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信息系统构建

时间:2019-05-12 18:5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信息系统构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信息系统构建》。

第一篇: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信息系统构建

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信息系统构建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文福华

[论文关键词]湖南;农业信息系统;两型社会建设;问题;对策

[论文内容提要]目前湖南农村建设“两型社会”困难多多,主要是节约优先的方针没有很好地体现到发展规划?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特别是信息不灵,为此,我们重点分析了湖南两型社会发展中农业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农业信息系统建设以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对策?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两型社会建设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要求?农村全面发展最深刻的内涵,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两型社会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农民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主体,也必须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素质,以便能创造性地承担起两型社会建设的重任?

一?湖南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

1.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一是信息体系建设有了初步的基础?相继设立了农业信息机构,配备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以及必要的上网设备和办公自动化设备?二是信息传输运营业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了电话交换数字化?程控化?业务管理现代化?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在市?县(市)级范围全面覆盖?计算机?传真机和电话机等信息工具逐步普及,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已成为主要的信息网络,农口各部门局域网建设方兴未艾?

2.信息意识得到加强?政府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者,同时也是信息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湖南各级政府都充分认识到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卓有成效地开展农业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

3.不断强化组织和引导,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领导保证?农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化?集约化工程,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就能做起来的,必须要由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按照一致的目标,共同开发建设而成?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湖南各级政府都树立大信息的思想,统一领导,明确定位?农口各部门和区县各部门要在市农口主管部门和信息中心的统一领导下,根据自身职能,准确定位,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其引导?管理?推动与规范的作用?政府部门特别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把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4.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初具规模?湖南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传统信息传播与现代电子网络信息传播两条腿走路的形式,广泛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本地农业信息网为平台,湖南还开发了农业信息化统计资料和农业信息化政策法规等数据库?地市级农业部门与市县级农管理部门之间,还建立了以电子邮件为媒介的信息快速传递系统,加快了信息反馈频次,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目

前,一个网?三级网络平台(市?县?乡三级)?五个应用信息系统(包括农业技术?农贸农资?农业标准化?农业预测及消费指南)及两个对接(即市内外对接和城乡对接)的地市中心及区市县两级网络平台基本建成?

5.建立和聚集了一批信息专业人才队伍?湖南普遍组建了地市级农业信息中心,各县(市?区)也相应建立了适应本地实际的农业信息中心,并正式经编委批准了编制?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南的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系统已有专兼职信息人员?农业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有不少都学习了信息技术或相关专业,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工作人员则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基本掌握了信息采集?传送?加工等业务知识?各地通过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农业信息网络管理业务骨干,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湖南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的现实困境

1.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低?两型社会建设首先要推动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要素之一就是要发展农业信息化?目前,湖南普遍存在的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指标体系不健全,采集方法还不够科学,覆盖面不够,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和规范等因素,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此外,还存在信息处理手段落后,传输工具落后等问题?很多地方缺乏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手段,在信息处理方面有的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对采集到的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运行效率,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2.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效性差?湖南虽建成一批农业信息资源库,但信息资源开发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现有的农业数据库速度慢,规模小,门类少,联网水平低;许多数据库只能单机使用,本部门使用,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有的数据资源建成即成为死库,数据信息过时,数据更新系统不完备;数据信息库专业分布不合理,商业化水平低,共享性差;地区间?部门间公用信息重复收集,传输不畅?

3.农民文化素质低,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在目前的农业格局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能否从网络中获得对自己有用的经济信息同样至关重要?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项高科技,其开发应用需要高科技人才?由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民对信息的利用能力差,成为信息农业实施的一大阻碍?

4.高层次的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人才缺乏?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与其他信息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它需要的是既懂农业又了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是一项高科技,其开发应用需要高科技人才?既懂农业又懂经济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非常缺乏,懂农业的,不懂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的,又对农业知识知之甚少?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这是湖南在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所以信息产业部提出要实施“五项工程”,其中一项工程就是实施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因此要依托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各类农业信息网等,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信息化技能和转产转岗就业能力?规范农村信息化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面向“三农”的信息化培训基地,积极开发适合农村特点和农民需要的信息化培训课件?教材,并为培养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骨干服务?

三?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和“三农”信息商务平台?首先,在组织体系上要厅际协作?厅县协同?其次,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条件,绝对不要新铺摊子?重复建设?第三,资源的开发上一定是厅局之间配合,从市委市政府到县镇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自下而上的信息采集和权威信息的整合是一个上下左右多层次的整合过程?第四,在信息传输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公共通信网络和其他专网?适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终端,将信息及时发布到农民手中?最后,在运行机制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以农民普遍能够接受的价格和方式提供实用的信息服务?

2.逐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制?农户究竟需要什么信息?什么样的信息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是有帮助的?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面向农户的信息服务,包括市场信息服务?农技知识服务?农技推广与咨询服务等,农村基层政府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有线电视?VCD乃至纸质信息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农户提供信息和科技知识服务,使信息技术服务真正惠及百姓,真正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管理和农村社区文明建设?基层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向广大农民提供公共信息产品服务,提供财政金融政策支持,规范信息服务市场的秩序?另外,完善基层的农业信息服务体制,探索运行机制与服务模式创新,加强农村基层信息应用人才与农村信息员的培训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3.推广“三电合一”模式?“三电合一”是指利用电脑网络采集?发布信息,利用电话语音系统为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咨询和专家远程解答,利用广播电视制作传播农业节目?通过三方面有机结合,降低信息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农 业信息覆盖面,增强服务的有效性?重点推进农业专业网站等信息平台与地方广播电视台合作,开辟广播电视农业专栏,农业部门负责提供节目采访线索和信息资源,广电部门负责节目的拍摄?制作和播放?同时,充分利用报刊等各类媒体传播农业信息,努力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

4.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现有的测绘成果和国士资源部门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逐步建立包含土地资源?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水利设施?气象资料?土壤环境?地理状况?农民承包地管理等内容的地理信息数据库?根据农村地貌?资源?产业生产习惯和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菜则菜?既要努力推进区域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又要发展适合当地乡村的农业特色化生产?进一步开发农业经济主体数据库?农产品供求数据库和农业专家数据库的应用服务功能,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精准农业提供全面?系统?权威的信息资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5.充分利用网络公开有关信息资源?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开涉农部门的农业政务?农技人员等信息,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方便,实现资源共享,并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宣传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户?“农(渔)家乐”旅游点,帮助他们衔接供需,扩大业务,增加收入?

6.建立优秀的农村信息员队伍?把农村信息化培训列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采取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普及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知识,使培训对象学会电脑和网络应用,掌握信息采集和发布等基本技能?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信息大致有四大类:一是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等市场价格信息;二是种植和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信息;三是培训和教育,能够提高农民素质的信息;四是政策法规?气象服务?灾害预防?劳务需求?村务公开等公共信息?农

村信息员主要是对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方面进行把关?

7.建立农业信息技术基地,加强信息技术的示范推广?选择信息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建立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基地,组织农业专家?信息专家参与规划建设,实行试点示范,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湖南不少地区着重对山区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了五级信息服务体系,包括湖南市信息服务中心,区?县一级的工作站,乡镇级的服务站,到村一级都设立了信息员?这项工作充分利用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教育?

8.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资金?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新兴的事业?政府应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此外,要尽快建立农业信息化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以扶持农业信息技术业和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要在对农口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下,严格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使有限资金按需合理使用,真正发挥实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

[参考文献]

[1]卫人.农村信息化,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力[N].中国经济导报,2006-11-09.[2]王占益.沿海农业信息化问题与对策[N].世界经理人,2005-12-16.[3]王晓涛.把信息化的种子撒向田野[N].中国经济导报,2006-11-09.[4]郭雅滨.完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助力新农村建设[N].中国经济导报,2006-11-07.[5]李虹.论信息技术与我国农业的发展[J].农业经济,2006,(2).

第二篇:两型社会建设中湖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模式的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湖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建设的现状,以及高职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现状,结合二者,提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建设总体上对就业是有利的,同时也认识到高职学院学生自身的不足,提出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构建合理的就业指导模式,以提高高职学院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建设;就业

一、引言

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0万人,是近年来的最高值,占城镇新增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湖南高职学院学生与众多高校学生一样面临就业率不高的现状。而对于任何高职学院来说,要想做大做强,提升影响力,学生就业问题无疑是学校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解决与应对自然也就成为了所有高职学院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两型社会建设中高职学院的学生的就业形势就更为严峻。

二、影响湖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的客观因素分析

(一)高等院校因素。长期以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市场导向,忽视市场对学生的需求,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从而造成学生就业难。其中湖南高职学院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特别是自高校扩招以来,这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结构性失衡因素。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平衡现象。

(三)用人单位用人观念因素。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方面有了自主权,条件要求也越加苛刻。某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用人成本,缺乏人才储备意识,对于刚刚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缺乏实践经验毕业生来说,他们大都不考虑,只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这也造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

(四)金融危机等因素。国际上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以后,就业方面就出现了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减少的局面。许多往年必定出现在校园招聘现场的大中小企业,已经明确表明取消招聘计划。结合国家人事部的统计资料,由于高校持续扩招,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接近600万,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就业大军高达1000万人。

三、学校破解高职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对策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而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培养学生终身“职业发展能力”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内容。根据我校成为湖南省教育厅就业先进高校的经验,高职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能力”的获得,学校需要依靠专业设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的改革,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现有的就业指导模式进行创新。

(一)帮助学生尽早树立就业能力培养意识并正确规划职业生涯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条件不断提高,要求我们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进行不断的改革。为此,有必要从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从而使学生尽早认识就业能力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所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相结合。同时,需要经常在学生中开展专业与就业相关的社会需求性形势分析教育,让学生明白高职学习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就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因此,要重视入学早期的就业意识教育,这就必须重视新生入学阶段的专业思想教育,要详细向学生介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毕业后可能的就业去向。并在高职三年的各阶段经常进行本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性分析和人才能力与素质要求的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入校开始乃至三年间都能关注所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形势,并结合自身特点经常思考,逐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正确实施自己的能力培养计划与目标。这样才能为就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利于今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而赢得主动。(二)指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当今,高等教育改革正逐步根据社会需求而转变办学思路,课程设置不断创新。因此,学校不仅要将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反复强调给学生,要使学生真正明白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基石”作用。作为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必须根据本专业人才业务培养要求,认真把握好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同时,要注重将理论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和创新思维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尤其在进入第二年学习阶段后,学生开始选修课程的学习,要引导学生按自己的职业规划,围绕培养就业能力而选课十分重要。在课程选修前将每门选修课的内容、特点、应用意义及其与就业的关联程度进行详细介绍,以利学生合理进行选修课程学习,力求学有所用,学有所能。将理论学习与就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使所培养的学生既贴切社会需求又具有服务社会的能力。转贴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知识更新加快,要求生产者则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其中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授予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一直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要在课程教授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授课方式,由教师讲授要点,介绍相关的纸质甚至因特网参考资料,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课程内容。如此指导性学习,可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意识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形式上可指导学生自主设计试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或支持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或到企业去实践锻炼。这样将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抓住机遇,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今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和生产方式日益进步,企业选择就业者的要求不仅在于掌握良好的专业技术,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一线工作,同时须具备自我管理素质,有较强的适应性、灵活性、团队合作精神和主人翁的敬业精神。这种复合型人才的素质已作为企业判断与选择毕业生的基本条件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学好专业,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其中包括健全人格的修养、人际关系的融洽、组织能力的协调、创新意识与研究思维训练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如在校期间我校学生就已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公开课及模拟实践活动得到这些方面的锻炼,这样势必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之际就会胸有成竹,变被动求职为主动择业,顺利实现自己预期的就业目标。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两型社会建设中要使高职院校所培养人才既符合社会需求,又具有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要重视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就业模式指导教育的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规划自身职业生涯,将专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训练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按自身的职业目标有计划的培养就业能力,成为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优秀的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慧敏, 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 徐晶.胡海群 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3).[4] 李海晶.吴昌林 ,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就业体系的构建 ,职教论坛2009(14)

第三篇:两型社会材料

定义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两型社会”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两型社会”是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资源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压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两型社会”包括哪些内容?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努力做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工作。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哪些地方正在进行“两型社会”建设试点?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发改委在《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的通知》中称,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投入各个领域的改革。同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两型社会”建设对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 1 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对湖北、湖南两省探索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都位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极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它对中部地区和全国其他区域需解决类似的问题有着积极的示范意义。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这方面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无疑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湖北、湖南均以湖泊众多闻名,东湖、梁子湖、洪湖以及大别山地区是武汉城市圈两大生态板块,环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地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大生态板块,两地共有近900公里的长江防洪堤。长株潭城市群南北之间以及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结构差异,东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梯度差。比如,武汉与黄冈人均GDP相差近5倍,武汉拥有良好产业基础和科教研发实力,周边城市腹地则拥有较为宽松资源和较低开发成本。

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如何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既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需要及时面对、寻求突破性破解的重大问题,也是湖北、湖南两省乃至中部地区和全国其他区域需要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湖北湖南被确定为两型社会的优先试验区,湖南湖北毗连一区,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方式相同点众多,互补性强大,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一系列的国家改革政策的制定更加确立了湖南湖北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强调集约

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

追求和谐

按照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环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武汉、株洲等均属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比一般城市更难,也因此更具试验价值。

成功案例

2007年12月14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短短两年间,圈内城市积极主导,地方政府倾力推动,中央部委殷切支持,大型企业激情投身,先行先试的武汉城市圈建设,在荆楚大地呈现勃勃生机。

2008年8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建设总体方案。从重大项目到部省合作,从一体化探索到体制机制创新,短短两年间,武汉城市圈按照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总体要求,在“两型”道路上迅速起步。

机制创新,奠定可持续发展根基

两年间,武汉城市圈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大东湖生态水网、梁子湖生态保护等工程为重点,率先在中部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创新环境保护机制;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

两型社会

一体化,迈开对接脚步

两年间,城市圈九城市主动融合,圈域产业优化整合风生水起,从武汉出发,4条城际铁路全面开工,一小时经济圈呼之欲出;商业企业上山下乡,农超对接,连锁经营,城乡现代流通一体化,科教文卫资源联动共享,武汉城市圈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全力推进。

重大项目,托起城市圈建设新景

两年间,在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公司这个崭新的投融资平台上,政府部门、大型国企、民间投资共同奏响城市圈建设的新乐章,以此为依托,城际铁路、武汉新港、大东湖生态水网、花山生态新城等一个个响当当的大项目纷纷启动。在全国7个综改区中,武汉城市圈重点项目投资额度之大、投资节能环保产业项目之多、投资项目进展之快可圈可点。

部省合作,在全新平台上聚合能量

两年间,先后有67个国家部委与湖北展开省部共建,密集签订的协议表明,国家力助武汉城市圈走“两型”道路。

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综改办专职副主任 王培锦:"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全面展开,在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在五个一体化方面,城市的融合度进一步提高,这个就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推进“两圈一带”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重视规划。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二是强调集约。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

三是追求和谐。按照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环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

四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武汉、株洲等均属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比一般城市更难,也因此更具试验价值。

意义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那么这样的“综改区”,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在这方面,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核心。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 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而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给地方环境的压力相当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两型社会”的定义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同样意味着几个发展方向的衍生:住宅节能标准将被加强,节能建筑将成为楼市发展主流;七成用地集中于民生的土地政策,或将得以有效推进,即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限面积房)、普通商品房等开发速度和比重将逐步加快、加大;高档别墅用地将受到一定限制,高档别墅供应将逐步放缓;土地浪费等问题将被摆上政策战略性位置;住宅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将从严,建筑成本或将随之上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怎样建设

一、把握实质、深化认识,将“两型社会”建设摆上更加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

本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党中央从人类文明转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从社会发展模式的角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难看出,资源环境问题既是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理念提出的起因,又是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主线,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建设“两型社会”,首先要把握中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的精神实质,提高对“两型社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一)“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从人类社会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进程看,建设“两型社会”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新认识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产物。

其次,从环境问题背后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根源来看,建设“两型社会”是全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方法。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是自然的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是文化观念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我们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平台,又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多角度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

(二)“两型社会”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平台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要妥善处理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需要什么样的环保、怎样环保”这两大问题,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两型社会”由人民共建,为人民共享。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和筹划“两型社会”建设的全局,兼顾和协调各方关系,妥善处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资源环境等之间的重大关系,做出适当安排,搞好平衡。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两型社会”建设沿着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三)“两型社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方式和形态

如果说生态文明的理念、观念是一种远大理想的话,“两型社会”则是现阶段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结果和外在体现,是具体的实现方式和形态。实际上,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体系、生活体系、经济体系、技术体系、金融贸易体系、分配体系和民主体系等方面的不断展开就是实现“两型社会”的过程。

二、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要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

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

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不断推进历史性转变。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要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历史性转变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困扰本区域环境保护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历史性转变的体制机制。

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制定与本地基本情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融入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与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建设等重大的战略任务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环境问题,切实建立本区域的宏观环境战略体系。

正确处理预防和控制的关系,建立健全“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环节。要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各方面,建立起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

正确处理成本和效果的关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要从根本上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运用自然规律,给予江河湖泊和重要的生态系统人文关怀,让其休养生息。同时,要实施高效的环境治理,科学地修复和改善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必须全面分析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势,通过适时调整和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保护先进的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航标。

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关系,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

三、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要深入研究,积极创新,提升水平

(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体制

要积极推行绿色新政,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两型社会”建设全局中的主线地位和带动全局的作用,逐步形成“两型社会”建设的新体制,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通过市场机制完善和推行环境经济政策,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国务院发布的规划环评条例为契机,率先积极推进区域环评、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

(二)深入研究“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第一,要积极探讨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有效途径。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 断研究将休养生息政策全面渗透到重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的具体措施,推动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努力让江河湖泊焕发生机和活力。

第二,要研究主要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积极探索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第三,研究统筹推进区域与城乡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尊重自然规律,进一步研究制定区域环境管理的政策,落实全国生态功能区划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把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作为有机的整体,坚持城乡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三)抓住应对金融危机的历史机遇,提升“两型社会”建设的水平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为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倒逼机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要有全球视野和未来的战略眼光,要紧紧把握住国际绿色潮流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规律,结合当地实际,抢占先机,培育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综合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出能长期管用并可广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是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到“生态文明”理念,报告并把以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对“绿色”发展路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强调,将有利于着力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护资源、节约资源,而是应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涉及发展战略选择、观念更新、制度变革等因素。培育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需要政府、企业、居民、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主体的积极作为与协作,需要各领域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制度保障。

建设“两型”社会,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中国长期以来遵循了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战略,走人力资本密集化的发展道路,以此引导政策层面的调整。

建设“两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驱动。由于资源环境问题存在外部性,完全依靠市场无法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将负外部性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以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滥用;将正外部性的社会收益内部化,使具有正外部性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达到社会最优的供给水平等等。由于传统市场机制无法通过看不见的手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在“市场失灵”情况下,我们必须依靠政府的制度安排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解决 6 资源和环境外部性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有很多,既有强制性法律法规,如排污费、碳税、燃油税、排污标准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等,也有市场化导向的排污权交易、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电力)、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等政策工具。

建设“两型”社会,要加强制度能力建设。所谓制度能力是一个社会有效实施法律、规定或政策的能力,制度能力是推行资源和环境政策的保障。现实生活中,许多好的政策在实施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与我们缺乏将此类政策推行下去的制度能力有很大关系,因制度能力贫弱而导致资源或环境管制失败的案例并不鲜见,如废电池回收、垃圾分类等。因为资源环境问题综合复杂,单纯依靠政府,难以应对为数众多、分散甚至是流动的管制对象。对此,要重视把市场和社会力量引入管制体系,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挑战的治理结构,为此就有必要改变弱市场与弱社会现状,一方面,动员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管制,另一方面,也要靠提升民众的生态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守各种生态规则,积极配合各种生态政策的实施,从而降低各种生态友好制度的运行成本。

转变发展观念、设计出各种生态友好的政策,并借助强大的制度能力推行下去,才能使人们正确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稀缺性,越来越多地用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本来创造产值和效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引导可持续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部“两型社会”试验区五问

中国政府近日批准位于中部腹地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探索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中部经济的崛起打造新引擎。

一问:国家对中部建设“两型社会”的部署,赋予试验区怎样的历史使命?

深圳是我国最早的改革试验特区,刚刚从深圳市委书记之职调任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李鸿忠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行了一番说文解字的全面解析。

李鸿忠(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是其根本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网上很多朋友称之为“新特区”。新在哪里?就在于其内涵是科学发展。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八个字里面,“综合”是指全面,比如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产业布局等都要考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发展。“配套”是说不能单向推进,内容涉及产业、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武汉城市圈建设就提出了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五个一体化”。“改革”两个字价值万金,这是试点最深刻、最根本的内涵。机遇、挑战摆在眼前,要实现综合配套试验区的目标,我们唯一的道路,就是改革;要改革就要解放思想,这是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的逻辑起点,也是推进机制体制创新的逻辑起点。“试验”,这是给我们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最大的“权力”。只要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体制机制,我们就要大胆试验,率先突破。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来湖北视察时,特别嘱托湖北要加快发展,要在中部崛起中起到战略支点作用。这次中央把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两型社会”试点的平台给了 7 湖北,就是要让湖北起到这个战略支点作用。

二问:建设“两型社会”,在试验区有何现实针对性?

国家发改委给国务院的关于设立“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议指出,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将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中部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能否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路,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落实至关重要。

龙正才(武汉市发改委主任):面积不到全省1/3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6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自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武汉城市圈发展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要跃上“两型社会”的发展轨道,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的困难。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差异性大、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实质性破除的严峻挑战。在产业发展方面,由于地方政府考虑到GDP、财政收入及担心税收流失等等,城市圈内存在一定的低水平竞争,产业结构上既重复布局,又缺乏配套性、延伸性。在自主创新方面,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教资源整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促进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武汉市及周边部分城市属于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型化,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能耗较高,排污压力较大,节能减排的任务重。

这些问题,除了归因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外,更主要是由行政区划经济导致的。通过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借助国家层面的力量化解“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体制机制瓶颈,将为我国以城市圈建设带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积累经验。

三问:试验区构建“两型社会”,重点应在何处发力?

与以往的改革试验区都在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不同,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改革试验都将在若干个不同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因此要突破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土地使用、财政、税收、投资等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寻求解决市场体系建设难以统一、社会资源难以整合、教育科技以及基础设施的区域共建共享的机制难以形成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这项改革试验将比以往更为艰难和复杂。

赵凌云(湖北省社科院院长、经济学教授):“两型社会”建设意味着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意味着告别“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寻求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新路。

目前湖北已初步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完成“七个探索”,包括探索建立统筹区域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探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公共资源合理配 8 置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探索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机制。这“七个探索”就圈定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着力点。

更重要的探索是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向新型城市化的转变,这是对试验区的根本要求。所谓“新型城市化”,与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四点不同:第一,传统城市化道路是以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为龙头;新型城市化更强调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第二,传统城市化吸附周边农村的优质资源,如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却没有带动农村发展;新型城市化是要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三,传统城市化是单体城市化,不注重城市之间的协调、分工、合作;新型城市化要力图在城市之间建立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共同发展。第四,传统城市化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发展,而新型城市化则为节约型、内涵式的发展。

四问:建设“两型社会”会不会付出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代价?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双刃剑”的效应,它扩大了城市圈的改革空间,但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发展模式下,客观上也约束着湖北的发展空间,比如东部地区很多产业特别是双高产业不能承接。

李鸿忠(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在资源拥有、发展阶段方面不平衡,这是客观实际。但是,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要实现科学发展,不能有例外。如果说东部沿海地区走的是由粗放到集约的路子,中西部地区则必须在科学发展上一步到位。

当前,全党、全国都在按“两型社会”的要求,谋划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我们无法再像当年沿海地区那样,从数字上看GDP增长,而要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必须转变发展的观念和方式。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转变政绩观。打个比喻,假如我们能够实现50%的增长,但走的是粗放型的老路,那就不如科学、集约地实现15%的增长。科学的发展,才是真发展;粗放的发展,必然以资源破坏为代价,最终正负相抵,得不偿失,得到的结果可能是负数。

五问:建设“两型社会”,一方百姓会得到什么样的实惠?

袁善腊(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宗旨,会让城市圈内广大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目前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投资100亿元的8条出口快速路基本建成,武汉和8个城市可在1小时内通达。在产业布局优化方面,城市间错位发展、共同发展的局面已经初显。在城乡统筹方面,在武汉市务工的农民工达到100多万人,其中近半数以上来自周边8市,在武汉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了平等受教育的待遇。

可以预见,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障碍也将逐步得以清除,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就业、社保、教育、卫生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等等,将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半月谈记者 皮曙初)

节约型社会内涵的再认识

学术界有关节约型社会内涵问题的研究,基本可归纳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更应强调的是消费型节约。如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指出节约型社会包涵两个内容,一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二是全体社会成员要有新型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他认为人们有花钱的自由,但是任何人都没有随意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权利,建议制定奢侈品的标准,开征购买奢侈品的高消费税,在经济上限制奢华的不良风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余源培认为构建节约型社会除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还需要倡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应当扼制人无尽欲望的膨胀,引导并确立合理、文明的消费观。如上例举的观点侧重于消费型节约,反对奢侈性消费,并认为这种不良消费倾向有扩大和蔓延的趋势,应积极制止。

另一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应强调生产型节约。如经济学家梁小民认为节约型经济的实质不是消费的节约,而是生产的节约,认为开个排气量大的车,甚至点两只龙虾,吃一只扔一只,都算不上什么巨大浪费,最大的浪费是在生产中。有学者甚至认为“一个铜板掰两瓣花”的理财方式,是一种在物质财富匮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得不采取的生活态度或者说是生存方式,因而,那种节约是产品的节约,是对消费的限制式节约;如今,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传统的节约精神仍然需要,但节约的重点不再是产品,消费不仅不应限制,反而应该受到鼓励。认为比起窝头、咸菜和补丁衣服,餐饮业、服装业以及家电、住宅、汽车等产业不断扩大的生产和消费,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更符合人的本质需求。

纵观理论界对节约型社会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于“为什么要构建”以及“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而对节约型社会的相关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仍显不足,比如在节约型社会的概念界定、内涵、特征等方面,令人信服的系统研究就显得明显不足。

笔者对前面述及的两类观点均不完全赞同。我认为,强调消费型节约似乎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但可能会影响经济持续增长;而强调生产型节约似乎有深厚的经济学根据,但又有可能滋长消费主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击碎了“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他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有效需求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等原因总是不充足的,市场机制又偏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建议通过政府干预来扩大有效需求。近几年,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运用了“需求管理”。无论是扩大政府投资支出,还是多次降息刺激消费需求,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于是,刺激消费的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但这种消费需求的膨胀一定要严防“商品拜物教”性质的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即消费主义。如果说消费可以带动经济增长,那么,消费环节的浪费同样会助长生产环节更大的浪费。这样的经济增长难道就真可以救世济民吗?

笔者认为,节约型社会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节约,通过采取市场、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等综合性措施,提高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全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使人民享受到最优的社会福祉,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经济形态。

首先,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范围上,是全部再生产过程的节约,而不是特指某一环节的节约。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节约型社会在其节约范围上要求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节约,即生产领域节约、交换领域节约、分配领域节约和消费领域节约,尤其是消费领域的节约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方面。因此,“节约”不只是生产型节约或消费型节约。如果只偏重某一领域的节约,而忽略了其他领域的节约,势必会事倍功半,达不到节约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里讲到的节约消费也不是不消费,而是提倡一种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健康的消费模式。我国当前真正应刺激的消费是尚未得到满足领域里的需求倾向,比如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等,而非那些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

其次,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内容上,是全部生产要素的节约。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都属于生产要素,其中企业家才能是灵魂性的要素;人们通常从自然形态理解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技术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一般被通称为人、财、物;迈克尔·波特“钻石体系”理论中的第一个关键性要素即“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三个层次。基本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等内容;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现代通讯、信息、交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研究机构等内容;专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业技术、专用软、硬件设施等内容。通常情况下,高级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培养获得的周期长,需要在人力资源和资本上大量而持续地投入,所以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立足于自己来创造、培养。无论从哪一种生产要素概念来理解,节约的内容都应是广义的全要素的节约。既包括自然资源的节约,还应包括人力资源、货币资本的有效使用;既包括对基本生产要素的节省,还包括对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开发和保护。“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生产要素是财富的源泉,生产要素又普遍稀缺,两方面的结合导致了人们迫切地占有生产要素的强烈欲望,拥有的同时就更加要求节约生产要素。

第三,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目标上,是要形成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节约型社会的终极发展目标应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社会,即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生态环境优化、人民生活福祉最大。其近期目标与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国家已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落实节约的具体指标,既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5倍;如果要进一步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8-10倍。指标的具体落实是为了保证真正做到“物尽其用、财尽其利、人尽其能”。

第四,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路径选择上,是要构建循环经济系统。实现节约型社会,在路径选择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构建循环经济系统。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指明必须转变现行的发展模式,走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以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运行为目标,强调“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循环发展,最终实现“最优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节约型经济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当前必须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经济,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发展。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调整财税政策,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第四篇:两型社会建设中园林的地位和作用

两型社会建设中园林的地位和作用

武汉市洪山广场管理处林威

武汉市作为一座滨江滨湖之城,城市内山水资源丰富。近些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二零零六年武汉跻身“国家园林城市”,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更高层次目标,即二零二零年全市将形成“两轴两环、六楔入城”的绿化景观格局,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6.8平方米,绿地率38%,绿化覆盖率45%,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目前,阶段性成效初显,今年四月武汉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水乡林城、生态武汉”的观念深入人心,如何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找准行业定位,发挥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全市园林绿化行业亟需破解的行业新课题。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林绿化新理念的定义和核心内涵

园林绿化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基础,是城市唯一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改善城市生态、优化人居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位、担负城市防灾减灾等多重功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林绿化的核心内涵是以资源节约为前提,以环境友好为目标,立足于资源节约,引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实行生态和保护优先,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建绿,将生态资源保护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园林绿化的最大效益。“资源节约型”在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表现为要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环境友好型”在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表现为按照充分展示现状资源和解决共存矛盾的原则,尊重客观条件与科学规律,保护性恢复和优化生态架构,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破坏影响。二者总体要求是:规划时树立“保护就是最大的节约”的意识,建设实施中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的意识,技术操作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适地、适树、适时、适量”绿化原则,管理维护方面树立管理是“创造和积累财富”的意识。

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园林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一)、充分认识“两型社会”与城市园林绿化的内在联系

城市园林绿化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要素和重要载体,“两型社会”首先应该具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文明考量的重要指标,作为以人为本一项重要的事业,它对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林的发展道路。回顾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历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发展理念总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伴随着城市建设而发展。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理念整体上经历了城市绿化、园林景观和生态园林三个阶段。当前,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又好又快的发展,立足资源节约实现环境友好成了当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必然要求和发展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林建设要在巩固公益性事业属性的同时融入循环经济体系,资源节约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不断充实园林绿化的科技创新,破除高价绿化、过渡绿化、千篇一律等不良风气,引入客观、科学的审美评价机制,其形式是把园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规划当中。在加大公共财力投入的同时,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设,从严控制园林绿化的单位成本,充分利用现有的山、林、水、体有计划的实施完善功能设施,乡土植物广泛应用,生物多样性充分体现,其意义是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的财富得到很好管理,保留和积累彰显城市的风貌特色和历史文化。

(二)、积极探索和实践“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园林绿化新理念

党的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沙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大胆尝试是国家赋予试验区的特点。在国家大的政策利好环境下,如何找准行业定位,统筹城乡绿化规划,是亟待破解的课题。外省长沙市的经验值得借鉴:长沙湘江以西部分区域作为长沙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先导区,其园林绿化建设与发展总体定位于世界眼光、国际水准、现代理念为指导,以规划为龙头,以宜居城市为目标,创建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区域。实行生态优先、严格保护城乡统筹的规划理念,先导区的规划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实行城乡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基础性作用,营造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和生态平衡。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注重对区域原始生态环

境的自然保护。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大河西优越的地形地貌。在新区的建设中破除旧观念,倡导新思维,杜绝移山、填水等愚蠢行为,实现城在山中、房在林中的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对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支撑作用。大力开展节约型绿化技术研究,从植物群落配置、绿化施工技术、园林绿化工程材料、节水技术、养护工具等方面开展研究,推广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开展限制开发区生态环境资源补偿试点,对规划控制的绿地、林地、湿地由政府采取购买和其他方式取得所有权,对其实施补偿。

(三)、完善多渠道、多元化的城市园林投入机制。

建立财政按比例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市、区财政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加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适当调整基本建设投资方向,优先考虑大型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健全城市异地绿化补偿费制度。鼓励社会投资绿地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支持民营企业办公园、建休闲生态农庄、建大型苗木花卉基地等;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对投资建设永久性绿地的,在今后投资房地产项目和按有关规定在广告位上设置广告时,给予一定的收费减免;发动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参加认养认建绿地和公园,对捐资者可以通过授予绿地冠名权或新闻媒体报道等形式给予表彰。

(四)、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要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水平,强化规划执行力。科学制定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和武汉市情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维护“绿线”比划定“绿线”更重要,要严 守规划,从法制出发,像维护“红线”一样,维护“绿线”的严肃性,控制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制订土地转让、土地借用、房屋拆建等的法制措施。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注重传承城市文化,体现城市个性。充分运用原生树种作为城市绿化的基调和骨干树。不断完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运用市场经济杠杆大力推广养护管理招标竞争选队伍、末位淘汰保证质量的办法,加快形成“以费养事”格局,提高城市绿地维护水平。坚持依法治绿,修改完善已经滞后的相关地方法规政策,逐步形成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的、比较完善的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规、规章框架,进一步完善严格、规范、文明的执法制度和依法行政的工作程序及监督机制,克服“以权代法”、“以人代法”的倾向。强化城市园林绿化队伍的专业精神,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者先进管理理念、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管理能力;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大力引进年富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全市园林人才储备库。

第五篇:践行低碳生活,构建“两型”社会

专题 践行低碳生活 构建“两型”社会

【时政提要】

1.2010年9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动员和部署“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打赢节能减排持久战和攻坚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广州市政府对外公布,《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于2011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

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国土资源部考察时强调,国土资源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15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参加2011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的外方委员和代表,温家宝说,绿色发展的本质是节能、降耗、可持续,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和减少污染,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中国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将加大力度推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

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11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会议指出,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6.2011年当地时间12月11日凌晨,联合国南非德班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德班气候大会推动气候谈判进程继续向前,向国际社会发出积极信号。

【考点链接】

考点70.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道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考点71.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考点72.了解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理解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考点73.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懂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问题设计】

1.发展低碳经济与我国的哪些国策、战略、发展理念相符?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

2.我国为什么要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和提倡低碳生活?(原因、重要性、意义)(1)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2)有利于增强人民的节约意识;

(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4)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5)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需要;

(6)是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2.为什么践行低碳,保护环境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世界问题上,已经直接威胁着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2)我国人口中、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3)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搞高,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的文明各谐发展道路。

3.请你就如何过校园低碳生活方式,向全校同学提几点建议。

(1)积极参加节能减排知识的宣传;

(2)离开教室后,随手关灯;洗完手后关闭水龙头;(3)不乱扔垃圾,对垃圾分类摆放;(4)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方便袋。(5)生活用水循环使用。

(6)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上学等。

4.请你为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出一些金点子。

②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低碳广东;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广东;

⑤走共同富裕道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城乡,建设和谐广东:

【试题探究】

例1.辨析题

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漫画中电视媒体、洗车者、中学生小麦和小余的言行。【参考答案】:(1)洗车者用大量的水洗车,这种浪费水的行为是不对的;认为节约用水“是大人的事”也是片面的。(1分)电视媒体介绍我国水资源状况、中学生小麦和小余积极宣传节约用水的行动,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2)我国资源形势相当严峻,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3)因此,我们要向电视媒体、中学生小麦和小余学习,将所学知识付诸于行动,自觉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要与洗车者这种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做斗争。

下载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信息系统构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信息系统构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型社会演讲稿

    XX年4月7日,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与铁姆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在湖南湘潭设立合资企业“铁姆肯湘电(湖南)轴承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圆锥滚子轴承和无缝合金钢管制造公司铁......

    两型社会演讲稿

    建„两型‟社会,做„两型‟青年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来自六(2)中队的肖穂卿,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建„两型‟社会,做„两型‟青年。21世纪的我们是社会的接班人,21世纪......

    两型社会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保福中学“两型”学校创建 工 作 总 结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两型”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以“绿色校园”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素养和改进校园环境的切入点,积极创设......

    两型社会建设范文

    中国的循环经济建设的提出和具体成就 骆梅 (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 10级对外汉语班 2010310119) 摘要: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及我国建设两型社会工作的提出过程。......

    两型社会调查报告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社会调查报告八院一队 刘庆松背景现状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

    两型社会倡议书

    港下中心幼儿园创建“两型社会”倡议书 亲爱的家长,你好! 港下中心幼儿园正在创建“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幼儿园。“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园充......

    两型社会汇报材料

    益阳市三益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 两型社会创建汇报材料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农村垃圾治理问题调查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农村垃圾治理问题调查 ——以长沙县果园镇农村环保合作社为例 王敏 许炜炜 [摘要] 果园镇农村环保合作社是全国第一家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为主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