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

时间:2019-05-13 02:2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

第一篇:试论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

试论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教师此阶段的教学不应超越教学要求的范围,或者舍本逐末。以诵读为主,是古诗文教学的关键所在,让学生在吟诵中感受到诗歌的美,通过背诵,实现古诗“量”的积累,充分吸取古代文化的精华,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达到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古诗文 语文教学 诵读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源源不断的滋养着炎黄子孙。与古代圣贤对话,认识并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这是语文教学当仁不让的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学生应该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小学低年级,则明确的提出了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语文课程标准》如此明确地规定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我们在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文教学中将如何贯彻呢?本文将在这方面试着探讨,希翼抛砖引玉。

一、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古诗文素养

古代的诗词文,是先贤留给我们挖之不绝的富矿,我们在这片沃土上可以从很多方面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赏析古诗文,可谈诗文的语言风格,意境,表达技巧,诗中所塑造的形象等等,但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还为时尚早。是不是学生暂时不 1 学,我们老师就可以不管,甚至也不了解呢?虽说不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像专家一样对一首诗作全面、深刻、独到的评析,但对古代诗歌还是应该有基本的鉴赏能力。不知道诗中的优美意境,又怎能感受到诗中那一幅幅画面的美呢?连自己都没有感觉到诗的美,又怎能让诗中的美感染学生呢?由于一些老师自身古诗文文化素养积淀的“贫血”,对古诗文的教学认识不足,导致教学观念陈旧落后,对古诗文教学仅仅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文就了事,这样的教学是没有生气的教学,其效果自然让人失望。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时,虽然一些教学参考书告诉我们全诗通过描绘作者从白帝城到江陵时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的景色,抒发了当时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但诗中并没有直接说出“行船的轻快”,而是通过以路程之远﹙千里﹚和用时之短﹙一日﹚用对比的方式含蓄地表现了出来,以“行船的轻快”来烘托出诗人因突然遇赦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如果连“对比”、“烘托”这样的表现手法都不知道,那我们是无法理解诗人抒发的真情实感。对一些知识,要求学生可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老师则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老师要自觉地不断学习古代诗文,具备一定的古诗文鉴赏能力,要让教材里的古代诗歌先陶冶了我们老师的情感,才会通过老师的教学感染学生。

二、小学低年级古诗文教学必须放在其教学要求之内来教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还只是注意整体,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思考,且比较笼统,不够精确,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只是得到初步发展,如果让他们去感受诗歌中的意境,在选材、立意、构篇、遣词等方面对诗歌进行评价,那未免太“拔高”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了只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至于诗歌其他方面的学习则是以后的事了。其实,不管是古诗 2 文的教学,还是白话文的教学,都必须服从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要求,都必须重视字词句的教学,这是基础,也是重点。所以,这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亦是应围绕字词句来展开教学。

三、古诗教学的重点

字词句的教学是低年级古诗文教学的重点,每篇课文后面都有该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如《登鹳雀楼》﹙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2课﹚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生字是:登、鹳、雀、依;《江雪》﹙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4课﹚是:绝、径、踪、孤、蓑、笠、翁、独。对于这些生字词,教师不但应要学生读得准﹙字音﹚,而且还要让学生写得正确,写得规范﹙字形﹚,这是构建学生未来知识大厦的基础,老师们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抓得比较扎实的,无须多说。

既然是古诗文教学,还是有其特点的,即除了字词句的教学以外,对古诗文的诵读教学也是教学的另一教学重点。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是应“诵读”。由于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着较大距离,学生自主理解难度较大,于是,现在常常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写作特点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云云。在教学时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和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等方面花的时间比较多,生怕学生对诗意理解不够。等把这些讲完,时间也就剩所无几,再读读背背,一节课也就草草收场。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是本末倒置,抓到芝麻,丢了西瓜,不可取。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诵读应是古代诗歌整体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理解诗句的意思,诗中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等倒是其次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在诵读中能有感悟即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 3 会吟”,强调的是学习唐诗的关键“吟”,即吟诵;鲁迅先生在《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记实散文中描写了小时候老师教学的情景: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文中的描写传神刻画了老师吟诵古文的神态;杨振宁博士也谈到的:在他上一年级时,父亲教他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后,才逐渐领悟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犹恐相逢是梦中”等只有过来人才可能真懂的诗句。从上面举的例子可以看出,古诗文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采用各种形式的诵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第二篇:论文《浅谈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

富源县大河镇大河小学 刘政权

论文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教师此阶段的教学不应超越教学要求的范围,或者舍本逐末。以诵读为主,是古诗文教学的关键所在,让学生在吟诵中感受到诗歌的美,通过背诵,实现古诗“量”的积累,充分吸取古代文化的精华,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达到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古诗文 低年级 诵读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源源不断的滋养着炎黄子孙。与古代圣贤对话,认识并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这是语文教学当仁不让的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学生应该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对于小学低年级,则明确的提出了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语文课程标准》如此明确地规定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我们在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文教学中将如何贯彻呢?本文将在这方面试着探讨,希翼抛砖引玉。

一、教师应具备古诗文素养

古代的诗词文,是先贤留给我们挖之不绝的富矿,我们在这片沃土上可以从很多方面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赏析古诗文,可谈诗文 的语言风格,意境,表达技巧,诗中所塑造的形象等等,但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还为时尚早。是不是学生暂时不学,我们老师就可以不管,甚至也不了解呢?虽说不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像专家一样对一首诗作全面、深刻、独到的评析,但对古代诗歌还是应该有基本的鉴赏能力。不知道诗中的优美意境,又怎能感受到诗中那一幅幅画面的美呢?连自己都没有感觉到诗的美,又怎能让诗中的美感染学生呢?由于一些老师自身古诗文文化素养积淀的“贫血”,对古诗文的教学认识不足,导致教学观念陈旧落后,对古诗文教学仅仅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文就了事,这样的教学是没有生气的教学,其效果自然让人失望。

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时,虽然一些教学参考书告诉我们全诗通过描绘作者从白帝城到江陵时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的景色,抒发了当时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但诗中并没有直接说出“行船的轻快”,而是通过以路程之远﹙千里﹚和用时之短﹙一日﹚用对比的方式含蓄地表现了出来,以“行船的轻快”来烘托出诗人因突然遇赦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如果连“对比”、“烘托”这样的表现手法都不知道,那我们是无法理解诗人抒发的真情实感。对一些知识,要求学生可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老师则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老师要自觉地不断学习古代诗文,具备一定的古诗文鉴赏能力,要让教材里的古代诗歌先陶冶了我们老师的情感,才会通过老师的教学感染学生。

二、古诗文教学不可舍本逐末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还只是注意整体,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思考,且比较笼统,不够精确,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只是得到初步发展,如果让他们去感受诗歌中的意境,在选材、立意、构篇、遣词等方面对诗歌进行评价,那未免太“拔高”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了只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至于诗歌其他方面的学习则是以后的事了。其实,不管是古诗文的教学,还是白话文的教学,都必须服从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要求,都必须重视字词句的教学,这是基础,也是重点。所以,这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亦是应围绕字词句来展开教学。

三、古诗教学的重点

字词句的教学是低年级古诗文教学的重点,每篇课文后面都有该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如《登鹳雀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生字是:登、鹳、雀、依;《江雪》二年级上册第24课﹚是:绝、径、踪、孤、蓑、笠、翁、独。对于这些生字词,教师不但应要学生读得准﹙字音﹚,而且还要让学生写得正确,写得规范﹙字形﹚,这是构建学生未来知识大厦的基础,老师们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抓得比较扎实的,无须多说。

既然是古诗文教学,还是有其特点的,即除了字词句的教学以外,对古诗文的诵读教学也是教学的另一教学重点。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是应“诵读”。由于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着较大距离,学生自主理解难度较大,于是,现在常常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写作特点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云云。在教学时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和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等方面花的时间比较多,生怕学生对诗意理解不够。等把这些讲完,时间也就剩所无几,再读读背背,一节课也就草草收场。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是本末倒置,抓到芝麻,丢了西瓜,不可取。

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诵读应是古代诗歌整体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理解诗句的意思,诗中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等倒是其次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在诵读中能有感悟即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强调的是学习唐诗的关键“吟”,即吟诵;鲁迅先生在《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记实散文中描写了小时候老师教学的情景: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文中的描写传神刻画了老师吟诵古文的神态;杨振宁博士也谈到的:在他上一年级时,父亲教他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后,才逐渐领悟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犹恐相逢是梦中”等只有过来人才可能真懂的诗句。从上面举的例子可以看出,古诗文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采用各种形式的诵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四、做诗人的朋友。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闪闪发光的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学习古诗词,更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该尽自己的全力去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爱上古诗词。总之,“教无定法”,教授古诗词的方法千千万万,以上的几种方法,只是我个人的薄见,希望我们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课标为准绳,与时俱进,在各自的教学中都能有所收获。

第三篇:小学低年级节奏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初探

摘要:节奏作为音乐的灵魂、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原动力。音乐犹如千军万马,是节奏把它们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根本形不成音乐,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而在目前的音乐教学中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节奏的训练不可忽视,为了达到掌握节奏的目的,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循序渐进的进行节奏训练。

关键词:音乐 节奏 训练

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感受到小学低年级的节奏教学,应着重加强学生的节奏创编活动的练习。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去引导,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那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去体验音乐中的节奏,我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例举几点:

一、听说节奏训练

对于低年级初学节奏时,我一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听说节奏练习。

⒈只有在倾听音乐中,才能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开展了各种听觉训练,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如火车声:轰隆轰隆;钟表:嘀嗒嘀嗒;小鸡叫:叽叽叽叽;青蛙叫:呱呱呱呱等。

节奏,让学生用耳朵去聆听,去感知各种各样的节奏,我播放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声音(如:火车声、汽车声、风铃声、走路声、钟表:嘀嗒嘀嗒;小鸡叫、青蛙叫等),让学生猜一猜,由于猜一猜是低年级学生的爱好之一,固然兴趣浓厚,当我播放火车声呜—呜—,学生一听就知道是火车的声音,听着听着便会将词、节奏脱口而出,同时对节奏的长短、强弱、高低掌握的也不错。此外,还让学生听一些伴奏(包括前奏、间奏、尾奏),听多了,学生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把节奏哼了出来。

2.说节奏,结合刚才听了的声音节奏外,还让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还听到了哪些声音的节奏。此时孩子们就会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对节奏就有所感悟,慢慢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

因此,听说节奏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动口能力等,也为以后的视唱练耳打下基础.二、模仿节奏训练

低年级学生善于模仿,模仿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模仿成人的活动,模仿各种小动物,他们都乐此不疲,我们老师要给学生多多示范,在示范时,必须要准确、规范、到位,在音乐声中完整的进行示范,使学生对音乐的动作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我认为模仿节奏应抓住这几点:

1、进行语言节奏练习。让学生从语言出发掌握节奏,如:念句子、念儿歌,有节奏的念。如二年级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抓住节奏ⅩⅩ ⅩⅩ∣Ⅹ Ⅹ

①ⅩⅩ ⅩⅩ∣Ⅹ Ⅹ ②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Ⅹ

自己 洗衣 服 呀 大家 一起 洗 手 洗手 洗手 洗 手

自己 梳头 发 呀 大家 一起 刷 牙 刷牙 刷牙 刷 牙

再如: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

小房 子 大房 子 石头 房子 木房 子

2、动作模仿。根据一些简单的节奏型,师示范动作(拍手、拍腿、跺腿、耸肩等),让学生模仿,培养他们学习节奏的敏感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感知节奏。

如节奏型:① 师(拍手)ⅩⅩ Ⅹ∣ⅩⅩ Ⅹ∣

②(拍腿)Ⅹ Ⅹ∣ⅩⅩ Ⅹ∣

③(跺腿)Ⅹ ⅩⅩ∣ⅩⅩ Ⅹ∣

④(耸肩)Ⅹ — ∣Ⅹ —∣

3、语言动作同时模仿。师有节奏地边说边做动作,利用多种节奏(如二拍

子、三拍子、四拍子等)给学生示范,学生模仿,培养他们动作的协调性。如:①师拍手(念)Ⅹ Ⅹ ∣Ⅹ Ⅹ Ⅹ∣ ② ⅩⅩ ⅩⅩ∣Ⅹ Ⅹ Ⅹ∣

请你 跟我∣这 样 做∣ 请你 跟我∣这 样 做∣

生模仿(念)Ⅹ Ⅹ ∣Ⅹ Ⅹ Ⅹ∣ ⅩⅩ ⅩⅩ∣Ⅹ Ⅹ Ⅹ∣

我就 跟你∣这 样 做∣ 我就 跟你∣这 样 做∣

三、激发欲望 表现节奏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音乐实践的过程。由于学生之间有着个性差异,因此对于同一个音乐作品的理解、想象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随之他们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动——是表现的一种形式,恰恰也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这一特点同样可以发挥到节奏教学上。

例:教学 4/4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让学生试着拍一拍并寻找这条节奏每小节之间的特点(熟悉整条节奏)

2、教师范奏(打击乐器)让学生初次感受整条节奏的节奏感。(感受)

3、自由练习,找出你觉得最困难的地方,我们一起学习。(难点节奏:x咚 –”像什么发出的声音引发到“x-”)。

5、自编儿歌、口诀等,教师提醒可以是一首歌、一首诗、一串数字、一首童谣等等,并带上自己创编的内容按着节奏说给旁边的同学听,听听你们说的是同样的节奏吗?(理解、创编)

6、把儿歌等展示给所有的同学看,教师要肯定学生优秀的文字创编,但同时更要让另外同学找出他在节奏上的缺点或错误,以求得其余学生更准确的节奏。

7、教师借用学生的各种创编内容把节奏准确的念、拍,让学生们一次又一次的熟悉掌握节奏。

例:4/4 x x x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1 2 3 4 5 上山 打老 虎 老 虎 呀 打不着 打到小松鼠

床前明月光 疑是 地上 霜 举 头 呀 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8、齐说、生生互说、单个表演说等多种形式加以练习,并给予录音,让学生们看看自己的创编成果(身体动作拍手、跺脚等多种器官的参与)。

这样,学生们表现异常积极,尤其在单个表演说的时候,气氛特别高涨。同时,允许学生不完全、不正确的念读,并及时肯定这些学生的创编闪光点,让不同的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音乐节奏的魅力,从而在逐步积累与发展中学会如何去理解、表现音乐节奏。

四、用各种打击乐器训练节奏

打击乐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敲敲打打,本来就是学生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打击乐器很陌生,当我将各种打击乐器展现在他们眼前时,个个

学生都瞪大了眼睛,非常的激动,迫不及待地想玩一玩,我及时捕捉他们这一份迫切,对他们进行各种打击乐器的节奏训练。

1、学习碰铃、三角铁、响板、木鱼、砂槌等打击乐的节奏,同时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除了认识的打击乐器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可利用一些道具(如盆、铁桶、筷子等),去敲一敲,听一听,去创造自己的节奏。

学生在学习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一是爱玩乐器,二是在不知不觉中初步感受到各种乐器的音色,还懂得如何敲出特别好听的声音,可谓是一举多得。

2、用打击乐器合奏

利用各种打击乐器,根据节奏型进行合奏,或给小乐曲配上伴奏,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

五、开发潜能 创作节奏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小学音乐创作实践内容包括:(1-2)年级能运用人声、语言、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的节奏或旋律;对于刚刚接触到创作的学生来说,给一条节奏配上旋律似乎难了些,所以,我注重了对学生创作节奏的潜能的开发,让学生在自主的音乐节奏创作中,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益。

1、让学生给节奏卡上的节奏进行创作要求创作的节奏具有紧张、有趣、高兴、抒情等不同情绪的节奏短句,让他们从自己的创编中获得情感的认识和感受。

2、用不同的节奏表示动物不同的行走和行走时的不同心情。

例:愤怒的老虎 xxxx xxxx ;高兴的小白兔 x x x x x x 等以学生最喜爱的动物为切口进行教学,有利于避免学习的枯燥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学习了节奏创作。

3、给予一些日常用语、运动项目等配上节奏,并说一说,做一做。

例:①日常用语如:“你是谁?”(可以带上不同的节奏来问)你 是 谁? 她 是 刘 晓 芳

3/4 x x x 和x.x x-等 4/4 x x x x x 和 x x · x x x 等

②运动项目:跳绳(单脚 双脚)、走路(快走 慢走)、跑步、跳皮筋(花样跳法)等都可以拿到节奏学习上,因为这些都是学生们经常接触的事,非常熟悉,而且给它们以多种节奏形式表现来得比较新奇,学生们都感到好奇,都想试一试,这也符合了学生好动、好奇、好玩的性格特征。

4、改变已经学会演唱的歌曲的节奏,体会不同节奏带来的不同音乐特点,享受自己的创作成果,从而认识学好节奏的重要性。

总之,学习节奏是小学唱歌、舞蹈、视唱、器乐、欣赏等诸多学科的支柱,学生学习节奏时,只要有老师的正确引导,从课堂各个细节入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才能确切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学生的潜力也能够得到最大发挥。这些都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在学生身上我看到了一些成功,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我相信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只有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样式和开拓新的教学领域,才能享受到创造带来的无穷乐趣。

第四篇: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茶铺完小 肖秋群

众所周知,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到读和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可长期以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那么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人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呢?我认为应让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千变万化。

一、轻松愉快,主动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采用直观手段。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不约而同的迷上“动画片”。针对这一现象,识字教学时,可以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诱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如教“春”字,先出示“三个小朋友在阳光明媚、杨柳依依、草绿花红的环境中游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使他们形象感受“春”是四季中第一季的含义。接着,凭借画面上三个小朋友在阳光中游玩的情景,与汉字“春”建立起识记联系,把“春”分解成“三”“人”“日”三个部件,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编识字儿歌:“三个小儿乐悠悠,红日晴天去春游。”然后,小结记字方法后指导书写。这样通过动画、儿歌等形式,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识字,效果十分理想。

2、开展游戏活动。小学生天性喜欢游戏,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刚刚从绚丽多姿的游戏、玩耍的世界中踏入校门,如果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上过早地压上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不但达不到识字的教学目的,而且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要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儿歌、操作、动手模拟等活动,让他们的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以“动”激活识字教学。比如,琅琅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低年级的儿童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把一些字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进行记诵,有利于学生主动识字。如教学“情”时,因“青”的构字率较高,前面也学过了“清”字,所以,利用识字儿歌:“山青青,水清清,心头有事情。看东西用眼睛,出太阳天气晴,说话嘴边常带请。”把“清、青、请、情、晴、睛”都编了进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清”这个字,复习了“情”,还渗透学习了“睛、情、青、晴”,妙趣横生。“己、已、巳”是易混字,“堵巳不堵己,堵了一半就是已”,孩子在一句简短的歌谣中加强记忆,分清了“已”和“己”的字形,又拓展学会了“巳”。又如“荷——有个小孩儿叫小何,头戴一顶大草帽,草帽圆圆绿油油,原来是片大荷叶。”“飘——二小头上飘西风。”“想——相片放在心口上,天天看了都会想。”从学生自编或在家长的帮助下编创的儿歌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学生的识字能力在逐步加强。

二、充分利用“语文园地”,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材中“语文园地”的设计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开放的学习方式,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激励每位学生都去发现,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语文园地一”中“我的发现”向学生提出“今天发现了两种识字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哥──歌”“古──故”等 13组字,让他们自己说一说发现了哪种识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可在互相交流中,根据自己的实践所得对这些识字方法,进行选择和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的读书和识字方法。再如学习“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扌”旁的字和动作有关,在识字中,先让学生读一读“摔”“拦”“拾”“摸”“拨”“擦”这些字,而后将这些字编在句子里,如:“你摔了东西,我拦住你,又帮你拾起来,摸一摸你的手,拨开你额上的头发,擦掉你头上的汗水”,并引导学生自己来编,这种练习学生最喜欢参与,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的过程中教给学生识记形声字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识记生字过程注意发现、运用,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既认识了字,又有总结出汉字形体的一定规律,从而体味到汉字的构字特点,引导主动、高效识字。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识字

阅读是识字的目的,也是识字的途径。因此识字和阅读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识字。文中识字,主要是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有识字意识。如学生自读课文时,画出不认识的字。

在汇报读书情况时,学生利用听读、指读等方式,强化在语言环境中记字;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读不正确的主要原因是字不认识),对认读字用投影、板书等方式加以强化。案例:《两只小狮子》

第二自然段认读字较多,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分别打出这两句话,也可以在句中把认读字套红,指导学生边认字,边读文。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考虑识字的需要加以板书,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板书。案例:《棉鞋里的阳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全文的把握情况(说说课文讲什么事),板书并认读字词: 棉鞋里的阳光 妈妈 晒棉被 小峰 晒棉鞋(摆)

在读奶奶盖着晒过的棉被很舒服时,让学生画一画表示奶奶动作的词,教师在反馈时板书“脱、躺、合上眼睛”,指导学生认读。案例:《两只鸟蛋》

在学生整体感知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体会我对鸟蛋的喜爱时,必然涉及“取”和“拿”的不同,“凉凉的”等词语,板书认读。讨论:妈妈为什么说鸟妈妈一定会着急?(板书“一定”认读)“我听了妈妈的话怎样想,怎样做?”(板书“连忙”“轻轻地”“送还”认读)。

这样把识字和指导朗读、理解内容、发展思维、培养语感结合在一起,使识字更有情境,也易于学生对识记字词的理解。

四、贴近生活,主动识字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小学生识字,并不是从零开始的,研究表明,6岁以前的儿童就已知一千多个与汉字相应的事物。如果教师能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唤起学生大脑皮层中沉睡的信息,产生亲切感,提高识字效率。

1、利用生活情境识字。比如学习“染”字,教师的讲台上摆放着一个水彩盒、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教师用水调好各色颜料,用镊子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红色的水彩中,蘸了片刻,棉球被染成了红色。教师又夹起一个棉球放到绿色的水彩中蘸了片刻,棉球被染成了绿色。教师又让几个学生将几个棉球染成黄色、紫色、蓝色。之后,告诉学生:棉球浸到红、绿等水中,由白变成了红、绿等颜色,这就叫“染”。大家看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木”表示一种植物,它能榨出使物体着色的颜料;“氵”表示制成染料还需要加上适量的水(师指“染”字的左上角),把要染的东西放进这有颜色的液体中,经过多次浸、晒,东西就着色了,这个“九”就是表示多次的意思。这样,在愉快的实验中,学生理解了“染”字左上方的三点水、右上方的“九”的来历,悟出了下方“木字底”的理据。于是,“染”字随着这个有趣的实验,深深地扎在学生的脑海中,既准确地感知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

2、学生熟悉的事物,是识字教学的最好教具。它既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化学生对汉字本源的认识,又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识字教学要与学生周围事物紧密联系”的观点。

开学一周后,我们把教室里的可视物品贴上写有拼音及汉字的标签,平时触目可及,老师在拼音教学时可以适当引读,下课与学生闲聊时还可以随机抽查。这样利用生活环境,在熟悉拼音的同时,学生就能认识50多个难度较大的字。另外,我们学校开设的课程很多,课程表里的汉字学生每天都要接触,我们要求任课教师课前注意提醒一下,这样又帮助学生认识了不少字。给实物贴标签,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好方法。教师鼓励学生给学校或家里的用品贴标签,利用学生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来识字,有益于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学生自制卡片或纸条,写上字词贴在物品上,例如在“筷子”上贴上“筷子”两个字,“写字台”上贴上“写字台”三个字,将家中的一些常用物品都贴满了字条。有的家长把“酱油”“麻油”“醋”上的标签揭下,让孩子自己去辨别,然后贴上自制的标签;把“味精”“白糖”和“盐”分放在三个一样的小盒中,让孩子去区分它们的不同并贴上正确的标签。在学校里,学生们也在课桌、讲台、黑板上贴上字卡。班级布置也尽量让学生们动手,如“卫生角”“图书馆”“自然角”的标牌都让学生试着写。陶行知先生说:“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连在一起教。”在给实物贴标签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认识了许多字,而且激发了强烈的识字兴趣。

3、走出课堂,参与实践,拓展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

我通过以下方法,拓展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一是走出课堂,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识字。例如:第一组课文学完后,教材安排了找春天这一内容,我组织学生带着教材中的问题走向生活让学生在家里、学校、野外找春天,并要求学生把找到的“春天”表达出来:自己动手做成卡片,卡片上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写出来,或用图片代替,或让爸爸妈妈写出来,学生课余互相交换卡片,互相做小老师一起读一读,学生从中可以巩固课上学过的字,也可以新认识一些字。二是把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生活中自主识字。教材源于生活,教材离不开生活。如读了《要下雨了》《小壁虎借尾巴》《称象》《看电视》等课文,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观察,或动手做一做,在实践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巩固生字。再如提示学生在放学的路上注意路边的广告牌、节假日记住节假日名称。注意加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随时随地学语文、用语文,课内所学在课外得以巩固,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语文素材的习惯。

识字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乃至于更多的后继者们来不断地探索,还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更多、更好的尝试。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汉字的历史添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第五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方法范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的有效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理论支撑。因此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教学的有效方法,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小学生的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但普遍好动、好奇心强,尤其对新奇动人的事物较敏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捕捉学生的兴趣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数学的学习不再枯燥无味。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策略谈谈我的观点与做法:

一、合理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合理创设有趣味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就必须精心创设情景, 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促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 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但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有价值的、有效的,应蕴涵一定思考深度的数学问题,即能让学生“触景生思”,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或挖掘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

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两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利用生活知识感悟数学内涵。

(2)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主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特强,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刺激而激动、兴奋。因此,合理传设学习环境,可以引起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二、恰当使用教具、学具。教具和学具是连接学生生活实际与数学抽象的桥梁,是学生探索与合作的物质基础,对于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助于新课标要求的非智力目标的达成。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而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手段主要靠直观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实物教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它能起到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的效果,如我们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因为这是新的运算知识,学生以前只学过加法和减法,乘法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想出它的意义的。如果我们使用教具教学,把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过渡到乘法的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摆教具时也应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应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棒,再摆两份数目相同的,最后摆很多份数都相同的,让学生觉得加法的累赘,再介绍乘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乘法的意义,很乐意去学习乘法。可见,学具使用的恰到好处,有利于新知识的过渡、也可以摆脱枯燥的学习气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又如在教:“小明有9本书,小红有5本,小明拿几本给小红,小明和小红同样多?”学生都错认为9-5=4(本)。如果事先让学生动手摆两排个数不等的圆片,从中可以发现一排圆片的增加蕴含着另一排圆片减少的相互依存关系,就能马上意识到此题的本质意义,不会出错。

三、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加强数学课本材料的实用性。

从学生日常的买菜、买学习用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于是,我在备每一节课时都要想到所讲知识与哪些生活的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尤其我们农村小学的孩子,生活中到处与数学联系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做到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生活例子,就替代乏味的课本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知识的,就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知识;总之,数学教学就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我让学生“创作”应用题,学生们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杯牛奶5元,一个面包比它贵3元,我喝了一杯牛奶和一个面包,你们说我用了多少元?”;“我妈妈买了2斤苹果,买的梨是苹果的5倍,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斤水果?;小丽有45元钱,比小明多7元,小明有多少元?”由于题材来自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学生发言积极、语言流畅,思维呈多极化和多元化,得出“雪融化后是春天而不是水”的新思路,因创造而倍感兴奋,更能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只有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班级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习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调皮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年龄特点。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在班上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如表演、体育竞赛等活动,把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还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与自制力,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制度。通过实践,学生从中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找窍门,体会手脑并用的益处。学生有了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参与意识日益浓厚,自理自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 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只有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它才会乐于学习。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让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在课堂评价中要主要采用真诚的言语鼓励评价:如很好,很棒,不错,会动脑筋,真精彩等;多彩的视觉刺激评价:如在黑板上评红旗,画笑脸娃娃,在黑板上画苹果等;温馨的体态暗示评价:如对表现好的孩子竖起大拇指无声的示意;孩子回答完问题后摸摸他的头、对他进行肯定或安慰。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适度的评价,不是无原则的夸奖,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老师还是应该给予纠正,在鼓励下纠正,在表扬中纠错。因为我知道,错误的做法往往蕴涵创新的思维,错误的行为往往会孕育创新的火种。在给予鼓励的同时,再指出不足,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

以上几点,只是从大体上说出了低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当然也不是一陈不变的,在实践中还应根据时间、对象等条件的变化,因地制宜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必须有灵活使用各种教学策略,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在课后用心总结修改,就会找到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但都必须简单易操作,自然适合。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逐渐养成勤于思考既动脑又动手的良好习惯。服务于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这对于学生来说终身受益。让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探索、挖掘各种教学策略,不断地拓展、总结、完善,以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下载试论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探小学低年级古诗文诵读教学

    小学低年级古诗文诵读教学初探 内容摘要: 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学生的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培养孩子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学生的创新思......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研究》调查问卷 发表时间:2010-04-13 23:04:29 [查看原文] 前言: 我主持的识字课题面临着结题,特拟定了这两份调查问卷,水平有限,很多地方都考虑得不到......

    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论文

    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论文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浅析5篇

    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浅析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

    小学语文(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1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我利用不同的......

    小学语文(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我利用不同的教......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深知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因为语文是......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研究》 课题中期报告 毕节市第二实验学校 安凝华 一、研究的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是阅读和写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