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Yiukgw小学 语文学科视导 报告议案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小学语文学科视导报告
一、视导概况
11月17日——21日参加了崇明县的视导,听了实验小学、建设小学和堡镇小学三所学校的21节语文课。教材涉及S版、试验教材(包括一年级试验教材修订本),学生分布1——5年级,课文的类型为讲读和阅读课文两种(没有安排作文课和练习课),执教的教师有分管教导、教研组长、学校语文学科带头人,也有一般老师。21节课中有6节好课,占28.5 %(其中实验小学3节,建设小学1节,堡镇小学2节),12节较好的课,占57.1 %,3节一般的课,占14.2%。除了听课,还听了三所学校校长对学校近二年工作的自我评价,召开了部分语文教师的座谈会,阅读了六所学校的语文组的总结,了解了课题的开展情况。
崇明区对这次视导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从各层面对语文学科做了自我的评价,态度认真、工作扎实,三所学校也各具特点。
二、主要成绩
1、队伍建设形成机制,卓有成效。
(1)县教研室加强师资培训,做好队伍的建设。
县教研室“六个一工程”的成功经验辐射了全县,已成为教研室和基层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教研”有效的操作模式。县教研室精心准备培训内容,通过专家的专题报告、“研训一体化”的教研活动、建立跨校联合体和深入各基层学校指导校级教研活动等形式,组织区语文学科负责人、中心组成员、区骨干教师认真学习二期课改的精神,研读课程方案和学科标准。在宣讲和同伴互动式的研讨活动中,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的课程理念,对语文学科的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其中,以课改基地校为点所建立的跨校联合教研组,对教师的培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跨校联合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就“教材分析、课堂教学研究、作业研究、评价研究”等展开主题活动。每一位成员每学期承担一次教学研究课的任务,做到有主题,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第二篇:vlzefs小_学 语文学科视导 报告议案
、|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小学语文学科视导报告
一、视导概况
11月17日——21日参加了崇明县的视导,听了实验小学、建设小学和堡镇小学三所学校的21节语文课。教材涉及S版、试验教材(包括一年级试验教材修订本),学生分布1——5年级,课文的类型为讲读和阅读课文两种(没有安排作文课和练习课),执教的教师有分管教导、教研组长、学校语文学科带头人,也有一般老师。21节课中有6节好课,占28.5 %(其中实验小学3节,建设小学1节,堡镇小学2节),12节较好的课,占57.1 %,3节一般的课,占14.2%。除了听课,还听了三所学校校长对学校近二年工作的自我评价,召开了部分语文教师的座谈会,阅读了六所学校的语文组的总结,了解了课题的开展情况。
崇明区对这次视导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从各层面对语文学科做了自我的评价,态度认真、工作扎实,三所学校也各具特点。
二、主要成绩
1、队伍建设形成机制,卓有成效。
(1)县教研室加强师资培训,做好队伍的建设。
县教研室“六个一工程”的成功经验辐射了全县,已成为教研室和基层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教研”有效的操作模式。县教研室精心准备培训内容,通过专家的专题报告、“研训一体化”的教研活动、建立跨校联合体和深入各基层学校指导校级教研活动等形式,组织区语文学科负责人、中心组成员、区骨干教师认真学习二期课改的精神,研读课程方案和学科标准。在宣讲和同伴互动式的研讨活动中,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的课程理念,对语文学科的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其中,以课改基地校为点所建立的跨校联合教研组,对教师的培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跨校联合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就“教材分析、课堂教学研究、作业研究、评价研究”等展开主题活动。每一位成员每学期承担一次教学研究课的任务,做到有主题,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在互动的研讨氛围里,生成了许多可贵的新资源,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切实解决了先进的课程理念如何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
县教研室分别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新课程教学探索”、“小学六年级语文
新教材实践研究”纳入课程研训班的课程中,将新课程的通识培训、新教材各年级培训(教材培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练习设计、评价建议)与教学研究活动有机结合,提高了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的实效性。
县教研室还以新教材的全面推广为契机,组织全体任教一年级的教师进行“集训”,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解读第一册教材。同时,通过观摩优秀的课堂实录让教师亲历新教材、新课堂,明确目标要求,感受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这些培训工作都为新教材的顺利推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教研组建设重常规、重研究,自培工作见实效。
学校的教研组建设扎实有序,重常规、重研究,见实效。每一所学校都有健全和完善的备课组活动制度,保证了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了“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每所学校都根据各自的特点,确立研究钻体,组织起有效的教研活动,将教师的培养植根于教研组的建设之中。港东小学围绕“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开展教学实践,并逐步构建起了“以读为本,主体参与”的阅读教学模式;东门小学开展了“集慧式”备课、“动态型”说课、“分层次”上课和“探讨式”评课的系列化教研活动;堡镇小学注重备课和说课相结合(或先备后说,或先说后备,或是演讲式说课)、听课和评课相结合(重视常规课评价,重视“三个一”的评价,重视汇报课的考核);建设小学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专题研究,如关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结构意识和意识的培养;实验小学通过反思性研讨活动,开展课堂教学的专题研究。在“备”-“上”-“说”-“评”-“学”过程中,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以及捕捉他人教学中值得借鉴的方面,来调整教学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益,达到弱势同攻、优势互补的目的。
扎实有序,各有特点的教研组建设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在研究和实践中使每一位教师得到锻炼。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教学研究工作。
崇明县教研室和各学校都有着强烈的课题意识,以“研”促“教”。区级层面有市级课题,区级课题,校级层面有校级课题,教研组还有子课题。综观这些课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针对性。所有的课题都紧扣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有效的研究。县的层面有:《低年级诵读目标与策略的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究性习作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县教研室还采用以点带面、区域性推进的方式,做好《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这一大课题的推广工作;学校层面的有:实验小学的《加强语言训练,提高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年级学生质疑能力的
实践研究》,堡镇小学的《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外作业自主化的实践研究》。所有的课题都是从实际出发,切入口小,意在解决教学中最实际的问题,都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学校试图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可操作的行为,并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策略,从而能较快的作用于第一线的教学,效果比较明显。(2)校本化。课题确立考虑到本地区学生的特点,考虑到学校的传统,校本意识比较强。如,中兴镇小学的《农村小学语文高年级自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实验小学依据学校主课题《农村城镇小学二期课改中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实践和研究》而确立的与语文学科相关分的子课题;东门小学利用学校儿童版画这一传统的特色,确立了《版画与作文教学》的课题,并分年级制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
课题的确立和研究都与课改,与学校实际,与“操作”紧密相联系,使研究更具前瞻性、实效性,更具有生命力。学校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得到了质的提升,教师在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努力探索与实践适合二期课改的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方式。(1)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大都做到了集中、明确和适切。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情况、教学环境以及教师本身的具体情况,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都基本做到了集中、明确和适切,即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能重点呈现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所制订的目标指向比较清晰,表述比较具体,能努力陈述可以观察到的学生的具体行为,说明产生这些行为的条件,以及指出评定行为的标准。例如字词学习,具体到能认读识记哪些字,在什么条件下积累哪些词语并达到怎样的程度等。
(2)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寓学生的主动探究于阅读活动之中。
许多老师或组织学生对课题进行设疑,或在学生初读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议论、提问:“你还有什么不知道,不清楚的?”,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了比较及时的梳理、归纳,并由此引入全文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提出自己对内容、词句和标点等的疑惑,教师都比较尊重学生的质疑,并能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尽可能地去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重视学生自主的趋向探索性学习,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3)重视语言实践,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
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加强了语言的实践活动,同时积极创设情境,进行迁移运用。如实验小学黄利华老师执教的《威尼斯小艇》,让学生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用“说小艇像
,是因为
” 的形式说话;在理解“操纵自如”意思的前提下,完成“面对这样棒的驾驶技术,你想对船夫说些什么?”这一语言实践;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还有那些人乘小艇去干什么?(配乐);在学生学完全文之后,要求学生用一二个词语或一二句话说说你对威尼斯的真实感受。如实验小学老师执教的《八只小猫》,教师在学生基本理解文章的关键句子之后,出示根据自己想像写的例句,让他们读读例句,然后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只小猫,也来学着样子说说它的故事。如建设小学黄兴元老师执教的《狼和小羊》,教师在学生完成全文阅读之后,引导学生说说“假如你是寓言中的那只小羊,你会怎么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的归纳,揭示寓意——你们都没有和狼讲道理,这是因为对待狼一样的人,我们是不能跟他讲道理的。如堡镇小学老师执教的《朱德的扁担》,教师在学生理解“从井冈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这句话中的“山高路陡”之后,引导学生想像“当时朱德和战士们去挑粮会遇到哪些困难?”。如堡镇小学茅莉萍老师执教的《尝百草》,指导学生从不同人物(首长、战友„„)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看到张思德醒来之后会说些什么?并要求学生连起来比较连贯地表达。这些设计都呈现出语言实践的情境性、过程性和综合性,尊重了学生对文本体验和感悟,并进行了扎实的语言训练。(4)重视课文的整体阅读。
教师们能遵循整体阅读教学原则,基本摒弃了逐节分析的讲读模式。如实验小学黄利华老师执教的《威尼斯小艇》教师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果你到威尼斯,你最想拍摄下来的是什么?”。如实验小学老师执教的《八只小猫》,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设问,“作者喜欢小猫的什么呢?”。如建设小学黄兴元老师执教的《狼和小羊》,要求学生边读边思,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的狼想吃()的小羊。狼(),小羊(),结果()。这一练习从整体着眼,既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内容,又让学生初步感受了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还将生字的学习结合在其中,教师还利用这一练习组织下面的阅读。如堡镇小学老师执教的《朱德的扁担》,教师利用一个填空,帮助学生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并结合填空学习了一部分生字,使生字的学习始终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这些的教学设计比较好地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给了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益。(5)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课堂中,教师们都非常注重让学生读书,对每一次的“读”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基本做到读有明确的要求,读有充分的时间,读有不同的形式,层层推进,步步落实。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不会读,到读通顺,到读得有些情感,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并在此基础上积累语
言。由于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以读为主的策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直接面对课文,积极地投入到语言实践中去。
(6)能正确理解和实施新教材识字教学的策略。
新教材将识字重心下移,两年里要达成“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2000个常用汉字”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尽快进入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为完成这一目标,识字教学的策略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的老师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能正确理解和实施新教材识字教学的策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运用适合自己的合理方法去认去读。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一般是在学生自读自认的基础上再进行的。如,实验小学钱向群老师和建设小学的徐美新老师执教的《轰隆隆》(学拼音读儿歌识字阶段),钱老师让学生先听录音和教师的范读,让学生听清每个生字的音,然后边听边看(关注媒体中泛红的生字),先整体的记一记;再让学生尝试着跟的录音或教师读一读儿歌,记一记生字;最后要求学生自己读一读儿歌,用“自言自语”的形式说说自己是如何记忆某字的。教师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的识字,先学后教,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提高。
②教学过程注重整体效应。教师们都有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和阅读教学看作一个整体的意识。在教学中,能关注汉语拼音和识字的双向互动,关注识字和写字有机结合,坚持在阅读中识字的原则,尽可能的发挥整体的效应。③识字教学的设计遵循了“针对特点,各有侧重”和“合理
分布,分步落实”的教学策略。如堡镇小学吴超花老师执教的《小乌鸦爱妈妈》,吴老师对课文中的11个生字都作了分析研究,在教学中或注重生字的音(路、事),或关注生字的形(耍,记和纪),或组织学生对构字率比较高的字进行组词。几位执教新教材老师都根据文章的特点,将生字分布在几个教学板块中,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策略,使教学的重点得以有效落实。
④教师指导重方法。基于学生独立识字,教师通过后介入的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在尊重学生前提下,对于学生不同的富有个性识字的方法,教师进行及时的纠正、点拨、梳理和归纳。
因为教师能理解和实施正确的识字教学的策略,所以教学的效益比较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已经基本形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正在养成中,这为新教材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教研员服务意识强,工作扎实、有效。
教研员从县级层面上做了大量的培训、指导工作,主要表现为:抓分类指导与培训,提高各类教师的业务素质。精心组织理论学习、专题讲座、教学实践活动宣传、落实二期课改的精神。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
积极深入基层,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指导相关的教研活动。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使教研组长的管理、学校的教研水平得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得以增强,教研组建设做到了正常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减小了区域之间的不平衡。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县-片-校”三级教研网络,进一步加强教师队 伍的建设。
(1)深化“研训一体化”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纳入“课程化”管理,使原本相对比较孤立和随意的教研活动发生的质的变化。教研部门可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抓住问题,形成课题,组织专题,进行系列化的研究和培训,进一步提高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的实效性。(2)进一步发挥“跨校联合体”的作用。
由于经济上的原因,部分优秀的语文教师或从农村到乡镇,或调往市区,或跳槽离职,致使一些学校缺少骨干教师做领头羊,来带动全校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的流失造成了教学的断层,导致每学年语文教师在年级教研组内都要重组,缺少相应的稳定性,从而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跨校联合体”能比较好的解决部分学校因教师流失,教研活动质量不高的状况,减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同时,在主题活动、专题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出一批县或校的骨干教师。
2、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1)加强对教材的钻研,正确把握教材。
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往往依赖于教学参考,拘泥于教学参考。由于教师对教材缺少深入的研究,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出对枝节问题进行追问纠缠,简单问题复杂化;提问从内容到内容,前后重复叠加,缺少思维的容量;无法应对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想法和比较深入的质疑;师生间的交流停留在表面,无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进一步阐发自己的观点。
教研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引领教师去深入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学校教研组应增加“读”教材的教研内容,从根本上摆脱教学参考的束缚。(2)关注语言因素,正确处理体验感悟与语言训练之间关系。
部分教师尚未正确把握体验感悟与语言训练之间关系。教学中教师虽能强调整体阅读、体验感悟,却忽视文本的语言因素,有时仅对情节内容有所了解。课堂上教师只是组织学生在同一层面上的“议论”无论学生的感悟深浅对错,只是简单的鼓励,没有语言训练的意识。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感悟没有建立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理解的基础上,使教学变成“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谈话类
节目。看上去很热闹,似乎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则将主体神圣化,使之成为“悬在半空中的主体”。
教研部门可加强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在理论的学习基础上,组织一些研究课和示范课,做好引领工作。
(3)加强教师在课堂上的相机引导。
放手让学生议论、质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学生议论、质疑之后老师该怎么办。教师需要认真地倾听,及时地对学生回答、提问等作出一定的梳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归纳,并进行准确、及时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阐发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备课要真正把关注点放在全体学生身上,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关心的话题,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还需要什么等。
3、正确把握新教材的要求。
教研部门需进一步宣传新教材的特点和要求,组织学校作专题的讨论,正确把握新教材的要求。如汉语拼音教学淡化了什么,强化了什么;如对生字掌握的要求是什么,一年级第一学期从描到写主要目的是什么。要深入宣传多识字、快识字的目的,现阶段对生字不抄不默的原因和意义;要深入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评价,使学生乐意接受评价,使评价促进他们进一步的发展。
薛 峰
2004.11.26 论也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足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产权内涵及经营权实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身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与鉴别相统一,从风景名胜区产品特性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立社会各界对此争论,结合旅游业自近年来,我国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 论也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足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产权内涵及经营权实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身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与鉴别相统一,从风景名胜区产品特性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立社会各界对此争论,结合旅游业自近年来,我国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 论也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足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产权内涵及经营权实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身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与
鉴别相统一,从风景名胜区产品特性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立社会各界对此争论,结合旅游业自近年来,我国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 论也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足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产权内涵及经营权实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身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与鉴别相统一,从风景名胜区产品特性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立社会各界对此争论,结合旅游业自近年来,我国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
第三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视导报告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视导报告
2009年11月10至12日,小学部一行6人按我院年初工作计划,视导了黄梅县一所幼儿园、四所小学(黄梅县一小、黄梅镇沙岭小学、黄梅县实验小学、苦竹中心小学),其中两所城区小学,两所农村小学。本人听课7节,其中6节语文课,1节思品课。下面谈谈我听课的感受和思考。
一、主要亮点
几位教师教态亲切,教学主线清晰,能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感受最深的是课堂返璞归真的气息,教师们基本树立了 “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意识,课堂真实、朴实、平实,没有心浮气躁,没有故作矫情,没有故弄玄虚。综观6节课,主要有以下亮点:
1、立足文本,实行有效拓展。
有的教师能立足学生的“惑”和文本的“白”,适时链接相关课程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学习过程。课堂具有一定的厚实感,富有情趣和意趣,小文本与大文本相得益彰,较好地实践了“用教材教”的理念。
如《落花生》一课,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教师没有空洞的讲解,而是在文本的重点处,寻找了一个很好的拓展眼,适时链接了有关许地山的背景资料,在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方面给予学生引导和点拨,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感知作者就是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了这句话深刻的内涵,体会了做人的道理。这样既顺应了学情,突破了难点,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
2、授之以渔,渗透学习方法。
教师打破了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了学生学读书的思路,注重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如《落花生》一课,教师自始至终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用“看详略,抓重点”的方法,略学“种花生”部分;用“看详略、看内容、看目的”的方法学习“收获节”部分,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习得了受益终身的读书方法。
3、多法感悟,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层对话。(1)扣重点词句,品析感悟。
几位教师都能抓住文本中的重词语段,引导学生“品”重点词,“悟”关键句,读中悟,悟中读,读而思,思而读,披文入情,由情悟文。学生的发言有个性的张扬,灵性的涌动,体现了较好的语文素养。
(2)填补空白,想象感悟。可以说,“空白”是文本内容最丰富、情感最充沛之所在,也是学生驰骋想象、尽情感悟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弦外之音。如周甜老师执教的《孔子拜师》一课,教师善于捕捉文本空白点,让学生补白想象,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引导学生联系孔子的名言说说孔子是怎么学的;扣住“毫无保留”一词,引导学生想象老子是怎么教的,为我们打开了一个隐匿于语言背后的世界,通过填补这些空白形成一种“熟悉的陌生”。
(3)联系生活,移情感悟。
教学中,教师把语文学习同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建起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如《匆匆》一课,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悟“针尖上的一滴水”是多么渺小,朱自清先生逝去的八千多个日子是“针尖上的一滴水”,那我们小学生经历的四千多个日子在时间的流里,该是何等的渺小。如《孔子拜师》一课,扣住孔子的话“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与文本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对白,阅读因充盈了鲜活的体验而引人入胜。
4、重视语言训练,创设语言实践活动。
语文是“学语习文”,其本真是教会学生理解母语和运用母语,语文教学千万不能“得意忘言”。语言文字训练虽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却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和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把语言文字训练与课文内容的感悟融为一体,突出语文姓“语”的特点,让语文课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可喜的是,几位上课老师都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读懂课文,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思维发展上,在课中都进行了平实、朴素、多维的语言训练。如《孔子拜师》一课,教师让学生想象孔子和老子见面的情境,并分角色创造性地复述人物的对话,再现当时的情境,感悟孔子和老子的谦和知礼,让阅读过程成为语言训练的有益载体,让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语言和精神实现了同构共生。《落花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教师让学生用“居然”说话,并相机设问:为什么是“居然”?把语言训练和文本的感悟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维和语言训练。《匆匆》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徜徉在语言的溪流中,尽情感知语言表达的内容和形式,抓住文中语言典范之处,让学生赏读、仿写,以读学写,以写促读,充分挖掘了语言的“增值”价值,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5、以评促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有的教师善于捕捉积极的“评价点”,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客观的、真诚的,又是发展性的评价。例如《匆匆》一课的教学评价很有特色,真正起到了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一是评价主体多元,除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外,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行走在“最近发展区”,形成一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探讨、相互砥砺的学习氛围。二是老师在评价时,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展示思维过程,如:你为什么这么读?以此暗示读书的方法和要领,促进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二、引发的思考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最精彩的课永远是下一课。在收获惊喜的同时,有的课堂也引发了我以下思考:
1、有的课堂容量太大,教学内容泛化,教学目标的制订不切实际。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因此,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内容,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2、教学问题的设计不够精妙。有的过于宽泛,指向不明;有的过于琐碎,缺少思维的深度。此外,有的提问时机也不适当,不能顺学而问,有些生硬。
3、阅读教学的层次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教无定法,教学有法。精读课文教学一般可分四个步骤: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有的课没有体现出由整体——部分——整体、由初读——品读——美读,由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熟读成诵的读书过程。有的课还步入了“读”的误区:重读轻阅,甚至只读不阅,用“书声琅琅”代替了学生的静思默想。
4、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少。教师设问多,学生质疑少。对文本的分析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不要急着把自己的观点、编者的观点告诉给学生。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应多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能入境了吗?动情了吗?要多问学生:“你感觉到了吗?”
此外,有的老师为了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在精读时,先围绕“你喜欢文中的哪些段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然后不顾课文段落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让学生孤立地进行所谓的“研读”。这样做,看似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其实学生是不可能深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也不会真正习得课文的语言文字。西方一位美学家说:“当你只欣赏花瓣的时候,你便失去了花的美丽。”字词句段篇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旦脱离语境,也就失去了生命活力。
三、建议
1、明确课时目标,找准起点,突出重点,让学生学有所得。(1)要重视对学情的分析,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找准学习起点。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备课观,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教学、设计教学。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期望,把握学习起点,从学情实际出发构思教学过程;要分析学生的知识和生活视野,了解学生对特定单元主题的兴趣和理解,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阅读的兴趣点、心动点以及阅读的盲点。许多课文无明显的“文眼”可寻,我们可以从学生阅读时所产生的疑问、困惑入手导读课文。
(2)要加强对文本的解读,认真领会编者的意图,确定教学内容。文本解读是教学创新的第一要务,对文本的把握程度决定了阅读的质量和对话的深刻性。有位特级教师说过:“要在文字里面‘出生入死’,要沉入词语中,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来读„„”教师要对文本做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细究和深读,要参透文本之中的情感、文本之中的意味。
“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教得准比教得好重要!文本是经过编者精心加工的,价值导向基本是明确的。要重视把握文本既定教学内容,把解读重点落在细读文本、悉心领会编者意图上,思考文本已定了哪些教学内容。课文从三个层面显示了基本内容:一是组前“导学提示”提示主题内容。教师要了解单元编排体系,从整体上解读、把握教材;二是课后思考练习题提示了本课教学重难点。教师要对照思考题,落实重点句段的教学;三是单元综合练习。
教师要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剔除枝蔓,突出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在一课时对所用内容来个“一网打尽”。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
(3)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问。
阅读需要问题指引,问题来自阅读。好的问题提纲挈领,具有思维的价值,沿着问题指向,阅读就会有一条清晰的线索。
教师要“少问”。提问要力求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处处涉及。一堂课比较彻底地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
教师还要“善问”。问题的设计要有极大的包容性,要有较大的覆盖面、穿透力、挑战性,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要问得适时,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巧妙发问。其次,要问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①抓住兴趣点提问,激发动机;②抓住疑难点提问,生疑解疑:③抓住发散点提问,训练思维;④抓住空白点提问,激发想象。
2、立足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我们老师要淡化自己,突出学生,不能满堂讲、满堂问,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要重视“有为”,也要看到‘无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1)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其质疑问难。
教师要把发现探究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读中生疑,读中质疑,读中释疑;要鼓励学生提出真实的问题,并以学生的真实问题为根基,因势利导,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引领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我们可以围绕文章的重点段,引导学生质疑,如“读了这段话,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梳理,筛选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释疑。
(2)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线,让读贯穿教学的始终。读书要给足时间,加强指导。要体现读的层次性,整体感知时,要读正确、通顺,自读自悟时要读出理解,回归整体时,要读出感情;要体现由读出意到读出情到读出神的训练过程。要把朗读和默读结合起来,把感悟语言和理解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亲历对课文从陌生到熟悉、由不理解到理解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会文,细细地品读,默默地思考,慢慢地感悟,要在读中引导学生浸润到文字里面去,触摸语言的温度和色彩,体会作者内心翻滚的情感波澜,不要急着把学生往结论上赶。把贴标签式的结论告诉学生是容易的事,但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只会造成学生认识的表面化,助长浮躁心理。要引导学生多亲近文本,在文中“多走几个来回”。只有充分展示过程,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体验充分储备,学生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课堂上,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话语权”,要引导学生个体与教师、与同伴、与文本、与自我进行充分的对话,走进文本深处,寻找多元理解,并在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中,互相倾听、吸收、交融,达到心灵的沟通,视界的融合,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
(3)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不是给别人看的,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提高的过程。每节课的40分钟都要使学生有收获,有提升,要让学生经历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一个真实的课堂要重视学生的错误,并把错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没有过程的教学是架了空的教学。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要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一节课结束了,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这节课老师努力了,学生付出了,回报是什么?你课上的热闹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拔节声吗?
3、优选教学策略,演绎高效的语文课堂。(1)媒体的合理性。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要清楚为什么用,目的是什么,不要只注重形式,要讲经济与效率,要该出手时再出手——精用。多媒体的运用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服务。这次听课,有的老师没用多媒体,但课堂依然不失精彩。我们要树立这样的观点:媒体现代化不等于教学现代化;课件演示不等于教学活动;好课件不等于好课堂。让我们给孩子更多的思维的空间,想象的天空吧!
(2)“自主”的有效性。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注意的是自主不等于自由,不等于自会,不等于不要老师的教。有效教学必须追求“真实的主体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给足时间,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并指导讨论的方法,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有效教学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指导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辩证关系。
(3)课堂的生成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不在于教师能预见到所有教学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开放的场所,它不完全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所框定。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常常会出其不意地闯到课堂中来,这正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本质属性,可能蕴藏着可贵的教学价值。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消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教学进程中的灵活调控,是教师主导作用、教育智慧的最佳体现,是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教师有效的引导与调控,往往使教学“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往往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心领神会”,往往表现为师生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情感的交融。
课堂需要美丽的生成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我市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以便巩固在教育质量年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及时发现在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反思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我市的新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们于2007年4月——11月,通过听课评课、课后座谈、查看教案、查看学生作业批改等方式,对我市二十所汉族小学校语文学科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堂教学的亮点
通过听课不难看出,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与课改初期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最突出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实”字来概括:教学目标务实,教学手段朴实,教学效果扎实。
1、教学目标务实
所听的这些常规课,大多数教师能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依据各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特点及所教课文的特点,采用“读读”“找找” “画画”“想想”“议议”的基本教学策略,在落实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渗透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基本做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如六小徐英霞老师和英安小学郎春红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小张世花老师执教的《燕子专列》、九小刘翠霞老师执教的《放弃射门》、三家子中心小学李梅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英才学校杜海燕老师执教的《夜莺的歌声》等课的教学,一方面落实了字词句等语言文字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和谐教育、珍惜友谊的教育,可谓“润物细无声”。
2、教学手段朴实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课改初期,我们听了太多花哨的语文课,“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等教学手段轮番轰炸我们的视听,使语文教学中出现走过场、搞形式、语言训练虚化等现象。
针对这种现状,全国小语会崔峦理事长多次在全国小学语文各种教学研讨会上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为此,我市也于2006年 9月21日,组织召开了“珲春市小学语文中心备课组课堂教学研讨会”。小学语文中心备课组中的三位省、州级骨干教师(八小孙媛、六小徐英霞、英才金丽红)为全市的小学语文教师上了示范课。在会上,我还针对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了《语文教学应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我市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发展方向。及时制止了这场“浮夸风”。
在这次听课调研中,我欣慰的发现,我市的小学语文课堂开始返朴归真了!老师们在课堂上避免了以往只“为唱而唱”“为演而演”过分追求“热闹”的做法。当然,教师们不是彻底的抛弃了那些手段,而是理智地、合理地使用它们。如八小孙媛老师的板书是把搭石画在黑板上,生动有序的再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一小刘淑华老师在执教《秋天的雨》一课时,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你挤我碰”这个词语,即生动又形象;六小刘艳飞老师在执教《两只小狮子》时,让二年级的学生表演“得意”的神情,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词语,非常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三家子小学的李梅老师在执教《去年的树》一课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课前为学生播放童话故事《去年的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文过程中,又抓住鸟儿的几次问话,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所表现的意境,帮助学生很好地体会小鸟着急、伤心的心情„„这些做法绝不再是作秀,而是扎扎实实地为语文教学服务的一种手段。
在这样朴实无华的课堂中,没有花样翻新的教学手段,但学生依然能乐在其中,这足以证明教师们正在努力践行崔峦理事长所提倡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念。
3、教学效果扎实
在听课调研的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课堂学习评价悄然发生变化。教师们注重通过多元评价来激励学生,在对学生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即习得方法,又培养能力,从而有效地为学生夯实基础。如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我经常会听到老师说:“遇到不懂的生字或词语可以查字典,这是个好的学习方法”;在学生汇报与交流的过程中,我还能听到教师真诚地说:“你看课外书知道这么多知识,同学们应该向你学习”、“你知道这么多理解词语的方法,真棒!”;在让学生读书思考时教师还会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渗透“边读书边动笔画一画或记一记,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这些语言既是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肯定与表扬,更是对其他学生的提示与指导。在教师真诚鼓励之下,学生的字写得更规范了,读书更专心了,回答问题也积极了,教学效果能不扎实吗? 另外,各所学校加强了对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把练字活动纳入到学校的常规管理中。部分学校教导处每周都要对各班级学生的练字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学期中有检查,学期末有评比,强化了学生的书写意识。通过查看学生作业,发现学生的作业质量明显提高。书写态度比较认真,字迹工整,作业本干净整齐,书写效果比以往明显好转。可见,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透过这些亮点,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贪多求全,失去重点。
有的教师想在40分钟内尽可能多地体现新课标精神,结果教学内容安排过多,缺乏重点,使课堂教学失去亮点。如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新”,课文刚读两遍就让学生开始自学生字,小组交流,没交流两分钟就开始检查提问。生字卡片一晃读两遍就开始读课文,课文读的还不流畅,就让学生喜欢哪段读哪段,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最后还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像跑龙套似的,没有轻重,本末倒置,看不出识字、读书的重点和层次。一节课下来,学生字没学会,书也没读好。
我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在一些教师的眼中,教学目标是一个空壳,大而空,公式化,千篇一律,无非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我认为,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应该再细腻一些,实用一点。如在识字教学中,哪几个字的读音容易读错,需要重点指导、纠正,哪几个字的字形容易混淆,需要重点区分,哪几个字的字意难以理解,需要怎样引导,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读说训练也要因课文特色确定各有侧重的训练,要有目的、有层次、有指导、有示范。拓展延伸要联系教材内容有目的进行。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不全面,缺乏深度。如新编教材中每一课都有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这两种字对学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会认的字只要求学生能读会认就可以了,教师要把会写的字作为重点,多读、多练、多写,并且让学生记住。可是在听课中却发现,有的教师在教学时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导致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效果不佳等现象;还有的教师干脆把要求会认的字放在一边不管了,这就是不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造成的。
2、教学策略的选择只注重形式,却忽视效果。
应该说,教学策略的变化创新造就了生机无限的新课堂。但是遗憾的是,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的做法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存在矫枉过正,严重影响课堂效益。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变了味的合作学习。一是以为小组学习就是合作学习;二是小组合作效益太低。
教学形式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活动形式的各个环节,做好严密的组织工作。当我们确定某种活动形式之后,应该想一想:这个活动能给学生的能力发展带来什么?对优化课堂效率有什么帮助?怎样处理更有效?然后把每个活动环节想清楚,把组织工作考虑细致,尽量减少无谓的时间消耗,使每个教学环节、每种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达到最大的优化。
3、部分教师忽视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指导。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凡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要熟练的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可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是,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无论是坐姿,还是握笔,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出现偏差。有的弓腰写字,有的侧身写字,甚至有的趴着写;握笔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母指紧抱中指食指,有的食指中指紧抱母指,有的甚至像握拳似的握笔;读书习惯也是各有“特色”,有的用手指着书读,有的趴在桌子上读;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发音不准确,声音小,站姿不雅,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面对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惯,只有低年级教师注意帮助学生纠正,大部分教师忽略了这一教育环节,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4、学生读书的时间被剥夺
虽然大家都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但是老师们在课堂上还是想多给学生“讲一些”,多让学生 “说一些”,生怕教给学生的太少,从而导致课堂上“书声琅琅”的时间越来越少。其实,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于永正老师在指导学生学文时,学生课文读的不熟不开讲。只有让学生读得充分,读得入情,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课文。可部分教师却偏偏舍本求末,不停的问,不停的讲,导致“以问代读”“以讲代读”,忽略了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
我们必须牢记《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练读”时间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建议
1、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精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老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总之,教师要切实抓好课文的阅读和理解。为了节省课堂上的时间,应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并让学生养成习惯,把预习中不理解的内容做上记号,以便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同时,教师应巧妙设计好教材中的训练点,把每一篇课文都作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教材,使学生学会精读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意思等方法。对于中年段学生应学习掌握的内容,如概括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并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教师都应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
2、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教学离开熟读精思,离开了感悟,什么都没有了。有人说:“语文教学不要‘深挖洞’,要‘广积粮’”,这个比喻是很有道理的。“洞”是要挖的,但要有个“度”。要学好语文,光在课堂上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长进。因此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学生若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读各种文章,不仅能自己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能够提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然后以此为“基点”,向写作迁移,向课外延伸,向生活拓展„„
然而,目前还存在的一个严重的实际问题是:我们的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因而写作文时常常会咬笔头,或者写出来的文章干瘪、无实在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知识结构特点的阅读材料,泛读的量不少于所学课本内容的五倍,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很好地丰富语言、积累语言,增加对语言的感悟,提高遣词造句、驾驭文字的能力,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在这里尤其要提出的是三年级的作文训练须特别重视写段训练,不要盲目提高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安排训练。只有把段写好了,学会了细节描写,今后的文章才不会出现“空洞、平淡”的现象,就能写出有血、有肉、有骨架的文章来。
3、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平时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二是课外学生能主动读书、主动积累,完成作业和扩展学习。
4、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确实,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也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我们发现语文学得好的学生大多数具有良好习惯。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当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和长期任务,也作为提高学生成绩的一种手段。在小学阶段习惯有:
1、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3、倾听、交流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5、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6、读书看报的习惯;
7、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8、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10、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就当前突出的问题,我们主要谈三点习惯方面的建议: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我们在试卷中发现不少学生书写不够认真,学生没有写好字的意识。由此,我们还联想到平时的教学中,有不少学生没有正确规范的握笔姿势。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范写的作用,手把手的一个个进行有效的纠正,直到正确规范为止。其次,教师应巡视进行指导,如发现有学生不认真或不按笔顺,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中高年级老师也应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和态度,坚持常抓不懈,要让学生牢固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思想。有一句古话“字如人面”,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短文”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给的,也可以学生自己提出。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应当结合各年段的阅读要求进行。教师首先应当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动笔的地方自己先动笔,这不仅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也是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例如认真读书的习惯。读书要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读书时要看着字词一句一句地读完,读书不能着急,要边读边想等等。再如,要培养良好的阅读答题习惯。答题要看清题目,不能只看一半,甚至不看要求直接答题,或者不读短文直接从文中找答案,等等。
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
(3)、做习惯的有心人。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和恒心,要舍得花时间精力有意识地训练。比如看到学生字写得马虎、歪斜,教师就应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他们怎么用笔,怎么握笔,本子放的角度,眼睛和本子的距离等等。分析研究字写得歪斜的原因,因人而异地指导,培养他们书写的好习惯。再如,学生领悟能力有高低,习惯养成的时间有长短,有时某些学生书写格式教师须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讲。只要老师做习惯的有心人,我们相信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会养成的,我们也坚信这对学生学习乃至以后的生活,意义更重大。
5、引导学生活学语文。
我们的语文教师抓住语文教学本质属性,拓宽语文学习途径,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学习语文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但是,“积累”是为了“用”。也就是说,学语文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掌握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既是工具,就不能当作摆设,而要用以参与种种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首先是拿它用于学习实践,用于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技能;还要把它用于生活和种种社会活动。学生学了一些字词,学了一些句子,读背了一些诗文,如果仅仅是为了记住它,把它储存起来,那是我们一贯反对的“死读书”,必然导致死记硬背,使学生的思想僵化,才智被扼杀。“积累”和“运用”兼有,才是完整的语文能力。
6、加强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识字写字的联系,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建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语文教学新体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沉浸其中,真正读进去;要给足时间,使学生从容地读、思、画、批、注,引导学生读出个人的感受、体验,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有价值的问题,提倡“一篇带多篇”,以读好课文为主兼读相关段篇的做法。习作教学要始终抓好两个字——“真”和“顺”。“真”是指在内容方面要做到写真人真事,表真情实感,“顺”是指在表达方面要做到“文从字顺”。习作指导要常抓六件事:第一是激发兴趣,培植信心;第二是指导观察、体验,积累素材;第三是引导读书,不断增加内容、文化、语言的积累,特别是语言的积累;第四是指导学生想明白了再写;第五是把小练笔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中,多作有针对性的片断练习;第六是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
总之,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教在点子上,举一反三;课外,延伸、扩展、深化,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标提出的阅读目标,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文化,积累精神,打好文学底蕴。
第四篇:Pljyek小学教育语文学科视导报告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A优势:网站平台可以深度本土化、运营本土化,这一点口碑网会受到很多制约。
宜宾网络发展比较成熟,几家同类网站发展情况不理想,查看口碑网用户最新点评论时间为2007年6月29日。可以看竞争类网站发展不够理想。
宜宾地区虽然有几家类似网站,但是在用户们的记忆是非常模糊的,***可以打出宜宾生活消费第一门户品牌口号,迅速强占市场,使宜宾人在心理知道宜宾最大的生活消费门户网是***,这样同类网站就失去的竞争力
B劣势:缺乏网络产品的运营经验,对市场了解不够深入得不到精确的数据,对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没有管理统筹经验,完全没有市场控制能力 项目外部因素
A机会:同类网站虽然有几家,但是却都出现疲软情况,即使强大的口碑网也做的并不是很好,前面的那些网站培养的用户和企业用户的习惯。现在缺少的就是真正有实力的网站来运营这个市场。同过网站和传统媒体的整合实现项目、个人用户、企业用户三赢的局面。
B 威胁:只要一个网站成功、周围同行就会全部模仿其模式、持久的价格站抢夺市场,这对我们本来缺少资金的情况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同时竞争过程中,对手可能研究创新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最近中国十七大问题,对互联网整治非常严格,如果政策变动对产品和服务开始进行征税。
小学语文学科视导报告
一、视导概况
11月17日——21日参加了崇明县的视导,听了实验小学、建设小学和堡镇小学三所学校的21节语文课。教材涉及S版、试验教材(包括一年级试验教材修订本),学生分布1——5年级,课文的类型为讲读和阅读课文两种(没有安排作文课和练习课),执教的教师有分管教导、教研组长、学校语文学科带头人,也有一般老师。21节课中有6节好课,占28.5 %(其中实验小学3节,建设小学1节,堡镇小学2节),12节较好的课,占57.1 %,3节一般的课,占14.2%。除了听课,还听了三所学校校长对学校近二年工作的自我评价,召开了部分语文教师的座谈会,阅读了六所学校的语文组的总结,了解了课题的开展情况。
崇明区对这次视导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从各层面对语文学科做了自我的评价,态度认真、工作扎实,三所学校也各具特点。
二、主要成绩
1、队伍建设形成机制,卓有成效。
(1)县教研室加强师资培训,做好队伍的建设。
县教研室“六个一工程”的成功经验辐射了全县,已成为教研室和基层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教研”有效的操作模式。县教研室精心准备培训内容,通过专家的专题报告、“研训一体化”的教研活动、建立跨校联合体和深入各基层学校指导校级教研活动等形式,组织区语文学科负责人、中心组成员、区骨干教师认真学习二期课改的精神,研读课程方案和学科标准。在宣讲和同伴互动式的研讨活动中,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的课程理念,对语文学科的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其中,以课改基地校为点所建立的跨校联合教研组,对教师的培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跨校联合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就“教材分析、课堂教学研究、作业研究、评价研究”等展开主题活动。每一位成员每学期承担一次教学研究课的任务,做到有主题,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在互动的研讨氛围里,生成了许多可贵的新资源,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切实解决了先进的课程理念如何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
县教研室分别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新课程教学探索”、“小学六年级语文新教材实践研究”纳入课程研训班的课程中,将新课程的通识培训、新教材各年级培训(教材培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练习设计、评价建议)与教学研究活动有机结合,提高了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的实效性。
县教研室还以新教材的全面推广为契机,组织全体任教一年级的教师进行“集训”,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解读第一册教材。同时,通过观摩优秀的课堂实
录让教师亲历新教材、新课堂,明确目标要求,感受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这些培训工作都为新教材的顺利推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教研组建设重常规、重研究,自培工作见实效。
学校的教研组建设扎实有序,重常规、重研究,见实效。每一所学校都有健全和完善的备课组活动制度,保证了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了“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每所学校都根据各自的特点,确立研究钻体,组织起有效的教研活动,将教师的培养植根于教研组的建设之中。港东小学围绕“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开展教学实践,并逐步构建起了“以读为本,主体参与”的阅读教学模式;东门小学开展了“集慧式”备课、“动态型”说课、“分层次”上课和“探讨式”评课的系列化教研活动;堡镇小学注重备课和说课相结合(或先备后说,或先说后备,或是演讲式说课)、听课和评课相结合(重视常规课评价,重视“三个一”的评价,重视汇报课的考核);建设小学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专题研究,如关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结构意识和意识的培养;实验小学通过反思性研讨活动,开展课堂教学的专题研究。在“备”-“上”-“说”-“评”-“学”过程中,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以及捕捉他人教学中值得借鉴的方面,来调整教学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益,达到弱势同攻、优势互补的目的。
扎实有序,各有特点的教研组建设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在研究和实践中使每一位教师得到锻炼。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教学研究工作。
崇明县教研室和各学校都有着强烈的课题意识,以“研”促“教”。区级层面有市级课题,区级课题,校级层面有校级课题,教研组还有子课题。综观这些课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针对性。所有的课题都紧扣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有效的研究。县的层面有:《低年级诵读目标与策略的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究性习作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县教研室还采用以点带面、区域性推进的方式,做好《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这一大课题的推广工作;学校层面的有:实验小学的《加强语言训练,提高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年级学生质疑能力的实践研究》,堡镇小学的《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外作业自主化的实践研究》。所有的课题都是从实际出发,切入口小,意在解决教学中最实际的问题,都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学校试图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可操作的行为,并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策略,从而能较快的作用于第一线的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2)校本化。课题确立考虑到本地区学生的特点,考虑到学校的传统,校本意识比较强。如,中兴镇小学的《农村小学语文高年级自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实验小学依据学校主课题《农村城镇小学二期课改中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实践和研究》而确立的与语文学科相关分的子课题;东门小学利用学校儿童版画这一传统的特色,确立了《版画与作文教学》的课题,并分年级制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
课题的确立和研究都与课改,与学校实际,与“操作”紧密相联系,使研究更具前瞻性、实效性,更具有生命力。学校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得到了质的提升,教师在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努力探索与实践适合二期课改的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方式。(1)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大都做到了集中、明确和适切。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情况、教学环境以及教师本身的具体情况,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都基本做到了集中、明确和适切,即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能重点呈现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所制订的目标指向比较清晰,表述比较具体,能努力陈述可以观察到的学生的具体行为,说明产生这些行为的条件,以及指出评定行为的标准。例如字词学习,具体到能认读识记哪些字,在什么条件下积累哪些词语并达到怎样的程度等。
(2)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寓学生的主动探究于阅读活动之中。
许多老师或组织学生对课题进行设疑,或在学生初读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议论、提问:“你还有什么不知道,不清楚的?”,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了比较及时的梳理、归纳,并由此引入全文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提出自己对内容、词句和标点等的疑惑,教师都比较尊重学生的质疑,并能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尽可能地去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重视学生自主的趋向探索性学习,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3)重视语言实践,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
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加强了语言的实践活动,同时积极创设情境,进行迁移运用。如实验小学黄利华老师执教的《威尼斯小艇》,让学生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用“说小艇像
,是因为
”的形式说话;在理解“操纵自如”意思的前提下,完成“面对这样棒的驾驶技术,你想对船夫说些什么?”这一语言实践;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还有那些人乘小艇去干什么?(配乐);在学生学完全文之后,要求学生用一二个词语或一二句话说说你对威尼斯的真实感受。如实验小学老师执教的《八只小猫》,教师在学生基本理解文章的关键句子之后,出示根据自己想像
写的例句,让他们读读例句,然后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只小猫,也来学着样子说说它的故事。如建设小学黄兴元老师执教的《狼和小羊》,教师在学生完成全文阅读之后,引导学生说说“假如你是寓言中的那只小羊,你会怎么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的归纳,揭示寓意——你们都没有和狼讲道理,这是因为对待狼一样的人,我们是不能跟他讲道理的。如堡镇小学老师执教的《朱德的扁担》,教师在学生理解“从井冈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这句话中的“山高路陡”之后,引导学生想像“当时朱德和战士们去挑粮会遇到哪些困难?”。如堡镇小学茅莉萍老师执教的《尝百草》,指导学生从不同人物(首长、战友„„)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看到张思德醒来之后会说些什么?并要求学生连起来比较连贯地表达。这些设计都呈现出语言实践的情境性、过程性和综合性,尊重了学生对文本体验和感悟,并进行了扎实的语言训练。(4)重视课文的整体阅读。
教师们能遵循整体阅读教学原则,基本摒弃了逐节分析的讲读模式。如实验小学黄利华老师执教的《威尼斯小艇》教师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果你到威尼斯,你最想拍摄下来的是什么?”。如实验小学老师执教的《八只小猫》,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设问,“作者喜欢小猫的什么呢?”。如建设小学黄兴元老师执教的《狼和小羊》,要求学生边读边思,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的狼想吃()的小羊。狼(),小羊(),结果()。这一练习从整体着眼,既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内容,又让学生初步感受了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还将生字的学习结合在其中,教师还利用这一练习组织下面的阅读。如堡镇小学老师执教的《朱德的扁担》,教师利用一个填空,帮助学生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并结合填空学习了一部分生字,使生字的学习始终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这些的教学设计比较好地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给了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益。(5)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课堂中,教师们都非常注重让学生读书,对每一次的“读”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基本做到读有明确的要求,读有充分的时间,读有不同的形式,层层推进,步步落实。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不会读,到读通顺,到读得有些情感,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并在此基础上积累语言。由于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以读为主的策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直接面对课文,积极地投入到语言实践中去。
(6)能正确理解和实施新教材识字教学的策略。
新教材将识字重心下移,两年里要达成“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2000个常用汉字”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尽快进入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为完成这一目标,识字教学的策略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的老师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能正确理解和实施新教材识字教学的策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运用适合自己的合理方法去认去读。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一般是在学生自读自认的基础上再进行的。如,实验小学钱向群老师和建设小学的徐美新老师执教的《轰隆隆》(学拼音读儿歌识字阶段),钱老师让学生先听录音和教师的范读,让学生听清每个生字的音,然后边听边看(关注媒体中泛红的生字),先整体的记一记;再让学生尝试着跟的录音或教师读一读儿歌,记一记生字;最后要求学生自己读一读儿歌,用“自言自语”的形式说说自己是如何记忆某字的。教师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的识字,先学后教,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提高。
②教学过程注重整体效应。教师们都有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和阅读教学看作一个整体的意识。在教学中,能关注汉语拼音和识字的双向互动,关注识字和写字有机结合,坚持在阅读中识字的原则,尽可能的发挥整体的效应。③识字教学的设计遵循了“针对特点,各有侧重”和“合理
分布,分步落实”的教学策略。如堡镇小学吴超花老师执教的《小乌鸦爱妈妈》,吴老师对课文中的11个生字都作了分析研究,在教学中或注重生字的音(路、事),或关注生字的形(耍,记和纪),或组织学生对构字率比较高的字进行组词。几位执教新教材老师都根据文章的特点,将生字分布在几个教学板块中,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策略,使教学的重点得以有效落实。
④教师指导重方法。基于学生独立识字,教师通过后介入的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在尊重学生前提下,对于学生不同的富有个性识字的方法,教师进行及时的纠正、点拨、梳理和归纳。
因为教师能理解和实施正确的识字教学的策略,所以教学的效益比较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已经基本形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正在养成中,这为新教材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教研员服务意识强,工作扎实、有效。
教研员从县级层面上做了大量的培训、指导工作,主要表现为:抓分类指导与培训,提高各类教师的业务素质。精心组织理论学习、专题讲座、教学实践活动宣传、落实二期课改的精神。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积极深入基层,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指导相关的教研活动。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使教研组长的管理、学校的教研水平得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得以增强,教研组建设做到了正常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减小了区域之间的不平衡。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县-片-校”三级教研网络,进一步加强教师队
伍的建设。
(1)深化“研训一体化”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纳入“课程化”管理,使原本相对比较孤立和随意的教研活动发生的质的变化。教研部门可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抓住问题,形成课题,组织专题,进行系列化的研究和培训,进一步提高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的实效性。(2)进一步发挥“跨校联合体”的作用。
由于经济上的原因,部分优秀的语文教师或从农村到乡镇,或调往市区,或跳槽离职,致使一些学校缺少骨干教师做领头羊,来带动全校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的流失造成了教学的断层,导致每学年语文教师在年级教研组内都要重组,缺少相应的稳定性,从而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跨校联合体”能比较好的解决部分学校因教师流失,教研活动质量不高的状况,减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同时,在主题活动、专题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出一批县或校的骨干教师。
2、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1)加强对教材的钻研,正确把握教材。
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往往依赖于教学参考,拘泥于教学参考。由于教师对教材缺少深入的研究,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出对枝节问题进行追问纠缠,简单问题复杂化;提问从内容到内容,前后重复叠加,缺少思维的容量;无法应对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想法和比较深入的质疑;师生间的交流停留在表面,无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进一步阐发自己的观点。
教研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引领教师去深入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学校教研组应增加“读”教材的教研内容,从根本上摆脱教学参考的束缚。(2)关注语言因素,正确处理体验感悟与语言训练之间关系。
部分教师尚未正确把握体验感悟与语言训练之间关系。教学中教师虽能强调整体阅读、体验感悟,却忽视文本的语言因素,有时仅对情节内容有所了解。课堂上教师只是组织学生在同一层面上的“议论”无论学生的感悟深浅对错,只是简单的鼓励,没有语言训练的意识。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感悟没有建立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理解的基础上,使教学变成“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谈话类节目。看上去很热闹,似乎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则将主体神圣化,使之成为“悬在半空中的主体”。
教研部门可加强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在理论的学习基础上,组织一些研究课和示范课,做好引领工作。
(3)加强教师在课堂上的相机引导。
放手让学生议论、质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学生议论、质疑之后老师该怎么办。教师需要认真地倾听,及时地对学生回答、提问等作出一定的梳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归纳,并进行准确、及时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阐发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备课要真正把关注点放在全体学生身上,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关心的话题,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还需要什么等。
3、正确把握新教材的要求。
教研部门需进一步宣传新教材的特点和要求,组织学校作专题的讨论,正确把握新教材的要求。如汉语拼音教学淡化了什么,强化了什么;如对生字掌握的要求是什么,一年级第一学期从描到写主要目的是什么。要深入宣传多识字、快识字的目的,现阶段对生字不抄不默的原因和意义;要深入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评价,使学生乐意接受评价,使评价促进他们进一步的发展。
薛 峰
2004.11.26
第五篇: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视导汇报材料
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视导汇报材料
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根本途径。本学,我校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规范教师每节课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我校教学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
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时计划和教学内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导处在安排课程是统筹考虑,尽量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并确保各学科有较合适的教师任教,无随意增减或删改课程课时现象。
二、加强常规管理
自从XX年区教育局下发了《xx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办法》后,我校积极行动认真学习,加以贯彻落实。
抓教学常规落实,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学校教导处针对新修订的《xx区小学学段教学质量考评办法》制定了实施细则。教导处每学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3次,开学第三周进行教学计划的检查;期中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内容是检查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备课笔记、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以及教研组计划的执行情况,并记录在册;学期末进行教学常规评估检查,内容是检查每一位教师的备课笔记、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辅导计划的落实、以及检测(含自主命题)等情况,评定等级,作为考核加分因素。学期中间不定期进行推门听课,检查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的规范性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积极开展语文教研活动
(一)教研活动是提升学校教研能力的载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为此,我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听课不少于15节,写教学反思不少于16篇。还开展了教研论坛讲座,组织专题讨论,写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撰写论文等多种学科教研活动。(二)设定周二下午为语文教研的固定活动时间,所有语文教师都没有排课。
这样无论是听课、评课、专题讨论,还是论坛讲座,每位语文教师都能够顺利参加,从而在时间上保证了语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三)近年来,我校语文教学科研能力不断加强。
去年我校语文市级课题《有效对话,有效感悟,有效积累》,成功结题,并获得良好等级,是当时xx区唯一以良好等级结题的课题。XX年5月被全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确定为“国学项目”实验学校。XX年8月被区教育局确立为安徽省“自育自学”课题研究协作学校;同时被市教科所选定为“课外阅读项目”推广学校。(四)我校一直积极与兄弟学校开展语文教学研讨交流活动。
与xx区东片六校教学联谊活动已开展了xx届。近年来,我校还开展了“走出去,请进来”教学交流活动,与歙县桂林学校、徽州岩寺小学开展了多次语文教学交流,互派教师上课、听课、交流研讨,达到资源共享,相互探讨、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目的。(五)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XX年10月23-25日选派林x老师参加了在x县举行的全省课外阅读经验交流会;XX年和XX年分两批组织谢xx等多位语文教师参加了在xx举行的“教育新视野名师观摩活动”,观摩学习活动。外出学习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四、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
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的平台。[
莲
~
山
课
件
]学科活动是学生素质展示的舞台,是推动学生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一)XX年12月林c老师在xx区小学语文单科优质课比赛中脱颖而出,并在今年3月xx市小学语文单科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二)我校语文教师积极参加语文学科活动,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每年我校语文教师都积极参加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竞赛,今年我校有27位教师报名购书参赛。
今年9月,多位语文教师参加了校“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从中选拔出两位选手的经典诵读视频报送市赛。(三)近年来,我校组织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
如,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书信大赛,“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规范汉字大赛等等。班级上还开展了讲故事活动,手抄报制作,等语文活动。多彩的学科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五、建立管理立体网络,制定教学激励措施
我校教学管理已经形成了立体管理网络,校领导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管理教学,做到制度管理,宏观控制;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具体抓教学过程管理,保证了教学常规管理落在实处;学校教导处认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高教师水平,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校教学管理的最大特色。
我校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从工作量、教学考绩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激励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些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