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角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
《角的认识》听课心得
4月8日,由于领导的关心,使我有幸能够听到市教研员组织的小学优秀教师“送课下乡”活动中的几节课,真的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领略了市里优秀教师的风采。现就 其中一堂课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角的初步认识》是小学二年级的内容,这节课开头设计非常新颖,老师首先用电脑出示准备好的洋浦大桥图形,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里含有的各种图形和这些图形中有没有共同点,从而自然的引出角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从自已的发现中对角有了初步的体会。这一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入角,不但引起了学生注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掌握角的组成,会判断角的基础上,这位老师又让学生用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折一折、摆一摆,甚至摸一摸等方法让学生创造角、感受角,进一步升华了角的概念。在巩固联系设计上,这位老师也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最后让学生用一张纸创造出角,看谁创造的多。这一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一下子沸腾了。直至下课学生们都能被老师的精彩讲解所吸引,课堂效果相当好。本节课结束时,韩老师拉动活动角,由锐角到直角到钝角,接着展示平角攸角周角,既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又为今后学习做了铺垫,加强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这点很值得我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韩老师在设计课时特别注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尤其是躺椅的设计更显合理。
纵观整节课,无论从新知识角的概念的引入,还是授课过程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这位老师都做的丝丝入扣,使我受益颇深。唯一感到不足的是,不光这节课包括我听的其它几节优秀教师的讲课都存在着拖堂的现像,面对小学二年级的小学生这似乎对其接受能力和注意力时间的规律考虑不周,当然也可能是老师讲的太过于投入了,忘记了时间,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这点。
第二篇:《认识角》听课报告
《认识角》听课报告
在听课中可以学习吸收大量的教学理论、经验和先进的教改信息,在执教中去运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角》听课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角是从以前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抽象出来的平面图形,它更像是把它们的局部进行了放大,李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注重角在生活中的运用,有很多地方都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情境的设置很真实、神奇。李老师把教孩子们剪五角星作为导入,运用了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孩子,这样的效果会远远比教师营造的童话氛围更具真实性。孩子一下子就被这个“魔术师”给吸引了,也在自己动手剪的过程中享受着神奇的数学魔力。五角星是孩子非常熟悉的,以此开始本课,既让孩子不会觉得很难,又让他们初步体会了生活中角很常见。
接着李老师很巧妙地利用了学生们的经验基础。在找角的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生成资源,把角的初步表象再加以细化“圆的不是角”,进而水到渠成的总结角的基本要素。
充分的动手操作也是本课的一大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动手操作学具或通过折折画画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获得直接感性的.认识,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第一次在做角的过程中,李老师把材料进行了扩充,使学生有了自主选择不同的材料去体验,特别是处理线和铁丝做成的角时,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孩子讨论、辨析,矛盾解决的同时,角的特征再一次得到强化,总结。第二次在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李老师再次让学生自己试一试,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用动画演示结合学生动手操作,不但更形象生动地说明两行角的变化规律,而且也教给了学生比较物体大小的不同方法,蕴含了数学学法的指导。整个过程充分开展操作活动,并与小组活动相结合。本节课中,李老师没有作太多的陈述和讲解,只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研究,通过个体的独立思考、小组的多次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产生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使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地得到优化。
最后欣赏生活中美的、实用的角的环节,也使学生意识到角的普遍性,以此作为本节课的结尾,让孩子们带着发现的眼光在生活中找一找,也渗透了一种数学应用意识。
第三篇:《角的初步认识》听课
《角的初步认识》 听课记录
时间:10月20日
班级:二年级 教者:李玉华老师 科目:数学
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感知角,会判断角,并会画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放多媒体,生猜图形,揭示课题。师贴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感知角 1.第38页主题图。
生观看主题图从图中说出物体上的角,初步感知角。2.生从自带的三角板上找角。生生相互找角,指角。3.生从生活中找角。生举手汇报。
三、操作感知,探究新知,认识角的组成部分 1.生折角。
生从自己折的角中探索出角的顶点和边。2.电脑抽象出折纸的角,生认识角的组成部分。
3.出示活动角让生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且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1)师变魔术引出活动角。(2)生动手操作活动角。(3)生说发现。
四、画角
1.生探索画角的过程。2.生说画角过程。3.观看多媒体画角过程。4.生再次画角。
五、巩固练习1.判断。2.数角。3.比角的大小。
六、拓展、游戏 用角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七、课后小结
评析意见:
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教学流程连贯,教学经验丰富;
3、课堂生成自然,师生互动较好,课堂气氛活跃;
4、教态自然,课堂准备充分;
5、对小组学习指导到位。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认识角》听课报告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听课报告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听课是我们快速获取经验的方式之一,听课能让我们学到很多新的教学方法,这时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听课报告,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认识角》听课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角是从以前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抽象出来的平面图形,它更像是把它们的局部进行了放大,李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注重角在生活中的运用,有很多地方都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情境的设置很真实、神奇。李老师把教孩子们剪五角星作为导入,运用了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孩子,这样的效果会远远比教师营造的童话氛围更具真实性。孩子一下子就被这个“魔术师”给吸引了,也在自己动手剪的过程中享受着神奇的数学魔力。五角星是孩子非常熟悉的,以此开始本课,既让孩子不会觉得很难,又让他们初步体会了生活中角很常见。
接着李老师很巧妙地利用了学生们的经验基础。在找角的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生成资源,把角的初步表象再加以细化“圆的不是角”,进而水到渠成的总结角的基本要素。
充分的动手操作也是本课的一大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动手操作学具或通过折折画画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获得直接感性的认识,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第一次在做角的过程中,李老师把材料进行了扩充,使学生有了自主选择不同的材料去体验,特别是处理线和铁丝做成的角时,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孩子讨论、辨析,矛盾解决的同时,角的特征再一次得到强化,总结。第二次在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李老师再次让学生自己试一试,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用动画演示结合学生动手操作,不但更形象生动地说明两行角的变化规律,而且也教给了学生比较物体大小的不同方法,蕴含了数学学法的指导。整个过程充分开展操作活动,并与小组活动相结合。本节课中,李老师没有作太多的陈述和讲解,只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研究,通过个体的独立思考、小组的多次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产生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使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地得到优化。
最后欣赏生活中美的、实用的角的环节,也使学生意识到角的普遍性,以此作为本节课的结尾,让孩子们带着发现的眼光在生活中找一找,也渗透了一种数学应用意识。
第五篇:《角的初步认识》听课有感
《角的初步认识》听课有感
崆峒区实验小学
张永强
前几天学校组织听课,有幸听了张老师一节数学课,现将自己的一点体会说一说:
《角的初步认识》是小学二年级的内容,这节课开头设计非常新颖,老师首先课件出示:五角星、钟表的指针、张开口的剪刀、一个三角尺。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里含有的各种图形和这些图形中有没有共同点,从而自然的引出角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从自已的发现中对角有了初步的体会。这一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入角,不但引起了学生注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掌握角的组成,会判断角的基础上,这位老师又让学生用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等方法让学生创造角、感受角,进一步升华了角的概念。
这节课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个环节就是马老师带着全班学生感知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她用两个硬纸角粘成一个角,拿出两个大小一样的角,只是角的两条边的长度不等,让学生比较一下谁大,谁小。再加上课件演示讲解,学生明白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在巩固联系设计上,张老师也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尤其是数角,这一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一下子沸腾了。直至下课学生们都能被老师的精彩讲解所吸引,课堂效果相当好。
纵观整节课,无论从新知识角的概念的引入,还是授课过程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张老师都做的丝丝入扣,使我受益颇深。
20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