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级教师周益民《半截蜡烛》教学片段评析
特级教师周益民《半截蜡烛》教学片段评析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
周益民执教 北京清华附小特级教师
窦桂梅评析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
(学生各自试读)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片段二: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师:有不同的观点吗?(学生开始沉思)
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生: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占有充分的根据。想想,根据在哪里?
生:在课文中。
师:还是逐字逐句读吗?(生摇头)学习得讲究方法。请大家快速读相关的部分,寻找到需要的内容后,再仔细琢磨。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生: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片段三: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闭起眼睛想想。
生1:是那半截蜡烛。蜡烛是贯穿整个故事的,蜡烛牵动着大家的心。生2:我觉得是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伯诺德夫人和两个孩子的心越来越紧张。生 3:我眼前总是闪过的是德国军官的阴险的眼睛。伯诺德夫人总觉得他们似乎发现了蜡烛的秘密。
师: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
生1:我们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生2:我们都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
评析:
北京清华附小特级教师
窦桂梅评析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由于各人经验、体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不会完全相同。那么这一过程中如何提升“对话”的质地?其间是否还需要教师的控制?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是否就意味着可以任意解读文本?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命题。
综观周老师教学这课的三个片段,会察觉教者“对话”教学理念在行为操作中的有力跳动与良好把握。
片段一和片段三其实透视了多元解读的辨证性。“应该强调什么字眼”“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个体理解的丰富的非预期性与创造性,这正展示了他们各具风格的思维特征与阅读视野。然而,“哈姆雷特”再多样也决不会变成“林黛玉”。因此,这种多元解读又并非没有任何制约的纯个体主观心理的反应,而是主观心理与文本隐蔽信号等的一种契合,带有一定的客观性。周老师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两个片段中,在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后,教师分别作了这样的引导:“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显然,这是教者的有意之为,旨在通过一种价值的引领让学生领悟文本对话中“主观”与“客观”的辨证规律。
片段二中,教者选取了学生关注的一个对话切入点:到底是谁挽救了情报站?潜隐的两种观点被有效激活,引发了认知冲突,这就促使“对话”牢牢生长于学生内心的需要。这种“对话”表现出鲜明的“多维度”“多层次”的丰富性。学生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不断跟文本“亲密接触”,寻求根据。与此同时,生生之间的碰撞、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力地推动着对话的不断深入。
“对话”中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可以看出,周老师的实践是着力于学生思维的不断拓展、学习策略的适宜点拨以及学习状态的真诚激励,这些都伴随着“对话”进行的始终。就在这种立体、丰富、多元、辨证的自主“对话”中,学生的智慧获得了开发,经验获得了共享,认识获得了提升,语言获得了发展,情感获得了陶冶。
第二篇:周益民《半截蜡烛》实录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学生各自试读)
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片段二: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开始沉思)
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占有充分的根据。想想,根据在哪里?
生:在课文中。
师:还是逐字逐句读吗?(生摇头)学习得讲究方法。请大家快速读相关的部分,寻找到需要的内容后,再仔细琢磨。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片段三: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闭起眼睛想想。生1:是那半截蜡烛。蜡烛是贯穿整个故事的,蜡烛牵动着大家的心。
生2:我觉得是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伯诺德夫人和两个孩子的心越来越紧张。
生 3:我眼前总是闪过的是德国军官的阴险的眼睛。伯诺德夫人总觉得他们似乎发现了蜡烛的秘密。师: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
生1:我们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生2:我们都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
评析:
阅 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由于各人经验、体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不会完全相同。那 么这一过程中如何提升“对话”的质地?其间是否还需要教师的控制?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是否就意味着可以任意解读文本?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命题。
综观周老师教学这课的三个片段,会察觉教者“对话”教学理念在行为操作中的有力跳动与良好把握。片 段一和片段三其实透视了多元解读的辨证性。“应该强调什么字眼”“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个体理解的丰富的非预期性与创造 性,这正展示了他们各具风格的思维特征与阅读视野。然而,“哈姆雷特”再多样也决不会变成“林黛玉”。因此,这种多元解读又并非没有任何制约的纯个体主观 心理的反应,而是主观心理与文本隐蔽信号等的一种契合,带有一定的客观性。周老师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两个片段中,在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后,教师分别作了 这样的引导:“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显 然,这是教者的有意之为,旨在通过一种价值的引领让学生领悟文本对话中“主观”与“客观”的辨证规律。
片段二中,教者选取了学生关注的一个对话切 入点:到底是谁挽救了情报站?潜隐的两种观点被有效激活,引发了认知冲突,这就促使“对话”牢牢生长于学生内心的需要。这种“对话”表现出鲜明的“多维 度”“多层次”的丰富性。学生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不断跟文本“亲密接触”,寻求根据。与此同时,生生之间的碰撞、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力地推动着对 话的不断深入。
“对话”中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可以看出,周老师的实践是着力于学生思维的不断拓展、学习策略的适宜点拨以及学习状态的真诚激励,这些都伴随着“对话”进行的始终。
就在这种立体、丰富、多元、辨证的自主“对话”中,学生的智慧获得了开发,经验获得了共享,认识获得了提升,语言获得了发展,情感获得了陶冶。
第三篇:周益民教学片断
无法预约的精彩
周益民
教学片段:
《鹬蚌相争》的故事学起来可真带劲,孩子们诵读着,表演着,乐不可支。
奇怪的是,每逢这种时候就分外活跃的小常今儿个怎么似乎游离在外? 我正待悄悄过去看个究竟,他已经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语气是那样的兴奋,“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
“是呀是呀,这样想来下面也有问题。下面课文又写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蚌正夹着鹬的嘴呢,怎么说话呀,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有了新的发现。
这不就是新课程提倡的“生成性资源”吗?我接着他们的话题:“同学们不迷信书本,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真是好样的!这样吧,大家就这个问题小小组讨论讨论。另外,还可以参阅老师课前发下的这则寓言的古文。”
室里立刻安静下来,片刻之后成了唧唧喳喳的一片。
“我同意刚才几位同学的意见,课文这样写不妥。” “我觉得那不能怨编者,古文就那样写着呢,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
“不对,古为今用,可并不是照搬照用,不正确的也要修正。”
“要我说,课文是寓言,你想想,鹬也好蚌也好,其实哪
会说话呀,那是人们借这么个故事说明道理呢,所以我觉得课文这么写是可以的。”
“我不同意,尽管是寓言,想象也要符合实际情况呀,譬如总不能说鹬夹住蚌的嘴吧!”
我乐了:“这叫要符合事物的物性特点。”
“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也很够水平。不过咱们不能光停留在发现问题上,我建议,同学们一起动动脑来改改教材,再动动手给编辑叔叔写封信,如何?”
“好——”一致通过。
下面是“柠檬酸”小小组的一封信。敬爱的编辑爷爷:
您好!
您组织编写的语文课本真是太棒了!这一本本语文书就像一艘艘小船,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每次新学期开学发新书,我们总是抢先翻看语文书。
今天上《鹬蚌相争》时,我们觉得有个地方有点欠妥。我们读到“鹬威胁地说”和“蚌得意洋洋地说”这部分内容时,脑子里闪出了疑问:蚌用外壳把鹬的嘴夹住,鹬怎么能说话呢?而蚌一旦说话,鹬不就可以趁机拔出嘴巴逃走了吗?我们想是不是可以这么改: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来,便狠狠地瞪了蚌一眼,心想:哼,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干死在这河滩上吧。蚌好像看透了鹬的心思,得意洋洋地想:哼,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就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编辑爷爷,您觉得我们的想法有道理吗?
海门市实验小学四(6)班
柠檬酸小小组
正想着为这次讨论画上句号时,又有一位学生要求发言:“我觉得我们刚才的讨论有问题。鹬的嘴被蚌夹住了确实不能说话,可是蚌就不一定了。它是软体动物,嘴应该在壳里,也许不用开合壳就能说话呢!”
呵,链接到生物学上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问。
“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
“请教自然老师去。”
“不,设法弄只蚌来自己观察。” 呵呵,看来这一课还没结束呢!
评析: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如果无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不断对话、调适,将课堂囿于严格的封闭状态,则必然违背了课程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构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其实,教师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计划同课堂的真实情境之间经常性地存在着某种偏离。我们以为,这些“偏离”正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儿童文化”的外显,正是学生与文本教材碰撞出的自我解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智慧正在催放,情感正在撞击,视界正在敞亮,这是比任何设定的所谓知识的目标更为可贵的资源。教师若能敏感地捕捉住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学习而设计教学”,通过富于智慧的教学策略重构教学,定会生长出较之“知识”更具再生力的因素。也惟其如此,“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悠然心会”、“浮想联翩”这种美好的境界才会在我们的课堂孕育成长。
教学《鹬蚌相争》一课时,我就遭遇了这种状况。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堂实境并未如我所料地进行,于是,我干脆抛弃了原先预设的方案,而是基于课堂学生即兴生成的问题,以此为生长点,鼓励学生向“权威”(教材)挑战,进而帮助学生完善教材,让他们体验思考的快乐。在这种充满探究意趣的平等对话活动中,课堂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最后并未形成一个“标准”,而是就再一次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向课外。我以为,教学就是这样,它没有明确的终结点,它起始于学生的真实问题,结束于学生产生的新问题,在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第四篇:半截蜡烛教学案例
巧抓重点,引导悟情
语言文字是以字词句段篇的形式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又相辅相成。了解内容、领悟情感,离不开理解语言文字,也只有理解了语言文字才能了解内容,脱离语言文字架空地去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不可能把课文读懂读清楚的。而词句是语言文字的主要表现形式,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习语文,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有效策略。
课文《半截蜡烛》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阅读课文。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为保护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与德国佬巧妙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这半截蜡烛的故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无时无刻都给我们以紧张激烈的感觉,让我们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备课之初,我仔细地分析了课文,发现本文围绕半截蜡烛讲了藏绝妙文件和绝妙主意两个内容。绝妙主意是课文的重点,三个主人公主要有三个情节,这三个环节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同时就危险性而言是呈逐步上升趋势的。半截蜡烛贯穿了这个故事,始终牵动着大家的心,随着它越燃越短,情况也变得越来越紧急,最后是杰奎琳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在不动声色中保住了这个秘密。这是一个剧本,学生能亲自演一演,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对课文理解会更深。理好思绪,找准重点之后,我整理出了一份案例,现于大家分享。不够成熟之处,还希专家赐教。
教学案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导入课题: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全球60%的国家参战)、伤亡最重(5000万死亡)、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出示图片,讲解:图片①法西斯开始大举进犯;图片②他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人,连无辜的孩子也被他们用刺刀刺死,真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图片③整个原野遍布着横七竖八的尸体;图片④甚至连水里也是尸体;图片⑤大街上也躺着无数无辜者的尸体,图片⑥看到此情此景,人们都失声痛哭,对法西斯恨之入骨,想把侵略者赶紧赶出国土。
伯诺德夫人一家就是同法西斯斗争的一个生动的例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他们是怎样同德国佬周旋的,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板书:半截蜡烛)学生齐读课题。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学生自己的看法。
4、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师:是啊,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我们平时看到的电影电视剧都是根据剧本拍出来的二、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
(1)画出不懂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
(2)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三、深入阅读,感受人物形象
1、围绕半截蜡烛讲了几件事。(①藏绝密情报;②绝妙主意。)
2、学习“藏绝密情报”部分:
(1)重点句子: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它,懂吗?
理解“守住”“不惜一切代价”
(2)我们应怎样读呢?指导学生把这两个词读的重一些。
学生分角色读第一部分。
3、学习“绝妙主意”部分
师(响起敲门声):你们听,随着一阵粗暴的敲门声,三个德国军官闯进了伯诺德夫人的家中,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打响了。那么这母子三个是怎么想尽办法保护这半截蜡烛,同敌人进行周旋的呢?把书拿起来,快速默读绝妙主意这一部分课文。
学生练习使用“当,谁(怎么样)(结果怎样)”的句式回答。
(1)、伯诺德夫人
当中尉甲点燃了那个藏有秘密的蜡烛时,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点亮,吹熄了蜡烛。结果中尉甲又点燃了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
强调“急忙”体现人物的品质。“点燃了那个藏有秘密的蜡烛”说明什么?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学生各自试读)
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半截蜡烛。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
(2)、杰克
见母亲没有成功,杰克作为一个男子汉,内心是多么着急啊!这时他站了出来。
当中尉甲又点燃了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时,杰克端起蜡烛要去柴房抱柴,结果中尉乙一把夺回烛台。
强调“若无其事”体会杰克的沉着,冷静。“一把夺回”体会中尉乙的蛮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说明情况怎样?
尝试朗读“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
(3)、杰奎琳
师:蜡烛越演越短,危险越来越近了,在这万分危急时刻,小女儿杰奎琳挺身而出了。
当蜡烛越燃越短时,杰奎琳提出拿一盏灯上楼睡觉,结果端着蜡烛走上楼去。
①引导思考:她的语言、动作、神态有什么巧妙之处。
(语言上:她称少校为“司令官先生”,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天晚了,楼上黑”“我实在太困了”,把拿灯上楼的理由说的非常充分。她特意说“拿一盏灯”而不是“拿蜡烛”,避免了怀疑。
动作上:她“打了个懒懒的哈欠”,一副极困的样子让人可信。
神态上:“宝石般的眼睛”“笑容像百合花”让人感受到孩子的天真可爱,纯洁无暇,顿生怜悯之心。)
②揣测心理:杰奎琳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师: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
学生交流看法。(天真、纯洁。)
师:大家试着读一读。(自读、指名读、评读、再读。)
师小结: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师小结:是啊,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家庭,拯救一个国家。(电脑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四、表演课本剧
五、拓展延伸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法国总统戴高乐如果知道了这件事情,要颁发荣誉奖章,那么夫人一家三口之中谁将有幸荣获此奖呢?怎样写颁奖词?
教学后记: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在教学中,我采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重点词句,展开教学,学生在我的一步步引导下,能很好地理解人物形象,体味文章的中心,并且注重感情朗读,学生读得很到位。他们能读好,说明也能正确领悟其中的感情了。
2、合作表演,互评促悟。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我让他们用表演的形式展示一家三口在危急时刻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精神。这个剧本的表演是建立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之上,表演前,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然后仔细研读文本,通过反复品读文中刻画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揣摩角色特点,最后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表演出来。观看表演的同学则要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对台上同学的表演作出有理有据的评价,最后大家再一致评出本次表演的最佳小演员。学生通过亲自体验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加深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进一步落实“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感情。
第五篇: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12*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龙塘片区中心小学:刘益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表演。
2.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复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戏剧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4.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
【教学难点】
2、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的语言特点,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能有感情地演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艺术。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播放第二次世界大战图片资料)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图片,二战虽然过去了60多年,但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国家给全世界人民造成的伤害却永远也抹不去。今天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二战德国占领法国期间。(板书:半截蜡烛)组织读课题
2、、课件出示未燃烧的半截蜡烛图,让学生说说“半截蜡烛”有什么作用?
3、过渡小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这硝烟弥漫的年代,这半截蜡烛,这小小的半截蜡烛(指着课件半截蜡烛图)却有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组织自由读课文,完成两个要求:
(1)把课文读通,读顺,碰到不会读的请教老师或同学。(2)想想,今天学的课文与学过的记叙文有什么区别。
2、交流反馈:
(1)出示难读的词语组织朗读(包括在巡视过程中学生碰到的生字问题)
伯诺德夫人
杰奎琳
德国佬
瞥了一眼
(2)指名说说,与学过的记叙文有什么区别 预设:
①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②整篇课文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
③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在课文中有提示,并且加了括号。④人物的语言前面都写上了名字,让我们明白这些话是谁说的。
„„
(3)小结:你们提到的这些确实和记叙文有着明显的区别,像这样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以及提示语来推进故事情节,刻画人物的就是剧本。
三、细读感悟
1、组织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性命。)
3、为了保护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叮嘱两个孩子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相关的句子,可以把它划下来。
4、出示句子品读:
这支蜡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我们得为它的安全负责。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1)从哪个词让你感受到这蜡烛的重要?(不惜代价)什么代价?(一切代价,甚至是全家人的生命)如果你是伯诺德夫人,你会对两个孩子怎么说?指名读
(2)提升指导:(再出示未燃烧的半截蜡烛课件,指着蜡烛)同学们,伯诺德夫人家的这半截蜡烛假如被点燃了,那会怎么样?(抽个别说)把他们三个人的想法写下来。
(3)交流讨论 预设:
生1:秘密会暴露
生2:一家三口会被杀害 师:仅仅是一家人吗? 生3:会让更多的家庭灭亡 师:仅仅是家庭吗? 生:奋战的战士
师:会伤及到很多家庭和战士,甚至是整个法国。
想到所有的这些,想到祖国将要面临的灾难,兄妹俩更深刻地记住了妈妈的话——指名读句子。
伯诺德夫人心中再次想起了这句话——齐读
5、过渡引入:这支蜡烛真的被点燃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心被悬了起来。他们是怎样奋力保护这半截蜡烛的?
(1)组织说说伯诺德夫人和杰克的保护办法。预设:
生1:妈妈急忙取出一盏油灯想把燃烧的蜡烛换下来,生2:妈妈取出油灯向中尉道歉,并说油灯亮些,趁机吹灭了蜡烛。
师:(板书:吹)这一吹还是刚刚结束,德国佬中尉又点燃了蜡烛。假如此时再吹会怎么样?
生1:引起怀疑
生2:会更彻底地搜查 „„
师:杰克也想到了这点,于是他——
生:假装天冷,走到桌前准备端起蜡烛去柴房抱柴生火。
师:(板书:端)杰克的这一端并没有停止蜡烛的燃烧。眼看蜡烛被烧尽,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
(2)指导读杰奎琳的语言
课件出示: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晚安,各位先生。晚安,妈妈。
杰奎琳这“一端“,“端”成功了吗?为什么能成功?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
(她的纯洁和可爱博得了司令官的同情和喜爱;她的妈妈和哥哥在前面给了她榜样的示范;当德国佬点燃蜡烛时,妈妈马上吹灭了蜡烛,给蜡烛燃烧到最后争取了时间)
个别读,读出杰奎琳的天真纯洁。(板书:端)
四、总结交流
在看是平静,实则紧张的气氛中,全家人集中生智,一吹二端蜡烛,用机智巧妙的语言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家人的勇敢和爱国之心。她们的巧妙应对,不仅摆脱了困境,而且挽救了无数个家庭,甚至是拯救了一个国家。剧本中人物的对话,故事的情节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人物的特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演一演。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画半截蜡烛,蜡烛外面左边写上“保护”两字,蜡烛里面中间竖排写上“吹、端、端”三个动词,蜡烛右外面写上爱国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