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语文参与式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实施语文参与式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校尉中学
谢应胜
一、.对传统语文课教学实践的思考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是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教师往往是一讲到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呼唤以学生为本的主体精神,要求教育者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个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教师要主动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体验、观察、探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关于参与式教学的经验
参与式教学法是学生的自我激励与老师的激励关系的互动。学生的自我激励与老师的激励的关系是:①当老师的激励强而学生的自我激励弱时,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把学习只看作是老师激励的推动。②当老师的激励弱而学生的自我激励强时,学生的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和有挑战性。③当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老师的激励均弱时,教学变得索然无味,缺乏积极性。④当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老师的激励均强时,教学变得引人入胜有颇具诱激力。
三、本人进行参与式教学的主要形式及效果
1、课堂上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参与”环境。学生学习本来就应当是个能动的过程,可是长期以来,旧的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都使得学生学习很被动。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顺利的获取新知识。要精心的备课,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情况,考虑教法练法;教师由过去的“讲演者”变为“表演者”,学生由以前的“听众”转为“发言人”,教师成了学生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帮手。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保证从容参与。在课堂45分钟内,要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空间,那么就要切切实实的把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来,最大限度的安排学生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谈、思、议、说、写。有了这样一个活动的空间,不能只流于形式,还要注重效果。一般地说,一堂课上每个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应当占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保证学生能从容参与。
(3)营造和谐的氛围,促使主动参与。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2、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乐学的课堂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发人深思的巧妙提问,短小精悍的故事趣谈及形式多样的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都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出乐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乐于参与。
3、运用激励机制,创设自信的课堂氛围。正确的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产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
4、加强情感交流,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极大的影响着教学的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走进课堂时面带微笑,用和蔼有神的目光看着学生,学生就都能从目光中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学习的欢乐,从而以良好的心境参与到学习中去。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课堂讨论。一位大文豪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所以课堂讨论能极大地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日常教学中,我往往是准备一些材料或提出一些热点问题,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有四人为一组的讨论或六人为一组的讨论,遇到焦点问题还可以进行辩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例如,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所在”时,就有不少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山辟路,或是靠山吃山,发展经济;甚至有学生认为愚公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对于这些同学的回答和讨论,既要适当肯定,又要结合本文的学习目的,把同学们讨论的共识引到“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上来,而不要过分强调愚公的做法,对于愚公的具体做法还需要放回到先秦时期去考察。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2、小品短剧表演。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表明,课堂教学要从多方面给他们刺激,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小品短剧表演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画面解放出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优势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核舟记》时,先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只作个别难词上的点拨,重点在体会文中对“核舟”上人物的生动描写。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找搭挡,分别扮演苏东坡、黄鲁直及佛印,还有舟尾的两个舟子的情态。学生的扮演情况怎么样?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也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再请其他学生表演,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变色龙》《皇帝的新装》等课的学习,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编成小剧本,让学生表演小话剧。老师适当指导学生的表演细节和道具运用。再如《陈毅市长》一课,就是现成的剧本,更加适合于发挥师生之间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共同学好、演好这场戏。这样一来,马上就搞活了课堂气氛,把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起来。
第二篇:参与式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参与式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理念下,打造高效的课堂是师生的一致追求。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发挥无限的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以持续,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这需要每一位教师深思。
在这一背景下,“参与式教学”应运而生。它是一种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激励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以推动学生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营造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愉快、健康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从机械地听和记变为自觉地探索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参与式活动设计时,必须科学合理,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活动内容既要丰富多彩,又要适当适量;活动形式既要多种多样,新颖有趣,又要讲求实效,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还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习惯。
在进行参与式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和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娱乐,一种享受。采取游戏式教学方式进行课题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中最积极最有创意性的区域,把教学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游戏教学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学生不断学好新知识、新技能。
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交流互动,从课堂设计中的导入到最后的小结,都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去学、想学、懂学、爱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参与式教学不同于探究式教学之处在于,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全员性和合作性,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平等参与为中心”。
由于参与式教学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因此“分享感悟”成为参与式教学法的常规环节,主要做法包括:课前学生分享――每次课抽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分享近期的一些小感悟,主题不限,或者在特定情况下设定主题;课前教师分享――教师向学生分享近期感受,与学生一起成长;每次课堂结束后,在自主自愿前提下,引导学生以“微博”方式向老师分享对课堂内容的想法、感悟和建议等等。通过这样的分享,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使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更深,对生活的体验更加丰富。
参与式教学模式重新诠释了教育的本质,它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了学生的权利,树立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教”逐渐向“学”转移。作为教师,应抓住每个能为学生创造参与式教学的机会,为学生的参与创设更多更有趣的教学情境。提倡创造性自主学习,既是课堂教学应坚持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周 群)
第三篇:语文如何实现高效课堂
语文如何实现高效课堂
1.理念上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基本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在新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和各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教书,课堂的功能也不仅仅是传爱知识,更主要的应该是教师要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通过学科教学来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需要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简而言之,高效课堂要处处体现在“努力使学生想学、会学、肯学、学会和立志学”这一指导思想。
2.手段和方法上的灵活性:因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任务、教学时机、学生构成等不是一成不变的,故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应因时因事因人而异。我们常说,最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现在将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变成学生的自我期望和自觉要求,这其中也隐含着手段和方法的无穷变化。课堂上一味地讲,一味地作(题目)、一味地看(幻灯片),或者是像开会(杂)、像演戏(乱)、像比赛一样一味地追求新、奇、异,都不会有太好的效果,更难以持续,只有适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规律,顺应学科知识特点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会使学生满意和接受,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呈现方式上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把教育看作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这说明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极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同样45分钟,同样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但由于是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手段、方法和策略,其教学效果往往是天壤之别,有的课堂可能单调乏味、令人生厌,而有的课堂则可能使学生如浴春风、心存期盼,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的学习状态某种程度上折射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课堂教学既要讲科学性,又要讲艺术性,使我们的课堂具有动感、情感、美感,才会使课堂产生感染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入其门,达其成
第四篇:由参与式教学到高效课堂
由参与式教学到高效课堂
对参与式教学的认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经过10年的课程改革,现在走进我们的课堂,与以前相比,差异不大,仍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仍有很多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埋头睡觉的现象,仍存在课堂效率低下,教师身心疲惫,学生精神萎靡,教学负担过重的现象。教学质量因此很难提高,优秀率和合格率提升更是困难。
面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作为课程改革核心环节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还不够理想。今年教研教培中心提出优化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我们通过全面调研、考察学习、充分酝酿,下决心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形成了《上桥中心学校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深化教学方式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课堂,改革课堂,其核心就是参与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实践和运用。
这项改革不是搞“一阵风”,而是持之以恒的教育活动,是一个不断研究、实践、总结、提高的过程,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改革与创新。我们要构建的高效课堂必须通过参与式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品德与智能素质、身心素质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我们构建的不是“杜郎口模式”,也不是“永威模式”,当然,他们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参与式教学的做法和经验需要通过过大教师在实践中总结提炼。
那么参与式教学究竟是怎样的呢?第一,参与式教学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课堂上学生是愉快的,会经常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会被他人充分尊重,平等对话,平等相处;学生是幸福的,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学生是有活力的,充满蓬勃朝气。总之,参与式教学要让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第二,参与式教学是由新的教学观念生成的。以往总是关注教师的教,一切行为都围绕教师的教而设定。比如:教案的设计主要考虑教师怎么教,教材怎么教;教研活动主要是研究教师教的方法;课堂往往被人们的理解为讲课等。新的教学观念要变教案为学案,变教研为学研,变讲堂为学堂,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等。第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应该是学生自学、互学、群学和自评、互评、的过程,第四,参与式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参与式教学并不是停留在对知识简单的掌握的低层次要求上,而是追求在知识掌握基础上的智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生成。在此基础上,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第五,参与式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先进的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整合落实到参与式教学中。
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参与式教学由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但并不表明教师的作用削弱了,反而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除了需要更加熟悉教材、课堂之外,还要更加熟悉学生,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更好地发挥引导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二是参与式教学的最终落脚只是提高教育质量,除了使学生全面生成智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外,还要提高教学成绩。课堂教学的改革成败往往在于是否坚持,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持续的课题,我们不仅要把参与式教学持续的研究、实践下去,而且要使这项研究常规化,实践的目标是使参与式教学成为课堂常态,使每个学科的每节课都成为高效课堂。
第五篇:实施参与式教学师生共创和谐课堂论文[模版]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场。今天,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就必须改变过去教师围绕“教参”转,学生跟着老师转的陈旧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获得自主,公平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处于保守封闭的状态,剥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权利,压抑了个性发展,导致学生创造精神的萎缩。因此,这种状况必须摒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激活学生这个主体,师生共建和谐课堂。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参与的氛围
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良好环境的熏陶。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十分必要。
中学生自我意识正在形成,自尊心和荣辱感十分强烈,因此营造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氛围,就必须尊重学生。课堂教学中,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考问学生,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又板着脸去责备学生,给学生以恐惧心理,紧张的情绪,这能使学生勤于思维、敢于质疑、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吗?教师应用平等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融洽感情,使学生从心里上感到教师的平易可亲。
对待好学生不偏爱,对待差生不歧视,热情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组织学生质疑问难;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注意倾听,尊重学生。同时,当学生较好地解决了一个问题,或提出一个独到见解时,教师应及时的予以肯定和表扬;赞扬课堂讨论第一个发表见解的“勇敢”者,鼓励课堂讨论中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挑战者。而当有些学生答错了问题,或讲出了错误观点时,则不宜轻率地指责和批评,防止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以平等相待的热情态度帮助他们纠正。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参与过程中,由困而解获取心理上的愉快感,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
二、引发诱导,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情”,是语文教学的根,以情激情,以情引趣,以情育人。就是为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内驱力,这是可贵的动力。兴趣是自觉行为的前提。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必须使他们对此行为首先产生兴趣。只有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产生了激情,他们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课堂才能活跃起来。“教与学”双边活动才能活跃起来。由此,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变过去的“灌”为“导”,在“善于诱导”上下工夫。
1.调动法
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乐趣。应该这样肯定: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差别。我们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既注重个别尖子生,又注重所谓“差生”。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尽可能让他们都获得成功的机会,尝受参与的乐趣,从而慢慢地培养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的提问中,简单浅显的问题让能力一般的学生回答,复杂难懂的问题让能力稍强的学生回答,复杂深奥的问题让能力强的回答。特别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发言,对那些所谓差生要多给予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参与中得到不同认识的要求而获得成功感。使他们会走就走,能跑就跑,想飞则飞。
2.鼓励法
提出适度问题,鼓励学生先试一试。中学生有好奇好胜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顺应这种心理,依据教材提出一些适度问题,先让学生思考,鼓励他们试一试,然后引导他们看书讨论、辨析、解疑,由学生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从克服困难、掌握知识、发现问题中获得快乐的感觉。
3.误设法
故设偏差,让学生提出争议。在自我实现方面,教师必须使学生感到自己有才干、有潜力,能寻求挑战。据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故意弄出一些错误之处,让学生发现并纠正,激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这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识,也激起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
三、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语文教学是民族文化传承之源,语文教学靠的是“慢功”,靠的是“积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文学基础,光靠课堂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在组织活动中,实现教书育人,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依据终生学习原则,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的各种课堂活动中,还应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预习之法、听课之法、复习之法、检测矫正之法、质疑之法。根据学习内容,教会学生听说之法,使之会听敢说善辩;教会学生阅读之法,使之多读、会读、乐读。总之,在方法上,引导学生达到先是“要学”继而“会学”。
由于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所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课堂活动,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创造之法,点燃他们智慧的火把,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去创造,去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