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圆的认识教学片断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情景,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在探索中发现圆的特征。教学难点:
理解点在圆上的概念,能利用圆的特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具准备: 圆形纸片,直尺,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今天也请大家看一段动画片,请看屏幕!(演示课件:动画片视频)
师:小狗骑着圆形车轮,小白兔骑着车轴不在圆中间的圆形车轮,小猴骑着椭圆形车轮,小花猫骑着正方形车轮,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现在比赛还在进行,猜一猜,谁会是最后的金牌得主?
师: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要装在中间,看来圆还真是很神奇。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究圆的有关知识。(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新授
1,认识圆及其它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圆片,和老师一起动手折,打开,在换个方向反复几次,请同学们用心折,并用笔和尺子将折痕用心画出来。问1:在折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每折一次,都能完全重合,说明圆是抽对称图形。问2:那圆有多少条对称轴呢? 有无数条对称轴。
问3: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轴对称图形相比,从对称轴的条数来看,圆有什么样的特点?
圆是对称轴最多的平面图形。
问4:仔细观察,也可以借助学具,从位置上看,这些折痕有什么特点?从长度上看,它们又有怎样的特点?四人小组讨论 观察发现:
(1)从位置上看,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一个点,并且该点正好在这个圆的中间。我们就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这个圆的圆心,用字母o表示(让学生用字母在自己的圆片上表示出圆心)(2)从位置和长度上看,所有的折痕不仅相交于同一点,并且每一条折痕的两个端点都在圆上,它们的长度也都相等。我们就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问5:通过对折,我们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有无数条对称轴,那在一个圆里,半径有多少条呢?(板书圆里有无数条直径)
(3)我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问6:那在一个圆里,半径有多少条,半径的长度有怎样的特点呢? 在一个圆里,半径也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问7:老师不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要叫它半径呢? 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师:我们用字母怎样表示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 d=2r r=1/2d
师:找两个大小的圆片,问,它们的半径也满足这样的关系吗? 必须是在同一个圆或者说等圆里才满足。2:游戏环节
师: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圆,还自己通过活动了解了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请看屏幕 出示视频:扔圈
师:这样公平吗?要是让他们同时扔圈,那怎样做才公平?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好,下课!
三、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 o
半径 r 无数条 相等 r
直径 d 无数条 相等 d = 2 r(在同一个圆或者在等圆里)
班级:07级小学教育(数学)姓名: 陈 琍
d2
第二篇:“圆的认识”教学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说圆、画圆——初步感知圆
师:同学们,玩过飞镖吗?有三个小朋友在玩飞镖。(出示图)比一比,谁的成绩最好?你是怎么想的?
生:那个男生的成绩最好。因为他掷在内圈,离靶心最近。师:另外两个人的成绩谁更好一些?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差不多。因为他们掷在同一个圈上。师:为什么掷在同一个圈上成绩差不多? 生:离中心的距离是一样的。
师:(指着靶上的圆)像这种形状叫——
生:圆。(课件呈现抽象出圆的过程,板书:圆)
师:不仅靶上有圆,像光碟、钟面、五环、橙子的切面等都是圆形的。(课件分别出示这些物品)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能见到圆? 生:茶杯上,硬币上,胶带纸上„„
师:看来,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把这些物体上的圆画下来,可以看出圆是一种平面图形。如果让你来画,你会怎么画? 生1:我会用物体上的圆来描。生2:我会用圆规来画。
师:课前,我们准备了一些画圆的工具,请你打开1号信封,任意选择一样画一个圆,好吗? 学生画圆。
师:我们请这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是怎样画圆的? 生1:我是绕着硬币的边画一圈的。生2:我是利用尺上的圆洞来画的。生3:我是用圆规画的。师:你是怎样用圆规画圆的?
学生边说边操作,教师有机地归纳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师:现在请你自己确定一个距离,我们一起来画一个圆。画完后,请大家把它剪下来。学生画圆、剪圆。
师:(出示其他平面图形)你有没有发现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圆没有角,圆很光滑,边不是直的,圆容易滚动„„ 师: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反思]
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惟一一个曲线图形。学生已有的认识常见的直线图形的经验将有助于认识曲线图形,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在教学开始时,我创设了三个小朋友掷飞镖的情境,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首先,靶上的圆是本课的学习内容;其次,通过比较掷飞镖的成绩,引导学生感知靶上有大小不一的圆,掷飞镖的成绩好坏与飞镖离靶心的距离有关,并渗透了同圆的半径相等。
由于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有圆形的面,并且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圆,因此,圆的形状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真正认识圆的教学是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圆开始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画圆的工具(包括圆规),一方面为学生自己选择工具想办法画一个圆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用实物描出圆、用绳子绕一圈画出圆既不方便,也不准确,从而愿意学习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借助实物描出圆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了圆的边是曲线,圆是曲线图形。学生学习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是通过与教师的对话实现的,并经历了充分的体验和交流的过程。用圆规画圆,有助于学生初步体会圆的形成过程,并为接下来进一步研究圆的特征积累感性经验。[片断二]画圆、用圆——进一步认识圆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形,你能以它的对角线的交点O为圆心,在里面画一个圆吗? 学生自己画圆。
师:同桌两人比一比,画的圆一样大吗?怎么会不一样大的? 生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一样。生2:圆的半径不一样。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0毫米,在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半径应是多少毫米?你能试着画一画吗? 学生再次画圆。
师:你画的圆半径是多少?
生:20毫米。因为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师:很好。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更大的圆,你觉得可以怎样画?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播放在操场上画圆的录像。生:在操场上画圆和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师:这是一个圆形花坛,为了解决人工喷水难的问题,想用自动喷头来给这个花坛喷水,想一想,这个喷头装在哪里比较合适?如果这个花坛的直径是12米,这个喷头的喷水距离应该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生:(略)
师:(出示课始学生掷飞镖的情境)现在,你知道这两位同学的成绩为什么一样吗?
生:因为他们掷的在同一个圆内。[反思]
练习设计重在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圆的认识。这种认识,有的是伴随着观察和测量的操作实现的,有的是通过再一次的画圆而感悟的,有的是伴随着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体会的。比如,在正方形内两次画圆,第一次画圆,能体会一个正方形内可以画出许多个大小不同的圆,圆的大小与它的半径有关;第二次画圆,感受圆与外接正方形的联系,即正方形中最大的圆的直径与其边长相等。再如,让学生观察教师如何在操场上画一个较大的圆,进一步理解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沟通各种画圆方法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进一步解释生活中的安装喷水装置的问题,既对圆的有关概念及特征进行了巩固,又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三、识圆。
师:我们在研究图形时总是要给图形各部分起名称,圆也不例外。有同学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吗?谁来介绍介绍!生:介绍。
得出三个概念:半径、直径、圆心。(板书)(1)圆心。
师:知道什么是圆心吗?
生:圆中心的一点。(可以用字母O表示,生1上黑板标出。)师:你能在你画的圆中找到圆心吗?怎样找? 生:中间一个小洞。(针尖固定的一点)师:没有那个点呢?怎么办?(出示圆形纸片。)生:说方法,演示折。(2)半径。师:还知道半径?
出示:知道这里哪条线段是圆的半径呢? 生:指出,说理由。
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半径了吗? 生:说说。
师:半径也可以用字母r表示。(标出)师:会画一条半径了吗?你是怎么画的呢?
生:画一画,在开始画的圆里画半径。(一生上黑板画)
师:在生画半径的过程中,随意问几个学生:你画了几条半径?你呢?还能画一条半径吗?再画一条呢?再画呢?你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可以画无数条半径。
师: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有无数条。这无数条半径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相等。
师:你有方法说明吗? 生:说证明相等的方法。
生:量一量,折一折,再比一比。(师提供圆纸片,生证明。)(提醒:找圆心时大家用了折的方法,这儿是不是也能用呢?)(3)直径。
师:还知道直径了吗?
出示:知道这里哪条线段是圆的直径呢?
师:会画直径了吗?也请你在圆里画一画。(一生上黑板画)生:通过判断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直径。(直径也可用字母d表示。)(标出)
猜想:直径你能画几条呢? 生:无数条。
师:无数条直径的长度是怎样的呢? 生:相等。
师:这个还需要证明吗?(4)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师:在大家的合作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假如有个圆,它的直径是4厘米。(板书:d=4厘米)你想像一下这个圆有多大,动手画画,确认它到底有多大。生:动手画d=4厘米的圆。师:有两位同学已经画好了,给大家看看。(选取一大一小两个圆)(切换)
请大家评判一下,谁画得对呢? 生:上前评判,可以用尺量。
得出:小圆:d=4厘米,r=2厘米。(板书)大圆:d=8厘米,r=4厘米。
抓住那个画错的:你现在知道为什么错了吧?(强调: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
评价:对的,老师要表扬你,错的,老师要感谢你,你的这个错误可以提醒大家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鼓掌)反馈:下面哪些同学画对的?
师:原来不少同学都画错了呀,下次可要记住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师:你发现了这样一条,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呢?(看上面的数据。)师:原来同一圆内圆的半径和直径之间还存在着这样的关系。师:还有别的方法证明吗? 生:折。(提供圆纸片。)说明理由。
师:把书翻到95页,做练习十七第1题,看看,会填了吗? 生:口答。(5)小结。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圆的~~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指着刚才折过的圆让学生说明。)师:指着直径问:这是一条? 生:直径。
师:沿着直径合上去,问:直径两侧的图形怎样呢?圆还是一种什么图形呢?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看!生:轴对称图形。
师:对啊!圆还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有几条对称轴呢? 生:说说。
师:这无数条对称轴就是圆的~
师:说得真好,你看!数学知识就是这样,它总是紧密相连的!媒体运用说明:识圆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设计了四幅幻灯片,即指出半径、直径,并出示半径、直径的概念。简单的操作,却直观形象,将之与学生的判断、小结、证明、归纳相结合,使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认识的同时,又不致使媒体的运用产生喧宾夺主的嫌疑,恰到好处地运用媒体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适时运用实物投影,将学生的作业完全原始状态地出示于全班学生的面前,提供学生一个相互交流、讨论的平台,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画圆的方法,突破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这一难点。
四、展圆。
1、介绍古代人用切割法“画圆”。
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人民就有了关于圆的记载和研究,你看!(切换)
师:“圆出于方”是说:(点出过程)最初的圆并不是用现在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点出)不断切割形成的。
师: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数据? 生:说说。
2、介绍阴阳太极图。
师:还有一幅图你们肯定也会非常感兴趣。(点出太极图)它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图案,知道它的名称吗?(生说说,点出名称。)师: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生说说,点出)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1、圆在车轮上的应用。
师:这里有五辆汽车,(点出)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生:分别说说。(轮子是圆形且车轴安装在圆心;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但车轴没有安装在圆心上。)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啊,准备先开哪辆?(按顺序播放。)师:你觉得乘哪辆车比较舒服呢?你能用今天学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知识来说说吗? 生:分别说说。
师: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根据半径的长度相等,可以知道车轴到地面的距离保持不变,这样车子就平稳前进了。
师:原来我们平时一直在使用的交通工具,就藏着圆的知识,原来有了圆,我们才有了舒服的汽车坐。媒体运用说明:学生的求知欲是永无止境的,他们并不满足于课本上的那些知识,而在常规教学中,知识面往往显得狭碍。因此,在展圆这一环节中分三个部分拓展学生的知识。一是介绍《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的知识;二是介绍“阴阳太极图”的构成;三是理解“车轴为什么装在圆心上”的道理。这三部分的教学均通过媒体的运用来实现,充分发挥了媒体介绍数学文化的优势,尤其表现在第三部分的教学上:由于受到生活经验和知识的限制,学生对于车轴为什么装在圆心上的认识是不易理解的,且车轮的转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光凭静态的观察并不能清楚地说明其中的道理。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组flash动画,声像结合、化静为动,依次播放车轮是圆(车轴在圆心)、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圆(车轴不在圆心)的五辆小汽车的行驶,形象、生动、清晰,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学习探究,真正从理解的角度直观认识到车轴装在圆心的道理,而在这一过程中对媒体的运用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赏圆。
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现在你对圆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生:分别说说。
2、师:圆与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再次来走近多姿多彩的圆的世界,感受圆的魅力。(播放幻灯片,师边作适当介绍。)
师:有什么感受,还想知道些什么?老师想知道你们在看图片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师:学无止境,终身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养成善学、乐学的好习惯,相信大家一定能在学习中找到无穷乐趣。
媒体运用说明:运用媒体再一次播放一组与圆相关的图片,选取来自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运动现象、文化现象,如:北京天坛、立交桥、桥洞倒影、风车、烟火、溜冰、各种标志、剪纸等等。通过再一次地赏圆,丰富学生对圆认识的同时进一步感悟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感受圆的魅力,受到美的陶冶。
第三篇:《毫米的认识》教学片断及评析
《毫米的认识》教学片断及评析
1、导入新课
师:(指投影仪上的尺子)同学们,你们认识尺子上面的哪些刻度? 生1:我知道尺子上面!大格是1厘米。
生2:我预习时知道尺子上面1小格是1毫米。
师:你们能主动学习,真不错!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面指出1小格来。
(教师巡视)
师:l厘米中间的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毫米长不长? 生:不长,很短。
2.体会l毫米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子上的一分硬币,摸一摸硬币的厚度。(学生活动)
师:再把硬币的厚度对着尺子上面的小格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1分硬币的厚度正好占满1小格。生2:我发现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l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我们一起用手势表示一下。
3.教学1厘米=10毫米。
师: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l毫米呢?请同学们看着尺子仔细地数一数。(作生活动)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生1:我是1毫米1毫米地教,从刻度1数到刻度2是10毫米。
生2:我是从刻度8数到刻度9,又从刻度12数到刻度13都是10毫米。师:通过数尺子上的刻度,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1厘米等于10毫米。
生2:我发现了只要有10个1毫米就可以构成1厘米。
生3:我发现了尺子上不管是哪儿的1厘米,它里面都有10毫米。师:同学们说得好极了。
4.完成课本第66页的“做一做” 师:看图说出回形针的长是多少毫米。生1:圆形针的长是28毫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
生1:我是1小格1小格地数出来的,有28小格就是28毫米。
生2:l厘米是10毫米,2厘米是20毫米,再数上8毫米是28毫米。生3:从3厘米里面去掉2毫米得出28毫米。
师:为什么要从3厘米里面去掉2毫米,你是怎么想的?
生3:假设回形针正好指到3就是3厘米,现在还少2毫米所以要减去2毫米。
师:“假设”这个词用得好。
生4:我是5毫米5毫米地数出来的,5、10、15、20、25,再加上3毫米就是28毫米了。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4:刚才我在数1厘米=10毫米时,发现尺子上面每厘米中间都有一条稍长一点的刻度线,它的左边有5毫米,右边也有5毫米,这样数起来快。
师:你的回答真精彩!同学们,人们在尺子上每厘米中间设计一条稍长一点的刻度线,就是为了方便看尺子。
师:学习了毫米以后,请同学们再量一量,橡皮的厚度是多少毫米?长度又是多少毫米?
(学生活动)
师: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就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评析:
本课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较好地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实。在让学生体会1毫米多长时,杨老师在每张桌子上都摆放了一分硬币,先请学生拿起硬币,摸一摸厚度,把硬币厚度与尺子上小格比一比,师生再一起用手势表示。这样,学生通过实践,突破了难点,较好地建立了1毫米长的表象.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学得实。
2.细。在指导学生看图说出回形针的长是多少毫米时,杨老师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结果,还要讲是怎样看的,又要求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尺子上每厘米中间都有一条稍长的刻度线,人们把它设计在这1有什么好处(看尺子方便、清楚、快。几乎所有的教学参考资料都未提及这一条稍长的刻度线,而杨老师注意到了。由此可以看出,杨老师准备得细,讲得细。
第四篇:对片断教学的几点认识
对“片段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所谓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的,是真实教学场景的一个片段,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部分,教师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展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由于片段教学不受时间、场地和人数的限制,形式比较灵活,近几年来,片段教学作为一种考评形式在教师招聘、职称评审,以及课堂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片段教学的基本特征
1.实践性
这是片段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因为从本质上说,片段教学就是一次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构想具体实施的过程,目的在于体现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2.完整性
片段教学在内容上只是局部的,片段教学不是宣读教案,也不是压缩课堂,而是如同平时授课那样进行施教,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所以,片段教学要有清晰完整的教学步骤。
3.虚拟性
这是片段教学所具有的特征,片段教学虽然在本质上属教学活动,但又与平时的教学活动有所不同,因为平时教学中的实施对象是学生,而片段教学面对的却是评委或同行,因此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带有浓厚的虚拟色彩。
4.预设性
片段教学很多时候面对的不是学生,学生的发言、学生的活动、师生的交流等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而片段教学的虚拟性又决定了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只有精心预设,片段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5.双重性 这是片段教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两种角色,既要呈现教师教的功能,又要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展示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换,时而是教师,时而是学生;要注意语言的转换,时而转述学生的话语,时而对学生进行表扬评价;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选用,做到有问有讲,有讨论有评价,有组织有互动。
6.条理性
片段教学和平时的教学一样,要做到教学过程逻辑性强,层次清楚,同样也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功能。
二、片段教学的基本类型
1.从教学内容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节选与专题两种类型
节选类片段教学是从教材中选取某些片段进行教学,教师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教学过程。专题类片段教学是从某节课中抽取一个专题,或者是一个知识点、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师施教,教师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
2.从教学场景看,片段教学可分为实境与虚境两种类型
实境型片段教学为教师提供了真实的课堂,教师可以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而虚境型则只能面对评委或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进行模拟教学。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为时空所限,操作方便,所以尽管有脱离学生主体之弊,但常常被人们所采用。
3.从选题来源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自定和他定两种类型
自定型是由教师自己选择片段教学的内容,他定型则由他人(专家、评委、组织者)指定选题,教师按要求进行的片段教学。教研活动多采用自定型片段教学,事先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开展教研活动,展示教师的风采。教学技能大赛、招聘和职称评审等多采用他定型片段教学,临时抽签,当场限时准备,依次上课,以考查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
三、片段教学的教学形式 片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带有浓厚的虚拟色彩,那么没有学生的教学活动是如何进行的?通过什么形式来反映师生双边的活动状况呢?为此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进行施教。
1.单口相声式
单口相声式,就是教师身兼师生双重身份,自问自答,自言自语,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清楚地展示出来。教学时,教师既要说出自己的教学流程,又要预设学生的回答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像单口相声演员一样,要模仿学生的语气,甚至要模仿学生的表情动作。运用单口相声式,学生的活动、发言,可以通过“老师,„„”的开头语,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清楚地区分开来,清晰地再现了师生双方的活动情况。
2.重复评价式
重复评价,就是通过教师重复学生的发言、评价学生的发言来展示师生双边的活动情况,展示师生的互动过程。运用这种方式体现师生双边活动时,一定要配以肢体语言,有意识地将评委或其他老师想象成学生,时不时地用眼神、微笑和他们交流,切忌站立不动,表现呆板、拘谨。
3.转述说明式
有时也可以采用教师转换叙述的方式,将学生的回答内容清晰地转述出来。教学时为了节省时间,就可以采用转述说明的方式。若过多采用这种方式,容易使片段教学听起来好像成为说课中的“说教学流程”环节,会给听课者造成将说课与片段教学相混淆的感觉。因此,这种方式宜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使用,以便节省教学时间,展示完整的教学过程。
四、片段教学的教学设计
片段教学设计与平时的教学设计有明显的区别。笔者认为,片段教学设计应注意“五要”,现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与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个片段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进行片段教学设计。
1.内容选择要适中
片段教学的时间一般是12~15分钟,所选教学内容不能太多,否则就无法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适量的内容。如围绕《有余数的除法》进行片段教学,设计三个活动:(1)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分一分,看看能摆几组?还剩下几盆?(2)怎样用竖式来计算?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然后着重引导剩下的“3”在算式中是什么数?表示什么?(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例3”的表格,再进行小组交流,发现了规律——余数都比除数小。这样让学生通过操作感受、尝试体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加深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而对于教材中的巩固练习“做一做”可以完成,而其他综合练习则不宜安排在这个片段进行。
2.目标确定要明确
由于片段教学的内容只是课时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片段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片段教学目标要根据所教学的具体内容而定,要求更细、更有针对性,而没有必要必须要体现三维目标。因此要对课时目标进行全面把握,把握好课时目标与片段目标的关系,对片段知识点对应的目标要有所侧重,准确定位片段教学的目标。如《有余数的除法》的课时目标为:认识余数,理解余数的意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感悟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因此,在整个片段教学中,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去实施。
3.教学重点要突出
课时教学的重点有时就是片段教学的全部内容。因此,片段教学必须要集中时间和精力解决好教学片段中的重点问题,使各环节教学都服务于这个教学重点。如《有余数的除法》这个片段教学,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有23盆花,每5盆分成一组,可分几组?还剩下3盆够一组吗?算式是怎么列呢?一般情况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互动、新旧知识对比就会认识余数,了解余数的意义,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个知识点。
4.环节安排要紧凑
片段教学时间短,因此,对教学结构的安排更要紧凑,各个环节要一环扣一环。结构安排要求做到前后衔接,过渡自然,层次清楚。如《有余数的除法》这个教学片段,在安排“复习——探究(尝试、认识、发现、体验)——应用”这三个教学环节中,要注意做好三方面:提出的问题要层层深入,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分配时间要合理,复习大约用2分钟,认识余数以及新旧知识对比活动大约用6分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用4分钟,归纳总结环节大约用2分钟;要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归纳,本节课运用了哪些教法与学法,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教学环节安排科学、紧凑,才能促进片段教学的最优化。5.方法选择要合理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片段教学里,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如《有余数的除法》这个片段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法可选择启发点拨法、观察对比法等,学法可选择尝试计算法、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小组合作法、讨论交流法等。同时,要注意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只有合理、灵活地使用教法与学法,才能有效地提高片段教学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圆的周长”片断赏析-教学教案
“圆的周长”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第十一册教学内容,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答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目标是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探索过程,初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情感目标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现节选几个有创新的片断,与各位同行探讨。片断一:
开始上课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谈,老师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大家还记得吗?”“整数”、“小数”、“自然数”、“分数”学生纷纷回答,老师继续说:“你能说出一个小数吗?”学生举例:“0.3”、“5.2”„„老师接着说:“你能说出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吗?”有的学生说:“我知道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老师问道:“还有哪些同学对π有一些了解,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生1:“π也就是圆周率。”生2:“祖冲之研究了圆周率。”生3:“圆周率是3.1415926„„。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老师适时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史: 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的很多数学家都在研究它。公元480年,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充之就计算出π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把π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第一个人,直到一千多年后,欧洲人才求出来。祖充之在数学上的伟大贡献得到了世界的公认。1959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三枚宇宙火箭,第一次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把其中一个。定名为“祖充之山”,由此可见,祖充之在国际上享有崇高荣誉。1946年,人们开始用计算机计算圆周率,试图把它算出来或发现它的规律,算到了620位,但是没有获得成功。到1999年,日本的两位科学家把π值精确到2061亿位,如果把这些数字全部记录下来长度可达421185千米,如果用a4纸把这些数字一个挨一个的打印出来,这些纸落起来的高度和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塔一样高,即使是这样,人们还是没有算出它的结果。
在老师讲述的过程中,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个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就连平时那些坐 不住的学生,此刻也深深地被故事所吸引。这时,老师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对于这样奇妙的一个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1:“我想知道π是怎样算出来的?”生2:“我想知道π到底是多少?”„„老师顺势点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π。”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数学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发生与发展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找到一个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契机: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史,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实践的效果: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的过程中,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充之在数学上做出的伟大贡献,以及在世界上享有的胜誉,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同时,在研究圆周率的漫漫历史中,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们付出了很多艰辛,但至今仍没有计算出它的结果,使学生对这个奇妙的数产生了神秘感,产生了研究的欲望,因而提出了“圆周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圆周率到底能不能算出来?”等一系列疑问,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收到较好的效果。正如新大纲所要求的,不仅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使探究、发现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陶冶。片断二:
在探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老师请各小组讨论:要想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 倍数关系需要做哪些工作?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出示探究建议:(1)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2)记录数据;(3)进行计算;(4)得出结论。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的探究材料有:纸杯、硬币、圆形杯子垫、硬纸片剪的圆、纸剪的圆、布剪的圆、直尺,线绳、水彩笔,剪刀。每组学生可以从学具盒中选出2--3个圆形学具进行测量,把数据和结论填在表中。(表如下)圆的直径圆的周长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1 2 3 4 在汇报交流时,各组测量的方法多种多样:
方法1:用硬纸片剪出的圆或圆形纸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方法2:先用线绳绕在纸杯口,然后再把线绳拉直测量长度。
方法3:先用剪刀沿着布圆或纸圆的周长剪下一条,剪得越细越好,再测量布条或纸条的长度。
方法4:先用水彩笔沿着硬币的圆周长涂上颜色,然后将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量纸上留下的痕迹的长度。
各组汇报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之后,老师问学生:“虽然大家的算出的结果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观察后发现:“都是3倍多一些。”老师进一步激疑:“为什么大家算出的结果会不一样呢?”老师的问题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问,引发了学生深入地思考,过了一会有同学说:“可能是我们在测量圆周长时有误差吧)这时,老师借机介绍科学的研究方法“割圆术”(老师一边讲述,一边演示电脑课件):
我们的祖先也曾用这种方法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后来,人们发现,圆的周长是无法精确地测量出来的,于是改进了研究的方法。把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看作是圆的周长的近似值,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后来,又把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数加倍,得到圆内接正十二边形,再加倍得到正二十四边形,边数越多越接近于圆,它的周长也越接近于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也越来越精确,但是人们发现,它永远也算不完,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数,人们把它命名为希腊字母π,于是人们就用π来表示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这种研究的方法叫“割圆术”。
听了关于“割圆术”介绍,有的学生恍然大悟地点着头,嘴里情不自禁地说着;“噢,原来这么回事),有的学生还在若有所思地回味着、思考着,„„,从学生的表现来看,显然对“割圆术”颇感兴趣。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学生对“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数学教学内容始终反映着显性的数学知识(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和隐性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这两方面。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形成优良思维素质的关键。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我在设计“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一教学环节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为这正是一个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的很合适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想办法测量圆周长的过程中,由于圆的周长是曲线,无法直接用直尺测量长度,这对学生的原有认知是一个挑战,无论学生想到哪一种都方法,都是在想方设法把曲线变成直线去测量,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激起学生心中的疑问之后,适时地介绍“割圆术”,不仅渗透了“极限”的思想,而且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引发了学生爱科学,尊重科学的积极情感,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片断三:
在巩固应用部分,我以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作为素材,设计练习题: 第一组练习: 出示史家胡同小学操场的照片: 老师提问:“这是我们学校的操场,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里面有圆形吗?”学生一看是自己的学校,积极性很高,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找。学生很快观察到“罚球区是圆形的。”老师提出问题:“要想知道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回答:“测量圆的直径。”老师提供数据:“我们班的体育委员帮大家测量了一下,这个圆的直径是3.4米,你能算一算这个罚球区的圆周长是多少吗?”学生兴致很高地算了起来。第二组练习:
出示史家胡同小学操场另一个角度的照片: 照片一出,学生立刻发现:“大树的围栏是圆形的。”“大树的树干是圆形的。”老师提出问题:“要求大树围栏的周长,该怎么办?”有的学生还是想先测量围栏的直径,再计算圆周长。但马上有学生提出异意,生1:“测量围栏的直径不方便,因为有大树在中间挡着。”生2:“测量围栏的半径也不方便,中间也有大树挡着。”听了生1和生2的发言,大家觉得有道理,那该怎样测量呢?这时,生3提出:“可以用皮尺直接测量围栏的周长。”很多同学恍然大悟:“噢,对了),生1自言自语“这么简单的方法,我怎么没想到)正在学生颇有兴致地进行交流时,老师抓住时机又进一步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大树的直径,有什么办法?”生1:“先测量大树树干的周长,再算出它的直径。”生2:“先用两块很大的木板把大树夹在中间,然后测量两块木板之间的距离。”生3:“把大树锯开,测量横截面的圆的直径。”有的学生提出生3的方法不好,如果把大树锯开,就破坏了生态环境。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第一种方法比较好,既方便可行,又不浪费。这时,老师提供数据:“我测量了一下,这棵大树树干的周长是3.6米,你能算一算树干的直径吗?”学生迫不及待地算了起来。
在计算第一组题和第二组题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在积极地参与,脸上始终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第三组练习:
出示史家胡同小学运动会六年级接力赛跑的照片:
在放录像的过程中,由于都是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让他们感到非常亲切,颇感兴趣。这时,老师提出问题:“这是我们六年级四个班在进行接力赛,他们为什么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呢,你们知道吗?”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他们沿着不同的圆周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