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品课程建设两年来总结汇报
本课程是在2012年底被学校确立为校级精品课建设的。2015年在原有的建设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建设,我们制定了教改和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教学文件、教学手段、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
一、抓课程基本建设以教学文件建设为基础
认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抓教研计划的制定、落实和总结。2015版的教材是新教材,新教材中相当多的内容是新。怎么讲才能够讲好,有效果。我们采取相互听课和经常性的教学研讨与交流,以利于相互促进和提高。而教研计划,关系本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是否有计划地推进和提高。制定计划,最关键的是要求我们目标明确,有计划地去完成,这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落实计划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求承担本课程的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按计划去完成,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严格按照学年有计划和总结,学期也有计划和总结。实实在在地推进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发展,推动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抓课程基本建设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 对课程建设和改革,我们一直是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但又是以课堂教学为重点而展开的。主要是:
1、在教学内容上,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突出重点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把讲授章节与专题结合起来。
2、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方面,我们一直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普遍采用了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双向提问、演讲、辩论等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讨论,把少数学生的参与扩大为全体学生的参与。这些做法不仅坚持了科学理论的教学,在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过程中,使之理解和把握科学理论,而且增强了感染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受学生的欢迎。
为增强讲课的吸引力,我们在教学手段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学院不仅为我们购置一部分教学光盘,而且我们教师自己还自制了教学多媒体。
3、认真落实实践教学环节。
显然,我们尽管作了努力,取得一定成绩,但离精品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2013年修改的教材才用了2年,2015年又修改,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都要随之调整。我们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在责任与挑战面前,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学生对本课程的接受度和满意度上下功夫。
三、抓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
在学校和学院的扶持下,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结构较为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教师梯队。
1、有一个结构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课程组共有主讲教师5人,其中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0人,专职教师比例为100%。学历结构:课程组所有教师均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2名教师拥有硕士学位,占教学队伍的40%。“双师”结构:“双师”型教师3人,比例为60%。学缘结构:课程组教师的专业研究领域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等,所学专业与从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有直接关联,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40-50岁以上2人,30-40岁2人,20-30岁1人,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年龄结构、梯队层次合理。
职称结构:副教授2人,占40%,讲师2人,占40%,助教1人,占20%。
2、积极推进教师参加教研培训。
2015年2人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新教材的培训研讨会,为新学期开课做了较充分的准备。
3、努力学习、使用、制作多媒体课件。
要求青年教师认真备课,并要求他们从多媒体角度进行备课上课,中、老教师也积极学习、使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现在,所有的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二篇:课程建设汇报
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成就幸福的教育生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腰关中学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近年来,我校切实贯彻执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以“培养良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校文化建设,切实推进课程改革,确保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合理处理了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与学生社团课程四者的关系,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建设与评价体系。现汇报如下:
一、一轴三线课程的设置。
“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得多一些。”这曾是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曾对素质教育的精辟总结。为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使我校的教育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促进所有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终身发展,我们全力构建了“一轴三线”的的课程体系。
(1)、一轴的核心主导课程是指常规的基础课程,也就是“每一件事都知道一点”,即语数外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这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
(2)三线拓展课程是指“综合选修课程”、“研究学习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三线拓展,即所谓“知道的多一些”,它从知识的层面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深化了基础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又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综合选修课程是一种发展性的课程,在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基础上,从广度和深度对基础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面向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教师开设的综合选修课程共有知识类、生活类、科学类、趣味类、文艺类等40种第二课程,占全校在职教职工的91.4%,学生参与率达到100%。综合选修课程充分照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基础性课程减少的教学时间为综合选修课程的最低保证时间,学生至少要选够这些课时;学有余力的学生将不受限制,多选的“综合选修课程”记入学分。
(第二课程统计表)
“社团活动课程”则是学生自主设计,自我管理,以满足他们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展的活动课程。对每一位学生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某一社团,也可以申请组建新的社团。
我校学生社团数分为6大类型,共19个社团:
——学科类:数学社、物理社、化学社、生物社、英语社等。——科技与生活类:电子社、电脑社、环境爱好者协会、环保社、维修社等。
——文化类:经典阅读社、涓流文学社、电影欣赏等。——艺术类:歌唱组合、摄影协会、课本剧演出等。——体育类:足球社、乒乓社、羽毛球社、篮球社等。——语言文字类:演讲与口才、朗诵社、书法天地。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综合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的继续发展,学生对两类课程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由此构成了以知识应用和研究活动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研究性小课题及有关系料)
二、三级课程的有机整合
“一轴三线”四类课程相辅相成,逐步深化,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怎样才能保证此类课程开展的时间呢?课程整合里出高效。
1、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整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学年,遵循“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确保国家课程开全开足”的原则,重点解决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与国家课程《思想品德》《地理》《生物》《历史》的整合,《语文》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通过学科整合与学科模块整合教学,省略了课时数,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的拓展课程的实施上,既提升学生的内涵,又提高了国家课程的教学质量。
(有关材料)
2、三级课程与综合、研究、社团活动课程的整合。例如:我们将综合实践课的《学校名片》、初二下学期美术的《收集交流设计标志》活动及信息技术教育中的《 图像美化 》进行有机整合,开发
实施了《班徽设计》校本课程。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先有美术教师指导美术设计,再有思品、语文教师指导内涵界定,最后有信息技术老师指导用电脑完成班徽的制作。(材料班徽设计校本课程、指导、作品等图片),同时还把这一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学校的美术社团联系起来,让社团组织班徽设计比赛活动,并让其社团成员参与对这一活动的评价。
课程的有机整合,课堂效率的提高,是我们能行有余力的开展三线拓展课程。
三、校本必修课程和四大养成教育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遵循从学生中来,又到学生中去的原则,从学生的社团活动开始,继而开发综合选修课程,综合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中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由此而构成知识应用和研究行动为特征的研究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的深入和研究成果又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通过长期的实践,结合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选定了全校的校本必修课程:《书写美丽人生》(每周1课时习字课)、《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与晨诵结合每学期12课时)、《我们的班徽我设计》(与班会结合共4--6课时)、《阅读让生命更美丽》(与午读结合,每天不少于30分钟)、《反思,前进的不竭动力》(与暮省、班会结合)、《青春期教育》(针对初二、三学生,每学期10课时)、《升旗仪式课程》(针对升旗班级,每班2课时)。
(班级文化建设、班徽、完美教室缔造、完美办公室缔造等材料)
初一生活习惯,初二学习,初三交往。初四考试习惯
四大养成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初中生活,只不过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各有侧重。在习惯课程的设臵与开设中,我校还把常规检查与新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开创性的以“课堂教学每月一事”活动来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每月一事资料)
活动主要内容为下:9月,让学生的学习从整理课桌开始变得条理;10月,让学习态度从坐姿开始变得端正;11月,让学生从举手大声发言开始变得自信;12月,学会倾听交流是课堂生活的主要方式;1月,学会复习,我们的知识才能巩固;3月,学会反思,我们 的课堂才能高效;4月,课堂的合作关乎事业的成功;5月,课堂的质疑关乎一个民族的创新与腾飞。两者的结合,课程的开发,实践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培养良好习惯,铸就学生辉煌一生”,让学校管理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四、一点三面的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其核心特点是过程性评价。依据这个思路我校拟定了《腰关中学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一个核心点: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三个辅助面: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课程开设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侧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组织同行听课,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满意度调查材料、每周最佳教师评选、教室日志、作业清单、教师常规自查记录)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意义,开设课程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可能性,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课程目标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的一致程度,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课程大纲的科学性、适用性、时代性等。
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主要判断教师开设课程的准备程度,包括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为主要标志性信息。
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育目标,还存在哪些偏差,下一轮应当如何改革等。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是考试完以后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征询专家、同行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意见等。(学校质量分析会、班级学情分析会)
以上便是我校课程建设方面的点滴做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乘着莱城区教育改革的东风,广纳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满怀激情的把我校课程建设得更加完美。
第三篇:课程基地建设汇报专题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答辩材料
追求有色语文课程 涵养生命诗意成长
——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汇报材料
一、基地建设背景
1.语文现状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教育教学虽然出现了新的起色和亮色,但是,因为应试教学目前仍有较大的市场,一些老师仍以固有的思维习惯、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学习热情和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开发,语文学习处于比较浮躁和功利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课程的有效推进。因此,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急需建设一个能传递正能量的语文课程,给语文课堂注入活力,为学生精神发展奠基。
2.发展机遇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信息化和开放化更加凸显,语文课程改革到了关键期和转型期,亟待创建一种适应这种变化的课程模式。恰逢常州市正在大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为我校申报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二、项目建设基础
1.学校独特的地域环境
学校地处常州名巷——青果巷,巷内有各个朝代的民居建筑、有一百多位名人曾居住于此(李伯元、吴祖光、赵元任、周有光、盛宣怀、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史良等)、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我校开展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学校悠久的文化积淀
学校九十多年办学历史,文化精髓一脉相承,青果满园竞秀。目前,正处于着力推进三年主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致力于“彰显‘青果’特色,追求本真教育”,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发展、成功、幸福的成长环境,引领学生规划人生、发展自我、提升生命质量。在发展长河中,积淀了悠久而丰厚的文化底蕴,为语文课程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3.实力雄厚的语文师资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答辩材料
我校语文组是学校示范教研组,曾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常州市优秀教研组、常州市青年文明号,在常州语文界有较大影响力。由语文组主办的“青果文学社”曾获常州市优秀文学社团。组内现有教师10人,其中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1人,市语文骨干教师2人,市语文教学能手、新秀3人。语文学科教学教育硕士4人,曾主持或参与8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研究。
三、项目建设核心追求
综合以上考虑,我们确立了建设的语文课程基地的核心元素,即充分利用校园“有色”的语文课程基地。具体来说,有如下几层涵义:
有生命底色——语文课程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是生命流淌的印记,涵养学生生命,是具有生命底色的课程。
有个性亮色——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意在提升师生语文素养,发展师生能力特长,让学生和教师在语文课堂学习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彰显独特个性。
有校本特色——青果巷百年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学校地处青果巷内,本身就是古巷文化的一部分。九十年办学历史,培养了无数精英,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办学风格,基于青果巷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语文课程,将充分彰显这一特色,使学校发展再展辉煌。
有自然本色——语文即生活,拒绝浮躁,追求宁静自然。课堂教学应具有自然本色,即“行”如流水,“魂”然天成。构建朴实、本真、自然、和谐、美好课堂教学,方能真正体现语文滋味,累积语文正能量。
四、项目建设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语文学习室
录播教室、E学习教室、数字化教学研究中心等。
(二)语文环境建设
青果名人题字碑、文学社专栏墙,文学长廊,书法展厅、读书角、语文课程基地网站等。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学习。
(三)语文课程体系建设 1.构建了语文课程目标体系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着眼学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答辩材料
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拟定并完善本校三年语文课程总目标和阶段性语文达成目标,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2.完善校本课程内容体系
依据教育部对语文教学的指导建议,结合现有国家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校的地域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精髓,开发适宜的语文校本课程,完善现有语文课程的内容体系。
(四)推进了语文实践活动建设
1.青果古巷寻访活动
学校地处青果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优势。学校将充分开发并利用这一资源,着力推进语文教学重点项目,即“畅游古巷,徜徉语文”语文实践活动。该活动将按照主题,开展系列项目,如:古巷语文寻访项目、名巷名人演讲项目、名人传记写作项目、古巷民俗研究性学习等等。
2.文化名人寻访活动
学校青果文学社是常州市优秀文学社团,在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同时,将完善制度,走内涵发展之路,建设成为具有古巷元素的市级示范文学社团。
3.青果社团活动
4.举办校内语文教学互动论坛
每学期举办一次校内语文教学主题观摩答辩活动,一次不同学科的主题互动论坛活动,并汇集思想,总结经验。
5.构建区域语文教学合作模式
在成功举办2012初中语文区域合作论坛的基础上,更新思想,创新模式,继续举办区域合作论坛系列活动,并逐步扩大范围,扩大影响。
6.策划高校研学联合发展机制
通过牵手上海师大、南师大、江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名师,策划“研学”一体的发展机制,开展高校参与下的“研学”联动发展项目。
(五)构建了语文数字平台
1.建设语文数字化教学平台
第四篇: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山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课程建设组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按山西省高等教育学校标准对以下课程进行了不懈的建设,达到了优秀课程的要求。现将以下课程建设情况做出总结如下: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及特色
(1)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山西省高等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法,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与启发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潜力。(2)课程建设定位
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山西中医药大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建设的定位就是建设优秀课程,努力打造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为医学教育专业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做出贡献。(3)课程建设特色
a.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山西中医药大学的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强,是必修的理论课。b.有一支优化的教学梯队、有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有先进适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了严格科学的考试方法和制度。
c.引入了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和掌握各种知识和能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成绩
①本课程建设中师资力量雄厚,在教学中,各位老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配合默契。②年轻的教师经常向老教授讨教,经常组织听课和经验交流,同时注重与时代特色结合,是一只不可多得的优秀队伍。③学生评教及考核成绩均优秀。④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⑤发表了较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⑥本课程建设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合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坚持开展定期教研、科研活动,促进本教学队伍整体科研能力提高;坚持听课制度,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和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改进教学内容方法,促进良好教风形成和发扬;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考博、访学、进修等,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及建设成果
(1)教学内容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西医结合外科、中西医结合妇科、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五官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传染学、急救医学。首先先概括以上课程的统一建设: 1.培养目标:
1.1知识目标: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急救原则和防治措施;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症的概念,鉴别诊断,并发症,转诊和健康指导;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危急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1.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具备诊治能力;能规范运用临床诊疗技术进行日常诊疗工作;具有危急症患者初步处理和正确转诊的能力。2.教学建议
2.1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法”、“PBL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2.2实践教学:以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在仿真实训基地和附属医院进行早期接触,熟悉医院工作场景,同时利用标准病人,临床病例、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手段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考核办法:分为理论考试(占总成绩60%)和实践技能操作(30%)及平时考核(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占10%)。其次,分开来说其各科特色:
一个“临床”使中、西医“病证结合,优势互补”充分体现中西医临床结合的特色与优势。内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诊治能力,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医学知识,如:要求学生搜集大量常见病例,从每一病例中抓重点,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模式;外科注重动手能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同时进行,采用分组式,评分制,积极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妇科主要是临床常见妇科病的鉴别,教师要精选妇科内容,突出重点,通俗易懂;儿科病复杂多变,患儿不会表达,不会配合,故注重培养学生的医疗技能、临床经验及医患沟通能力,如主要采用研讨式案例教学法;五官科要求解剖学要扎实,其须借用照明装置和检查器械才能辨认其形态和病变,故教课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尽可能结合病房中真实的临床病人与案例;肿瘤学诊易治难,教师要向学生多植入本领域新进展,教授前沿性的诊疗;传染学主要是了解疾病和注重预防,如采用研究性教学法;急救医学要求学生应变能力要强,教学宜采用影像观看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2)教学方法
①课堂多媒体教学法。②研究性教学法:介绍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界争论的问题,现实的重大意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③自学辅导教学法,向学生布置学习内容,并对其进行启发,而后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讨论交流,最后教师总结自学成果,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此外还有影像观看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谈话法等。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指导思想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手段改革
①注意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做到演示、板书等相结合。②大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改革,如:利用多媒体讲授理论知识;注重本课程电子课件的制作,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利用其展现教学内容,以增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激发学生兴趣。③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提供医学教学方面的常用网址,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查询和资料收集以解决问题。④利用网络对同学们的学习进行答疑和指导。(4)建设成果
通过课程建设的完美规划与大力实施,将目前医学院校“三段式”模式:基础、临床、实习三个阶段注入新的元素,逐渐实现了医学课程模式多样化,为学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医学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总之,课程建设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五篇:大学两年来简单的自我总结
大学两年来简单的自我总结
说实话,当时选择航海技术专业就是为了能多赚些钱,早日自立自强,不要事事依靠父母。所以在学校的这几年自己没有敢丝毫的怠慢,也很幸运的结实了积极上进的舍友们,我们每天一块去教室学习,虽然有些枯燥乏味,但我们也是乐在其中。
在班级中我竞选了宣传委员,当然也也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我也积极从事学生会工作,加入了我们航海系的学习部,负责管理我们专业的早、晚自习,还组织过“郑和杯”英语演讲比赛,这也确实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自己的能力。由于自己表现良好,在大一第一学期被评为“入党积极分子”,这就更加奠定了我要努力做好自己,争取给大家做个好榜样。就这样一年下来,两次取得专业课排名第一,并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然后又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次性通过了英语四级和英语六级,并在大二第一学期末成为了预备党员。在第二学期期间,自己也参加过英语演讲比赛,参加过学校运动会和“海院杯”篮球赛,等等。我认为我的大学生活很充实也很精彩。
这个学期我认为是大学最精彩的一段时光——参加了全国航海技能大比武。说句心里话,这学期过的很苦:训练期间我们屁股被磨烂了,手指因为撇缆撇出了血泡,手掌因为划艇已经退了一层又一层皮,除了训练时间外我们还要十几公里的体能训练。当时有抱怨过,但我们结实了一批一起流过血流过汗,更有一起流过泪的兄弟,其间的苦与乐充实了我的大学生活,使我的大学很精彩。
从上次双选会时我就开始关注贵公司,也一直以贵公司的要求标准为努力方向,我热切的希望自己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成为贵公司一名合格的船舶驾驶员。我深知如果公司选择了我,我就必须给公司带来效益,所以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我保证大证一次性通过,多学习多锻炼,提升自己的本领,成为动手操作能力强,英语应用能力强的人。学校的双选会临近,请您允许我提前向您提交我的简历,希望领导能同意我为贵公司效劳,成为公司的一个分子。
江苏海院航海技术系刘玉鹏20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