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运用

时间:2019-05-13 02:4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运用》。

第一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运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运用

王静

记得学习“比较文学”课时,感觉自己的眼界一下就开阔了。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阅读文本,研究文本。我兴致盎然地做了关于六条妃子和繁漪形象比较的论文。

“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比较文学的优势在于它不是孤立地看待某种文化现象、某个作家或者某个文本,而是把它们放置在全球文化和文学的坐标中,以更为宽宏的视角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影响和联系,并进而考察它们在整个人类精神活动史上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品格。“创造”的前提是必须有所“发现”,“发现”是创造的先导。而“比较”则是“发现”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确实如此。浩如烟海的世界文学领域人们发现了“比较”这把金钥匙,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什么借鉴的意义呢?“比较阅读”不失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语文新课标在小学阅读总目标中提出的阅读教学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谈得上真正的欣赏。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地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读物的本质特点就比较容易理解、把握了。

新课程标准在阅读的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小学语文进入到高年级段特别是六年级是,学生已经学习了 上百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而这些文章作为教材编入课本是循序渐进,彼此有着内在联系的,这就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成为可能。可以通过激发兴趣,精心设疑、反复诵读,引导比较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领略阅读的魅力。比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引导点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作基础,比较就无从谈起;同样,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点拨,学生的比较就容易陷入盲目之中。可见,比较阅读法的实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有机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进行比较阅读,首先要选择好比较对象,确定比较点,就是要善于从不同的读物中发现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各种联系,并从中抓住主要联系,这样才能选准比较对象,明确比较点。

一、同类题材课文比较

同类题材课文比较阅读,同中找异,深入理解课文。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多方面激励学生质疑问难,老师更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发掘他们求知的内在潜力。小语12册中收录课文《将相和》《晏子使楚》都是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都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在学习完两篇课文后,首先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蔺相如和晏子两人物特点有相同点吗?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回忆很快说出两人都很机智、以国家利益为重是维护国家尊严的楷模。这是相同的部分。“那差异呢?”当我抛出这个问题是学生开始翻书了。通过讨论我们得出结论:蔺相如的智是建立在勇的基础之上的,智勇密切相关。无论是完璧归赵还是渑池会见都是以死相逼,以命相抵的为前提施展智慧,不畏秦王,咄咄相逼,最终维护赵国利益。而晏子呢,外交场合表现得有理有节,对楚王礼貌彬彬,话语表面不露锋芒,但绵里藏针,言外之意却让楚王尴尬不已。接着,我们深究:为什么两人都作为一国使节要采取如此不同的态度呢?这回学生不仅是翻看课文,而且凝眉沉思了。除了个人性格之外,与当时历史背景有关系吗?我追问。终于,学生不再孤立的看待问题,进而开始探求深层原因:联系课文开篇秦赵、齐楚实力的交代:“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面对强秦,蔺相如不畏强暴,置死地才能后生。“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楚既然都是大国,就不好商了面子。没必要剑拔弩张。话软理硬,以守卫攻更能占取主动。课内外阅读可以在比较阅读中延伸,课后我推荐了有关晏子的 另外两篇文章《二桃杀三士》和《挂羊头卖狗肉》欢迎同学阅读比较。

同一单元内课文的比较更为常见。例如同是写人文章《江姐》、《伟大的心》、《我爸爸说》、《大仓老师》;写景文章《林海》、《松坊溪的冬天》、《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在表达方法的异同对学生把握如何阅读写人写景文章的方法极有益处。

二、不同主题的比较

小语10册练习一中就安排了这样一道题:阅读南宋作家 游和毛泽东的咏梅词。教材已经选好了比较对象,但并没有具体要求。我认为教师仅蜻蜓点水式的带读是没什么意义的。确立了比较点之后,我参考了教材参考资料外的相关资料,通过 分析、对比,找出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探究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以便加深对文章的认识,获得新见解。如同是咏梅,陆游笔下的梅花,生长在驿道外断桥边,在日暮黄昏中独自开放,有孤苦难言的寂寞;在风雨中凋零以后,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然孤芳自赏。毛泽东所写的梅花却不同,大雪纷飞,冰冻百丈,她仍在悬崖上,争妍斗俏;梅花在这里是春天的信使,并不与群芳争春,“待到山花烂漫时”只与群芳一齐欢笑。作品内容的不同,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上的差异。陆游的词是他在宋代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下,抗金抱负不得施展而倍感孤独寂寞的反映;而毛泽东的词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际上的反华“大合唱”,勇于坚持斗争,充满胜利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阅读中经过这样的比较和分析,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诵读起来,韵味尽展。

11册一课古诗四首收录了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开课时我先请同学们为这四首诗分类。学生一下分出边塞诗和送别诗。我提出问题:同类诗的阅读比较中你认为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完全相同吗?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同是边塞诗,《从军行》描写了整个西北边陲开阔、迷蒙的景像,突出了战争的艰苦,抒发了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凉州词》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苦寒,批评了朝廷对戍边将士的不闻不问,抒发了戍边将士悲凉而慷慨之情。前者是单纯的高昂的建功立业的渴望;而后者则是复杂的对边塞戍边生活的思考。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著名的送别诗,描绘了一幅水天相接,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坚守操节,冰清玉洁的志向。重在借送别之景抒个人胸臆。《送元二使安西》描绘了一幅明朗请新如画风光,表达了深挚的 惜别之情。则情切并不悲苦。

三、不同体裁的比较

略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是篇说明文,选读课文《地球就诊记》是篇童话,体裁不同,但其写作目的都是呼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提示学生把两者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体裁的写作特点。也扩大了阅读范围。写景课文《观潮》和游记《记金华双龙洞》相比较更好的突现游记的写作特点。着重引导孩子懂得如何从比较阅读中获益。

四、同一篇课文内的比较点

比较阅读不仅只能在两篇以上的作品间进行。同一篇课文内也可以有比较点。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多方面激励学生质疑问难,老师更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发掘他们求知的内在潜力。

《松坊溪的冬天》一课,内容很简单,就是写松坊溪平时、特别是雪后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我请学生自己质疑时,有人问:题目是“松坊溪的冬天”为什么要写平时的景色?好!学生在自觉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内容了。读过课文后,就有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说,写了松坊溪的平时景色就很美,才能体会出松坊溪的冬天更美。有人说,对比写,松坊溪的平时和冬天美得不一样,各有各的好。有的说写了平时才能写出冬天是一点一点走近的,写出冬天的变化。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个人认为象这类内容浅显、文笔优美的文章,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千万不可忽视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这当中包括篇章结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文中第九自然段原文是这样的:

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雏菊,她们还在开放蓝色的花。而山上的枫树,在前些日子里,满树全是花般的红叶,全是火焰般在燃烧的红叶,忽地全都飘落了。

我删减后出示投影:

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雏菊,她们还在开放花。而山上的枫树,在前些日子里,满树全是红叶,全是红叶,忽地全都落了。

我请学生对比来读,边读边比较,上下哪段表达得更好?说说理由。

经过品读比较,一致认为原文好。“火焰般在燃烧的”“花般的红叶”写出了红叶的形态、颜色,文字中透露出作者的欣赏 和赞叹。加上“蓝色的花”松坊溪的初冬色彩斑斓。而一个“飘”字既表现出落叶飞舞的动态美,又体现出作者对花般红叶的无限怜惜之情。由此达到了比较、鉴赏文本的目的。

语文的学习,课堂上没有权威。每个人都是阅读的主人。我请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朗读。比较初冬、雪中、雪后的松坊溪各有什么特点?自己想一想用怎样的语气读?有的学生喜欢初冬的景色,碧绿的竹林、湛蓝的天、金色的太阳,燃烧的花般的红叶,初冬丰富的色彩读得惟妙惟肖。有的学生喜欢纷飞的雪花,读得轻盈快乐;有的喜欢透亮的白雪,读得静谧、不失生机。我想,语言文字的积累就是这样点滴会聚起来的。语感作为对言语的直觉能力,也是在这样在比较阅读中培养的。

五、自己的文字和文本比较。

《顶碗少年》一课是典型的叙事说理记叙文。课文第一部分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二部分讲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内容浅显,道理也不难理解。学生一读就懂,如果再嚼文字,定会使我和孩子们都感到乏味无趣。鉴于此,我把着力点放到了文字表达的训练上。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后,请学生抓住自己印象深刻的场面细读,设想如果当时自己在现场会想些什么?思考后,把自己的感受当堂写出来。跟着对比书中第二段文字看作者想到什么?他有是怎样表达的?和自己刚才写的那段话做一下比较。说说感受。

道理自然不出左右:即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而作者的表达不是如此干涩,“„„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能迎来温暖的春风„„”词语对比,用具体的事物形象地说明:即使在最困难、最黑暗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这样的教学设计一下就把作者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拉到了学生眼前。接着,让学生模仿这样的表达方式也说一两句话。例如:“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已经跌到谷底,怎么走都是上坡。”学生说不出可以摘抄,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

学习完《将相和》,我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评价蔺相如,要求结合文中事例,总结出人物特点的,表现出应有的态度,同时尽量展现自己的文采。有少数学生开始注重文字的表现力了。

这时我把《史记》中司马迁对蔺相如的评价抄录在黑板:“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请学生自读感受其语言的气势与精妙。教学生如何评价人物!

再试着评价廉颇,孩子们兴趣盎然,行文一下讲究了许多。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选准比较点,精心设计问题,恰当运用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研读课文,就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从而为他们将来的学习中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小学高年级古诗文教学中诵读法的运用

浅谈小学高年级古诗文教学中诵读法的运用

自古以来,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苏东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很好的方法。在教学中,诵读是学生个体通过大脑感知,视觉传入,声带发音,听觉监听,大脑辨别等不断循环往返的过程。诵读者对文字材料诵读越熟,体会就越深,意义就越明白,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也。那么,文言文的诵读有什么意义呢?

一、通过诵读,正音识字,规范语言

诵读古诗文首先要把字音读准。古诗文中有大量文字障碍,如生僻字、多音多义字、通假字、异体字、异读字等等,只有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眼到、心到、口也到,认清字形,辩明词性,读准字音,才能很自然地掌握其含义,在文通字顺的同时掌握大量实词、虚词,为日后独立阅读古诗文做好准备。

当然,诵读古诗文时,读音一般应以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普通话标音为准,不必也不应拘泥于古音,对方言土语更应规范。

二、利用诵读加强背诵,积累名篇

古诗文中的名篇,语言精练、优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是学生积累语言较好的材料,也是学生提高语言素养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让学生花大力气去诵读,熟读成诵,进而达到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这样积少成多,从而使学生不但在名篇中思想得到提升,而且在作文和做人时“有米下锅”。真正实现教学改革的意图,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借助诵读理解内容,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之精妙,可以培养语感,增加积累,涵咏感悟。短文章整体读,长文章逐段读。可以范读、领读、齐读、散读、默读;也可以读句读,读感情,读意境。朱自清认为:诵读兼口治、目治、耳治,于培养语感最为有益。因为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是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的。对于熟读成诵的文章,学生自然而然地经过了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们贮存了许多可以借鉴、可供取用的东西,需要时可以随手拈来,对日后独立阅读古诗文作品也裨益甚大。

四、运用诵读培养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古诗文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但学生学古诗文的目的旨在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所选的古诗文篇目,均为历代名家之精品,其中蕴含的自然美、人文美、音韵美,只有通过诵读的再创造,让口耳开放起来,让心灵开放起来,在诵读中去感悟玩味,不断“反刍”,不断加深,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才能为作品所感染,直至爱不释手,掩卷遐思;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全部精力,积极愉快地接受学习任务。优秀古诗文作品会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感染以及思想的启发有着深厚的教育熏陶的作用。倘若通过诵读感受,更细

致入微,更感人至深,更了然于胸,更溢于言表。学生也正是从这诵读中,心领神会,获得极大满足,达到审美目的。

五、借助诵读检查学习,检查理解程度

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也可检查学生对课本的理解,通过学生诵读时对停顿、重音、语气、节奏等技巧的处理,可测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叶圣陶说:“这些规章,都应含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与情感,所以依照规律诵读,最合乎语言的自然。”

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教学中怎么实施呢?

1.语文教师本身必须提高语文基本素质,练好语文基本功。将备课时老师的范读录在磁带上,在课堂教学时播放给学生听,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以老师有感情的诵读去感染学生,同时为学生做出范读的表率。

2.在课堂上,要注重诵读形式的变化,从而提高诵读效果。可以教师先范读、领读,然后放录音,学生跟读,接着学生单读、男女生分组赛读、分角色诵读,全班大声齐读、轻声自读,快速读、慢速读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

3.诵读中,应注意抓好两头。对诵读条件好的学生,要提供条件让他们充分展示诵读才华,让他们有发展的机会。对诵读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则要做到起点低些,要求严些,训练实些,方法科学些。要学生先做到声音响亮,把音读正确,进一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改字,然后再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回读、不破读、不顿读、不唱读,教给他们一词一句地按词读,要训练他们把词和句读清楚,能让人听明白。

4.诵读中还要把握好评价的分寸。不评价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简单笼统的评价对学生毫无意义,讽刺挖苦式的更不可取。正确的评价应包括:(1)明确指出学生诵读的优缺点;(2)分析读得好或不好的原因;(3)及时鼓励,保护诵读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教学更应该审时度己,加大创新力度,以求及早找到科学、高效的、独特的教学模式。而诵读式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只要坚持诵读教学,把认真指导、训练与严格考查落到每一篇古诗文教学的环节中去,并持之以恒,就能提高古诗文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辽宁省阜蒙县蒙古族实验小学)

第三篇: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吴江区北厍小学

任晨晓

邮编:215214 摘要: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主要取决于学生阅读能力,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本文将立足于教材,从中选取比较点,寻求比较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协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将比较这一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逐步产生比较思想,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学生阅读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比较阅读

小学语文

运用策略

我们把在内容、形式等方面上有一定联系的两篇课文或与课文相关的文章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地进行阅读,并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方式来理解把握课文的本质特点的阅读方法叫做比较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中学习语文知识,还要在课后能够自主阅读,学会阅读方法。在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比较阅读,由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代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品格。创造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发现”,“发现”又是依靠“比较”而生成的。如果改传统的单一阅读为比较阅读,那么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选取材料 对比阅读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比较阅读的重点也将放在对教材的解读上。细细阅读教材我们会发现题材相似的课文不再少数,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不少有价值的可对比的地方。用比较的眼光来解读这些课文,不仅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异同,而且还能找到某些规律,更深刻理解课文的主题。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停留在静态层面,只着眼于本课内容的学习。然而,教材中有些课文涉及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对一些离自己生活较远的课文中心思想、写作目的学生的理解比较片面、肤浅,当遇到这样的课文时,“比较”作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阅读方法,是思维深化的重要手段,它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时与写景课文《观潮》相比较,则能更好的突现游记的写作特点。《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游览顺序记叙了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观潮》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作者通过写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奇特雄伟景象,还通过描写观潮人数之多以及热情之高涨从侧面表现大潮的奇伟。两篇课文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写作时要有先后顺序,并抓住景物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将两篇文章对比着阅读,引导学生发现游记写景课文写作顺序的特点,并从中使学生懂得如何从比较阅读中获益。同样是描写自然风光,胡宏伟和孙为刚所描写的形象就有所不同。胡宏伟所写的《三亚落日》,主要从三亚落日的颜色美、形态美和动态美三个方面表现的,最后通过作者对落日的恋恋不舍之情,进一步强调了三亚落日之美。孙为刚所写的《烟台的海》,主要是从烟台海的四季不同变化展现出烟台海的美妙之处。通过学习这两篇写景的课文,在比较中,学生发现写景可以从空间着手,也可以从时间的角度来写,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景的独特之处。

比较阅读将客观材料、文章做为课文的对比对象,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提示和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和要求,经过认真比较思考,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处或多处符合教师对比要求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己比较探索而有所收获,由此获得成功感、成就感,进而激励、吸引着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阅读的喜悦和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二、教给方法 引发兴趣

比较阅读这一阅读方法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教师也该将这一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对比,但因为是有明确目的的对比性阅读,所以需要老师在阅读前作一定指导,提示学生在哪方面作比较。让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具体要求。让阅读目的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更多、更好地分类别、分层次获取阅读所得,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使阅读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由于文章都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记叙文根据叙事方式的不同,有顺叙、倒叙和插叙。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比较阅读和归纳总结中,明白不同的叙述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顺叙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楚,条理性强;倒叙则引起悬念,激发阅读兴趣;而插叙的好处在于补充有关事情,使人对叙述的事情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使文章曲折有致。

再如文章从表达方式来区分,又可以分为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等。小学阶段主要接触的是记叙文和说明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埃及的金字塔》和《少年王冕》两篇不同文体的课文,通过比较《少年王冕》中对人物的描写和《埃及的金字塔》中对金字塔的描写,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记叙文中的描写,作用在于增强写人叙事的形象性;而说明文中的描写,作用却在于更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一样的表达方式,作者使用的目的和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将具有不同表达方式的文章或文章段落放在一起对比阅读,从比较阅读语言的表达方式入手,不仅容易感受到不同文体中语言表达的方式的差别,还能掌握所学知识的规律,拓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但在课堂上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也需要将比较的思想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比较,使比较阅读不止停留在课堂,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产生疑惑时不拘泥于眼前所读的内容,可以将阅读面拓宽,联系作者其他的作品以及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当然,也可从几篇同类题材文章的对比阅读,总结归纳中得出规律。

三、由点到面 层层铺开

进行对比性阅读时,教师须从现代学生的阅读心理特征入手,协助学生多方面、多渠道地选取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对比阅读材料。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比较阅读,了解该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乃至个人的思想性格,从而帮助我们在对教材理解上更加准确、深入,达到更高的层次。

在教学《草原》一课时,许多学生对老舍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要想带学生走近老舍,更深入地了解老舍,可以从老舍的其他作品入手,从中窥得一角。将《猫》和《养花》两篇文章放到一起细细品读,就会发现:老舍在生活中充满平凡而又高雅的情趣,他既爱猫,又爱养花。但老舍的生活不止有情趣,还充满坎坷,他虽然有腿疾,但他始终那么热爱生活,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对自然界的一切充满敬畏与珍惜,而这种高尚的情感正是这两篇作品的灵魂。不经比较阅读,是难以有此深刻感悟的;而这种感悟,又会在老舍的其他作品如《趵突泉》《草原》《林海》中得到进一步印证。

阅读教学不应该将学生限制在课本中,课外的世界更多姿多彩,由课内引领学生走向课外才是阅读教学的目的。从《三顾茅庐》把学生引向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带学生走进可尊可敬鲁迅先生;教《轮椅上的霍金》,带学生走进不懈探求的霍金。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带着学生从古代走向现代,感受文化的变迁;从国内走向国外,领略中外文化的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有标可循,从而轻松理清学习的思路,在问题的引导下,思维得到拓展,派生出更多疑问,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自主解决问题所获得的喜悦之情和成就感也将大大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对比阅读在课堂上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于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的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对比阅读,学生所掌握的不仅是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后的自我分析,把握了写作的手法和语言表述的方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提升,因此对比阅读的应用和探究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发展十分重要。

总而言之,比较阅读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形式,触摸文字内涵,最终打通阅读和写作间的通道方面富有特殊意义。这种阅读方法是一种由点到线的转化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这又是由点到面的扩散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鉴赏能力的提高;还是由浅入深,强化阅读能力的阅读方法,有助于知识的归类和积累。“举一反三”的比较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精神,在自主阅读中逐步产生比较思想,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学生阅读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附:2018.6发表于《小学生作文辅导》

第四篇: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总结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总结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四(2)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我班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有好几个,尖子生相对较少。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总结2

冰心先生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的明媚和娇艳,却不知它的每一片花瓣都浸透奋斗的血和泪。教师的工作如同浇花,充满着苦和乐。

一、狠抓常规,励精图治。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备写每一篇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0分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一学期来,本人共听课15节,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

二、重视实践,丰富积累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我在教学实践中,很重视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阅读实践的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学生读书的效果也就达成了。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1、注重自身文学修养,树立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淀,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我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和学生谈话间,我经常会兴致勃勃地说:“我送你一句话!”“我想起一句诗!”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我的感召之下,他们也逐渐开始积累名句,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语文大世界。

2、用语文学科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

3、学困生辅导。对于语文学科的学困生,我本着“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原则。全面具体地制定了辅导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具体的辅导,学校每个月都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跟踪检测,检测内容以读书、识字为主,主要采取百字、百词达标活动、自读课本的朗读竞赛等。

三、笔耕不辍,科研促教

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由于我不断努力,所教语文学科,学生的成绩学习明显进步,在写字比赛和阅读比赛都获得较好的成绩。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个性化阅读竞赛获得二等奖。为了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我参加了省级课题《有效课堂学生有效参与度的》的研究,所写的阶段性课题报告获得领导好评。所撰写的论文《问文哪得妙如许为有兴趣活水来》获得省级一等奖。《用色彩装点童年用快乐点燃希望》获得教育学会年会二等奖。

在人才济济的九江小学,我很平凡,但是我想人生固然可以平凡,但决不可以平庸,我以卑微的力量去爱每一个学生,以踏实的态度上好每一堂课,以平静的心态面对得与失,以真诚的微笑与同事们度过如歌的岁月。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总结3

一年的工作结束了,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离开了学校,我也终于暂时有了喘息的机会。但是,都说老师需要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学习。趁着这个时候我也是时候将自己在上半年的表现都做一下总结了。

在今年,我依然作为四年级x班的语文老师及班主任在进行着自己的工作。在一年来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但是我和学生们都在学校里平安的一点一点的共同进步,这就非常好了。

四年级是个难管的年纪,尤其是我还有班主任的责任,那就更加需要小心的去维护这股班风才行。为此,我对四年级这一学年自己的情况作了如下总结:

一、师德方面

作为语文老师,更是作为班主任!对我自己师德和思想上的要求是绝对不能低的!孩子都容易模仿家长和老师,虽然在家长那边可能会应为接触到许多不该学习的知识,但是在学校里我必须以身作则的明令禁止!

自己作为老师和班主任,必须在这群易受到影响的小学生中,作为扶稳他们的柱子,那么我自己就绝对不能歪!

二、在学习方面

作为语文老师,我致力于用故事中的道理去引导学生,同时通过拆解,拼合来教导学生们生词的书写。但是我也不断的学习和整合新的故事,去更加贴近学生们的.思维,才能在课堂上做的更好。

其次还有班主任的工作,面对着难以管教的四年级学生,我一人唱两角,在生活和学习上,我是开朗的老师,在课堂上,只要遵守课堂纪律,与课堂那个有关的问题随时都能提出来,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发生的什么矛盾,我也会在知晓之后立刻赶到,开导学生。

但是,如果主动犯下了班级或是学校的规矩,那么我就会是严厉的教师。现在正是他们善恶观念的敏感期,不能让他们学习那些坏习惯,对于违规的行为我从来都是严抓,多教。

三、在教学上

四年级的教学上,我并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尽善尽美,人各有差异,要要求这些孩子都能做到的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在教学中更多影响的是让学生们学会思考,现在没有学会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思考的欲望。

我在教学上追求引发同学们的思考,通过点名保证同学们都积极的加入思考当中,而不会出现“反正不会点我,就不去想”这样错误的思想。

四、结束语

一年的工作结束了,其实我在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上并不是特别的丰富,但是我会努力的将自己的工作做好!用上自己的全力将这群学生教好!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总结4

恍惚之间,一学年结束了。我从实习到如今,工作已经有四年多了,如今我在某学校从事教师工作,教三年级小学生的语文科目,在与前辈的不断学习和自己平时的不断积累之下,我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

在工作方面,我刚步入岗位的时候,强烈的责任心就告诫自己,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定要好好培养这些祖国的花朵们!于是,我努力收集方法,花大量时间向有经验的老前辈请教,和同事互相探讨互相引荐。在此期间我备下了大量的教案,并坚持每天晚上把第二天的课备好并自己先浏览几遍才上床睡觉。

在教学方面,我提倡学生们多动脑,多回答问题,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们日后独立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好处的。于是,在这一期间,形成了一种特别有意思的课堂现象,即基本的课程讲完后,老师在课堂上较少说话,倒是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踊跃发言。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认为一门课程要让学生们用心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了参与感,同学们才能认真听课。于是当我讲完一篇课文后,认真听课的同学们肯定充满了对课文的看法,我就专门抽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自行发表看法,我在此时作为一个倾听者并在适当的时候我插入一些个人看法,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在课后作业方面,每次课程结束后,为了巩固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我都会布置一些作业给大家。在教新课文的时候,我会让学生在前一天做作业的时候把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查找出来,并试图通过自己预习课文来从中找到联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经过几个月的试验,我发现同学们对于课文的理解性果然有所提升,于是这一办法被我一直使用,到如今已有许多老师开始效仿了。

上作文课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大胆写、认真写,并将原来固定的交作文的时间一再延迟,避免有些写作速度较慢的同学为了赶在上交时间之前完成而应付式地交出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作文。这一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段时间后,我和其他班的老师交换着批阅作文时,发现我带的学生整体来说比其他班的学生在写作上语言更通顺、文笔更流畅一些,这或许是我给了更多时间的原因。

以上是我个人本的一些工作经验和总结,算是我的收获,但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尝试着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发扬优势、弥补缺陷,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总结5

本学期,课题组继续认真扎实地进行教学研究,期初制定了研究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研究方案,开展多次培训、研讨与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惑。现总结如下:

一、本期主研的方向:

1、探究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探究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群文阅读;

3、研究中国故事进课堂,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二、本期主研的行动:

1、开展文献研究:搜集了整理了大量相关课研资料上传到课题网站,让教师研讨学习;针对“单元整体教学”展开培训,本期至少进行了5次研训。

2、开展实例研究:研究已有“单元整体教学”的课例,黄平、刘银、彭慧琴与大家分享课例,提出思路;如学习了蒋军晶群文阅读课例、李怀源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成果、浏阳市浏阳市金沙路小学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课例等。

3、开展行动研究:

(1)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与动物”为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叶玲、王琼、吴英姿、粟惠、全小平、伍欢老师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的说课,全体语文老师也积级参加课题组活动,说课内容如下:

叶玲老师:《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读写迁移

王琼老师:《最后一头战象》《军犬黑子》

粟惠老师:群文阅读

吴英姿老师:整本书导读(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

全小平老师:口语交际、单元回顾

伍欢老师:习作及评改

(2)叶玲老师授出了《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读写迁移单元整合课;王琼老师授出了《最后一头战象》《军犬黑子》单元整合课;刘银老师授出了三年级上册第28课《狮子和鹿》单元整体?群文阅读教学教研课。

(3)彭慧琴授出了“初识吟诵”《春晓》,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及拓展学习“千古离情在诗中”。

(4)通过文学社,开展“中国故事进课堂”系列活动,向全校学生推广阅读《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通过读中国故事、网上听中国故事,引导学生读、写、绘中国故事。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网上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校园形成互相交流学习的气氛。

三、本期研究收获:

1、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群文阅读的目的、操作形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2、通过一系列研讨及反馈,发现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确实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课外语文活动的'开展对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活动的开展,能实这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及互相交流学习、自主创新的意识。

4、搜集整理的网络资源对教师、学生的成长具有长效性作用。

5、课题组的研究让教师逐渐有了科研意识及兴趣,并在分享交流中共同成长。

四、本期研究困惑:

1、单元整体教学课内时间管理问题。在有限的40分钟,课内、课外知识,单元整合与群文阅读怎样在课堂内相得益彰?

2、单元整体教学、群文阅读的内容问题。怎样为单元主题课文寻找最合适的阅读内容?对小学五、六年级语文教材的群文阅读应该有一个整体规划,怎样进行?

3、教师意识与操作等问题。一些教师对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十分依赖,如何跳出教材的束缚,以大语文观来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教师的研究时间、精力也是有限的,如何让单元整体教学更具操作性,形成怎样一种模式,简单实用,让教师觉得好用,学生觉得学得充实,对师长的成长确实有益?

五、下期研究展望:

1、解决以有困惑;

2、教师撰写论文。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总结6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一班语文教学。本人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景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所以,了解和分析学生情景,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理解。

我班的同学比较沉稳扎实,可是上课气氛沉闷,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所以,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所以教学效果不如梦想。从此能够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尤其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进取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所以,每一天我都花费很多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教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匆匆》的时候,这课的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做了很多的准备,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一半的时候,我应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图文并茂的课件,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异常用功,教学效果十分梦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进取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本事,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所以上课必须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上课资料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教师每一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我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本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仅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本事,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景,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所以,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本事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团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本事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毕业考试就是一种考验。有多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走进曲阜市级重点中学,我班学生以优秀率85%成绩考入初中。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所以,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同事学习,争取更大的提高。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总结7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法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切实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具体做法:示范引导,授以学法;依据教材,展示学法;总结规律,提示学法;设计练习,体现学法;区别情况,指导学法。同时,谋求教法与学法指导同步进行。总之,是把“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以达到教法改革的理想境界。

二、重视合作学习

“学生不会合作交流,我能怎么样?”这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问题。教师只强调了学生不会合作,不会与他人交流,却忽略了合作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教会学生与他人交往的技能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如同传授知识那样教会学生各项合作,人际交往的技能。如讲到“倾听”这一技能时,教师要为学生示范,让学生体验到“倾听”就是当别人发言时要专注地听,不东张西望,不随意插话,先听后说等。

学生就是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慢慢长大,体验到合作的快乐的。当合作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时,合作就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生活。

三、重视语文教学中“读”的训练

1、创设“读”的空间,让学生读到位

传统语文教学中,由于害怕学生理解掌握不了课文知识,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在新理念指导下,我树立了“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做到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给学生读的机会。二是保证学生有足够读的时间。三是给学生创设读的情景氛围。

2、注重“读”的情感,让学生品出质

语文教学中的`读,不仅要读出数量,更要读出质量。就是说要通过读来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和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读中受到真情实感的熏陶,引起学生心灵的震荡,培养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认识一些初步的生活哲理,把握课文的写作方法。要“读”出质量,就要有选择,挑重点去读,要抓住课文知识的关节点、关键处来读,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合“读”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方法

让学生通过读来掌握读书的方法,这是读的训练的核心。许多老师都认为朗读教学的“头”特别难剃。要说方法,有的,但指导读起来又好像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板斧。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十分注重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实际,一切从实效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见于书,入于目,发于心,出于口,眼、耳、脑并用,真正读懂课文,教会学生“自能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书实践中养成自觉读的习惯,懂得读的方法,获得读的能力。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专心听讲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我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二是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三是边听边记。

2、动脑多思习惯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

3、参与合作习惯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与的双边活动,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与人合作。一是启、做、议、练,即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组织讨论,发表意见,进行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二是点化自学,通过教师点拔,学生自学,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加以迁移运用,深化提高。

第五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来“打天下”,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容易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开创课堂教学新模式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新热点,正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等。在这种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笔者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首要任务是要让你所教的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学科。语文作为人文化极强的一门学科,更是如此。因为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定能专注于学习,汲取知识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而要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单纯的语言讲述,多媒体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觉等,所展现的色彩鲜艳、音色悦耳、画面活泼的视频、音频、图画、动画等,使学生仿如亲临其境,亲历其事,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无疑更能调动、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它媒体与手段无法媲美的。

在教学《民族英雄戚继光》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戚继光抗倭》的影片。屏幕上显示出戚继光指挥军队大败倭寇的片断。播放完后,学生很想知道:戚继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就接着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戚继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很快就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现精讲,突破重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他要求我们老师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运用知识时有所发现,使他们在这种发现时感到自己的进步,但是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因为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生动、真实,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达到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作用。

在教学《麻雀》一文,理解“母爱的伟大”时,我运用动态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一只老麻雀为了救自己的幼儿,奋不顾身的从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上飞落下来,并嘶哑的尖叫着且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用身体掩护着幼儿,和猎狗进行一场搏斗,但猎狗被它吓退了„„此时,学生感触万分,“无声胜有声”,不用老师讲解学生已明白这就是世间伟大的、无私的母爱之情。

再如教学《小草之歌》一文,理解小草的作用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他也是运用影片——洪水导致的家毁人亡和满天弥漫的大沙尘暴的自然灾害的两个片断,来说明课文中小草可以击退洪水和锁定沙丘的作用,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这远比教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一窍不通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三、诱发思维,培养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世界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使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多媒体动静结合,声图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珍珠泉》一课时,课文第三自然段讲到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学生一下子对水泡的形状、变化、颜色、冒出时的声音都感到单调、乏味,学生只是理解文字中的内涵,没能亲身体会到潭底的水泡是如何像珍珠?因此,在教学时,一位老师用课件演示水泡从潭底里慢慢冒出来的过程及动听的旋律。把学生“带到”珍珠泉边,学生仿佛在珍珠泉边的境界当中,脑海里突然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珍珠泉里的水泡像珍珠一样美丽!这位老师就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从潭底里冒出来的水泡,写出自己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感受。学生想象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学生通过观看课件能想象出珍珠泉别样的景色。这样,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丰富内容,拓展知识

想学好语文,积累是关键。教材只供于教师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学会去阅读课外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掌握一些有关的课外知识。但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方法却无法达到这种境地,尤其是在农村小学,阅读面狭窄,只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

在教学《民族英雄戚继光》一文最后一个环节——拓展时,我让学生观看了有关戚继光一生简介的短片。从短片中学生了解到了:戚继光是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主张练兵之要在先练将,强调将官必须进行德、才、识、艺修养,倡办武庠(军校),从实践中锻炼、造就精通韬略的良将。戚继光戎马一生,抗倭战功卓著。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以十一人为一队,配以盾、矛、枪、狼筅、刀等长短兵器,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巧妙地打击倭寇。镇守蓟州,修城筑堡,分路设防,有力地抵御蒙古骑兵。他带领的军队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 为“戚家军”,等等。使学生了解到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再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时,我利用多媒体信息平台,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森林破坏情况,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学生对课外知识也很感兴趣,认真地看各种有关环境的信息,对如何保护环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总之,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的辅助功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了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地培养创造性人才,符合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2002年4月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3、渤油三小 覃锦丽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

4、儋州市新州镇中心学校 吴加柱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5、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高琴花《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减负”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运用 【摘要】: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 姓名:聂菊英 单位:江西省铜鼓县第二小学 邮编:336200 (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红叶电教杯”成都市第十二届优秀现代教学技术成果评选活动获奖作品 摘要: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可以增强学习兴趣,丰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摘 要: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活动获得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够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的运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的时代,承载信息的载体不只是文本,图片、图像、音频、视频、图表等都是重要信息承载体,是重要的非连续性文本,具有直观形......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探讨论文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历来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将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来看,阅读与写作方面的能力似乎涵盖了......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高年级 2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激趣教学模式 “读中——感悟”教学模式“读中——感悟”教学模式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完成)——细读课文、体悟情感(由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