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兑镇初中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新构建适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实际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认为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是:“以生为本,以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规律为本,以新课程理念为本”。其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的效果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据此我们本着“教给方法、培养能力、提高效率”的十二字原则,构建了“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
一、导
1、导的内涵:就是导入、引导、指导。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联系生活实际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出本节学习内容。如直接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等等。引导学生明确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及各内容所要达到的程度,即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如何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学习,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和指导的含义不仅仅这些,在课的进行过程中还有引导和指导,当学生思维受阻时、当小组学习和小组讨论有障碍时、当师生互动不畅时都需要教师时时进行引导和指导。
2、理论依据
(1)符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原理,“导”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按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其中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爱好、意志、品质、气质等。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特别是取得好的学业成绩的另一个关键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对学习才有动力,才能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首要特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最后变为一种自觉的'我要学'的学习行为。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否则是事倍功半。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任务之一。
它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育学中关于“教学”的论述其中包含了教师的任务之一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也就是要进行学法指导。
(2)符合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帮助和引导。就是帮助引导学生去学习,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组织带领学生去学习,即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主导作用(主导性)。而导入、引导、指导恰恰正体现了这一理念,这一作用。另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也是新课改的六大目标的第三个目标。而“导入、引导、指导”正体现了这一理念。
3、“导”操作环节:如果把“导、学、议、练”中的“导”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其操作过程为:
①检查预习情况,对作业进行讲评,并导入新课。②引导学生明确本节学习目标--给出学习目标。③指导学生如何学习--给出自学指导
④在课堂教学进行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要时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
当然以上环节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二、学
1、学的含义:学就是课外学习(独立或小组合作),课内学习(课内独立学习和课内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地说: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课堂容量,选择是否需要课外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内教师要组织学生按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的要求或者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这是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或者是探究学习。但必须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是否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而定。也就是说“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为主。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使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初步的感知,形成感性认识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理论依据
⑪符合现代教育学原理。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即学习的独立性又是现代教育学中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除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和显在的
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另外,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作用(主体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⑫符合教育理论中的人的认知规律
人们认识事物要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经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到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正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过程。
⑬符合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倡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学”操作环节:如果把“导、学、议、练”中的“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其操作过程为:
⑤课外学习,教师可根据不同情况课前布置学生课外独立学习(或预习)还是小组合作学习(或预习)。也可下发预习提纲,让学生按预习提纲进行学习。
⑥课上教师组织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指导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或者是探究学习等,教师巡回指导。
这两个环节也不是不变的,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三、议
1、议的内涵:就是议论、讨论、质疑。是交流、交往的过程,合作的过程;是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议论讨论质疑的过程;这一步是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即解惑过程;是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是对以有知识的掌握和新知识的获取过程;同时也是新知识的生成过程。是对知识的提炼、提升、升华的过程,是形成规律的过程,是形成理性认识过程;也是兵帮兵,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导、学、议、练”教学模式的核心。
2、理论依据
⑪符合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构建,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符合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指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中庸).而这一步正体现了“明辩之”,另外还符合教育理论中人的认识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通过“议”使学生对知识有了理性的认识。
3、“议”的操作环节:如果把“导、学、议、练”中的“议”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其操作过程为: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小组学习,对知识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对本内容进行讨论、议论、质疑等。
⑦小组合作解决组内每个同学的疑难问题--兵带兵 ⑧全班合作解决各组的疑难问题--兵帮兵、师帮兵、兵帮师
⑨教师质疑、启发、补充、讲解。这里在学生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理解不透彻,甚至还有疑惑时教师可进行质疑、启发、讲解。教师要讲解重点、难点,讲学生不会的,讲规律、讲方法、讲技巧。
四、练
1、练的内涵:练就是训练,也是检验。是对知识的巩固过程,是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是知识的迁移过程,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实践过程,是动手操作过程,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是创新过程。
2、理论依据
⑪符合新课程理念,新课改的六大目标第六为: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练”正体现了这一理念。
⑫符合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指出人的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训练 的过程.(3)符合教学原则中的巩固性原则和反馈调节原则
3、“练”的操作环节 ⑩反馈练习--检测 ⑾评价再议 ⑿强化训练
五、“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概括为四阶段、八环节。四阶段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自主合作,启迪智慧→交流展示,探究规律→综合训练,内化智慧。
八环节是:设置情景,导入新课→目标解说,指导学法→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小组合作,互助落实→展示交流,质疑释疑→回扣目标,训练巩固→反馈矫正,反思升华→迁移拓展,创新实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是“导、学、议、练”教学模式的核心。准确确定学习目标是“导、学、议、练”教学模式的关键。学习目标既是教师要掌握的、同时也是学生必须要明确的。是教学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没有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是盲目的教学活动,同时也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自学指导是运用“导、学、议、练”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没有学法指导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会费时费力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在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导、学、议、练”教学模式在操作上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相互包含的。在“导”中也有“学”,也有“练”也有“议”;在“学”中也有“议”,也有引导、指导,也有“练”;在“议”中也有“学”,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有引导、指导,也有“练”;在“练”中也有“议”,也有引导、指导,也有“学”。可以说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学科的不同,内容的不同有选择的运用。
总的来说,“导、学、议、练”教学模式完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它把新课改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它是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思想。
第二篇: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改革现场会发言稿
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改革现场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个金风送爽的日子里,欣然迎来了中心学校在我校召开的高效课堂模式走进中小学课堂现场会。受七年级语文组委托,让我作为语文学科代表发言。在这里,首先感谢中心学校及各兄弟学校领导、老师光临指导。七年级语文组抓住学校实施“杜郎口” 模式教学改革的的机会,经过半个多月的学习、探讨、改进,在语文教改实践和理论探讨中获得了一些认识,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遇到了一些困惑,现总结如下,权当抛砖引玉:
一、教改的方向
1、目标:新课标提出的“一个目标、二性统一、三个纬度、四个理念、五个方面”。已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实现“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将“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维目标,落实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居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为理念”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
2、重点:① 还课堂于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② 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率,让每一位学生活起来,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改的措施
1、备课
(1)思路构架——明确目标,预习交流,合作展示,点拨提升,巩固练习,反馈达标。
(2)形式——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结合。
a、集体备课教学流程,以导学案形式呈现: ① 提前分工:七年级语文组在开学前一星期召开了教研会,经过集中讨论,由教研组长分配了备课任务,制订出七年级语文备课安排表。② 精心准备:明确分工,每位老师都分到备课任务。所备内容提前一周交指定审核人审核,集思广益,定稿后付印,教师学生人手一份。b、个人备课:落实教学内容,以课本批注、导学案、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形式呈现,跟上教学进度即可。(“二次备课”指教师认真阅读导学案后进行的个性化的补充,可在教师使用的导学案上体现。)
2、课堂教学
① 以导学案的完成与展示为主线,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学生做完导学案预习与合作探究部分内容为准。
② 预习课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书面作业(包括预习、合作探究部分),教师可适当点拨。③ 展示课由学生主持,以抽签方式确定各组展示内容,各小组在小组长安排下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确定答案并书写在小黑板上,集中展示时由一组员上台展示。④ 小组评价以打分的形式体现。⑤ 教师的作用:a、在主持人、全班同学都出错时适当点拨。b、记好各组课分,定期评出优胜组。
3、作业设置
以导学案后检测为主,教辅资料为辅。
三、几点困惑
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与前景仅能预测不可预知,尽管大家已做好吃大苦、打硬仗的准备,但面对可能会出现的困难,语文教师仍有些许困惑,如:课堂教学中小组成员的参与率问题,课堂评价体系如何确定,怎样认定和处理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责任,如课堂教学改革出现的暂时性教学进度缓慢等问题,学生自学、教师备课所需的教学资源能否提高配置?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我相信,在中心学校的亲自重视下,在教务处与年级组的坚强领导和全体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课堂教学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
谢谢大家!
吴刚
2010-9-23
第三篇:浅谈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
曲沟镇一中宋俊波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卷起了一股热潮,先是四步教学法,后是133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在我就谈一下在我的课堂上我是这样使用133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
首先,我会提前告诉学生根据高效课堂预习下一节课的预习导学、合作研讨,把不会不理解写在预习本上,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提出来,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讨论,讨论之后不会的,我再讲解。
其次,我会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当堂检测,然后互改,错的比较多的题,先有做对的同学讲,我补充,直至全班同学都理解,最后根据分数评出一、二、三等奖。对成绩好的同学给予赞许,对不理想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谈心。
最后,我会利用高效课堂上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以巩固。
经过一个月的课堂教学改革,我班的学生无论在学习气氛上,还是在成绩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地成绩。
第四篇: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改革现场会发言稿
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改革现场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个金风送爽的日子里,欣然迎来了中心学校在我校召开的高效课堂模式走进中小学课堂现场会。受七年级语文组委托,让我作为语文学科代表发言。在这里,首先感谢中心学校及各兄弟学校领导、老师光临指导。七年级语文组抓住学校实施“杜郎口” 模式教学改革的的机会,经过半个多月的学习、探讨、改进,在语文教改实践和理论探讨中获得了一些认识,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遇到了一些困惑,现总结如下,权当抛砖引玉:
一、教改的方向
1、目标:新课标提出的“一个目标、二性统一、三个纬度、四个理念、五个方面”。已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实现“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将“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维目标,落
实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
导自居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为理念”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教学
内容的教学活动。
2、重点:① 还课堂于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 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率,让每一位学生
活起来,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改的措施
1、备课
(1)思路构架——明确目标,预习交流,合作展示,点拨提升,巩固练
习,反馈达标。
(2)形式——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结合。
a、集体备课教学流程,以导学案形式呈现:
① 提前分工:七年级语文组在开学前一星期召开了教研会,经过集中讨
论,由教研组长分配了备课任务,制订出七年级语文备课安排表。
② 精心准备:明确分工,每位老师都分到备课任务。所备内容提前一周交指定审核人审核,集思广益,定稿后付印,教师学生人手一份。
b、个人备课:落实教学内容,以课本批注、导学案、二次备课和教学
反思形式呈现,跟上教学进度即可。(“二次备课”指教师认真阅读
导学案后进行的个性化的补充,可在教师使用的导学案上体现。)
2、课堂教学
① 以导学案的完成与展示为主线,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学生做完导学案预
习与合作探究部分内容为准。
② 预习课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书面作业(包括预习、合作探究部分),教师可适当点拨。
③ 展示课由学生主持,以抽签方式确定各组展示内容,各小组在小组长
安排下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确定答案并书写在小黑板上,集中展示时
由一组员上台展示。
④ 小组评价以打分的形式体现。
⑤ 教师的作用:a、在主持人、全班同学都出错时适当点拨。b、记好各组课分,定期评出优胜组。
3、作业设置
以导学案后检测为主,教辅资料为辅。
三、几点困惑
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与前景仅能预测不可预知,尽管大家已做好吃大苦、打硬仗的准备,但面对可能会出现的困难,语文教师仍有些许困惑,如:课堂教学中小组成员的参与率问题,课堂评价体系如何确定,怎样认定和处理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责任,如课堂教学改革出现的暂时性教学进度缓慢等问题,学生自学、教师备课所需的教学资源能否提高配置?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我相信,在中心学校的亲自重视下,在教务处与年级组的坚强领导和全体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课堂教学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
谢谢大家!
吴刚
2010-9-23
第五篇:草峰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正面)
草峰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一、课前准备
(一)教学案概述
教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范本,旨在着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文本。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它是集教案、学案、资料、练习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在老师手上,它是教案;在学生手上,它是学案,是学习资料,又是练习。
(二)教学案的编写流程
教学案的编写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个内容。高质量的教学案来源于新的备课流程,这是一个不断打磨,改进的过程。其编写基本程序是:
1、主备教师备课。主备教师分到备课任务后,提前广泛阅读资料,自行设计、制成教学案草稿;
2、备课组备课。备课组长召集组员定时、定点集体审稿,集思广益,程序为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依次提出修改意见;
3、主备教师修正。主备教师吸收备课组意见予以修改,制成正式文本;
4、上课教师补充。上课前,上课教师熟悉教学案,结合上课班级学生情况和个人教学特点予以适当修改补充;
5、课后总结。实施课堂教学后,教师反思教学,总结得失。
二、课堂教学
(一)“高效课堂”释义
高效课堂就是追求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的教学,意味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反对以摧残师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教学质量提高。高效课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愉悦身心。
(二)“高效课堂”——“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三、评价方式
(一)教学时间评价
教师活动不超过15分钟,学生活动不小于30分钟。
(二)教师活动评价
1、教师进课堂面带微笑,上课语言富有激情,能有效驾驭整个课堂过程;
2、正确发挥教学案的作用,合理组织导学过程和环节;
3、教师的作用定位在启发、纠偏、督促、释疑、总结,课堂随机应变,运用适当。
(三)学生活动评价
1、努力达到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敢评的学习状态;
2、合作学习时,分工明确,人人踊跃、气氛热烈、有效度高;
3、个体展示时,分析、表达通顺流畅、声音洪亮、鼓励出现适当活泼形式,弱生上阵,参与面广;
4、书写设计规范、作图科学、清楚美观;
5、相互点评时快速及时,重在实质、突出重点,被点评同学吸收更正。
(四)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量和质达标;
2、学生情感积极活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增强;
3、渗透德育,学生情意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