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
《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
实施方案
公刘中学中学
张勤让
一、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要“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但在我们平时的生物教学中,不同类型的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试想,这样下去,怎会去个别对待,怎会不产生差生呢?这也难怪有些教师不停地抱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听话,捣乱纪律了,也难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成效了。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1.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用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观点看待学生。关心、爱护、激发学生的潜能,是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 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选题的实践意义
1.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给重点中学输入大量的人才,我校只重视提高尖子生培养,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生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形成两级分化,为了改变现状,需要对各科进行分层教学,能够使尖子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使教学水平达到一份崭新的水平。2.为使研究工作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同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学科上主要对生物学科,其次语文、数学、3个学科进行研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现阶段我校只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忽视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培养,形成了大部分后进生,给学校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因此让每位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能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必须在学生原有不同认知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推动初中生物教学,真正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奠基。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原则。
笔者通过大量调查,发现造成学困生的最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是在于知识迁移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断链与破网。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因个别学生之材施教,尽量缩小学习新知识前的“认知前前提能力差异”,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个别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性的“情意前提特征”,提高教学质量将会有切实的保证。
2、“最近发展区”原理。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让学生一伸手就够得着,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实行分层教学,便于教师把难度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能适应学生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更好促进学生心理结构的建构和完善。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角色、思想观念及教学方式的转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利用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教师能恰当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尖子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学生学会多向交流、合作与讨论,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使我校教学达到一份崭新的水平。
(三)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学校摸索出一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新方法、新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分层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2,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调整 3,初中生物分层教学内容的选择
4,初中生物分层教学方法的探讨(备课,授课,练习,辅导,评价)5,初中生物分层教学成效的评价
六、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
1、抽样问卷法。通过对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把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当前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内在动力的差异性的调查,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研究。
2、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更好地为分层教学提供理论支撑,更好地实现教师的观念、行为方式的转变和提升。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研究的探究性和操作性,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师生共写随笔。立足于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在写随笔的过程中,反思自己,超越自我,并做到总结成果和推广运用相结合。
4、个案分析法。不断地收集典型课例、教学中的典型细节以及学生个体研究案例,从中发现和提炼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时地进行推广。
5、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得失,敏锐地抓住实践中的“灵感”和“顿悟”,并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进一步充实和修订课题实验方案,改进实验的操作方法、手段。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学生分层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2,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调整 3,初中生物分层教学内容的选择
4,初中生物分层教学方法的探讨(备课,授课,练习,辅导,评价)5,初中生物分层教学成效的评价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2017、4---2017、5)准备阶段: 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2017、6---2018、5)实施阶段: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目标实施,调查研究,阅读提升,总结提炼。撰写教学随笔、自我反思、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以及教学论文。
第三阶段(2018、5---2018、6)结题阶段: 汇总所有资料和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条件
1、本人从事多年生物教学实践,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保证。
2、公刘中学人才济济,教学研究气氛浓郁,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3、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条件充分,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见识的物质基础。
第二篇: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
《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宁河县赵本中学
韩春明
一、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要“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但在我们平时的生物教学中,不同类型的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试想,这样下去,怎会去个别对待,怎会不产生差生呢?这也难怪有些教师不停地抱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听话,捣乱纪律了,也难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成效了。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1.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用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观点看待学生。关心、爱护、激发学生的潜能,是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 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选题的实践意义
1.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给重点中学输入大量的人才,我校只重视提高尖子生培养,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生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形成两级分化,为了改变现状,需要对各科进行分层教学,能够使尖子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使教学水平达到一份崭新的水平。2.为使研究工作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同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学科上主要对生物学科,其次语文、数学、3个学科进行研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现阶段我校只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忽视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培养,形成了大部分后进生,给学校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因此让每位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能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必须在学生原有不同认知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推动初中生物教学,真正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奠基。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原则。
笔者通过大量调查,发现造成学困生的最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是在于知识迁移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断链与破网。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因个别学生之材施教,尽量缩小学习新知识前的“认知前前提能力差异”,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个别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性的“情意前提特征”,提高教学质量将会有切实的保证。
2、“最近发展区”原理。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让学生一伸手就够得着,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实行分层教学,便于教师把难度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能适应学生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更好促进学生心理结构的建构和完善。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角色、思想观念及教学方式的转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利用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教师能恰当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尖子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学生学会多向交流、合作与讨论,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使我校教学达到一份崭新的水平。
(三)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学校摸索出一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新方法、新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分层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2,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调整 3,初中生物分层教学内容的选择
4,初中生物分层教学方法的探讨(备课,授课,练习,辅导,评价)5,初中生物分层教学成效的评价
六、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
1、抽样问卷法。通过对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把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当前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内在动力的差异性的调查,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研究。
2、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更好地为分层教学提供理论支撑,更好地实现教师的观念、行为方式的转变和提升。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研究的探究性和操作性,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师生共写随笔。立足于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在写随笔的过程中,反思自己,超越自我,并做到总结成果和推广运用相结合。
4、个案分析法。不断地收集典型课例、教学中的典型细节以及学生个体研究案例,从中发现和提炼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时地进行推广。
5、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得失,敏锐地抓住实践中的“灵感”和“顿悟”,并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进一步充实和修订课题实验方案,改进实验的操作方法、手段。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学生分层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2,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调整 3,初中生物分层教学内容的选择
4,初中生物分层教学方法的探讨(备课,授课,练习,辅导,评价)5,初中生物分层教学成效的评价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2014、4---2014、5)准备阶段: 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2014、6---2015、5)实施阶段: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目标实施,调查研究,阅读提升,总结提炼。撰写教学随笔、自我反思、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以及教学论文。
第三阶段(2015、5---2015、6)结题阶段: 汇总所有资料和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九、本课题研究成果
1、在分层教学上研究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方案。
建立了生物分层教学的评估标准和体系,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再此过程中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经过近一年评估的尝试,七年级(1)班、(2)班,八年级(1)、(2)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大大提高了,他们改变了学习方法,既提高了学习能力,又培养了科学素质。建立生物评价体系前后学生学习生物情况统计结果(七个班取得平均值)分析如下(见下表)。
建立生物评估系前后学生学习生物情况统计表 班级
内容 统计结果
建立前 建立后 课堂学习与作业 得A72%,得B28% 得A95% 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得A85%,得B15% 得A97%,得B3% 生物实验的参与和成效
得A82%,得B18% 得A100% 对生物与环境的关注 得A31%,得B52%得C17% 得A84%,得B16% 参与生物活动 得A68%,得B32% 得A100% 生物知识与生活 B24%
2、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的差异进行了心理疏导和激励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C层学生用名人为榜样激励他们,使他们树立自信,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渐提高自己的成绩。对于部分学习实在无法提高太多的学生,更应做好思想工作,以免因为在班级里因为成绩自卑而逃学或者自暴自弃。告诉这部分学生,成功有各种各样的途径,但是前提有一个,就是不管做什么都要刻苦勤奋,所以我们仍然要努力、尽力,才能对得住自己一生一次的青春。使让学生都爱学、好学,能以积极的、快乐的、自信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3、在生物教学中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利用课堂教学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而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生物素质的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自己的生物课很受学生欢迎。
得A13%,得B42%得C45% 得A76%,得
4、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使师生、生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5、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自己撰写的教学论文《分层教学点滴谈》获得县级教育学会论文三等奖。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分层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提高整体,缩小差距,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差异,往往并不主要是学习的基础和能力,要让学生明白:事物都会发生变化,人也会转变,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的学生差异性永远存在,身为教师应该把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自己的工作责任和义务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
由于我对本课题研究时间较短,并且仅仅局限于生物学科,研究成果向文化学科的辐射,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十一、参考文献
1.苏鸿;高效课堂;【M】华东师范大学;2013.5 2.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 北京人民出版社 3.阎承利:《教育最优化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4.周俊肖蝉蝉
《分层导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学数学教研》)2000年第6期
5.沈娅芳:《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中国教育技术网
6.李洁芳
《浅谈高中生物分层教学实施方案》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43期
7.黄宇光;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观察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7年ZI期
8.李京诚于秀玲体育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第三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要规范实验步骤,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强化课内外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探析
一、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生物兴趣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让学生去模仿,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但在放手实验时,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明确了实验目的,并开放自主去设计实验步骤,小组成员交流探讨实验步骤是否能准确的达成实验目的。当然这些准备都应在实验课前准备好。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掌握步骤,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前先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再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规范操作,并让学生明白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用左眼观察,要注意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调节准焦螺旋,先从侧面观察向下调节镜筒到载玻片上方两毫米处,再从目镜向下观察并缓慢调节镜筒向上运动,直至看到物像。转动转换器时,应及时纠正学生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
同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适当。再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的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观察,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三、运用简易方法,做好初中生物实验
(一)模拟生态法以少量活体生物完成量大的生物实验
教师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前到灌木丛间铲取地表的潮湿、疏松、富含水分的枯腐落叶泥土装在较大号的黑色方便袋中装至半袋处。当学生捉到鼠妇交到实验室时,就将它们放入袋子里的泥土上面,袋口敞开,袋身竖起向上,这样鼠妇自然会好好的生活在袋子里面,不会跑出来也不容易饿死。每次实验后都将收回来的鼠妇放入袋中,若时间较长,泥土有发干的现象,则向泥土中洒入适当水分保持泥土和落叶始终呈湿润状态,这样采来的鼠妇可保存一个多月。运用此种方法,原本只够一个多班使用的鼠妇现在就可满足近十个班实验之用,且最后一个班级完成实验后还留下一活的鼠妇让学生放回适宜的生态环境中。
(二)替代法克服药品或器材差缺的困难
比如:米汤代替《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中所需要的淀粉浆糊;84消毒液代替《制作叶脉标本》中需要的漂白剂;野油菜花或红菜薹的花或白菜花代替冬季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实验中难以找到的桃花;米豆腐代替《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中所需要的不易购买到的琼脂;配制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以取代使用现在还无法买到的尿糖试纸检测葡萄糖;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时,用校园内的杂草或灌木叶取代小麦种子,能够在一次性做好多组对照实验的同时节省一定数目的实验经费;用嫩的紫花茉莉等植物的叶取代香蕉也能做好《DNA的粗提取》实验;用市场上销售的白醋代替稀盐酸清洗盛过石灰水的试管、烧杯等玻璃仪器其效果比较好,同时也比较安全。
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一)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它孕育着希望的光芒、美好的情景,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希望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去发现问题。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实验里所提出的假设: “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是:(1)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活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3)营养物质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里的;(4)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5)食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经过反复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避免了死记硬背。例如: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时,学生先分别观察四个部分的外形及细胞特点,教师将课文讲授穿插于其中。当学生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后,教师再次要求进一步观察,以发现四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 生长点既受根冠保护,又为伸长区和根冠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细胞; 伸长区的下部逐渐混同于生长点,其上部则趋向于根毛区。例如:学习“蝗虫”一节前,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兴趣小实验,回家捉两只蝗虫,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印象深刻。
五、结束语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知识、用知识。为生物学的研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七年级生物(上.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八年级生物(上.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裴爱莉.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N].教师报,2006.[4]孙秋菊.浅谈在生物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J].中国基础教育,2005
况康 2015-10-19
第四篇: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活动分层设计研究
――关于部分困难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实效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决定教学的质量。因此改革课堂教学、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进程中赋予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历史使命。
近几年来我发现,进入我校的学生,经过二到三年的学习后却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差异分化。面对着这残酷的现实,我经过观察、访问、座谈,感到这里的原因很多:(1)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在原来的学校里学习上是较好的,进入高中后一流地位受到冲击,再加上几次测验、考试成绩的不理想,一种学习上的自卑心理逐步形成。(2)不良习惯。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相当程度上是靠老师“逼”上去的。每天有老师盯着,相对机械的学习比较有效。而进入高中以后,老师比较强调学生自觉学习,培养其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的能力,于是他们没了方向。(3)不妥方法。有的学生在英语方面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仍学不好。他们往往对教师上课的内容不加理解,死记硬背,死啃书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常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4)基础薄弱。有的学生原先基础薄弱,较明显的是在学习英语时,不会“开口”,上课跟不上老师讲课速度,渐渐地对英语课失去了兴趣,发展到“罢听”、“罢记”,这样就完全丧失了学习外语的信心。
造成学生在学习上十分显著差异的间接原因是教师的教。任何一种教的要求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使面临的学生都应有所发展和长进。然而在实践中有时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没有真正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只管教、不管学;只管书、不管人。这种教的结果只能使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越发严重,实际上这正是应试教学的具体反映。
针对这种现象,我提出了“教学活动分层设计研究”的课题,其目标是针对教与学的的实情提出解决客观存在问题的方法,使“教有成效,学有所得”。
二、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施
1、分层教学策略实施过程
实施分层教学时间一年(2010年8月-2011年7月)。
选取高三(9)班,共50位学生为实施对象。
所选取实施班总体学习情况在高三年级中属中下层次。按造成学习落后的主要原因对学生进行分类:属自卑心理的有6人,占12%;存在不良习惯的有10人,占20%;存在不妥方法的12人占24%;基础薄弱的8人占16%。
2、策略的确定与实施
学习困难的学生是由于学习过程中失误积累造成的,只要我们提供时间,有针对性地加强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及时帮助他们,使其有所转变是完全可能的。
根据各类学生的不同特点,我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对症下药。用加强学法指导、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各类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式,对每一课文作特殊的安排,做到合理、巧妙。如上Soccer这一课,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讨论,有针对性地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能力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发表对足球的看法。
(1)关于消除学习上自卑心理的策略。及时给这类学生分析原因,告诉他们这种学习上的“失落”是一种暂时的不适应。是挫折,不是失败。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要鼓起勇气,树立信心,不断寻找成功的方法。教师要经常与之沟通,进行心理疏导,为之消除不必要的焦虑。要满足这类学生的情感要求。请他们谈谈以前的经历,挖掘目前的闪光点,让他们有一种自豪感。采取科学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积极的自身形象的动机,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并进行德育渗透。鼓励同学树立信心,不断进取。让他们学会吸取教训,让他们明白:要经得住挫折,只有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勤奋好学探索创新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2)关于消除学习上不良习惯的策略。帮助同学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具有独立解题、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类学生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依赖别人,或抄袭,或对答案,或等别人来解答,而没有留给自己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他们的自控能力会越来越差。针对这种情况,我有时当场叫他们做一些练习,随时叫这些同学进行课堂活动,不给他们依赖的机会。我着重培养他们学习的好习惯,要求他们上课除了专心静听,勤做笔记外,锻炼学生大胆发言,给学生创造讨论和讲练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要求学生课后对所学的内容消化、理解、钻研、提问,有研究、有思考,才会提出问题;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如听英语广播、或看英语电视、或阅读英语报刊、参加英语角活动、记周记等,每天坚持15-20分钟,持之以恒,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学会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学习英语的旧习惯就能改变,学习能力就得到较为迅速的提高。
(3)关于掌握良好学习方法的策略。给这类学生介绍学习方法。一是学英语不能死记硬背,对一个句子、一段话理解了,才容易记住。二是要把单词放在语境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三是多注意国外的风土人情,注意他们的习惯用语。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英语,诸如电器上、包装上、广告英语等都注重实用性,特别是要注意语境,通过整体理解来掌握其用法。一方面学习英语知识,另一方面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这样轻松愉快联系实际地学,渐渐地会对英语产生兴趣。获得成功的外语学习者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能够充分利用或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并根据个人的需要有意识地摸索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才会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4)关于克服学习基础薄弱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多提高这类学生,多鼓励他们,并尽力把课上得生动些,使这些同学也有内容可听。我多做有心人,经常搜集一些国外风土人情,小幽默等介绍给学生,让这些学生参加课堂活动,讲一点简单的事,使其感到自己的价值。同时,在课外下工夫,给予补缺补差,多给予关心帮助,进行思想交流及感情投资。还发动同学开展“一帮一”活动,利用住校的有利条件,使同学们随时互帮互学,讨论学习问题。
(5)关于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策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好外语的基础条件,而不断培养和不断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外语兴趣是学习外语积极性的保证,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外语的浓厚兴趣。①坚持课前2分钟Free talk,不仅促使学生主动去看课外书,而且能培养其大胆发言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②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博采众长,独立思考的能力。③演短剧。让学生表现自我能力,施展才华。④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趣味盎然,引人入胜,从而收到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教学效果,全面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结果与分析
1、结果:
通过一年的分层教学策略实践,在2010年5月对全体学生的学习习惯作了一次普查。对“大胆发言”、“主动提问”、“阅读报刊”、“写英语周记”四个指标在实验前后的差异作了统计,发现实验后都比实验前有明显的提高。
这个班的同学在高三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练习中的成绩达到了高三年级十个班中的第7名,而2011年高考成绩平均达112.9分,是十个班中的第3名。从这两个代表性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班级同学不仅在学习习惯而且在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有长进和改观,这说明针对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教学”是有效的。
2、对“策略”结果的分析。
在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中我们注意到:①坚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使所有学生具备基本英语素养。我们强调针对性、层次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抬头走路,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自信,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②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给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创造一个既适合自己的学习速度,又易于与同伴们共同学习活动的环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便于教师实行因材施教,坚持给学生学的空间和时间,这就是“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③分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自始至终强调教师要起一个“导”的作用,教师一步步地设疑、诱导、分析、讲解,学生一步步地探究、解惑、应用,能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心,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④外语学习的特点是“学会在课内、学好在课外”。我们坚持开拓课外学习天地,用课外小组活动补充单一的课堂教学,课外组织英语演讲、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用丰富的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又把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到课外活动中去,形成课内外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综合学习方式。变单一依靠课本和练习册为博取多种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教学。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需要有大量生动有趣的语言材料配合。为学生准备阅读、听力及其它材料。同学们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作为课本的补充。通过这种活动,使他们理解外语学习不是单靠单词、句子、语法就能学会的,而要在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之后,在语言的复现中比较灵活、容易地掌握的。由于学生读得多、听得多、见得多,视野比较开阔,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有了“语感”。
四、问题讨论
一年的分层策略研究,我觉得教与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研究、探索,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在分层教学活动中如何把教学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把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给学生作实践活动,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各类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从而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有利于记忆的保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思考问题,达到开发智力,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开拓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创造十分活跃的教学氛围。学生基本上能学到、学好所学内容,从而减轻课外负担,真正向素质教育转轨。同样教师的“导”,要导在关键上。在突破难点,重点时,教师深入浅出,画龙点睛,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在分层教学活动中不但对各类学生要正确引导,而且要及时鼓励。总之,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怎样才能更好地起指导作用上。
第五篇:浅谈初中生物教学策略(范文)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实验教学。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 有效备课
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
2、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3、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 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备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组织和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 有效讲授
1、有效讲授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讲授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方法一是创设情境。例如;七年级的学生的第一个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创设多种情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养成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本实验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对于如何观察却感到非常迷茫,所以教师要创设恰当的情景来引导学生明确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而要想在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细胞,材料必须薄而透明,要达到薄而透明,又需要对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才能观察。以此同时,临时装片的制作又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我们老师可以将书本上洋葱磷片叶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我们可以将整个制作过程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这样,学生面对实验台上的各种用具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同时,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而又细心的进行实验尝试操作,对于不规范的操作,教师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本实验是学生第一次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使用显微镜学生非常积极,在此,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例如:调节粗细准焦螺旋要用双手进行,转动转换器不能搬着物镜进行。观察到 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细胞之后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细胞的外形特点,在此,细胞的结构又是本实验的另一重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多种细胞结构,通过比较和分析,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并指导学生正确绘图,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例如:绘图要保证图形的真实性,在一张纸上图形要位于左上角,阴暗部分只能用铅笔尖来点而不能涂等。最后,总结自己在实验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的能力以达到做实验的目的。
方法二是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一般不会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而有效讲授要求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学生只有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2、有效讲授要求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只有讲到重难点内容时,才会提醒一下。但由于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可能会造成学生只关注形式的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所以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时,进行中和结束时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
3、有效讲授要求保持一定的节奏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且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例如: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故意稍作停顿,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或使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但教师必须尽量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作长时间的停留,还要避免离题太远,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叙述。
4、有效讲授要求控制教学过渡当教师在改变话题,活动时出现的教学过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极大地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应保证过渡有条理、简洁,并且要预先准备好与过渡有关的材料。
三. 有效提问
1、有效提问要求问题保持大众性提问能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共鸣,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要求回答,课堂气氛可立即活跃,提问要向全体学生发问,抽答面要广,这就必须要求所提问题必须具有大众性。提问之后要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在适当的时候(如课堂气氛活跃时),可以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但难度不可过高。教师可以相应到引导。
2、有效提问要求问题有一定的价值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材中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是常见的。有效提问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问题提有所用,有学习价值。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有效提问要求避免“满堂问” 曾经的教学是“满堂灌”,新课程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又遭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低级问题充斥课堂,这种课堂气氛可能是活跃了,但学生收益不多,虽然在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没变,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难点,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限制了学生思维。四. 有效倾听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希望学生学会倾听,那么也必须从教师的耐心倾听开始。教师在提问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在传统的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提问后马上就叫学生回答,而且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或错误时,教师马上打断,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他要么没有机会说出完整的答案,要么就会意识到他的答案是错误的,以至于根本不值得听完。也许这种做法教师不是有意的,但挫伤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仅仅满足于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在倾听时察言观色,了解学生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回应,比如对对方说的问题点头示意或做出相应的反应。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的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小肠的结构是如何与功能相适应的这一问题,学生一般不能回答完整,这时教师可以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此外,激励性反馈还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成功体验,这也是生物教学的一种策略。
徐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