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辑 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 (7-12)教案
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
第四辑 教师的学习与成长
培训时间:2015年3月5日 培训地点:电教室 培训教师: 杨世亮
培训科目: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
培训学时:2学时
培训内容:教师的学习与成长(7-12)参训人员:全体教师
培训过程:
7、教育永恒的支柱:历史与文学
教育是传承文明和接续历史的活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而不是控制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作为教育的内容,作为承载我们的心灵飞升的载体,历史与文学对于拓展我们的精神空间,丰富我们的内心感受,对抗我们精神的平庸和堕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历史的学习,是增进个体与整个人类的情感联系和熟悉人类经历的心路历程的桥梁和纽带。
文学是虚构的艺术,是想象的殿堂。
随着历史的变迁,作为教师的核心要素的课程,总会有所增加或减少,但历史和文学,作为两大永恒的支柱将一如既往地支撑着教育大厦的巍然耸立。
8、教学:认知、交往与审美 认知
认知过程是教学过程的主要方面,这包括感知、理解、记忆、想象等等,是学生掌握的概念、术语、原理、命题、公式、事实的心理过程。
交往 交往是一切有效教学的必需的要素。任何先进的传播媒介之所以不能取代教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教师能创造富有情感的氛围,而富有情意的氛围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有着共生关系。
审美 教学过程的审美特性体现于具有理智挑战的认知过程中,体现于师生平等地、融洽、和谐的交往之中,体现于师生的心灵晤对中,体现于充满愉悦和成功的生活体验之中,而在我们的教育中,苛严的规训和强制纪律仍然司空见惯,人们对它也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只有将教学过程统一于认知、交往和审美,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的教学,才能担当如此重任,才能使教学过程成为磨炼意志、升华思想、陶冶情性、净化心灵、沐浴灵府的过程。
9、追求教学的最佳效果
孔子表述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
涉及到教学的四个最基本要素:
(1)教学内容的“一”。所谓“一”就是具有广泛迁移性的、能创造知识的、“含金量”较高的那些知识。其次是正如庄子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2)教学的时机。所谓“愤”,就是指人们在苦苦思索而未果的状态。
(3)教学的原则和方法,那就是启和发。个人的成长经常表现为内心的敞亮,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启发,即为心智的开启、思想的祛蔽、潜能的显发。
(4)效果。如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亮全部教育智慧的灵魂。
10、完美的教学
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所谓“深刻”意味着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别有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所谓“真诚”,意味着师生之间坦诚率直,彼此都尽情地表露瞬间的感情和态度。
完美的教学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能够唤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能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性物理。
11、从教学模式到教学艺术
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所有的模式都具有简略性。教学模式也具有天然的局限性
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确证,没有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教师的上课就容易成为“教教案”、“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教学就难以避免封闭性、机械性、刻板与程式化,就难以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和教师中心,就不可能顾及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非常个性化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丰富的精神生活、自主交往和个性展示就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12、完整的理解学习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富有教养、有独立性、有自信心、自由自律、敢于冒险、具有创造力、足智多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决策和讲求效率的人。
对于青少年而言,关于学习,可能存在以下动机: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为了给父母争口气,为了回报某一个人,为了“黄金屋”,为了“颜如玉”,为了将来找到一份好的、体面的职业,为了自我的成长,为了能够创造幸福的生活,为了中华之崛起,为人类的进步的事业,等等。
怀抱着强烈的高远的动机的学习,一定是建基于关注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学习。
对于学习内容而言,也是相当广泛的。“只有每日每时地不断开拓生活与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对于学生而言,听课与读书是最基本的学习途径。
完整地理解学习,唤起人们不断高涨的学习热情,营造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是建设美好人生与美好社会的不二法门。
第二篇: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推荐)
腊酉小学继续教育讲课稿
讲课时间:2012年11月16日 讲课教师:何有生 学时:
共4学时
讲课内容:《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 》
第一辑 诗意地生活
1、着力提高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 影响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的因素:(1)待遇。
(2)学校中的人际关系。(3)教师的劳动强度。(4)教师的专业自主权。(5)教师的专业素养。(6)学校的物质生活环境。(7)学校的硬件建设。
(8)教师职业的稳定感和安全感。(9)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10)生源素质。(11)对教师的评价。(12)学校制度。(13)学校的声誉。(14)社会期望。(15)教材质量。
(16)课程资源可开发和可利用的程度。(17)教师的健康。
2、生命的境界
3、信·爱·望
4、积小成以成大成
5、目标、时间管理与压力应对
6、生命有尊严的存在状态
7、诗意地生活
8、个性成就美丽
9、望老师慈悲为怀
10、教师:努力成为家长的模范
11、六个“讲一点”(1)讲一点享受,无愧于自我(2)讲一点奉献,无愧于亲人(3)讲一点真情,无愧于朋友(4)讲一点责任,无愧于社群(5)讲一点博爱,无愧于人类(6)讲一点信仰,无愧于天地
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第二辑 教师的解放
一、教师的解放
1、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原因:
(1)教师的编制过于紧张——编制过紧导致工作量过大。(2)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过高。
(3)一些职能部门经常对学校指手画脚,各种接待、检查、考评应接不暇。(4)学校人际关系不够单纯,教师之间产生恶性竞争,毒化了人际关系。(5)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对学生要求过苛,管得太多,缺乏等待的心情。(6)学校生活缺乏挑战性和活力。
(7)教师的素养和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2、给自己更多的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信念的力量,这也是教师解放的应有之义。
二、祝福教师
三、名是不可“仿”
四、教师的五项修炼
教师在仪态、表情、口语表达、着装、眼神等方面的修炼是很有价值的。
五、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
六、培植教师的课程意识
七、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八、教师成长的策略(1)大量阅读,仔细咀嚼。(2)深入探究,自觉反思。(3)及时总结,着力提升。(4)团队合作,真诚交流。
九、写作与教学
十、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腊酉小学继续教育讲课稿
讲课时间:2013年5月17日 讲课教师:何有生 学时:
共4学时
讲课内容:《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 》
第三辑 作为理想主义的教师
1、自觉培植教师现代民主政治的理念
2、教师的职业优势
(1)教师在认真钻研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其子女的成长十分有帮助。(2)在不同职业群体中,教师子女成才率是最高的。
3、老师,您好
一个教师,没有敬业的精神,他决不会是一个好的教师。
4、懂得尽可能多一点
5、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
6、读书与成长
7、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专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不随意向家长告状。
8、对教师的期待
教师要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自己 作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社会成员的内在潜能。因而,教育工作者要激励学生的钻研精神,帮助学生锋利知识、理解力和有意识地建构价值目标。作为教师,首先是一位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门课程的教师。
9、给教师的建议
(1)让心灵变得丰富和深刻。(2)捕捉你生命中的第一次感动。(3)给自己 积极的心理暗示。(4)给予学生更多真诚的鼓励。(5)有意味地言说。
10、中国古代的教育智慧
11、校本教研与教师成长
12、校本培训的具体路径
“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工作的具体程序:
(1)研究教材、了解教师;(2)听课、课堂记录;
(3)与教师会谈,评价会谈程序 ;(4)参与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具体活动;(5)参与备课和教研活动。
第四辑
教师的学习与成长
1、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
2、教师的专业成熟及其途径
3、教师的“六个学会”
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4、教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
5、文化生态视域中的师生关系
6、教育试验的文化解读
7、教育永恒的支柱:历史与文学
8、教学:认知、交往与审美
9、追求教学的最佳效果
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学内容;教学时机;教学的原则和方法,那就是启和发;效果。
10、完美的教学
完美的教学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深刻和真诚。
11、从教学模式到教学艺术
12、完整的理解学习
腊酉小学继续教育讲课稿
讲课时间:2013年10月18日 讲课教师:何有生 学时:
共4学时
讲课内容:《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 》
第五辑 聚焦课堂
1、课程知识的特征(1)制度化特征。(2)社会性特征。(3)课程知识的序列特征。
2、课程与教学
这个系列行为涉及“为什么教、教什么、教给谁和怎么教”四个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做有意义的事,做有尊严的人,过有品位的生活”。
3、真正的学习情境
真正的学习情境至少应该具备四个特征:有明确且适当的学习任务;学习者有学习的意向;有和谐、融洽、互相支持和互相欣赏的心理氛围;有丰富的、高品质的学习资源。
4、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
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有多层意义:第一,使学生对教学进程有合理的心理预期和必要的心理准备。第二,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配合,并吸引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第三,让学生理解程序的合理设计,有助于发展学生管理时间、设计活动的能力。
5、学习策略与知识的自主构建
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与学业成绩平平的学生之间差异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期中包括天赋(智商)、智力类型、学习偏好、家庭文化背景、学习动机、个性品质和学习策略。而天赋、智力类型是难以改变的,学习偏好、家庭文化背景也不易改变,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就成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并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坚持性、注意力集中、自我激励、勇敢面对挫折等)。形成自主学习:即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调
节、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
6、洋溢着生命温暖的课堂
让课堂拥有“炉边谈话”般的温馨和真诚,让课堂播撒幸福的阳光,释放生命的灿烂,洋溢着生命的温暖。洋溢着生命温暖的课堂是让快乐主宰的课堂,是充满理智挑战的课堂,是学生可以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
7、语文的视界
作者的看法:在我们的国度里能够把话说得精彩,能够把文章写得漂亮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然后就是作者介绍应该怎样进行语文教学的观点。
8、作文教学琐谈
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对于学问的崇尚,促进学生观察能力、自我反思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然后就是作者介绍应该怎样进行作文教学的观点。
9、多一点学法指导
作者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学习方法,比如记忆、复习、遗忘等。他真诚的建议老师们认真钻研一下学习方法,并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地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0、让教师的讲解扮靓课堂
第六辑 我的教学主张
1、我的教学主张
(1)教学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全。
(2)创造丰富的课堂,带给学生广播深厚的文化浸染。(3)教学中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4)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5)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以问题引导教学的进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而进行学习。(6)重要的是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
2、知识观与教学
3、数学的魅力
4、教什么和怎么教
5、一堂课中的必要环节(1)学习意义的明确。
(2)反馈与强化。最有效的策略是鼓励学生复述,即用自己的语言来明确表达。(3)课堂讨论。
(4)回顾与分享。在这个环节还包括课后作业的布置。
6、理解的前因后果
7、公开课与常规课(1)公开课
(2)公开课与常规课的区别:
(3)公开课受到非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表演性。说刻薄一点,有作假的成分或刻意准备的成分。
(4)公开课的价值:公开课可以起到示范、观摩的作用,可以为教师培训提供鲜活的教学案例,可以发现和培养教学新秀,可以展示教学探索的成果,可以为上公开课的教师的自我反思提供镜鉴和契机等。
(5)一堂公开课应有的体会:
8、解读朱子读书法
9、在历史中感悟永生
10、真诚 深刻 丰富
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三个要素:真诚,深刻,丰富。
11、我反对少儿读经
作者通过举例的方式阐述了他对少儿读经的看法,中国古代教育就是让不懂世事的孩子去读“四书五经”,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使学生养成不求甚解,盲从权威的学风。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思维方式严重阻碍这实证科学的发展,阻碍着科学精神的养成,是中国传统文化严重的缺陷。
对于严谨的学者读经是赞可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吸收中华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抵制现代流行的泡沫文化,并进而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民族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
第三篇: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
《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最近,认真读了肖川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感受颇多。新时期,我们应怎样做一名教师呢?这个问题不是的在我脑海中翻滚,也着实让我深思。
按照我国现在进行的新课改和时代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对当前基础教育的观察思考,我认为新时期的中小学教师应从下列几方面去做。
一、做一名智慧者。
叶澜教授说:“如果一个教师缺少智慧,就缺少尊严。” 教师要广泛涉猎,五湖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来自于对工作的满腔热爱,勤思考,善钻研,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不断积累。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有可能口吐珠玉、游刃有余、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谈吐不凡,这样的课堂,才能深深吸引学生,教师深受学生爱戴,并不断成长。首先,摒弃功利心,找准教育的“真目的”。
任何一所中小学,要在社会上和家长心目中有好地位,教学质量好坏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就当前的情况看,最直接的标准便是各类统考的分数。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才能显效的工程,怎能简化为用分数或其他简单方式来考评教育短期内的突出效果? 面对当前社会上许许多多这样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入地思考: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习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首先该教给学生什么?--爱因斯坦曾说:“青年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著名学者费孝通在谈到“德育的遗憾”时回忆:“潘光旦先生曾经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以每个人为目的,教育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促进个性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完成自我,把自我推进到一个至善的世界,成为完人。”余秋雨在谈到人的素质时认为,文化知识只是人文素质中的一小部分,要被称为一个完整的人,他还要有对事物整体判断的能力、感性知觉能力和证伪能力,以及一颗善良的心。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培养人才的核心目标。——叶圣陶曾经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那么,培养儿童最核心的习惯是什么?笔者认为,应当是对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精神,以及做人的起码准则。作为教师,需要有崇尚科学的态度、追求理想的精神,在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中,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只有深刻认识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并把它内化为自已工作的指导思想,才可能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淡出”功利心”,不唯利、不唯上,不追风赶潮,保持正常的心态,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其次,走出误区,找准教师的“真位置”。
当今,我们虽然高谈着人文关怀、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但由于几千年师道尊严的影响,每位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及方式方法上,都深深地打上了自己学生时代所受教育的烙
印,加上过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思维时不时对新理念进行着干扰歪曲,因而在教育中常常不知不觉地穿新鞋走老路,为自己错误的定位
二、做一名有人道、人格的人。
一位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少年科大的学生家长说:“春天正是花儿开放的时候,秋天才是收获的季节,培养孩子也要顺其自然;每种树苗都有各自不同的生长条件,需要不同的栽培方法,教育孩子也要因材施教……”“人道”的教师应该这样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让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差异,因人而异地施教,重在育人,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用心观察和体会教育过程中的乐趣,淡化结果,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分享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学生同欢乐共发展;能用足够的耐心欣赏每个学生的优点和个性,耐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各种意见,并巧妙地引导;能把学生当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即使他们有错误,也能建立在唤醒学生自觉性的基础上慎用惩罚,充分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能放手锻炼学生,把学生推到台前,把自己隐藏在幕后,甘为学生的成长想方设法搭建最好的舞台、花大力气改进教法,不仅能授人以鱼更能授人以渔……总之,请相信阿莫纳什维利的话:只有把自己当作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只有把儿童的生活看作是自己童年生活的重现;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来;最后,全心全意地关怀儿童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人道的教师。
三、做一名反思者。教育是一种常做常新的事业,教育无止境,教师生涯也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前行的充满新奇的旅途。反思将让师生的生命变得五彩缤纷,反思将让我们的教育变成一支抑扬顿挫的交响曲。一个善于反思的人,永远拥有前进的动能;一个善于反思的民族,永远拥有不竭的力量;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勇敢的反思以不断超越再超越,一个善于不断反思的教师,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科学地施教,深受学生敬仰。
说到底,做新时期的教师,就要积极地更新知识、观念和能力,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去创造性地工作。让我们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
《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朝阳小学
李业珍
当看到肖川博士所著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这本书,我马上和老师一起交流,为在我们周围发现这样有着教育诗意情怀的老师而感到兴奋。总觉得有很多感悟但不知从何谈起。觉得教师像一条“渐行渐宽”的河,在平和而从容的自我超越中,在真诚而宽厚的爱中,微笑着默默行走,矢志不移地追寻着做教师的职业幸福。
我们把诗意看成是一个动词,寻找诗意就是一个过程,就是一种观察和处理事物的方式。我们可以在当下的环境中,用一种超乎平常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以一种内心的体验或一种审美的态度,去看待你必须应对的事物。我们可以尝试去做:
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将有关教育现象联系起来,寻找其中的意义,去发现其中的诗意。
你可以将自己的班级当成一块实验田。你可以将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次教学活动都做得精彩,做得生动,都做成一个成功的案例,这就是诗意。你可以在课堂教学充分展示你的教育智慧,体现你的个性的魅力,这就是诗意。进而,当你对教育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索时,你会发现新的角度,发现另类的存在,这也是诗意。你用自己的心去感悟教育现象的意义,你会发现教育生活中的寻常琐事充满了意义。你让这种感悟习惯化为一种生活的实践,你这就是真正的“参与”生活了。所谓“参与”就是“从自我中延伸出去”的意思。这样做,你就获得了积极的认识能力,你就可以超越平庸的理解。
二、坚持广泛的阅读,并努力地解读你所遇到的每一篇文本,加深理解文本的洞察力。
阅读当然就是艺术,因为阅读就是探索的过程,我非常喜欢一个这样的定义:阅读其实就是灵魂的一次探险——灵魂在作品中的探险。我们通过阅读来实现一种对应,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个人的经历、与我们的个人的体验一一对应,诗意于是就产生了。阅读,说到底,就是以设身处地的行为去探索世界,以设身处地的方式进入他人的世界。
一名教师如果一直能够坚持阅读,就能始终保持与最前沿的思想的声音的接轨,除了能够获得新知,还能够获得一种精神上和道义上的力量。因为一个人的内心不会总是强大无比的,如果没有一种外在的动机资源的输入,任何人都可能感到动力不足的。这样坚持下来,阅读就可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
三、创造和谐的的人际关系,这也是诗意化生活的一个方面。
来自朋友的相互激励、相互理解,本身就是富有诗意的,何况还能够激励我们在寻求诗意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有了同行者,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你能够从他们的支持和慰藉中获得新的精神的资源,你在乎来自这些知音的关注的目光,你在乎他们的评价,在乎他们的鼓励。
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还包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你必须看着你的学生就觉得快乐,他们是你快乐的重要源泉之一。你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就像是一次倾诉,学生把你当成师长,更把你当成朋友。他们从你这里天天有所收获,他们对你天天有所期盼。当你的学生告诉你,因为你的榜样,使他更加热爱了生活时,你的生活就已经有了诗意了;更何况,因为有了他们,你为自己坚持诗意生活的立场找到了更加充足的理由。
原来,诗意化生活的秘密不是别的,就是行动起来,用审美的眼光打量我们的生活,打量我们的工作,从现有生活资源中去获取一种快乐和幸福。只要我们倾心于去创造事物,去创造一堂课,去创造一次解读的过程,去创造一次美好的生活经历,去创造美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就是在创造世界了,就是在创造诗意了。所有的诗意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体验之中和过程之中。
第四篇:《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读后感(本站推荐)
《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读后感
乌兰浩特市七中 潘苏丹
肖川老师是知名的教育专家,我猜想他的书也一定是艰深的教育理论和极其严肃的现身说理,可直到捧读这本书的那一刻,我才发现,我完全错了。书中精选了六十余篇文章,涉及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其中包括“诗意地生活”、“教师的解放”、“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教师的学习和成长”、“聚集课堂”、“我的教学主张”等等。作者以其广博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审视基础教育,关注教育现状,思想深邃,见解独到,洒脱中透着理性的执着,指引我们走入一片诗意、温暖的精神世界。
从事教育事业已经十年有余了,然而,内心深处一直在不停的追问我适合老师这个职业吗?我能够胜任吗?肖川老师在《个性成就美丽》一篇中写到“过于内向、不乐于与人打交道,不善言谈、寡言少语,言语尖酸、对人过于苛刻,脾气暴躁,缺乏耐心,这样的个性不适合做教师,教师应该待人宽厚,富有耐心,善于沟通,充满热情和温暖,能够鼓舞人、激励人。”读到这里,与自己的个性相对照,我发现,我即使在个性上不是十分和谐完美的人,但还比较符合教师的基本特点,教师行业是能够发挥我个性特征的。我更加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书中引用的一句话更让我感同身受“其实在每个孩子心灵最隐蔽处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想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那么我必须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和孩子交流一定要真诚,不能掺杂一点虚情假意,他们的心单纯而诚挚的犹如玻璃,当他们满怀期待的把它交于你手,我们一定要好好珍藏,百般呵护。信任可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回想毕业几年后,我还能保持与原毕业班的学生联系的主要原因可能也是因为如此。是学生让我懂得了我存在的意义,他们让我变得更加强大,他们深深的理解我、尊重我,他们告诉了我爱的真谛。教师真是一个平凡而又神奇的职业,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幸福的呢?尼采曾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我知道我为何而来,我也同样明了我该往哪个方向走。
我知道我不聪明,但我能做到勤奋吗?回答是否定的。肖川老师在《积少成多》一文中,提到了他的成功秘诀:积小成以成大成。一个人要取得一些小的成绩并不难,难的是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并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每个“小成”都不游离与最终伟大目标之外。“小成”完成简单量的积累,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一点说起来真是惭愧,自己很难有足够的毅力去学习。连最基本的读书,原本是乐趣的事,竟然也成了被逼的行为,真是奴性十足。
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挚的情感讴歌人类的爱,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果真是对这本书很精准的评价。
文章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扉页上一段话“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怀里,为有价值的目标不懈努力。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一个很有情趣的教师,他们做人不会枯燥,讲课不会干涩,并知道如何让教育芬芳弥散。”
第五篇:《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的读书笔记
《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的读书笔记 第一讲:诗意的生活
人生的境界的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哲学史家冯友兰(1895-1990)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谓之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章句下》
为生计而奔波忙碌的人,摆脱了生存危机为欲望的满足而苦心专营的人,为追求自我实现、追求永恒而不懈努力的人。
——教育学博士:肖川
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怀里,为有价值的目标不懈努力,“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人的生命价值=影响人群的广度×对人深度×对人影响的积极程度
在一个功利和浮躁的社会中,人们被操纵、复制成了千人一面、万众一辞,学历、职称、高薪、房子、牌子、票子、汽车、成为许多人奋斗和追求的目标,成为人生的唯一意义。而更多的人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不惜与别人攀比、明争暗斗。
希望是萌发人间奇迹的无限沃土。上帝赏赐给人的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想,帮助人来减轻他的苦难和遭遇。希望之灯一旦熄灭,生活将变得一片黑暗。
“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是不嫉妒,爱是不夸张,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算计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是包容,凡是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圣经》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德兰修女
基督教的一首歌《眼光》
不管天有多黑,星星仍在那里闪耀。
不管夜有多长,黎明早已在那头盼望。
不管山有多高,信心之歌,把它踏在脚下。
不管路有多远,心中有爱,就能走到云端,谁就能跨过艰难,谁就能飞越沮丧,谁就能看见前面仍然有梦可想。
上帝的心看到希望,你的心中要有眼光,啊,你心中要有眼光。
积小成以成大成,是一种追求成功的策略,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件事成就一生。
“三八”理论:一天二十四小时,八个小时工作,八个小时睡觉,还剩下八个小时,人与人的差别就是在这八个小时形成的。
有尊严的存在状态时投入和专注,我欣赏在公共场所,表现为既投入、专注,又舒展、放松的人,特别讨厌既昏昏欲睡,无精打采,有十分拘谨、猥琐的人。
好的个性是自信而不轻狂,果断而不专横,温和而不软弱,沉稳而不迂腐。
一个优秀教师一定是一个个性上比较和谐与完美的人。过于内向,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不善言谈,语言尖酸刻薄,对人过于苛刻,脾气暴躁,缺乏忍耐的性格不适合做教师。
其实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最隐蔽处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想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那么我必须同孩子的心对准音调。我们教师要有这样一个理念: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
讲一点享受,无愧于自我;讲一点奉献,无愧于亲人;讲一点真情,无愧于朋友;讲一点责任,无愧于社群;讲一点博爱,无愧于人类;讲一点信仰,无愧于天地。
一段基督教的祷告词:主啊,求你使我成为你和平的工具,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播种仁爱;在有伤害的地方,让我播种宽恕;在有猜疑的地方,让我播种信任;在有绝望的地方,让我播种希望;在有黑暗的地方,让我播种光明;在有悲伤的地方,让我播种喜乐。主啊,求你给我们梦寐以求的,叫我们不求被安慰,但求安慰;不求被理解,但去理解,不求被爱,但去爱。因为给予就是我们的收获,宽恕别人,我们就被宽恕,这样的死亡,就是我们的新生。
能闲世人之所以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能读书,闲能游名胜,闲能交天下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清代文学家张嘲《论闲与友》
第二讲:教师的解放
最上乘的功夫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无招胜有招;最上乘的教学方法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
心地善良、表情安详、气度宏大、言说谦和、举止磊落是教师的五项修炼目标。
教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他的眼神是友善的、慈祥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的,那么他一定更具有亲和力,更具有魅力。
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按着马的头让它饮水。——约翰.杜威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学记》
人的内驱力就像高压锅中的气体,这些气体总需要找到孔道宣泄出来。如果许多的可能宣泄的孔道被堵塞了,剩下不够多的宣泄的孔道,那么通过这些孔道的气流量就会比较大的强烈。——弗洛伊德
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广泛阅读,仔细咀嚼;深入探索,自觉反思;及时总结,着力提升;团队合作,真诚交流是最经济、最有效、最可行的教师成长策略。
错误的前提+正确的推论+狂热的执行=万劫不复的灾难。——台湾中原大学林冶平教授
我国中小学教师缺乏的主要是文化精神、文化眼光,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一种坚定的对于社会、人生和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一言蔽之,缺乏思想。究其原因是文化底蕴不够丰富,学识积累过于单薄,缺乏对人类历史文化和人性的深度的理解,特别缺乏对中国历史的洞察和对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理解。其后果是,中小学教师付出的大量劳动停留在低层次的“教书育人”上,缺乏对学生精神上的引领,缺乏对于自身工作的高远立意,缺乏对于“课本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和心理结构的深刻洞察。说极端一点,把“教育”浅化为、庸俗化为没有灵魂的认知结果的堆积。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朱熹
给教师的建议:
1、让心灵变得丰富和深刻。
对一个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文化底蕴。它决定着他对教材的理解、驾驭的能力,决定着他参与课程开发的能力,能够创造一个真诚深刻和丰富的课堂,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感染。教科书只是“知识”的“药引子”,教师要超越“课内”和“课外”的人为限制,这样教学才能左右逢源。
2、捕捉你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
喜欢发现并赞美生活的人,总能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幸福,并善于把它传递给身边的人。这种人是真正成熟的人,他以一颗感恩的心去接纳一切,包容一切,并学会重新去热爱,热爱一切美好和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而使自己变成“百炼钢成手指柔”。
3、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4、给予学生更多真诚的鼓励
如果你在小事上苟且,那你必定在大事上、你在你一生中一定成为苟且的人。
5、有意味地言说
任何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总是和他的语言世界相连接、相吻合的,精神世界的开拓同时就是语言世界的延伸,语言世界的扩展也同时就是精神世界的充实。
我国古代的教育智慧: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孔子家语》)学而不固。(《论语.阳货》)
如无闻见,则无所状。实者圣贤不能性(生)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王充《实知》 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渊深),少见曰陋。——荀子《修身》
不记则思不起,能记得便说得,能说得便行得,故始学也不可不诵记。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人有所适也,必资以舟车。——张载《理窟.义理》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子,明辨之。——《中庸》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君子之所渐,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有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势解》
时时温习,自有新得。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诵的熟,方能通晓;若诵不熟,亦无可得思索。——朱熹《朱子.语类》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有多诵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子读书法》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 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载 疑而后问,问而后知,知之则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