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剪纸教学中“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有效选择(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3 02:5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剪纸教学中“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有效选择(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剪纸教学中“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有效选择(范文模版)》。

第一篇:浅谈小学剪纸教学中“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有效选择(范文模版)

浅谈小学剪纸教学中“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有效选择

摘要: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对学生身心方面都发挥着积极影响。剪纸教学也不例外。它使学生对剪纸艺术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培养求知欲是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关键词:剪纸: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方法 一,引言

剪纸在桐庐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三国吴黄武四年即公元225年开始建制时便开始出现,它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依靠农村妇女口传亲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民间剪纸,依然是我县本土特色文化,也是本县的重点“非遗”项目。如今,我县的民间剪纸已在全县普及。许多学校纷纷建立剪纸基地,已成为民间剪纸传承的好载体,而民间剪纸幼师剪纸培训班、老年大学剪纸研究班、剪纸工作室、小学幼师剪纸培训班的开办,更成为民间剪纸“传承”的新引擎。但是,目前目前民间剪纸纹样主要有戏曲人物,翎花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详谐音。这些纹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现代学生的审美认知差距较大,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剪纸教学上大多采用复印网上的图片,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的剪刻下来的方式,长久下来,学生会产生无趣,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剪纸教学的后续发展。

二.概念定义:

(一)“学为中心”

“学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相应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

(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作为反映课堂教学的状况、质量水平的高低,已倍受广大教师们所关注。有效教学的特征就是要做到教学具备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简洁、流畅,知识体系清晰简明,思维与技能的发展空间充足,面向全体,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一句话,就是事半功倍,高质高效。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 “教学论” 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W.Ratke 1571---1635)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们用的词是 “Didactica”,并将其解释为 “教学的艺术”。赫尔巴特在 1806 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里的教育学是 “Padagogik”,英语是 “Pedagogy”,源于希腊语中的“教仆(Pedagogue)” 一词,它主要指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两方面。教育性教学是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核心,他第一个明确提出这一概念,把道德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并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即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1.第一阶段,“明了” 第一阶段,“明了”(clearness,也译作“清楚”)。在明了阶段,儿童的观念活动处于静态的钻研状态,对学习的内容逐个地进行深入的学习;主要的任务是明了各种知识。这就要求把所学的内容加以分解,逐个地提出,使学生能清楚地、明确地看到各个事物。据此,教师应采用清晰简明的讲解和直观示范等的叙述教学法,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兴趣盎然的开始学习新教材,对新教材的内容产生探求钻研的意向。2.第二阶段,“联合”

第二阶段,“联合”(association,也译作“联想”)。学生在前面获得了许多个别的但彼此有联系的观念以后,“必然地要向上发展,进入普遍的领域”,形成各种形式的概念。在联合阶段,儿童的观念处于动态钻研的状况;“从一个专心活动进展到另一个专心活动,这就把各种表象联想起来了。”此时,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新旧观念的联系,并在新旧观念的联系中继续深入学习新教材。在这一阶段,学生在心理上的表现是“期待”,因此宜采用师生间无拘无束、风趣多变的交谈,运用分析法,加速儿童新旧观念的接通,组合成高水平的未知的新观念。3.第三阶段,“系统”

第三阶段,“系统”(system)。各种新旧观念的组合,只有当进入到更大范围的联合时,才真正上升到“普遍领域”。在系统阶段,儿童的观念处于静态理解的状况,以看到许多事物的关系,“它把每个个别事物看成是这种关系的一个成分,并处在恰当的位置上。不清楚各个事物也就没有系统、没有次序、没有关系。因为关系不存在于混合体中,所以只存在于既分开而又重新联合的各部分之中。”这一阶段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新旧观念结合的基础上,获得结论、规则、定义和规律性的知识。这时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探究”,而教师则应重点采取综合法,指导学生找到所学知识内部的系统联系和确切的定义。第四阶段,“方法”(method)。在方法阶段,学生的观念处于动态的理解阶段;通过实际的练习,使已获得的系统知识得到运用,从而使观念体系得以不断形成、不断充实、不断完善。学生应该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能在各种条件下根据实际的需要而重新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心理活动表现为“行动”,教师就应让学生通过习题、独立作业和按照教师的指示改正作业的错误等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

三,遇到的问题

我校所在的乡镇,在当地是具有浓郁的剪纸氛围的地方。学校开展了许多剪纸活动,剪纸也是我校的特色项目之一,在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有自己的专业剪纸教室,剪纸展览室。在美术教师前辈们的探索下,学校还有剪纸的校本教材,并且把剪纸课也加入了日常教学中,低段每周一节剪纸课,高段则是以剪纸社团的形式进行。但是我在剪纸教学上并不精通,在日常的剪纸教学中遇到以下三个问题:

(一)工具准备的问题与班级环境的问题 1.学生工具的准备参吃不齐。

我所任教的是二年级的学生,共四个班,每周一节剪纸课。由于学生年纪小,加上课比较少,学生有时会经常不记得上课的时间而忘记准备剪刀和工具,时常会有学生忘记带彩纸或是剪刀。忘记带的学生由于没有事情可以做,会影响周边同学,课堂纪律差,还容易出现危险的状况。2.班级的卫生脏乱差。刚上剪纸课的时候,时常有班主任向我投诉卫生,每次我的课一上完地上总有很多碎纸,值日工作很难弄。虽然我一再提醒学生,但是效果甚微。

(二)剪纸的材料与内容的选择

1.普通的剪纸采用的是单色的蜡光纸,这种纸软而薄,易剪难刻,最大的问题就是保存起来特别难,时间一长容易褪色发皱。

2.剪纸的传统纹样有很多,主要有戏曲人物,翎花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详谐音的物象,但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审美认知上还比较浅,传统纹样独特的韵味很难提起他们的兴趣。

(三)剪纸教学成果的展示比较单一。

剪纸的作品一般都会贴在纸张上,放在展览室或者贴在墙上,玻璃上,比较单一。而且,二年级学生的作品,一般都会比较简单,装裱起来的很少,往往剪完就胡乱的塞进抽屉里了。四.应对策略

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我在不断的摸索中采用的以下几方面的策

(一)进行分类准备工具,对学生采用奖励制。1.剪刀由教师准备,根据情况发给学生。

开学初,我向学校申请配备一个班的剪刀,并在每把剪刀上贴上标签后放入收纳盒当中。学生年纪小好动,如果剪刀放在身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刚开始的几节课,我会安排比较简单的内容,可以用手撕,也可以用剪刀剪,一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二来可以让学生感受撕纸的乐趣。几周下来,学生适应以后,随着剪纸内容的难度加深,我会鼓励用剪刀的同学,同时提醒用刀的安全事项。学生对剪纸有了兴趣,带剪刀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偶然忘带剪刀的,我会让学生凭着彩纸到班长那里登记,然后从我这里领一把剪刀,下课后再把剪刀归还给我。等完成撕纸的教学内容后,基本上大部分的学生剪刀已经带齐了。2.抽屉放个小袋袋

每节剪纸课我都利用收拾台面、整理工具、清理现场等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在剪纸课堂上,我要求每组准备一个塑料袋。在课堂上,我用投影机出示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感受我国古老的民族艺术的魅力,同时教给学生制作剪纸的方法,并在制作之前特意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让大家准备的塑料袋是干什么用的?”使学生意识到制作剪纸过程中要将碎纸屑及时收集,以免污染环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把卡通人物引入教学内容,采用新型材料。1,采用故事性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校本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剪纸内容,有剪一个简单的小花,或是窗花,一个喜字等。教材由浅入深,首先让学生认识剪纸,了解它的趣味性,为了增加它的趣味性,我还添加了学生所喜欢的动漫卡通形象。把平时学生耳熟能详的卡通人物用在剪纸上,如在上课前先播放一段喜洋洋的动画片,在用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出她们认识的喜洋洋动画中的人物。学生的兴致都很高。时常在上课前就会问我:老师今天我们要剪哪个动漫人物呢?我觉得那个xxx很不错呢?我们下次剪那个好不好。

《唐僧 》 《灰太狼和红太狼》

根据上述理论,在系统阶段,学生的观念处于静态理解的状况,以看到许多事物的关系,“它把每个个别事物看成是这种关系的一个成分,并处在恰当的位置上。不清楚各个事物也就没有系统、没有次序、没有关系。因为关系不存在于混合体中,所以只存在于既分开而又重新联合的各部分之中。”这一阶段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新旧观念结合的基础上,获得结论,所以我在学生熟悉了单个物体的剪法后,我采用了讲故事的教学方法,以《三字经》的故事为蓝本,把卡通的人物剪纸和之前学的单个剪纸放到故事情景中,让学生在听传统故事的同时去思考和练习怎么样用剪纸语言去展现故事的情节。例如:孔融让梨。我事先让学生回去查找这个故事,在课上,让同学先讲一讲这个故事。然后我在实物展示台上手绘孔融的剪纸样式,请学生继续画下去,边画边问:现在孔融已经来了,我们还可以画些什么?学生:可以画上梨。师:梨要怎么画?我们学过,有没有同学记得?上来帮老师画一画。师:梨要怎么放?画多少梨?还可以画些什么?在一问一答中完成作品。让学生把过去学的单个剪纸纹样用上去。在作业布置上,可以用单个剪纸拼贴的方法,降低难度。

2.运用新型材料,感受剪纸艺术的不同形式。

传统的纸张一般都比较软,剪起来方便,但是在刻的时候容易破损。而且,剪刻完的剪纸在保存方面比较难,所以我采用的是即时贴 也叫自粘标签材料,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胶粘剂,以涂硅保护纸为底纸的一种复合材料。这种材料较厚易刻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先用设计好图形,用复写纸画到贴纸上,刻制时不穿透纸面,留出白底,无需粘贴。

(三)采取多种展示方式。1.送剪纸表心情。

虽然近几年一直在强调音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要全面发展,但是在很多家长眼里美术课依然是副科,是没什么用的课。所以,我在每年的节假日来临之际,会让学生送剪纸给身边人。例如圣诞节,教师节,新年等。学生可以把自己亲手精心剪刻的作品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送给家长,然后,请学生讲一讲送的过程,和被赠者的回复。培养学生多交流,多沟通,用自己的作品拉近与别人的距离。2.画剪纸绘墙画

以往,每学期一开始,学校总会下达任务,让我布置教室,一般都用彩纸,用图画,用剪纸作品布置教室后墙。年年换新,费时费力,而且时间一长,墙上的东西总会脱落,墙上被贴的斑斑驳驳,很难看,学生还会时不时的“添”上一脚。我采用墙画的方式,让学生一起来用简单的剪纸纹样设计墙画,我在墙上画铅笔稿,学生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协助我上色,用的就是单色,平涂就可以,难度不大,学生都特别有兴趣。其他的小组可以用五瓣花的方式剪窗花,挑选优秀的作品贴在窗户上。

3.定期参观剪纸展览室

我们学校有专门置放剪纸的展览室,剪纸作品时时在更新,我会在课堂作业中挑选部分优秀作品,让学生自己粘贴好,贴上标签,自己送到展览室,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学习剪纸的自信心。

五.成效。

在完成书本内容教学的同时,我校的剪纸教师积极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开展剪纸教学。任课老师查阅大量剪纸资料、把剪纸与美术课堂教学相结合,并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的不同条件,科学地安排不同程度的剪纸课,由美术教师教授剪纸技法。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学起逐步深入,用精美的剪纸装点校园和家庭空间,在快乐的剪纸创作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课余,经常组织各种剪纸展览活动,展示学校剪纸教学成果,培养孩子们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才华。六,展望

通过剪纸活动,学生得到了美的熏陶,促进了美感的形成,促进和发展了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了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学习能力,促进了其他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起到了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作用。开掘剪纸艺术的魅力,让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世代相传,用剪纸艺术去创造阳光的生活。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语文也面临着一系列改革,而识字又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是学好语文最基本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识字技巧呢?以小学二年级语文为例,谈论一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这个话题,希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有效教学;应用策略

一、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其综合性强,涵盖了拼音、汉字、阅读、写作及这几方面的综合,同时它还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由此可见,学好语文对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而识字又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识字技巧,是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课改明确规定,要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现在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名词――有效教学。

二、有效教学

所谓的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理念,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或者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等,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它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强调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它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有效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课程的关键所在,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主体,经常是把这一节学习的生字直接读给学生或者带着学生直接读,学生只是机械地跟着教师读,并没有真正地认识这个生字,等在课文中出现时可能就不认识了,而新课改则强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n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以“找春天”中的“脱”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观看图片、动画等特点,先用图片向学生展示“脱”,然后教师通过“脱衣服”这个动作让学生猜测这个字的含义,立刻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正确地读出这个字的拼音,这样学生就会很轻松地掌握这个字的读音,并能正确地认识这个生字,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采用生活化策略,便于学生识记

只要我们细心就会发现,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策略,增加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自信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单纯地教给学生怎么读、怎么写、怎么记这个字,但由于有的字比较难写、难记,因此,学生就会出现厌学的情绪,而这时如果教师把生字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学到的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如“满”,教师可以和学生考试得满分联系在一起,“飘”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飘柔洗发水来联系,这样便于学生识记。

3.采用趣味化策略,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小学生的识记,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识记,大多是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识记的目的性还比较差,但对于一些有趣的事却能记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无意识记来提高学生有意识记的能力。如歌谣法、故事法、猜字谜等方式都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加深记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在学习“晴”时,学生容易和“情”混淆,而学习“清”时又经常和“请”混淆,为了让学生正确区分并正确使用这些字,教师可以用猜字谜的形式,让学生识记,即:言来互相尊重(请),心至令人感动(情),日出万里无云(晴),水到纯净透明(清),猜字谜的游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很轻松就能正确区分这几个字。

4.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根据拼音而识字的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如有的学校开展了每天20分钟课外阅读的活动,并定期评比阅读之星来增加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才开始阅读,学生可能感觉有点费劲,认为有很多不认识的字,只有借助拼音才会读,因此,阅读的积极性不高,这时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监督,来完成课外阅读的过程,慢慢的学生就会发现自己认识的字越来越多,逐渐喜欢上了阅读,因为课外阅读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识字,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展视野,陶冶情操,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总之,以上我们从创设情境教学,采用生活化策略、趣味化策略以及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四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当然,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探究,无论是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艳霞.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快乐识字方法[J].新西部(理论版),2012(Z3):229.[2]马胜科.义务教育阶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目标要求与教学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3).

第三篇:浅谈小学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开展素质教育改革的语文教学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教师古诗词教学能力以及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与诵读,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中精选的古诗词为例,探究如何有效开展诗词教学活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策略

文化是一??民族最为独特的烙印,古诗词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小学阶段有效开展古诗词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璀璨文化的一角,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因此,我们有必要创新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提升教学品质。

一、创情境,激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古诗词的教学首要的就是要从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兴趣出发,让其自然而然的认识到古诗词语言的优美,传递诗人感情的真挚,让学生从心里爱上古诗,并能主动了解与学习古诗。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因为古诗的字词往往言简意赅,学生难以体会到短短数语中描绘的意境,逐渐产生困惑之感,因此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从图像、声音、影视多角度去创设古诗意境,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古诗词之美,进而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小学生大多从未离开家人以及家乡,难以体会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心境,因此笔者在网上特地寻找了影视课件,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让学生从声音的凄凉,以及专业朗读人员的诵读声中逐渐体会,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最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读诗词,明诗意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读”是体会诗词意境与情感的必要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吟诵古诗来提升教学效果。

1.课前自读,感悟古诗

课前要求学生独自阅读古诗词,解决字词读音以及释义难关,而且要对作者的背景资料以及诗词的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从大环境中感悟与把握诗词表情达意的方向,形成对诗词的初步印象。例如,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一诗时,首先学生需要对诗人李白的背景所有了解,誉为“诗仙”的李白是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及诗词创作背景是李白秋游桃花潭会有人汪伦,这些背景知识的课前了解对学生理解诗词内涵有极大的帮助。

2.课上朗读,交流体会

朗读并不是机械化的,而应该从朗读中表现出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鼓励学生对诗词内涵展开讨论讨论,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通过“头脑风暴”让每个人各抒己见从而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借此来触发学生对诗词的新体验。例如,在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中,“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忽”字如果能够体会出作者李白的那种听到送别歌声的惊喜心情,学生在朗读到“忽”字时自然加重声音。

3.品读理解,记忆强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词寥寥数语中表达的内涵往往需要我们反复诵读和品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细读、反复读,而且要读的清晰,读的有感情,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地步,此时说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依然到家了,而且只有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会让枯燥的古诗词记忆工作变得生动与活泼,才会变得容易。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面对诗人思乡之愁绪,教师通过自己低沉的朗读让学生从声音中体会情感,然后自己再独自品读其中的意蕴,在深刻理解的同时逐渐完成记忆积累的工作。

三、赏意境,强记忆

优秀的古诗词往往就在于描绘了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意境,因此学习古诗词的核心所在就在于能够体会诗词意境之美,而且古诗词的遗忘是必然的,能够留住在人心就是诗词描绘的现实意境。例如,当人们看到春风吹拂柳条时,人们常常会想到《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因此要从解读古诗词的现实意境出发,让学生在朗读与记忆古诗词时与现实的情境相对应,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出画面,这同时也在锻炼了学生的古诗词的迁移运用能力,让知识“活”起来。

四、重拓展,增知识

哲学上讲质量互变规律:“量变的积累才能引起质变”,要想让学生在古诗词上面有长足的进步,实现质的飞跃,那么仅仅学习书本上的古诗词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适度地拓展书本知识,在同一类型的古诗词对比学习中深度理解课本古诗词,而且积累了古文知识,有助于对其他古诗词的理解。例如,在《泊船瓜洲》一诗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描绘“明月”的古诗,感悟不同作者笔下的月亮,体会同一个月亮能表达的丰富情感,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明月”是思乡之情的象征,欧阳修在《生查子》一诗中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来表达男女之间月下相会的朦胧爱情,在诗词的拓展中让学生逐步实现质的飞跃。

在日益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古诗词教学得到了更为重视的地位,为从小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古诗词,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从兴趣培养到知识拓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敏.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2(7)

【2】贺淑琴.浅谈增加小学古诗词教学吸引力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2(11)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98

更新时间:2012-6-5

【字体:小 大】

小学数学内容可划分为概念部分、计算部分和应用部分三大块,那么如何充分地教好这三部分知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概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在计算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即三个注重教学策略,这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现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概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

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的反映,它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石,是判断推理,进行逻辑思维的第一要素,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概念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计算题和应用题的教学。因此,加强概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概念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小学生只习惯于记住背熟概念,缺乏深刻地理解,因而产生了小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不良后果;一些小学生对课本上的概念稍作变化便不知对错。比如:“分数根据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可分为哪几类?”许多学生回答为“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三种。”实际上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不能算作一种分法。同时,小学生复习概念时,不善于将一个概念和其相近的概念进行对比,因而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比如:小学生对于“扩大了”与“扩大到”、“中点”与“终点”等概念经常在作业或考试中混淆。加之小学生学习概念时,容易受负迁移的影响,缺乏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下处理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概念上产生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比如:小学生由“5比3多2,3比5少 2”,错误地得出:“甲数比乙数多10%,那么乙数比甲数少10%。”的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概念教学中要创设学习情景,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自我归纳、自我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辨别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分辨能力呢?

1、重视过程、大胆创新。在概念教学中,如果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就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的概念一知半解、死记硬背。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地活动来体验和把握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要敢于创新,创设情景,想法设法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掌握来龙去脉。

例如:分数除法法则的教学,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入手,列出:a÷b=a/b=(a×1)/b=a×1/b(b不能为0),即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2、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经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由于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一些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必须应用一定的学具和教具进行操作演示,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形成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一数(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将三角形转化为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然后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记忆深刻,应用时容易掌握。

3、分析对比,加强分辨。一些概念只是一两字之差,但本质完全不同,学生常常混淆,因此,在教学这些概念时,必须将它们加以比较与对比,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既要看到它们内在的联系,又要看到它们本质的区别。

例如:数位和位数的概念,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可以通过举例加以区别,理解两个不同的概念。

4、联想举例、类比算理。一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作业中时常出错。对于这类问题,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实例,加以对比,从而类比算理,提高正确应用能力。

例如:教学a-b-c=a-(b+c)这一简便方法时,可以让学生联想小明第一次借了小亮8元,第二次借了小亮2元,现在小明有13元钱。让学生想一想,小明还钱的方式有几种?结果怎样?也就是小明可以一次一次地还钱与一次性还钱,小明剩余的钱数不变,即: 13-8-2 =13-(8+2)。

5、应用变式、深化概念。教学中如果就概念讲概念,不进行适当的变式,就会使学生抓不住概念的本质和关键,不能灵活应用。因此,在练习设计中,要充分重视“变式”题的设计。

例如:教完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后,为了加深理解,可以设计以下题目让学生判断练习:

(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2)、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比圆锥体的体积大2倍;

(3)、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比圆柱体体积少2/3。

6、分析错例,提早预防。一些容易出错的概念在教学时,可以先出示错例,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错误原因,从而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例如:半圆的周长,学生很容易错误地认为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这时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图示,区别二者异同。

7、辨证思维。灵活应用。在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明白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不能一成不变,使学生生搬硬套。

例如:计算分数加减法时,一般情况是先通分,然后相加减。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不必通分,采用分拆的方法进行解决。

8、题组训练,及时巩固。教学中,把容易出错的概念编成题组进行对比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例如:学完数的整除这一单元后,可以让学生说说下面各组概念的异同,这样不仅复习了概念,而且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及辨别。

(1)、整除和除尽;

(2)、偶数与奇数,质数与合数;

(3)、质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二、计算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主要指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毅力、性格、习惯、方法等。在计算题中,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主要表现在缺乏浓厚的兴趣、认真的态度、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例如:一些计算题并不是学生不会做,而是由于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草率、不进行演算所造成的。因此,在计算题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题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学会要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估算方法,然后达到算(估)得准确、迅速的目的。

(1)、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比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歌德巴赫猜想”,草稿纸就演算了几麻袋。通过这样生动典型的事例可以唤起小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2)、创设情景,激发计算兴趣。计算题比较枯燥,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童话、游戏、比赛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注意题目的灵活性、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3)、成立数学兴趣小组。成立数学兴趣小组,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数学讲座、速算、巧算比赛,从而使学生达到算得准、算得巧的目的,增强计算情趣。

2、培养坚强的意志。意志是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

(1)、持之以恒、打好基础。小学生做计算题时,往往只满足会做而已,不善于进行必要的练习,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因此,在计算题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讲明计算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具体要求,扎实训练好基本功。比如:可以让学生每天一练,及时督促、及时检查。

(2)、知难而进、不怕困难。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善于做或做不准稍复杂的计算、简算、估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然后对症下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看谁估得准”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知难而进、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3)、一丝不苟、全面考虑。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小学生的一丝不苟的品质。通过对作业书写的要求,使学生养成态度认真、书写规范、步骤完整、考虑全面的好品质。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的习惯。所谓一看、二想、三算、四演是指:第一先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第二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有无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第三步进行计算;第四步进行演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建立病题卡的习惯。对做错的计算题,让学生建立病题卡片,可以起到预防错误再次发生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按病号、症状、诊断、治疗四个程序填卡登记。

(3)、口算和估算的习惯。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算,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可以通过口算训练、口算比赛等途径提高口算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估算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三、应用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应用题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应用题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应用题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弊端是:“就题论题”,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具体的解法教学上,造成了学生套公式、抠类型、生搬硬套、思路单一。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1、注重一个“路”字,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应用题教学要重点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除了让学生掌握常规的整数、分数、几何形体的应用题解题思路以外,还要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启发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思考方法。

(1)、类比思路。类比就是由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它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推理方法。比如:在低年级教学中,用学生生活中非常熟知的事理来类比应用题,就会是学生茅塞顿开,很快找到解题方法。

(2)、联想思路。联想就是由一事物引起对其它事物或概念的想象。一般分为两种方式:正面联想,如由要做的题目联想到以前已经做过的和这道题目相类似的旧题目及其解法等;反面联想,如由乘积联想到分解质因数,由“合”联想到“分”等。学生在作业中做题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断联想的过程。

(3)、假设思路。假设就是通过假定某个条件或某种现象成立,所得的结果往往与题中的对应已知条件不符,从而寻找产生差异的原因,加以适当的调整,消除差异,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思考方法在解答条件较少与两个或多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时尤为常用;有时应用假设法也可以使难题变易或寻求最佳的解题方法。

(4)、转化思路。转化就是把题目中的条件或问题变换成容易解答的条件或问题的一种思考方法。一般多用于转化条件。比如:一些难以解答的比例应用题。可以让学生把比转化为分数,然后可以按照分数的思路来进行解答。

(5)、直观思路。就是借助图表或实验演示把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图表助解,就是解题时,先根据题意画出的线段图或适当的表格,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间的关系,很快找到解题方法;另一种是实验操作,就是通过实验、操作、示范的方法寻找解题窍门。

(6)、逆向思路。也称反向思路,是由后往前倒着想的一种方法。比如,在几何形体的面积或体积计算中,时常会出现已知面积或体积求其它条件的问题。同时,对于一些从正面难以入手的应用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反面想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7)、对应思路。对应简单地说就是量率之间的照应。在倍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经常运用。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量寻率,一种是由率寻量。教学中要重视对应的思想的渗透,要强调单位量的对应率,一般都看作是“1”,特别要引导学生重视单位“1”这个率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

(8)、定量思路。就是抓住题目中的一个不变量来寻找解题思路的一种思考方法。有时可以利用总数不变;有时可以利用一个部分数不变;还有时利用差值不变进行思考。

(9)、代数思路。运用字母或记号代替数字进行思考,即用方程解题的思路称为代数思路。一些逆向性应用题,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方程解,以提高小学生的应变能力。

(10)、多向思路。多向思路就是从多角度,多方向,应用多种知识进行思考,综合各种思路的一种思考方法。在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扩展思路,提高灵活思维能力。

2、突出一个“变”字,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1)、例题教学中进行一题多变。教学例题时,要善于 引导学生变换题目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一题多变,从而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透彻地掌握和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思路。

(2)、习题训练中进行多题一解。习题训练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全面思考,总结出一般的方法和解题规律,达到一法解多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教学中进行一题多解。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沟通相关知识,学会从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进行一题多解。

3、力争一个“巧”字,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思维能力。应用题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会解、多解,最后力争达到巧解,即寻求最佳的解题思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大胆探索,突破思维常规,巧解应用题,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比如:经常让学生解题后想一想,看看能不能简化解题步骤,进行巧解,久而久之,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愿望,使其敢想敢创,提高探索、创新的能力。

第五篇:小学词汇教学中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一、巧用实物及图片,加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一开始上课,我就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学具亮出来,告诉学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用英文来介绍我们手里的这些东西。鼓励已经会说的学生尝试告诉大家你手中的东西英语是什么,当他们讲到这些单词时,我就出示相应的教学卡片,同时教学生认读这些单词。接着,要求持有同样学具的同学也举起他们手中的实物,一起跟读单词。在机械操练阶段,也利用学生手中拥有的实物,进行“传一传、递一递”游戏。要求他们传递手里的玩具,当接过玩具的同学大声说出该单词。

利用图画介绍新词汇。图画可以画在黑板、纸、墙和卡片上。图画可以解释单词的意义,尤其是一些抽象概念,如:crossing。简笔画要画得快,边画边交流,达到用画表达词义。

二、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词汇学习。为了避免词汇教学的单调、枯燥,我在教学运用阶段,设置了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出示课件让学生们看着图片,要求学生模仿,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主动参加学习活动,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要求试一试。这一环节的设计,大大强化了学生词汇的记忆。并能有效地把词汇教学与会话教学融为一体。

三、将词汇教学融入到游戏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在游戏中获取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我在词汇教学巩固阶段,设置了“摸一摸、猜一猜”游戏。我从学生手中收集了一些和该单元相关的实物,置于讲台上,请两位同学上讲台,一位同学拿起一个玩具,让另一位用红领巾蒙住眼睛的同学摸玩具,并猜一猜这是什么。给他三次机会,当他猜错时,全班同学说No;当他猜对时,全班同学说Yes并一齐说出该单词。这一教学环节既可以创造生动有趣的气氛,又可以使学生在欢乐中巩固了本课新学词汇。

四、应用”自然拼读法”, 用“音形结合”的方法教学小学英语单词拼读的尝试。根据单词发音去猜测每个字母,从而拼写出单词。在教某一个单词时,我边给学生呈现图片边读出这个单词,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个单词的读音去猜测构成单词的每个字母,最后拼出这个单词来。引导学生拼出单词之前,我还经常给学生出示几个拼写相似的单词,让他们选出正确的一个,呈现新词时也可以先出现形和义,让学生根据字母尝试读出单词。通过大量的”自然拼读法”练习来进行强化和巩固单词。

五、用模拟、示范动作或面部表情介绍词汇。如:running , flying , swimming。老师利用手势,动作指导学生模仿做。

六、用歌曲和故事来学习新词汇。在教材中有较多的歌曲和故事,在唱和听的过程中,合着音乐,学生不由自主地随着节奏,学生兴致勃勃地极力模仿着,很感兴趣,是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好方法。

下载浅谈小学剪纸教学中“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有效选择(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剪纸教学中“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有效选择(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教法中探究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

    创新教法中探究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摘要: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贯彻实施,农村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范文大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修水县第八小学 卢龙乡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本文阐述了数学教学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第四章读后感

    第四章 英语语法教学 第一节 当前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当前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语法教学三维目标不够明确;2.语法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不足;3.刻板化的语法练习与......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第六章读后感

    第六章 英语阅读教学 本章将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课标关于英语阅读技能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什么? 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路框架有几个方面的内容? 怎样实施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第......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第三章读后感

    第二章 英语词汇教学 第一节 当前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当前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熟悉词汇教学的目的;2.词汇教学的内容方面,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严重缺失;3.词汇教学方法刻板;......

    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武强县北代学校 郭丽 在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我也有幸分到了自己的剪纸画室。对于剪纸,虽说不上精通,但却一直喜欢这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通......

    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论文: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姓名:陈红 单位:谯城区青云景福小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摘要:纸工艺教学是小学美术工艺课的主要内容,占美术教材决大多数比例。纸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