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社区慢性疾病监测报告

时间:2019-05-13 20:1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社区慢性疾病监测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社区慢性疾病监测报告》。

第一篇:2011社区慢性疾病监测报告

伏龙坪街道皋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1年社区慢性疾病监测报告

伏龙坪街道皋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社区占地面积18平方千米,总户数971户,总人口4056人,其中0—7岁儿童占7.38%,育龄妇女占38.9%,老年人口占10.9%,经济水平较低,社区居民享有社会医疗保险比例为90.97%。本社区街道办事处和各居委会均有专人负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所辖范围内有学校1所,工厂1座,医院、相关诊疗机构1所。

2011年我中心在城关区卫生局及城关区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加强慢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充分履行慢性疾病预防控制职能,保障了辖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三年对慢性疾病监测报告如下:

一、中心慢性疾病监测人员工作

本辖区总人口为4056人,2011年1月份至2011年12月份,我中心共网络直报死亡卡片5张,上报审核率100%。中心于2011年7月下旬对慢性疾病管理人员进行慢性疾病监测培训,将根本死因的确定、《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ICD-10编码、高血压登记表、糖尿病登记表做为重点内容对慢性疾病监测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其对慢性疾病监测工作的认识、提高了业务水平。

二、宣传教育工作

我中心充分利用宣传资源,如:播放宣传教育视频;自制展板、宣传单、小册子、宣传条幅在县城中心广场宣传;建立流动宣传点,在周边城镇人口密集地带进行宣传。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高血压日”、“世界无烟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等卫生宣传日大张旗鼓的对全县广大民众进行了慢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对人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预防慢性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三、慢性疾病监测工作

1、基本工作

我中心为自助慢性疾病监测点,均按《甘肃省慢病防治管理办法》常规性的进行慢性疾病监测工作。我中心于2010年全面启动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建立个人健康档案4056份,建档覆盖率100%。

2、监测工作

2011年1月份至2011年12月份共上报慢性疾病病例99例;死亡5例,死亡率1‰。其中高血压患者65例,发病率10‰;脑卒中患者0例,发病率0‰;冠心病患者1例,发病率0.25‰;糖尿病患者33例,发病率8‰;肿瘤患者0例,发病率0‰。

3、居民患病因素: ①本辖区海拔较高,地理位置较为偏远;

②居民多为农民,文化程度及关注健康程度较低,患病人群对于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典型慢性疾病的认识不足;

③居民自身对于防治此类慢性病的知识欠缺。4、2011年慢性疾病抽样调查工作

2011年4月初,我中心开展居民慢性疾病核心指标抽样调查项目,样本100份。分别抽查五个年龄段(18-35周岁、36-45周岁、46-55周岁、56-65周岁、66周岁以上)男性、女性各五名。抽样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主要集中在36岁以上的人群,此类人群多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饮食偏好多为油腻、辛辣。对于此类人群的防治措施为:定期随访,指导饮食,建立高血压患者管理小组等;糖尿病患者主要46-65周岁的人群,此类人群饮食口味偏好肥甘厚腻,对于此类人群应定期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及时给予药物治疗等措施。

5、工作人员工作要求

我中心要求慢性疾病监测点防疫人员及临床医生要充分认识慢病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避免漏报、迟报现象,要注重原始资料的保存。

伏龙坪街道皋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浅谈社区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浅谈社区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社区对疾病的预防控制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不仅对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全社会的健康促进也有决定意义。社区疾病是在特定的社区时空条件下发生的,因此,要采取因社区制宜的方针才能进行有效地预防控制。慢性病的发病和进程除受生物遗传因素影响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且慢性病不易根治,这样对慢性疾病控制和预防逐步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对慢性疾病实现比较有效的控制,将对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慢性疾病预防控制的途径

在慢性疾病发病中,有资料显示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占44.7%,环境因素占18.2%。多年的实践证明,对待慢性疾病,单纯采取医疗手段,往往收效甚微,投入大量的卫生资源,如增加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新的治疗方法等,对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病必然和生活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把预防工作渗入到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各个领域中去,从社会经济、文化、心理到个人的生活行为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彻底改变卫生服务方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同时进行必要的治疗,将是防治慢性疾病的一种有效而又节省卫生资源的策略。

二、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从心理和社会方面对慢性疾病进行全方位的预防,是控制慢性疾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开展健康教育,做好三级预防,是社区控制慢性疾病应当选择的对策。

1、一级预防

消除和控制引起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可预防疾病的发生。一级预防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展健康教育,包括向人群讲授与慢性疾病有关的一些解剖、生理知识,介绍一些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引起的后果,简单介绍有关疾病的内、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应该用什么药,用药的目的和方法,并告诉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应当立刻去找医生和住院治疗。要指导人群形成良好的养生习惯,指出在饮食上、活动上、生活方式上和处理人际关系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应该戒除哪些不良行为和习惯;应当建立怎样的生活模式。要向他们说明,导致一些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消除这些危险因素应当采用的方法。要向群众讲明,如何控制和治疗一些与严重疾病有关的疾病,如与冠心病有关的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等。要向群众讲明,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最好的防病治病方法。

2、二级预防

疾病已经发生后必须采取的预防措施,二级预防的关键是要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病症的复发和加重,积极改善疾病的预后。为此,要加强社区监测和家庭监测,强化个人的保健意识,平时应注意定期查体,感到身体不适要及早就医。

3、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疾病发展到比较严重阶段后应当采取的预防措施,这个阶段应当充分利用社区、家庭的资源,为患者提供尽可能满意的支持,应对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必要时应采用康复治疗和开展病后医护咨询,以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和残疾的发生。

三、社区对慢性疾病预防控制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对慢性病的防治不能只着眼于某一致病因素,而是要控制多种危险因素,这就必然涉及到社区、家庭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动员各种力量,形成一种合力,才能收到切实的预防控制效果。

1、社区管理部门转变观念,提高对慢性病控制的认识 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社区居民及其家庭生活的主要健康问题。社区管理部门特别是卫生部门必须实现以下几个观念的转变,将单纯由卫生部门实行慢性疾病预防控制的模式,转变为由社区全民参与管理、加强卫生部门业务指导的模式;将长期以来治疗为主转变为真正实现预防为主的观念;将过去单纯从生物因素进行预防转变为从生活、心理、社会因素结合起来进行预防的观念。慢性疾病是由社会环境、心理、生物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涉及社区管理及生活服务多种行业,必须动员整个社区和群众参与,形成强有力的预防控制网络,才能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2、形成一支专业队伍,承担社区慢性疾病综合防治任务 社区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三级预防中的每一级预防都需要做大量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形成一支承担社区慢性疾病综合防治的专业队伍,已刻不容缓。这是一项收效大、费用少,能够大幅度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基础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会涉及到许多问题,如社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支持力量,专业人员的待遇及工作环境问题,专业人员培训及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社区健康教育的推行,社区成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养成,以及社区及其成员承担的健康责任问题等。

3、把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目标与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结合起来 实现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目标,改善环境卫生,做好社区的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做好计划免疫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对提高社区整个居民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预防控制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实现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目标,消除环境污染,建立社区居民文明卫生的生活行为,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及卫生服务设施,对于预防控制慢性疾病更有重要作用。

4、利用社区内外卫生资源,加强预防控制慢性疾病的力度 卫生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硬性资源,也包括知识、技术、信息等软性资源。社区对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不能是封闭性的,它需要不断以社区内外乃至国际各种信息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作为推动社区工作的动力。社区开展慢性病的预防控制,还需要和专业医院建立转诊、会诊、开展研究等一系列协作关系。社区对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是社会预防的一个基点。

5、制定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的有关政策,确保慢性病预防控制顺利开展

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尤其是广大农村社区,卫生建设仍很薄弱。我国历来主张卫生工作要为人民健康服务,主张应当向农村倾斜。制定促进社区卫生工作发展,加强对慢性病预防控制的各种政策、法规,在经费上、人力资源上、社会措施上、卫生服务上,实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使社区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真正从卫生环境建设、社区居民生活行为、社区及家庭保健意识、一些主要慢性疾病的三级预防等方面,都得到切实的改善。

总之,只有长期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地探索与实践,真正在社区落实新的医学模式,深入地把握防治规律和防治方法,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发展社区医学理论的必由之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全球性的卫生发展战略目标。

第三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报告,首诊医师为食源性疾病的责任报告人,应认真做好有关食源性疾病的登记、报告,不得瞒报、迟报、谎报。

二、疾病预防控制科负责食源性疾病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急诊科、消化内科等重点科室常规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三、临床医生必须按规定做好门诊日志的登记工作,有关项目要填写齐全、字迹清楚,住址要具体,并留存患者联系电话,不得有缺项、漏项。

四、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食源性疾病病例,除采取抢救措施外,首诊医师应于2小时内向疾病预防控制科电话报告,疾病预防控制科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金水区疾控中心报告。

五、发现食物中毒群体性事件,首诊医生除报告外,还应及时联系检验科等相关科室,提取相关标本,并做好登记、抢救记录等资料保存,在疾控机构等相关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应给予积极配合。

六、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却不按要求上报及瞒报、缓报、谎报者,一经查实将按照医院相关处罚制度要求给予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按《食品卫生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第四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

根据省卫计委《2015年可全省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X卫食品字[2015]3号)、《2015年全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X卫食品字[2015]4号)号要求,我院作为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哨点医院负责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为做好我院相关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对象包括疑似与食品有关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

2、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上报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首诊医师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应及时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并上报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科),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科)专管人员24小时内将病例信息表录入“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进行上报。

3、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科)负责食源性疾病病例网络直报、食源性疾病病例上报统计、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上报质量反馈等工作。

4、食源性疾病病例上报执行奖惩制度,对及时上报且上报信息填写完整的临床医师进行奖励,对迟报、漏报、上报卡填写缺项严重的临床医师进行相应处罚,奖罚情况报信息科,半年统计一次。

5、发现2例或2例以上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并及时报禹城疾控中心,配合其做好流调工作。

6、对因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漏报、迟报、瞒报等造成不良后果的,根据相应制度进行处理,对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置。

第五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管理制度

花垣县人民医院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临床医生必须做好有关食源性疾病的登记、报告。不得瞒报、迟报、谎报和授权他人瞒报、迟报、谎报。

1、分管院长负责食源性疾病监测领导工作,传染病管理科、首诊医生具体负责监测工作。

2、临床医生必须按规定做好登记工作,填写有关项目和报告卡,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住址具体到村组,留联系方式,不得缺项漏项。

3、发现食源性疾病或疑似食源性疾病或异常健康事件,除采取抢救措施外,按规定时间及报告流程及时上报。

4、传染病管理科每季度对医院内食源性疾病上报登记工作进行自查,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5、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对疑似或确诊食源性疾病不按要求上报、瞒报、缓报、谎报者,一经查实,给予教育、警告并处罚及时补报,情结严重者按《食品安全法》、《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下载2011社区慢性疾病监测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社区慢性疾病监测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

    XX市XX区20年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 背景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全球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恶性肿瘤而跃居世界第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

    疾病监测自查报告

    鲁村镇 2010年疾病监测自查报告 2010年鲁村镇的疾病监测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及业务部门的领导下,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各项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和协调配......

    疾病监测管理制度

    疾病监测管理制度 为加强全院疾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也为各项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制定我院疾病监测管理制度。 一、报告对象 在我院就诊病人......

    疾病监测题库

    第一部分 疫情报告和实时监控 一、单选题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实施日期。( B ) 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D. 2004年1......

    中医技术治疗慢性疾病

    中医技术治疗慢性疾病1.什么是中医技术? 中医技术是指应用中医的各项外治疗法,包括刮痧、推拿、针灸、拔罐、刺络、艾灸、耳穴、帖敷、药物热敷等多种常规技术配伍药物治疗疾......

    《常见慢性疾病及其预防》教案

    迅浩小学2015 秋季学期三年级《常见慢性疾病及其预防》知识教育小结 1、 引导学生了解慢性病的概念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无法立刻使用药物加以治愈的疾病,只能先......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

    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 监测、报告工作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临床医生做好有 关食源性疾病的登记、报告。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授权他人瞒报、迟报、......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流程图

    大邑县第二人民医院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流程图 首诊医生接诊食源性 疾病病员 食源性异常病例监测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病原学检验 医生采集并填写《食源性疾病同时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