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湖南“两型社会”发展报告-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20日在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徐守盛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全省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好、人民群众受惠多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共湖南省委部署,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加快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同舟共济、知难而进,奋勇开拓、锐意创新,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以上(预计数),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100元,分别是2005年的2.3倍、2.2倍,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4%和13.3%;财政总收入达到1862.9亿元,是2005年的2.5倍,五年年均增长20%;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21.1亿元,是2005年的3.8倍;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66万亿元和1.15万亿元,五年增加10036.8亿元和7362.5亿元。去年直接融资878.3亿元,新增上市公司12家。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保费收入432.9亿元。
(二)转方式调结构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8∶46.2∶40,二产业五年上升6.6个百分点。农业农村保持平稳发展。五年发放农业生产补贴197.8亿元;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启动实施;粮食总产保持稳定,312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00亿元;新农村“千村示范”工程稳步推进,农村集中供水普及率达35%,五年解决100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型工业化大力推进。深入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方案,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飞机起落架和机轮系统项目落户湖南,长丰与广汽、三菱开展跨区域重组战略合作;新增建材、冶金两个千亿产业和工程机械千亿子产业;工业完成增加值6000亿元以上,是2005年的2.7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170亿元。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38亿元,房地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实现增加值2800亿元;旅游业总收入1425.8亿元,相当于生产总值的9.5%。非公经济更加活跃,实现增加值850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6.7%。投资结构优化,高耗能行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五年下降16.7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加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775.3亿元。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攻克82项产业关键技术,取得专利授权超过1.3万件,涌现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等重大成果,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
(三)发展基础全面夯实。五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121.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4倍。交通建设突飞猛进。武广高铁贯通全省,湖南步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五年完成投资151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1倍,建成通车10条,五年新增通车里程983公里,达到2386公里,省会长沙与13个市州形成“四小时经济圈”;99.87%的乡镇和80.1%的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新开工建设铁路项目8个;民航运输总量五年年均增长19%,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262万人次。能源保障不断加强,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912万千瓦,五年净增1400万千瓦。水利建设迅速发展,洞庭湖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基本完成634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广汽菲亚特、华菱电工钢、比亚迪汽车、北汽福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始实施,岳阳1000万吨炼化一体化和湘钢宽厚板、技术改造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建设用地保障有力,地质矿产勘探取得积极成果。
(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长株潭试验区建设基本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全省形成的“两型”共识、推进试验区建设的力度以及长株潭的辐射带动效应前所未有。长沙地铁、城际铁路长株潭线和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湘江风光带建设加快,“三网融合”试点启动,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航天科技城开工建设,五大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八大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湘潭高新区、宁乡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园区。长株潭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由2005年的40.6%提高到43%。区域经济保持协调发展。
(五)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实施785个重点节能项目,县城以上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72%和50.66%。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得到加强。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57.01%,森林蓄积量达到4.02亿立方米。崀山申遗成功。循环经济加快发展,一批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取得初步成效。洞庭湖综合整治、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等一批重大污染防治项目实施。
(六)改革开放纵深发展。新一轮省、市政府机构改革完成。省属国企改革阶段性任务完成,省属监管国企净资产五年增加2.1倍,达到1104亿元。与68户央企实施对接项目223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四行一社”改革重组成功,华融湘江银行正式挂牌;湖南省联合产权交易所和股权交易所成立。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深入,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正式实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取得成效。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完成。开放型经济活力增强。引进美国花旗银行、戴尔和台湾富士康等一批战略投资者。“亚欧水资源研究和利用中心”落户长沙。口岸体系逐步完善,航空口岸出入境达56.2万人次。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46.9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19.6%;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1.8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20.1%,实际到位内资有新的增长。“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直接投资五年累计26.5亿美元;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南车时代、华菱钢铁等企业实现跨国经营。成功举办世博湖南周、台湾湖南周等经贸活动,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中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强。积极做好援藏、援疆、援川等援助和救灾工作。
(七)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6566元、5622元,五年年均分别实际增长8.4%、8.8%。全年各级财政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支出达1723.5亿元,比2005年增加1244.7亿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成效明显,去年新增城镇就业7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320.8万人,劳务收入突破1200亿元。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扩大到46个,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均稳定在90%以上,参合农民和参保居民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在做好洞庭湖专业渔民解困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四水”流域渔民上岸定居。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分别达到155元和55元,分散和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年人均供养标准分别达到1239元和2942元。稳定价格总水平成效明显,适时启动与价格上涨的联动机制,从去年11月起,对城乡困难群众及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五年新增保障性住房36.2万户,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10.6万户,新增农村危房改造10.2万户,帮助25.9万户灾民恢复住房87.8万间。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骨干体系基本形成,高等教育质量有新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及时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地方病取得新成效。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重特大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全民体育健身运动深入开展。邮政服务加快向农村覆盖。第六次人口普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工商服务和市场监管能力提高。质量兴湘和标准化战略有力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贸促、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统计、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监督、人防、参事、文史、地方志、档案、供销、移民和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地震、气象、测绘、保密、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八)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执行其决议、决定;主动接受省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接受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79件,政协委员提案775件。政府法制工作加强,提请省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6件,制定规章3件。依法行政不断推进,行政程序规定及配套文件深入实施,政府工作绩效评估持续加强,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省政府五年累计精简压缩行政审批项目1011项,精简幅度达58%;取消15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废止和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达4.6万件。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深入推进,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重要作用。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政务公开力度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加快。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村(居)委会“直选”稳步推行,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五五”普法任务顺利完成。城乡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组织有序发展。
(九)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及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开展,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廉政建设不断加强,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大案要案。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推进,综合应急救援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信访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依法打击各类犯罪,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国防动员基础进一步夯实,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整体增强。全民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军民融合式发展稳步推进,军政军民关系和谐融洽。驻湘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抢险救灾、扶贫帮困和维护社会稳定中作出重要贡献。
各位代表,我省五年发展成绩斐然,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主要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创造性地贯彻中央方针政策,探索湖南特色的发展路子,不断提高转危为机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有机统一,促进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构筑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着力营造公开、公正、公平、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始终坚持凝心聚力,团结依靠全省人民,形成和衷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绩,是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取得的,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克时艰、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湘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政法干警,向中央驻湘单位,向热心支持湖南改革发展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是发展不足的现状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突出,能源资源的瓶颈制约加大,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经济转型的压力很大。三是“三农”问题突出,城市与工业的带动力不强,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较大。四是改革开放任重道远,体制机制活力不强,开放型经济规模不大。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人民群众在就学、就业、就医、安居、养老等方面的困难较多。六是政府职能转变还要加快,干部作风需进一步改进,人民群众和企业对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反映强烈,安全生产和维稳形势仍然严峻。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二、坚持走“四化两型”的路子,全力推进今年及“十二五”各项工作
未来5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放眼全球,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深化新阶段,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重组和流动进一步加快。我们要冷静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准确把握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定位,争取更大市场份额,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聚焦国内,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积累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富民强国的成功经验,我们完全可以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机遇,在全国各地新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立足湖南,我省“一化三基”战略取得巨大成功,办成了一批大事,办好了一批实事,办妥了一批难事,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应对复杂局面、促进经济转型的空间和回旋余地大大拓展,已开始蓄积参与未来竞争的战略实力。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奋发有为地开创“十二五”发展新局面。
立足促进全省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及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紧密结合我省发展需要,集中民意民智,凝聚全省共识,编制了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绘就了“十二五”发展宏伟蓝图。“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科学发展旗帜,坚持走“四化两型”的路子,全力推进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绿色湖南和法治湖南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十二五”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到2015年达到2.5万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优化发展。发展始终是解决我省一切问题的关键。促进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推动三次产业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引导各种所有制经济互补共赢、共生发展,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包容性。二是坚持创新发展。新型工业化是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是“四化两型”建设的首要目标和任务。推进制度、管理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后发赶超和转型发展步伐。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确保老百姓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品。
四是坚持人本发展。健全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保障体系,多途径、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五是坚持和谐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民主法治,保障公平正义,着力完善利益分配和矛盾纠纷调处长效机制,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必须扎实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今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今年要全力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新型
工业化,建设创新型湖南
提质升级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有市场、有规模、有效益,人民群众能从中得到实惠的传统产业,巩固和扩大传统产业已有市场份额。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推动装备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品牌、服务等增值环节延伸,促进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建筑材料等原材料工业向高新化、集约化、清洁化和循环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特色轻工等产业的加工度和附加值,逐步实现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精深加工为主转变,由横向覆盖到纵向提升转变。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7大产业为重点,选择有一定基础、具有比较优势、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和做大做强的领域,积极参与、先行发展。积极实施新兴产业集聚、优势企业培育、核心技术攻关、名牌产品创建、人才资源开发等5大基础工程,努力构建技术创新、投融资服务、共性技术服务等3大支撑平台。进一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在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等方面及时跟进,组织攻关现代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复合材料构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材料、智能电网、生物育种等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适应市场需要、拥有核心技术、重视创新、机制灵活的优势企业,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加快转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继续推进“四千工程”,壮大机械、有色等千亿产业,培育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华菱钢铁、有色控股等千亿企业,发展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等千亿产业集群,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重大产业基地。坚持土地集约、生态环保、布局集中,引导产业向园区聚集,避免“镇镇设园、村村冒烟”。加快构建以省级园区为重点、县市园区为配套的产业园区体系,重点提升长沙、株洲、湘潭高新区和岳阳、常德、宁乡经开区,以及郴州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园区的发展水平。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重大创新平台为支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依托重点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快建设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一批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集中优势力量实施重大攻关项目,筛选一批需求迫切、带动明显、基础较好的科技项目和成果,尽早转化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加大政府对应用研究的投入,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金融资本与创新要素有效对接,大力发展科技要素市场和中介服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创新激励和成果保护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以技术、专利、商标等非货币资本参与分配。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能力。
突出企业和企业家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配套、共同发展,继续实施“小巨人”计划、创新计划和“百千万”工程。建设优秀企业家队伍,大力倡导勇于创新、敢闯敢试、埋头实干的创业精神,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环境。
(二)大力推进农业
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着力实施国家新增粮食产能规划,推进“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加大超级稻、优质稻推广力度,坚决遏制抛荒,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推进粮食规模生产,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国策,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涔天河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等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抓好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洞庭湖和“四水”流域综合治理及中小河流治理,突出抓好以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骨干山塘清淤扩容和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水利项目。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双低油菜、优质棉、苎麻、油茶、茶叶、食用菌、花卉、水果、畜禽、毛竹、淡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产业链。保障蔬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扩大蔬菜基地建设规模,促进生猪规模化养殖。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建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系紧密的产业链条,重点扶持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施粮油深加工及物流千亿产业工程,抓好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产品流通、农机服务、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检验和认证、农业信息等现代农业公共服务,抓好优质种苗等关键技术研发。发展设施农业、工程农业,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县市区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增幅、比重均有提高。加快新农村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乡镇村庄规划方案,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公路、安全饮水、电网、通讯、信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维护和管理,继续改造农村危房。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有重点、有区别地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城乡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劳动就业、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的有效对接,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与农村资源相结合,广泛开展“万企联村”活动,促进城乡互动互补、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加快普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养老、低保、五保供养和救济救助体系。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严格落实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发展家庭手工业、加工业和特色高效农业,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着力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提高工资性收入。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提高农民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体制机制。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建立流转双方互惠长效机制,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加快村镇银行改革试点步伐,健全农业保险制度,确保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发展。全面推进乡镇机构、乡村财务管理、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
(三)大力推进新型
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坚持统筹城乡、集约发展、以大带小、均衡布局,加快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中小城市为重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培育壮大环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城际快速交通系统建设,促进环长株潭城市群向城乡一体、集约高效、和谐宜居的现代都市圈方向发展。着力提升岳阳、常德、怀化、永州、郴州等省际边界经济重镇的地位,增强聚集要素资源的能力,支撑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重点地发展中小城市、城关镇和中心城镇,建设一批高品质、功能型、特色精品小城镇。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城市建设,完善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加强管道、水电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镇承载产业发展、吸纳就业的容量。提高城市经营水平,盘活城市资产,创新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模式,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培育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塑造城市个性和形象,增强市民现代文明意识,提高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创新城镇管理手段,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平等享受发展成果和社会福利的体制机制保障。
促进环长株潭、湘南、大湘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把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率先发展环长株潭地区,进一步增强长株潭的核心增长极作用,加强长株潭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协作,引领和带动全省发展。鼓励湘南加快开放开发步伐,发挥毗邻粤港澳的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资源深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举全省之力实施湘西开发战略,全力推进新一轮开发,增强湘西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制定和实施扶贫开发规划,继续将湘西自治州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加快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建设和发展,支持老、少、边、穷、库区发展。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和方式,促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集中连片式扶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探索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框架和利益导向机制。
(四)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
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新型通信网络向农村延伸,加大城乡宽带接入改造力度,实施“宽带村村通”工程,加快长株潭宽带无线城市建设。推进重要信息通信枢纽和功能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自然灾害信息数据库湖南分库、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等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和扩大长株潭“三网融合”试点,逐步实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增强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重点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信息产业规模扩张与能级提升,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发展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开发、数字视讯产品等产业集群,建设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基地。加快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建设互联网技术试验与应用创新基地、物联网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大力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与信息网络经济,繁荣数字内容产业和服务外包等信息服务业。
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装备制造、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发展涉农电子产品和信息服务产业,加强信息技术在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建设数字湖南地理信息空间系统,推进城市治安、城乡道路电子防控系统建设,加强长株潭和11个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实施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加快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卫生和教育信息化系统,促进重要资源利用和重点领域管理的智能化转型。
(五)加快建设“两型
社会”,建设绿色湖南
加快推进长株潭试验区第二阶段建设。以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和保护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两型社会”建设制度框架、产业体系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促进机制。突出抓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化管理与机制性建设相结合,重点实施“两型”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全覆盖、湘江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推进、城乡统筹示范、综合运输一体化、“三网融合”等“八大工程”。组建“两型”产业基金,加快推进智能电网等改革试点。继续加大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示范区“两型”化主导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出台示范区十八片区改革实施方案和总体规划,完成水府庙水库流域保护规划编制,颁布实施昭山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和一批专项规划。
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抓好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深入实施“万家企业节能行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依法推进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地区、企业、园区等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抓好汨罗、永兴、益阳沧水铺等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株洲清水塘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强低碳、清洁生产、高效节能、污染治理等绿色技术的研发,规划建设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完善以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绿色GDP考核评价为重点的发展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建立推进节能减排的价格及补偿机制,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试点。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快构建以洞庭湖和武陵-雪峰山脉、南岭山脉、幕阜-罗霄山脉,以及“四水”为主体,交通干线、河流绿色通道为脉络,城镇绿色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安全屏障。抓住我省作为水利改革试点省的机遇,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洞庭湖、“四水”流域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清水塘、竹埠港、水口山等工矿区为重点,全面治理湘江重金属污染;加大花垣“锰三角”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严格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启动实施重污染产业退出计划;加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江河源头地区生态保护力度,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外来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统筹规划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工程,分期分批处理大型和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重点矿区地质环境恢复和尾矿库整治。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加大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力度,建设一批“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和“宜居村庄”。
(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完善有利于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理顺财政分配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继续推进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增强县域、欠发达地区和生态功能区的财政保障能力;建立规范、透明、高效的财政管理机制,深化预算制度、国库管理、政府采购等改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切实防范风险,建立公共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培育壮大财源税源,加强税收征管,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推行特许经营制、项目代建制、后评估制度和责任追究制。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培育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加快长株潭共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探索建立省属金融控股公司。设立区域性保险法人机构,促进保险业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深化价格改革,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垄断行业和资源环境税费改革,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
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继续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快产权多元化步伐。规范国有资产的重组和处置。进一步理顺国资监管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分配、薪酬激励制度和财务风险监管体系。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和县域经济。引导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在自主创新、产品升级、兼并重组、企业改制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品,着力培育县域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以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和企业,增强县域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推动全民创业,加强创业文化培育,激发全社会创业激情,在创业基地培育、贷款担保、信贷抵押、资金支持、行业准入等方面加强服务,扶持发展创业服务中介组织,建设一批创业基地和创新平台。
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力争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6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亿美元,提高内资实际到位率。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扩大传统优势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外贸企业和出口品牌,鼓励进口关键设备、技术和重要资源。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促进加工贸易向高端环节集群集约发展,以建设长株潭服务外包基地为重点,培育具有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骨干企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各类承接基地和平台建设,注重承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注重承接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核心环节的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注重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提高引进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加强口岸大通关建设,加快电子口岸实体平台建设,提升湖南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功能。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有选择、有重点地参与跨国并购、境外工程承包和国际劳务合作,开展能源资源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重点建立澳大利亚湖南铁矿石、刚果钴矿、赞比亚铜矿等资源基地。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密切湘台经贸往来。
(七)扩大投资和消费,以重大项目支撑发展
加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工程机械提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集聚创新、信息产业振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农产品基地等38大工程,重点建设长沙航空航天、株洲轨道、湘潭风电、衡阳富士康工业城、益阳船舶制造、台达电子(郴州)工业园、湘西广州工业园等产业园区,培育湘潭和娄底千亿钢铁产业、常德千亿烟草产业、郴州有色金属等产业集群,加快建设衡阳特高压输变电产业、岳阳石化等生产基地。加快发展长沙金霞、岳阳城陵矶、株洲石峰、湘潭九华、常德德山等一批省级物流园区。
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实施高速公路、铁路通道、水利枢纽、城市路网、园区建设等24大工程,规划建设一批重大项目。能源,重点加快建设华能岳阳电厂、国电宝庆电厂、大唐华银攸县电厂等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石煤综合利用;争取启动中核桃花江核电站建设;推进一批生物质、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前期工作和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步伐;完善220千伏及以上主干电网,加快建设省内500千伏以上主干输电环网。交通,加快沪昆客运专线湖南段建设,推进枝柳、湘桂、娄邵、石长等铁路扩能工程,启动荆岳、怀邵衡、黔张常、常岳
九、岳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二广、包茂、杭瑞、厦蓉等高速公路湖南段建设,加快省际通道、省域干道和重要港口、运输枢纽等节点连接线建设;推进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等工程建设,加快湘江2000吨级航道建设,启动岳阳城陵矶综合枢纽前期工作;完成长沙黄花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改扩建,改扩建现有支线机场,新建一批支线机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建设长沙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水利,积极推动永州市零陵区何仙观、邵阳市新宁县犬木塘等重要水源建设工程;启动涔天河水利工程,加快金塘冲、宜冲桥、莽山等大型水库前期工作;推进洞庭湖蓄滞洪区建设;开展衡邵干旱走廊专项综合治理;继续实施城市防洪减灾工程,加快52个县(市、区)防洪堤岸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工业节能、生态环保等21大工程。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坚持重点项目重点抓、重点保障、重点管理,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绩效评价,对纳入全省“十二五”重大项目库的项目,市州和部门要有专门班子负责。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审计、监察等方面的作用,加强重大项目监管和稽查,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确保工程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促进消费稳定拉动经济增长,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提升消费能力,启动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商贸服务物流配送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的配套衔接,打造立体化便民服务网络,完善省、市、县一体化质量检测体系。发展新兴消费业态,培育文化、信息等消费热点,扩大汽车和住房消费,拓展服务类消费。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争取试点“建材下乡”,加快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
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向现代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科技服务、信息和法律服务,建设一批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和工业设计平台,加快衡阳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物流平台、检测检验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临空、临港物流园区和保税区建设,提高全省物流配送水平。提升商贸流通、邮政快递、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加快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家政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湘绣、湘瓷、湘米、湘菜、湘酒、湘茶。继续培育壮大旅游支柱产业,构建长沙、湘西、湘南旅游板块,推进张家界国家旅游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着力发展以韶山为重点的红色旅游,以张家界为龙头的生态旅游,以名人、名居、名镇、名村、名楼为重点的历史人文旅游,以湘西地区为中心的民俗风情旅游等4大品牌。加快培育旅游新业态,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健全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八)强化要素保障,增强支撑发展的能力 强化资金保障。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围绕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万亿元以上的目标,加强与中央、国家部委的联系衔接,争取更多项目进国家、部委和银行的“笼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有利于改善民生的领域。规范发展政府融资平台,完善和规范融资性担保体系,促进银企合作,保持合理信贷规模,今年各项贷款增长速度达到18%左右。注重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推动更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积极扩大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私募股权融资规模;发挥各类投资银行、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的作用。
强化用地保障。实行差别化用地政策,加强土地调控,严格用途管制,提高用地门槛和利用强度,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盘活城镇存量土地,确保用地向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两型社会”和民生等领域倾斜。健全节约用地标准,强化节地责任与考核,推广节地型城镇建设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居民集中居住、工业集中发展、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索城乡共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办法和机制。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和整治,拓展新的用地空间。
强化能源资源保障。争取今年全省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92万千瓦,外省电力入湘260万千瓦。完善能源储备体系和输送通道,抓紧建设运煤通道,开工建设荆门-长沙特高压交流和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稳定省内煤炭产能,加大油气调入量。实施矿产资源保障工程,尽快启动部省联动找矿,加大以锰、铜、铅、锌、钨、锑、锡等急需矿种为重点的省内勘探找矿力度,提高资源精深加工和就地转化能力。整顿矿业开发秩序,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的准入退出和长效管理机制,推进重点矿区、重要矿种的开发整合,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再生资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强化人才保障。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壮大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加强人才服务工作,倡导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九)持之以恒地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财政对就业的投入,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创业孵化基地。重点抓好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确保“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得到及时有效援助。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技能。加强就业服务,健全城乡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覆盖城乡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抓好第三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研究制定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140元。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加强住房保障,大规模推进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确保今年新增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41.6万套(户)。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建立“双联”帮扶工作长效机制。重点推进减灾救灾、养老服务、城市福利院、农村敬老院、城乡社区等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和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确保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今年,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分别提高到168元和65元;分散和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对象年人均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1500元、3000元;孤儿基本生活费每人每月达到600元。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做好优抚安置工作,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的手段,稳定价格总水平。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加强农产品运销衔接。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完善粮油储备体系建设,严格执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抓紧建设蔬菜重点生产基地、批发集散场地、冷藏运输设施等项目。加强市场监管,抓紧构建稻谷、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和成本指数发布平台,加强和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征管工作,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和监管,严厉打击和惩处制假售假、恶意炒作、扰乱市场的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
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启动实施教育强省规划纲要。制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抓紧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办好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加快职业教育骨干体系建设,发展继续教育,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创新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教育改革重大项目试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扶持建设一批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弘扬湖湘文化优良传统,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抓好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行业创建。加快建设湖南省国家博物馆、省文档公共服务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改扩建项目,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开展“三湘读书月”活动。巩固提升广电、出版等传统优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媒体、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下一代无线广播电视网,培育壮大芒果传媒、中南传媒、体坛传媒等文化产业集团,组建省文化艺术产业集团;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进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株洲华强文化科技基地、张家界国际影视文化基地、烟雨凤凰等项目建设。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推进地方志工作。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启动永顺老司城、长沙铜官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开展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社会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积极发展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积极推进新农合与医疗救济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疾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卫生服务网络,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巩固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支持残疾人、红十字事业发展。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丰富群众体育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整体水平。
坚持为民办实事。去年,为民办实事共完成28项指标,其中超额完成21项。今年,突出抓好九个方面、32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农村基础设施,改造2000公里县乡公路,建成8000公里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解决农村3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除险加固376座病险水库,新增800个自然村通电话和1000个行政村互联网宽带上网,新建和改造2000个行政村配电网,建设633个乡镇邮政所,新建12万户农村沼气池,建设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就学,建设500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4所市州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和200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就业,新增60万城镇就业人员和6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技能培训66.2万人。就医,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县(市、区)达到73个,统筹地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60%以上,农村五保对象在县乡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基本医疗费用全免。安居,改造4万户农村危房和2万户国有林场危旧房,新增8.6万套廉租住房,安装5000个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摄像头。养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00万人,移民重点县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扩改建150所农村敬老院。救济救助,提高城乡低保对象救助标准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帮扶60万贫困农民。环境保护,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6%,建设100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地质灾害防治53处。文化服务,建设10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000个农家书屋。
整体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质量建设。完善国防动员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认真落实军人优待抚恤政策,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促进军地军民融合发展。
(十)忠实履职、忠心为民,建设法治湖南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保障人民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面落实依法治省基本方略,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保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监督落到实处,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加强人权保障,发展人权事业。
营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严格安全准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加强公共安全,推进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健全事故灾难、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社会安全事件和各类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体系,加强综合应急救援处置队伍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暴力犯罪。加强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和农村基层治保调解组织建设,提高执法保障能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机制。加强法律援助,加大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权益维护机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深化城乡社区建设。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
各位代表!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建设服务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动政企、政资、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合理确定行政审批事项,认真解决审批职能交叉、权责脱节和多头审批等问题。深化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政府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逐步实现网上办公、网上服务和网上监督,重视网络民意,建设好各级政府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平台。
建设法治政府,规范政府执法行为。加强政府法制工作,保证人民群众合理的诉求、合法的利益得到充分体现。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发挥省政府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参事室等决策咨询机构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评估和跟踪反馈制度。深入实施行政程序规定、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尽快出台《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权力。加快推进审计结果公告。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建设责任政府,解决缺位、越位、不到位的问题。增强各级政府服务发展的责任,任何时候、任何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发展,无论何职、无论何岗都要以促进发展为首要职责,做到推动工作毫不放松,促进发展决不懈怠。强化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健全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推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扎实开展“效能制度落实年”活动。
建设廉洁政府,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自觉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干事,清清白白履职,兢兢业业为民,坚持互谅、互让、互帮,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勤俭、节约办事,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出国、考察、培训,严格控制庆典、论坛、招商、节会、购车等方面的支出。关心爱护基层干部,改善基层工作环境。不断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浓烈氛围。
各位代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已踏上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湖南省委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同心同德、携手共进,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谱写“十二五”精彩开篇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湖南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省社科院课题组
批示来源:获得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路建平的批示 课题负责人:朱有志,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云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厅级纪检员,研究员 课题组成员:周少华、湛中维、周湘智、肖 卫、蒋俊毅、陶庆先、杨顺顺、胡守勇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湖南的寄予的殷切希望,也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科学决策,更是湖南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要完成这一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充满信心、总揽全局、科学谋划、加快推进。
一、坚定信心:能“率先”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我们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既源于外部环境的有机可寻,也源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更源于湖南近几年“两型”建设实践打下的坚实基础、积累的丰富经验。
1、湖南实践有基础。
2011年湖南GDP接近2万亿元,并连续4年稳居全国前10位。两型规划体系基本形成。高起点编制了综改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区域规划,以及10个专项改革方案、14个专项规划、18个示范片区规划、87个市域规划,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建设规划体系,明确了“两型社会”建设的行动路线图。重大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全面启动了大河西、云龙、昭山等五大示范区18个示范片区建设,顺利完成了武广高铁、黄花机场扩建工程、长株潭三市通信并网升位及芙蓉大道、红易大道、长株高速等一批跨区域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了长株潭城际铁路、三网融合试点等重大项目建设,试验区改革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治理取得实效。湘江流域重金属削减率达50%以上,洞庭湖局部水质由整治前的Ⅴ类、劣Ⅴ类上升到Ⅲ类,清水潭由污染重灾区一跃成为循环经济工业园。重点领域改革进展顺利。以项目化管理方式全面推进了十大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了资源节约价格杠杆调节机制、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土地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及“两转变一纳入”、“两退出两获得一保留”、“四变三集中”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产业“两型化”发展成效显现。传统产业高新化、“两型”产业规模化、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工业经济呈现出“规模扩大、效益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推进机制初步建立。确立了“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的推进机制,成立了高规格的工委、管委会;组建了试验区投融资平台,确立了市场化的改革建设推进机制;完善了政策和标准体系,制定出台了财政扶持、产业引导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率先编制了“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39个部委、74户中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试验区布局实施了50多项改革试点,形成了国家部委聚焦试验区改革的新局面。
2、国家政策有支持
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国家更加重视“两型”社会建设及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政策调整。继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后,国家“十二五”规划又首次把“两型社会”建设单独成篇进行部署。“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着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构筑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为包括湖南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后发赶超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明确赋予了长株潭城市群在体制机制等方面拥有“先行先试”的权利,为我们形成政策洼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3、外部环境有新机
金融危机后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主题,以新一代信息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为内容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全球扩散。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纷纷把新能源、节能环保、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实施了绿色经济复苏计划、绿色技术研发计划。世界经济形势的这些新变化,既有利于湖南广领域、深层次融入全球竞争,也有利于湖南发挥既有优势,吸引更多的高端技术、高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加快“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探索性事业,在坚定信心的同时,更应该看到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从全球来看,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从全国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从省内来看,作为一个内陆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大省来说,既面临加快发展与优化发展的“两难”选择,也面临重化工业比重偏大、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的现实困境,而且还面临“两型”综改进入“深水区”后各种利益相互博弈、新老机制相互掣肘等挑战。
二、统筹兼顾:谋“率先”
立足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必须要有更新的思路,更高的标准,更活的机制,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力求实效。
1、两型产业带动,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要以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为核心,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由低端向高端转变。一是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大力应用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现代工艺,通过扩大企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品牌建设,做大做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特高压输变电等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通过加快技术改造升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淘汰落后产能,做精做深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建筑材料等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通过强化环保、质量与安全,做优做响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特色轻工等为代表的消费品工业。通过加强农业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和服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好做新现代农业。二是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的要求,重点培育和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信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组织实施新兴产业集聚、优势企业培育、核心技术攻关、名牌产品创建、人才资源开发5大基础工程,建立技术创新、投融资服务、共性技术服务3大支撑平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和集聚集群发展,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三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提高产业效率、降低产业成本、培育新型业态,重点发展融合度高、关联度大、带动功能强的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尽快形成结构优化、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2、绿色消费引导,加快生活方式低碳转向
要以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为出发点,大力推行适度、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形成贯穿于吃、穿、住、用、行各方面的两型消费模式与行为习惯。一是突出绿色理念宣传教育。政府部门、传播媒介、教育机构等要协同努力,大力加强资源节约、环境安全、绿色消费、生态保护等教育,使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积极鼓励必需型、健康型、理性化消费,反对奢侈型、浪费型、情绪化消费,深化“两型”消费文化的普及推广。要公开曝光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不良现象与行为,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环保光荣、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形成人人心系“两型”社会、心仪生态文明、心醉绿色生活的高度生态自觉。二是突出绿色规制建设。要在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快以绿色低碳生活为导向的地方法规、规章制度及实施条例的制定。通过绿色信贷、补偿机制等制度设计,对公民、企业、社会团体的低碳行为提供政策支持与激励。加大执法力度,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为低碳转向保驾护航。三是突出绿色技术创新。要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促成低碳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及扩散,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价廉物美、具有市场感召力的绿色生活消费品。四是突出政府绿色示范。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公务人员,尤其各级领导干部要在“两型”生活方式构建中率先垂范,做“两型”生活的实践者、先行者、引领者,有力带动低碳生活方式的大众化、社会化。
3、发展治理并重,加快构建“两型”生态屏障
要在巩固我省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禀赋既有优势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影响整体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探索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调控机制,提升全省生态文明水平。一是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重点推进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流域,湘西武陵-雪峰、湘南南岭、罗霄-幕阜山等功能区的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巩固“一湖三山四水”的生态安全屏障。以保护昭山绿心为核心,积极建设环长株潭城市群人居保障生态功能区,优化城市群规划和功能组团,建设乔灌草立体式城市绿地系统,连接城乡绿化带,改善提升城市生态景观和人居环境品质。二是强化城乡、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推动污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引导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控制农村面源污染,鼓励建设分散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提倡规模化养殖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推广城乡环境同治经验,防止城镇、工矿污染转移。坚持以湘江治理为突破口和展示平台,以衡阳水口山、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郴州有色采选冶集中地区、娄底锡矿山等为重点,实施源头矿区治理。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控制开发强度,协调干流和主要支流污染治理,精心打造湘江生态经济带。严格总量控制,抓好化工、冶金、造纸、水泥、电力、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的主要污染物在线监管和减排工作。三是强化环境保护的经济调控手段。加强土地强度分级分类控制,完善能源、水资源消费梯级价格制度。开展环境权益市场交易试点,进一步推动排污权交易、合同能源管理、CDM项目开发,积极推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探索节能量交易。
4、城乡协同推进,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要坚持长株潭城市群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大中小城镇、城镇与乡村多层次错位建设、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一是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树立长远眼光,强化顶层设计,以“一心双轴双带”空间结构为基准,发挥组团发展优势,进一步明确各功能区的分工和定位,统筹配置要素资源,实现城市群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加快建立三市统一的统计、考核、评估标准,及信息、物流网络和生态服务体系。二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加快制定和完善乡镇发展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各类规划的对接和衔接,切实推进规划实施。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城市道路、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服务制度,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劳动就业等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完善城乡一体的要素市场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社保制度改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区域共同繁荣。重点支持湘西武陵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支持老、少、边、穷、库区发展,打造生态旅游经典线路,积极发展有机农业、中草药、农林产品深加工业等产业集群,推进新能源开发,加强沅水、澧水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支持湘南地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建设郴州、永州与珠三角地区的快捷运输通道和大通关机制,积极打造衡阳、郴州、永州三大中心城市增长极和湘桂铁路、京广铁路、洛湛铁路沿线三条开发轴线。
5、改革创新驱动,加快两型机制全面构建
要在新的起点上先行先试,注重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一是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全面推进“十大领域”改革基础上,纵深推进资源性价格改革、绿色建筑、绿色能源、循环经济、湘江流域治理、农村环保自治、生态补偿、综合保税区建设等改革,着力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城乡统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行政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着力构建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体系,率先在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创造经验,发挥示范效应。二是加快完善“两型”政策平台。以政策制定、对接为突破口,出台“两型”交通、湘江流域生态补偿、节能减排、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社会管理创新等领域的政策措施,完善“两型”标准体系,实施“两型”标准认证制度,推进“两型”立法,全面构建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三是加快构建“两型”技术创新体系。依托创新型湖南建设,加快完善“两型”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措施,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切实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强力保障:促“率先”
实现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路子的战略目标,关键是要强化政府作用,以加强政府引导、统筹、管理、协调能力为重点,加快建立起有力支撑“两型社会”建设的保障体系。
1.切实强化规划引领
在完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积极推进市(州)、县“两型”规划、行业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完善。努力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规划对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规划体系。严格按照“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的原则,从人、财、物等方面保障规划落实。
2.大力营造“两型”氛围
积极倡导两型文化,通过政府科学引导、媒体集中造势、全民热情参与、专家精心解读等方式,在全省掀起两型文化建设高潮。加强“两型”教育,深入开展“两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六进”活动,全面普及“两型”知识。通过总结经验、挖掘先进、宣传典型,鼓励社会积极践行“两型”。
3.持续加大建设投入
强化投入导向,把投入的重点放在生态、环保、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放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新兴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培育上,放在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域、农村环境成片整治上。积极构建省、市(州)、县财政投入稳步增长机制、分摊机制,形成投入主体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规模不断壮大的体制机制。要不断完善民营资本参与“两型”建设的体制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流向“两型”建设领域。
4.不断拓展共建共享
加快交通、通信等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拓展共建共享领域。大力搭建共建共享平台,努力完善市场化投融资平台,“两型”社会建设的国际、省部交流合作平台,“两型”技术交易平台,加快发展长株潭“两型”产业投资基金及其管理公司。进一步完善共建共享投入成本分摊与使用付费机制,创新共建共享平台与设施管理模式等。
5.全面推进目标监管
要在总体把握“两型”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将建设责任分解到人、省直单位、市(州)、县(区)。要建立完善的“两型”社会建设考核评估制度,并把考评结果与单位、个人评先评优等相结合。同时,要在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机构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舆论、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加强对“两型”社会建设的监督。
第三篇:两型社会材料
定义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两型社会”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两型社会”是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资源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压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两型社会”包括哪些内容?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努力做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工作。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哪些地方正在进行“两型社会”建设试点?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发改委在《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的通知》中称,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投入各个领域的改革。同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两型社会”建设对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 1 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对湖北、湖南两省探索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都位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极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它对中部地区和全国其他区域需解决类似的问题有着积极的示范意义。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这方面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无疑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湖北、湖南均以湖泊众多闻名,东湖、梁子湖、洪湖以及大别山地区是武汉城市圈两大生态板块,环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地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大生态板块,两地共有近900公里的长江防洪堤。长株潭城市群南北之间以及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结构差异,东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梯度差。比如,武汉与黄冈人均GDP相差近5倍,武汉拥有良好产业基础和科教研发实力,周边城市腹地则拥有较为宽松资源和较低开发成本。
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如何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既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需要及时面对、寻求突破性破解的重大问题,也是湖北、湖南两省乃至中部地区和全国其他区域需要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湖北湖南被确定为两型社会的优先试验区,湖南湖北毗连一区,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方式相同点众多,互补性强大,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一系列的国家改革政策的制定更加确立了湖南湖北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强调集约
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
追求和谐
按照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环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武汉、株洲等均属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比一般城市更难,也因此更具试验价值。
成功案例
2007年12月14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短短两年间,圈内城市积极主导,地方政府倾力推动,中央部委殷切支持,大型企业激情投身,先行先试的武汉城市圈建设,在荆楚大地呈现勃勃生机。
2008年8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建设总体方案。从重大项目到部省合作,从一体化探索到体制机制创新,短短两年间,武汉城市圈按照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总体要求,在“两型”道路上迅速起步。
机制创新,奠定可持续发展根基
两年间,武汉城市圈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大东湖生态水网、梁子湖生态保护等工程为重点,率先在中部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创新环境保护机制;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
两型社会
一体化,迈开对接脚步
两年间,城市圈九城市主动融合,圈域产业优化整合风生水起,从武汉出发,4条城际铁路全面开工,一小时经济圈呼之欲出;商业企业上山下乡,农超对接,连锁经营,城乡现代流通一体化,科教文卫资源联动共享,武汉城市圈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全力推进。
重大项目,托起城市圈建设新景
两年间,在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公司这个崭新的投融资平台上,政府部门、大型国企、民间投资共同奏响城市圈建设的新乐章,以此为依托,城际铁路、武汉新港、大东湖生态水网、花山生态新城等一个个响当当的大项目纷纷启动。在全国7个综改区中,武汉城市圈重点项目投资额度之大、投资节能环保产业项目之多、投资项目进展之快可圈可点。
部省合作,在全新平台上聚合能量
两年间,先后有67个国家部委与湖北展开省部共建,密集签订的协议表明,国家力助武汉城市圈走“两型”道路。
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综改办专职副主任 王培锦:"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全面展开,在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在五个一体化方面,城市的融合度进一步提高,这个就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推进“两圈一带”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重视规划。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二是强调集约。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
三是追求和谐。按照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环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
四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武汉、株洲等均属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比一般城市更难,也因此更具试验价值。
意义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那么这样的“综改区”,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在这方面,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核心。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 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而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给地方环境的压力相当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两型社会”的定义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同样意味着几个发展方向的衍生:住宅节能标准将被加强,节能建筑将成为楼市发展主流;七成用地集中于民生的土地政策,或将得以有效推进,即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限面积房)、普通商品房等开发速度和比重将逐步加快、加大;高档别墅用地将受到一定限制,高档别墅供应将逐步放缓;土地浪费等问题将被摆上政策战略性位置;住宅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将从严,建筑成本或将随之上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怎样建设
一、把握实质、深化认识,将“两型社会”建设摆上更加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
本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党中央从人类文明转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从社会发展模式的角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难看出,资源环境问题既是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理念提出的起因,又是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主线,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建设“两型社会”,首先要把握中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的精神实质,提高对“两型社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一)“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从人类社会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进程看,建设“两型社会”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新认识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产物。
其次,从环境问题背后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根源来看,建设“两型社会”是全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方法。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是自然的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是文化观念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我们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平台,又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多角度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
(二)“两型社会”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平台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要妥善处理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需要什么样的环保、怎样环保”这两大问题,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两型社会”由人民共建,为人民共享。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和筹划“两型社会”建设的全局,兼顾和协调各方关系,妥善处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资源环境等之间的重大关系,做出适当安排,搞好平衡。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两型社会”建设沿着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三)“两型社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方式和形态
如果说生态文明的理念、观念是一种远大理想的话,“两型社会”则是现阶段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结果和外在体现,是具体的实现方式和形态。实际上,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体系、生活体系、经济体系、技术体系、金融贸易体系、分配体系和民主体系等方面的不断展开就是实现“两型社会”的过程。
二、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要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
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
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不断推进历史性转变。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要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历史性转变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困扰本区域环境保护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历史性转变的体制机制。
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制定与本地基本情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融入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与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建设等重大的战略任务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环境问题,切实建立本区域的宏观环境战略体系。
正确处理预防和控制的关系,建立健全“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环节。要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各方面,建立起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
正确处理成本和效果的关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要从根本上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运用自然规律,给予江河湖泊和重要的生态系统人文关怀,让其休养生息。同时,要实施高效的环境治理,科学地修复和改善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必须全面分析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势,通过适时调整和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保护先进的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航标。
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关系,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
三、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要深入研究,积极创新,提升水平
(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体制
要积极推行绿色新政,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两型社会”建设全局中的主线地位和带动全局的作用,逐步形成“两型社会”建设的新体制,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通过市场机制完善和推行环境经济政策,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国务院发布的规划环评条例为契机,率先积极推进区域环评、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
(二)深入研究“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第一,要积极探讨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有效途径。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 断研究将休养生息政策全面渗透到重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的具体措施,推动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努力让江河湖泊焕发生机和活力。
第二,要研究主要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积极探索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第三,研究统筹推进区域与城乡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尊重自然规律,进一步研究制定区域环境管理的政策,落实全国生态功能区划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把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作为有机的整体,坚持城乡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三)抓住应对金融危机的历史机遇,提升“两型社会”建设的水平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为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倒逼机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要有全球视野和未来的战略眼光,要紧紧把握住国际绿色潮流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规律,结合当地实际,抢占先机,培育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综合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出能长期管用并可广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是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到“生态文明”理念,报告并把以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对“绿色”发展路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强调,将有利于着力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护资源、节约资源,而是应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涉及发展战略选择、观念更新、制度变革等因素。培育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需要政府、企业、居民、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主体的积极作为与协作,需要各领域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制度保障。
建设“两型”社会,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中国长期以来遵循了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战略,走人力资本密集化的发展道路,以此引导政策层面的调整。
建设“两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驱动。由于资源环境问题存在外部性,完全依靠市场无法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将负外部性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以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滥用;将正外部性的社会收益内部化,使具有正外部性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达到社会最优的供给水平等等。由于传统市场机制无法通过看不见的手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在“市场失灵”情况下,我们必须依靠政府的制度安排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解决 6 资源和环境外部性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有很多,既有强制性法律法规,如排污费、碳税、燃油税、排污标准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等,也有市场化导向的排污权交易、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电力)、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等政策工具。
建设“两型”社会,要加强制度能力建设。所谓制度能力是一个社会有效实施法律、规定或政策的能力,制度能力是推行资源和环境政策的保障。现实生活中,许多好的政策在实施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与我们缺乏将此类政策推行下去的制度能力有很大关系,因制度能力贫弱而导致资源或环境管制失败的案例并不鲜见,如废电池回收、垃圾分类等。因为资源环境问题综合复杂,单纯依靠政府,难以应对为数众多、分散甚至是流动的管制对象。对此,要重视把市场和社会力量引入管制体系,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挑战的治理结构,为此就有必要改变弱市场与弱社会现状,一方面,动员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管制,另一方面,也要靠提升民众的生态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守各种生态规则,积极配合各种生态政策的实施,从而降低各种生态友好制度的运行成本。
转变发展观念、设计出各种生态友好的政策,并借助强大的制度能力推行下去,才能使人们正确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稀缺性,越来越多地用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本来创造产值和效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引导可持续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部“两型社会”试验区五问
中国政府近日批准位于中部腹地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探索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中部经济的崛起打造新引擎。
一问:国家对中部建设“两型社会”的部署,赋予试验区怎样的历史使命?
深圳是我国最早的改革试验特区,刚刚从深圳市委书记之职调任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李鸿忠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行了一番说文解字的全面解析。
李鸿忠(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是其根本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网上很多朋友称之为“新特区”。新在哪里?就在于其内涵是科学发展。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八个字里面,“综合”是指全面,比如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产业布局等都要考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发展。“配套”是说不能单向推进,内容涉及产业、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武汉城市圈建设就提出了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五个一体化”。“改革”两个字价值万金,这是试点最深刻、最根本的内涵。机遇、挑战摆在眼前,要实现综合配套试验区的目标,我们唯一的道路,就是改革;要改革就要解放思想,这是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的逻辑起点,也是推进机制体制创新的逻辑起点。“试验”,这是给我们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最大的“权力”。只要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体制机制,我们就要大胆试验,率先突破。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来湖北视察时,特别嘱托湖北要加快发展,要在中部崛起中起到战略支点作用。这次中央把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两型社会”试点的平台给了 7 湖北,就是要让湖北起到这个战略支点作用。
二问:建设“两型社会”,在试验区有何现实针对性?
国家发改委给国务院的关于设立“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议指出,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将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中部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能否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路,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落实至关重要。
龙正才(武汉市发改委主任):面积不到全省1/3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6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自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武汉城市圈发展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要跃上“两型社会”的发展轨道,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的困难。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差异性大、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实质性破除的严峻挑战。在产业发展方面,由于地方政府考虑到GDP、财政收入及担心税收流失等等,城市圈内存在一定的低水平竞争,产业结构上既重复布局,又缺乏配套性、延伸性。在自主创新方面,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教资源整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促进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武汉市及周边部分城市属于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型化,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能耗较高,排污压力较大,节能减排的任务重。
这些问题,除了归因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外,更主要是由行政区划经济导致的。通过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借助国家层面的力量化解“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体制机制瓶颈,将为我国以城市圈建设带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积累经验。
三问:试验区构建“两型社会”,重点应在何处发力?
与以往的改革试验区都在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不同,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改革试验都将在若干个不同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因此要突破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土地使用、财政、税收、投资等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寻求解决市场体系建设难以统一、社会资源难以整合、教育科技以及基础设施的区域共建共享的机制难以形成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这项改革试验将比以往更为艰难和复杂。
赵凌云(湖北省社科院院长、经济学教授):“两型社会”建设意味着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意味着告别“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寻求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新路。
目前湖北已初步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完成“七个探索”,包括探索建立统筹区域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探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公共资源合理配 8 置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探索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机制。这“七个探索”就圈定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着力点。
更重要的探索是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向新型城市化的转变,这是对试验区的根本要求。所谓“新型城市化”,与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四点不同:第一,传统城市化道路是以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为龙头;新型城市化更强调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第二,传统城市化吸附周边农村的优质资源,如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却没有带动农村发展;新型城市化是要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三,传统城市化是单体城市化,不注重城市之间的协调、分工、合作;新型城市化要力图在城市之间建立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共同发展。第四,传统城市化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发展,而新型城市化则为节约型、内涵式的发展。
四问:建设“两型社会”会不会付出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代价?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双刃剑”的效应,它扩大了城市圈的改革空间,但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发展模式下,客观上也约束着湖北的发展空间,比如东部地区很多产业特别是双高产业不能承接。
李鸿忠(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在资源拥有、发展阶段方面不平衡,这是客观实际。但是,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要实现科学发展,不能有例外。如果说东部沿海地区走的是由粗放到集约的路子,中西部地区则必须在科学发展上一步到位。
当前,全党、全国都在按“两型社会”的要求,谋划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我们无法再像当年沿海地区那样,从数字上看GDP增长,而要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必须转变发展的观念和方式。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转变政绩观。打个比喻,假如我们能够实现50%的增长,但走的是粗放型的老路,那就不如科学、集约地实现15%的增长。科学的发展,才是真发展;粗放的发展,必然以资源破坏为代价,最终正负相抵,得不偿失,得到的结果可能是负数。
五问:建设“两型社会”,一方百姓会得到什么样的实惠?
袁善腊(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宗旨,会让城市圈内广大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目前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投资100亿元的8条出口快速路基本建成,武汉和8个城市可在1小时内通达。在产业布局优化方面,城市间错位发展、共同发展的局面已经初显。在城乡统筹方面,在武汉市务工的农民工达到100多万人,其中近半数以上来自周边8市,在武汉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了平等受教育的待遇。
可以预见,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障碍也将逐步得以清除,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就业、社保、教育、卫生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等等,将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半月谈记者 皮曙初)
节约型社会内涵的再认识
学术界有关节约型社会内涵问题的研究,基本可归纳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更应强调的是消费型节约。如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指出节约型社会包涵两个内容,一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二是全体社会成员要有新型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他认为人们有花钱的自由,但是任何人都没有随意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权利,建议制定奢侈品的标准,开征购买奢侈品的高消费税,在经济上限制奢华的不良风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余源培认为构建节约型社会除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还需要倡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应当扼制人无尽欲望的膨胀,引导并确立合理、文明的消费观。如上例举的观点侧重于消费型节约,反对奢侈性消费,并认为这种不良消费倾向有扩大和蔓延的趋势,应积极制止。
另一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应强调生产型节约。如经济学家梁小民认为节约型经济的实质不是消费的节约,而是生产的节约,认为开个排气量大的车,甚至点两只龙虾,吃一只扔一只,都算不上什么巨大浪费,最大的浪费是在生产中。有学者甚至认为“一个铜板掰两瓣花”的理财方式,是一种在物质财富匮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得不采取的生活态度或者说是生存方式,因而,那种节约是产品的节约,是对消费的限制式节约;如今,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传统的节约精神仍然需要,但节约的重点不再是产品,消费不仅不应限制,反而应该受到鼓励。认为比起窝头、咸菜和补丁衣服,餐饮业、服装业以及家电、住宅、汽车等产业不断扩大的生产和消费,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更符合人的本质需求。
纵观理论界对节约型社会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于“为什么要构建”以及“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而对节约型社会的相关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仍显不足,比如在节约型社会的概念界定、内涵、特征等方面,令人信服的系统研究就显得明显不足。
笔者对前面述及的两类观点均不完全赞同。我认为,强调消费型节约似乎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但可能会影响经济持续增长;而强调生产型节约似乎有深厚的经济学根据,但又有可能滋长消费主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击碎了“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他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有效需求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等原因总是不充足的,市场机制又偏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建议通过政府干预来扩大有效需求。近几年,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运用了“需求管理”。无论是扩大政府投资支出,还是多次降息刺激消费需求,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于是,刺激消费的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但这种消费需求的膨胀一定要严防“商品拜物教”性质的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即消费主义。如果说消费可以带动经济增长,那么,消费环节的浪费同样会助长生产环节更大的浪费。这样的经济增长难道就真可以救世济民吗?
笔者认为,节约型社会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节约,通过采取市场、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等综合性措施,提高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全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使人民享受到最优的社会福祉,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经济形态。
首先,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范围上,是全部再生产过程的节约,而不是特指某一环节的节约。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节约型社会在其节约范围上要求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节约,即生产领域节约、交换领域节约、分配领域节约和消费领域节约,尤其是消费领域的节约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方面。因此,“节约”不只是生产型节约或消费型节约。如果只偏重某一领域的节约,而忽略了其他领域的节约,势必会事倍功半,达不到节约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里讲到的节约消费也不是不消费,而是提倡一种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健康的消费模式。我国当前真正应刺激的消费是尚未得到满足领域里的需求倾向,比如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等,而非那些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
其次,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内容上,是全部生产要素的节约。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都属于生产要素,其中企业家才能是灵魂性的要素;人们通常从自然形态理解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技术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一般被通称为人、财、物;迈克尔·波特“钻石体系”理论中的第一个关键性要素即“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三个层次。基本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等内容;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现代通讯、信息、交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研究机构等内容;专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业技术、专用软、硬件设施等内容。通常情况下,高级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培养获得的周期长,需要在人力资源和资本上大量而持续地投入,所以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立足于自己来创造、培养。无论从哪一种生产要素概念来理解,节约的内容都应是广义的全要素的节约。既包括自然资源的节约,还应包括人力资源、货币资本的有效使用;既包括对基本生产要素的节省,还包括对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开发和保护。“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生产要素是财富的源泉,生产要素又普遍稀缺,两方面的结合导致了人们迫切地占有生产要素的强烈欲望,拥有的同时就更加要求节约生产要素。
第三,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目标上,是要形成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节约型社会的终极发展目标应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社会,即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生态环境优化、人民生活福祉最大。其近期目标与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国家已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落实节约的具体指标,既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5倍;如果要进一步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8-10倍。指标的具体落实是为了保证真正做到“物尽其用、财尽其利、人尽其能”。
第四,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路径选择上,是要构建循环经济系统。实现节约型社会,在路径选择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构建循环经济系统。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指明必须转变现行的发展模式,走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以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运行为目标,强调“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循环发展,最终实现“最优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节约型经济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当前必须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经济,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发展。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调整财税政策,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第四篇:两型社会建设情况报告
关于资源节约型和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任务分工,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思路
紧紧抓住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机遇期,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以建设“两型社会”为抓手,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契机,以减排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统领,扎实做好新时期的环保工作。一切围绕建设大局,立足职能,要按照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大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履行职能,搞好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的服务,办理好“准入”手续;对一些高污染、高成本、高消耗和低科技的投资项目,要从严把关,多方论证,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线,让现有的生态环境在新一轮经济大发展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真正做到“要金山银山促经济大发展、更要绿水青山保环境优美”的双赢!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
近几年,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水环境各项指标均居前列。
(一)全县重点涉水企业已经全部了在线监测设备,做到省、市、县三级联网,同时按照全省“四个办法”要求,每
网。按照上级惺惺惜惺惺小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三)全面排查重金属企业,做好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学校向重金属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建立台帐,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加强环境监察,定期监测周边环境质量。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学校政府已把学校向列为生态建设示范区。下一步,以创建省级生态为目标,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污染减排为抓手,积极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创新环保机制,引入市场化手段,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针对当前存在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落后、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惺惺惜惺惺将加快省级生态乡小学校建设进度.当前主要任务是督促各乡镇按照创建省级生态县的目标要求,建立和完善中心城镇及周围社区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把湿地工程作为一项促进水污染防治和建设生态居住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做实,尽快实施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立全县湿地工程储备库,充分发挥湿地的作用,促进生态详详细细建设。
第五篇:两型社会演讲稿
XX年4月7日,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与铁姆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在湖南湘潭设立合资企业“铁姆肯湘电(湖南)轴承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圆锥滚子轴承和无缝合金钢管制造公司铁姆肯公司正式落户湘潭。
铁姆肯公司是全球第三大、北美地区最大的轴承制造企业,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铁姆肯公司在湘潭的合作项目将产生1亿美金的出口额,同时也有助于中国加强风能等可代替能源的利用。据悉,这是湘潭市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首个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我市。铁姆肯缘何对长、株、潭三市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湘潭情有独钟?余爱国市长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的话可谓一语中的。
“全球视野下的湘潭‘两型社会’正凸现活力。如今,全球的目光正聚焦长株潭,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商正关注‘伟人故里’,参与投资湘潭的发展。湘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沉淀着共和国的记忆,现在的‘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又把湘潭推到了现代工业改革的前沿和潮头,成为新的感动、新的聚焦。”
曾几何时,湘潭一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领袖家乡,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前来参观的人们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湘潭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几大厂矿奠定了湘潭的工业基础,使湘潭成为著名的工业基地,享誉海内外。但到了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大型企业每况愈下,雄风不再,甚至成为湘潭发展的累赘和包袱。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凭借区位优势和国家优惠政策实现跨越式发展,西部内陆,乘着国家开发西部的强劲东风,也迅速崛起。湖南向何处去?湘潭路在何方?湖南人在思考,湘潭人在忧虑。
历史再一次垂青于湖南,垂青于湘潭。XX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湖南之大幸,湘潭之大幸。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是国家协调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更是我省我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和重大历史使命。
历史把机遇赐给了我们,我们怎样书写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呢?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别无选择。
时不我待,从现在做起。机遇稍纵即逝,时间就是效率。作为湘潭的青年一代,我们没有理由袖手旁观,没有时间等待观望。只有从现在开始,助推新型城市化,争当两型排头兵,积极投身到这场攸关湘潭发展的战斗中,为谱写21世纪湘潭新的篇章,贡献自己的青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湘潭,从我做起。我,一个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深感任重道远。建设两型社会,关键是人。我们可以创建“两型学校”,教育学生从小注重节约、保护环境;教育学生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湘潭持续健康发展输送合格人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两型社会,须得从小事做起。如果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注重小节,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不乱丢乱扔,不踩踏草皮,讲文明、懂礼貌,“两型社会”何愁不能实现,湘潭发展何愁没有时日?!
同志们,朋友们,湘潭需要我们,需要我们添砖加瓦、献计出力,需要我们开拓进取、无私奉献;我们需要湘潭,她是我们耐以生存的家园,她是我们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舞台。
“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一个新的湘潭就会展示在世人面前,就会矗立在湖南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她释放的魅力不仅仅是人杰地灵,更会是“两型社会”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