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时间:2019-05-13 02:4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第一篇:《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0页—51页容积和容积单位。我将从:指导思想、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特点、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指导思想

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容积和容积单位》属于 “空间和图形”这一领域里的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具体目标是:“通过实例,了解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容积和容积单位》,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教材把这一内容安排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后面,意图就是让学生运用体积的知识来学习容积的知识。

学情分析:在容积概念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容积和体积容易混淆,甚至认为容积就是体积。在“升和毫升”的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这两个问题:一是机械记忆升和毫升的进率,对升和毫升的体验比较肤浅,认识也模糊;二是认为升和毫升只有在计量容积时才会使用,其实不然。

我的思考: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容积和容积单位,对学生来说理解容积的概念尤为重要,也是下一步学习容积单位和计算方法的基础。而概念作为一类物质所共有的属性,其教学必须来源于实践,并且应该是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并且能被学生理解的东西,而不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采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总结他们的共有属性,帮助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同时为学生多次提供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1升、1毫升的大小,探究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我将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学,设计成为动态的教学,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与体验容积和容积单位,所以制定以下的目标。

1.理解容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感知1升和1毫升的实际大小,并掌握容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究容积单位、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关系的过程。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理解容积的概念,以及容积与体积的区别感知1升和1毫升的大小。教学重点:建立容积单位、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感知1升和1毫升的大小。

四、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发思考。

数学的形成来自生活,唯有在生活中一切的理论才有用武之地。所以

1、初步体会容积的概念

新课标指出: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过程。因此,在容积概念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际例证,茶杯、量筒、烧杯、墨水瓶,学校的车库,水窖等等,问同学们看到的这些物品都有什么用途呢?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和理解容积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对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况,从而形成概念。像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物体的容积。

设计意图:这个细节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让学生举生活中容器的例子,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学生感知容积的含义时给出规范的概念,引导学生从口语上升到数学语言的层面。

2、联系生活,认识容积单位

通过问学生知道容积单位吗?在哪里见过?指出容积的单位是升和毫升。

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自己知道的,体会数学知识到处都有,就在我们身边。

3、出示容积与体积的关系,以及容积概念的练习题目。加深对容积及其单位的理解。

4、感知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这一环节,有两次实验操作,第一次实验操作:借助0.5立方分米的容器,装满水之后倒入两个烧杯,刚好盛下,再量出0.5立方分米的水,再次注满烧杯,两次量的的水体积刚好是1立方分米,四个烧杯的水是一升,所以:1立方分米=1升,烧杯上面有刻度,四个烧杯也是1000毫升,所以:1立方分米=1000毫升。然后学生小组合作得出,1毫升=1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一是给学生提供多种学具,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突破难点,同时逐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这两种学具的选择,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学生熟悉,它是有形的实物;而水是无形,通过有形和无形的实物都能得到1升=1立方分米的关系。

第二次实验,感知1升、1毫升的大小:通过让学生观察1瓶矿泉水,估一估能倒几杯水,验证自己的猜测。将500毫升的水倒入250毫升的量筒估一估能倒几杯,学生小组合作进行验证,体验 1升,1毫升水的多少。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1升、1毫升的大小,构建升和毫升的概念。

5、回归生活,运用知识 出示例5,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方法,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练习巩固。

五、教学设计特点

1.关注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上课开始,直接引出本节课内容,通过大量例证,总结共性,得出容积的概念。之后引出容积单位,同学们大量举例,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许多容器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对容器中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所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子说说生活中物体的容积和举例说物体容积的大小很容易,学生能够信手拈来。

量的实验操作,建构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让学生操作1升、1毫升水有多少的实验,亲身感知容积单位的大小,以后练习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探讨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关系时,把容积与体积构建起联系。通过这样的实验操作,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嘴说,调动多种感官,优化课堂教学。

六、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如茶杯、量筒、水瓶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他们的容积。1L=1dm 1dm=1000ml 1L=1000ml 1ml=1cm 例5 5 4 2=40(dm)=40(L)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关于容积这一空间概念的教学,设计之初力求能够使让容积的概念,与体积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都让同学们自己去体验去总结,顾忌每个同学,这一点本节课基本完成了,同学们也都有互动。但是缺乏练习,这是本节课最大的不足,由于上课过程中在教学难点和重点方面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不够。另外一点,对于容积单位L由于没有合适的教具,所以导致第一次试验分开做了两,也是本节课一个不足之处。

第二篇:《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五年级数学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的第一课时。

我准备从以下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基于课程标准;

二、基于教材;

三、基于学生经验;

四、叙写学习目标;

五、评价设计;

六、教学流程。

下面我针对这六方面详细介绍。

一、基于课程标准

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容积和容积单位》属于第二学段“空间和图形”这一领域里的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具体目标是:“通过实例,了解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二、基于教材

《容积和容积单位》是这一单元第4个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教材把这一内容安排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后面,意图就是让学生运用体积的知识来学习容积的知识。

三、基于学生经验

在容积概念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容积和体积容易混淆,甚至认为容积就是体积。在“升和毫升”的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这两个问题:一是机械记忆升和毫升的进率,对升和毫升的体验比较肤浅,认识也模糊;二是认为升和毫升只有在计量容积时才会使用,其实不然。

四、叙写学习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我将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学,设计成为动态的教学,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与体验容积和容积单位,所以制定以下的目标。

1.理解容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感知1升和1毫升的实际大小,并掌握容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究容积单位、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关系的过程。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容积的概念,感知1升和1毫升的大小。

教学难点:建立容积单位、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评价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的评价方式是交流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应用式评价。根据确定的学习目标,力求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针对目标1,我采用交流式评价和应用式评价,评价任务是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和会求梯形的面积。

针对目标2,我采用交流式评价和表现式评价,评价任务是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针对目标3,我采用交流式评价和表现式评价,评价任务是渗透转化、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

下面我就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将本课的教学媒体应用以及效果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六、教学流程

(一)联系旧知,引发思考。

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新知识的构建是以已有的旧知识为载体的。因此,在课的开始我设计了复习体积、体积单位以及长方体体积的计算,能够较好的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流动的液体、气体能像长方体那样通过计算长、宽、高求体积吗?

(二)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初步体会容积的概念

出示:茶叶筒、药盒、烧杯、墨水瓶,问同学们看到的这些物品都有什么用途呢?当学生说出来用来装东西时,教师指出能装东西的这些物体叫做容器,并把学生所说的“装东西”规范成“容纳物体”,并板书:容纳物体。

2.深刻体会容积的概念

出示长方体塑料盒,问:塑料盒的容积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正方体的体积就是塑料盒的容积。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盒子中沙子的体积是否是盒子的容积的这组图片,让学生在具体实例中,体会容积的概念,没装满还能再装和装得太满了已经超过了的这两种情况沙子的体积都不是盒子的容积,只有装得不多不少,正好装满时才能体现容器的容积。

3.感知容积和体积的不同

出示两个体积一样的杯子,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容积是否一样?

(三)联系生活,认识容积单位

通过问学生知道容积单位吗?在哪里见过?指出容积的单位是升和毫升,然后出示教具找出容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自己知道的,体会数学知识到处都有,就在我们身边。

(四)实验操作,感知容积单位大小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有两次感知:第一次是感知1升和1毫升的大小,从而得出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第二次是感知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互化,再次感知1升和1毫升的大小。

(五)回归生活,运用知识

第一关是基础练习,第二关是拔高练习。

(六)课堂小结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2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50页—51页容积和容积单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容积的含义,知道容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会计算容积。

2、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3、感受毫升、升的实际意义。

4、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感受升,毫升的概念

五、设计意图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要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为此,我这些活动充分贯穿于以下几个教学中。

我在引导学生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进行容积概念的教学,此部分我基于生活、立足旧知,一开始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能容纳东西,有些物体则不能,从而感知“容器”。 又通过让学生分析一个盒子装满了沙子,一个盒子没装满沙子的实验,引导学生直观地发现只有装满沙子的体积才是容器的容积。 同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际例证,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和理解容积所表示的含义,从而形成概念,理解容积。在让学生感受容积和体积的联系时,我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探索经历观察—思索—讨论—验证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明确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从容器的里边测量长、宽、高,计算出实物的容积,这样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充分放手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而让学生明确在计量容积的时候,一般都用体积单位。但要强调这是一般情况,从而很自然的过渡到学生对升和毫升的认识。在学习这部分的知识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各种装液体的瓶子,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发现装有这些饮料的瓶子商标上净含量的单位都是升或毫升,从而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发现液体的体积一般都用升或毫升作单位。

那么在这里让学生感受一升和一毫升的概念是个难点,就是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对这两个概念的掌握也不一定就是很清晰。所以,我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下了功夫,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通过对一升水的看一看、掂一掂,初步有一个比较重,比较多的印象;对于一毫升的概念,我把一毫升的水装在了滴管里,从而很自然的感受出它的少。然后我把滴管里的水滴出,让学生猜一猜大概有多少滴,可以很大层次上的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促进了师生的和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全部的水都滴出来的时候,他们会发现正好将近一个小瓶盖,使学生很快的产生一个可以横向类比的标准,然后当我再盛出一小勺的水让学生进行估算时,他们就会做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这样有层次地操作,可以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升认识,获得新知。

在学生对于一升和一毫升有了一个非常感官的印象后,我再拿出像摩托车油箱,一瓶农夫果园等等,让他们判断该用升还是毫升作单位,就应该是比较容易判断的了。

在设计容积单位及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这部分时,我课件演示一立方分米的水倒入能装一升液体的容器中,既为了给学生一个比较直观的判断,又没有误差,我制成了课件。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与观察对比中,很快的判断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这样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判断出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就是1升等于1000毫升。这样,借助生活原型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对这些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丰富了学生的数学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知道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后,我要请同学们帮我估一估,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出示学生每天都在饮用的纯净水桶和他们喜欢喝的“美年达”瓶,然后说:“老师发现你们每天排队在前面打水的时候,都会装这满满的一小瓶,那么老师想请你们帮我估一估、算一算这个大瓶桶倒入这个小瓶中,到底能倒多少瓶呢?也就是说这一大桶水到底够多少同学喝呢?”教师让学生记下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3

一、说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0页—51页容积和容积单位。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容积的含义,知道容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会计算容积。

2.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3.感受毫升、升的实际意义。

4.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四、说教学难点。

感受升、毫升的概念。

五、说设计意图。

一般情况下,学生要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等。

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我在引导学生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进行容积概念的教学,我联系生活,一开始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能容纳东西,有些物体则不能,从而感知容积。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做实验,直观地发现只有装满沙子的体积才是容器的容积。 同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际例证,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和理解容积所表示的含义,从而形成概念,理解容积。

在让学生感受容积和体积的联系时,我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探索,经历观察—思索—讨论—验证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明确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从容器的里边测量长、宽、高,计算出实物的容积,这样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充分放手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明确在计量容积的时候,一般都用体积单位。但要强调这是一般情况,从而很自然的过渡到学生对升和毫升的认识。在学习这部分的知识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各种装液体的瓶子,如矿泉水瓶、墨水瓶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发现装有这些饮料的瓶子商标上净含量的单位都是升或毫升,学生就会发现液体的体积一般都用升或毫升作单位。

让学生感受一升和一毫升的概念是个难点,我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下了功夫,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通过对一升水的看一看、掂一掂,初步有一个比较重、比较多的印象;对于一毫升的概念,我把一毫升的水装在了滴管里,从而很自然的感受出它的少。然后我把滴管里的水滴出,让学生猜一猜大概有多少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全部的水都滴出来的时候,发现正好接近一个小瓶盖,使学生很快的产生一个可以横向类比的标准。我再盛出一小勺的水让学生进行估算,这样有层次地操作,可以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升认识,获得新知。

在学生感知一升和一毫升后,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那些物体是用升和毫升做单位的。在设计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这部分时,我让学生把一立方分米的水倒入容积是一升的容器中,学生通过实验,很快得出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我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原型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丰富了学生的数学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知道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后,我告诉学生一个生活小常识,那就是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一个人除了正常的进食以外,平均每天应喝1400mL左右的水,也就是相当于2瓶半矿泉水那么多。本节课的最后我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如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为下节课预热。这样课后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尝试、去探索,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本节课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给予学生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的空间,丰富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4

一、说教学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们理解容积的含义,知道容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会计算容积。

2.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3.感受毫升、升的实际意义。

4.培养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四、说教学难点。

感受升、毫升的概念。

五、说设计意图。

一般情况下,学生们要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等

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我在引导学生们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进行容积概念的教学,我联系生活,一开始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使学生们认识到有些物体能容纳东西,有些物体则不能,从而感知容积。接着我又引导学生们做实验,直观地发现只有装满沙子的体积才是容器的容积。 同时,为学生们提供足够的实际例证,让学生们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和理解容积所表示的含义,从而形成概念,理解容积。

在让学生们感受容积和体积的联系时,我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强调学生们自主探索,经历观察—思索—讨论—验证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明确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然后让学生们亲自动手从容器的里边测量长、宽、高,计算出实物的容积,这样引导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充分放手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们明确在计量容积的时候,一般都用体积单位。但要强调这是一般情况,从而很自然的过渡到学生们对升和毫升的认识。在学习这部分的知识时,我事先让学生们准备好各种装液体的瓶子,如矿泉水瓶、墨水瓶等,让学生们通过实际观察,发现装有这些饮料的瓶子商标上净含量的单位都是升或毫升,学生们就会发现液体的体积一般都用升或毫升作单位。

让学生们感受一升和一毫升的概念是个难点,我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下了功夫,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各种感官去感受,通过对一升水的看一看、掂一掂,初步有一个比较重、比较多的印象;对于一毫升的概念,我把一毫升的水装在了滴管里,从而很自然的感受出它的少。然后我把滴管里的水滴出,让学生们猜一猜大概有多少滴,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当全部的水都滴出来的时候,发现正好接近一个小瓶盖,使学生们很快的产生一个可以横向类比的标准。我再盛出一小勺的水让学生们进行估算,这样有层次地操作,可以为学生们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让学生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升认识,获得新知。

在学生们感知一升和一毫升后,我让学生们说一说生活中见过那些物体是用升和毫升做单位的。在设计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这部分时,我让学生们把一立方分米的水倒入容积是一升的容器中,学生们通过实验,很快得出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我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原型帮助学生们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们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丰富了学生们的数学体验,提高了学生们的应用能力。

学生们知道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后,我告诉学生们一个生活小常识,那就是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一个人除了正常的进食以外,平均每天应喝1400L左右的水,也就是相当于2瓶半矿泉水那么多。本节课的最后我给学生们留下了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如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为下节课预热。这样课后给学生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尝试、去探索,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本节课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给予学生们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的空间,丰富学生们的亲身体验,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第三篇:《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镇头小学

郭会巧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三节的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思想与方法和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与思考。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等知识已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来学习的。首先,给出容积和容积概念并说明计量容积一般就是用体积单位;然后,通过从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药水瓶、饮料瓶上的容积单位L和ml,并介绍了它们的关系和它们与体积单位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来感知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将新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利用例5计算小汽车油箱容积巩固长方体容积的计算和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立体图形中体积与容积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生活,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做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因此针对教材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对具体实物的观察中理解容积与体积;认识容积单位:升、毫升。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感悟等数学活动过程,感知容积单位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3.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学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教学难点: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思想与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打算从以下四步展开教学活动: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实物(塑料盒、木盒),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展开教学活动。如:在区分容积与体积时,选择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木盒和塑料盒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感观获得对两个概念的区别,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操作是学生认识事物、探索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如:在探究中感知1L、1ML的实际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容积以及感悟出容积的大小。

3、通过有层次地操作活动,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升认识,获得新知。让学生在头脑中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化抽象为形象。

4、将所学容积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的价值。如:巩固练习中的题目就有所体现。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四部分,第一、容积的概念,第二、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第三、认识容积单位以及单位间的关系;感悟估测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第四、容积的实际应用。

第一部分内容是容积概念的教学。在这里,我直接出示实物教具,长方体小木盒。通过实物介绍容积就是容器里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随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容积?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避免机械的背诵概念。在此基础上问学生:通过刚才的举例,发现了只有什么样的物体才有容积?学生会很快说出:必须是空心的物体才有容积。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直观感知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容积的意义。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第二部分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竟猜小游戏。让学生猜沙子和盒子哪一个体积大,在学生的竟猜中揭晓迷底。感受容积与体积的不同之处是容积从里面测量而体积是从外面测量。它们的相同之处是计算方法相同。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部

分内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因此,我设计了这个竟猜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在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下来学习知识。从而轻松的解决了本课的重点知识。

第三部分内容认识容积单位以及单位间的关系;感悟估测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因此,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的难点。在此,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认识容积单位,通过实物教具药水瓶和饮料瓶,观察上面的竟含量,引出L和ml两个容积单位,让学生猜想,升和毫升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会猜出是容积单位。教师紧接着问学生:你们想知道1ml水有多少吗?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1m和1ml的大小。并把1ml水注入一次性杯子中,以此为凭借进行估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活动二:操作、猜想、验证、感悟。用250毫升的量桶,向容积是1的容器中倒水,倒几次是1升?通过倒水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操作。倒四次正好是1升。得出(1L=1000ml)。又将1升水倒入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中,你猜想会发生什么?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得出1升=1立方分米。那么1毫升与1立方厘米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说继续验证,有的学生会根据升与毫升、1升与1立方分米的关系得出1毫升=1立方厘米。此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这两个单位间的关系。随后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

哪些容器上还标有L和ml的字样。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先将1升水倒入正方体容器中,让学生猜想会有什么现象。接着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学生会得出1升=1立方分米。那么1ml与1cm3 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时有的学生说继续操作验证;有的学生说不用,根据升与毫升的关系和1升与1立方分米的关系可以得到。体积与容积单位间的关系是通过学生猜想、操作验证的方法得到的,这样能够使他们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将1升水倒入纸杯中,能倒几纸杯水?估计一下一个纸杯大约能盛多少毫升水?本环节是通过两次倒水活动深刻地理解了升与毫升和它们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亲身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时,教师指出:科学规定,每人每天至少要喝1400毫升的水,你知道1400毫升究竟是多少呢?学生用不同的容积来说明1400毫升的多少。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不同容器建立深刻的表象,丰富数学体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通过此活动,充分让学生猜想、验证、感悟、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容积单位间的关系。而且更能深刻地感悟到1L和1ML的实际大小。增强估算的能力。培养学生节约自然资源的好习惯。

第四部分是例题的教学,由学生独立完成,师适时点拨怎样把体积单位转化成容积单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指导。最后集体订正,使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加以运用。进一步理解容积和体积的关系。从而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实现“三清”中的“堂堂清”。在此设计四组练习,第一组题感知题,使学生加深对L和mL两个单位关系的进一步感悟和理解。第二组题单位间的换算,属容易题。主要目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第三组计算题。难点是将体积单位转化成容积单位。对新知识加以运用,属中档题。第四组练习即例6,目的是让学生总结出测量不规则物体容积的方法。属于较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总结反思,提炼升华

回顾课堂知识,最后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谈感受、谈收获、谈体会,总结拓展升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思想教育。

这是我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望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第四篇: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侯湘兰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38页容积和容积单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容积的含义,知道容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会计算容积。2.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3.感受毫升、升的实际意义。

4.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感受升,毫升的概念

五、设计意图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要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为此,我这些活动充分贯穿于以下几个教学中。

我在引导学生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进行容积概念的教学,此部分我基于生活、立足旧知,一开始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能容纳东西,有些物体则不能,从而感知“容器”。又通过让学生分析一个盒子装满了沙子,一个盒子没装满沙子的实验,引导学生直观地发现只有装满沙子的体积才是容器的容积。同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际例证,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和理解容积所表示的含义,从而形成概念,理解容积。在让学生感受容积和体积的联系时,我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探索经历观察—思索—讨论—验证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明确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从容器的里边测量长、宽、高,计算出实物的容积,这样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充分放手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而让学生明确在计量容积的时候,一般都用体积单位。但要强调这是一般情况,从而很自然的过渡到学生对升和毫升的认识。在学习这部分的知识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各种装液体的瓶子,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发现装有这些饮料的瓶子商标上净含量的单位都是升或毫升,从而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发现液体的体积一般都用升或毫升作单位。

那么在这里让学生感受一升和一毫升的概念是个难点,就是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对这两个概念的掌握也不一定就是很清晰。所以,我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下了功夫,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通过对一升水的看一看、掂一掂,初步有一个比较重,比较多的印象;对于一毫升的概念,我把一毫升的水装在了滴管里,从而很自然的感受出它的少。然后我把滴管里的水滴出,让学生猜一猜大概有多少滴,可以很大层次上的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促进了师生的和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全部的水都滴出来的时候,他们会发现正好将近一个小瓶盖,使学生很快的产生一个可以横向类比的标准,然后当我再盛出一小勺的水让学生进行估算时,他们就会做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这样有层次地操作,可以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升认识,获得新知。

在学生对于一升和一毫升有了一个非常感官的印象后,我再拿出像摩托车油箱,一瓶农夫果园等等,让他们判断该用升还是毫升作单位,就应该是比较容易判断的了。

在设计容积单位及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这部分时,我课件演示一立方分米的水倒入能装一升液体的容器中,既为了给学生一个比较直观的判断,又没有误差,我制成了课件。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与观察对比中,很快的判断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这样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判断出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就是1升等于1000毫升。这样,借助生活原型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对这些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丰富了学生的数学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知道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后,我要请同学们帮我估一估,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出示学生每天都在饮用的纯净水桶和他们喜欢喝的“美年达”瓶,然后说:“老师发现你们每天排队在前面打水的时候,都会装这满满的一小瓶,那么老师想请你们帮我估一估、算一算这个大瓶桶倒入这个小瓶中,到底能倒多少瓶呢?也就是说这一大桶水到底够多少同学喝呢?”教师让学生记下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第五篇: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一、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容积的意义

2、能力目标: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计算物体的容积。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2、难点: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二)复习导入:复习检查: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说一说体积单位有哪些?

(三)新授:

1、容积及容积单位:

通过上面的“做一做”,我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

生汇报:(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板书定义)

(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

①1升=1000毫升

将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

②1升

=

1立方分米

1000毫升

1000立方厘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练一练:

1.8升=()毫升

3500mL=()L

15000升

=()毫升

1.5dm3

=()L

(4)汇报小组活动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1)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

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例5、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5×4×2

=40(立方分米)

40立方分米=4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升。

例6、五、拓展应用

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

通过水的体积和高求长方体的底面积

六、课堂小结:计算容积的步骤是什么?

回答: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七、作业设计

八、板书设计

容积的定义、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下载《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合集)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容积的意义。 2、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3、掌握L和ml的容积的量的大小。教......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掌握单位间的进率,理解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会计算容积。 2、培养学生......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新和县第二小学 李红刚 教学内容:人教版书50页和51页的例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容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感知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 2......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执教教师】哈尔滨市抚顺小学校孙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容积的意义,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明确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 任广宏 张家湾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

    一、把下列单位间的进率背熟,你一定能做到!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km=1000m 1m=10dm 1dm= 10cm 1cm=10mm 1m=100cm 面积......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反思

    《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张 文 仙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容积与容积单位一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反思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反思 重庆市 蔡小龙 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进率之后学习的,是建立在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