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 一切都在运动中教学反思 苏教版

时间:2019-05-13 02:4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科学下册 一切都在运动中教学反思 苏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科学下册 一切都在运动中教学反思 苏教版》。

第一篇:四年级科学下册 一切都在运动中教学反思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1.一切都在运动中

这个星期,在四年级上了一课《一切都在运动中》,所谓物体的运动,是指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这另一个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这一概念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学生对于参照物的理解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原因在于我们平时讲物体的运动时,并没有选择一个参照物,而无意识的以自己为参照物,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给本课讲解参照物设置了不小的障碍。

课本中根据学生的前概念设置了两副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图中的物体,让学生说出哪些物体在运动,为什么?学生也能很快的找出哪些物体正在运动,但一问“为什么说它在运动时?”学生就没有办法清楚的讲出原因,或者就直接说物体不在原来的位置了。学生不能将头脑中的判断标准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即使讲解了参照物的重要性,学生依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判断物体的运动,这样“参照物”这个概念出现与否就变成无关紧要的了。因此,在课前我就用了比较多的时间,引导学生了解当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时,总是会把这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做比较。慢慢归纳出参照物的概念。

但是,即使是这样,第二节课接着讲解参照物的选择时,学生依然不能清晰的找到参照物以及选择合适的参照物用于判断物体的运动。

课后,我又查找的一些相关的课例以及有关“参照物”的知识延伸。于是在后面一个班上课时,我将原本的两幅图同时出示,改为先出示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是在运动的,在学生说出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同时请学生说出你为什么认为它是在运动的。由于只有一幅图,学生只能感受到物体在运动,但是要说清道理,并不容易,这个时候再出示第二幅图,让学生比较两幅图,再判断哪些物体在运动,说出理由。这一次,学生很容易说出自己的理由说是物体的位置发生的变化,此时,我接着问,物体的位置与谁比较发生了位置,从而很自然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学生理解也很容易,为下面选择不同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作辅垫。

另外,我发现在《科学》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概念教学,学习的难度比较大,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时,可以适当借助一些现代化工具,通过录像和课件演示的形式介绍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以后在教学中我会多加注意。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下册_一切都在运动中教案_苏教版.

《一切都在运动中》 教学目标:

1、知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2、能根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成语故事《刻舟求剑》都听过吗?师问:那个人能捞到剑吗?

2、看来这个人对物体的运动太不了解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运动有关的知识——《一切都在运动》。(板书课题

3、师: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物体的运动(课件播放图片

二、科学探究

(一、认识参照物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师:让我们来看看,在这两幅图中可以看出有哪些物体在运动?你是怎么知道它在运动的?(课件出示

1、学生观察。

2、相互交流。

3、讲解(揭示参照物

(二、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一样

1、出示课件,讨论: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你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2、汇报交流。

3、出示课件,讨论:如果你坐在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位旅客从过道上经过,你觉得他走的快还是慢?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呢?

4、讨论并交流。

5、提问:为什么两人会有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6、小结:确定参照物是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非常必要的,在判断物体运动快慢时也是不可缺少的。

7、拓展:认识选择不同参照物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影响。

(1、提问:(出示课件乘坐电梯上下的人动了吗?行驶中的轮船上的乘客动了吗?(2、学生讨论。

(3、交流:你们在判断时选择了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这些现象说明什么?(4、小结:选择不同的物体做参照物,会影响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结论。以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为例,如果选汽车为参照物,则人不在运动;如果选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则人在运动。

(5、提问:(出示课件“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明明是竹排在运动,人为什么会有山在移动的感觉呢?(6、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三、探究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1、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神六航天员费俊龙在太空翻跟头的视频,知道这是谁吗?

2、学生回答:这是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航天员之一航天员费俊龙。

3、教师:对了,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知道费俊龙在干什么吗?他运动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4、学生交流。

5、教师:还有个惊人的信息要告诉大家,有人计算过费俊龙在太空里一个跟头翻了350多公里,是不是很让人吃惊啊?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它吗?

6、学生回答。

四、小结

1、提问: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教师小结:世界上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中,太阳、月亮、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宇宙中不存在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附:板书设计 一切都在运动中 运动参照物静止(绝对(相对

第三篇:《一切都在运动中》教学反思

4月1日,我讲了一堂科学公开课——《一切都在运动中》。课后,对我这这堂课的设计和教学做了细致的分析与评价,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具体而言,我的这堂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教学环节把握不透

本课包括五个基本环节:交流、交流、拓展、问题、交流,每一部分都在教材上用明确的图标表示了出来。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些图标,更没有去想这些图标所表达的作用,因此,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偏差,应该让学生交流的部分,变成了自己的讲述,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课堂气氛也不是很活跃。

问题二: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到位

教材第二环节交流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参照物,让学生明确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同。由于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不足,在引出参照物概念后没能指出“运动位置变化”,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由于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导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问题三:利用身边资源不够

教材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坐在车内体会汽车是否在前进。教学中,我只是利用课件让学生理解,没有完全以生活中实际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学生虽然能根据生活经验说出一点,但是有些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参照物而不知道怎么来说。

问题四: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太少

这堂课的教学还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给予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太少了。而科学课更应该以学生为本,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而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看成是给学生讲解知识点,没有意识到这个知识点的获得,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交流得出来的。

回眸自己一年多的科学学科教学,以上几个问题,不仅是在这堂课中暴露出来的,在平时的课堂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上好科学课,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在今后的教学中,在科学教学中,自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向有应验的老师多请教,争取早日入门。

第四篇: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方式》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方式》教学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要重视探究过程中的体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努力使体验转化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体验性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运动的方式》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这一课,是在学生已了解了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速度,能判断运动以及分析运动快慢的基础上,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集中研究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学生会用图示的方法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知道按照运动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并将这些运动方式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针对本课要研究的内容,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联系生活导入:

阳光体育是当今教育的一面旗帜,我从学生熟悉的“阳光体育”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生活中。

二、研究几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

三、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运动方式

四、分析复合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式

五、巩固、拓展

师:请同学们把今天带来的玩具拿出来,下面我们就在小组中玩一玩?也可以相互交换着玩一玩,要求:边玩边判断这个玩具做的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还是包含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这样,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边分享着玩玩具的喜悦边把自己刚才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玩中,做到了学以致用。

在本课的学习中,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简单、明了的示意图来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本课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教师必须在简单物体运动方式的图示方面给予示范、指点,指导学生抓住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质点的位移来合理设计、画出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的示意图,为掌握物体运动方式的特点和将来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针对本课要研究的重点,我利用了课件,想通过实景、实物的演示让学生掌握物体运动的方式。

1、研究滑梯上下滑的小朋友

(1)课件出示小朋友在玩滑滑梯。

(2)谈话:玩滑滑梯是我们很喜欢的活动,你能说说小朋友是怎样运动的吗?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样的?你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吗?

(3)学生尝试用图示法表示,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描述。

小朋友在玩滑滑梯的图示: ↘

当画面出示后,学生不知道“轨迹”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当看到老师出示的图示,有部分同

学明白,对另一部分同学来说,完成下面一些物体的运动轨迹仍有难度。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我把问题分解开:

1、课件出示小朋友在玩滑滑梯。

(1)师:同学们请看,玩滑滑梯是我们很喜欢的活动,你能说说小朋友是怎样运动的吗?用手随小朋友一起活动,试着画画小朋友运动的轨迹。

(2)谁能用线条和箭头画出小朋友运动的轨迹?

(3)指一生到黑板,其余生在书中32页画)小朋友在玩滑滑梯的图示:

画后追问:a、为什么这样画?

b、线条表示什么?

c、箭头表示什么?

然后把图示在实景图上展示,学生很容易画出各种物体的运动轨迹。本课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总之,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体验其独特的经历。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运动的方式》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落实的阵

地是课堂。对“自学、合作、解疑、演练”“八字”教学思想的教学研究,我们从理念的层面,推进到实践操作的层面。自学是基础,解疑是关键,合作是枢纽,演练是保证。四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灵活运作“自学、合作、解疑、演练”四个基本环节;将使我们的课堂变成了生动活泼、浑然一体的“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三结合教与学的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作“八字”教学模式,使模式的运作具有目标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可行性,让课堂“活”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人将结合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运动的方式》这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对八字教学思想的运用。《运动的方式》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三课。本课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特点进行研究。让学生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并了解五种运动类型各自的特点,能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按照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针对当前我市课改“自学、合作、解疑、演练”“八字”教学思想,我在教学中是这样体现的。首先,在课的导入上我由前两课的基础自然过渡到这一课(同学们,以你们为参照物,我是静止的;以我为参照物,你们是静止的。那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一方必须运动起来,从而引出课题)。其次是探究运动的方式,我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

学生自己探究,通过身体部位和身边物体的运动亲自体验做出多种运动方式,小组讨论这些运动方式的特点,归纳并汇报常见的五种运动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肯定会产生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不同的意见,但只要组内同学稍加讨论,就能解决小组成员产生的分歧,实现了个体疑问,小组解决。然后是画运动路线,并按运动路线将运动方式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这一过程,大多数学生会在画图的细节上产生争论,如箭头的方向、圆点的位置等,这时就需要发挥老师导的作用,实现了全班疑问,引导解决。在学生掌握了画运动路线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演练,自主完成书上32、33页的练习并进行汇报。在学生汇报33页相关知识的同时即可引出复合运动,即同一个物体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最后,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的物体的运动方式,这既可以是对复合运动的一种演练,也可以是整节课的拓展练习。我对小组的评价也面向了全体,只要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这节课都说了、做了且有收获,每组便可得三颗星。其实每个组的同学都做到了,当然每个组的同学都很高兴,这让每个学生都有了一种成就感。总之,整节课我就是进行了必要的导和引,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真正做到了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

第五篇:《一切都在运动中》说课稿 、教学设计(公开课)

《一切都在运动中》说课稿

长底乡上海有视希望小学:宋留铸

一、说教材

1、教材体系:

《一切都在运动中》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1课。苏教版教材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的理念。(单薄了一点)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位置与运动的要求,《物体的运动》这一单元从认识运动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出发,围绕运动的速度和方式展开,共有三部分内容:识别运动、描述运动及探究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和摆。其中识别运动(即《一切都在运动中》)是整个单元的总起。在本课的基础上,展开对运动的描述和不同运动方式的介绍等。(此处在视频上用“概念图”或“树状图”形式表示比较好)

2、教材内容:

本课内容安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图片中物体的运动。第二部分:学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第三部分:认识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强调参照物的重要性)。教材的编排呈现引导学生逐渐深化理解概念的特点,很有层次感。教材意图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态,能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本课重点:学生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本课难点:使学生理解参照物这一概念。(要交待一下为什么确定它们为本次教学 的重点和难点,其理由是什么?)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运动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相关的生活积累,但对运动的理解往往局限于明显看得出位移的。对于位置相对固定的物体如大地、房屋、大树等,学生会认为它们是静止的。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学生习惯选择临近的静止物体与之比较,表明参照物已进入他们的思维过程中,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参照物。使学生意识到作为标准的物体就是参照物并不难,难就难在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静止的物体也是运动的,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为求更加形象地进行体验和解释,我在上课时通过课件的设计、问题的递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更加明确利用参照物的价值。然后,引导学生自定参照物进行运动判断,展开多思维角度的运动判断,以巩固、利用所学参照物的知识。(此处前移作为解释难点的辅助,但文字多了点)

3、教学目标:

遵循课程标准规定的相关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乡镇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

4、教学安排:一课时

5、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地球仪等。学生准备:了解《刻舟求剑》的故事。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当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及思维方式在个体的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敢于交流。采用视频导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处从策略上讲宜总说理由,然后叙述方法,否则容易说得碎)

(二)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我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借助各种手段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2、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交流等科学的探究方法。(同上)

三、说教学程序

(一)故事导入,引出“运动”的话题。

视频展示《刻舟求剑》的故事(边说课边展示),让学生说说那个丢剑的人为什么就找不到自己丢在水里的剑了呢?学生回答后,我顺势引出“运动”的概念:船是运动的,相对于剑来说它的位置已经移动了,所以以船上的记号来找剑是找不到的。对“运动”的常识不了解是多么的可笑,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运动。(板书:运动)

这样设计能很快抓住学生注意力,同时初步揭示了运动的概念:运动就是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学生意识到不懂科学是多么可笑,从而激发学生认真学习下面内容的兴趣。

(二)理解参照物。

1、体会参照物的作用

我谈话: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你是如何判断的呢?比如有一架飞机,你说它是运动的呢还是不运动的呢?无论学生回答是或不是,我都会加以反驳。这时,学生会很疑惑:老师我们不能判断了。我出示两段视频:一个为天上正在飞的飞机,一个为停在飞机场上的飞机。有了具体的环境,学生会很容易就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时小结: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必须找出参照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参照物。(板书:参照物)

这里设计让学生就单独的一架飞机进行是否运动的判断,无论他们判断是否运

动我都给以反驳,利用他们的疑惑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在老师的双面反驳中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个无法判断的问题,这个问题缺少前提条件,很自然也很期待地引出书上的一个结论: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这样的设计,条理清楚,学生容易接受。把很难解释的参照物的概念有趣地渗透给了学生。学生感受到这个道理之后,在下面的活动中就会自觉地去寻找参照物,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这比老师生硬地要求他们去做要好得多。

2、以“不动”的物体做参照物,判断其他物体是否运动

我用书上第26页的图,让学生说有哪些物体是运动的,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因为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以估计能很快说出:以树木为参照物,汽车在向前运动,以天空为参照物,老鹰在运动,以湖水为参照物,鸭子在向前运动„„小结:我们通常把看上去不动的物体当作参照物,比如:大地、树木、墙壁、建筑物等。这里采取让学生同桌交流的方式,再指名说,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避免无谓地浪费时间。

3、以“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判断其他物体是否运动。

我问: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是怎么发现车在前进的呢?追问:你以什么为参照物发现树木在倒退的呢?学生能回答出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我可以启发学生:除了坐汽车感觉道路两旁的物体在运动,你还在什么时候有过类似的体验?这样处理能将以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跟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使这一新知识点很快内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接着教者播放摄像机在摇晃中拍摄的教室画面,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会说我发现教室在摇晃。我通过谈话使学生意识到以摄像机镜头作参照物,教室是在运动的。

设计这两个生动且视觉效果十分明显的小例子,让学生明白:选好了参照物就要从参照物的角度去观察,你要透过参照物去看其他物体,在你的眼中参照物没有运动。

4、学生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视频展示学生说的过程)

三、以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

1、学生分小组讨论: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里坐着一个人,这个人是运动的还是没运动呢?

预计学生会说出:车里的人可以说是运动的,如果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的话。也可以说是不运动的,那就以汽车为参照物了。(视频展示学生交流、小结的结果)

2、如果你坐在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车厢里,一位旅客在过道上经过,你会觉得他走得快还是慢?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呢?

3、引导小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不一样,对判断运动的物体运动得快还是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有了上一环节的感受,这里的教学水到渠成。学生已经懂得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几个小例子的分析加深了对选择参照物的理解,也体验到换位看世界的乐趣。

四、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谈话:我们看到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你认为是谁在运动?选什么作为参照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大多数认为是太阳在运动,我加以点拨:以太阳为参照物呢?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学生可以展开辩论,说明自己的理由。最后得出结论:世界上

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一切都在运动中。而我们生活中说的静止都是相对而言。所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一定要先找好参照物。(板书:一切都在运动中运动绝对

静止 相对)(视频展示学生小结的结果)

这里的知识点很容易理解,设计也很明了。学生都知道地球在转动,所以地球上的一切理所当然也在和地球一起转动。这样设计起到点明课题,突出运动主题的作用。

五、知道参照物对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作用,为下节课作铺垫。我讲述飞行员手抓子弹的故事。

有趣的故事又一次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人怎么可以抓住子弹呢?当真相大白的时候,学生也体会到参照物对判断物体快慢的作用了。这里的知识点的渗透完全是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开展的,学生学得一点也不乏味,接受得很容易。同时也为下节课《运动的快慢》作了很好的铺垫。

六、拓展作业。

1、课堂总结;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课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如果是运动的,运动得快还是慢?

这里的设计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通过学生的练习让他们感受到周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体会到科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一切都在运动中》教学设计

长底乡上海有视希望小学:宋留铸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科学知识:

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难点:理解“参照物”。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科学书和橡皮。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动画播放:刻舟求剑)

师:你知道这是个什么故事吗?结果怎样呢?为什么没找到剑呢?(船的位置发生的了变化。)师: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科学知识——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运动。(板书:运动)

二、认识参照物。

师:生活中你观察到哪些物体是运动的?你是怎样观察得到的?(师生对话。)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片,(出示书上26页的图)图上有什么?请你仔细观察比较上下两幅图,哪些物体运动了?你是怎样知道的?(„„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是我们在判断物体运动时用来做比较(或做参照)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参照物(板书)

三、判断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师:(教师走动)老师现在是运动还是不运动?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单单一个物体能判断物体运动还是不运动吗?判断物体的运动必须得有参照物。

师:请同学们把橡皮放在你自己桌面的中间位置上,用手把它推到桌子的前边,这时,橡皮运动了吗?你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桌子为参照物,橡皮运动了。)师:桌子、树等等,看上去不动的物体可以做为参照物,那么正在运动的物体能不能做参照物呢?

师:请同学们把科学书放到自己桌面的中间位置上,把橡皮放到科学书上“科”字的上面,用手推动书到桌子的前边,这时,橡皮是运动还是不运动?你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以桌子为参照物,橡皮运动了。以书为参照物,橡皮不运动。)

师:看来,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做为参照物,并且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一样。

(出示树后退的视频)

师:坐在车上的人,看路边的树为什么会后退呢?你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出示汽车里的人视频)

师: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她是运动还是不运动?(出示飞机在天空飞动画。)(你都看到了什么?)(蓝天、白云、大飞机、小飞机)

师:你都看到什么在运动?你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师:看来,利用参照物还可以判断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出示两辆汽车运动动画)

师:你都看到什么在运动?什么不在运动?你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师:枪打出的子弹运动速度怎样?(快)你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可还是有人徒手、轻而易举地抓住了它,你相信吗?

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师讲述飞行员手抓子弹的故事)。

师:他怎么会轻而易举地就抓住了子弹呢?(课件演示徒手抓子弹)师:看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也不一样。师:下面请同学们轻松一下,来欣赏一首歌曲。

(出示小竹排视频)读一读这两句歌词。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你怎样理解这两句歌词?(一句一句地来分析)

师:小竹排上的人说青山在走,可山上有个砍材的人听见后,说山根本就没有动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四、认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师:咱们学校这幢大楼它在运动吗?地球自己在转动,同时也围绕太阳在运动,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跟着地球在运动着,月亮绕着地球在运动,所有的星体都在运动中。所以说一切都在运动中。(板书)我们所说的静止都是相对的。

老师的名字你还记得吗?一匹骏马在长长的森林里奔跑,谁在运动?谁不在运动?

下载四年级科学下册 一切都在运动中教学反思 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科学下册 一切都在运动中教学反思 苏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电》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导体与绝缘体》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很好地区别导体与绝缘体,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自己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电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本学期科学四年级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也是这个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感......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5篇材料)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主要围绕“运动与变化”这组统一概念,整合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学知识及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本册围绕“变化”这一概念统......

    四年级科学下册 小车的运动 1教学反思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4.小车的运动小学科学课每课都是由几个探究活动所组成,而几乎所有的活动都需要做实验,如果不做实验,根本无法得出结论,因为......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小车的运动》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小车的运动》教学反思 今天我讲了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小车的运动》。在经历了“准备——上课——评课——反思”的整个过程之后,感到颇有收获,下面我......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主要围绕“运动与变化”这组统一概念,整合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学知识及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本册围绕“变化”这一概念统......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弹力》教学反思

    《弹力》的教学反思 黄清玲 我总体感觉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落实到位,学生参与较积极,教学互动较好,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

    四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1 小学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是《冷和热》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