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模式小结 文档
“构建高效课堂”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总结
柳春霞
一、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1、“高效”指的是什么?
我认为一是在课堂上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二是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三是能让学生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四是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最关键的 “高效” 就是让学生从能学逐步过渡到会学。
“能学”就是指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有了成功的体验和感悟;“会学”就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顽强的探究精神。
2、教师应该给自己怎样定位?
我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领者,还是学生学习的拐杖和扶手,使学生可以随时利用的学习资源、是活字典。
二、高效课堂不是分组讨论与学习成果展示这个表面形式所能全部代表的,它是学生自我学习、合作探究的成果结晶,是学习由课外向课内的延伸,课堂是师生共建的成果展示平台,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合作探究不断引向深化,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真切,思维愈发明晰,智慧的火花频频闪现,但是“高效课堂”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保证。
1、教师应具备高超的组织能力
教师应像一个节目主持人那样收放自如,随时调控教室的学习场面,让学生激情奔放、兴趣盎然、活力四现,一次次将平凡琐碎的学习推向高潮。
2、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亲切的面容、高尚的心灵、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语言、民主平等的学生观是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严、爱”两把尺,把把不能松,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体会、思考了解,只有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才能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3、根据学情备课是高效的关键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学生学习底子太差,根本就没有探究意识,不会进行探究。”在我看来、这是因为教师设置的问题太大,没有梯度、没有切割点,学生感到茫然,几乎是无从下手。就像要做一部机器,一下子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无所适从。但是你如果把机器分成几个甚至十几个零件,要求学生逐个做出来。学生就会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制作,一个一个地完成,一步一步地接近成功。
三、三环四步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1、宗旨:先学后导、合作探究、问题评价。
2、教学环节:
①、问题导学,自我探究(2分钟)。学生通过“问题导学单”,温习与本节课相关知识,了解新概念,自学教材进行浅层感悟。教师通过导学单中呈现的问题,让学生处于一种“欲懂不得,欲罢不能”的境界,为进一步学习预先作好知识、思想、心理储备。
②、预习反馈,激发热情,营造氛围(3分钟)。上课时教师让学生在展示中反馈预习情况,征集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全面掌握学生预习情况。
③、展示“问题生成单”,分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实现教学目标突破与深化,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20分钟)。“问题探讨单”上所展示的问题,一些是老师预设的,一些是学生在导学时生成的,这些问题应该在难度上有梯度,要趣味性、直观性比较强,便于学生通过动手、作图设计、观察测量、相互比较就能完成。切记:问题太大太难,缺乏针对性,都会使学生是去探究的兴趣,降低学习热情,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④、问题测评,应用实践,当堂检测,争取达标(10分钟)。
⑤、小结所学知识(5分钟)。
四、存在问题与困惑
1、面对应试教育的挑战,“高效课堂”你该如何迎战?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多种,有直接体验获取,有间接获取。直接获取费时费力,间接获取就不同了。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打个比方:要作一盘菜,直接体验就是让他自己尝试摸索、掌握这盘菜的正确做法;间接体验就是给他一本菜谱让他知道许多菜肴的制作方法。虽说后者获取的信息量远远大于前者,但后者因为缺少实践,始终无法发现其中的奥秘,但这也不失为一条通往应试教育的捷径。
2、学生说上课全听懂了,下课后却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教学模式面向所有学生,但真正参与其中的只是部分学生,最多不过50%,另外的50%是一个无法控制的群体,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并不是高效课堂。
3、学生在学习成果展示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错和偏失。教师的指正往往会将课堂带入拖时,给人的感觉就是课堂量大事多,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第二篇:高效课堂模式小结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小结
杨君
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本人在期初就开始在习作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炼出了“激趣 积累 欣赏 创作 展示”的五步教学模式,一学期中,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在“激趣”环节,选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1、抓动情点,情动辞发。
如在执教《母爱》一文,疏通文意理清文路后,品读重点的段落,当所有的学生都为老牛不顾自身安危为小牛索水的伟大母爱感动不已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并写一写老牛面对主人皮鞭的抽打时想到的,以及小牛喝到水时对老牛所说的话。这样,学生就学到了如何用具体的细微的描写展现深厚的母爱。
2、找空白点,让余音绕梁。
如教学《狐假虎威》一文,教师在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合理想象:老虎和狐狸都说了些什么,它们说话时神态怎样,并说一说、写一写,试着编写课本剧。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东西可写,从而降低了习作难度,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二、亲积累,多写体验性作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尽量写熟悉的物,亲身经历的事。这样,既能让学生有话可写,又能很好地调动其写作兴趣。
1、亲历体验,说写结合。
我在教学作文时,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常精心设计小游戏,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常被我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后进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加分,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都会用红笔圈出。
三、展示环节,重视作文评改,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
1.因人而评,让学生体验成功。
每次作文评改时,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不同的评价,尤其关注后进生,作文中发现好词、好句,我就用红笔画上,并加以眉批,给予肯定。同时,常把一些写的比较优秀的作文在班上读给其他同学听并作简要讲评,这样及让作文被读的学生体验到成功又让其他学生得到借鉴。
2.互评互改,让学生扬长避短。
每学期的作文评改中,我会针对性选择两篇习作,组织学生进行了互评互改。通过作文互评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别人的长处,为别人的习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达到共同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提出具体的修改方法和要求,让学生对自己习作中一些不足之处,马
上动手修改,并请同桌提出建议。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原先没有写好,干脆重新写过。可以看出,在强烈的情感驱动下,学生已经把作文当作是自我倾诉的工具了,作文成了乐事。
短短的一个学期,在习作教学方面,我想通过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效果上产生很大的飞跃,那是很难的。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研究,完善我的教学模式,并积极实施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去,学生一定会收获良多的。
2013.6
第三篇:数学组实施高效课堂模式小结
数学组实施高效课堂模式小结
自从本学期学校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们数学组的全体老师积极投入其中,每周四下午,各个年级组的老师都自觉集中到一起,研究下一周的导学设计,讨论:学习目标是什么,问题如何预设,课堂测试怎样出题,等等。通过一个多月的摸索,我们感觉到有了一些收获,也出现了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一、收获。首先,老师感觉到,老师已经从抄教案、改作业的机械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了,老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去备课、制作课件,学到了很多电脑知识。其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主动发言的人数在渐渐增多,学习气氛越来越浓。
二、存在问题。一方面,问题预设方面还不知道怎样做,有时候让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太多、难度太大,不能按时完成或探讨不出结果。另一方面,学生在汇报时,还不能清晰的表述本小组的观点,其他同学还没有学会倾听,不能正确评价别人的发言,造成发言重复,没有突出重难点。有很多小组讨论和汇报人始终是小组长或个别组员,参与度还不够。第三,大多数教师没有完成导学案设计的内容,很多课的练习都要另外安排时间来“炒冷饭”,教学进度跟不上。第四,课后作业没有时间订正、讲解。
三、学生成绩,通过抽查作业和单元测试看,学生的成绩在下降,优秀生变中等生了,中等生变后进生了,后进生一窍不通了。当学生被问到:你怎么什么都不懂了的时候,学生回答:上课老师都不说了,我们怎么懂?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力的方面,也有等待老师的和学生适应的阶段,我们努力探索吧,为了学生!
数学组
2014-4-15
第四篇:121课堂模式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五四班“121”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情况
姚
昌
琴
七里河区王家堡小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五四班“121”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情况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
我叫姚昌琴,是王家堡小学五年级四班的语文老师,也是本班的班主任。我校在前置性作业、高效课堂以及如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初步探索形成了“121”课堂教学模式,荣幸的是我班被确定为实验班。刚才张主任已详细解读了“121”课堂模式,下面我将我班在“121”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一些做法及我的点滴感悟与各位领导分享一下,有不妥之处,敬请领导们批评指正。
一、充分准备,精心设计
“121”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比较简单的内容,也就是通过前置性作业用十分钟的时间解决易学内容。在这里,这个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121”课堂教学模式刚推进时,我班的前置性作业主要由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一是为了照顾绝大多数学生,再者也是一种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我一般都是要求学生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说说解词、近反义词、多音字,并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及文体特点,整理成小卡片,在课堂里用十分钟时间进行交流,每篇课文都是一个模子,千篇一律,时间久了,孩子们觉得很没意思,我自己也觉得没劲。占用了课堂的宝贵时间不说,还不利于不同层次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反复思考、琢磨,现在,我将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家里自主学习,我发现学生还是一样能掌握,由此可见,我们还是要放手,充分相信学生有这个能力,当然,前提是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多次地指导,现在我们的前置性作业主要由我和学生共同商定设计,我只是说我 的思路、想法,具体的设计由学生自主完成,并且不要求一个模子,可以百花齐放。我们学生合作小组是“121”组合,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待提高生。所以目前我班前置性作业由组内的优等生带动中等生和待提高学生设计。学生能感知到什么程度,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积累而定,老师不强求一致。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产生的疑难问题做好整理,留待解决。老师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只是设计出简约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以备下一环节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课堂前十分钟完全交给学生自主交流前置性作业的内容,有时候他们都会改变我的教学预设。如:我在上《景阳冈》一课时,学生自己找来了主题曲,还有一百单八将的部分图片,我一进教室,专管班班通的孩子就放响了音乐,全班同学就跟着激情满怀地唱起来,还自发地男女生配合一唱一和,我笑着说咱先了解作者,读课文,介绍一下《水浒传》,结果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这些我们都知道,在家里就完成了。所以现在我课堂前十分钟,都是孩子们在讲解,他们人人争当小老师,提前做好PPT,上台讲解,搜集资料,筛选整理资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各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孩子们也爱听,真的是一举多得。所以在这我想说的是,对孩子们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必再赘述,节约出宝贵的课堂时间,用在对学生学习更有帮助,更能提高的内容的学习上。只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信任他们,孩子们的潜力会得到极大的挖掘,他们的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课标要求落到了实处。
二、抓住重点,精品细读
“121”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环节是用20分钟时间全力解决教学重难点内容,通过质疑解疑,小组交流,共同解决。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初读课文产生的问题时,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
基本思考方式,引导、鼓励学生自主质疑。赞科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价值的本钱。”
合作探究,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多通道的相互交流。因为大家相互交流,又相互启发,每个人的思维都处于活跃、开放的状态,思维的不断碰撞将会形成“思想风暴”,激活学生的神经细胞,接通学生的神经联想,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迸发出各种独特的想法和见解。
这一环节中,教师巧妙设计活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做好有效的评价,每个孩子都能静心思考,实实在在地提出自己的困惑,并想办法解决疑难问题,凸显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避免以往简单问题发言过剩,有难度问题属于优等生,课堂是优等生表现舞台的状况,我们的“121”互动互助有效学习小组,能够合理分配发言次序,最大的改变就是打破以往派代表发言,也就是让优等生发言,优等生精彩的发言,其实无形之中剥夺了待提高学生的锻炼机会,造成一种假象,忽略了真实的教学情况。现在,我们改变了这种模式,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首先由待提高学生发言,不怕学生说错,说不好,给他们说话的胆量,然后由两个中等生补充,一个优等生作总结点评,充分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真正实现一帮二带一,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得到提高。经过一年多的锻炼,现在,我班学习氛围好,每个学生敢于当众表达,信心足,热情高。
上面谈的是学生的质疑和小组活动,下面我再说说老师对学生的点评。教师适时点评是课堂高效的关键点。“点评”就是“点拨”与“评价”,这是“121”课堂教师必备的两种教学行为。
一是把握“点”机。课堂是动态的,变化莫测,教师要善于观察、准确判断,该出“口”时就出“口”,不该出“口”时要封“口”。二是遴选“点”招。如“点”而不“拨”、“拨”而不“透”、点破点透。三是锤炼“点”语。课堂实践中,不少教师的点拨不到位,不能一语中的,关键是语言组织上出了问题,平时
琢磨得比较少。作为点拨性语言必须准确、精练、富有启发性和牵引性,力求起到一语开茅塞的作用。
在精读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感悟,感悟课文的人物形象,感悟文本的语言,感悟蕴含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掌握读书的方法。
还是以《景阳冈》一课为例,课文是由武松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四部分组成,我问孩子:你觉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好,我们就重点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己感悟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来?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性格特点以及虎的气势,虎的声势,都在孩子们合作学习中得以了解。在小组讨论中明确了这段是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精读细品作者动词的妙用,对其它三部分内容只是一带而过,教学要抓重点,突难点,不平均用力,有所取舍。
三、延伸拓展,扩大容量
“121”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最后十分钟进行的拓展活动。对当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进行回归性检测,将重点内容以检测题、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训练,检查学生当堂掌握知识的情况。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灵活掌握技巧与方法。教师主要从创新实践的目的出发安排拓展。如结合课文内容,当场编一首热情洋溢的小诗,创作一个精彩的儿童故事,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说说自己的肺腑之言;布置课后作业,有效地组织学生编排小报、表演课本剧,进行辩论、开展一次社会调查等。这些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良好心理品质。
在上完《景阳冈》一课后,我马上准备了《林冲棒打洪教头》《鲁提辖拳打郑关西》以及《醉打蒋门神》的故事,让学生比较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人物动作的描写,以一篇带多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把本课学到的阅读方法渗透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学以致
用,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紧接着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水浒传》,探讨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了解《水浒传》,有的孩子说要了解时代背景,有的说了解一百单八将的外号,有的说要了解他们最后的命运,还有的说专门调查一下里面的女英雄,也有人说想了解高逑这个人物,等等,一时之间,孩子们热情高涨,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阅读名著的积极性,水到渠成,我借机提出了让孩子阅读整本书的要求,增大了课堂容量,让学生明白课本只是例子,要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努力学习。
“121”课堂教学模式推行一年半以来,学生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高效学习,但它对老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21”课堂教学模式给我最大的启示是:转变教育理念,从“师本位”转化为“生本位”,要相信学生,激发学生,提升学生。教学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会有前进的动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改进,完善,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以上是我一些粗浅的认识,不足之处,再次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以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进步!
谢谢大家!
第五篇:121课堂模式
对“121”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与思考
伴随着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东风,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结合我校实际,我校提出了“121”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我谈几点对这种模式的理解和思考。
一、时代呼唤建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应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这种方式,“教”是成立的,“学”是不成立的,就人的学习而言,没别人教是可以会的,但自己不学是不行的,所以研究有效导学问题,我们得建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成立,以学论教,以学定教。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习充满乐趣、让课堂充满活力、让教育充满智慧。
二、“121”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时间的管理,限制教师的讲授时间,给学生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学习时间,给学生思维活跃创造条件,没时间保证学就不成立)。
“121”课堂教学模式(很好的导学模式):
1、以时间分配为标志,分配合理。
10分钟引导自学,20分钟释疑解惑,10分钟训练反馈。
2、时间分配内容上看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一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角色则是组织者、管理者、点拨者,这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三、对“121”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
1、第一个“1”指的是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和“学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10分钟的利用上:可集中利用,也可分散利用。分散利用不能分的太散,太散,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就可能不充分(就会出现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想,还没思路呢,就不让想了,这样就没意义了;或者差一点想好了,就不让了,这样就有点遗憾!)教师灵活一些,随时监控掌握学生的学习、思考情况,在模式的运用上,要有灵活性。
2、“2”指的是释疑解惑20分钟。释疑解惑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第一环节:学生互研解决问题。学生:帮助、检测,交流、共享。
教师:巡回指导,采集信息,串讲点拨,加强个别指导。
重点解决两类问题:自己有疑问的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弄懂的问题交流彼此的想法,分享他人的见解和主张,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第二环节:释疑解惑,展示交流。
在这一环节,学生展示、交流学习的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本质性的转变,他们不仅仅是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背出来、说出来,还要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表演、辩论、歌唱、讲解、朗诵等方式多种多样,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形式丰富多彩。学生的展示不再是把书上的东西简单表述出来,而是创作、拓展、交流、合作,用各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合作交流的前提是:个人的思考先行。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一些合作学习变成了调侃的玩耍,不研究问题,唠闲话,趁机说笑,或者本意想参与,不知道说什么等等现象,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合作学习之前,学习个体没有个人的思考。
没有经过个体熟读静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不但解决不了疑难问题,反而容易掩盖学生的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只求形式没有过程的讨论,反而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自能读书、自我感悟、独立探究的机会。
所以,要进行合作学习,要参加小组讨论,首先得经过个体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否则就会是无效的。
第三环节:综合归纳、深度剖析、整合提升。
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尤其要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及核心的有生长点的重点内容,强调重点、揭示规律、总结方法。
布鲁纳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有短的可怜的寿命。”所以要经常把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进行深度剖析,最后才能得到整合提升的效果。
3、第二个“1”指的是训练反馈10分钟。核心内容是教师组织检测,学生达标练习。学生进行达标练习,教师收集答题信息,针对存在问题展示解题思维过程,点拨学习方法,分析问题原因,集思广益。所以教师指导学生的时候,必须重视巩固应用的指导、反馈,一定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10分钟的练习时间。
四、对“121”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学案的设计质量是前提。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在备课时,习惯性的心智模式是:讲哪些知识,讲到什么程度,做哪些练习题,讲哪些题,好点的做法,思考怎样讲解、怎样传授知识,能讲好,怎样精讲、精炼,很少思考学生怎样学的问题。“121”教学模式,教师备课时,要更多的想想课堂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学什么,质疑释难怎样交流,让学生怎样参与,以什么形式突出学生学习,这就必须打破教师固有的心智模式,建立起全新的备课方式,这需要同伴的交流、借鉴、启发、学习。
践行“121”教学模式,教师课前、课堂、课下都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这种指导我想应该有途径、有抓手、有具体的措施,这一抓手,我认为学案就是很重要的媒介,是很好的方法。学案课前先发给学生,以案指导学生预习,课上师生共用导学案,检测、汇报、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下学生对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和课下将学案收起,仔细查阅,对学案反映出的个性和共性问题(可以是预习中出现的、也可以是课上生成的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
总之,“学案”的设计以及在课上的利用很关键。
(二)课堂现场的调控和驾驭是关键。
开放的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就会体现得十分明显,课堂出现一些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很正常,教师的权威还可能受到来自学生的挑战,面对开放的课堂,教师的调控、管理、指导、评价等很关键。
1、创建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罗杰斯十分强调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例如:阅读迟钝的学生会由于自己这方面的缺陷而感到不适应或受到威胁。当他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大声朗读时,当他的成绩反映这种失败时(受到学生的嘲讽),这种失败的感受可能会使他在以后几年的学校学习中,阅读能力不会有长足的进展,但是在一种理解和相互支持的环境中,在没有等级评分和鼓励自我评价,就可以消除上述外部威胁,从而不会因恐惧引起的心里压力,使阅读取得进展。
在教学中,要鼓励相互支持比鼓励相互竞争更重要,鼓励自我评价比鼓励他评更重要。为每个孩子创设自由的学习环境十分重要,让学生心理上感到安全,精神上能受到鼓舞。
2、指导的内容要适当:结合学生的困惑点、兴奋点和“最近发展区”给予指导。教师给予指导的与学生期望教师给予指导的;(一致性的问题)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小组合作可以解决的,教师都要做适当的安排。指导的语言要清晰、简洁,应重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指导。
3、指导时的态度要平等、尊重、耐心,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眼神、动作、表情、评价要有激励性。总之,“121”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是:主体(学生)先行、课堂展示;自主思考先行、合作交流跟进;学案为载体、问题牵动;导学导练、当堂达标;课堂民主、多维互动。
任何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阶段,课堂教学改革也一样,我想只要去实践,过程不停顿,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