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策略

时间:2019-05-13 20:0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策略》。

第一篇:2013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策略

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策略

【导语】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类试题在答题中也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比如“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 或“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准确”这些关键语句一定要认真阅读。很多人忽略了对要求的阅读,提笔就开始写,这样很容易在作答时忽略掉关键内容与得分点。“归纳概括”就是要提炼出若干事物的共同特质,然后加工凝练文字。将大段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这就要求大家快速领会意旨并总结出大意。不论大家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关键是自己学会并掌握,可以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将所给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给定材料反映的主题或者主要观点、主要内容等。

方法

一、充分理解题意

(1)字数限定:弹性限度只能在所规定字数的上下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2)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但表述要求语句精炼,简明扼要,不冗长、不啰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3)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随意发挥。(4)轻重权衡:反映的主要问题,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点。答题时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决定或支配着文章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方法

二、掌握答题步骤

(1)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2)将勾画出的句子再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部分。(3)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方法

三、学会答题策略

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括句+分述句+道理句。

(1)关于总括句的提炼:总括句一般只有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的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人物的姓名或所涉及主要单位的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1是指主语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了。例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2)分述句。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

(3)道理句。就是从前述的总括句及分述句中所引发的主要哲理,能启迪人对问题进行思考。

咸阳人事考试网(http://xianyang.offcn.com/)

第二篇:国家公务员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策略

江苏中公教育:http://js.offcn.com/ 国家公务员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策略

【导语】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类试题在答题中也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比如“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 或“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准确”这些关键语句一定要认真阅读。很多人忽略了对要求的阅读,提笔就开始写,这样很容易在作答时忽略掉关键内容与得分点。“归纳概括”就是要提炼出若干事物的共同特质,然后加工凝练文字。将大段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这就要求大家快速领会意旨并总结出大意。不论大家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关键是自己学会并掌握,可以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将所给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给定材料反映的主题或者主要观点、主要内容等。

方法

一、充分理解题意

(1)字数限定:弹性限度只能在所规定字数的上下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2)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但表述要求语句精炼,简明扼要,不冗长、不啰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3)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随意发挥。(4)轻重权衡:反映的主要问题,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点。答题时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决定或支配着文章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方法

二、掌握答题步骤

(1)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2)将勾画出的句子再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部分。(3)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方法

三、学会答题策略

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括句+分述句+道理句。

(1)关于总括句的提炼:总括句一般只有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的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人物的姓名或所涉及主要单位的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1是指主语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了。例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2)分述句。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

(3)道理句。就是从前述的总括句及分述句中所引发的主要哲理,能启迪人对问题进行思考。

江苏中公微博:江苏中公教育

http://weibo.com/jszgy

微信:jsoffcn

第三篇: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归纳概括题答题策略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在即,中公教育专家帮您整合考情资讯,剖析疑难问题,聚焦时政热点,备战公考大敌。预祝广大考生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披荆斩棘,一举成“公”。

【导语】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类试题在答题中也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比如“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 或“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准确”这些关键语句一定要认真阅读。很多人忽略了对要求的阅读,提笔就开始写,这样很容易在作答时忽略掉关键内容与得分点。“归纳概括”就是要提炼出若干事物的共同特质,然后加工凝练文字。将大段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这就要求大家快速领会意旨并总结出大意。不论大家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关键是自己学会并掌握,可以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将所给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给定材料反映的主题或者主要观点、主要内容等。

方法

一、充分理解题意

(1)字数限定:弹性限度只能在所规定字数的上下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但表述要求语句精炼,简明扼要,不冗长、不啰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3)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随意发挥。

(4)轻重权衡:反映的主要问题,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点。答题时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决定或支配着文章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方法

二、掌握答题步骤

(1)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2)将勾画出的句子再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部分。

(3)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方法

三、学会答题策略

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括句+分述句+道理句。

(1)关于总括句的提炼:总括句一般只有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的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人物的姓名或所涉及主要单位的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1是指主语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了。例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2)分述句。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

(3)道理句。就是从前述的总括句及分述句中所引发的主要哲理,能启迪人对问题进行思考。

第四篇:申论答题如何概括

申论答题如何概括

申论答题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也是被广大学员公认为最难的科目。作为申论答题中的概括题是申论体系中的基础题型,申论的一切题型均在概括题的基础之上扩展而来。所以要答好申论题,学会概括是每个人必走的第一步。

申论试卷的概括通常是对某一段或者某几段材料的提炼,而申论的材料又是有两类构成,即理论性材料和事实性材料。所谓的理论性材料是对一些概念的总结性的语句,多见于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和领导人的讲话中。所谓事实性材料是申论材料中常见的案例、图表数据等,通常在其背后反映了某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在早年的申论命题中,理论性材料居多,考生通常极易找到作答的信息点,也正是因此,早年的申论作答时直接抄原材料就可以拿一个高分。但是,随着公务员考试反培训倾向的越来越严重,申论在命题时已慢慢的减少了理论性材料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事实性材料。此时,对于还抱着超材料取得高分的考生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此时,需要的是考生对越来越多的事实性材料进行归类整合,形成概括答案。

那么,如何概括呢?很多考生反映看申论案例就像是在看故事会,看一看,笑一笑,最后什么也没发现。在对新型申论材料的概括时,我们通常走的路线是“留下主谓宾,去掉定状补”。此时,又会有不少学员问老师,什么是主谓宾,什么是定状补。往往很多时候问的老师措手不及,一个属于初中语文解决的问题,很多学员却不会。那么我们对这样一个问题的解释是:在对事实性材料进行概括时,在材料中的主体身份不变,作为主语出现;其次对于主体所做的事情进行总结,作为宾语;再次,用一个动词作为连接,把主语和宾语连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主谓宾”的概括。而在课堂上又通常会对学员讲,去掉的定状补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些对主语或者是宾语的形容词、修饰词。

此外,在讲授概括时,老师还需说明所谓的概括一定是极尽简洁的,要避免作答时的重复作答,即同一个意思的多重多次表达。这就要求学员在作答概括题时,尽量去除自己答案中的数据和案例。概括本就来源于数据和案例,如果此时再把数据和案例抄上,就形成了同一个意思的多重多次表达,是不利于阅卷人采纳关键词的,最终会影响到学员的成绩。

只有打好了概括这个基础,后续课程中的分析和提对策的难度才会往下降,否则概括的根基不稳的话,分析对策和公文的高层建筑也会坍塌。概括题虽然是基础题型,较为简单,但也是失分最严重的题型,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讲授概括题时要冷静和耐心,帮学员把这个根基打牢,才能保证后续课程的开展,也有利于学员的进步,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第五篇: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示例与分析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示例与分析【导语】归纳概括题目掌握程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总体的分值。因此概括题目虽小,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此,透过几个真题了解一下归纳概括的基础知识和作答注意事项。

示例一

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25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500字。(2012•浙江省•第一题)中公专家题目要求为准确、全面、有条理。

准确、全面为归纳概括题目的常规要求,除此之外还有客观、简洁。其主要内涵为: 全面:要求概括的要点必须要齐全,否则会被扣分。

准确:不要扭曲原文的意思,也就是要尊重原文。

客观:前面我们提到过归纳概括的答案要点全部来自于材料,因此不需要有自己的主管评论。

简洁:归纳概括题一般都有字数上限,所以必须做到语言简洁,避免要点找到没有空格进行作答。

在本题目的要求还有条理性一条,这对考生作答的逻辑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考生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作答的结构和逻辑安排。这个要求体现加工要点部分,在归纳概括题型中常用的结构为

1、转折式、2递进式、3并列式。

示例二

根据“给定资料1~18”提供的信息,用不超过400字的篇幅,给上级领导整理一份情况反映。(20分)(2009•浙江省•第一题)

要求:内容全面,主旨突出,表述简洁。

题目要求以不超过400字的篇幅给领导整理一根情况反映,在作答要求中体现了内容全面,主旨突出,表述简洁。这道题目要求概括给定资料中的内容,是归纳概括题型中的一种考察方式,另外一种常考查的方式是概括材料中的主要问题。

二者在作答时有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主要问题指的是:坏现象。主要内容是:材料中所有要点,不单单包括问题还有原因以及相关的影响等等。

其作答的主要方法为主要问题=核心问题+具体表现。主要内容=好现象+主要问题+分析(争议--正方+反方,常规--影响+原因+对策)。

主要含义:

通过以上两个题目我们可以分析出归纳概括题目的主要含义。

归纳概括的具体含义在申论考试中要求的比较清楚,就是归拢,使之有条理。

具体表现在:

1、归纳概括的对象比较散乱杂,变成集中、简洁、有条理,2、归拢,禁止破坏,尊重材料,不要有太多的主观发挥。

3、使之有条理,有逻辑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归纳概括题目的评分标准为:

1、要点齐全。

2、逻辑严谨条理清晰,3、卷面整洁,4、字数达标。

核心要求:

以上两个题目的作答要求中均显现了全面、简洁等字眼,但是归纳概括题最核心的要求是客观性,在公务员考试中,提出对策和综合分析也需要要点齐全,所以全面不是核心要求;综合分析提出对策申发论述也有字数限制,所以也需要简洁;提出对策和综合分析也需要尊重原文,禁止破坏。所以其核心要求:就是客观性,所谓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坚持两个忠于,第一,忠于题目,凡题目要求概括的,一个都不许漏,凡题目没有要求的,一个都不许写。第二,忠于材料,凡材料直接写明的,可以写,凡材料没有直接写明的,在归纳概括里不许写。

最后要强调的是,答题时一定要紧扣题目,整理要点时一定要注意逻辑结构,条理清晰。

欢迎访问中公教育网站:http://xj.offcn.com/html/shiyedanwei/

下载2013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