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提高学生成绩的因素
探索提高“考试成绩”的智慧之路
清河中学 包文栋
“学生成绩”不仅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及发展的生命线,也同时被大部分学校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难怪无论新的课程改革的呼声再高,也很在短时间内彻底让那些死抱着学生分数不放手的“保守派”醒悟。在一些省级得重点中学也在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而大搞题海战术。为什么许多学校仍不悔改的一味的搞“升学率”。无论国家及教育部门使用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案对现在的教育进行改革,但仍不能摆脱以考试成绩为第一位的教育理念,我想这至少说明“学生成绩”仍然占据着教育行业的“主要市场”。国家对人才的选拔仍是以高考分数的高低作为学生升入大学唯一标准。这也难怪学生的分数牵动着无数家长、学生及老师的“神经”。
在学校中提高考试成绩的方法却让大家头痛不已。一旦谁说出了某个方法,其他教师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教育环境与具体的学生情况来予以抵制。尽管每位老师都有一套方法,但所有的方法多几乎处于经验层面,都处于见木不见林的层次。正因为如此,教师们容易在方法与策略上始终“争执不休”。有一次颇受领导赏识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每天‘压不住’,我从来不研究教育理论,我就想‘要一个方法’来管住他们。”我听了以后真的不知道如何向这位老师解释,只是感到让这样一位不知道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的人做教师,不知道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的人做班主任,深深为被他教育的学生感到悲哀,也为这样的老师仍能受到部分领导及家长的欢迎而感到痛心。我们很多的老师就像“瞎子摸象”一样,每个人都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就会吵起来;如果我们都摸到了大象的全部,也就没有吵得必要了。我们很多时候是不是在提高学生成绩上只看到了“一部分”,缺乏一种系统的思考与富有远见的科学的规划。影响学生成绩的要素是纷繁复杂的,不论是外在的环境,还是内在的学习潜质,都不是我们所完全探明的。于是我们只好明确影响考试成绩的直接因素,将那些间接或潜在的影响因素视为直接因素的“辅助力量”。这样一来,影响学生的因素就变得简单了,大致包括学生的潜质、学习方法与学习兴趣。
在教育实践中,如果我们对提高学生成绩缺少系统的思考,就会一个要素一个要素地改变。可是并不是只增加了学生的学科兴趣,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提高。所有的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是乘法关系,而非加法关系。正如90%х90%х90%х90%х90%=59%一样。乘法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各因子之间的增量问题。
在教育实践中,如果我们对提高学生成绩缺乏长远的规划,过几天抓一下这个“因素”,过两天强调那个“因素”,单从某个“因素”来说都对提高学生成绩“有利”。只解决眼前的问题和方法与策略,肯定会有利于学生“分数”的提高。这种“成绩”就好像为了减肥而绝食一样的“见效”和“见笑”。我曾给一位急于减肥的人说不用电视上的广告,吃泻药是最快的“减肥”方法。最立竿见影的增肥方法就多吃,吃了就称体重。看起来很可笑的方法,仍然在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使用,这说明什么?但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科学习兴趣时,我们就不得不用强迫代替学科兴趣。虽然人人都知道强迫是学科兴趣的天敌,但强迫在短期内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却是非常有效的,尽管它会让学生日后更加讨厌这个学科。同样的道理,要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许要很长的时间。为了追求短期的“成绩目标”,只好用训练来代替学习方法,虽然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违反教育教学的规律,违反人的成长规律。但对于一般老师来说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来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是需要很长时间和精力的。现在的体制和评价机制不容许也等不及那样做。我们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月考和期末联考负责,那教师只能选择也只有选择强迫与训练的方法了。明知这种教学方法是饮鸩止渴,但是要在让老师在渴死与毒死之间选择,我想绝大多数情愿选择先止渴再被毒死。
我想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既需要教师有系统而又长远的思考与规划,更需要学校为教师落实这些系统的思考和长远的规划提供足够的规章制度保障。至少学校的规章制度,尤其是评价制度不要限制教师的系统思考与长远规划,否则就容易在提高学生成绩的过程中患上“近视眼”。
后记,其实让各位老师思考影响学生成绩提高的因素,如果你是为了让老师有个反思的机会,或是为了老师的课堂教学更有效,还可以。如果你是为了在这些“方法”中寻求提高成绩的因素,我还是觉得有些“可笑”。现在不是没有方法,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好像没有人不知道吸烟酗酒的危害但仍然不诫一样。刘彭芝校长说:学校的发展着眼点是学生,着力点是教师,切入点在课堂。
对于我们对应试教育体制的否定,就像我们对古代封建王朝的不认可一样。
但我们没有人对历代的皇帝不心向往之。同我们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没有那个人对获得好的成绩进入自己向往的学府而讨厌的一样。我们听得多的是对应试教育的讨伐,讲的少的是对提高成绩的所需的教育智慧。大家对应试教育的讨伐如此透彻与深刻,但对提高考试成绩所需的教育智慧的探索却是如此的肤浅与茫然。不同的人适应与应对试体制的思路与方法不同,造成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前者是机械的顺从,后者是智慧的应对。
北京十一学校的曾军良副校长在一次报告中提到“不能用昨天的知识来教育今天的学生,去适应明天的社会。”李开复总裁也曾对现在的教育做过这样的评价“中国的经济发展五年,教育将落后五十年。”虽然这样的话我个人认为有些过,但从中至少让我们的教师也思考一下,我们是要向学生要成绩,但我们不能把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作为唯一目的,更不能为了提高升学率而“不择手段”。马云在他的书中提到“一个真正想赚钱的得人,必须把钱看得很轻,永远不要把赚钱当做创业的的第一目标,如果你脑子里总是钱的话,你一定不可能赚到很多钱的。”
第二篇:提高学生成绩
作为一名老师,任务主要是教书育人,因此在把学生教育好的同时,提高学
生成绩应该是首当其冲的任务之一。提高他们的成绩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密切
相关。首先,作为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要办好一件事是很难的,要让学生乐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乐
趣,让他们明白并且理会到学习是快乐的,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真正由
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之后,由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其次,培养学生的一种学习的习惯,形成一套真正适合他们学习的方法,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学习方法的建立有有一个从探索
到逐渐完善的过程。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探索、总结归纳。在适当的时候,要予以
指导。重要的是挖掘学生潜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些成功的经历,用孩子的亲身经历,证明孩子有足够的潜力可以挖掘可开发,若深藏不漏实在可惜。多赞
赏,多鼓励,少批评,少斥责.赞赏能给孩子一个愉悦的心情,鼓励能是孩子信心大增.再次,让学生喜欢你,形成教师的独特的教学风格,独特的人格魅力,只有
学生喜欢你,他才会更加努力的去学习,这必然要求教师加强修养,不断的完善
自己。
最后,要着眼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点极为重要,教师要有一种大公无私的精神。着眼于学生和谐的发展,不能只顾自己的学科,其他的一概不管,只有
你的学科才是最重要,有的教师就有这种意识,学生没学他的科目就不高兴,一
味的强调自己的学科的重要性,结果学生肯定会厌烦,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得
不偿失。
作为一名“新”老师,没有教学经验,只能从大的方面来总结提高学生成绩的方法,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努力学习探索,实实在在为教育事业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如何提高学生历史成绩
如何提高学生历史成绩
我们班有位同学每次考试成绩在五六十分,她在试卷分析时总认为自己成绩提高不快的原因是课本知识点抓的不细,没有好好复习、背诵。其实这位同学平时学习很刻苦用功,就是学习方法不当,学得过死、过细,只知道死记硬背所有知识点。可考试时连春秋战国、隋唐和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都答不准确,连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赋税制度演变、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资本主义萌芽、对外关系特征等主干知识又抓不准,不能宏观驾御教材知识体系,不会将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变为自己的能力,审题不过关,不会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归纳和推理,不会结合新材料、新情景灵活迁移运用旧知识解答新问题;因此,我在帮他分析试卷时,结合其错误之处逐一指出他学习上存在的不足,建议他抓大丢小,多思、多悟、多联系,多研究审题、解题、答题的技巧,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和答题能力,少死记硬背,“不怕考小字,就怕考主干你不会”“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被扣分”。其实高三不少学生的文综成绩不理想,尤其是历史成绩,总感觉停滞不前,难以获取高分,甚至于不少高三文科学生视历史为提高文综成绩的拦路虎。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我们高中历史备课组的几位老师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有些措施付诸了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抓基础、重平时。
历史教科书乃历史教学之本,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载体。历史教科书不仅是历史教师的“教”本,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学”本,同时还是命题
人命制试题的主要依据,历史高考60%以上是考查基础知识,即使是能力题,也多是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历年考试大纲的主要要求。如何落实历史基础知识?
1、“死去活来”:“死去”,是对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活来”,是历史知识应用的“灵活自如”,以期实现历史教材的“由薄变厚”和“由厚变薄”。
要熟悉教材,就应把教材精读数遍,一般是逐字逐句地读,不放过课文的注释和插图;然后要背教材,各个知识点都不能放过。背的时候可以先读一遍要背的内容,然后边写边记忆;也可以对照教材目录复述。过一段时间后,再在脑子里如放映电影一样地重过一遍,由于记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其间伴随着遗忘,所以在进行下一步的时候,有必要再对前边的内容简略地重复一下。记忆就是这样在迂回中不断前进的。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这就是“死”去“活”来。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2、掌握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
把握历史教材的总体脉络,这成为文科生深刻领会教材内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前提和捷径。如:章节联系。复习世界近代史,从资本主义角度说:一至四章从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欧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确立→资本主义过渡
到垄断资本主义。又如把握中心事件,这是历史学习的一大诀窍。以世界近代史为例,第一章的中心事件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由此引起新航路的开辟、西欧殖民国家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等。所以,在上新课时,每一单元首先讲授的就是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
3、“错题集”、“试卷集”。
针对平日的错题、疑题、难题和重点题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特色的“错题集”,时常查看,自我总结,注意方法和技巧的积累,日久成熟、百炼成钢。
将所有的练习卷、测验卷整理成册,每次大考前翻一翻。保证不失基础题,努力拿下中等题,争取难题。
4、加强阅读训练。
从历年高考历史试卷来看,材料阅读量很大,甚至有些语文基础稍弱的同学会读不懂材料。因此在平时要多读一些文章,尤其是古文,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5、注重阅读教材及小字部分的复习。
平时上课时,应顾及这部分内容,尤其是与其他章节有关联的知识点。
二、鼓励学生勤学好问
1、勤学。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失败的原因五花八门,成功却无一不是勤奋的结晶。勤奋可以弥补天生的不足,笨鸟先飞,未必成不了领头鸟。“勤奋”是永恒的学习秘诀。
2、好问。
勤学与好问是不可分的。勤学的结果,必然会产生诸多疑问,如果没有疑问,那必然就是没有勤学,没有投入。作为学生,一定要争取多发现问题,并向老师提问。老师最爱喜欢提问的学生,因为只有学会了,才可能提出像样的问题。当与老师争辩时,当仔细聆听老师的解答时,便获取了一个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最好机会。
三、复习资料的精选。
熟悉高考、了解高考,才能从容应对高考。我组教师认真钻研了近年的高考题,认为学生早日接触高考试题很有必要,所以我们的文科重点班同学每一单元结束,及时体会高考,这样复习就有了目标。
四、提高学科能力是拔尖的法宝。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察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如何科学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能力呢?
1、史论结合。
史论结合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剖析驾驭史实。故应加强理论修养,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练习。
人们常说,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一个人的能力提高,教师科学指导是很重要的,但教师的科学指导只是为我们提高历史学科能力提供一个“捷径”,要将教师指导的历史学科能力转变成自己解决历史问题的实际能力,必须通过相关的训练才能实现,否则就是纸
上谈兵。只有在练习中才能不断感悟、反思和总结,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作用。
3、关注热点。
一是和政治学科、地理学科结合紧密的,这主要是当年时政的热点,如:中部崛起、建立和谐社会等问题;二是中外历史上的周年纪念。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注意拓展课外空间,增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观察力,提高考试的应变能力。
五、规范表达。
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罗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个老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完那么多的试卷,如果字迹潦草,有哪个阅卷老师会有好心情给你高分呢?
总之,历史学习抓基础、重平时;鼓励学生勤学好问;精选复习资料;提高学科能力规范表达。教学相长,就能够把学生锻造成“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四篇: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发言稿
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首先感谢领导给我提供这个教学交流的平台,我很荣幸能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学收获,今天我谈的算不上什么经验,只能说是我教学工作的一点心得体会吧!如果我的发言中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我是这样做的:
一、备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效率的主渠道是备课,因而一定要把功夫实实在在地花在课前。认真用心去钻研教材、整合教材;认真用心去分析学生的知识起点、知识经验;充分考虑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认真设计,做好教案案;依据教案,调动课堂气氛,把课上好上活,上出效率,上出学生的兴趣。
二、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抓好课堂教学,保证40分钟的教学质量,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要质量,那怎样才能上好每堂课呢?我尽量要求自己做好如下几方面:
1、在教学前要做好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为了保证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我会恰当的选好一堂课所准备的内容,并精选好内容的多少及内容的生动性、丰富性。首先我要自己对自己满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语言要有条理,表达要清晰,教学目标要明确。
3、在执教时必须拥有平衡、健康的心态,切忌将个人情感因素迁移至课堂,破坏课堂气氛。
4、尽可能的以很大限度的吸引学生。
5、上课过程中一定要有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自己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上课时只顾自己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而忽略学生的反映,学生听一会儿肯定会走神的,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好不了。
6、上课多让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我在课堂上要多让他们发言,这样能督促那些学生在上课时专心听讲。
三、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如果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促进其智力发展、成绩提高;反之,就会成为智力发展的障碍,影响其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差生往往缺的就是方法或学习方法不对路。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1)坚持课前预习,发现问题;(2)听课时要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养成眼、耳、口、手并用的听课习惯;(3)及时复习、记忆和巩固;(4)独立作业,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于当天。
四、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注意积累运用。
平时要多帮助孩子积累一些知识。如果说一个学生对某方面的知识发生兴趣,那就是说他必须接触了这方面的知识,并且有所体验,感觉它有趣。如果一个孩子在这方面的知识为零,那么他是不可能产生兴趣的。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课外书,并写好读书笔记,把图书角充分利用了起来,同时学生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另外,平时抓好差生,适当的请家长配合辅导,考试前做好充分、全面的复习,注意方法和效果等等,这也是我的个人经验,感觉还不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新的征程在前方等待着我们。我想,所有的老师都不会沉醉在今天的鲜花与掌声中,这只能是我们出征的战鼓,前进的号角。“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老师们,当新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时,让我们在这片育人的沃土上放飞新的理想,收获新的希望!
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究竟是什么?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重点解决。” 提高学习效率的最终体现就是考试分数高,我们进行过统计语文数学英语的考点大概在300-500左右。物理的考点在200个左右,化学的考点在100个左右。大部分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必做作业可以掌握70% 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正常上学,没有额外作作业,没有额外辅导的学生,它的成绩平均分在70分左右。如果想继续提高分数,必须采取其他的措施。很可惜现在的教学体制就是增大作业量,参加很多补习班,通过海量的练习来提高成绩。换句话说,是增加学习时
间来完成。其代价就是学生疲于奔命,成绩虽然好了,但是其他方面的素质却没有时间培养。综合素质变差。
问题其实很简单,既然学生很多考点掌握不了,那么帮着找出来,解决掉,不就完了?
第一是如何找出子女学习的疑难薄弱点
这个工作做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工作量比较大,很辛苦,家长可以帮上忙。
这些疑难薄弱就存在于作业和考卷中,那些做错的题目,就是子女的薄弱点。现在很多家长帮助子女整理作业考卷,装订起来,把那些错误的题目标记出来,或者抄出来,隔一段时间就重新作一次。然后再整理出不合的题目。那些比较认真细致的学生自己也 会这么做。
第二是怎么解决?
这个工作做起来难,家长有很多认识误区。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子女会做的题目老是出错,或者说,子女太不小心细心。其实这是误解了。这些薄弱环节就是学生难以克服的。不是轻易解决的,很多情况下,就是处在似是而非的状态。今天对了,明天可能又错了。本质上就是没有掌握。
我们常常看到电视上,讲运动员练习一个动作,要成百次,上千次训练,才能把动作练完美。我们也知道,一个人无论智商如何,都会随时随地写出自己的名字来。其中的原因就是熟能生巧。根据统计,一个学生容易做错的题目,要重复50遍以上,才能最终 掌握。所以说,解决这样的问题是需要重点花大力气的。
学习的本质是记忆,现在可以利用一些工具软件来帮助训练提高学生自身记忆能力,从而大大增强学习效率,比如有专业的训练快速阅读和快速记忆的软件。专家研究表明,普通人的阅读速度每分钟约240-280字,而经专业训练后即可快速提高到每分钟1500至3000字,甚至可达上万字的国际段位水平。在相同时间里记忆的绝对量会增加几倍到十几倍,学习效率当然大大提高了。可见,人的记忆潜能是极大的,当然,这样的特殊能力的训练也要花点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
另外,很多家长都喜欢为孩子找校外辅导老师补习,这也很有必要。但要注意几点:
(1)最好请退休老师,而不是在岗老师。在岗老师往往工作繁忙,如果又是学生的上课老师,则短期行为比较大。相反退休老师时间多,又很在意自己的形象,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就比较多。补习强调的是慢工出细活。
(2)找那些退休老师学生少的老师。好老师补习的学生自然多。有些补习老师的学生一大屋。像个班级了。这样效果就非常差。因为我们说了,找老师补习主
要解决学生的疑难杂症,是需要花很大力气和很大技巧的。一大堆学生,各有各的不同。老师就照顾 不过来了。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自行调高补课的学费,要求老师减少数量,一个老师辅导2-3名学生最佳。
(3)辅导老师要长期化。只有时间长了,辅导老师才能对学生知根知底,才能有的放矢。另外,解决疑难杂症不仅是一个教学能力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心理暗示技巧等等。一对配合默契,相处和谐的师生,效率自然不用说。
(4)家长要和辅导老师充分沟通。有知识有学问的家长要起到统筹全局的能力。如上所述,找出学生的学习难题首先是家长的责任。把这个信息和老师充分沟通,也是监督辅导老师的一种方法。同样的,辅导老师也因此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如果家长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时间来做好查找学生疑难问题,那也要经常和学生的在校老师联系,倾听他们的意见,然后和辅导老师沟通。要能够经常性地倾听。
千万注意,和老师谈话,一定要多听,少说。有些家长自己说个没有完,自己说痛快了,没有什么用处。相反,让老师滔滔不绝以后,老师会生出一些新想法,新窍门。对学生最有利。
到此,我们就得出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整体方案来了:
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相处的家庭学习氛围
一套挑战能力的训练软件(见参考资料,免费注册学员,下载即用)
一个高质量的辅导老师
第五篇:如何提高学生中长跑成绩
如何提高学生中长跑成绩
[摘要]: 在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 中长跑是中学体育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练习持续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加上教师教法简单,练习方法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害怕与厌倦的复杂心理,严重影响了中长跑的教学效益。如何让学生提高中长跑成绩,关键是体育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 的教学手段、教学原则进行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中长跑成绩,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体育教学、中长跑、教学方法
在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 中长跑是中学体育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中考必测项目之一。经常进行耐力跑练习对改善学生内脏器官功能。增强学生体质有积极意义。在对培养学生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体育优秀品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练习持续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加上教师教法简单,练习方法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害怕与厌倦的复杂心理,严重影响了中长跑的教学效益。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往往最害怕的项目就是中长跑项目,学生希望能考试达标,但平时又不愿意付出训练,不愿去练习中长跑,其主要是怕吃苦、怕累、思想畏惧的表现。如何让学生提高中长跑成绩,关键是体育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教学手段、教学原则进行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中长跑成绩,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学生掌握中长跑技术动作要领
中长跑技术动作可分为起跑、途中跑和冲刺三个部分。起跑:在田径比赛中, 800米和800米以上项目的起跑规则采用站立式起跑姿势。发令时,“各就位”后,鸣枪出发。其技术是:两脚向后用力蹬地,后腿积极前摆,两臂配合两腿的运动向前冲出。在教学中,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并结合做示范给学生看,然后再让学生练习,通过观察,挑选动作做得好的学生来做示范或找个别反面示范亦可,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认识,强化技术动作的概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途中跑技术是中长跑技术的重点部分,正确的途中跑技术能发挥人体最大的潜能,同时又能最经济省力。它要求身体的前倾角度、摆臂摆腿的幅度和后蹬的力量都较短跑的小,但是后蹬的角度要求较大,约为55度,在节奏上要求轻快、均匀,力求实效、省力。同时注重呼吸和跑的节奏相配合,比较理想的有“三步一呼气,三步一吸气”或“两步一呼气,两步一吸气”这两种方法。呼气时要求学生张口呼吸,增大呼吸量,深呼吸,更多更快地进行气体交换。另外还有中长跑的弯道技术:身体左倾,右臂摆幅必须大于左臂,左脚用外侧、右脚用内侧落地,以此获得向心力,克服直线运动的惯性,保持跑速。,二、从平时训练上提高中长跑成绩,应注重以下几个部分。
速度和速度耐力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关键。速度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或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段距离的能力它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在中长跑项目中,最重要的是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速度是制约中长跑成绩的关键。
发展速度的主要手段: 1.跑的专门练习(如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2.30~100米加速跑、行进间跑;3.60~200米重复跑、变速跑、接力跑;4.顺风跑、下坡跑、奔引跑及速度性游戏等。
速度耐力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保持快速运动的能力。其特点是强度大,心肺功能在较短时间内无法供应足够的氧气。增强速度耐力有利于运动员把最高速度保持到终点,加速冲刺;后程减速的高低水平反应速度耐力的发展状况,速度耐力与中长跑成绩呈正相关,使用常用间歇训练法发展速度耐力。发展速度耐力的主要手段: 1.100米6~8次,负荷80%,每次间歇30秒,每组间歇6~8分钟; 2.300米4次,负荷80%,每次间歇10分钟; 3.400米以上的上坡跑、台阶跑;4.600~700米快跑+200~300米慢变速跑,3~4组;5.1000~1200米反复跑,3~4次;6.长距离的高抬腿跑、后蹬跑等。
力量耐力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保证。力量耐力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度用力的能力,也可指肌群在对抗某些阻力所能持续进行工作的能力。在中长跑训练和比赛中,由于运动时间较长,会出现心肌、呼吸肌疲劳,收缩力下降、痉挛、酸痛等症状,这些疲劳因素与决定力量的耐力因素有直接关系,力量耐力水平高低反映运动员适应比赛战术的能力。发展力量耐力的主要手段有:1.克服自身体重的多级跨跳、跑:30~50米蛙跳、单足交换跳80~120米,400~600米跨步跳、高抬腿上坡跑80~120米、300~400米跨步跑、200~300米后蹬跑;2.负中等重量的力量练习:负体重60%重量的半蹲起30~40次、壶铃蹲跳起、负重体前屈或左右转体、负重弓步交换跳、负重提踵、持哑铃摆臂、快挺举杠铃
三、学生学会克服“极点”现象和争取“第二次呼吸” 在进行中长跑的教学训练当中,学生会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精神低落、眼睛出现“星星”而想终止练习的这种状态称为“极点”。出现“极点”以后,让学生们知道,只要依靠意志坚持下去,稍减缓跑速,不久这种难受的感觉就会减轻或消失,逐渐会变得动作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心率较慢,这时候就出现了“第二次呼吸”。“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可以当作衡量中长跑耐久能力的一个技术指标,可以告诉同学们知道这样一个标准:在中长跑训练的运动强度大且相同的情况下,“极点”现象出现得越晚,消失得也越快,这样的同学,他们的中长跑能力就越强。通过训练证明,经常参加中长跑训练的同学,他们的“极点”现象会变得越来越晚,从而提高了中长跑的成绩。
四、设计有趣味性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并用正确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激励学生。
在教学和训练中,对学生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要善于发现,并给以语言或肢体语言鼓励。如对进步的学生说:“有进步,继续努力”等激励语言或走过去拍拍他的肩以示鼓励。
中长跑项目本来就是一项艰苦的训练,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不仅要注意训练,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两点;
在训练和教学中,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训练方法吸引学生。如:
追逐领跑法:适合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分组教学,每组8~~16人,定时或定距。从起跑线起跑,成纵队中速行进,队伍全部出发后,排尾从队形的左侧以快于全队整体的速度加速跑到队首,当他到达队首,成为新的领跑者时,新队形的排尾再次从队形的左侧,以快于全队整体的速度加速跑到队首,如此循环重复。要求队形整齐,前后间距均匀一致;每一位领跑者都不能故意提高跑的速度,使排尾赶不上来。
“S”形绕杆跑:适合分组教学,8~~15人一组,定时或定距。从起跑线起跑,排一前跑3~~5米后停下,并在原地站立做“杆”,排二出发绕过第一根“杆”再前跑3~~5米成第二根“杆”,排三再出发„„,如此循环。要求前一学生跑过第二根“杆”后,后一学生才能出发,“杆”与“杆”的前后间距一定要在3~~5米的范围内,绕“杆”的学生不得故意撞“杆”。
定时跑:分组或不分组,定时不定距,不限速,但要分清走和跑的区别,在跑的过程中,不管跑的再慢,决不允许以走代跑,改变练习性质。
变速跑:学生分组或不分组,在跑的过程中,听老师的口令(哨声),短促哨声表示要快速跑,长拖音哨声表示要慢跑,交替进行,定时或定距。要求注意力集中,听从老师的调度。
总之,中长跑的训练是一项科学的工作,需要通过各种训练方法、手段、综合学生各个方面进行训练和教学。如力量、速度、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等全面发展基础上才能够得以提高,不能盲目的从某一方面进行单一的、片面的、枯燥的训练,避免引起学生的厌学和恐惧心理。另外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训练,训练方式应灵活多变。在训练过程中,还应细心观察,不断总结,加以提高,只有通过正确的理论方法作为指导、科学的实践、不断地探索,才能够总结出更适合学生的实用的中长跑教学方法。[参考文献]:
1、王坦、文超等
<田径>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赵彩风《大学体育》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3、李德胜《世界体育手册》海潮出版社2001
4、藏育红等《体育理论知识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
辽油兴隆台一中
王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