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作文指导五步法
中学生作文指导五步法
张军产
摘要: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的主体意识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才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根本出路。“中学生作文指导五步法”能帮助教师对学生作文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关键词:作文;指导;五步
中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然而,中学作文教学整体水平不高、效果不好、教师难教、学生怕写已成为影响作文教学热情的直接因素,也是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更是作文教学久攻不克的难关。
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不一,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觉得作文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学生中出现了不爱写作文,怕写作文,甚至应付作文等现象,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师生作文教学的热情,影响了作文教学的效率,也影响了作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最终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的主体意识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才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根本出路。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应鼓励学生主动发展,应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在整个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主体意识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基于此,“中学生作文指导五步法”能帮助教师对学生作文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第一步,指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有很多中学生说:“我们不爱写作文,这和作文的文题陈旧有很大的关系。一些题目,小学写了,初中也写了,高中又,真怕到了大学还要写。”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部分学生的作文,那就是“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从小学到高中,作文始终离不了“家”,反反复复地写曾经写过的题材,加之主题缺乏新意,文题缺乏个性,文章缺乏文采,怎能写出好文章呢?儒学大师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语道破了作文的玄机:要写出优秀文章,必须解决写作之源这个关键问题。
社会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深人社会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以获取最直接的生活材料,以便积累作文素材;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学会思维,学会表达,把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说出心里话;要指导学生用心感受社会生活,培养生活中的真情实感,释放心灵,张扬个性,继而写日记,写随笔,写曾经感动过自己的别人的事,写肯定能感动别人的自己的事,写学生自己认为该写的东西,写出心声;可以指导学生在自由状态下作文,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以此激发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爱上作文。
另外,还要给学生以信心,让学生有一种通过努力能成功的感觉。要引导学生克服心理负担并主动投入到写作中去,使学生积极地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在写作中寻找乐趣。久而久之,学生作文自然会写出个性,写出新意。
第二步,指导学生从优秀作品中汲取作文营养
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说深人生活是积累材料的主要途径,那么阅读优秀作品也是写作的重要来源。优秀作品大都经过千锤百炼,经得起时间考验,它能给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和表达技巧上的借鉴。不过,该如何指导学生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呢? 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以阅读、摘抄、背诵等形式广泛地获取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观察、借鉴,把优秀作品中可利用的精华转化为自己需要的东西;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将汲取的营养运用到写作中去,将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转化为能力;要指导学生根据每次作文的专项训练要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优秀作品,拓展视野,启发思维,甚至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表达技巧。这样,那些久经考验的优秀作品也就成为学生作文的另一个源泉了。
学生通过学习优秀作品,知识更加丰富了,眼界更加开阔了,思维更加发展了,审美修养更高了,作文自然就有文采了。
第三步,指导学生在作文互改互评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评改由教师包揽对学生不公平,也违背了新课标理念。它把学生放在被批评的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作文的主体意识,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发,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达不到作文教学预期的目标。
如果不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就认识不到评改作文的意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马虎得让老师头疼:几百字的作文“错字连篇,字迹潦草”,乱用“繁体字、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我’体字”,“句逗不分,一点到底”“语句不通,层次不清”,甚至“抄袭作文”应付差事等现象屡禁不止。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教师可将学生按作文水平的高低分为若干作文评阅小组,先由教师提出作文评改的要求,指导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互改互评作文,指出作文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修改意,最后写出评语,定好作文等级以备教师批阅。这样做意义重大:
首先,学生通过互改互评活动能把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在同学面前,使他们自觉地克服缺点,端正作文态度,增强作文的责任心,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以便强化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意识,也杜绝了抄袭作文和应付差事的现象;其次,学生通过互改互评活动,能认识到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找到自己与优秀也便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达到取长补短、逐渐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再次,学生作文经过几次修改,作文中的问题少了,教师批阅作文的工作量就少了,教师就有时间在学生作文的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下功夫了。这样,作文教学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作文评改,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不失为一条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捷径,这也是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唯一出路。
第四步,指导学生在作文评讲中懂得作文方法
作文评讲是对学生作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评论,是作文教学的总结和提高阶段,是指导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况且评讲跟学生同 等水平的作文,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效果会更好,因此,作文评讲尤为重要。
作文评讲形式多样,可先由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谈作文的立意、构思,然后由教师指导全体同学评议作者的原文,评议批阅小组的修改文,讨论批阅小组的评语,最后由教师给予点评、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改的地方就放手让学生去改,学生认识不到的地方,再由教师补充。这一环节主要启发学生讨论写作的得失,评议作文的优缺点,给作者提出合理的修改方案,其目的在于诱导学生认识作者如何选择材料、加工材料、组织材料,从中懂得作文方法,使学生悟出“优秀作文原来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第五步,指导学生在作文交流中提高作文素养
同学的作文实践是写作的有益借鉴。作文评讲结束后,可以在班上交流优秀作文,让其他学生观察、借鉴。
作文交流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把自己的感受讲清楚,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使学生找到自己的作文与优秀作文的差距,使优秀作文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借鉴的榜样。此外,有的学生作文水平较高,他们在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读写结合,或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锤炼语言等方面都有一些心得体会,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心得体会中最深切的东西讲给其他同学听。
由同学现身说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在感性的、具体的感受中悟得作文的规律,懂得升格佳作的方法。
“中学生作文指导五步法”解决了学生作文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问题,是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作文指导方法。
第二篇:高三时评类材料作文五步法指导
高中必备时评类作文的写作要求及典范例文
一、时评的文体特点
“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
“时评”可以取材于新闻报道,也可以就“身边”事、“心头”事发表意见,只要是关于当下的(现在进行时),就是“时评”。它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二、针对性,时效性
时评属于议论文,大都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表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或说明一个道理。
基本要求:有的放矢,及时评说,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见解独特,启人心智。
三、时评的结构
时评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叙事要简明扼要,说理观点要鲜明。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说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正面,也有反面;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见解,但作者的观点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
四、写作要注意的方面:
1.观点集中。时评属于小文章,应选准切入点,深入剖析。行文要注意层次,逻辑关系要清晰。
2.题目要能吸引眼球。3.选好主题后多搜索材料。4.要注意文采。
五、应考模式五字诀
基本模式:引——提——议——联——结 1.引用原材料。2.提炼论点。
3.议论分析中心论点。4.联系、引申、类比一般事实。
5.照应开头,强调论点。(3)材料作文谋篇布局“五步法”
第一步:引 “引”是引述原材料,就是“叙读”。对于短小的材料(如一首小诗)可以全篇引述,对长的材料应该作恰如其分的概括并作有针对性的引述。
特别注意:材料的转述应作一些技术加工,凡材料中与论点关系不大或毫不相干的内容都要淡化或删去,而材料中与论点密切相关或明确表达观点的内容则要强调和突出,达到“论点源自材料,材料生发论点”的要求。
第二步:提 “提”就是从引述的材料中提炼出“感想”,即中心论点。具体来说,在引述材料后,紧接着用一个句子点明中心论点。这一步十分重要,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第三步:议 “议”就是对所选论点展开分析议论,对所选论据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当然也可以发掘出材料中的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步:联 “联”就是“引申” “类比”,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特别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文章内容是否充实,是否具有针对性,关键就在这一步。
原材料再丰富,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点,一个小小的点,是“沧海一粟”,如果再联系社会现实,这就像摄影机镜头画面定格后又逐渐地放大、放远、展开更广阔的背景一样,使得文章的内涵更丰富、更广阔。能使读者由衷感到从材料内提炼出的观点确实有意义,令人信服。是从“小”到“大”的深化。
第五步:结
“结”就是收束全文。它是在“议”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得出的结论。可以借用名言,再作概括;或诗意点化,升华论点;或画龙点睛,意味深长;或总结全文,发出号召„„一句话,就是使结尾回扣材料,照应开头,深化中心,使文章浑然一体。
说明:“引”“提”是文章的引论部分 “议”“联”是文章的本论部分 “结”是文章的结论部分
【写作实例】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1日开学后,一些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的学校发现,新初一的语文课文中,有些篇目被更换,其中包括鲁迅的《风筝》。一些专家解释原因说“鲁迅的文章过于深刻”。对此有人忧虑,有人遗憾,有人觉得很正常„„这让人不禁想起这几年“鲁迅文章大撤退”的类似新闻,一旦有鲁迅作品撤换就会引起广泛讨论,被反复提及。
请阅读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整体看材料
2.专家观点
3.大众反应
4.专谈鲁迅的意义价值
范文:
撤退中的变革
“鲁迅文章大撤退”这一曾经仿佛不可能的变化,现如今却真真正正地上演了。
每逢变革,必有人跳脚,有人大骂。这一次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为此忧虑者层出不穷。而对于专家“太过深刻”的解释,更是遗憾之声充耳不绝。(引)
然而,再多的反对也遮不住这一变革带来的希望。鲁迅,那个神坛上的伟人,已经走下来了。虽然他的作品从来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但那犀利的笔风和深邃的思考毕竟属于那个遥远的时代。(提)
曾经的中国,因鲁迅的文章而有了一扫阴霾的勇气。可是现在的社会已不是一片黑暗。阳光下的孩子们,如果从小便“横眉冷对”,他又怎么去面向光明。鲁迅的文章批判的手法太过锋利,让懵懂的孩子们执此利刃,只会伤人伤己。(议)
科技上的进步依赖改变,《物种起源》可以从生物“圣经”被打到“不完全正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在改变世界之后,被新的理论所取代。真理永远在下一篇论文中。
科技如此,社会亦如此。从马克思理论到毛泽东思想,再后来治国方针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一条理论是错的,改变是为了选择适合时代的暂时真理。
思想的变革虽不是科技和社会所能简单相比的,但就发展与改变的必要性来说,又是遵循这一普适规律的。鲁迅的思想,作过中华民族的北极星。但已经迈进黎明的我们,对于那“过于深刻”的文字,应该去批判的继承。很明显,孩子们还没有那个能力。(联)
曾经普及鲁迅的原因,是中国太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了。而现在的社会,充满了批评和谣言,甚至远超现如今的缺点。这时再培养出一批愤青,显然是弊大于利的。
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思想上的改变。“鲁迅大撤退”是一种表象,而这种表象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一种从初等教育开始,指引下一代中国人思想发展转变的改革。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千年前的圣人对于礼乐的崇拜已被淘汰,但他的一些思想,例如对于变革的追求,却依然伟大。鲁迅,也应该走上这么一条路。(联)
未来的孩子们,大概只能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认识伟人鲁迅了。而他的思想,则应是被致力于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反复咀嚼,以取其精华。
让鲁迅撤退吧,让思想改变吧,让社会进步吧。否则孩子们太累,社会也太累,就连鲁迅也该累了。(结)
【任务驱动型作文、时评类作文素材】 重霾之下,如何才能“护蓝”“增绿”?
眼下正在持续的这场重度雾霾,据悉波及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多个省市,面积覆盖达几十万平方公里。针对这次重霾,北京市第二次发布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从12月19日7时至12月22日24时,全市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建议学校停课等措施再次启动。北京的周边地区也积极应对重污染,据报道,此次预警城市数量超过了20个。截至19日,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邢台、石家庄、廊坊、沧州、衡水、唐山、秦皇岛,山东省的济南、德州、聊城、济宁、淄博,河南省的濮阳、新乡、开封、鹤壁、安阳,山西省的运城都启动了重污染预警,其中保定和邯郸启动了“红色预警”。“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面对今冬以来持续不断的重度雾霾,笔者不禁又想起了去年***在APEC欢迎晚宴上所作的上述致词。笔者不禁要问:重霾之下,我们如何才能实现“护蓝”“增绿”?
毋庸置疑,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是每一个人的美好梦想。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许多方面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污染物排放量一天大过一天,导致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一病不起,患上了慢性感冒,尤其是一到冬季,重霾围城,让很多人生活在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当中。然而,即使在重霾持续爆发之时,很多人仍然没有听从政府指示,违规驾驶限行机动车上路,违规向大气排放。据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数据,在前天实施单双号行驶首日,共查处违反单双号行驶的车辆共2.23万辆,同时现场查处了违反上路行驶规定的渣土车、混凝土罐车、砂石车等重型车辆633辆。前天北京市环保局检查了475家(次)固定污染源,发现13起违法违规行为。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前天共检查施工工地642个、渣土车245辆次,查处露天焚烧24起、露天烧烤12起、无照经营燃煤1起。从此人们不难体会到,虽然重霾之下,总有一些人对于降低污染物排放仍然漠视,这也许正是当前推进环境治理的最大阻力所在。
客观来看,雾霾的形成,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老天的原因。毋庸讳言,近年来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我们在治理污染物方面,受观念和技术、成本等条件的限制,在各种经济生产活动会排放出许多污染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排放一些污染物。此前,环保部有关专家指出,“工业围城”、“一钢独大”、“一煤独大”等现象在华北地区一些城市比较普遍,产业结构布局和能源结构不合理是华北地区大气污染的“通病”。而北京等地区机动车保有量大,使用频繁,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今年北京的气象条件较往年都有所不利,平均风速小、小风日数多,相对湿度大,静稳天气多,大气环境容量总体偏差,又加上厄尔尼诺现象促使冷空气活动少、强度偏弱等原因,都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造成了今冬北京多次遭遇重霾天气。
俗话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面对雾霾不停地肆虐,如果我们依然我行我素,不能自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办事,做不到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那么,要想“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客观来看,当前我国生态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问题丛生、基础薄弱,纸面上成果突出、收效不少,可现实却非常残酷。即使在重霾之下,仍有人非常任性,不顾一切地违规排放。这种对环境的漠视,无异于在进行一场自导自演的自杀。因此,在重霾围城的当下,人们一定要赶紧醒悟过来,不要再任性,不要再不顾一切,而是从眼下开始,自觉减少排放,抓紧还清环境的欠帐。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谈得上“护蓝”“增绿”,才有可能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恢复往日的健康。
雾霾治理从“救救孩子”开始
摘要:治理雾霾固然需要民众的耐心来配合,但根本上还在于政府要有相对清晰的思路与明确的时间表,以及立说立行的执行力.最近,中国的很多地区被雾霾困扰。
雾霾也成为各舆论平台最受关注的议题,其中一篇名为《关于呼吁北京市教委统一安装新风系统的提议》“刷屏”朋友圈。文中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利用寒假为学校统一安装新风系统,并出具新风系统安装指导意见。
很多人没想到的是,1月5日,北京市教委即回应,市教委已部署中小学、幼儿园安装空气净化设备试点工作,要求各区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市级财政将给予补贴。
对于焦虑的民众而言,这一表态不啻是一阵清冽之风,让人稍展愁眉。就国外经验来看,彻底治理雾霾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孩子,生长期可能就要完全浸泡在无边无沿、或醇厚、或浓烈的雾 霾之中了。既然大环境的雾 霾暂时还难以根治,则不妨先从小环境的改善、优化做起;所有人群的呼吸权一时还难以保障,则不妨先拯救我们深陷重霾之下的孩子。
雾 霾治理急不得,但也等不得、拖不起。北京能做到的、已经开始推进的,其他地方政府也没有理由置身事外;教育系统能做到的,其他各行业、众多公共场所,也没有理由无动于衷。
民众的耐心来自哪里?不是说教,也不是罗列环境治理宏大成就,而首先应该来自看得见、摸得着、体察得到的治理努力。讲成绩、说进步本身并没有问题,但要起码让人家看到实实在在的行动。耐心也好,希望也罢,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心灵鸡汤,而是源于对政府治理决心、治理能力、治理效果的信任。
从孩子做起,从一个个以往多被忽略的地方做起,点滴寸进,方才有可能久久为功。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及有关部门理应以更积极的姿态,回应社会关切,针对民众关心的问题,着力化解。这既是一个现代政府行政运行的必然逻辑,也参酌民意、公众参与的要义所在。
治理雾 霾任重道远,如何能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要力除“政府之霾”。这其中,不仅包括地方政府出于追求GDP的考量,对中央决策阳奉阴违,名义上声势浩大,实则并没有真正履职尽责;也包括只做表面文章,甚至采取瞒和骗的做法修饰数据,偏离了 治霾的本来路径。近来,类似的报道并不鲜见。可以说,若不在这方面持续加力,严厉惩戒,则无论治霾喊得多么响亮也不过是“水过地皮湿”,甚至连湿都不会湿。
事实上,即便单纯谈论政绩,经由治霾衍生的环保产业也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经济类别。放眼世界,英、美、德、日等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的治理努力中,不仅清洁了空气,也发展起发达的生态环保产业链。孰得孰失,不难判断。
治理雾 霾固然需要民众的耐心来配合,但根本上还在于政府要有相对清晰的思路与明确的时间表,以及立说立行的执行力。
除此之外,更要关切民众的关切,回应社会的期待,既要勇于任事,又要扩大公众参与。既然一直在努力,那就应该让民众说话。多听听民众的话语,并藉此调整行政路径。一个开放、活跃的公众舆论场,同样是治霾的强大动力。
雾霾下,我为什么没搬回美国?
麦子导读:
最近看了太多关于雾霾的文章,大都是关于如何逃离雾霾的。但,下面这篇文章另辟蹊径,从一个海归妈妈的角度来深刻分析雾霾与我们的关系。有时候,与其抱怨天气,不如从控制内心做起。
快两年以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在雾霾天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的文章《雾霾之下,怎样保护我们的孩子?》。
两周前这篇文章重发,点击量破十万,有些唏嘘和感慨。当时我刚从美国回来不久,对雾霾的问题非常敏感。
在我这篇文章写出来的时候,我生活的那个二线城市,大部分人还对这个问题不以为然,觉得雾霾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免疫系统去适应的一种“自然现象”。我戴着N95口罩,把孩子关在屋里,都是被人侧目的行为,免不了成了“大惊小怪的假外国人”。
昨天我当时的一个朋友发微信问我:“应该给孩子买什么牌子的净化器?我现在相信你的话了,因为孩子咳嗽非常厉害。”
最近各方对雾霾的报道铺天盖地,也有更多的科学数据表明,雾霾确实对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居民的健康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有人预测在未来五年之内,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将会迎来井喷。
有不少北京的朋友跟我说,我们想放弃北京了,趁孩子还小搬走,一旦上学更动不了。这不是一句玩笑,具有行动力的朋友真的已经在践行了。
但恰恰是在这个大众对雾霾的危害越来越恐慌,对政府的监管无能越来越愤慨的时候,我却产生了一些不太“入流”的想法。这和我当年在环保系统工作的经历有关,也和我开始做教育之后新的思考有关,当然也和这个时代的迅猛变化有关。
我想说的主要观点是:我们真的都只是受害者吗?
1、知易行难,比起抱怨,努力更值得尊重
前两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介绍一部刚刚获奖的纪录片《Plastic China》。
这部影片用三年的时间追踪了从美国运来的各种垃圾,是怎样在中国沿海的一些贫困的村镇里面,被全无保护措施的村民手工分拣,然后作为原材料运送到工厂,最后变成我们每天喝的饮料的包装瓶的过程。
在这个故事里有拿污染过的注射器喝水的儿童,有为每月2000块的收入不要命的父母,有饱受疾病折磨的村民。
但这些人我们都是看不到的,我们只看到了超市货架上品种越来越多、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以及天猫京东的一波波大促。
我们一边抱怨雾霾,一边不停的买买买。这两件事情之间看似并没有什么联系,但事实恐怕远非如此。
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分析雾霾成因的文章,很多都来自于经得起科学考据的事实。雾霾的来源,主要是碳基燃料的燃烧、城市建筑扬尘、汽车尾气,餐饮油烟排放等。
大家的吐槽多是针对在这些过程中,政府的监管不力、不依法办事,或者是企业的良知丧失,罔顾其他人的安危,只顾着赚钱。但我总觉得这些事情背后,并不是如此简单的因果关系。
政府的政策监管,恐怕很难追上经济利益的驱动。
人对利益的追求,是人性。尤其是对那些生存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如果让他在雾霾和有饭吃之间选择,他一定会选择有饭吃。
企业的良知恐怕也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像河南安阳这样的地方,整个城市的经济都依靠钢铁行业,如果你让他们一下子放弃,老百姓如何继续生活下去?
有人说我们现在不是已经有了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了吗?把他们引进起来不就行了? 但是这些技术大部分成本非常高,重工业企业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不亏损的已经不多。虽然政府给了大量的补贴,但核算下来对于企业来说很有可能仍是不划算的。我们不能期盼企业会自发地做违反经济规律的选择。
大家还会问,政府职能所在不就是宏观调控、避免这些问题么?
但是如果我们去看一看现在变幻莫测的世界形势,美元要加息,美国又准备开始剪全世界的羊毛了,同时Trump又叫嚣着要把制造业收回美国去,我们该如何应对?
恐怕还得靠拉动内需,这也就意味着,又会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应配套的电力、煤炭等各种行业支持。有钱刺激消费,才能够抵御美国在经济上对我们的打击。但是这样的措施一定是有代价的。采购者指数从16年中开始上升,煤价已经上涨,煤炭行业又开始复苏,房地产继续高歌,各地继续大兴土木,于是pm2.5继续居高不下。
可如果我们是决策者,会如何选择?我们会为了拯救大家的身体健康就放弃经济发展,牺牲国家的利益而任由美国对我们进行打击吗?
当然这并不是为政府开脱,政府的问题非常多。只是我曾置身其中,更能体会知易行难。我当时在环保系统的大部分同事,尤其是年轻一代,都是有理想有担当的,每天的工作也很辛苦,虽然体制的种种限制导致效率不高,可大家仍然在努力。
比起社会上大肆抱怨指责的人,他们的行动更值得被尊重。
2、资源紧缺,高标准消费背后的问题 再来说说欧美国家。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一味的认为,欧美国家有着非常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民主是非常伟大的制度,西方的道路是终极答案。但真正在欧美国家生活过的人都有体会,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
以美国为例,这个国家现在如此雄厚的实力,恐怕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上天对这个国家的恩赐。
美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如此之好,同时资源非常丰富。
我到美国第一年,不断地被美国人的浪费所震惊。夏天教室里的空调太冷,教授没办法拉来了一台电暖器;学校里的打印机旁,永远是无数的打出来被丢弃的纸张;提供免费食物的活动非常多,伴随的是大量食物丢弃。
传说奥巴马曾经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说过,我们不能够允许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更不能允许中国人像美国人一样生活,如果那样的话,整个地球的资源都要被耗尽了。说明美国人自己也是知道的,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多么奢侈。
第三篇:材料作文结构五步法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材料作文结构五步法
作者:秦振峰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08期
古人云:“文无定法。”但我认为,对于初学材料作文写作者来说,有比没有好。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材料作文结构的基本框架,即“材料作文结构五步法”,我认为这不失为材料作文的最佳构建。
一步“摘”,就是摘引原材料。在根据原材料进行构思、立意之后,就要依据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梳理、筛选、归类、理出行文思路。摘引的过程,是去粗取精的过程。“摘”要详略得宜,以能引出话题或中心论点为目的。摘是摆出论点的前提和准备。
二步“摆”,即摆出中心论点。就是在对所摘材料进行定向分析的基础上摆出中心论点。对原材料的分析可以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既可以抓住一点生发开去立意成文;也可以从总体上分析把握而确定论点或议论话题;还可以逆向思维、出奇制胜,不落俗套。我曾给学生布置过这样一道材料作文题:
路旁有一个哑人卖菜刀。他将铁丝放在钢板上,拿起菜刀象切韭菜一样,将铁丝嚓嚓切断。然后扬起刀让顾客看,刀却完好无损。在惊叹声中,围观者你买一把,我买一把,不一会儿,刀卖完了。
仔细阅读这则材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大多数同学从正面立论,可也有少数同学标新立异,确立的题目是“哑人·菜刀·骗局”。显然这些同学是从虚假广告招摇撞骗的角度立意,但与正面立论相比,亦显得新颖奇特。
三步“联”,即联系实际。实质上这是选取论据论证论点的过程。学生阅历深,见识广,“联”就越自由、越丰富。例如,古今中外名人言行可以联,社会人生的轶事趣闻可以联,作者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得失感悟、经验教训也可以联。不管从何角度选取实例论证论点,都要选得典型、充分、中肯,不能重复和泛泛罗列。
四步“析”,即分析议论。这是“联”的深化。这一步非常重要,中学生议论文写不好,原因就在于缺乏深刻的入情入理的分析议论。正确的做法是,在联的过程中要挖掘,挖掘越深,分析越透,文章才越能服人。特别是大部分事实论据,其思想内蕴非常丰富,往往是多层次的,立体感的。惟有深入挖掘论据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才能真正起到证明中心论点的作用。
五步“结”,即归结照应,收束全文。这一部分要做到水到渠成,自然贴切;最忌画蛇添足或虎头蛇尾。结尾要短促有力;或要言不烦,照应材料或题目;或提出希望感召读者;或深化论点画龙点睛。
第四篇:材料议论文五步法
材料议论文结构五步法
引——析——例——联——结
第一步:“引”——引用所供材料,提出观点。第二步:“析”——根据所提供材料分析论述,具体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三步:“例”——例举事例,并加以分析,进一步论证观点。第四步:“联”——联系社会现实论证观点,使文章具有现实针对性。第四步:“结”——照应开头,重申论点,提出希望。
材料1:
春秋时期,孙叔敖曾任楚国令尹,颇有美誉。据说,孙叔敖少年时,在出游的路上看见一条双头蛇,他听说看见双头蛇的人会死去,为了不使别人看见,便追上去杀了这条蛇,还把它深深的埋掉。回家后,他向母亲说了这件事,还为自己看见双头蛇而即将死去向母亲诀别。母亲告诉他:“做善事的人会得到善报,你不会死的!”后来,孙叔熬果真以仁义之名,享誉乡里。
例文
从孙叔敖打蛇说起
孙叔敖,楚国令尹,少时路遇一条双头蛇,他听说见双头蛇的人会死去,为了不让别的人再看见,便追上去杀了那条蛇。孙叔敖这种关心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引)
我们今天自然知道,看见双头蛇并不会丧命,但我们不能指责几千年前的孙叔敖太过迷信。在他看来,看见双头蛇就会遭灭顶之灾,然而他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毅然杀死了双头蛇。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这样做?这种力量决不仅仅来源于孙叔敖的勇敢,而是升华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那就是舍己为人的精神。倘若换了一个自私的人,恐怕早就被双头蛇吓得魂不附体,或为自己的不幸呼天抢地,甚至巴不得全世界的人都和自己一起死去,哪里还能做出这样的壮举!
(析——因果、假设、对比)
一位诗人说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牺牲自我幸福他人的精神。亘古至今,曾经涌现出一大批孙叔敖一样的人物:大禹为大众的生存而献身,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谈;谭嗣同为理想信念而献身,吟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悲壮的诗句;鲁迅为拯救国民精神而献身,树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雄心壮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摆脱奴役,洗刷耻辱,能够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蓬勃发展,日益走上繁荣富强之路,能够深深根植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了在不同时期具有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精神的人物。(例——引证、例证+分析)
如今社会上流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腐朽人生观,有些人甚至把“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当作处世哲学,奉为圭臬。这种扭曲、颓废、腐朽的思想散发着自私自利的恶臭。面对这些情况,一大批品质高尚的人率先发扬了自我牺牲的精神:有时时命悬一线也毫无怨言的王百姓,有用尽心血、值得患者“托付生命的人”——华益慰,更有青岛市民组成的 “微尘”爱心群体……是他们,净化心灵,美化社会,让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春天般的气息。(联——对比)
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舍己为人的精神显得日益重要,它将成为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低的准则。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做一个中国新时代的“孙叔敖”,让精神文明之花处处开放。(结——提出希望,照应前文)
材料2:
清末封疆大使左宗棠告老还乡,在长沙大兴土木,为子孙后代留下豪华府第,他总怕工匠偷工减料,亲自拄着拐杖到工地督工,这儿摸摸,那儿敲敲。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不放心,就说:大人,放心吧。我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在长沙城造了不知多少府第,从来没有倒塌过,但屋主易人却是经常的事。左宗棠听了,不觉满面羞愧,叹息而去。
例文 “造屋”不如“树人”
清末封疆大使左宗棠告老还乡之后,为子孙建造豪华府第,他怕工匠偷工减料,府第造得不坚固。一位老工匠对他说:“在我手上造的府第,从来没有倒塌过,但屋主易人却是常有的事。”这段话使我们领悟到一个深刻的哲理:“造屋”不如“树人”。引——恰当概括原材料,引出观点
左宗棠满腹经纶,雄才大略,但在给子孙留下什么遗产的问题上却显得老愚昏聩,远不如一介布衣老工匠的世事洞明。从秦始皇到清末,有多少封建帝王、达官贵人、富商豪绅为子孙造屋,又有几个子孙守住了?秦始皇平定六国,大兴土木,修建连绵三百里的阿房宫,指望传给子孙万代,结果二世而亡,成为千古笑柄。盐商巨贾在扬州营造的徐园、个园、何园,想遗泽子孙,结果园主多易,已成梦幻。
析———对分析材料,阐述观点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现代许许多多的人在教育后代上远比左宗棠高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不为儿女“造屋”,而是身教言传,赋诗叮咛,教导儿女严于律己,学习马列,精通业务,努力工作,为国效力。现在的山西省委书记胡国富,教育儿子不图享受,深入基层,埋头苦干,建功立业。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子孙“造屋”,着力“树人”,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了榜样,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教儿孙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学习,勤勤恳恳工作,让儿孙早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教儿女自立成材,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例——列举事例,分析论述,印证观点
当前,仍然有一些人思想糊涂,继续步左宗棠的后尘。有些领导干部为子孙寻求舒适豪华的居室,谋求轻松愉快的工作,选择丰厚实惠的单位;有些刚富起来的人为儿女建造高楼大厦,购臵高档物品,准备大量钱财。但是,他们的子孙,有的好吃懒做,随意挥霍,成了败家子;有的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变成社会渣滓;有的凶狠蛮横,欺压百姓,成为地方恶少。做父母的,只顾“造屋”,不知“树人”,结果祸及子孙,贻害无穷!联—由此及彼,联系现实,深化主题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这是至理名言。在为儿孙留下什么的问题上,明智之举是“树人”不“造屋”,多留精神财富,少留物质财富,教育子孙明辨是非,识别真伪,积善养德,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益 于社会的人。结—呼应前文,强调观点,提出希望
如何引“材料”
“早”——一般在文章开头即要引述材料,自然地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让读者很快知道作者要讲什么道理。这就做到了切题快,扣题紧。“精”——篇幅不能太长紧扣观点突出材料中某一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使材料得到精当的运用。
“活”——灵活,不能照抄照搬,要根据自己所提炼的观点,有所侧重,有所取舍,要把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引”与“议”结合。
以《伤仲永》为例,叙述材料,引出观点
观点1:成才离不开后天的努力
说起成才,很自然地想到了方仲永的悲剧。他天资聪颖,五岁便能作诗,被视为神童。但因其父“不使学”,使幼慧的仲永后来未能得到应有的学习,以致到成年时,“泯然众人矣。”方仲永的结局从反面启示人们:人的成才固然与先天有关,但后天的努力更必不可少的。
文章要论述的观点是“成才要有后天的努力”,复述时着意揭示材料在这方面的因素,突出“不使学”所带来的后果。
观点2:不要把天才捧死
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后来竟“泯然众人”,这是谁之过?他自己有责任,他父亲有责任,这自不必说;那些旁观捧场的“邑人”难道就没有责任吗?当方仲永在众人面前“作诗”的时候,当其父“曰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的时候,有哪位“邑人”曾提醒过他们要注意后天的学习啊!“邑人”们在欣赏神童诗的时候,只是一味称颂,“或以钱币乞之”,使方氏父子陶醉飘然。可见,方仲永后来之所以成为平庸之辈,与“邑人”的捧场是密切相关的。
扣住材料中含有的“捧场害人”的消极因素,通过分析,指出“邑人”“只是一味称颂,”的错误做法,从而提出“捧场害人,害才”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观点3:切莫贻误子女前途
五岁儿童作诗能一挥而就,实在令人羡慕,但最后仍“泯然众人”,不免令人惋惜,尤其是仲永之父把儿子当作摇钱树,“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而未能让儿子继续学习,活生生贻误其前程。作父母的切不可断送后代的前程啊!
抓住“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的举动来复述,从而得出“不可贻误子女前途”观点,从另一个角度精当地运用了所给材料。
第五篇:民主决策五步法
完善民主决策五步法推动农村党风
廉政建设示范点工作上台阶
镇村现有人口542人、227户,党员12名。村民分别散居在,村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运输业、服务业。全村村民的土地均已被征用,目前村民耕种的是2008年市政府在杜拉尔拔给村民租种的人均10亩土地。我村在镇党委、政府、镇纪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纪委创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方案工作安排,结合我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我村实际,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做到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为我村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为民主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村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工作,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民主生活会议制度、党员廉政承诺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三重一大”等制度,公布了村民自治条例和村民公约,制定党风廉政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做到村干部和党员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廉洁自律规定,不搞特殊化。通过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强力执行,初步形成了按制度办事、按章办事的良好氛围,为民主决策的实施提供 了制度保障。
(二)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提高了民主决策的执行力
村民监督委员会重点围绕参与权、建议权、审核权、监督权四项权利发挥职能作用,在工作中自觉做到参与不干预、帮忙不添乱、审核不审批、履职不对立,切实当好村民的贴心人,村两委会的好帮手,扎实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三)推行“阳光三公开”,为民主决策提供监督平台 我村在三公开工作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一是将党务、村务、财务等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公开,对村级财务报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审批、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的办事程序、计划生育办事程序等各项工作的办事程序、依据、时限、结果、投诉渠道等,全面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
(四)开展“勤廉双述”工作,现场解答群众质询 我村结合实际定期召开由村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村干部“勤廉双述”报告会。在报告会上,村“两委”班子成员先后述职、述廉。一是,汇报一段时间来的思想、学习情况。二是,重点汇报参与的民主决策的有关事项情况,包括提议、决策情况及决策后的执行情况,避免了决策人为操作、个人说了算。三是村干部当面接受村民质询,解答村民疑问,反馈村民反映问题的办理情况。四是现场对村干部进行无记名民主测评,测评结果与村干部年底评比、考核挂钩,进一步激发了干 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