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与实施高效课堂培训的感受
参与实施高效课堂培训的感受
陈厚生
参与实施高效课堂网络培训的学习,使我接触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还与省内各兄弟学校的一线教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收获颇多,感触较深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因此,可以说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感谢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机会。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模式震撼着每位教师的心灵,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促进自己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
一、加强学习,不断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
课改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是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我们应主动地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围绕学生设计课堂教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1、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通过培训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2、重新树立新型的”人才观“。随着培训学习的深入,我们认识到,我们培养的是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有了这一认识,我们应该厚爱有创见的学生,全力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独创,树立新型的人才观,才能教好学生,做好工作。
二、勇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汲取营养,突显”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全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认真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将新的理念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孩子们会学了、乐学了、爱学了。就一定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三、对初中政治新课程的整体把握
1、对教材的整体把握。首先要整体把握新课程提出的目标;其次要整体把握政治语言的素养和能力;再次要整体的理解政治课程的内容;最后要以学生为主体。
2、对教材内容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新课程更注重政治的应用价值、新课程更突出了政治的跨文化价值、新课程更体现了政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其发展、新课程更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时代的要求、新课程更注重了政治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新课程更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活动
3、对政治教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问题的设计应该简洁明了,引人入胜;过程的设计应该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的设计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评价的设计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水平
素质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应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地加强学习。要向课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多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多与同事进行交流,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或者利用网络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与学习。同时,要向学生学习,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学相长“。
新课程的改革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相信每位教师都和我一样,在新课程面前都是满怀自信。
第二篇:参与高效课堂培训计划的心得体会
参与高效课堂培训计划的心得体会
自从参加山西省的“国培计划”我觉得受益非浅,深受启迪。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的成长历程和教师的职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培训和再学习,从理论上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平,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仅是教师自身的需求,而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真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提高我们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下面我谈谈培训中学到的引领式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我看引领式教学的优越性及特点
首先,引领式教学使课堂教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引领式教学使课堂变成了学生进行交流、表述、讨论或争论的舞台;引领式教学使学生个性得以解放,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与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在热烈的展示、反馈环节,学生各抒己见、学习热情高涨。我想这是基础教育新课改呼唤的变化,不是一般的变化,而是一种根本性的变化。
其次,引领式教学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叶澜教授曾发出“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呐喊,而引领式教学理念为课堂管理的变革注入了活力。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这一点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其生活和未来成长都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和学习价值。
再次、引领式教学十分强调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内在心理需求适时进行引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其实作为人生的初始阶段,儿童本来天生就有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心理需求。学习作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如果片面地看似乎是外在于儿童的,而实际对于现实的儿童来说,他们今天的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将来,儿童今天的学习还应该是他们今天实际欲望的满足和心理的需求,是他们愉快生活的一部分。“长大成人”,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必须经过强制地教学和训练才能完成的,这种以社会功利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活动,很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和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儿童尽快地符合社会的需求,因而,也就很难去考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他们的内在需求。引领式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学从社会功利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尊重学生现实生活和内在需求的角度出发,把儿童今天的学习不仅仅看作是为了明天而存在的一种社会功利化的行为,更是把儿童的学习看作是儿童今天实际生活的欲望和心理需求。
最后、引领式教学就是目标呈现、问题预设、知识铺垫、、教材解读、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堂作业等七个环节。引领式教学强调学生主体,通过体验性活动为载体,要求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教师在引领式教学中力求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学生体验探索未知的快乐。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创设轻松、愉快、平等、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模式。
二、我在引领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目标呈现、问题预设、知识铺垫、、教材解读、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堂作业的七个环节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不够高,往往教师把问题呈现了,学生还没积极思考,目前教师的“引领”主要是学习方法上的引领和问题解决思路的引领,教师“引领”的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习惯引领”、“状态引领”的提升空间还非常大,这其实是整个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过程。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的艺术性。现在框架已经有了,以后会走向深入。引领要有更深的层次,现在还有一些形式的东西。还有一些教师教得太浅,引不出玉来。
四、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从教和学的方法上看。对老师来说,过去主要的精力放在上课和批改作业上面,最困惑的是我讲得这么明白,学生为什么就学不会呢?现在,老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备课上面,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过去主要的任务是上课要认真听讲,最讨厌课下写不完的作业。现在,上课首先要自己看书学习,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小组合作自己解决大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少量的时间听老师讲解。课下,大多数学生再也没有写不完的作业。过去,老师要等到学生学不会时,问题出现了才花费大量的精力补差,弥补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现在,老师在备课时就要进行问题预设,所有的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力争课后不遗留问题。
其次,从评价上来看。过去,老师们评课时,最喜欢讨论哪个老师课讲得最精彩,大家听得聚精会神,都忘了时间;现在,老师们评课时,说得最多的是谁的课堂学生思维最活跃,哪个学生的发言最精彩,哪个老师的引领最巧妙。过去,哪个老师在放学后留学生改错最多,谁就最敬业,谁就是好老师。现在,谁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把作业写完,让学生放学后一身轻松地回家,谁才是最有能耐。过去,学情分析会就是一场差生批斗会,大家说的最多的是自己教的学生是如何如何地差,抄作业的人如何如何地多;现在,大家研讨的主要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引领的方法和技巧。
最后,从教学理念上看。过去,我们只关心教学成绩,但成绩却总是排在最后;现在,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我们的教学质量却越来越好。过去,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生学不会是因为他太笨;现在,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学生没学会是因为老师的引领不到位。过去,我们墙上的标语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但老师更关心的是少数学习尖子,是那些能给老师和学校带来荣誉的好学生。现在,十九中的校训是“省吾身,成小事,善为人”,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过程。过去,我们记住了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条文,却总认为我们学生差,条件差,紧抓成绩还抓不上去,不抓成绩百分之百要砸锅;现在,我们通过实施引领式教学认识到,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取得好成绩是理所当然。
五、我的解决办法
引领式教学,让老师们在实践中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这些书上的条文落实到了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新课程改革的合理性,探索了新课程改革的可操作性,也收获了我们应该收获的教育的成就和快乐!1.加强小组活动的正确指导。一是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要有章可循,要有一个训练的过程。训练时,教师可布置一些有难度的思考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怎样参与合作,从中学会倾听、补充、否定等技巧。有分歧时,大家分析、比较、归纳形成共识。小组之间的合作方法,师生之间的合作要领、讨论目标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加以训练,这样小组活动就会有的放矢,不至于浮于表面。2.是讨论方法指导。教师要加强讨论方法的指导,组织学生筛选问题,所选问题要贴近教学中的重难点,要着重商讨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有层次性,通过参与合作,深入探究,突破重难点,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3.是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活动时,教师应参与其中,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要时适点拨,给于启发指导,不能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要督促每个学生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中去。
4.是学困生指导。教师尤其要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鼓励小组其他成员耐心帮助学困生,平等对待学困生和优等生,必要时可进行个别指导。
5.运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教师对学习过程和结果适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意识的强化和自觉性的提高,但评价要客观公正。
总之,引领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我想随着山西省教师参与“国培计划”的不断深入,我坚信真正的能够贯穿教学始终的理念,一定会从教学的第一线中来,反过来又很好地指导第一线的教学。
第三篇:实施语文参与式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实施语文参与式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校尉中学
谢应胜
一、.对传统语文课教学实践的思考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是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教师往往是一讲到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呼唤以学生为本的主体精神,要求教育者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个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教师要主动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体验、观察、探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关于参与式教学的经验
参与式教学法是学生的自我激励与老师的激励关系的互动。学生的自我激励与老师的激励的关系是:①当老师的激励强而学生的自我激励弱时,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把学习只看作是老师激励的推动。②当老师的激励弱而学生的自我激励强时,学生的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和有挑战性。③当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老师的激励均弱时,教学变得索然无味,缺乏积极性。④当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老师的激励均强时,教学变得引人入胜有颇具诱激力。
三、本人进行参与式教学的主要形式及效果
1、课堂上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参与”环境。学生学习本来就应当是个能动的过程,可是长期以来,旧的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都使得学生学习很被动。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顺利的获取新知识。要精心的备课,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情况,考虑教法练法;教师由过去的“讲演者”变为“表演者”,学生由以前的“听众”转为“发言人”,教师成了学生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帮手。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保证从容参与。在课堂45分钟内,要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空间,那么就要切切实实的把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来,最大限度的安排学生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谈、思、议、说、写。有了这样一个活动的空间,不能只流于形式,还要注重效果。一般地说,一堂课上每个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应当占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保证学生能从容参与。
(3)营造和谐的氛围,促使主动参与。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2、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乐学的课堂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发人深思的巧妙提问,短小精悍的故事趣谈及形式多样的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都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出乐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乐于参与。
3、运用激励机制,创设自信的课堂氛围。正确的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产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
4、加强情感交流,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极大的影响着教学的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走进课堂时面带微笑,用和蔼有神的目光看着学生,学生就都能从目光中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学习的欢乐,从而以良好的心境参与到学习中去。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课堂讨论。一位大文豪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所以课堂讨论能极大地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日常教学中,我往往是准备一些材料或提出一些热点问题,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有四人为一组的讨论或六人为一组的讨论,遇到焦点问题还可以进行辩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例如,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所在”时,就有不少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山辟路,或是靠山吃山,发展经济;甚至有学生认为愚公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对于这些同学的回答和讨论,既要适当肯定,又要结合本文的学习目的,把同学们讨论的共识引到“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上来,而不要过分强调愚公的做法,对于愚公的具体做法还需要放回到先秦时期去考察。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2、小品短剧表演。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表明,课堂教学要从多方面给他们刺激,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小品短剧表演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画面解放出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优势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核舟记》时,先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只作个别难词上的点拨,重点在体会文中对“核舟”上人物的生动描写。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找搭挡,分别扮演苏东坡、黄鲁直及佛印,还有舟尾的两个舟子的情态。学生的扮演情况怎么样?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也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再请其他学生表演,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变色龙》《皇帝的新装》等课的学习,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编成小剧本,让学生表演小话剧。老师适当指导学生的表演细节和道具运用。再如《陈毅市长》一课,就是现成的剧本,更加适合于发挥师生之间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共同学好、演好这场戏。这样一来,马上就搞活了课堂气氛,把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起来。
第四篇:高效课堂实施
高效课堂培训材料
1、高效课堂的概括: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2、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 A、教育即解放 B、教师即开发 C、学生即创造 D、教室即成长
3、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
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
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4、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A、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B、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C、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
6、高效课堂的特点:
A、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B、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C、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E、三学:肯学、想学、学会F、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7、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A、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
“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那么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B、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C、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D、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E、三种利器:又称“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F、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实现三级目标。G、教学目标: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8、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A、时间划分: 10+35 B、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9、高效课堂的评价: A、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
B、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C、“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D、“四看”教师: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E、评课三看: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
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
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10、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
B、课堂形式: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③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④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⑤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C、课堂流程: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⑤串插巩固,全面掌握。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D、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11、预习、展示、反馈的具体要求
A、预习: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B、展示: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
C、反馈:落实效益——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
12、小组的要求和评价:
A、分组:异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
B、理念:小组组长又叫“教师助理”。一间教室里的N个小班: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
C、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N教学法”——1个教师负责解决N个组长的问题,调动掌握N个小组的学情;每个组长负责解决N个组员的问题,调动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
D、即时性评价:教师上课要抓好小组学习的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
E、分工:组内“小展示”由组长负责,班内“大展示”有教师负责。
F、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
14、高效课堂的管理:
A、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 导学案的编制即“备课”:主备—年级组—主备—个备—课后备;
C、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D、立足课堂,狠抓落实:一谈二警三停;
E、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15、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C、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16、高效课堂的“命门”:“开放”是前提,“关键”定成败,产品是课堂,模式出效益,流程生能力。
A、“开放”是前提:教师要敢于放手,学习能力来自“开放”。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穷人的孩子为什么早当家、能当家?放手就是爱,放手就是“放生”,开放就是解放;
B、“关键”定成败:一切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是否真正觉醒和发挥。回到教育的“原点”,探索“人”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用“展示”解决学习的“内驱力”,形成学习的“兴趣中心”;
C、产品是课堂:要制定课堂标准,淡化教师的“课堂艺术”。再靠教学技艺“包打天下”绝对是一厢情愿,“茶壶里面起波澜”不解决问题,唯有重视课堂标准,才能“生产”出合格的课堂,才能保证让每一个人的每一节课都合格;
D、模式出效益:用四个月的时间,解决模式的“硬着陆”,任何人在临帖阶段都不准许超越模式。“机动车靠左行驶”,宝马车概不例外,这就是“规”,亦为课堂“之道”;
E、流程生能力:掌握了模式,习惯了流程,便能产生良性循环,形成“能力”,所谓“熟能生巧”。
17、教师实现职业幸福的途径:
A、常规途径:总结—反思—实践—总结模式;
B、“小课题”研究:拒绝假大空泛绣花枕头般的“大课题”,揪住课堂教学中的“活问题”,持之以恒地捻针尖,力行数年,必有所成;
18、高效课堂的文化追求:
班级文化应基于“责任”的建设,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强化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好的班规,既能看见,又能摸着,是一部严肃的“班级宪法”。
19、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
A、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B、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C、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20、揪住“七寸”找“途径”
教育首先需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要解决问题,就要奉行“实践的力行”,今天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需要“理念”,可悲在理念过分泛滥,却又绝少有哪位专家愿意手把手教给我们如何解决问题的。千万记住,我们不能因此自乱阵脚,要咬定“行动”,寻找“途径和方法”,要知道教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21、从“传统”到“高效”的教学比喻
传统课堂是教师抱着学生走,洋思等一类课改典型均属于教师牵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
教学是什么?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师之体育教师,把篮球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投篮。师之音乐课:为“跑调”的学生纠正“调子”。
关于几个教学的比喻。
“养猪说”:饲养员不应该代替“猪”吃食,而只应该把猪养肥; “育儿说”:让孩子吃饱吃好,而不能替代孩子吃饭。
“妈妈解放”的启示:在襁褓中的孩子让当妈的最累,只有当孩子可以独立“吃饭和行走”时,妈妈才意味着得到了解放。
22、高效课堂模式先“继承”再“生成”
没有“临帖”岂会有“破帖”?先用“田字格”写字,严禁貌似有见地的批判地学,否则会画虎不成。
高效课堂的“临帖”,这个阶段叫“继承”;第二个阶段叫批判与生成,在这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嫁接生成不同的课堂特色,这个特色应该讲是“同质异性”的,相同在“高效”,不同的形态上。没有批评就没有超越,当然也不会有真正的生成。
第五篇:实施高效课堂的感受、困惑
实施高效课堂的感受、困惑
郝慧敏
自从开展高效课堂以来,我们一直努力着,下面我先谈谈我在实施高校课堂中的两点体会。
第一,打造高效课堂关键是教师。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很多老师都有些疑惑,这样做学生能行吗?不行怎么办?成绩下降了怎么办?通过近两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学生从以前那种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老师提问学生沉默的情况不再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
“高效课堂”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引导、指正。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着要领。那么这节课也就很成问题。
第二,打造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生。高效课堂讲求以学生为根本,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我想,这应当是高效课堂最核心的成分。我们新课改的目标就是要调动所有的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获取知识的愿望,让他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体味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只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那么我们就是成功的。
我认为,高效课堂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展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展示。在课堂上,每个学生自始至终感觉到自己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主持者,甚至是小老师。总之,在学习了高校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后,我深深感到教师教学的方式要大大的改进,教师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收效显著的教学措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只有真正关注了学生,关注了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更好,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实施中的困惑
1、预习不到位,会导致学习效果差
在学校没有专门时间留给学生预习,预习任务难以落实,预习不充分,导致课堂学习进展缓慢,达不到预期效果。
2、课堂热闹,讨论交流实效性不理想
表面看起来讨论十分热闹,可深入其中,会发现有的讨论根本与老师要求无关,有的并未参与讨论,自己干自己的,还有趁乱说闲话的,效果不理想,老师不太好掌握。
3、学习能力差异大,两级分化日趋严重怎么办?
优秀学生具备自己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这种课堂模式下,他们会越来越优秀,可欠缺学习能力的学生,惰性强的学生,不会自主学习的,会不会越来越差,一旦形成严重两级分化,会给教学带来较大困难
4、有时课上会出现两组成员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应怎样在不打消孩子积极性的基础上制止?
5、完不成预设的学习任务,影响教学进度怎么办?
6、怎样合理有效地评价机制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并使他们始终在课上保持高度的热情?
7、小组评价如何做到及时,公正?怎样才能做到高效,有意义?怎样才能做到高效,有意义?怎样能持续激发小组成员及小组之间的竞争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