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心教育,静待花开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用心教育,静待花开!——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教育是一扇门,走进去吧,是一片蓝天,让智者尽情挥洒!
——题记 手捧袁振国教授编写的《教育新理念》,我如获至宝,废寝忘食读起来,恨不能把书装到脑子里去。书中提出:“以问题为纽带,助推教学”,“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些观点对目前经常头脑发热的我们,起到了不亚于镇静剂的作用!袁老师说的多好啊,没有花言巧语,没有故意让人使劲思考才明白的名词,这才是一个教育家的本色!
“以问题为纽带,助推教学!”
在教学中,老师不要搞得太花里胡哨,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收获走出学校。传授知识不再是教师的目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加深问题的深度、进一步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特别是努力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这才是教师的目的。以问题来引导教学、贯穿教学,那么就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在主题教育中,寒假前我在跟家长交流时,避免了深奥的理论探讨,采取简单的提问法,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观念的确存在缺陷,然后我又用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让他们明确认识到旧的教育理念带给孩子的伤害和新的教育理念带给孩子的潜在好处,结果,家长们非常认同,陪伴孩子读课外书的热情越来越高了,每晚都跟我在微信群交流,课后孩子们读书交流也多了,逐步形成了阅读习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以问题为导向的例子,让我在假期中就体验到了它的巨大作用。
“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自主学习”其实是学校一直以来积极提倡教师学习的一种先进教学思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在会议中阐述过它的优点,并且组织教师去其他学校观摩学习。但真正落到实处,并让教学效果不错,做到这点的老师并不多。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并实践着参与学习的学生个体的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塑造学生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一条件。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到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积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帮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具有对自身认识和掌握客体的活动的自主支配权,教师要做好引导和监督,才能真正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好的老师从不停止学习的脚步,随时随地走在自我提升的路上,我们需不断学习!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很重要。教育是一种“成全”,是帮助孩子发挥个性、让其自由发展,而不是对个性的限制与抹杀。“如果我们不倾听学生的声音,我们的教育将难以进步”,我们应该认同孩子的特长和内在需求,充分相信他们,让他们自由选择要走的路,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优秀的学习环境,做好他们的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师生交往中,教师要取得学生的信赖,关键是教师必须成为学生认可的权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还要有科学、公正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要讲究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性。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这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成效,影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心底无私天地宽”。我们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己和孩子们的积极情绪与心理。去年我班有一个孩子,母亲与父亲离婚,他跟着父亲生活。有段时间,他无法摆脱出来,基本放弃了学习。我了解后,教他读喜欢的书,试着转嫁痛苦。于是,他拿起书消磨时光。没想到读书不仅治愈了他的心灵之痛,也让他完成了心理的蜕变、开阔了视野,爱上了学习,成为了一个人人喜欢的孩子!可见,良好的心态有多重要!
让自己拥有一颗充满本色的心吧!为了我们的教育,我们应该脚踏实地,用心教育,静待我们的教育花开!
第二篇:教育,静待花开
教育,静待花开
流水年华,转眼即逝。仿佛还在昨天,可发现自己在讲台上站了二十多年,人也早过不惑之年,总感觉自己有点落伍于时代了。社会在变革,教育也一直在创新:应试教育、义务教育、电化教育、素质教育、高效课堂等,新的教育理念紧紧追随着走上讲台的步伐,警示着落后就要挨打。故此,每年都要参加几场有关教育改革发展之类的学习、研修会,吸取别人的长处,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感悟自己的教学经验,鞭策自己、育化他人。
一、让师德变成学生品质和习惯
“学高为师,德先为范”,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道德价值取向、做人的准则和行为规范。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各有千秋:爱动的,活力四射;爱唱的,魅力十足;爱写的,温文尔雅;开朗的,热心助人;自律的,一丝不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一举一动,分分秒秒在示范着学生,改变着学生。因此,教师应有意识的将自己的德行传给学生,变成他们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受益一生。
1、生体是革命的本钱
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全力实施“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稍微不足的是这种活动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耽搁,再者,没有硬性的运动指标,学生随意性强,效果不明显。我校是一所乡村学校,风景优美,环境雅净,场地宽阔,是理想的习文练身之所。学校有寄宿生,我喜欢运动,又是班主任。我首先从我们班寄宿生开始,带他们晨跑。我开始带的是小学四年级,有七名寄宿生。身体、个子都小,我每天带他们沿石棚跑6圈(约1200米),然后做一些专门性的舒展练习。我要求他们速度不要太快,主要是持之以恒。下雨天就在走廊上练习。第一个学期结束后,许多家长知道了,就要求他们的子女寄宿,让我带他们锻炼。在我的带领与坚持下,晨练变成了我班学生的习惯。三年来,每天早晨,只要起床铃一响,学生们就会准时出现在石棚小道上,那活泼的身影、欢快的笑声成了校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不但我们班学生的体质得到了改善,也带动了学校部分班级的老师与学生,甚至连学校附近的居民也自觉加入到晨练的队伍,跑步的、跳舞的、打太极的、踢球的„„学校简直成了人间天堂。
我们班有一个叫周雨的小女生,四年级转来时,小小的、毫不起眼。她们同村有一个叫周凌的,长得很结实,比周雨大一岁,也高一个头。等四年级结束时,周雨与她一样高了。五年级结束时竟比周凌高半个头了。现在,周凌妈妈一遇见我就问,为什么不带周凌。
2、热心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本
从“80”后起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是在宠爱中长大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办事不择手段,只要结果”,许多传统的品质正在他们心灵中消失。做为老师,必须在学生的心中种下助人、诚信等种子,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我没学会斤斤计较,看见别人有困难,总想帮一下。我告诉我的学生:什么你都可以舍不得,但可以舍得你的力气,别人有困难去帮一下,“井水挑不尽,力气用不完”你的举手之劳,给别人带去的也许是终生的方便。
这个学期,我班发生的一件事,令我感动。
那是四月的一个星期天下午,寄宿生已经到校,在操场上玩耍,五年级二班有一个叫唐俊杰的同学,玩滑板车摔倒了,手受了伤,痛得在那里大哭。他
们班同学像没看见一样,玩得非常开心。我们班同学发现后,自发的分成三组,一组护送好去校医务室,一组跑来告诉我,还有一组去找唐俊杰同学的班主任。后来得知唐俊杰的手骨折了,必须去医院处置时,他们围在我周围恳求我送他去医院。那语气、那眼神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那一刻,我明白了,老师的示范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3、习惯改变的命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低龄化。这些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听到最多指令是“不要乱跑”“吃饱点”“多穿点”等。农村的老人认为只要小孩不饿倒,不冷倒,不跌倒就行了,其他的就不管了。这样带出来的学生普遍的特点就是:个子小、胆子小、体质差,不与人交流、缺乏少年儿童应有的朝气。
我们班有一个叫周秦有的,这个学期转入我班,他父母在浙江,是外婆带大的。他外婆在校外租了一间小屋,带了三四个小孩,照顾他们读书。周秦有同学的脚特臭,就是穿着鞋子,整个教室也是臭的。我问他外婆,那外婆说从小就这样。后来,他爸爸把他放在我那里。很简单,我让他每天用热水把脚洗干净,每天换一双袜子。不出两周,他的脚就不臭了。回去连他外婆都惊奇呢!绝大多数家长关心的只是子女的分数,而不看学生的习惯。殊不知习惯比成绩要重要,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心理习惯比什么都重要。而这一切需要老师的教导。二,让幸福感走进学生的心里
有人说,小孩子不懂事,更不懂什么感情,只要管理严点就行了。诚然,严格的管理可以约束住学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那仅仅是表面的、暂时的,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厌倦、麻木、不作为,更不会积极主动学习,人,不论年
龄大小,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他们的情感取舍。老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背上书包有一种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心理活动,我认为包括几个方面:
1、轻松感。班级是个大家庭,老师学生都是一家人,走进教室就像走进家门一样,甚至感觉到比回家还好,那还有谁不愿意呢?反之,如果背上书包就紧张,看到教室就害怕,见了老师就像见阎王,那能学会吗?现在很多学生,宁愿在外搞卫生,特别是下雨天,因为下雨天的卫生更难搞,可以搞更长的时间,借此而不回教室。老师也一样,进教室之前要清空自己的情绪,激情饱满的去上那节课,那么那节课就上得好,很轻松。如果老师走进教室感觉很压抑,能上好那节课吗? 我让学生学会每天给自己的行为打“∨”来确认,总结一天的收获。上课你听明白了吗?(∨)你跑步了吗?(∨)你写字了吗(∨)你还有哪些问题准备好了吗?()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只有学好了才能轻松,轻松了才更愿意学,愿意学了才会学得更好,更好了才能更轻松。
2、荣誉感。
集体是大家集合在一起的整体。老师、学生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班兴我荣,班衰我耻。每个人都要为这班的荣誉而努力,为自己的而努力。现在部分学生的荣誉感正逐渐“麻木”,好坏无所谓,批评、表扬无所谓,一切似乎与自己无关。记得有一年,我去监考初三体育测试,一位男生在参加100米测试时,穿着一双大头皮鞋,途中系了两次鞋带,结果100米用时27秒。可他也无所谓,不笑嘻嘻的与同学开玩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激化、去点燃学生的“荣誉”之情,为成功而兴奋、为失败而伤感。哭过了、痛过了再努力,那么,那个学生、那个班级肯定不会差。高兴是幸福,伤心也是一种幸福。
3、公平感。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班级集体里面也一样:老师与学生平等,学生与学生平等。我要学生记住两个字:学生。不论你成绩好或坏,不论你个子高与矮,不论你家富或贫,你只是班级的一份子,一切按班级管理制度办事。有令必行,有禁必正。该奖的奖,该罚的罚,谁也没有特权。这会使表现好的学生有了一种激励:我可以做得更好!给成绩差的学生一种希望:我与别人一样,只要努力,我一定能赶上。平时,我会放下老师的架子,与学生一起搞卫生,做游戏,打球,写字,谈心,把自己看成学生。这样与学生没有距离感,学生就亲近你,喜欢你,相信你。
三、教育,聆听花开的声音
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不是职业培训,三五天就可完成。它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历程,是心灵的一段磨炼,是师德的自我提升。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静心和爱心。
1、蹲下来,蹲成与学生一样的高度
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就得有讲台,老师站得高高的,学生在那里看老师,感觉到老师很高;学生有什么难题来问老师时,老师是坐着的,学生是站着的,学生须弯下腰来听,他感觉到虽然站着,还是要矮一些。这种“高、矮”的区别就朦生了“师道尊严”的思想。我们老师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的讲了一节课,做作业了,才发现很多同学不知道。原来他们根本就没有去听你的“演讲”,更不可能听懂了。因此,我们老师有必要“蹲”下来,蹲成与学生一样的高度,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才能了解学生站在哪里,我们能把他们带往何方!我们学校正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找寻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效果
很好。我在课堂上说得最多的是“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妙招?”“你有什么收获?”“你准备了哪些问题?”说出来,你的方法好,同学们更容易懂,就照你的办,不一定非要按老师说的办。例如:在复习写数时,有一个眭阳阳的同学说,先把个位写出来,再往左数就行了。他的方法同学们认为对,我就按他的方法办,没想到的是全班都掌握了。学生教学生比老师教学生效果要好得多,你教一万遍他也不一定学会,而学生教一遍也许他就学会了。我们老师之间相互交流时,我经常会问:我这样讲学生能听懂么?
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找寻解答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慢下来,关注每下个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遗传基因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差异。他们接受事物、了解事物、解决问题的深度和速度也就有区别。经常听一些专家的课,给我感觉最深的是他们的眼神,温和的、肯定的,慢慢地扫过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努力去学习。而我们大多缺乏的就是这种“慢”。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眼睛只在几个成绩好的学生之间转动,他们回答对了,就以为这节课的效果很好,目的达到了。到改作业或测试时才发现学生根本就没有听明白,这时才生气地对别的老师说:“你看,这些学生好差!”学生差么?不!只有差的老师,没有差的学生,学生差那是差老师教差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总认为自己手中的是万能钥匙,能开所有的锁。试想一下,有几个学生的心灵之锁被打开了?教育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巡视,而是以步一蔸式的插田,每一蔸都要脚踏实地,急不得,哪一蔸插空了,就会浮上来。只有把每一个学生的锁打开,把他们插实了,他们才会茁壮成长。
3、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两天就能教好的。它是心灵的修习、是人格的积累。现在社会变化太快,许多人急功近利,摒弃了做人的良心和准则。做为教师,我们应该要清空自己的心灵,静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去。观察学生的每一点变化,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展,分享他们成长的快乐。而当你做完这一切时,你就会发现,鲜花正在你四周悄然绽放,那花开的声音,不是世上最美妙的音乐?不是人生最高的奖赏么?
黄田铺学校
刘朝晖
***
第三篇:教育叙事:用心培育,静待花开
教育叙事:用心培育,静待花开
我作为班主任,带领七班学习已经有15个月了,在期末盘点一下自我教学中的得与失,使之成为之后者的“警教”之言和教育阶段教学思路的“催化剂”。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培养,“静待花开”。
我一直很重视给孩子传输自主学习观念。疫情过后的那段时间,为了重塑孩子们学习的学习氛围,填补网课期间学生们的学习动力,我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奔跑吧,少年”,教育孩子们,在没有达到成功的终点前,我们要一直努力奔跑。当辛劳成为一种习惯、当勤奋成为一种充实,无聊的嬉戏就将变成一种空虚。这时,同学们就播种了一种习惯,收获了一种命运。这一次的主题班会开展后,班里的自主学习习惯逐渐养成,班里学习风气渐渐变得浓厚,形成了“优帮良,良辅差”的班级风气。
这个学期,七班学生来到了初中阶段最重要的分水岭——八年级。一些学生经过一整个暑假的提前预习和自律管理,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但另一部分学生因为不够自律和各种各样的原因,假期过后一切都被打回原形。这就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班级现象——两极分化问题严重,吊车尾的学生带坏班级学习氛围,打击班级歪风邪气,辅差工作刻不容缓。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有职责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使他们能和其他学生一样积极向上地成长,展现自我独特的风采。为了辅差工作顺利召开,我多次给班级里后进生开展思想教育。在开学之初线上教学教学质量检测之后,根据成绩,我给成绩处于末位的十名同学一人绑定一位小老师,督促和帮扶后进生背诵、默写古诗和掌握基础知识要点。其中陈偲怡同学督促黄裔泽同学背诵古诗就取得了明显成效,黄裔泽同学在小老师的督促下,每节课间都会尽全力地记忆、背诵,并且有了突破。
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培养班里学生团结协作是一项重要工作。上个月,我在八七班开展了以“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建和谐班级”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目的在于告诉孩子们:虽然我们每个人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个最优秀的集体,友爱产生动力,和谐铸就辉煌,团结就是力量,希望八7班的所有同学都能纪律严谨、积极进取、团结友爱、乐于奉献,为创建进步和谐的八年级七班而努力。这次主题班会的召开,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意识,在今后的学习路上,七班的同学都能够竭尽自己的全力为班级增光添彩。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生命蜕变的每一个阶段,教师如何引领他们身体的发展、心灵的发展、精神的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等他有了足够的视野、足够大的力量的时候,作为老师,给与他们默默地祝福和想念。
用心培育,静待花开!
第四篇: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耐心陪伴,静待花开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因为花期不同,种下去之后,有的花,春天一来就绚丽极致;有的花,经冬复历春,几度寒暑才会绽放;也有的花,终其一生也不含苞,因为他的终极目标是一株参天大树。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细心地呵护,耐心地陪伴,慢慢地看着她长大,陪着她一起享受阳光,一起栉风沐雨。
陪伴是阅读
“有余力,则学文。”“学文”,离不开阅读。阅读应是童年的底色,更应成为所有人一生的伙伴。一日之计在于晨,童年正是人生的清晨时代,是最适宜读书的时期。在孩子的童年,不应错过童话和漫画,更不应错过阅读。
在陪伴孩子的阅读上,从女儿2岁开始,我们就开始给他读故事。从开始的随意翻读,到后来由女儿精挑细选。每天晚上临睡前,清清就递给我一本她自己选好的图画书,依偎在我身边,安静地听我读着。在给女儿读故事时,我感觉也是在温习和弥补着,自己童年曾经缺失的阅读课,其乐融融。
陪伴是游戏
童年需要有游戏相伴,没有游戏的童年就等于没有童年。我的童年己经远去三十来年了,但是现在想来,当时自己经历的许多东西,包括学到的课文知识,都渐渐忘却了,而那时与同伴们玩的五子棋、转陀螺、滚铁环、捉小鸡等游戏,却常常在午夜梦回时记忆弥新。
因此,每天晚上工作闲暇之余,我们都会陪着女儿玩一会游戏,享受一下美妙的亲子游戏时光。有时候,我们会陪着女儿一起玩捉迷藏,一起玩丢手绢,一起玩过城门,一起跳绳„„昨天晚上,我们和清清一起玩了“过城门”的游戏。我和清清妈妈双手相扣搭成“城门”,清清边走边和我们一起念儿歌:“城门城门几丈高,城门城门三十六丈高,骑大马,挎大刀,从你门口瞧一瞧,问你吃土豆,还是吃辣椒。”当念完辣椒二字的时候,我和清清妈妈一起放下手,抓到走在门中间的女儿。问她要风还是要雨,如果要风,我们就一同对她吹气,要雨,爸爸妈妈给他抓痒痒。清清一直玩了一个多小时,不亦乐乎,最后清清才在睡觉前,怏怏不快地结束了一段美妙的亲子游戏时光。
陪伴是大自然
大自然,是天然的教科书,是无比鲜活的教材,是多姿多彩的世界,是美轮美奂的博物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大自然不仅在智育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方面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在大自然中,孩子得到的不仅是快乐,更重要的是发展。
人生小天地,自然大舞台。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投身于大自然,感知大自然,与大自然对话,既能放飞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又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特殊情怀。更重要的是,大自然会激发起孩子无比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他们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埋下科学的种子。
教育不是赛跑,人生亦不是。请多点耐心,多点陪伴,等待孩子的成长,正如龙应台先生的一首诗里所写的,“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如果每一个父母,都将深沉的爱化作耐心而温暖的陪伴与守候,我相信,总有一天,一粒粒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这个世界会繁花似海。
第五篇:用心耕耘,静待花开
用心耕耘,静待花开
——聆听任小艾老师讲座的几点体会
教师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人。——题记
教育的百花园,芳草连天,万紫千红,争妍斗艳。有幸在周末聆听教育名家任小艾老师的精彩讲座,如浴春风,让人在倦怠时增添力量,在严冬中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一、爱心——走进心灵的定力
“走进学生心灵居所的教师,才是一位好教师”,任小艾老师的话语,流淌着诗意,蕴含着哲理。是啊,只有爱,才能叩开学生的心门,用心去爱,才能收获爱的回报。当然,师爱不求回报,只是默默耕耘,无怨无悔。爱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提升教育效果,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的爱,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呢?这种爱,是一种博爱,既有亲人之间的亲情之爱,也有朋友之间的友爱;这种爱,是发自真心的爱,而不是职业的、表面的爱,不仅仅让别人感到舒服,而是要真正能感动自己;这种爱,是一种尊重,尊重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在广阔的世界里吸取营养;这种爱,不是溺爱,不是无原则的爱,而是以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导向,用“爱”动其心,用“严”导其行,以达到师生间相互欣赏,心与心相契,情与情交融。
——爱人如己,就能收获无数意想不到的幸福。
二、耐心——班级管理的助力 “静待花开,是教育的境界”,任小艾老师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她分析未成年人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好奇心强,所以喜欢冒险;二是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三是模仿能力强。教师是容易生气的职业,因为每天面对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如果求其完美,就会天天生气。所以,做老师最重要的是心态好。所谓“气大伤身”,屡次生气,肝脏不好,“痛则不通”,容易气血运行不畅。长期生气,甚至患癌。作为教师,健康第一重要的境界是“放下”,是“给”,帮助别人,多给别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永远把成就学生、关爱学生放在首位。另外,任小艾老师所讲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习惯的培养则需要三个阶段:一是顺从阶段,即强制提醒的阶段,大约二十一天;二是认同阶段,大约三十天;三是内化阶段,大约三十天。也就是说,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坏习惯的改变大约也需要三个月,所以,教育需要耐心和等待,这一点给我深刻的启迪。“忍耐是痛的,但是它的结果是甜蜜的”,坚持不放弃,终能获得成功。
——耐心是一切才智的基础,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
三、虚心——创新升华的动力
“教师要做教育的专家,也要做教育的杂家”,教师要发展提升自我,在学生面前做专家、长者、智者。任小艾老师用自己的经历,启迪教师要虚心学习,不断进步。教师要虚心参加培训,因为“培训是最好的福利”,培训可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任何名利比不上思想的提升。任小艾老师曾经自费参加魏书生、丁蓉等老师的培训讲座,并深有感触地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带路,名师带路,不如自己顿悟”,难能可贵的是,她将学、思、行三者要结合起来,成长为一代名师。十分赞同她的观点,教师要虚心从内敛的角度,将知识转化为文化,提升四方面的素养:植根于内心的素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教师还需虚心读书,引用钱钟书的话,就是要眼读、心读、神读,让自己的内心更充实,做人生的典范,提升人生的境界。任老师将人生分为四种境界:一是追逐名利、看重得失的功利境界,二是利己与利人兼顾的道德境界,三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审美境界,四是以为别人着想的“利他”为核心的宗教境界。我觉得人生也可以分三重境界,一是物质境界,二是精神境界,三是灵魂境界,教师应该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境界,真正让“良心”作为心灵中无形的法律,做有思想、有灵魂的教师。
——虚心,是一切道德之母,虚心成长,其乐无穷。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得好:“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仔细想来,任小艾老师朴实无华的语言,好似一缕阳光,一泓清泉,拨开我心头的迷雾,荡涤着我的胸怀。学无止境,我应该拥有爱心、耐心、虚心,不断成长,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将对教育的爱化作绵绵细雨,润物无声,静待花开的烂漫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