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11教学模式小结
“211”课堂教学阶段小结
老高川学校
薛利华
“211”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由三个中心环节构成的:二十分钟教学课文内容,十分钟拓展阅读,十分钟写作。“211”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了对阅读能力的训练,注重了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以及运用的训练,从而突破语文教学的难点。阅读文本的时间减少,阅读量的加大,写作练习的渗透,向语文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需要高效率。针对“211”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环节,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有益的尝试,觉得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有利于提高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一、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对学生的了解要全面,对教材的挖掘要透彻,对教学的设计要更为巧妙,而教学方法的选用要有利于教学的进行。1.对学生的了解,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学生预习课文所掌握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还应了解学生对与文本有关的资料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兴趣,学生对文本知识的需要程度,所期待获得的知识等。2.对教材的挖掘,不仅仅是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内涵。3.巧妙的教学设计能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诸多欲望:好奇心、求知欲、探知欲,乃至更多的学习欲望,观察的欲望、想象的欲望、朗读的欲望等。
二、文本教学要精、深
精选教学内容,深挖教材内涵。教学内容的选择除了教材的重点内容外,还应确定本文的训练重点。比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文本教学我们确立了一条主线:围绕将和相由“和睦——失和——和好”展开教学,依据文本特点,我们也确立了一条训练主线,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了作者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而为什么写则需要我们去深挖教材。深挖教材其实就是挖掘文本的情,文本的文化层次,《将相和》及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还蕴含了深深的爱国情感,这个情是文本的又一条主线,我们的教学就顺着这三条线进行。我们的语文课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承中华文化,所以我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在教学《长城》时我向学生传达了长城的文化,在教学《普罗米修斯》时,我向学生传达了东、西方的神话。
三、合理地使用阅读材料
我们从“211”课题组得到了一份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大致有四部分组成:阅读学习、阅读天地、主题阅读和写作素材。阅读学习部分以作者简介和习作背景为主,阅读天地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包括有名著、名篇的节选,主题阅读是与课文主题有关的不同体裁的名家名篇,写作素材则提供了写作的内容及范例。这样大量的阅读材料,在有限的十分钟内去完成是不可能也不能保证效率的,特别是对于刚开始这种课堂模式和接受这种课堂理念的老师和学生。而针对本地区、本班学生,我们还应有针对性较强的阅读材料。所以,我们应有选择性的、灵活地综合使用阅读材料,而孩子们阅读水平和速度参差不齐,因此可在阅读时间段选定一些必读篇目,其余篇目由学生自己有选择性的阅读。阅读材料可以固定在某一时刻集中使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作为教学的辅助的材料,促进教学的深入,适当调整时间段。
四、把握好写作的切入点
刚开始把这种课堂模式引入我们的语文课堂时,我们总是把写作放在阅读材料之后,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感受、想法,只把它作为对文本的中心的总结和升华,后来发现这一做法只能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或是延伸一些想法,虽然也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但写作面比较窄。而这一训练方式可在学生自读自悟时完成,对文本阅读后做批注。当然,这一训练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它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自读自悟。我们的一部分教师把写作放在课后,写一整篇文章,这对刚开始接触写作训练和写作水平有待提高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我们作了一些调整,发现在阅读的空白处、在情感的升华处、在情景的想象时,插入写作,既内化了学生的阅读,扩大了写作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语言,同时,把对文本的学习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只有不断地深入课堂开展实践活动,积累、收集精彩的、有效的瞬间,摸索、探究能触动学生心灵、引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课堂的策略,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取得更高的效率。
第二篇: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小结
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小结
几年来,我们以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为“载体”,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新理念,以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为基本思路,以“三个一切”为教学改革的策略,大胆地探索和尝试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把创新教育落实到教学中去,使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收效良好。在此作以归纳,以求赏教。
1、讨论式教学模式:其基本环节为: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质疑讨论—问题反馈—精讲点拨—尝试运用。
这一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为主线,以学为重心,促使“主导”与“ 主体”有机结合。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基础。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学习方法,主动探索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获取新知,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过程。它充分体现学生为学习的主人翁地位,可采用泛读和精读两种方式。泛读,通过泛读教材内容,了解教材大意,找到观点,完善知识结构。精读,要求探究教材知识,大到纲目、线索,小到概念、观点,都能一清二楚,使每次的阅读都有新的收获。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读教材,而是以读书为形式,以探索新知识为目的,以理解与贯通为重点的思维活动。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前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可有意设置问题陷阱,引导学生思考;多提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和学生活动,让学生从材料和活动中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质疑提问,那么,其学习能力无疑将会更快提高。
质疑讨论:质疑讨论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关键。对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桌或前后相邻的同学或以组为单位,相互质疑、解答、讨论、辩论,在组内达成共识,使部分疑难问题得以消化解决。但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调控学生的讨论:当学生出现讨论冷场时,教师要反复启发,缩小切入点去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当讨论各方相持不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维向正确方面发展;当讨论离题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当讨论产生新问题时,教师要挖掘重点、因势利导;当讨论出现了错误的观点和情绪时,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要简单地予以否定或责备。
问题反馈:问题反馈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筹码。学生的疑问在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课堂调控。
精讲点拨:精讲点拨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深化。对学生反馈的共性问题,教师不急于点破,而是将问题分解,增设台阶,减少坡度,重新展示给学生,同时再次提供信息、暗示,由学生讨论,教师在关键之处进行点拨、诱导,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教师要集中精力用较少的时间把教材的重点、难点讲精讲透,把学生讨论的问题解释清楚。
尝试运用:尝试运用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检验。学生把经过抽象、概括后的一般特征和规律同一具体事物联系起来,通过这一过程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从而具体地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可以设置变式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说一说、做一做、议一议、判断、辩论、表演等实践活动,提取、迁移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一方面是对已知的应用,同时训练掌握新知;另一方面,又可建构新知,进行存诸,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展示,实践能力和创造人格得以培养。
2、发现式教学模式:它主要包括:
创设情境—讨论探究—验证结论—训练转化 等环节。
创设情境:亚里士多德作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这一内容时,可向学生印发一些有关“汪辜会谈”和台湾问题的背景材料,以“以辜会谈”为切入点,设计“海峡两岸为什么要进行汪辜会变?”、“汪辜会谈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要中止汪辜会谈?”、“陈水扁‘两国论’实质是什么?”、“陈水扁‘统独公投’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对台湾问题基本原则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用问题把课文内容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中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讨论探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解决某些问题,辨明是非真为。探究式的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教师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讨论中,教师参与其中,对提出的问题,力求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以事服人。学生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充分说明,由于同学之间不同知识结构及认识水平的交流以及碰撞,往往会产生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来,深化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通过讨论探究,使学生较好地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纠正错误,强化学习效果。
验证结论:通过学生对某一事例或社会生活实际的探究讨论后,形成一个观点,最后与教材中的结论进行比较,看结论是否一致,若有偏差分析其根本原因。师生共同将有关知识按其条理归纳起来,使学生的思维达到理性的高度。
训练转化:训练就是内化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训练的形式除了笔头的形式外,还可组织社会调查、主题活动、智力竞赛等,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交换作答,交换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吸收、消化、理解所学的知识,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表达能力、行为能力的目的。
3、自学式教学模式,其环节有:
确定主题—理清思路—调查研究—整理分析—形成结论。
这是从思想政治课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教学流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确定主题:调查主题的确定是保证调查顺利进行,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思想政治课调查主题要瞄准社会热点和教材重点的切合点,或是教材中的“社会实践活动”。
理顺思路:在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推出调查提纲,弄清与主题相符的调查内容、调查活动的实施步骤,克服其盲从性。
调查研究:这是整体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核心环节。首先要探索有关情况和资料,然后,围绕主题的一些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调查,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对所获得的资料、信息仔细思考,挖掘出根本的原因。
整理分析:对调查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其前因后果,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作出理性思考写成调查报告进行交流。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思想政治学科的实用性,不仅能深化教材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运用教材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思想政治课的知识、能力、觉悟等教育功能。
4、讲授式教学模式:它主要包括:
激发动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反馈矫正 等环节。这种方式多用于教学内容难,学生素质低劣、教学硬件差的班级。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为“模式”而模式,要视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确定其教学程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程序应是多元化、开放式的,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终身受益。只有在“以学生为本”的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教法的改革,达到学法的转变,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得以引导、教材的内容得以延伸、学科综合的优势得以发挥,才能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机和活力,才能为新课程的实施铺平道路。
第三篇:语文教学模式小结
《“自主参与” 阅读教学模式》学习总结
韩俊林
通过这两年对“自主参与”模式的学习和探究,我对模式的各个环节也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了更好的把这个模式用于自己的教学,现将这两年来的学习作如下总结:
一、模式的指导思想
模式的指导思想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1、面向全体学生。
2、让学生主动发展。
3、让学生在教学参与中塑建人格魅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研究的模式就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前提,充分凭借教材,紧扣语言训练,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诱发创造力、从而培养创新精神。
5、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模式的基本特征
“自主参与”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模式的构建不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更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同时还要体现模式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
教师活动特征:激趣导入—初读感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作业设置 学生参与特征:唤起参与—自读质疑—披文入情—各抒己见—举一反三
认知动态过程:认知准备—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情感内化—巩固运用。
三、存在的问题
1、对教学模式的各个具体环节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
2、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能够体现出教学模式整体的环节,但在授课时对各个环节的理解、体现方面并没有很好的突出出来。
3、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模式各个环节的时间掌控方面还有待加强。
4、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模式中的精读感悟和拓展延伸这两个环节还不能很熟练的应用。
总之,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不断的研究模式,力争做到熟练的掌握“自主参与”阅读教学模式的每一个细节。切实把模式的精神体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让自己的课堂变为与学生互动交流,共同学习的课堂。
第四篇:四环教学模式阶段小结
四环教学模式阶段小结
当前,农村中学普遍存在教学质量整体水平低,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等突出问题,我们数学组所探索的教学模式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出大胆尝试。下面对本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小结:
1.更多的学生得到关注,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只提问十多个学优生、中等生,导致大多数学生听课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而在本节课上,对于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我设置不同的学习方法,给他们搭建不同的舞台,他们感到了被关注、被尊重,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动手探究,积极发表见解,他们感觉到自己并不笨,只要努力学习自己也能会做练习题,90%以上的学生独立完成了作业题,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感觉,一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
2.使我感受到“面向全体学生”离我们并不遥远。
以前,我认为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班容量大,“面向全体学生”是无法实现的。通过课题研究发现:只要我们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心中真正装着全体学生,认真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在不同的环节关注不同的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我们的课堂离“面向全体学生”就会越来越近。
3.要坚持实践,不断反思,完善“四环”教学模式。
每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放之所有课皆能用,不能生搬硬套,应该因课而异。“四环”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四环”教学模式的研究刚刚开始,还需要通过“计划——行动——反思”不断去完善。
我现在任教八年级数学,这届学生我已经教一年半了。通过参加《四环教学模式在探究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发现我在自身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等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现反思总结如下:
1.自身观念:心中想面向全体学生,但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通过调查了解到仍有近30%的学生认为我并没有充分关注他们。
2.教学方法:我在平时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多的考虑教材的内容,很少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接受水平。
3.教学效果:阶段性检测的及格率不足30%。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我上课讲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明白。
4.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有近30%的学生对数学学科并不感兴趣,但近100%的学生想学好数学,他们希望老师改变教法,照顾全体学生。
第五篇:收费模式小结(定稿)
“收费模式”小结
随着高速路网快速发展,偷逃通行费的利益驱动也越来越来大,少数不法司机纷纷利用冲岗、垫钢板、假绿优等各种手段想方设法偷逃通行费。为避免通行费的流失,维护正常的收费秩序,苏通大桥北主线积极组织开展了将原有的“标识站模式”改为“收费站模式”活动,此次活动开展了为期三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此次“模拟收费”活动中受益颇多。
一是锻炼了査处能力。通过此次模拟收费,不懂、不会的与同事之间加强了交流沟通,对偷逃通行费的“倒卡车”、假“绿通车”、垫板车等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其打击偷逃通行费的能力。
二是进一步加强了责任心。在场外巡岗时,站着称重仪处,仔细观察司机过磅情况,发现跳磅、走S弯等异常行为,及时纠正制止,严禁闲杂人员靠近收费现场;查“绿优车”时,更是没有一丝马虎,按照文件要求,符合绿优条件,确认无误后才上报亭内收费员,给予“绿优”免费;在亭内操作时,仔细核查轴型、车牌是否一致,认真区分客、货车,确保无误后,才判型给予放行,工作中时时刻刻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
在此次活动中,尽管付出了辛勤和努力,但在有些方面还是显露出不足,存在粗心大意,不够细心的现象,为此加以深刻反省,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力求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严谨,从而不增加没有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