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年名校和县一中走出的两位中科院学部委员
百年名校和县一中走出的两位中科院学部委员
一、地质学家——俞建章
俞建章(1899-1980),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地质教育家。字端甫。1898年1月12日生于安徽和县(今和县历阳镇),13岁入中学就读,1918年高中毕业考入天津北洋大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被选为班级代表,高举反帝旗帜,投入到驱逐美籍教师的风潮,受到学校除名处分。1920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校方选派赴日本作短期参观。
1924年俞建章毕业于北京大学,经他老师孙云铸介绍受聘于河南开封中州大学,担任助教工作,兼任开封农业专门学校地质土壤课教员。1927年父亲病故服丧桑梓,被乡亲举荐担任和县初级中学校长。由于悉心谋划校园、校刊、友鹤图书馆、平民夜校、学生储蓄会、商社等设施,省教育厅赞赏:“俞校长学识渊博,练达有为,积极进步,如此规划之县立中学,诚皖省不易观也。”(《安徽省教育行政周刊》)。
1928年俞建章经他的老师李四光介绍进入了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专事野外地质调查,得到美籍地质学家葛利普(Grabau)的指导。是年秋,应湖北省建设厅之请,调查南漳、荆门等地的煤田情况,于1929年与舒文博共同发表了《湖北襄阳、南漳、宜城、荆门、钟祥、京山地质矿产》一文。之后,他与葛利普、黄汲清、尹赞勋、计荣森等一道,整理我国著名地质学先驱丁文江组织的西南地质考察所收集的大量地质资料工作。在不到5年时间里,就在珊瑚化石的研究领域取得成果。发表了《中国中部奥陶纪头足类化石》、《中国丰宁地层之比较》、《丰宁系之时代及其珊瑚化石之分带》、《热河之一新螺化石》、《宜昌石灰岩与艾家山层之不整合》等。特别是对我国下石炭统珊瑚化石研究方面,建立了我国下石炭统的四个珊瑚带,首次与西欧作了对比,为我国早石炭世地层和珊瑚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这一成果,获得1933年度我国地质学界设立的赵亚曾奖金,并被派往英国布瑞斯托尔大学(Bristok)留学深造。
在英国,俞建章带着在我国华南各地收集的下石炭统珊瑚材料在布瑞斯托尔大学的史密斯(Smith)指导下,勤奋学习。先后撰写《中国下石炭纪珊瑚化石》、《南京附近仓山石灰岩的珊瑚化石》、《二迭纪海绵化石》等学术论文,获中国地质学会赵亚曾先生研究辅助金1200元。毕业论文《几种下侏罗纪菊石之发育》载于布瑞斯尔博物馆学会会志第四种第八卷,博得英国地质学界的好评。
1936年,俞建章完成了博士论文《中国南部丰宁系珊瑚》后返回了祖国。当时正处于民族危亡之际的祖国,也不能给他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支持,只在南京中央大学任兼职教授。1939年晋升为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专任研究员。抗日战争爆发,他随地质研究所迁往桂林(后又迁重庆),兼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讲授地质学、古生物学。1945年1月,李四光患心脏病嘱俞建章代理其所长职务,仍兼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1948年李四光赴英就医,一切所务均由俞建章代理。
五十余年研究珊瑚化石,创建了中珊瑚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俞建章积极参加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中的各项重大地质工作。1950年他到东北北部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工作,1951年他参加考察嫩江水库莫屯水坝地基的地质工作。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他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态度严谨,致力创新。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他搜集了遍布全国各地的下石炭统珊瑚化石材料,补充了过去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并重新对泡沫内沟珊瑚属进行了系统发育和个体发生的研究,证实了他在30年代所产生的疑问,即该属的新生隔壁可以发生在6个区域内,在对隔壁与对侧隔壁之间也可以发生后生的一级隔壁,这与皱纹珊瑚的隔壁发生规律不同,而颇似中生代六射珊瑚早期阶段的特点,为研究古生代皱纹珊瑚演变为中生代六射珊瑚提供了重要线索。另外,他也着手研究我国青海、新疆的石炭纪珊瑚材料,以实现他在以前所渴望的研究课题。他通过与新疆地质矿产局合作,在新疆东部地区开展生物地层的研究工作,对石炭纪地层和珊瑚做了全面、系统的工作,采集了大量标本。可是,这项研究工作刚刚开始,由于“文化大革命”而中断。这期间他虽倍受迫害,下放农村,但仍然不忘这项研究工作。当他从农村回来后,已年过古稀,却立即向学校提出恢复该课题的研究要求,执意要实现他的夙愿——为开发边疆做贡献。从此,他和助手们经过3年的艰苦工作,对我国新疆东部的下石炭统做了详细的划分与对比,弄清了珊瑚群的面貌,发现了大量的异珊瑚类,为我国填补了对这个门类的研究空白。
俞建章对珊瑚的研究有50余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早在60年代,他想对珊瑚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供后人引用。但这个想法直到1978年才予实现。他带着病,手执拐杖,致力于撰写一部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珊瑚专著。但遗憾的是他没能见到这部以他自己半个世纪心血结晶而成的著作出版,也不能亲手去接受地质矿产部授予的奖状和奖章,但他给我们留下的这部珍贵学术遗产,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俞建章常把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相类比,欣赏宋代诗人姜白石的格言:“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正是这样,他在自己研究领域内有所创新,而对自己研究所得又从不止步。他对我国下石炭统珊瑚的研究,在30年代就已有建树,但并不满足。他经常说由于当时野外工作条件困难,有时生命也得不到保证,所研究材料对地域广阔的中国只是一个小局部,希望能有机会再补充我国西北、东北各地材料,力求得出更全面的结论,对野外地质工作更有指导意义。
俞建章在研究工作中做到精细观察,严谨论证。在学术上能有成就是建立在对客观地质现象的精细观察、思索和随之而来的严谨论证上。他研究的每块化石标本,很少轻易发表结论性意见,总是反复多次观察、综合分析后才予定论。特别是对新属、新种的建立更为慎重,除了要有足够材料外,还注意水平和垂直的分布状况。当遇到个别特殊类型的标本,也不轻易命新名,待以后发现有更多材料时再作进一步研究。所以他建立的我国下石炭统4个珊瑚带,时隔半个世纪,一直沿用至今。
积极参加区域地质综合研究,成就卓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东北地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1950—1951年间俞建章参加并负责黑龙江小兴安岭、密山地区及辽宁抚顺等地区矿产普查工作。当时东北北部交通条件极差,人烟稀少,又是森林及沼泽地区,野外工作极为艰苦。此时俞老已经年过半百,每天骑马穿越森林和沼泽地带,连下雨天也从不休息。夏季不顾天气炎热和蚊虫叮咬,戴上有纱罩的帽子,到处寻找岩石露头,进行岩石和化石采集和研究。1952年又参加中苏合作考察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矿产资源工作,俞老任中方负责人兼技术顾问。经过数年的野外实地考察,他不仅对东北北部矿产资源有进一步的了解,还发现现在大庆油田产油的嫩江页岩是含油页岩,与此同时还调查了黑龙江甘河煤矿、黑龙江北部小兴安岭砂金矿。在地层研究方面,根据化石,证实了小兴安岭地区海相泥盆系、石炭系及二叠系的存在。对哈尔滨以东阿城附近的海相二叠纪灰岩,吉林市二道沟志留系,吉林盘石、明城地区的海相石炭系、志留系地层,以及辽宁抚顺第三纪煤系地层等,都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与此同时还注意研究大兴安岭东坡第四纪冰川地质,详细调查黑龙江嫩江库莫屯水坝工程地质及黑龙江查哈阳农场水利灌溉工程与小兴安岭近代火山活动的研究等。1958年俞建章还亲自去辽东半岛南部研究晚期元古代地层,并在1959至1960年先后发表了《辽东半岛南部震旦纪地层》专著及《大兴安岭西坡根河至黑河上游一带地质构造》一文。
俞建章在东北北部几年来的地质综合研究,奠定了我国东北地区地质学基础,同时也为东北地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鹦鹉螺化石研究的创始人
俞建章不仅是我国珊瑚化石专家,同时也是鹦鹉螺类化石研究的奠基人。早在1928年俞建章调查湖北西北部地质矿产时,除研究该地区的地质矿产外,还对这一地区奥陶纪鹦鹉螺化石进行研究,于1930年发表他的第一本专著《中国中部奥陶纪头足类化石》。其中记述了扬子地台区奥陶纪鹦鹉螺类化石的分类、地层及地理分布,还对该类动物群特征、生物地理区也有较详的论述。这是我国古生物学家论述华中西南区奥陶纪直角石类动物群第一本专著。该书同时指出我国华北奥陶纪珠角石动物群与华中西南区奥陶纪直角石动物群有显著的差异,为以后我国奥陶纪鹦鹉螺类化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奥陶纪生物地层学及古生物地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部专著的发表,曾引起国际上古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引起“秦岭、汉城线”是亚洲东部大地构造及古生物地理分界线的长期讨论。以后在50年代初,俞建章还对我国湖北及贵州奥陶纪鹦鹉螺、腹足类及三叶虫等化石也有研究。根据俞建章在西南地区发现极少数的珠角石类化石,认为秦岭淮阳山脉并没有完全阻隔华北与华中西南奥陶纪海域的局部沟通。俞建章除对我国奥陶纪鹦鹉螺化石有深入的研究,还对我国二叠纪海绵化石、侏罗纪菊石及奥陶纪腹足类等门类进行了研究。
长期从事地质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地质工作者
俞建章一生的活动与他献身于我国地质教育事业紧紧相连的,他培育了一大批地质古生物人材,遍布于祖国各地。他从大学毕业就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直到他进入了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也兼任大学的教学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30年中也都献身于教育事业。自英国留学归来,正逢抗日战争爆发,他在南京中央大学作兼职教授,后来地质研究所迁往重庆,他也任重庆中央大学、重庆大学教授。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他显示出精湛的教学才能,内容精辟,语辞简明,条理清楚,赢得了学生们的很大赞扬。
1951年冬,国家急需培养大批地质人才以适应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俞建章在老师李四光的推荐下与喻德渊等人来到长春筹建成立地质院校工作。他虽是久居南京,身兼数职,但考虑到教育事业是国家大业,毅然接受这一任务,全家来到已正值寒冬的长春市,把自己的后半生辛勤地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
来到长春后,他先任长春地质专科学校教授兼地质科主任,1952年成立东北地质学院,任教授、地质勘查系主任。他作为教学组织和领导人之一,与学校领导一起抓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设备等项工作。他不遗余力为教师进修提高创造条件,亲自参加教材的编写工作。除了教学之外,他常到实验室了解有关实验内容、效果以及实验标本情况。他认真贯彻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针,许多科研成果就是结合教学和生产任务而完成的。他在身居学院科学研究部主任和副院长之职期间,也总是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工作在教学第一线。1957年他开始招收研究生,以后逐年增加了招生人数,同时教学任务只要需要,他也从不推辞。在教学中,他严格要求,首先注意对学生的学风培养,经常对学生说:“治学要持之以恒,下苦功夫;对待问题要有追根问底的勇气。”为了讲授新课,把自己30多年来积累的几百块标本和一些珍贵资料都拿出来供学生们使用。他虽然是我国著名的地层古生物专家,学部委员,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他备课从不草率而是刻意求精。他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把理论概念讲得清楚透彻。为了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亲自审查实验内容,亲自指导学生做实验。他指导研究生一丝不苟,修改论文时做到逐句逐字修改,连标点符号的使用都做了斟酌。他正是以自己这种身教为学生们树立了严格学风,实为他们终生之楷模、治学的典范。有的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还保存着他修改过4遍的论文底稿,看到这些更加引起对他们老师的怀念。
俞建章在地质科学与地质教育领域中走过的途程,始终贯穿着他对祖国富强与兴盛的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前夕,在南京的国民党要员慌忙南逃,中央研究院也一再要求地质研究所南迁。在这关键时刻,俞建章等人遵照李四光的意愿,为反对搬迁和保护全所财产作了充分的工作。他和马振图等人把重要的仪器设备装入箱内,上面放着书籍伪装,藏在地下室,并亲自进行夜间巡视,以防遭到破坏。致使地质研究所的全部财产得以安全地保存下来。俞建章的一生,为祖国地质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即使他已到晚年,疾病缠身,仍以老骥伏枥之志,不忘对科学事业的追求,完成了一部巨著《石炭纪二叠纪珊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俞建章简历
1899年1月12日 出生于安徽省和县。
1918年 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预科。
1920年 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
1924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获理学士学位。受聘河南中州大学任教。
1928年 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33年 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赴英国布里斯托尔(Bristok)大学留学。
1935年 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修业结束,获博士学位。
1937年 受聘南京中央大学兼职教授。
1939年 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重庆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
1941年 任重庆大学地质系系主任,仍兼重庆中央大学教授。
1945年 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代理所长,兼任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
1947年 被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
1950年 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51年 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无脊椎古生物组主任。11月调到长春地质专科学校任地质科主任。
1952年 任东北地质学院教授、地勘系系主任兼地史古生物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953年 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5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
1964年 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
1978年 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
1979年 当选为国际石炭纪地层及地质分会委员。任中国地质学会第32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1980年10月3日 病逝于长春市,享年82岁。
主要论著 俞建章,舒文博湖北北部襄阳、南漳、宜城、荆门、钟祥和京山地区地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集刊1929(8):39—52 俞建章中国中部奥陶纪头足类化石中国古生物志,乙种1930(1)俞建章丰宁系(中国下石炭纪地层)之时代及其珊瑚化石之分带中国地质学会志,1931(10):1-30 俞建章中国下石炭纪珊瑚中国古生物志,乙种,1933,12(3)俞建章中国南部马平和黄龙灰岩的珊瑚化石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西文集刊,1934(14):55—83 俞建章中国南部丰宁系珊瑚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西文集刊,1937(16)俞建章,史密斯轴管珊瑚属的研究及其英国、中国一些种的描述英国地质学会季刊,1943(99):3756 俞建章广西桂林及其附近之泥盆纪化石中国地质学会志1948(27):123140 俞建章李四光传记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丛刊,1948(8):1-7 俞建章,郭鸿俊华南中奥陶纪珠角石与腹足类化石中国地质学会志,1951(31):6378 俞建章湖北、贵州奥陶纪化石之记载科学报告,1951,2(2):95112 俞建章,何信禄等辽东震旦纪地层中国地质学基本资料专题总结论文,1958(4):127 俞建章石炭二叠纪一些皱纹珊瑚的订正长春地质学院庆祝建院十周年科学论文集,1962:1-11 俞建章,林英铴,范影年新疆青海石炭二叠纪珊瑚长春地质学院庆祝建院十周年科学论文集,1962:77-85 俞建章,林英铴从珊瑚化石来讨论祁连山南北坡早石炭世地层对比问题地质学报,1962,41(2):154174 俞建章论述泡沫内沟珊瑚与六射珊瑚的关系并建立中珊瑚目与泡沫内沟珊瑚科古生物学报,1963,11(3):307312 俞建章,崔盛芹再论辽东地区震旦纪地层及其与燕山地区的对比地质学报,1965,44(1):1-12 俞建章依据皱纹珊瑚划分中国丰宁系中国石炭系论文集,1965:31—36 俞建章,林英铴中国丰宁世地层概况及其珊瑚群特征地质学报,1978,52(3):222—230 俞建章,林英铴等新疆东部早石炭地层及珊瑚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五辑,1978:1—77 俞建章,林英铴,黄柱熙中国下石炭统的异珊瑚类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1979(4):108—112 俞建章,林英铴,黄柱熙吉中地区早二叠世珊瑚古生物学报,1981,20(3):273—285 俞建章,林英铴论异珊瑚类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0(3):16 24 俞建章,林英铴等石炭纪二叠纪珊瑚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二、植物学家——候学煜
候学煜,1912年4月2日出生于和县历阳镇,1925年考入芜湖私立萃文中学,后转入陶行知兼任校长的南京安徽中学。陶行知的“行以求知知更行”思想,成了后来他从事科学活动的指导思想。1928年入南京金陵中学高中,毕业后直升金陵大学化学系,半年后入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在将要读完一年级时,父亲病逝,经济难以维系,辍学回乡在和县中学任教。1934年他复学由化学系转入农学系,1937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入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历任练习员、调查员、研究员。1945年考取中华农学会的留美奖学金研究生,1947年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1949年4月获博士学位,期间兼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50年1月,候学煜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员。他是我国植物生态学奠基人之一,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研究所,担任主任33年,还先后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植物地理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副队长、农业研究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还先后担任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植物生态学与地植学学报》主编,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
候学煜曾多次出席国际性会议,如1956年在巴黎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土壤学会、1981年在悉尼召开的第13届国际植物学会、1981年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世界环境保护会、1986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学会等。除在国内各省进行植被、土壤考察外,对亚洲、北美、澳大利亚、欧洲、非洲的植被、土壤也作了大量的考察。在从业的50多年里,候学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出版专著10余部,论文与植被图300余篇(册),成为编制中国植被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中国境内酸性土、钙质土和盐碱土指示植物》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1978)、《什么是生态系统和什么是生态平衡》获中国科协新长征科普作品二等奖(1980)、《中国植物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中国自然环境及其他地域分异的综合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中国植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88)、《中国植被图(1:400万)》和《中国植被图(1:1400万)》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89),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学问委员荣誉奖章。
候学煜通过长期研究农业生态,大力提倡保持生态平稳,全面发展大农业。他对生态系统平衡有自己的独特看法:首先从类型观点看,他赞同森林、草原、农田、水域等应分别视为生态系统;同时还要从地区观点出发,主张一个地区的山、水、林、田、路、村是相互联系的,即农、林、牧、副、渔也是一个生态系统。这就是他提出“大农业”的理论基础,也是近年来许多人提倡生态农业的主要依据。其次认为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静态平衡。他主张一个生态系统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只有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认为保持生态平衡就是人类应用生态学原理来维护、管理、调节和控制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除无人区上,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系统,只是受人工影响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总之,候学煜根据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原理以及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大农业生态原理,是对生态农林业全面深入发展理论的阐明与优化的模式。这不仅为我国生态大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与实施方案,对农业生产的稳定、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是对现代生态学的重要贡献。
作为一名生态学家,候学煜十分关心祖国的经济建设,曾向中共中央提出西北发展农业的意见,特别提出防护林的营造应注意土壤环境的变化,要因地制宜。从1984年起,他在调查农业植被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的防治问题,先后调查了柳州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柳江河,包头钢铁厂的氟污染,苏南乡镇企业的污染,黑龙江齐齐哈尔、佳木斯和大庆等工业的污染,北京市的环境污染,山东维坊市郊区农村的污染,四川和福建沿海的环境污染,安徽巢湖的污染等,写出的调查报告都受到了重视。
候学煜是一名很有成就的科学家,又是一名出色的科学工作者。他意志坚强,富于奋斗精神,对人真诚,直言不讳,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他重视实践,爱惜时间,身体力行,独立思考,从不盲从,工作认真负责,孜孜不倦。他在几十年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诲人不倦,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科研和教学人才,其中不少已是学科带头人和知名科学家、教授。1991年4月16日,候学煜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人民日报》发表《深切怀念候学煜同志》的悼念文章这样写道:“候学煜同志不幸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杰出的爱国者,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一位对中国科学事业尤其对环境保护事业充满热情的活动家,这是中国的科学界的一大损失。”“我们唯有加倍努力,多做工作,才能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的厚望,无愧于我们为之共同奋斗的伟大事业。”
第二篇:百年一中赞
笑晕书画院
张跟党
济宁故任国也,地当济、光、沂、泗之交。一中乃名校也,校建孔、孟、颜、曾之乡。东文西武,南水北山。济州文脉汇聚,任城形胜独有。泰岱巍峨,云蒸霞蔚;运河绵长,钟灵毓秀。运河逶迤环抱,紫气氤氲东来。迎太白楼之朝晖,送凤凰台之夕照。拥南池之荷净,接墨华之泉碧。山水开画境,柳姿、塔影、泉韵;弦歌立文心,春风、桃李、门墙。塔挽流云,池漾清波,洗春色之不去,任书声之自来。葱茏一方,有坊挺立;地纳万象,昭阳之湖。得风藏水,隐秀开泰。朗朗天光云影,皎皎人杰地灵。
溯源庠序,滥觞官学,植根华夏孔孟古文明;萌于忧患,兴于改革,沐浴市场经济新洗礼。立标准,树规模,嚆矢革命传统教育;出机纾,开风气,桴鼓齐鲁进步潮流。沟通学理,兼设文科理科;合壁中西,并重国学西学。宣秉铎之声,铸弘人之道;严契其学,苍柏其人。是校也,文化历史底蕴丰厚,济州官学省级重点。引导学子,津梁学术;忧乐天下,杖策人生。道德文章,灿若北辰耀宇;为人师表,允称大雅扶轮。“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五学齐倡;“敬业爱岗、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四要首记。校训昭昭,历久而弥新;学风荦荦,规言而矩行。世纪伟业,百年辉煌。发扬光大,立校之本。
忆昔官学曙光,任城长夜破晓。往哲先贤,青莲少陵曾游;激浊扬清,乔羽德广名扬。《让我们荡起双桨》唤起几多童年回忆。一中济济多士,央视李挺,词坛乔翁,更有外交张德广。草长莺飞今又是,一中喜迎百年春。老树著花,宝刀执牛耳;新林吐蕊,东风第一枝。追星赶月,三更灯火五更鸡;面壁破茧,五万学子赴征程。蚓耕坚泥,著书传后世;鹤舞白沙,转变旧观念。
文气凌霄,学脉撼起,凭虚御风,沛乎一中。大象无形,大辩无言,滋兰树蕙,润物无声。入斯地,肃然也;承斯教,陶然也。良骥奋蹄,浩乎彩章造乎高明;大匠运斤,璞玉浑金济以精琢。格物致知,神与物游;缜思明察,志与行合。开拓创新,该古今于遐览;守正求真,励识鉴于敏求。杏坛葳蕤,文隽道长。有薪火之盛,无弹铗之戚;有学术之辩,无门户之见;有特立独行,无随波逐流;有厚积薄发,无虚骄浮躁。师门解惑,呕心沥血,只为学子皆成材;书生报国,慷慨激昂,尽都在三尺讲台。一片赤诚,几许痴迷。
承百年业绩,创世纪辉煌。时逢盛世,春满一中,良辰美景,风日清明。学子讴歌,邑人欢悦。世纪开篇,行行重行行;千禧发轫,建树再建树。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善思求索,争创一流。今日之一中,定会更加辉煌!
第三篇:百年一中的思考
枝江一中办学历史能上溯百年吗?
董 云
2005年12月10日枝江一中举行四十周年校庆,当时前来祝贺的一位重点中学的校长问我,“枝江置县已有千年历史,为什么枝江一中的办学历史才四十年?”来客突然问我们这样一个问题,我还真有的答不出。但这一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深深地思索着。2012年我在翻阅1987年12月枝江政协出版的《枝江文史资料》第二辑时,偶尔阅读了张叙芳写的《我的父亲春霆公》和傅义写的《对春师的几点回忆》两篇文章,我对这一问题才有了一点眉目。2012年2月16日我与付伟副书记到宜都二中考察了他们的办学历史,参观了校史展览,收集了二中编辑的部分材料,对枝江一中的办学历史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一、看一看枝江一中历史发展脉络。
1、枝江一中的前身——荆南中学。清朝举人,留学日本的张继煦在任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校长期间,与时任湖北军府教育司副司长的枝江同乡时象晋、任职省教育厅的松滋人熊世玉等人联合创办了荆南中学。1912年,荆州府江陵、公安、石首、松滋、枝江、宜都七县旅省人士,利用荆州府存在省府多年的一笔款,成立学校董事会,于武昌牙厘局街牙厘局旧址联合创办了私立武昌荆南中学,以照顾乡土青年入学。从开办学校,到1937年,荆南中学在武昌办得十分成功。
2、迁址办学开创新历史。1937年“七·七”事变后,武汉迭遭日机轰炸,国民政府下令疏散。张继煦为了造福桑梓,办张荆南中学西迁至枝江县城。他们于1937年底将荆南中学的全体师生和教学设备运到枝江县城,即现在的宜都市枝城镇。校址以清乾隆年间“丹阳书院”旧址、“枝江县中心小学”住房和城隍庙为校舍,开启了新的办学历程。在荆南中学迁来之前,松滋、枝江、宜都三县还没有一所中学,学生要念中学,只能负笈沙市、宜昌、武汉。享有盛名的荆南中学来枝江后,三县学生享受了优质教育,受到了地方人士的欢迎。
3、再迁校址艰辛办学。1938年武汉沦陷,湖北省政府和所属机关迁往恩施。这时枝江县城也多次遭日机轰炸,1939年暑假,为了躲避轰炸,张继煦校长在 枝江县城西(今枝城镇)20公里的架锅山,租用曹凡臣的民房及水旱田约四十亩,作为建校地基开始建设新的校园。经过一年建设,1939年秋季,学校迁到架锅山。在办学过程中,1941年国民湖北省实施计划教育,每县设立一所中学,省政府发布省教鄂特施字第663号训令和省府第343次会议做出两条决议,一是所有各县市私立学校一律限令停办;二是各县县中学已开办者,该县境内私立中学由县立中学接收合并办理。荆南中学这时也接到了枝江县政府转发的停办移交的命令。张继煦为了保留荆南中学,想了许多办法,走了众多关系也没有能够实现。荆南中学于1941年正式更名为枝江县立中学,张继煦继续担任校长,只是不再是私立学校。枝江县立中学在架锅山时期,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开始建有六亩地的运动场。
4、为避难迁址恩施继续办学。1943年5月12日夜,日军突然从沙碛坪渡江南突袭县城,枝江中学200余名师生在张继煦校长的带领下到恩施避难办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枝江中学迁回县城原址架锅山办学,张校长继续担任枝江中学校长,并筹划在县城原址重建学校。经过张校长的努力,1946年元月,开始动工新建教学楼和宿舍楼。1946年9月新校建成,蔚为壮观。枝江中学也正式从架锅山迁回县城新校办学。
1945年日寇投降,枝江中学师生欢欣鼓舞,校内政治空气活跃。11月,解放区黄孝县县长刘天明在张春霆校长掩护下化名刘振铎来校任教。1949年县城临近解放,师生心情振奋。国民党在溃逃前夕,疯狂挣扎,镇压师生进步活动。第2军、15军、79军先后强住学校,烧毁教具,抢走图书、仪器,限制师生行动。由于时局动荡,学生流动性较大,一部分学生去襄西分校参加革命,一部分留校坚持斗争。
5、全国解放开启新的征程。1949年,枝江县城解放,枝江中学开始了新的一页。9月1日,光化、三立、丹阳等中学并入我校,学生478人,开设初中7班,师范3班。为适应解放初期国家急需培养大批干部的实际需要,学校开设三个干部短训班,1954年停招。学校使用新教材,增设政治课,成立学生会,实行民主管理,迎来了新纪元。
1955年枝宜并县,“枝江中学”改名为“湖北省宜都县第二中学”。
6、枝宜分县,枝江中学择地续脉发展。1953年枝江县并入宜都县,1963 2 年国务院决定枝江又从宜都分出,以长江为界,枝江在马家店新建枝江县城。1964年枝江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城关杨家荡边征地兴建“湖北省枝江中学”。当时因是新建学校,委派当时宜都二中的支部书记李法祥来学校主持“枝江中学”的建设工作。枝江中学在马家店杨家荡边办学四十年后,于2005年9月又搬迁到现在的新校区办学。
二、枝江一中能否承续荆南中学这段办学历史。
校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为了保持在学校历史追溯问题的严肃性,2002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校庆和校史问题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的建校历史是一个学术问题,进行变更必须经过充分科学论证,必须有翔实的历史记载和依据,要得到高等教育史学界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认可。由某个学校的主体和某个系科发展、衍生而来的不同高等学校,在办学历史上有共同的渊源,但在建校历史和校庆年份的认定上应有不同的概念以示区别;另外,合并高等学校的建校历史和校庆年份确定问题,也须进行科学论证。”
“各地各高校应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尊重科学的态度对校史加以确定,不能仅凭主观愿望牵强附会进行变更。”
从教育部文件看,说的是高等学校的校史传承问题,但适合我们中学。枝江一中的办学历史复杂又简单,说复杂主要是中国近代以来层出不穷的社会转型、社会动荡和教育变革,造成荆南中学的办学历史经多次变革和调整,这为学校历史的追溯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判断两校之间的历史继承关系,无论依据什么标准,都应遵循“整体继承性原则”,即应该综合考虑学校整体的继承关系,而非个别因素的继承关系。在各因素中,主要考虑学校的核心因素,而非学校的次要因素。何谓“学校”?乃教师和学生为了某种培养目标组合而成的教育组织。教师、学生和培养目标(包括学校性质和办学层次)是学校的核心因素,校址、校舍、校名等则是学校的次要因素。因此,判断两校是否有承接关系,应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学校性质和办学层次等多因素的承接关系。
枝江一中现在能否承续荆南中学发展的历史,是一个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应该承续这段历史。其理由有:
1、枝江历史的承续。从枝江市的发展历史看,枝江中学的办学历史是枝江 3 市发展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讲枝江的教育发展历史,必然会说到荆南中学,谈到枝江中学。枝江中学为枝江人民做的贡献永远也不可能磨灭。枝江合并到宜都,又从宜都分开,枝江中学办学地点也必然会发生许多变动,这种变动不应该用地点的变化来否定一段办学历史。从地域看,枝江一中的办学历史才正好延续了“枝江中学”历史。
2、学校领导的承续。枝江与宜都分离后,枝江中学在马家店择地建设,1964年建设学校时从当时在枝城的枝江中学(后改为宜都二中)选派了学校的领导当时的支部书记李发祥来马家店建设枝江中学。李发祥书记是枝江中学历史的最佳传承人。正是他领导12名教师才在杨家荡边建起了新的枝江中学。1966年3月又派枝江县经委主任王国向,宜都二中的党支部书记江学礼组成“四清”工作组进驻学校开展工作。从这两个人的历史可以看出两校之间的联系与承续。
3、从办学性质看。荆南中学从开办的初期就是一所普通中学,虽办学地点多次搬迁,但其办学性质从未改变。枝宜分县后,枝江一中也未改变办学性质,依然是一所普通中学,从这点看,其办学性质一脉相承的。
4、枝江教育文化的承续。枝江置县历史千年,教育发展不可断续。要想继承枝江教育发展历史,最为珍贵的就是地域名——枝江。荆南中学到枝江中学到宜都二中,其枝江地域名没有继承下来,唯有枝江一中能把枝江教育文化传承下去。2005年在新建校区的牌坊上刻上“枝江中学”四个大字,实际上是对枝江教育文化的传承的象征。
2012年2月29日写于办公室
第四篇:《森林报》读后感 - 百年名校
《森林报》读后感
修业小学四甲班郭子影
我曾经看过一部比故事书更有趣的科普读物,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森林报》。
当今,我对于大自然已经越来越陌生,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这部《森林报》会让居住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我们重新认知、反省自己。仔细品读,能够让你感受到森林中的动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五彩缤纷的生活,深入地探寻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体验春的欢乐,夏的蓬勃,秋的多彩,冬的忧伤„„
普通报纸上,尽刊登人的消息,人的事情。可是,孩子们也很喜欢知道飞禽走兽和昆虫是怎样生活的。
森林里新闻并不比城市里少。森林里也在进行着工作,也有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里有森林里的英雄和强盗。可是,这些事情,城市报纸上很少报道,所以谁也不知道这类林中新闻。
比方说,有谁看见过严寒的冬季里,没有翅膀的小蚊虫从土里钻出来,光着脚丫在雪地上乱跑?你在什么报上能看到关于“林中大汉”麋鹿打群架、候鸟大搬家和秧鸡徒步走过整个欧洲的令人发笑的旅行消息?
所有这些新闻,在《森林报》上都可以看到。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他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的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他还告诉我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看完《森林报》后,我知道了乌鸦是最早下蛋的鸟、小兔子一生下就睁开的眼睛,一出世就会跑、有些动物冬天是雪白的毛,这样在雪地里就不容易被发现,可到了春天它们又开始换毛了,白兔子变得浑身上下一色灰;白山鹑掉了许多白羽毛,在原来是白羽毛的地方,长出了褐色和红褐色带黑条纹的新羽毛。现在不在容易发现兔子和山鹑了,因为它们改装了。飞禽月从这一天开始,孩子们把这一天工夫,花费在有翅膀的小朋友们身上:往树上挂成千成万座“小鸟之家”
——椋鸟房、山雀房、树洞式人造鸟窠;把树枝交叉绑在一起,好使鸟儿容易做窠;为那些可爱的小客人们开办免费食堂;在学校和俱乐部里举行报告会,专谈鸟类大军怎样保护我国的森林、田地、果园、菜园等,应该怎样爱护和欢迎咱们那些活泼愉快的有翅膀的歌唱家们。
读了这本书,我们可以知道很多动植物的名字,了解它们的习性、生长特点。在我真实的童年生活中,真正亲近自然、全身心漫步在原野中的机会是少而又少的。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更要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越变越美丽,让我们共同来保护我们的地球花园吧!
第五篇:百年名校的“旧”与“新”
百年名校的“旧”与“新”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百年老校龙家小学考察报告
(吉林农业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赴龙家小学基地教师:向美琦)
2015年8月,我们吉林农业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6名成员,响应团中央和教育部的号召,远赴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龙家镇的一所百年老校-龙家小学,即将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为了顺利开展接下来的各项工作,梁中凯校长于16日带领我们,对这所百年老校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此次考察让我重新认识了这所屹立在贵州高原上的百年名校,在这里你会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一种奇异的和谐之美。
进入小学,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它深厚的历史积淀,清代建筑风格的校门、沧桑古朴的教学楼、百年的银杏园、门两侧的对联题词、数不清的名人历史纪念碑,全都是这所百年老校历史的见证者。但操场上那被树木环绕的塑胶跑道、明亮宽敞的教室、门口飞起的一群白鸽、篮球场上欢快玩耍的孩子,又全都彰显着这所百年老校的活力与青春。这里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的,这里的历史和现代也是和谐的,这是一种你必须身临其境来感受的奇妙之旅。
百年老校的“旧”
龙家小学是龙家镇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
它于清代宣统年间,由龙家李氏家族第三代贡生李光斗先生创办。来到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老校,走进它别具一格的校史陈列馆,就像走进了“时光隧道”,慢慢把你拉回那个历史中记载的课堂,古课本、半个世纪前的教师笔记、历届师生的毕业照,这里收藏各年代的史料1897余件,学生书信16000余封,手抄毛笔校史87卷宗,共获世界纪录证书和各种奖励证书156个,就这样把历史活生生的摆在你的眼前,让你觉得历史是那么近却又那么远。还有那古银杏园,树龄最长的有105年,是国家挂牌管理的古大珍惜树,在这里每当新生入学,老生毕业;教师入职,教师退休;支教支援,慈善募捐,都会种下一棵树,这一棵棵树就像一个个脚印,记录着龙家小学在全社会的关怀下一步步成长的过程,300余棵郁郁葱葱的银杏树,甚至让银杏园成了学校的代称。
百年老校的“新”
这里也是现代文化的广场。
学校的党建理念新颖,这里处处都充满着红色气息,学校的袖珍党校陈列馆-童心向党纪念馆,是龙家小学支部委员会在全国率先创建的青少年袖珍党校,馆藏基层党建半个多世纪的史料,迎门而立的荣誉墙上挂满了各种奖牌,用党建理念来潜移默化的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的教育环境清新,这里的教育设施条件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学校的基础设施十分齐全。整洁干净的操场每天到了傍晚十分,都会迎来一批欢快玩耍的孩子,校门口的小广场上,还有可爱的大妈们跳着广场舞,挥舞着太极球。宽敞整洁的寝室门口都贴着对联,这些都是老师们亲手写来勉励学生的,语句不算高深,但处处都体现着学校对孩子们的关心与爱护。
学校的教育方法新奇,这所小学所肩负的是整个中国农村教育领军者的身份,曾连续20多次承担教育部特级教师专设课题、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同时龙家小学内引外联,和全国各地的大学,小学交流,先后成立了五处大学生实践基地,还和全国70所大学建立“以团带队,以师促教”实践基地,将一股用大学生引领小学生成长的热潮推向了全中国。墙上的各色橱窗,展示着学生的种种作品,有书法、绘画,手工等,这些都是学校教育成果的最直观体现。
龙家小学,这所屹立在贵州高原上的百年名校,它身上承载着龙家教育之路的历史与青春,能来到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我感到万分荣幸。未来一年的支教生活会是忙碌而充实的,有很多人觉得支教工作很神圣和伟大,是无私的付出与奉献,但我觉得在这一年里,我学到的东西会更多。能够表现一个人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的选择。选择这里,才不负青春,就像这里的校训: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带着理想、从这里出发!
2015年8月19日写于余庆县龙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