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阶段学科活动成果 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视导阶段报告20130510
中学阶段学科活动成果 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视导阶段报告20130510 立足课堂,追求高效 小学英语学科视导组 二〇一三年四月 按照市教师进修学院整体工作计划安排,由市专兼职教研员10人组成的小学英语学科视导组,在李本祥副院长的带领下,于2013年3月18日至4月10日对大庆一中实验一小、实验二小、一中机关小学、市直机关一小、市直机关二小、市直机关三小、市直机关四小共七所学校进行了教学视导检查。视导组成员严格按照视导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了视导任务。现将本阶段视导情况汇总如下:
一、目的明确,合作高效。
本阶段视导工作紧紧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主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市教育局直属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实施与教学管理状况,促使学校提高对高效课堂的认识,重视教学研究,重视目标达成,探索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的高效课堂构建的对策,全面促进学校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全面提高学校课程实施与教学管理水平;同时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研究、指导、服务、管理功能,创新市级教研工作方式,丰富教研工作内涵,提高教研工作质量,最终实现全市教研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在每所学校视导过程中,小学英语视导组一行5人,按照任务分工有1人专项负责学校基础材料的查阅工作,其他4人每两人一组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视导通过听、查、谈、问、评、看等综合的方式,多方面收集信息,较全面地了解了学校高效课堂构建的整体状况。小学英语学科共听课55节,听课覆盖面达90%。观看了机关三小英语语言实践课和英语社团等校本特色课程,参加了机关二小英语学科教研活动。与学校英语组交流研讨7次,同教师单独评课交流50人次。并对各校教师的教案、学生作业、教学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及英语课题成果积累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地检查。其中检查教师教案61本,查看学生《资源与评价》等作业2063本、英语特色作业204册。通过分工合作,使得视导组在短时间内较全面地了解了学校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情况,较高效地完成了本阶段视导工作。
二、发挥当前优势,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可行。
通过听取学校课程实施与教学管理自评报告,以及对学校有关材料的检查了解,总体上看七所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各方面都已形成各自的特色,在英语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校本研修、特色课程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下一步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可行性保障。各校当前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抓住英语学科特色,丰富课程内涵。通过视导我们看到各学校对英语学科都比较重视,在师资、课时、教学资源等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保障,各校都能保证每周开足4课时英语课。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英语特色课程,如机关一小开设了英语口语课、机关三小开设了英语语言实践课、机关四小开设了英语阅读课、一中三所小学在一年级开设了日语课,在四五年级开设了英语外教课。各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英语特色活动和校本课程,如机关一小的英语口语活动队、机关三小的“英语社团”“英语戏剧社”、一中机关小学的“英语文化节”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英语习得和实践机会,又为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实践能力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2、打造优良的英语师资队伍,教师基本功扎实,为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英语师资问题一直是阻碍各校英语学科建设进程的重要因素。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七所小学的英语师资都比较优良,市直机关的四所小学已基本形成了老中青梯队式结构,教师构成比较合理。在视导过程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老师们积极的学习热情。无论是刚刚上岗的年轻教师,还是有着二十几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都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积极参加评课研讨,聆听视导组专家建议,积极交流意见,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虚心反思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正因为有这样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使得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看到了教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近几年毕业的年轻教师英语专业素质较强,语音面貌大都非常良好,课上老师们都能运用得体的英语语言组织教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形成英语思维能力。多数教师的板书设计巧妙,比较新颖,图文并茂,书写规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一中实验一小的黄杰、王晶老师自制教具方面较为突出。老师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和制作操作性强,趣味性高,符合教学情境的教具,对课堂教学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充分发挥有耐心和亲和力强的优势,注重关注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机关二小的车明秋老师和一中实验一小的姜宁老师,注重与低年级孩子的沟通和引导,对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循循善诱,充满耐心和爱心。车明秋老师的课堂基本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关注清晰呈现了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教师较智慧地把握细节,如在孩子学习出现困难时,教师常说“这个不用着急,一会咱们就学会了。”通过这样的语言化解了孩子学习的焦虑。
课堂教学趣味性强,活动形式多样,学生乐于参与。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开展了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趣味性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语言的欲望。如,机关四小孙晓欢老师的“木头人”游戏、何鸿雁老师的“Bingo”游戏和“羊村的快乐一天”活动、何丽霞老师的“击鼓传花”游戏、崔蕾老师的“魔镜照一照”游戏和陈薇薇老师的“接龙”游戏等。
机关一小的每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都训练有素地用朗朗上口的小歌谣组织教学,替代了以往课堂常见到的教师大声呼喊组织课堂。学生跟随老师齐说歌谣,边说边坐好。学生不仅使用了语言,而且知道教师的意图,很好实现了语言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3、纳入新元素,尝试新方法,高效课堂建构萌动。各校在教学中都能做实备讲思环节,把握高效课堂的因素。在视导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些学校的部分教师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已经对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和构建要素有了初步的学习和了解,部分学校已在教学中尝试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如一中三所小学教学中都使用了“乐学单”或“自主学习活动单”。乐学单包括课前准备、课中探究、拓展延伸或课后作业三部分。教学目标呈现比较明确,内容比较丰富。一中机关小学的教师们不是完全只按照活动单内容授课,注意把学习单内容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它的教学辅助和促进作用。学习单的每部分活动后还设计有同桌评价、老师评价、自我评价等评价区,便于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
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布置了内容多样的预习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预习作业的内容不只局限于新课知识和内容的学习,还包括围绕新课话题的相关素材的搜集,将课前预习落到实处。如机关二小的贾晓丽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查找资料方面做得非常充分,分工明确,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在学习形容词一课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和学习形容词,课上进行交流汇报。组内每位成员都有任务,课前认真搜集,课上踊跃汇报,小组长负责组织和监督。使得课前预习活动既做到了学前的准备,又达到了知识拓展的目的。
部分学校的中高年级教师在课上开展了学生自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提问的能力。如机关四小何鸿雁老师的新课文学习课,为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设置了学生自读课文、对课文提问的环节。教师基于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让学生独立思考,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各种问题,挑战式地向同学发问,对组同学快速应答解决问题。短短的3分钟之内十几名学生站起来发言,在检测学生词句等语言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提出了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将原本非常简短的课文内容变得丰富生动。
4、适时进行情感教育,注重学科德育渗透。大部分教师都能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契合点不失时机地进行学科德育渗透。如机关二小的徐飞老师在教授《Dad played the erhu.》一课时注重中西方乐器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潘璐璐老师在教授《Maybe I’ll be a writer.》一课时教育学生要有梦想,并在现实中为实现梦想而努力;车明秋老师在教授《This is my head.》一课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要懂得尊重别人,关爱同伴。机关一小的齐爽老师在教授《You should tidy your toys.》一课时教育学生要做文明人,遵守行为规则。通过英语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5、课堂教学评价多样化,激励学生学习。大多数教师在课上都采取了分组评价、个体评价、打分、语言激励等各种评价形式激励学生学习。除了以小粘贴、小卡片等对学生给予奖励,机关四小的教师们都借助“奖励卡”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地给予评价。有的老师设计的分组比赛活动,在开展评价的同时又操练了语言。如:机关四小何鸿雁老师采用的为蛋糕插蜡烛的评价,何丽霞老师的“金字塔”式评价,崔蕾老师的“贴五官”游戏评价和陈薇薇老师的男女生拔河比赛评价等形式。机关三小魏洪亮老师课上用趣味性非常强的画卡通人物活动作为评价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老师课堂评价语言丰富,使用excellent、good job、wonderful、Good sounds等多种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准确地评价。大量评价的运用在表扬个体学生的同时,对班级其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起到了激励作用。
6、“任务驱动式”教研,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视导期间我们观摩了机关二小的英语学科校本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题突出。教研活动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主题,对上午该校徐飞老师的课例进行了互动式评课研讨。2)全员参与。本次活动一改以往一言堂式教研,所有英语老师都参与其中,畅谈自己对该课例的认识。每位教师都积极发言,不时有同伴穿插补充,气氛非常热烈。3)任务明确。积极研讨的前提是精心的准备。这种准备不是“事前写好,活动中照本宣科”的准备。每位教师在观课之前就确定好自己的关注点,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去听课。评课时围绕一点进行点评,并配以详细的案例。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从如何有效备课、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采用多样形式评价、创设真实语境、设置分层次作业等多角度对徐飞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改进建议,将听课和评课环节都落到实处。4)问题牵动。研讨过程中新上岗的老师还提出了“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等个人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其他教师给予了相应的解答,真正做到从问题出发,最终解决问题的教研活动目的。
三、查摆问题,构建高效课堂正在路上。
虽然经过多年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教师们对新课改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学习和了解,但各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教材把握不准确、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学生主体性不突出等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和整改。
1、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缺乏对课文情境的理解。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不够深入,个别教师的教学目标确立不够准确。有的教师教学重点确立不准确,学习训练不突出。有的教师对核心语句的训练内容不够完整,缺乏语句的整体操练运用。如What will you be? Maybe I’ll be a...此语句的训练只是单一地训练了答句,缺乏对话式的问答活动。
大多数教师对文本整体感知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对课文情境重视不够。教师没有按照培训要求有效地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语境,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再具体学习。在新语篇学习的新授课上,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前半节课过于注重预习作业的处理,或只关注词句、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导致课文整体呈现过晚,在课堂启动20多分钟后才呈现主课文;教师轻视课文真实语境的创设,缺乏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语意和语言语用的活动;学生自由读文,朗读操练的时间过短,导致练读活动流于形式。
在具体文本学习时,教师主导过多,多数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语言知识学习过于零碎,多机械操练,缺少学生对新语言的接触、感知、理解、模仿、运用的过程和语言运用活动,无真实语境的机械操练开展较多。
2、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
一、陈旧。在某些教师的课堂上仍旧在采用英汉互译、师问生答等传统教学教授方式,缺乏学生感受、探究的过程,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如在个别教师的单词教学中,只是按照单词表的顺序,将生词直接呈现给学生,没有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语言的过程,新语言呈现缺乏合理性、层次性。核心语句的教学中,教师直接采用师说汉语,生说英语的方式呈现和学习新语言,缺少学生对新语言的感知理解过程。在个别学校部分教师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应试”操练的倾向。课上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进行习题解答,所练习的题型多为词汇、语法的记忆练习,缺少符合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运用活动。有些练习的题型不符合小学阶段教学目标,甚至违背课标学习要求。
3、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率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表现在备课上,教师对学情考虑不够周全,使得教学活动设计不能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有些活动难度过大,容量过多,学生完成起来有困难,完成效果不理想。在课上活动实施过程中,虽然活动设计比较新颖,但是教师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导致只有少部分好学生能够参与完成活动,其他大多数学生没有收获。在课上教师只关注少数好孩子,有的学生一节课回答问题十余次,而班级其他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坐在班级偏后排的学生教师关注不到。使得课堂教学中存在大量的“旁听生”,学生整节课没有参与学习的机会,没有独自开口说英语。
4.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较少,缺乏小组合作学习。新课标要求在课堂上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应该是人人积极参与学习,独立思考问题,生生互动,大胆交流,协同合作,积极探究。小组合作开展的成功与否是决定课堂教学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听课中我们感到,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小组合作的过程,多是教师引导和教授,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自主学习活动较少。还有的课堂小组活动开展缺少实效,流于形式。教师开展的活动价值不高,一些机械操练活动本不需要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但教师反复多次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猜测已明确的已知内容。此外,小组合作的时机不恰当,如:原本应由教师传授的新知,却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结果难度很大,效果却不理想,大部分学生不能参与其中。
5、对教案、学案的设计和应用还需进一步探究。
在视导过程中我们详细查阅了各校所有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教案大都书写规范、整洁。大部分学校的教案设计结构比较合理,划分了固定的板块,如,机关二小教案最前页有对本年级的学情分析、学期的重难点、学期的教学任务要求、教材各模块内容分析等整体分析梳理。具体课时教案设置了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区块。机关一小的教案内有集体备课记录,有主备人,每三个模块设附加内容,比如添加课外歌曲;扩充背写单词,每三个模块设置阶段性的任务,教案使用起来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有的教师在书写教案时用不同颜色笔做重点标注,个性化内容都能做到手写。所有教师书写益教随笔,结合授课内容进行专题式反思。全英规范较为突出,并能用全英书写。机关三小、四小采用了智能教案,一本教案循环使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同时,又给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空间。
但是有些的教师教案教学重难点不突出,不明确。有的教案教学过程过于简单,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环节,甚至一些教师的教案只是练习题的罗列;有的教案中对于教师活动设计详细,但对于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的叙述较少;有的教案没有课后小结或反思;有的反思也流于形式;还有的跨年段教师只有一本教案,没有分年级教案;有的学校智能教案按单元书写,没有每课时教案;部分教师的智能教案本学年延用上一学年教案没有体现个性化设计或体现较少。大部分教师主动进行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尝试,对“自主学习活动单”、“评价高效课堂标准三七法智能学案(机关三小)”有一定的认识,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但仍存在活动单内容单一,只是习题的罗列、容量过多、问题与教材重叠等现象。
各学校还要结合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对教师教案和学生“学习活动单”的设计进一步探索,要按照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科学设计,提高教案、活动单和教材的契合度。导学案内容的设计应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更加紧密,形式应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应把导学案设计成简单的习题练习。教学中还要视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应把导学案中布置的问题与复习、导入、新授各环节相结合,避免过度依赖活动单,更不要游离于课文教学之外。在教学中适当设置检查纠正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的环节,改变教师一人公布答案检查纠错一带而过的做法,留给学生自我纠错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同桌或小组相互讨论之后,再进反馈,增加学生相互交流和补充学习环节。
四、综合发展,促使课堂教学实现高效。
1、教师应加强对“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思考。教师对高效课堂相关知识和理念已有初步的学习和了解,但还需深入领会高效课堂的内涵和实质,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掌握其标准和要素,知道应关注哪些细节与问题,并把有关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强化对课程标准的研读
虽然教师整体的教学能力较强,但是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个别教学中还存在对教材理解不透彻、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不得当,学法指导不到位等现象,其深层原因在于对课程标准的理念把握不够准确。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性文件。希望各学校继续做好课标的研读活动,坚持经常,不断深入学习,并通过考核检测、培训研讨等形式引导教师在精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让教案和活动单成为实施高效教学的有效工具。
3、内通外联,拓宽教研范围和渠道,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构建高效课堂,重在教师队伍的素质。各校英语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主,年富力强,有求新求进的愿望,因此要进一步挖掘教师潜能,创新校本教研、学科间教研、校际间教研的大教研模式,引导教师加强研究,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教师用书、研究学生,加强教研组内的交流合作,加强与市内外名校的沟通联络,让教师在学习研究和实践历练中成长。
4、课题研究应更有实效性。英语学科在各学校整体带领下参与了一些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课题研究应与学科教学结合得更紧密一些。多年来各校英语教学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师应利用课题牵动,引导教师总结已有的经验,深入思考和提升,注重资料积累,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成果。对于学校教学中的建议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和专长,每位教师都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结束语
在近半个月紧张的视导工作中,所有参加视导人员都付出了许多辛苦,大家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计较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多看、多学习、多思考。虽然累一些,但收获颇丰。无论是教研员还是教师都感到在这十几天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东西,自己充实了很多,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在视导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直属小学校英语学科近几年来取得的突破性发展,逐渐由起步走向成熟。当然,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尤其是课堂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比较严重,有些问题急需正确的引导和纠正。从目前状况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距离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还比较遥远,但我们小英人坚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学习研究,小学英语教学一定会愈来愈精彩。
第二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视导报告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视导报告
2009年11月10至12日,小学部一行6人按我院年初工作计划,视导了黄梅县一所幼儿园、四所小学(黄梅县一小、黄梅镇沙岭小学、黄梅县实验小学、苦竹中心小学),其中两所城区小学,两所农村小学。本人听课7节,其中6节语文课,1节思品课。下面谈谈我听课的感受和思考。
一、主要亮点
几位教师教态亲切,教学主线清晰,能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感受最深的是课堂返璞归真的气息,教师们基本树立了 “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意识,课堂真实、朴实、平实,没有心浮气躁,没有故作矫情,没有故弄玄虚。综观6节课,主要有以下亮点:
1、立足文本,实行有效拓展。
有的教师能立足学生的“惑”和文本的“白”,适时链接相关课程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学习过程。课堂具有一定的厚实感,富有情趣和意趣,小文本与大文本相得益彰,较好地实践了“用教材教”的理念。
如《落花生》一课,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教师没有空洞的讲解,而是在文本的重点处,寻找了一个很好的拓展眼,适时链接了有关许地山的背景资料,在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方面给予学生引导和点拨,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感知作者就是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了这句话深刻的内涵,体会了做人的道理。这样既顺应了学情,突破了难点,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
2、授之以渔,渗透学习方法。
教师打破了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了学生学读书的思路,注重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如《落花生》一课,教师自始至终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用“看详略,抓重点”的方法,略学“种花生”部分;用“看详略、看内容、看目的”的方法学习“收获节”部分,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习得了受益终身的读书方法。
3、多法感悟,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层对话。(1)扣重点词句,品析感悟。
几位教师都能抓住文本中的重词语段,引导学生“品”重点词,“悟”关键句,读中悟,悟中读,读而思,思而读,披文入情,由情悟文。学生的发言有个性的张扬,灵性的涌动,体现了较好的语文素养。
(2)填补空白,想象感悟。可以说,“空白”是文本内容最丰富、情感最充沛之所在,也是学生驰骋想象、尽情感悟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弦外之音。如周甜老师执教的《孔子拜师》一课,教师善于捕捉文本空白点,让学生补白想象,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引导学生联系孔子的名言说说孔子是怎么学的;扣住“毫无保留”一词,引导学生想象老子是怎么教的,为我们打开了一个隐匿于语言背后的世界,通过填补这些空白形成一种“熟悉的陌生”。
(3)联系生活,移情感悟。
教学中,教师把语文学习同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建起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如《匆匆》一课,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悟“针尖上的一滴水”是多么渺小,朱自清先生逝去的八千多个日子是“针尖上的一滴水”,那我们小学生经历的四千多个日子在时间的流里,该是何等的渺小。如《孔子拜师》一课,扣住孔子的话“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与文本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对白,阅读因充盈了鲜活的体验而引人入胜。
4、重视语言训练,创设语言实践活动。
语文是“学语习文”,其本真是教会学生理解母语和运用母语,语文教学千万不能“得意忘言”。语言文字训练虽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却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和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把语言文字训练与课文内容的感悟融为一体,突出语文姓“语”的特点,让语文课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可喜的是,几位上课老师都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读懂课文,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思维发展上,在课中都进行了平实、朴素、多维的语言训练。如《孔子拜师》一课,教师让学生想象孔子和老子见面的情境,并分角色创造性地复述人物的对话,再现当时的情境,感悟孔子和老子的谦和知礼,让阅读过程成为语言训练的有益载体,让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语言和精神实现了同构共生。《落花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教师让学生用“居然”说话,并相机设问:为什么是“居然”?把语言训练和文本的感悟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维和语言训练。《匆匆》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徜徉在语言的溪流中,尽情感知语言表达的内容和形式,抓住文中语言典范之处,让学生赏读、仿写,以读学写,以写促读,充分挖掘了语言的“增值”价值,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5、以评促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有的教师善于捕捉积极的“评价点”,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客观的、真诚的,又是发展性的评价。例如《匆匆》一课的教学评价很有特色,真正起到了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一是评价主体多元,除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外,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行走在“最近发展区”,形成一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探讨、相互砥砺的学习氛围。二是老师在评价时,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展示思维过程,如:你为什么这么读?以此暗示读书的方法和要领,促进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二、引发的思考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最精彩的课永远是下一课。在收获惊喜的同时,有的课堂也引发了我以下思考:
1、有的课堂容量太大,教学内容泛化,教学目标的制订不切实际。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因此,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内容,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2、教学问题的设计不够精妙。有的过于宽泛,指向不明;有的过于琐碎,缺少思维的深度。此外,有的提问时机也不适当,不能顺学而问,有些生硬。
3、阅读教学的层次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教无定法,教学有法。精读课文教学一般可分四个步骤: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有的课没有体现出由整体——部分——整体、由初读——品读——美读,由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熟读成诵的读书过程。有的课还步入了“读”的误区:重读轻阅,甚至只读不阅,用“书声琅琅”代替了学生的静思默想。
4、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少。教师设问多,学生质疑少。对文本的分析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不要急着把自己的观点、编者的观点告诉给学生。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应多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能入境了吗?动情了吗?要多问学生:“你感觉到了吗?”
此外,有的老师为了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在精读时,先围绕“你喜欢文中的哪些段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然后不顾课文段落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让学生孤立地进行所谓的“研读”。这样做,看似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其实学生是不可能深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也不会真正习得课文的语言文字。西方一位美学家说:“当你只欣赏花瓣的时候,你便失去了花的美丽。”字词句段篇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旦脱离语境,也就失去了生命活力。
三、建议
1、明确课时目标,找准起点,突出重点,让学生学有所得。(1)要重视对学情的分析,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找准学习起点。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备课观,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教学、设计教学。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期望,把握学习起点,从学情实际出发构思教学过程;要分析学生的知识和生活视野,了解学生对特定单元主题的兴趣和理解,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阅读的兴趣点、心动点以及阅读的盲点。许多课文无明显的“文眼”可寻,我们可以从学生阅读时所产生的疑问、困惑入手导读课文。
(2)要加强对文本的解读,认真领会编者的意图,确定教学内容。文本解读是教学创新的第一要务,对文本的把握程度决定了阅读的质量和对话的深刻性。有位特级教师说过:“要在文字里面‘出生入死’,要沉入词语中,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来读„„”教师要对文本做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细究和深读,要参透文本之中的情感、文本之中的意味。
“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教得准比教得好重要!文本是经过编者精心加工的,价值导向基本是明确的。要重视把握文本既定教学内容,把解读重点落在细读文本、悉心领会编者意图上,思考文本已定了哪些教学内容。课文从三个层面显示了基本内容:一是组前“导学提示”提示主题内容。教师要了解单元编排体系,从整体上解读、把握教材;二是课后思考练习题提示了本课教学重难点。教师要对照思考题,落实重点句段的教学;三是单元综合练习。
教师要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剔除枝蔓,突出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在一课时对所用内容来个“一网打尽”。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
(3)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问。
阅读需要问题指引,问题来自阅读。好的问题提纲挈领,具有思维的价值,沿着问题指向,阅读就会有一条清晰的线索。
教师要“少问”。提问要力求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处处涉及。一堂课比较彻底地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
教师还要“善问”。问题的设计要有极大的包容性,要有较大的覆盖面、穿透力、挑战性,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要问得适时,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巧妙发问。其次,要问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①抓住兴趣点提问,激发动机;②抓住疑难点提问,生疑解疑:③抓住发散点提问,训练思维;④抓住空白点提问,激发想象。
2、立足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我们老师要淡化自己,突出学生,不能满堂讲、满堂问,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要重视“有为”,也要看到‘无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1)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其质疑问难。
教师要把发现探究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读中生疑,读中质疑,读中释疑;要鼓励学生提出真实的问题,并以学生的真实问题为根基,因势利导,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引领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我们可以围绕文章的重点段,引导学生质疑,如“读了这段话,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梳理,筛选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释疑。
(2)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线,让读贯穿教学的始终。读书要给足时间,加强指导。要体现读的层次性,整体感知时,要读正确、通顺,自读自悟时要读出理解,回归整体时,要读出感情;要体现由读出意到读出情到读出神的训练过程。要把朗读和默读结合起来,把感悟语言和理解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亲历对课文从陌生到熟悉、由不理解到理解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会文,细细地品读,默默地思考,慢慢地感悟,要在读中引导学生浸润到文字里面去,触摸语言的温度和色彩,体会作者内心翻滚的情感波澜,不要急着把学生往结论上赶。把贴标签式的结论告诉学生是容易的事,但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只会造成学生认识的表面化,助长浮躁心理。要引导学生多亲近文本,在文中“多走几个来回”。只有充分展示过程,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体验充分储备,学生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课堂上,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话语权”,要引导学生个体与教师、与同伴、与文本、与自我进行充分的对话,走进文本深处,寻找多元理解,并在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中,互相倾听、吸收、交融,达到心灵的沟通,视界的融合,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
(3)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不是给别人看的,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提高的过程。每节课的40分钟都要使学生有收获,有提升,要让学生经历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一个真实的课堂要重视学生的错误,并把错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没有过程的教学是架了空的教学。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要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一节课结束了,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这节课老师努力了,学生付出了,回报是什么?你课上的热闹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拔节声吗?
3、优选教学策略,演绎高效的语文课堂。(1)媒体的合理性。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要清楚为什么用,目的是什么,不要只注重形式,要讲经济与效率,要该出手时再出手——精用。多媒体的运用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服务。这次听课,有的老师没用多媒体,但课堂依然不失精彩。我们要树立这样的观点:媒体现代化不等于教学现代化;课件演示不等于教学活动;好课件不等于好课堂。让我们给孩子更多的思维的空间,想象的天空吧!
(2)“自主”的有效性。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注意的是自主不等于自由,不等于自会,不等于不要老师的教。有效教学必须追求“真实的主体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给足时间,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并指导讨论的方法,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有效教学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指导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辩证关系。
(3)课堂的生成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不在于教师能预见到所有教学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开放的场所,它不完全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所框定。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常常会出其不意地闯到课堂中来,这正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本质属性,可能蕴藏着可贵的教学价值。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消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教学进程中的灵活调控,是教师主导作用、教育智慧的最佳体现,是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教师有效的引导与调控,往往使教学“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往往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心领神会”,往往表现为师生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情感的交融。
课堂需要美丽的生成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我市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以便巩固在教育质量年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及时发现在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反思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我市的新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们于2007年4月——11月,通过听课评课、课后座谈、查看教案、查看学生作业批改等方式,对我市二十所汉族小学校语文学科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堂教学的亮点
通过听课不难看出,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与课改初期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最突出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实”字来概括:教学目标务实,教学手段朴实,教学效果扎实。
1、教学目标务实
所听的这些常规课,大多数教师能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依据各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特点及所教课文的特点,采用“读读”“找找” “画画”“想想”“议议”的基本教学策略,在落实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渗透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基本做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如六小徐英霞老师和英安小学郎春红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小张世花老师执教的《燕子专列》、九小刘翠霞老师执教的《放弃射门》、三家子中心小学李梅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英才学校杜海燕老师执教的《夜莺的歌声》等课的教学,一方面落实了字词句等语言文字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和谐教育、珍惜友谊的教育,可谓“润物细无声”。
2、教学手段朴实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课改初期,我们听了太多花哨的语文课,“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等教学手段轮番轰炸我们的视听,使语文教学中出现走过场、搞形式、语言训练虚化等现象。
针对这种现状,全国小语会崔峦理事长多次在全国小学语文各种教学研讨会上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为此,我市也于2006年 9月21日,组织召开了“珲春市小学语文中心备课组课堂教学研讨会”。小学语文中心备课组中的三位省、州级骨干教师(八小孙媛、六小徐英霞、英才金丽红)为全市的小学语文教师上了示范课。在会上,我还针对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了《语文教学应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我市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发展方向。及时制止了这场“浮夸风”。
在这次听课调研中,我欣慰的发现,我市的小学语文课堂开始返朴归真了!老师们在课堂上避免了以往只“为唱而唱”“为演而演”过分追求“热闹”的做法。当然,教师们不是彻底的抛弃了那些手段,而是理智地、合理地使用它们。如八小孙媛老师的板书是把搭石画在黑板上,生动有序的再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一小刘淑华老师在执教《秋天的雨》一课时,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你挤我碰”这个词语,即生动又形象;六小刘艳飞老师在执教《两只小狮子》时,让二年级的学生表演“得意”的神情,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词语,非常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三家子小学的李梅老师在执教《去年的树》一课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课前为学生播放童话故事《去年的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文过程中,又抓住鸟儿的几次问话,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所表现的意境,帮助学生很好地体会小鸟着急、伤心的心情„„这些做法绝不再是作秀,而是扎扎实实地为语文教学服务的一种手段。
在这样朴实无华的课堂中,没有花样翻新的教学手段,但学生依然能乐在其中,这足以证明教师们正在努力践行崔峦理事长所提倡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念。
3、教学效果扎实
在听课调研的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课堂学习评价悄然发生变化。教师们注重通过多元评价来激励学生,在对学生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即习得方法,又培养能力,从而有效地为学生夯实基础。如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我经常会听到老师说:“遇到不懂的生字或词语可以查字典,这是个好的学习方法”;在学生汇报与交流的过程中,我还能听到教师真诚地说:“你看课外书知道这么多知识,同学们应该向你学习”、“你知道这么多理解词语的方法,真棒!”;在让学生读书思考时教师还会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渗透“边读书边动笔画一画或记一记,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这些语言既是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肯定与表扬,更是对其他学生的提示与指导。在教师真诚鼓励之下,学生的字写得更规范了,读书更专心了,回答问题也积极了,教学效果能不扎实吗? 另外,各所学校加强了对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把练字活动纳入到学校的常规管理中。部分学校教导处每周都要对各班级学生的练字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学期中有检查,学期末有评比,强化了学生的书写意识。通过查看学生作业,发现学生的作业质量明显提高。书写态度比较认真,字迹工整,作业本干净整齐,书写效果比以往明显好转。可见,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透过这些亮点,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贪多求全,失去重点。
有的教师想在40分钟内尽可能多地体现新课标精神,结果教学内容安排过多,缺乏重点,使课堂教学失去亮点。如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新”,课文刚读两遍就让学生开始自学生字,小组交流,没交流两分钟就开始检查提问。生字卡片一晃读两遍就开始读课文,课文读的还不流畅,就让学生喜欢哪段读哪段,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最后还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像跑龙套似的,没有轻重,本末倒置,看不出识字、读书的重点和层次。一节课下来,学生字没学会,书也没读好。
我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在一些教师的眼中,教学目标是一个空壳,大而空,公式化,千篇一律,无非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我认为,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应该再细腻一些,实用一点。如在识字教学中,哪几个字的读音容易读错,需要重点指导、纠正,哪几个字的字形容易混淆,需要重点区分,哪几个字的字意难以理解,需要怎样引导,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读说训练也要因课文特色确定各有侧重的训练,要有目的、有层次、有指导、有示范。拓展延伸要联系教材内容有目的进行。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不全面,缺乏深度。如新编教材中每一课都有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这两种字对学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会认的字只要求学生能读会认就可以了,教师要把会写的字作为重点,多读、多练、多写,并且让学生记住。可是在听课中却发现,有的教师在教学时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导致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效果不佳等现象;还有的教师干脆把要求会认的字放在一边不管了,这就是不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造成的。
2、教学策略的选择只注重形式,却忽视效果。
应该说,教学策略的变化创新造就了生机无限的新课堂。但是遗憾的是,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的做法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存在矫枉过正,严重影响课堂效益。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变了味的合作学习。一是以为小组学习就是合作学习;二是小组合作效益太低。
教学形式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活动形式的各个环节,做好严密的组织工作。当我们确定某种活动形式之后,应该想一想:这个活动能给学生的能力发展带来什么?对优化课堂效率有什么帮助?怎样处理更有效?然后把每个活动环节想清楚,把组织工作考虑细致,尽量减少无谓的时间消耗,使每个教学环节、每种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达到最大的优化。
3、部分教师忽视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指导。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凡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要熟练的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可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是,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无论是坐姿,还是握笔,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出现偏差。有的弓腰写字,有的侧身写字,甚至有的趴着写;握笔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母指紧抱中指食指,有的食指中指紧抱母指,有的甚至像握拳似的握笔;读书习惯也是各有“特色”,有的用手指着书读,有的趴在桌子上读;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发音不准确,声音小,站姿不雅,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面对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惯,只有低年级教师注意帮助学生纠正,大部分教师忽略了这一教育环节,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4、学生读书的时间被剥夺
虽然大家都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但是老师们在课堂上还是想多给学生“讲一些”,多让学生 “说一些”,生怕教给学生的太少,从而导致课堂上“书声琅琅”的时间越来越少。其实,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于永正老师在指导学生学文时,学生课文读的不熟不开讲。只有让学生读得充分,读得入情,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课文。可部分教师却偏偏舍本求末,不停的问,不停的讲,导致“以问代读”“以讲代读”,忽略了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
我们必须牢记《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练读”时间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建议
1、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精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老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总之,教师要切实抓好课文的阅读和理解。为了节省课堂上的时间,应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并让学生养成习惯,把预习中不理解的内容做上记号,以便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同时,教师应巧妙设计好教材中的训练点,把每一篇课文都作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教材,使学生学会精读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意思等方法。对于中年段学生应学习掌握的内容,如概括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并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教师都应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
2、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教学离开熟读精思,离开了感悟,什么都没有了。有人说:“语文教学不要‘深挖洞’,要‘广积粮’”,这个比喻是很有道理的。“洞”是要挖的,但要有个“度”。要学好语文,光在课堂上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长进。因此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学生若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读各种文章,不仅能自己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能够提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然后以此为“基点”,向写作迁移,向课外延伸,向生活拓展„„
然而,目前还存在的一个严重的实际问题是:我们的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因而写作文时常常会咬笔头,或者写出来的文章干瘪、无实在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知识结构特点的阅读材料,泛读的量不少于所学课本内容的五倍,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很好地丰富语言、积累语言,增加对语言的感悟,提高遣词造句、驾驭文字的能力,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在这里尤其要提出的是三年级的作文训练须特别重视写段训练,不要盲目提高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安排训练。只有把段写好了,学会了细节描写,今后的文章才不会出现“空洞、平淡”的现象,就能写出有血、有肉、有骨架的文章来。
3、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平时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二是课外学生能主动读书、主动积累,完成作业和扩展学习。
4、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确实,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也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我们发现语文学得好的学生大多数具有良好习惯。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当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和长期任务,也作为提高学生成绩的一种手段。在小学阶段习惯有:
1、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3、倾听、交流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5、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6、读书看报的习惯;
7、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8、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10、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就当前突出的问题,我们主要谈三点习惯方面的建议: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我们在试卷中发现不少学生书写不够认真,学生没有写好字的意识。由此,我们还联想到平时的教学中,有不少学生没有正确规范的握笔姿势。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范写的作用,手把手的一个个进行有效的纠正,直到正确规范为止。其次,教师应巡视进行指导,如发现有学生不认真或不按笔顺,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中高年级老师也应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和态度,坚持常抓不懈,要让学生牢固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思想。有一句古话“字如人面”,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短文”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给的,也可以学生自己提出。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应当结合各年段的阅读要求进行。教师首先应当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动笔的地方自己先动笔,这不仅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也是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例如认真读书的习惯。读书要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读书时要看着字词一句一句地读完,读书不能着急,要边读边想等等。再如,要培养良好的阅读答题习惯。答题要看清题目,不能只看一半,甚至不看要求直接答题,或者不读短文直接从文中找答案,等等。
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
(3)、做习惯的有心人。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和恒心,要舍得花时间精力有意识地训练。比如看到学生字写得马虎、歪斜,教师就应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他们怎么用笔,怎么握笔,本子放的角度,眼睛和本子的距离等等。分析研究字写得歪斜的原因,因人而异地指导,培养他们书写的好习惯。再如,学生领悟能力有高低,习惯养成的时间有长短,有时某些学生书写格式教师须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讲。只要老师做习惯的有心人,我们相信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会养成的,我们也坚信这对学生学习乃至以后的生活,意义更重大。
5、引导学生活学语文。
我们的语文教师抓住语文教学本质属性,拓宽语文学习途径,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学习语文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但是,“积累”是为了“用”。也就是说,学语文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掌握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既是工具,就不能当作摆设,而要用以参与种种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首先是拿它用于学习实践,用于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技能;还要把它用于生活和种种社会活动。学生学了一些字词,学了一些句子,读背了一些诗文,如果仅仅是为了记住它,把它储存起来,那是我们一贯反对的“死读书”,必然导致死记硬背,使学生的思想僵化,才智被扼杀。“积累”和“运用”兼有,才是完整的语文能力。
6、加强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识字写字的联系,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建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语文教学新体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沉浸其中,真正读进去;要给足时间,使学生从容地读、思、画、批、注,引导学生读出个人的感受、体验,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有价值的问题,提倡“一篇带多篇”,以读好课文为主兼读相关段篇的做法。习作教学要始终抓好两个字——“真”和“顺”。“真”是指在内容方面要做到写真人真事,表真情实感,“顺”是指在表达方面要做到“文从字顺”。习作指导要常抓六件事:第一是激发兴趣,培植信心;第二是指导观察、体验,积累素材;第三是引导读书,不断增加内容、文化、语言的积累,特别是语言的积累;第四是指导学生想明白了再写;第五是把小练笔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中,多作有针对性的片断练习;第六是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
总之,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教在点子上,举一反三;课外,延伸、扩展、深化,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标提出的阅读目标,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文化,积累精神,打好文学底蕴。
第三篇:农村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视导调研报告
农村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视导调研报告
按学期初工作要求,也为了深入了解基层学校的教学研究情况,不断地探索教学规律,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在前两周对各乡镇中心小学进行了调查研究,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教学视导调研共计8所学校(寇家塬镇中心小学、辛家沟乡中心小学、张家山乡中心小学、薛下村乡中心小学、任刘小学、岔上乡中心小学、郭家沟镇中心小学、郭家腰小学),听课9节,查看了讲课教师的教案、批改手册、听课记录、学习笔记以及所带班的学生作业,在每所学校都与教师个别交流,参加集体座谈。
二、突出成绩
三、主要问题
1.教学条件较差
虽然现在农村小学都配备了一些多媒体电教设备,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率不高,大部分教师基本上只运用录音机、磁带和卡片开展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直接的体验。
2.英语教师专业水平欠缺,新上岗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尽管大部分教师学历不低,但仍是专业知识不扎实,而新课标要求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语音语调准确,适当使用母语,但我们的英语课有不少教师在用中文讲解。有的教师教学理论知识匮乏;有的教师板书缺乏规范性,板书能力差;有的不能熟练、适当使用辅助性教学设备。
3.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
新课程标准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而有的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课标,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还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情境性和交际性,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参与面窄,互动、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学效果欠佳。
4.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通过听课,发现不少英语教师仍然采用一支粉笔一张嘴, 一块黑板讲一堂课的教学模式,有的学校录音机都很少进入课堂,更谈不上实物展示和多媒体直观教学了。课堂上讲得多,练得少,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上课随意性较大,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多少、教师要渗透多少、学生应掌握多少,在教学过程中都没有很好的体现。
四、教学建议
1.树立学习意识。
全体英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解读新教材,探索教学方法,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对《吴堡县中小学有效教学基本要求》要认真学习,反复研究,及时反馈
2.形成研究风气。
英语教师要积极参与问题研究,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方案、和操作步骤。要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水平。
3.探究教学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勇敢交流,在教学活动和实践中强化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交际中使用英语、感悟英语、体验英语,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切忌教学的盲目性,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要有利于不同学生的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以提高。
4.创设外语情景。
课前要开展值日生汇报或讲故事活动;课上教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听英语,说英语;课后多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英语角、办英语报、英语竞赛等)。
5.培养语用能力。
从单词、词组入手,培养学生的组句能力,重视口语练习,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写规范英语。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后一定要及时批改,并及时在课堂上反馈。
英语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还应该积极研究课改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养成教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要重视集体研究,形成集体智慧,生成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012年3月
第四篇:学科教学视导实施细则
学科教学视导实施细则(试行稿)
《南京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手册》指出:教研员是教学研究的实践者和组织者,组织并参与学科教学视导,深入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了解学科教学状况,充分发掘其学科优势,准确诊断其学科问题,与学校领导、教师真诚交换意见,为学校学科建设服务,为教师的学科专业发展服务,是其基本职责之一。学科教学视导是由学科教研员牵头,组织部分区学科骨干教师对一所学校某一学科的备课、上课、辅导、考试、教研等一整套教学工作流程进行检查评价与反馈。实施学科教学视导,可以帮助学校有效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质量,有效提高学科教师队伍素质。是一项推进教育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根据《手册》精神,同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订学科教学视导实施细则。
一、学科教学视导要求
1、各教研员要根据本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学科教学视导,每学期不少于四次。
2、视导组成员原则上由市、区学科带头人,“青优”等骨干教师组成,参加人员视被视导学校规模情况确定。
3、每次学科教学视导要覆盖学校学科教师数的70%以上。
4、各视导组要根据学科教学视导情况认真填写检查反馈表(详见附件)。及时组织全体学科教师进行学科教学视导情况总结与反馈。
5、一周内将学科教学视导情况以书面形式向被视导学校领导反馈。
二、学科教学视导的内容
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是落实学校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规范学科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教研员组织开展学科教学视导时主要应检查了解: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测验)、校本教研等情况。
1、备课
教研员组织开展学科教学视导要认真查阅学科教师的备课记录。看其教案中是否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体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1)教学目标
要查阅教师是否制订本学科学期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课时教学三维目标是否重点突出、定位合理。
(2)教材研究
要认真检查教师是否深入钻研教材,较好的把握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教案设计是否突出重、难点,是否整合教材内容,使之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是否设计思路清晰、容量恰当、难易适度,练习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层次性。
(3)学法设计
要认真检查教案设计中教师是否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学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实现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学生有效学习。
(4)过程设计
要认真检查教案中对情境、例题、基本训练题、教具使用、提问内容、板书设计、布置作业等环节的设计情况,从而达到了解其教学过程是否优化。
(5)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对课堂教学中师生教学活动等环节设计的一种再反思,它是教师课前教学预设和课堂教学生成的效果检验,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思考。开展教学视导时要认真检查教学反思的篇数,关注反思的内在价值。
2、课堂教学
教研员要通过听课的形式检查了解教师是否形成正确的课堂教学理念,是否掌握基本的教学艺术,是否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驾驭课堂教学的教学基本功,使课堂教学目标明、“双基”实、过程优、方法好、效果显。
3、作业布置和批改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有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有利于调节改进教学工作,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作业布置与批改应做到“有发必考,有考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减少负强化。作业的检查布置与批改应重点查看是否精心设计,细心批改,反馈及时,方法有效。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整体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开展学科教学视导时,要重点关注各任课教师是否有辅导学生名单、辅导时间安排和辅导内容记录,是否体现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分类辅导,讲究实效。
5、考试(测验)
考试是教学质量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能有效帮助教师了解教情与学情,诊断教学问题,监控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学科教学视导时,要重点查看考试是否及时,是否自主科学命题、难易得当,评价形式是否多元,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及时进行试卷批阅与成绩统计,是否及时进行试卷分析。
6、教学研究
开展教学研究是有效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展学科教学视导时,要关注学校是否有完善的学科教研体系,学期初是否围绕某一主题制订学科学期教研工作计划,计划的内容是否讲究实效,是否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要关注学校是否根据学科教师队伍年龄与教学水平高低的特点,以“师徒结对”等形式,开展一对一的教学研究活动。要关注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是否经常开展“问题化”教研,是否经常进行理论学习,是否开展专项教学基本功培训与竞赛。
三、学科教学视导的反馈
开展学科教学视导要注重视导的总结与反馈,及时将教学视导中发掘的优点,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客观的与学校领导、教师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为学校学科建设提供服务。
四、教研员教学视导工作考核
每次开展学科教学视导活动,各教研员要及时认真填写视导检查反馈表,并将视导情况形成书面反馈意见,学期结束汇总上交教研室教管组,作为教研员本人学期教研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学科教学视导评价表格
1、备课情况评价表(见附件1);
2、课堂教学情况评价表(附件2见六教研(2006)1号文);
3、学科辅导与考试情况评价表(见附件3);
4、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评价表(见附件4);
5、教研活动情况评价表(见附件5);
6、教学视导整体意见反馈表(见附件6)。
第五篇:农村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视导调研汇报材料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农村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视导调研汇报材料
公文 农村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视导调研汇报材料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学校的教学研究情况,不断地探索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为了扎实推行有效教学工作,我们一行8人于3月5日至14日对各乡镇中心小学进行了有效教学视导,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教学视导调研共计8所学校xx镇中心小学、xx乡中心小学、xx乡中心小学、xx乡中心小学、xx小学、xx乡中心小学、xx镇中心小学、xx小学),我听课13节,针对讲课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布置及批改等项目进行了专人各项全覆盖调研视导,在每所学校都与教师个别交流,与学生互动,并参加了集体座谈。
二、成绩
总的来说,各位老师都能体现出一定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
三、主要问题
1.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虽然现在农村小学的条件都不错,都配备了一些多媒体电教设备,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率不高,大部分教师基本上只运用录音机、磁带和卡片开展课堂教学,有的甚至连录音机也不进课堂,没有给学生直接的体验,白白浪费了教学资源。
2.教学理念体现的还是不够充分
尽管教师们的学历不低,但大都是新上岗的,所以教学经验不足。有的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课标,不能做到有效备课(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资源的整合,力求做到备深教材,备透学生,备好教法和学法,备足教学资源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和教案),课堂教学中虽然有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但大都流于形式,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也还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情境性和交际性,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还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3.课堂教学效率欠佳
通过听课,发现不少英语教师仍然采用一支粉笔一张嘴, 一块黑板讲一堂课的教学模式。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但我们的一些老师在课堂上还是自己讲得多,让学生练得少,课堂气氛沉闷。通过这次调研中课后抽查结果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学习意识。
全体英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解读新教材,探索教学方法,认真研读《吴堡县中小学有效教学基本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2.探究教学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多听,多说,多读,在交际中使用英语、感悟英语、体验英语,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教师本人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要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水平。
3.培养语用能力。
从单词、词组入手,培养学生的组句能力,重视口语练习,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写规范英语。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后一定要及时批改,并及时在课堂上反馈。
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还应该积极研究课改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养成教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