持续优化各种教学行为,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单元体验式教学研究;教学行为改进;教育科研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4A-0035-04
单元体验式教学研究是在教育理论观照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理解和感悟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实践活动。它是教师针对一个教学问题,经历基本科研流程,改进某种教学行为的探究过程,是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提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一条途径,为一种创新的教研方式,简称“体验式研究”。其中的“单元”,包含聚焦研究问题、进行现状调查、查阅文献资料、提出研究假设、开展实践验证、总结行为变化等六个基本要素,是教师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具有改变教师个人教学行为的特定功能。
一、价值追求
体验式研究是教师关于个人的教学研究。“体验”注重个体的深度参与、内在感受和系统思考,在丰富的实践情境中,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的不足,研究自己的课堂,解决自己的问题,持续改变自己的教学样态。体验式研究是教师掌握研究方法的教学研究。“单元”是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载体和平台,在研究过程中突显研究的环节,将富有特点的孤立方法整合成基本流程,是教师一次教科研历练的过程。体验式研究是教师改变教学行为的教学研究。它聚焦教师在教育观念指导下指向教学内容的系列教学管理动作,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这也是体验式研究的本意。
单元体验式教学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
1.解决实践中的真实问题
研究源于工作需求,帮助教师把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及学生成长规律,树立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研究结果提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行为。
2.优化日常教学工作方式
合理分配工作时间,研究过程真实,研究方法适切,教师由经验性思维向探究性思维转变,教育实践由经验的水平提升到理性的高度。
3.体验教育科研基本过程
教师聚焦研究问题,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工作态度,具备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与提高专业素养。
如果我们拓宽学校教学管理思路,支持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单元体验式教学研究,形成学校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教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亲身经历、贯穿情感、内化生成,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的有效性就会不断增加,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就获得了大面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体验式研究与教学工作一样,都是教师的一种工作常态,但在本质上又不同于教学工作。体验式研究是以创造性地探索未知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以改变教学行为为主要任务,是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教学工作是依据课程标准,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对知识进行传承的教学活动,是在经验基础上进行工作。体验式研究强调科学探究,关注逻辑线索,突显规律认识,注重行为变化,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二、基本过程
体验式研究是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研究活动的集合。它关注研究的问题化、情境化和操作性要求,抓实教师研究过程,引导教师真实思考,扎实运用研究方法,促进教学行为切实改进。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研究笔记,主要采取“三??一”的形式:教师在办公桌上放一本理论书籍、一个笔记本、一支签字笔,有时间就学习理论,有想法就实施验证,有做法就记录下来。将研究活动融合在日常工作中,这是真实研究的保证。
为了确保此项工作有序推进,我们选择六个样本学校进行试点,涵盖公办、民办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学段,教研组、年级组、学校层级,经过努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结合泗阳县双语实验学校周淑青老师的研究案例《绘本辅助习作教学――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研究》阐释研究过程。
1.聚焦研究问题
教师经历丰富的教学情境,产生诸多教学困惑,体验式研究以此为基础,在研究过程中更新视角、深入思考,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司空见惯中,发现问题、梳理问题、表述问题,分析自己的教学症结所在。教师可以通过各级各类的评优课、示范课、研究课展开研究活动。教师在这些课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容易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提出假设、实践验证等环节,将学术性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性措施,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例证:每周四的三年级习作指导课,孩子们就开始犯愁,习作题布置后无从下手,上交的习作内容贫乏、语言平淡、言不达意,缺乏真情实感,许多教师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参与体验式研究后,我开始关注这种现象,感觉到习作教材是以主题安排为主,缺乏内容规定性和指导有序性,很少有循序渐进的习作基本功训练,习作教学效果依赖教师个人素养。教师在习作课上往往简单地提一下基本要求,缺乏有效的指导,读读范文就草草收场,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加上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写不出真情实感也就不奇怪了。究其原因,是缺少习作教学资源和教师习作指导行为不当。
2.开展调查研究
现状调查是教学行为改进的逻辑起点,必须掌握目前教学状况的具体事实。教师本人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录音和录像,访谈其他教师观察结果,对学生进行询问,通过听反映、看现场、查资料的方式,将学生谈话、课堂观察、教学设计、试卷分析等第一手资料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分析调查材料。在充分占有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反思自己教学行为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根据教学经验探寻改正策略。
例证:针对这一问题,我开始积极寻找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首先对同组的老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同年级其他班级习作指导课的教学现状,老师们在习作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其次抽取五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学生进行谈话交流,了解他们是否喜欢习作指导课、为什么害怕习作、对习作课堂有何期待。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习作课是不喜欢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创作想象力,不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有一个令人欣喜的发现,就是学生对绘本阅读很感兴趣,看完绘本都很乐意交流讲述,即使平时很少讲话的学生,也能根据绘本中的插图叙述一二。因此,我确定了一个研究主题“绘本辅助习作教学,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进行绘本习作教学研究。
3.查阅文献资料
查阅文献是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基本保证,提供教学观念内化的理论支持。在确定研究问题后,就要围绕中心内容,阅读各种教育文献,广泛查寻网络信息,切实研究相关资料,捕捉解决问题的行动措施,帮助我们对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体验式研究是就事论事的研究,研究实际存在的问题,但也要有理有据,对实际问题做出必要的理论分析,加强经验上的总结、理论上的提升,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途径。
例证:对于习作教学中的困惑,我向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请教,上网查阅了一些相关的习作策略,才发现近几年已有人把绘本阅读运用到习作指导课中,而且很有成效。于是,我搜集了有关绘本阅读、绘本教学、习作教学的文献资料,学习作文教学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了解绘本习作和习作教学动态。我还积极参加台湾著名作家花婆婆方素珍的“儿童绘本阅读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研读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以及彭毅的《图画书》,在组内积极开设绘本习作研讨课,不断提升自身绘本习作教学水平。
4.提出研究假设
提出假设是教学行为改进的中心环节,是发展教师思辨能力的重要路径。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结果,采用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揭示具体事实的内在本质联系,提供比较可靠的研究假设。正确的假设以客观性、操作性和预测性为主要特征,往往是在教学现场产生灵感,包括遵循的原则、具体的路径、采用的方法等。研究假设将丰富的经验上升到科学理性的高度,通过心智活动进行推理,将模糊的认识转化为清晰的认识,引导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例证:通过现状调查和研习文献资料,我真正认识到,绘本中的图画与文字相辅相成,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利用绘本进行习作教学深受孩子的喜爱。我经过深入思考、反复论证,提出一种假设:如果能够充分挖掘绘本中丰富的语文学习因子,利用图画的张力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链接学生生活实际,就能唤醒学生习作的愿望,激发学生乐于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进行实践验证
实践验证是教学行为改进的修正过程,是整个体验式研究的关键步骤。教师要把研究假设放在每天的课堂中去验证,在实践中甄别结论真假,判断行为优劣,对理性认识进行修改,采取系列行动得出可靠的结论,从而改进原有的教学行为。学校领导、科研人员、学科同行通过观察课堂教学,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观测,检验是否与教学状况相适应,来评估研究假设的有效性,使教学行为趋于完善。
例证:按照自己的设想,我在每次的习作教学中都渗透绘本学习,逐渐有了自己的习作教学思路,形成了合理的习作指导行为。举一例说明,我根据台湾作家几米《童年下雪了》中的一篇故事《卤蛋》,进行《我的愿望》习作教学的过程。
上课伊始,我出示文中关于卤蛋吃饭前、过马路、睡觉前的祈祷画面及文字,学生迅速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类似经历,马上兴致盎然,积极探讨愿望是什么。经过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出愿望就是自己心里最看重的?|西,表达愿望就是说出最真实的想法。我又引导学生想象:卤蛋考试前,他又会许下什么愿望呢?激起学生自由创作的欲望,引发了学生第一次动笔。各人写好后,我及时组织大家结合绘本内容进行交流。学生发现卤蛋的愿望真是很奇特,但不会完全实现,那么我们会有什么愿望呢?引发学生第二次动笔。本次习作指导课,经过讨论愿望、卤蛋的愿望、自己的愿望三个阶段启发引导,依托绘本画面激发学生想像,学生们很容易写出了自己的愿望,在首尾各加一段,一篇习作就轻松地完成了。
我特别邀请教研组内老师参加此次活动,围绕绘本习作教学进行研讨。他们一致认为本课习作教学很成功,同时也提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完善了我的绘本习作教学思路。我的探寻还带动了组内全体老师积极参与研究,形成了深厚的绘本习作教学研究氛围。在此基础上,我又将绘本习作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以《小绘本 大课程――我谈绘本习作》为题开设讲座,与全校老师进行分享,并且送教下乡帮扶薄弱学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6.总结行为变化
体验式研究不需产生关于教学的普遍规律,需要研究结果适合于任教对象的教学情况,关注是否形成新的教学行为,要求教学行为变得更加有效,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例证:通过一学期的体验式研究,我不再是按部就班走传统的习作教学程序,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习作指导策略,注重学生表达兴趣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习作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学生对习作显示了浓厚兴趣,能依据绘本提供想象的空间进行有效的创造,进行扩写、仿写和续写,学生表达欲望强烈,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找到了写作的乐趣,习作水平稳步提高。所有这一切,都源于自己习作教学指导行为的改进。
上述六个环节组成的“单元”是一个整体,各环节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多次运用,先后顺序也可做适当调整。在研究过程中,要记好研究笔记,积累原始资料,随着研究工作的推进,不断将资料进行加工和提炼,变成具有概括性的研究结论,增强自己的教学理解能力,感悟到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样的研究促成教师对教学现状的认识和对教学实践的改进。
三、效果体现
根??六所试点学校反馈,教师响应迅速、参与率高,不少教师痴迷于这种教研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密切关注自己的研究问题,教学成绩高于平行班级。大家一致认为,这种教研方式好理解、切入快、易操作、有实效,容易形成学校的研究氛围,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体验式研究经历完整的教学研究流程,重方法、重体验、重过程,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体验式研究基于教师自己的实践,体现从实际问题出发,到探究教学规律,再到转变教学行为的真实过程;体验式研究侧重于教学细节研究,解决了教师自己的教学问题,得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优化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取得了自己的教学成绩。
教师亲身体验教育科研过程,通过查阅理论文献、深度思考和课堂实践,不断改进教学行为,对研究主题的领悟就会达到一定水平,研究问题由现象的认识上升到本质的认识,研究结论由个别的实践转化为普遍的运用,特别希望自己的研究经验与他人共享,产生强烈的公布研究成果的欲望,这时撰写论文已是顺理成章。每位研究教师都可以把自己在体验式研究中积累的一些个别性、碎片化、浅层次的研究素材,凭借自己的深入思考和精细表达能力,形成一篇优秀的论文,做一次精彩的报告,这在本地试点工作中已得到验证。教师在撰写研究论文的过程中,还要细心地做好研究笔记的整理、分析和归纳工作,力求把握新时代教学改革的走向,随时观察现象、总结经验和充实资料,经常与同行交流研究信息,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论文的具体内容,还能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平,充分体现成果的社会价值。完成一个体验式研究的周期一般是一个学期,每次解决一个小问题,得出一个小结论,经过若干个“单元”研究即可形成自己的系列论文,构建自己的成果体系。
通过单元体验式教学研究,教师将在新的高度、深度和精度上,从新视角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新动力强化自己的理论学习,用新观念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体验式研究的时间可能有长短不同,研究的水平可能有高低不同,研究的成果可能有多少不同。但是,教师以“单元”为载体实施“体验”的教学研究过程,改进了自己的教学行为,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适应当前教学变革的要求,也发展自己的探索能力,更好地实现一名教师从“经验型”向“学术型”的转变。正是在这样的行为改进过程中,教师实现了教学水平的突破,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向纵深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丁伟红
Unit Experiencing Research and Teachers’ Teaching Improvement
WANG Tong & WANG Wen-hui
(Siyang Bureau of Education,Siyang 223700,China)
Abstract: Unit experiencing research is a kind of teachers’ research summarized in teaching administration.It integrates educational research into daily teaching,which helps teachers solve the problems of lack of research time,professional guidance,and practical path so that teachers can improve their teaching behaviors and heighte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effectively.“Unit” means that the important research methods are integrated into a procedure of research,and that teachers experience the basic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As a result,a number of “unit experiencing” research can continuously optimize various teaching behaviors and teachers can gradually construct their own teaching styles.Key words: unit experiencing research; teaching behavior improvement; research method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作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3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大有进步。不少学生基本上能按习作要求去做,但也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内容不够具体,语言和标点不够规范,词不达意等。这主要是训练不够扎实形成的。在这一学期的作文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加强各方面的训练。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次习作教材共安排了8次习作,以“乐生、实际”为宗旨,内容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采用多种呈现形式,可以进行多元选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习作,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欲。
三、教学基本要求:
1.能留心周围的事物,继续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交流。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做过的表述清楚。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4.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例文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照搬照抄,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的方法。5.以例文为样式,主要是片断练习,根据每次习作的要求,例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
四、教学采取措施:
1.重视对课文范文、写作方法及要点的领会,学习。
2.利用好看图写话,上好看图写话课十分必要,它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要多看,多思,多想,坚持写日记。
4.通过剪贴小报、图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5.认真上好阅读课,在阅读教学中,重在教给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7.多读、多练、多思。提高写作水平。
8、关心差生,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及时指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五、习作训练安排:
习作
1、看图写一篇习作。
要求:
1.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的写作方法。
2.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点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习作的方法。
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习作。
4.乐于把自己的习作与他人交流。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标点和词句。重点:怎样把事例写具体、写清楚。难点:抓住细节把事情写具体。
习作2、为别人画一张像,然后写一篇习作。
要求:
1.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2.按一定顺序写并配上自己创作的图画。重点:抓住人物的特点写。难点:能按一定顺序写并配上自己创作的图画。
习作
3、写写自己的新发现。要求: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新的发现,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2.能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3.学着大声朗读、修改自己的习作,能发现有明显错误的语句。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重点:通过具体事例把人物写具体。
难点:抓住典型事例,把人物写具体,从而打动别人。
习作4、看图写一段对话。
要求:
1.读懂例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弄懂“反哺”的本义及其引申义。
2.借鉴习作范例,在三幅图中任选一幅,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用对话的形式进行仿写,记叙一个有意义或有趣味的故事。
重点:如何合理地使用提示语和引号、冒号。
难点: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注意正确使用标点和提示语。
习作
5、写一篇黑板报稿。要求:端午节的来历(习俗)
1.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流行地区和民间习俗。
2.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能根据需要组合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重点: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难点:能根据需要组合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习作
6、写一篇发表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的文章。
要求:
1.通过阅读例文,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
2.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
3.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重点:能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难点:能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
习作
7、写一篇日记。
要求:
1.通过阅读例文,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2.读懂例文要求,了解日记的格式、内容以及日记的好处。
3.根据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仿照例文选择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写成日记,并逐步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重点:学会按照一定顺序细致观察。难点:能按一定顺序写生活中的事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做到真实具体。
习作
8、编一个童话故事。
要求:
1.通过学习例文,激发编写童话的兴趣,初步学习编写童话的方法。
2.能根据自己的认识,选用合适的图画,编一个童话故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及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叙述清楚。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重点:能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个童话故事。
难点:能把事情的经过及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叙述清楚。
教师要久久为功地指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请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好段,注重积累,争取尽快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