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法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3 02:1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尝试教学法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尝试教学法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尝试教学法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陇西县碧岩初中 汪进明

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应是教会学生思考,学生不教是可以会的,但不学是不会的。如何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成了教学的关键。而尝试教学法在教会学生思考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最大的特点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用尝试题引路,“以疑引思”,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下面结合尝试法简单说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注重课前预习把尝试过程延伸到课前,使课内外协调一致。课前预习是尝试的开始,自己从课本中探索,初步进行本讲内容的探索。因此,在课前安排 “问题情景”,以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驱使他们在好奇心的诱发下进入探索境界。

如在讲八年级数学《平方根》一课时,课前先提出如下预习问题:(1)

2、-

2、-0.5、0.5、0的平方分别是多少?1(2)若一个数的平方为50,则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数叫什么?如何表示?这种运算叫什么?

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带有明确的目标,从而大大的节约了课堂讲授时间,增加了学生练习时间,充分提高了课堂效率。长此下去,不但能增强学生超前学习的意识,而且使课前预习也成了一种饶有兴味的智力活动。

二、注重新旧知识融合 过去上课前 5-10 分钟主要用于复习检查,人为地设置了新旧知识的界限,既耽误时间又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显得空洞机械,也不利于提高学习能力。现在在传授知识时,我往往采取实验操作,问题探索,尝试练习等多种形式把新旧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由旧到新的思维过程。

如在讲八年级数学《立方根》的立方根的性质时,事先设计一组前后联系密切的练习题。

.立方等于8的数有几个?是那些数?有立方等于-8的数吗?如有,是多少?

.正数的立方是正数还是负数?负数的立方呢?0的立方呢?

.对于一个数a,立方等于a的数有几个?怎样把它们表示出来?

4.已知一个数的立方,如何求这个数?

通过这几个练习的解答既可引新,又可温旧,这样对看似复杂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利用这种方式,虽然教师课前下的工夫多,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能得到充分锻炼,课堂效果很好。

三、鼓励尝试,激发思维 数学往往一题有多种思路,在讲解时由于害怕学生不会而耽误时间,总是加以提示,这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他们丧失了向难题挑战的勇气。学习了“尝试能成功”的理论后,不但改变了我的教学观念,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课堂由过去的“一言堂”变成了“多言堂”。总之尝试教学法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将会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

第二篇:尝试教学法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尝试教学法在在初中几何教教学中的运用

为提高我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育局专门请来了著名教育家邱学华先生,进行有关尝试教学法理论方面的讲座,并开展了现场课堂教学示范和指导,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讲座,受益匪浅。感觉到尝试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非常有效。回来后我便“邯郸学步”,边学边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感觉有些“上路”,学生也乐于配合。于是我就大胆尝试,并融入自己的一些东西,效果较好。下面我想谈一谈尝试教学法在几何教学中的简单应用,供同行参考。

过去,上几何课总有一种时间不够用的感觉,由于课上讲授新课花费时间多,学生得不到充分练习和巩固,作业出错多,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学效果很差。学习了尝试教学法后我对课堂结构进行了大胆改革,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情景导学式

独立学习是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方面,而阅读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在课前安排了“问题情景”,以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驱使他们在好奇心的诱发下进入探索境界。

如我在讲九年级几何《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事先提出如下问题:

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是什么?

如何判定直线和圆是何种位置关系?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完成课后的课堂练习,再一起探讨我为他们准备的尝试题,再加以变式和拓展,而后一起反馈预习的效果并进行课堂小结。这样大大节约了课堂讲授时间,增加了学生练习时间,充分提高了课堂效率。长此下去,不但能增强学生超前学习的意识,而且使课前预习也成了一种饶有兴味的智力活动。

二、新旧知识融合式

过去上课前 5-10 分钟主要用于复习检查,人为地设置了新旧知识的界限,既耽误时间又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显得空洞机械,也不利于提高学习能力。现在在传授知识时,我往往采取实验操作,问题探索,尝试练习等多种形式把新旧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由旧到新的思维过程。

如我在讲初三几何《圆周角》的最后一课时,事先设计了一组前后联系密切的练习题。.已知:在⊙ O 中,直径 AB=10cm,弦AC=6cm,求弦 BC 的长。

.已知:如图: CD平分∠ ACB,求证: AD=BC .已知:在△ ADB 中 , ∠ D=900,AD=BD,AB=10cm, 求 AD.BD

出示例题:

已知:在⊙ O 中,直径 AB=10cm,弦 AC 为 6cm,∠ ACB 的平分线交⊙ O 于 D,求 弦BC.AD.BD 的长

通过前三个练习的解答既可以加深对前节定理的理解与应用,而且综合起来正好组成本节例题,这样对看似复杂的例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利用这种方式,虽然教师课前下的工夫多,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能得到充分锻炼,课堂效果很好。

三、鼓励尝试,激发思维

几何题往往是一题有多种思路,在讲解时由于害怕学生不会而耽误时间,总是加以提示,这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他们丧失了向难题挑战的勇气。学习了“尝试能成功”的理论后,不但改变了我的教学观念,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课堂由过去的“一言堂”变成了“多言堂”。

如习题:

已知:经过⊙ O 上的点 T 的切线和弦 A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C

求证:∠ ATC= ∠ TBC

学们经过思考后踊跃举手,各抒己见,有的利用了外角定理,有的利用等角的补角相等,有的在弧 AT 取一点,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有的过 B 点作切线。通过交流,同学们既可以取长补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又可以开拓思维,使教学过程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总之,尝试教学法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尝试成功后的自信心,将会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而尝试教学法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科研领域,我希望它能够在我们的教学土壤中不断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房县姚坪中学李勇、杜大平

第三篇:尝试几何画板在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几何画板》在新课标教学中的运用

江西省万载县万载中学

曾才明

新课标提倡教学内容与信息算技术相结合。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实验,数学的活动不再局限于演绎推理的形式体系中,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扩大了数学实践的内容和范围。如规律的探索,性质的预测以及模拟仿真的演示,都可通过计算机来实验,计算机做数学实验将成为数学灵感和数学发现的源泉。首先讲讲应用几何画板探讨椭圆形成的三个实验。

教科书上椭圆的构造原理,简单明了实用,学生容易接受,其关键之处在于要把细绳的长理解为到两点之间距离的和,当铅笔紧靠细绳缓慢移动时,它留下了轨迹——椭圆,所以我们把平面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根据其定义,我们开始就用几何画板做第一个实验:

打开《几何画板》(1):画线段CE及构造线段CE上一点D

(2):其次在平面上确定两点F1,F2,满足(|F1F2|<|CE|(3)以F1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圆,以F2为圆心,以DE长为半径画圆,两圆相交于点P、点Q。

(4)利用鼠标拖动点D在线段CD上轻轻地左右移动,两圆的大小 随着半径的变化而变化,这时交点P、Q也在移动。我们应用几体画板的跟踪功能对交点P、Q的运动轨迹进行跟踪,随着点D的在右移动,一个椭圆便清晰的显现在屏幕上,一个封闭的优美曲线,在几何画板的帮助下,经过几个简短步骤便可画出,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因为点P满足到F1、F2的距离和(|PF1|+|PF2|)为常数CE.也即是根据椭圆的定义来构造的。还可以添加适当的颜色,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在探讨点p的轨迹方程时我们不仅可以参考课本方法进行演练,在这引入又一方法相互对比,以便更好的掌握其定义。

法1: 以F1F2所在的直线为x轴它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F1(-C,0),F2(C,0),由PF1+PF2=2a得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代入方程得(x+c)两边乘以2+y2+(x-c)2+y2=2a(1)x+c2+y2得2cx?222(2)x-c+y-x+c+y=acx2+y2=(1)+(2)得x+ca+a两边平方得:a2-c2x2+a2y2=a2a2-c2x2y2令a2-c2=b2得+ =122abx-c?+y2- 法(2)同法(1)建立平面直角系 设p(x,y)由PF1+PF2=2a得方程x+c2+y2+移项得x-c2+y2=2aF1PMF22a-x+c2+y2=两边平方化简得x2a2x-c2+y2a2-c2x2+a2y2=a2a2-c2令a2-c2=b2得+ y2b2=1 Animate M试验2

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探讨过程,体现了数学的一种对称美,两种策略的对比.法(1)借助有理化因式进行转化,它是一种基础技能的应用。法(2)是常规解决无理方程的基本方法,两次的平方培养了同学们一种刻苦求知的意志力,一种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基础理论掌握好了,在不同的情景下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展,激发着我们探讨数学这门学科的激情,这就是数学独特的引人之处。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缓慢增加F1F2的距离,使它靠近两半径之和。这时两圆的交点的运动轨迹会是怎样的呢?试一试就有意外的发现!

椭圆还有其他方法进行构造吗?答案是肯定的。

下面一起来看实验2:

某定圆F1及其内部一点F2,半径为2a,点M是圆上的一动点,连结MF2,且作MF2的中垂线交MF1于点P,当点M在圆上运动时,试探讨点P的运动轨迹。

分析,利用几何画板设定动点M的速度,并且跟踪点P的运动轨迹,不难发现动点M在圆上运动时,点P的运动轨迹是椭圆。试验分析:由MF2的垂直平分线得PF1=PF2, PF1+PF2=PF1+PM=MF1=2a 满足动点P到两定点的距离和为常数,其轨迹 是椭圆。建立恰当的坐标系可列的方程 x+c2+y2+ 化简这无理方程得x-c2+y2=2a a2-c2x2+a2y2=a2a2-c2 令a2-c2=b2得 x2a2+ y2b2=1

以上两个实验,不同的方案得到相同的轨迹——椭圆。数学知识可能在将来会遗忘,但这种学习研究数学的方法是终生受益的。

试验3:

在平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圆心,分别以a、b为半径画两个圆(a>b),过大圆上一动点M,作MD的垂直X轴,连接OM交小圆于点D,过用E作MD的垂线,垂足为P,当点M在大圆上运动时,试探讨点P的运动轨迹。

YMEOPDX Animate M试验3试验现象:用鼠标轻轻地移动点M,并且跟踪点P的运动轨迹,随着点M的移动,便得到一个椭圆。试验分析: 设OM与x正半轴夹角为 则x=a cos y=b sin, 消去参数:得x2a2+ , P(x,y)y2b2=

1试验3中,我们利用几何画板特有的跟踪功能,清晰地反映了 被动点P与主动点M的关系,受a、b不同的影响,点P的运动轨迹不再是圆了,而是一个标准的椭圆,课堂上我们可边演示边讲解,从实践中得出的理论是令人终忘的,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是属于自己的。方程我们称它为椭圆的参数方程,其中

以上三个实验,我们借助几何画板这软件,成功地演示了椭圆的形成过程,椭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圆锥曲线,我们理解了它的产生过程,便能为下一步运用椭圆的性质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实践证明,椭圆的定义是用来解决椭圆有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工具,有些疑难问题束手无策时,联想到其定义便能柳暗花明,而前两个实验的结论便是我们椭圆的定义,而我们实验的结论是从实践中得出的,参与了就难以忘怀,我们坚信几何画板会给数学课堂带来更多、更好的帮助。

接下来我们开始利用几何画板根据椭圆的方程探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在解析几何里,常常利用曲线方程来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通过对曲线方程的讨论,得到曲线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下面我们利用椭圆的标准方程,借助《几何画板》来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

yyPP1B1OF2F1xOP

21,范围:根据标准方程可得y=±bsqrt(1-((x^2)/(a^2))),分别绘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得到一个完整的椭圆。在坐标系中,分别绘制(-a,0),(a,0),(0,b),(0,-b)四点,构成一个矩形方框,结果椭圆在这个矩形内,由此可知椭圆位于直线X=±a,y=±b所围成的矩形内。对称性:在绘制函数y=±bsqrt(1-((x^2)/(a^2)))时,可发现上、下两条对称的曲线,很明显,椭圆是关于X轴对称的,在椭圆上任取一点P,利用镜面反射,作关于Y轴的对称点P1正好也在椭圆上,说明椭圆关于Y轴所对称,再作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2,可得其对称点P2以也在椭圆上,这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由于P点的任意性,得知椭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X轴、Y轴),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原点是对称中心。

用几何画板探讨椭圆对称性和范围,简洁明了,学生可以动手做实验亲身体会便可以牢固掌握。离心率:我们知道,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e=(c/a),称它为椭圆的离心率,在实验2中,椭圆的离心率其实就是(F[1]F[2]/F[1]M)的比值,因为F1F2=2C,如果把圆内这定点F2的位置移动,使得F1F2的大小发生变化,这是点P的轨迹——椭圆的圆扁程度也跟着发生变化,为什么离心率的变化会影响着椭圆的圆扁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分析实验2。因为当F2移动靠近F1时,e就减小,而椭圆却越来越圆,在画板中可以清晰看到这个变化过程,若F2与F1重合时,我们可猜测所得图形就圆,也即离心率越小,椭圆就越圆,这结论从理论上我们也可以分析得到,因为e=(c/a)=sqrt(1-((b^2)/(a^2)))中,若a不变,b变大,1-((b^2)/(a^2))就变小,这时离心率变小,所以离心率越小,椭圆就越圆。

实验2中,还可以进一步探讨离心率的范围,因为点F2在圆内可知F1F2<R=F1M,所以e一定小于1,即0<e<1 4 探讨过椭圆焦点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在椭圆上任取一点P,边结PF1、PF2得△PF1F2。点P在什么位置时,三角形的面积

B1PPB1F2F1F2F1 Animate P面积 最大?

PF2F1 = 3.27 厘米2 Animate P面积 PF2F1 = 3.90 厘米2

设定点P的动画,并在测量栏,测量三角形PF1F2的面积,点击动画按钮时,△的面积在不断地变化,当点P绕椭圆运动一周时可发现它在两处的面积最大,即短轴的顶点。

理论依据:△PF1F2的面积以是F1F2为底边,点P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为高的积,而边F1F2不变,当高|y[p]|最大时面积最大,所以点P在短轴的两端点时其面积最大。

拓展:利用几何画板进一步演示椭圆内与定点有关的问题,不仅形象直观,而且很容易发现其特殊位置,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

几年以来,我利用几何画板对高中数学进行了很多种尝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一些曲线的形成过程,比如后面的双曲线、抛物线的形成过程,亲眼所见、亲手操作,得到的圆锥曲线,对于理解其定义,应用它的性质解题,可以起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实践中,得出来的数学知识,其精彩过程有时是终生难忘的,不仅在解析几何中,几何画板有着很多的应用,还有比如函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等知识有着很广的应用。任意的函数,只要输入其解析式,便能得到其图像,很方便研究它的性质例如单调性、周期性,最值,交点的个数等等问题。在立体几何方面,可以利用图像的旋转,对折把抽象的角,距离等问题利用添色功能把它门浅显化。现在几何画板正在普及,大众化。相信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他,应用他。使更多的学生终生受益。

2009.9

第四篇:尝试教学法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尝试教学法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宜宾市翠屏区凉水井中学 张家林

摘要:初中数学是非常枯燥的一门学科,大多数农村初中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很难,不好学。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大面积地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众多农村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改变不了学生,就要改变我们教师自己,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恰好可以解决我们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这个困扰很久的大问题。关键词:尝试教学法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 应用初探

初中数学是非常枯燥的一门学科,大多数农村初中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很难,不好学。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大面积地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众多农村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改变不了学生,就要改变我们教师自己,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恰好可以破解我们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这个困扰很久的大问题。

一、教育现象: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致情况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总结发现,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大致情况是,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窄、反应能力慢等特点.上课时,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地听课,又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仅仅是简单的模拟、识记,导致学习思维迟延,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形成不想听课,不想学习的倾向。此外,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把握不是太好,从而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性,造成解题思路的“乱”,“烦”和“怪”。加上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不懂的地方不敢去请教老师和同学,怕被人认为“笨”,日积月累,对学习数学存在越来越多的困难甚至讨厌。因此在教学教育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即使懂了下次再碰到类似的题目还是不会。而学校里爱好数学、成绩好、又觉得比较轻松的学生不是太多,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拦路虎。

二、教育理论: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可以破解这一难题 1.尝试教学法的背景情况

尝试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学者邱学华教授创立并推广,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运用,已经由教学法逐步发展成教学理论,在小学率先推出的一种教学方法,80年代中期在全国普遍推广,影响深远。其基本实质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由教师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了,再由学生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中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现代教学条件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条件,可使学生的尝试活动能够取得成功。

2.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

这一步是提出问题。数学知识大多是通过习题的形式出现的,出示的尝试练习题要与课本中的例题相仿,同类型、同结构,这样便于学生能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去解决尝试题。

新课开始,教师在宣布课题时,一定要明确提出,这堂课学的是什么内容,要求是什么,然后在出示尝试题。尝试题出示后,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第二步:自学课本。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例题就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阅读课本时,教师可预先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作指导。由于尝试题与课本例题相仿,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是能够看懂的。学生可以通过看例题举一反三,学会尝试题的解决方法。

这种带着问题自习课本,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好。因为自学课本后,要立即解决教师提出的尝试题,自学课本的效果当时就能看的见,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学课本例题,大部分学生对于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进而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尝试练习。

既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教师就顺水推舟让他们试一试。一般让上、中、下三种程度的学生进行板演,其他同学同时在草稿纸上练习。练习时,教师要巡回视察,及时了解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学生练习时,还可以继续看课本的例题,一边看,一边做。

第四步:学生讨论。

尝试练习后,可能是一部分学生做对了,一部分学生做错了。教师根据学生板演的情况,引导学生评讲讨论,谁做对了,谁做错了。板演的学生可以讲一讲自己这样做的理由,不同看法可以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学生尝试练,尝试讲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是否做对,是否讲对,这时听教师的讲解已成为他们一种迫切要求。

第五步:教师讲解。

学生会做题目,并不等于掌握知识,还必须懂道理,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要进行系统的讲解。这里的讲解与过去的旧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因为学生的起点不一样。由于学生已经自学了课本,并且做了尝试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地方重点讲解。

3.尝试教学法的好处

(1).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生自学、探索能力和发展思维 尝试教学法摆脱了“教师教,学生听”的直线单向传递知识的传统教学法的束缚。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先自学课本,再动手尝试练习,然后再听教师讲解。这种教师、学生同堂互动的教学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还有一定的促进和帮助,更重要的是还在于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探索精神,这是传统教学法无法做到的,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法的显著特点。一个人单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而没有探索精神,也不可能有所创造,而尝试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尝试题后,教师还没有教,引导学生先试一试,遇到困难再自学课本,然后让学生大胆去尝试练习,如果做错了,在教师的帮助下立即改正。这样就培养了“试一试”的精神,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一种敢于探索的精神。以后对于不懂的事物,不会做的工作,就会有“让我试一试”的探索精神。因此,尝试教学法把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教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强大的,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形成学生的思想方法和习惯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2).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 传统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听教师讲授。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无法完整把握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而且,教师的讲授占去了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练习和思考的时间很少。而尝试教学法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问题,练就把全班学生的思想精力集中起来了,让学生先尝试一番,再这基础上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是一种很好的组织教学,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方法开门见山,有的放矢,花时少,效果好,而且大大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从而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中差生的转化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好奇,好胜,喜欢探索是学生的心理特征。面对尝试题,学生都有试一试的强烈的欲望,对要学的知识有一种新奇感,好胜心理驱使学生都处在萌动气氛之中,生怕落后于人,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被动的“要我学”动的“我要学”,出现了大家积极思考,努力做题的局面,特别有利于激发中差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老师认为中差生理解能力差,采取一味迁就的办法,把知识嚼得很烂喂给他们。越是这样,他们越是不肯动脑筋,越是觉得没有兴趣,长而久之会养成一种等待教师讲解的习惯,这样无法提高成绩,也难以培养能力。而且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学与其说是依靠己经成熟的机能,不如说是依靠那些正在成熟的机能,才能推动发展前进”,“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则转化到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尝试教学法正是建立在这种理论基础上,转化大量中差生的。

(4).符合知识认知规律,且方法简单,易学易用

尝试教学法课堂教学的进程是提出问题---学生尝试---教师指导---学生再尝试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完全遵循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的认识客观规律,先练后讲,练就是实践,从基本训练、准备题到尝试题,这些题有坡度、有联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新知,练中知自己的不足、知困难,在此基础上再讲、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尝试教学法简单明了,一环紧扣一环,并不需要很高的教学技巧。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不需要另搞一套教材,也不需要复杂的教学设备,因此易学易用。

第五篇: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思路是,将流行很久的“先教后练,以讲为主;先教后学,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变革更显示出其内的合理性。因为传统的先讲析后练习这一模式,始终置学生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不同程度地扼杀了学生对知识、对学习积极而浓厚的举;同时由于学生自身对所学知识缺乏主动的切入,学习时不免惘然无绪。如此一来,要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然成为纸上谈兵了。

那么,语文教学中能否执行尝试教学法呢?答案是完全肯定的。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尝试的结果,假如真了解了,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印入必然较深,自己对它的情感必然较浓。假如不能了解,也就发现了困惑所在,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就困难所在加以解答,其时在内容的领悟上,就会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于以后的浓度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很显然,在叶圣陶先生看来,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推行,依然是为了贯彻教育的终极目标:“教是为了不教。”就语文教学的现状看,相信语文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语文教学仿佛永远是只见耕耘不见收获,从最初的字的书写、拼读、词的组合运用到较综合的阅读与写作,绝大多数学生均存在较多的缺漏与不足。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多少忽视了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尝试心理的满足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们是牵着学生渡过知识这条河,而不是带学生过河,更不是让学生自己过河。学生学到的只是零乱、僵化的知识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作导体、媒介。著名教育家冯亚杰提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原国家教委柳斌副主任认为“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信息反馈 传授知识 传授知识

现代教育的特色之一,是克服知识教学的单向传递,提倡多向传递,师生积极进行双边活动,注意对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处理,提高知识的正确率和巩固率。即把传统的“教师 学生”变革成:“教师 学生。”

可见,语文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

有鉴于此,笔者学习参考其他教师的教研成果,尝试设计了语文尝试教学法一般课堂结构:①审题摄揭题,导入新课。②阅读课文或听音乐。③课文分析。这是一堂课的中心,分以下五步:a、根据课文的不同要求,设计并出示尝试题。b、自学课文,在尝试题的引导下,划、圈、点、评、理解课文。c、尝试练习。d、学生讨论。e、教学讲评。④习题解答与巩固性练习。⑤课堂小结,对重要知识点、思维方法进行梳理与强调。这种课堂结构主次分明,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教学信息的反馈与处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符合“实践——认识——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我认为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教学语文课时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大语文活动,应突出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功能。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学同学生的感悟和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到语文课是同生活密切相关的,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枷锁,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更灵活一些,思想更开放一些。或许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或许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语文教学应用尝试教学法的可行性

我国著名语文教学法专家李伯棠教授在《从尝试中来,走自己的路》一文中 指出:“尝试教学法能否移植到语文教学中来呢?答案是肯定的。数学教学可以先练后讲,语文教学又何尝不可呢?由于语文学科

涉及的语文知识的范围较广,基本技能训练的项目较多,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就大有用武之地。如词汇教学,词义是难关。课本中出现的新词,可以让学生查字典,但是汉语中有一词多义的现象,有时字典上的解释并不十分贴切,就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理解不准确之处,再由教师讲解。事实上,查字典是尝试,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又是一次尝试,最后由教师讲解,这就注'先练后讲'”。

其实,关于尝试教学法的精神,早在五十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已提到过,他指出:“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尝试的结果,假若真了解了,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印象必然较深,自己对于它的情感必然较浓。假若不能了解,也就发现了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其时在内容的领悟上,„„都将感到恍然有得感;对于以后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quot;(《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第83~84页)他又说:”无论成功与否,尝试都比不尝试有益得多;其故就在运用了一番心力,那一翻心力是一辈子要运用的,除非不要读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第83~84页)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明确指出学生通过尝试会产生三种结果,而这三种结果对学生来说都会有收获:

(1)尝试成功了,”尝试的结果,假如真了解了,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印入必然较深,自己对于它的情感必然较浓“。

(2)尝试遇到困难了,”假如不能了解,也就发现了困惑的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其时在内容的领悟上和方法的运用上,都将得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于以后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quot。

(3)尝试结果有出入,即使当教师讲解或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甚相合,就作出比量长短的思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第83~84页)

叶圣陶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已经比较系统地在语文教学中阐述尝试教学思想,这是非常有远见的,这是他留给后人的极重要的宝贵财富。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中应用尝试教学法完全是可行的。早在1983年浙江省绍兴县首先把尝试教学法引进小学语文教学中,1990年湖北省十堰市把尝试教学法引进到中学 语文教学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尔后山东省泰安市、平度市、新泰市、广东省新会市、贵州省天柱县等地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广泛地应用尝试教学法。

1997年11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举行全国协作区第一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1999年11月在江苏省宿迁市举行全国协作区第二届语文尝试教学法研讨会。与会代表充分肯定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它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中学生已基本解决识字问题,并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一般课文对他们的来说,都能读,也能大致会讲,这是中学语文尝试教学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固此,语文运用尝试教学法比其他学科都有利。

二、应用尝试教学法的操作模式

语文教学中采用尝试教学法的操作模式,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决定。语文教学比较复杂,有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以及听说训练等,用一个基本模式套用是不能适应的,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班级特点来决定教学程序,根据“先试后导、先练习后讲”的精神灵活应用,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采用通用的基本模式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操作模式:尝试准备--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的七步,比较适用于语文课本中的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第一步,出示自学思考题 第二步,自学课文 第三步,尝试练习第四步,检查阅读效果 第五步,教师归纳总结

(二)灵活庆用基本操作模式

各地根据语文教学特点灵活应用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操作模式,设计各有特点的操作模式。例如,“三段三式四步”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初步阶段,实行“先引导后尝试”。可分四步 第一步,引导自学,出示思考题;

第二步,尝试自学、拼、读、圈、划、查、练(完成思考题和部分课后习题); 第三步,交流初读效果; 第四步,教师归纳提高。

二、深读阶段,实行“先尝试后引导”式。可分四步: 问题);

第一步,出示尝试中心(因文而异,针对教材重点、难点、特点、疑点、基 点的扭结点设计一二个尝试

第二步,组织尝试自读(围绕尝试中心深读课文,自求得之); 第三步,开展讨论交流(包括学生的质疑操练); 第四步,教师小结点拨,精心引导,达成目标。

三、复读阶段,实行“边尝试边引导”式。可分四步: 第一步,围绕教学目标及课后习题,提出演练重点; 第二步,独立尝试演练; 第三步,交流演练习成果;

第四步,学生集体订正,教师总结提高。

江苏省金湖县把尝试教学法与语文导读基本式结合起来,设计了五步教学程序: 基础训练 → 尝试问题 → 自学读议 → 精讲写练 → 练习评讲

第一步,基础训练:训练内容首先考虑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有机导入。一是凭借关键词语通过说话练习迁移;二是利用文体的特点检查旧知识迁移。第二步,提出尝试问题。

第三步,自学读议:根据提出的尝试题,学生自学,启发读议,边读边议。

第四步,精讲写练:学生读议后,教师的精讲归纳不再是对课文的复述,对 学生答案的复述,而是要紧扣教学重点和教材难点、特点,对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认识片面的地方加以辨正、点拨。在此基础上再布置课内重点写练的任务。

第五步,练习讲评:学生课内写练,教师巡回指导,然后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时行评讲。山东省平度市蟠桃镇第一中学提出的语文尝试教学模式有八步:

第一步:课前预习。这一步让学生根据进示,先整体粗略地感知课文。

第二步:准备练习。这一步是为学生解决尝试题作好准备,促使旧知识在解决新问题中起到迁移作用。第三步:出示尝试题。教师根据教材的需要提出尝试问题。

第四步:尝试练习。学生针对尝试题,再次自学课文,进行尝试练习。

第五步:学生讨论。对于学生的尝试结果,教师无需急于答复,先让学生讨论,加深对尝试题的认识。第六步,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和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第七步;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巩固练习阶段。

第八步:尝试评估。这一步一是对尝试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一是对教材知识作小结。

由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尝试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多样,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精神不能变。“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大特点、三大模块、课堂教学六环节。三大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1、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体式,任务落实到人、小组,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发挥。

2、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3、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1、预习:

预习是知识构建、储备、搜集信息及情感体验,初步形成三维目标,是展示课的基础,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充分绝不进行展示,预习具有基础性。学生的预习,教师作必要的指导: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所达到目标要求。学生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自主学习,自悟,自结,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学会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同学们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全员参与,并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来观察、思维。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演、敢答,张扬了个性,解放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因为收集信息是多方位的,师生、生生交流合作,共同分享学习成果,避免了单走独木桥,少走了一些弯路,节约了时间。

2、展示:

展示是对学生预习的延伸,交流预习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此环节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念和见解,教师是平等的一员。注重学生的差异,把握优中差展示的机会,尊重每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课堂富有弹性,因为开放性的课堂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要根据课堂的表现与互动,灵活地做调整。本过程既是预习模块学习成果的展现,又是在吃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由预习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这里的分配任务就是立体式教学的体现,原来一节课是在教师主持下,从头至尾的“一条鞭子”教法,全体学生同时考虑相同的问题,打个比喻,就像学生食堂的打饭窗口一样,一个窗口,一排好长的队伍,如果多开几个窗口,不就是提高效率了吗?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现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由一条线变为立体式的网络。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现提升,课堂容量加大,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十几种、几十种。由于立体式教学,不仅课堂容量加大,而且教学进度加快。学生们的理解、掌握、体会,更深、更透、更快。

3、反馈:

反思和总结,对预习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能否达到三维目标,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全面、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鼓励较弱学生在某一问题上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可以是同组的,也可以是他组的,结成若个对,优生的辅导,即让弱生吸取了营养,点燃了他们求知向上之火,或者说让弱生绝处逢生,同时优生在原基础上又得到提高,不自觉的把知识进行梳理、系统并形成能力。

课堂教学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1、预习交流——学生交流预习的成果和体会;

2、明确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分组合作——教师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只完成一项即可;

4、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

5、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6、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下载尝试教学法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尝试教学法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尝试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尝试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钻研,努力探索去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进而形成技能与技巧的新一代教学方法。它采取先......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河源市紫金县义容中学黄志明 摘要:教学上,我们应该更在乎学生的具体实践学习。尝试教学法通常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自己......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晓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即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通过练习、作业把所学知......

    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文科教研组柯玉会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思路是将流行甚久的“先教后练,以讲为主;先教后学,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先练后讲,以练为主......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 摘自:《清水中学》 尝试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形......

    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例应用_235

    【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例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尝试教学法,对《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按照基本练习、导入新课、新课练习、巩固练习、课堂总结五个步骤进行“先......

    [数学论文]尝试教学法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论文]尝试教学法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论文联盟 来源:网友 站内搜索 日期: 2005-4-1 邱学华教授提出的尝试教学法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

    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含5篇)

    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语文教学应用尝试教学法的可行性 我国著名语文教学法专家李伯棠教授在《从尝试中来,走自己的路》一文中 指出:"尝试教学法能否移植到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