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成立十八家王氏家族宗亲组织倡议书
修编新型家谱 传承宗族文明
建议出电子版家谱
历史,就是故事,就是先辈的故事,就是世世代代先辈的故事。文明,就是世世代代先辈留下来的一切物质的、非物质的遗存,包括一切传说、神话、灵异、鬼怪及种种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之事、之物。
文明的种种遗存方式之中,有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在国家就是国史,在家族就是家谱。人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无论是国家,还是家族,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都以修史、修谱为不朽之伟业。
在中国,宗族文明非常发达,中华文明实质上就是宗族文明的总和。而宗族文化的最大载体就是家谱(皇室家谱称玉牒或金牒)。家谱,因为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发源、发展及流布的历史,所以是维系家族最宝贵的圣物。
中国家谱的渊源可溯至远古,三皇五帝时代,各个部族就有专人记录本部族传递世系。到夏商周三代时,国家设有史官,专门记录王室以及各贵族的世系,并汇集成书,周代的《世本》,就是一部各姓世系总谱,这是中国谱牒的最早著作。魏晋时期,家族修谱之风盛兴,于是在皇室和贵族世谱之外,又涌现了大批各姓的宗谱和各家族的家谱。北宋欧阳修、苏洵分别创造欧式族谱和苏式族谱后,修谱之风在中国长盛不衰。
20世纪中期,由于历史变革,修谱工作大面积停止了。最近50
年来,首先是台湾掀起了修家谱的热潮。1978年以后,大陆也开始有重续的行动。
但是,多年来,修谱成果不多,成就有目共睹。其原因,囿于旧制,弭功费力,财才难济。
根据家谱史和传统家谱体例,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修编新型家谱,传承宗族文明,应该是当前修谱工作的主流。
一、什么是新型家谱?
不管有无传统家谱,以自己和己妻为原点,上溯可知可查之祖,下及已生之后,旁及可知可查之血亲,按新型家谱之体例修编成册,即为新型家谱。
新型家谱省时节力,以微末投入,既可单系存留自己家史,使后人可知来处,也为后人财富,又可纳入家族总谱,以支系备查备考,也为后人后路,血脉相通。
二、新型家谱的体例
传统家谱体例分类不一,内容详略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一般有:谱名、谱序、目录、谱例、谱论、恩荣录(敕诰、光荣榜)、遗像及像赞、姓氏源流、家规家法、祠宇、五服图、宗支世系、传记、谱系本纪、族产、契据文约、坟茔、仕宦记、年谱、艺文、派语、领谱字号、续后篇、纂修与捐资人名等,有的还包括家族聚集地图。新型家谱的体例也如此,但可撮其大要而为。
(一)谱名
谱名即家谱的名称,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
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谱名一般写在家谱的封面,内容也各不相同。一般称作“X氏(家)族谱”、“X氏家谱”、“X氏家乘”、“X氏宗谱”,也有的称“X氏统谱”、“X氏通谱”、“X氏统宗谱”或“X氏支谱”。有的还详细注明地域、分支或堂号。
也可以这样命名:地名+姓氏+修编年,如大理下关董氏家谱(2010年修)。
(二)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谱序是族谱中极富文史价值的部分,往往由本族名人或与本族有渊源的学者、名流,或者政界要人撰写。其内容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或述本族修谱的历史及本次修谱的缘起经过,或记本族姓的源流、分布。因此,谱序往往是族谱之“目”,是本家族历史的凝缩,同时,又常常是一篇篇散文佳作。
(三)谱例
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谱例是族谱的编纂体例,从中可以看出修撰者的谱学思想、修谱方法,甚至家规家法等。如前所述,家谱大多采用欧阳修、苏洵“谱法”,并结合本家族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于是形成了独特的宗谱编写体例。
(四)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五)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现代多收集勋章、证书、奖状、光荣榜等。
(六)像赞
像赞、遗像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像赞,多由著名学者、社会名流或本族亲友题写,内容多概括评价此人功绩及一生。例如《马氏统》中马援的像赞“经籍深富,辞理遐亘;浩如江海,郁若昆郑。”由马家外甥郑禹题写;马融的像赞“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来。”亦由郑禹题写;后周平南将军山阳侯像赞由朱熹题写,宋祭酒止蕃公像赞由文天祥题写,唐中书令宾王公像赞由韩愈题写,宋丞相正惠公像赞由文天祥题写,宋左丞相碧梧公像赞由谢枋得题写。
(七)姓氏源流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八)族规家法
族规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家训家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秩序,就拟定一些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以来,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而变得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仰慕的治家良策和“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节俭持家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还有不少记叙家训、家规的名言以资子孙遵行的。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视,其主旨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除此之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等。
(九)祠堂
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十)五服图
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榱、齐榱、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
五服与九族有关。九族中,纵向有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己身、子、孙、曾孙、玄孙;横向,有己身、兄弟、堂兄弟、再堂兄弟、三堂兄弟、姊妹、堂姊妹、再堂姊妹、三堂姊妹。围绕着纵横向的九族,形成了九族与五服的家族结构图。往上数,上辈中有叔伯父母、堂伯父母、再堂伯父母、祖伯父母、堂伯祖父母、曾祖伯父母、姑、堂姑、再堂始、祖始、堂祖姑、曾祖姑等。往下数,下辈中有侄妇、堂侄妇、再堂侄妇、侄女、堂侄女、再堂侄女、侄孙妇、堂侄孙姑、侄孙女、堂侄孙女、曾任孙妇、曾侄孙女等。
第一等叫“斩榱”,是五服中最重要的一种。“榱”是指丧服中披于胸前的上衣,下衣则叫做裳。斩榱上衣下裳都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左右衣旁和下边下缝,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未经修饰,所以叫做斩榱。对“榱”的解释,就是指不缝缉的意思。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要穿斩榱。
次重孝服叫做“齐榱”,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下摆贴边都在砸边际。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榱”的礼制。孙子孝帽子上钉红棉球,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孙子媳妇带三花包头,插一小红福字。未出嫁、且未梳头的孙女用长孝带子在头上围一宽榱,结于头后,余头下垂脊背,头上亦插一小红福字。子、孙女的孝袍子肩上钉有红布一块,有的剪成蝙蝠、有的剪成其它图案。按亡人性别,男左女右。谓之“钉红儿”。重孙子孝帽子上钉粉红棉球,亦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孝袍子肩上钉有红布两块,亦男左女右。谓之“钉双补丁儿”。元孙肩上钉三个“钉丁儿”。
“大功”是轻于“齐榱”的丧服,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榱”用料稍细。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
“小功”是轻于“大功”的丧服,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这种丧服是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和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而穿的。
最轻的孝服是“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做成的。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孝”。凡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
嫁族姐妹,和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穿孝都用这个档次。
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更轻的服丧方式,叫“袒免”。在史籍中记载:朋友之间,如果亲自前去奔丧,在灵堂或殡葬时也要披麻;如果在他乡,那就“袒免”就可以了。袒,是袒露左肩;免,指不戴冠,用布带缚髻。
到了近现代的时候,中国的丧葬习俗受到西方的影响,丧服有了很大改变。通常是在告别死者、悼念亡魂时,左胸别一朵小黄花,左臂围一块黑纱。有些妇女死了亲人在发际插一朵白绒花。这些象征的志哀方式,比起古代丧服,要大大简化了。
(十一)世系
世系 这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图、世系考、世系记等。这部分内容为所有中国家所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标志。
世系表,就是说明一个家族的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一人一条,可称为条目式。但嫌杂乱,人与人的关系不够明晰,叔伯关系一下子看不出来。不过,所有的人的资料都在,只不过要花很多时间去翻页查找。
苏式,又称串珠体,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从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像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给撰写家谱、族谱和后人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用纯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十二)传记
家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事状、志略等,其体裁有传记、行状、寿文、贺序、墓志、祭文以及抄自史传中的资料,主要载录家族成员中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的事迹和传记资料。
要想深入了解世系表中族人的历史功绩,那就得看家传了。家传,是用来记述家族中有名望、有功绩的人的事迹文体,是一种正式的传记。明朝之前,“传”与“谱”是分开来记的。“传记”记述一个人一生的功绩品德,从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贡献,到对地方、家族做的每一件业绩,作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以荣耀家族。
家传一般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男子的传记;内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外传是记录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在传记中还配有该人的画像或关于该人的故事图画,让后代看起来生动形象。
家传的用词以真实朴素为重,切忌溢美之词。这也是评价一部“家传”水平高低与否的重要标准。
(十三)谱系本记
也称作世序、世系录、先世考等,主要内容与世系部分大致相同,记载本族成员的简况即本人名讳、父名讳、排行、字号、生卒年月、寿数等。
(十四)族产
记录家族、宗族的集体财产如祀田、坟地、义庄、学田、义墅、山林、房屋等。
(十五)契据文约
专门登载与记录和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内部关于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书及契约。
(十六)坟茔
记载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十七)名迹录
记载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堂舍、庵寺书院等。(十八)任宦记
记载族中成员历代官宦名人事迹,其内容与传记部分大致相同,包括履历、科第、政绩、功勋、著作、学说等。
(十九)年谱
是按照年、月、日专门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体裁。(二十)艺文
收录家族、宗族成员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各式文章等。
谱乃一家、一族之史,其中当然少不了家人的艺文著述。自六朝起,就有将家族中名人的著作录入家谱的惯例,尤其是到了明朝,此风更盛,这部分的内容更加丰富。它涉及到史学、文化、经济、宗教等许多领域,在形式上与“经典史料”相媲美。
家谱中的艺文著述,在体例上有艺文志、辞源集、文征集等。艺文著述以家族中名人所写的诗文著作为主要内容,也收集族人与外人的书信来函,以及经籍、表册、碑文、书札等,有的还有版画、肖像画、版本作品、名家书法、歌曲等,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丰富。艺文著述是家族先人的心血结晶,其中的大量珍贵史料文献,有着非常珍贵的参考和欣赏价值。但是,由于艺文著述的种类、内容繁多,而又良莠不齐,所以还需后人用心整理,方能使家族中的艺文精品得以流传和利用。
(二十一)字辈谱
又称派语、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等,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
(二十二)领谱字号
中国古代家谱修好后,在派发给族中成员前,对每部谱都编以号码。
(二十三)续后篇
或称余庆录。指家谱修完后,专门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以示绵延不绝。
(二十四)纂修、捐资人名
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
人员,且须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
三、新型家谱的修编、印制、装订与保藏
(一)修编
1、成立“修谱机构”及确定“修谱主持人”
凡一个家族准备新修或续修家谱,首要的工作就是成立“修谱机构”。“修谱机构”通常称为“×氏家族修谱理事会”(或委员会等)。其次,就需要确定“修谱主持人”,由“修谱主持人”全面负责,并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修谱工作。
2、“登记入谱”的准备工作
“登记入谱”是决定修家谱之后就要开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此项工作按以下要求办理:
①分发“家族成员入谱登记表”必须使用专门设计、统一印刷而成的,与《家谱》配套使用的专用底稿纸。“家族成员入谱登记表”,将每一房人、每个家庭的成员全部正确的进行填表登记。
②确定始祖 ③确定修谱的范围
3.整理、审定“家族成员入谱登记表”,使每个入谱人员的填写情况都正确无误后,即可正式填表修谱了。
4、填表修谱前的准备工作 ①确定填写谱册的人
由于《家谱》填表方法简明易懂,填写人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即可,只要认真细心、书写工整、责任感强就可以胜任。
②墨水最好使用炭素墨水,以保证字迹永不褪色。
③所有文字资料已准备好“家族成员入谱登记表”已全部收回并经整理审核无误。由修谱主持人组织人员拟定序、凡例、先世考、个人传记„有关文字资料已定稿。
④将已定稿的基本文字部分,以及家族成员的生平传记,和家族大事记等文字记叙部分抄写在“谱序、源流、凡例„”和“生平传记”、“家族大事记”、“家族荣誉册”等表式中。将家族成员个人情况、血缘关系情况分别填入“家族名册”、“世系表”等表式中。
⑤如家族人口多,分支多所需要的谱册套数较多时,则可以依照已修好的第一套“家谱”作样本,可由一人或数人填写复制所需要的套数。
⑥如所需谱册不只一套时,必须在每一套谱册的内封页右上角空白方框内填上每一套谱册的编号,并将每套谱册内的“第几次修谱 套分存情况表”分别填好。
⑦将修好的谱册,分发给每一位收藏“家谱”的持有人,妥为保存。至此,采用《家谱》修谱这一工作即告完成。
(二)印制
1、单卷本
以打印为主,以毛笔手抄为辅。
2、多卷本
以印刷为主,以打印为辅。
(三)装订
传统家谱风格,以现代技术装订。
(四)保藏
正本自己保藏;副本送国家、地方图书馆保藏;送谱牒博物馆、谱牒收藏中心保藏;送总祠堂、祠堂保藏;送子孙保藏。
扫描后做成电子版本,刻制成碟。
电子版本也可上传至互联网,但最好设置访问密码。
四、新型家谱的意义和作用
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这是新型家谱的意义和作用。
(一)寻根留本
“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家谱能告诉人们,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就会来处。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上几十年,但总要静静地离开人世,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死了,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换言而之,子孙也就是失去了根本。
过去和现在,有很多人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打碑,一者表示后人的孝心,二者是不忘先人,但它又能保藏多久?世代变迁,人为的损坏,年代长久日月的风化,也就失去了树碑的作用。而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即是修谱的作用。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个根到底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有负先人?一些现代人根本就不
知道曾祖父母的名字,更谈不出自己是哪支哪房,所以说修谱意义重大,一者可以查清祖先,二者如果真的断线,把所知道的祖辈、父辈和本辈、后辈一起记载下来,从此让后人代代相传。
(二)清缘备查
“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望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祖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
(三)增知育人作用。
“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不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家谱中就有很好的教材,这就是家训族规。家谱中一般要收录历代经典,教导子孙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她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四)血肉联情。
“亲不亲,故乡情。”“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大流通的社会中,在国际一体化世代,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这是今后人子孙必行之路,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一个人走在外,路人不如乡人,乡人怎与血肉之情相比。经济开发中的往来,生死祸福的降临,人与人之间自然也非常必要相互提携、帮助,有了家谱,哪怕走到天涯海角,哪怕相见恨晚,血肉亲情一定更好、更深厚。
(五)承前启后。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先人,二是下对后辈,先人千辛万苦创业,育人,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对后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们留点什么呢?是金钱、美女、房屋、存折吗?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美如玉。”先人只能留给后人知识,精神财富,思想财富,留给他们祖宗的品德,儿孙们才有生财之本。
第二篇:家族宗亲倡议书
宝塔坝潘氏家族倡议书
各位潘氏宗亲:
各位宗亲,在过去长达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开江这片热土上,在各行各业里,宝塔潘氏家族子孙们活跃在政坛上、奔驰在战场上、泼墨在文苑上、耕耘在天地间,创造了不凡业绩。
本次潘氏宗亲家族联谊会,进一步沟通家族成员间感情,融洽关系,进一步商讨宝塔潘氏未来发展蓝图,让我们的家族在同心同德中风雨同舟,在齐心协力中兴旺发达,共同携手开创宝塔潘氏家族的灿烂明天。
对此,本次会议倡议:
一、遵法纪,守本分。有国才有家,有法才有福。宝塔潘氏家族子孙要奉公守法,遵章守规。凭勤劳致富,靠本事持家。平安即是福,守法便无险。
二、重孝道,敬尊长。百善孝为先,有孝家可兴。在家敬父母,左右爱手足,妯娌多和睦,婆媳无隔膜。出门讲礼让,遇事多冷静。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培善于孝”,扬家族精神,养族人风度。
三、移新风,破旧俗。不提倡家族成员间大操大办,奢侈浪费。更不动辄宴请,人情世故。人情大于债,愿我家族成员相处如茶,少些世俗,多些清静,少些烦恼,多些心安。
四、修宗祠,建祖庙。潘氏祠堂久已不存,潘公亡灵无处栖身,后代子何处祭祀?顾念根本,修建宗祠,势在必行。重新购买宗祠基地,按照一般建筑风格构造,重新修建“潘氏祠堂”,用于祭祀先祖,又用于亲情联谊聚会。望家族成员慷慨解囊,出资出力,共襄盛举,早日建成“潘氏祠堂”。
五、修族谱,理渊源。三百年来,潘氏家族子孙散居多处,以前族谱均为手抄,子孙命名辈分多有不同。加之后来年轻一代宗族观念有所放松,理顺潘氏家族辈分,强化家族观念,是我们每个族人的历史使命。
特此倡议
2016年12月17日
第三篇:寺坡何氏宗亲协会成立倡议书
寺坡何氏宗亲协会章程(草拟)
前言: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村庄的发展壮大靠的是村庄年轻人的努力,团结一致。今,我苍梧县六堡镇九城村寺坡正是人才辈出,年轻力旺的时候,建设家乡,发展家乡,壮大家乡,搞好家乡的各项建设,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义不容辞。老一辈为我们创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作为年轻的一代人,我们需把发展壮大。成立协会宗旨:年轻人就是希望,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建设寺坡。
第一章 总则
协会名称:寺坡何氏宗亲协会 成立时间:2014年
成立地点:六堡镇九城村寺坡 办公地点:未定
成立目的:团结年轻一代人的力量,把家乡建设更加美好,更加完善。现在一些乡村建设得非常好,各种硬件,软件都非常齐全,这是新农村的体现。即使我们现在没有政府或者外力的帮助,我们也要集中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为家乡增添色彩。同时,成立协会也是为大家互相交流思想提供一个平台。协会宗旨:年轻人就是希望,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建设寺坡,建设家乡。协会简介:寺坡何氏宗亲协会是与寺坡年轻人讨论后后成立的一个组织,是有九城寺坡年轻人志愿加入组成的一个非营利性群众性组织。
第二章 会员管理
第一条: 凡属于寺坡村民,承认本协会的章程,思想上进,并有志于为家乡建设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能积极参加本协会开展各项活动的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经本人亲自报名后,经批准后,即为本协会会员。第二条: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1、在本协会内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有参加本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培训的权利;
3、有批评和监督本协会各项工作的权利;
4、有询问和监督本协会财务开支情况的权利;
5、有对协会建设提出意见与建设的权利;
6、有退出协会的自由。第三条:会员必须履行以下义务
1、遵守纪律和本章程的各项规定;
2、执行本会决议,听从协会各项活动安排;
3、交纳 一 定会费,作为开展各项活动的经费;
4、有参加活动的义务;
5、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做文明会员;
6、有维护本协会利益、爱护本协会公共财物,为本协会争光的义务;
7、任何会员未经本协会统一不得利用本会名义进行各种私人活动;
8、自觉维护本协会的声誉和形象,在广大村民中扩大协会的影响。第四条:会员积极参加本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无特殊原因,长达一年没有参加任何活动者,作自动退会处理。
第三章 会员大会、理事会管理
第一条:会员大会是本协会的最高权利机构,会员大会由本协会全体会员组成,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会员出席方能召开,每年召开一至二次,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大会的选举和通过决议实行民主表决方式。第二条:会员大会行使以下权利:
1、讨论、制定、修改本会章程;
2、审议和批准上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3、讨论和决定本协会的方针政策和任务;
4、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5、监督本协会财务活动;
6、决定本协会其他的重大事项;
7、参加协会开展的各项活动。第三条:章程的修改、理事会人事的确定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的决定必须经会员大会审议表决后,才能生效
第四条:协会设立理事会,理事会是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组织开展日常工作的执行机构,理事会必须对会员大会负责,定期作工作汇报,并能自觉接受其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理事会设立会长1名,副会长2名,财务部长2名,组织部长1名,宣传部长1名,文化部长1名。理事会各职位名单由会员大会民主投票推选,以后每年进行一次民主选举。
第六条:理事会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人品端正,在群众具有良好的形象;
2、较高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3、具备一定的理论素质和技术,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和影响力。第四章 财务管理
第一条:本协会的经费来源:
1、会员交纳的会员费;
2、政府有关部门的拨款;
3、正当的社会资助。
4、各界人士捐赠 第二条:会费的收取和使用
1、为维持协会正常运作和开展活动,协会向会员收取会费。会费财务部长代管。
2、经费使用:由协会设立专门账户,由财务部长进行保管,对日常活动经费的开支单据进行管理,每个季度需由理事会审核。
3、会费(暂行):会员按年交纳会费。会员交纳会费200元每年,会入会者(每年七月一日以后),会员交纳会费100元每半年收取。
4、会员退会:会员如提出退会申请,不返还个人交纳的会费余额。
5、会费将主要用于由会员大会决定后的事情,如(修建篮球场)等,或者开展野外活动,协会宣传展览及购买协会器材等方面。
第四篇:关于修编十八家王氏家谱意见(讨论稿) 2
关于修编十八家王氏家谱意见(讨论稿)
一、怎样组建一支修谱队伍:
我们十八家王氏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要修续一部完整的家谱,单靠三、五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广大族众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1995年修订家谱时共有78人参与,奋斗四年。这一次修谱建议首先要确定一支信息调查员队伍,这是修续家谱的基础,每个“甲”字派,至少是 “钟”字派确定一名调查员,这个调查人员的条件是:热心家族事业,相对年轻勤快,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思路清晰。其次要建立一个家谱编撰小组,小组成员应具有:热心家族事业,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身体健康,思维敏捷,年龄稍长、阅历丰富,对族情和家谱熟悉,或有一定的研究,且空暇时间较多,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家谱中某项内容的起草和定稿工作。信息调查员和家谱编撰人员应有本族各门派选举推荐,由宗亲会审定。
二、家谱的体例、格式应怎样确定:
我族现在所能看到的族谱只有光绪年间八世祖甲冼公和1995年现代族人所编的两部,这两部家谱在传承家族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但其体例和格式都不适应当今族情,因为光绪年间家谱虽然记载了从清始祖至七世祖“钟”字派所有祖先的名讳(含字)功名、功德、派行、夫人、子嗣,其中的功德四言诗句是最闪光之处,但记载人数只有七世142人,而今天面对芸芸众亲,再这样写是不可能的事情。九五年家谱的最大功劳是把芸芸众亲调查梳理于一谱,但不足之处是:比较零乱,似有流水账之感,这一次修谱,如果想调查某一族的支脉所属,则需要前翻后对,非常麻烦。如果既能够继承前两部家谱的优点,又能够把上面记载的族情信息和后来发生的要事用现代文字记载下来,在家族各支脉世系繁衍方面,既能把各脉族人全部记载跃然于一纸,又能直观清晰地分清彼此长幼老少,倘能如此效果恐怕会更好一些。另外,其他姓氏家谱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之处,也请族人贡献出来。最终的体例格式怎样来定,恳请各位族人发表高见。
三、关于女裔是否入谱问题
凡我王氏子孙,无论男女,都是父母所生,都是王门骨血。但在过去,由于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女性后裔即老、少姑娘是不能入谱的,我族过去的家谱都是如此。但根据男女平等的现代观念和计划生育的现实,以及其他姓氏(如孔姓、周姓)现代所修的家谱也录入女裔的做法,我们本次修订家谱也应将女裔录入家谱中。
四、关于重庆支脉问题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我族四门人王本厚曾在重庆做生意,在那里娶有妻房丁氏,其后世子孙一直居住重庆,仍依南阳老家宗派命名,但“永”、“传”、“万”、“世”,四代误作“万”、“世”、“永”、“传”,住址在重庆西门里,曾与我瓦房庄族人有书信来往,但现在联系中断,为达到我家族团圆之目的,本次修订家谱是否可以考虑将这一支脉联系入谱。当然调查联系有一定的困难,建议可否先在重庆媒体上登载发布寻亲启事,待有回音后再派人接头,商榷入谱事宜。
五、关于来沟族亲问题:
相传,我族二世祖得名公出赘到镇平遮山来沟,以来福兴三女为室,其后人仍以王老庄宗派命名,对此,我族两次修订族谱都曾提及,但每次都未将得名公后人列入家谱,实乃憾事。2009年新年前,我族四门人现居住台湾高雄的王万清,在回乡归祭其亡兄后,曾雇车亲访镇平遮山夏庄村来沟组,会见了我族人,夏庄小学教师传连,畅叙了族情,嘱其将那里的我二世祖得名公后裔情况调查整理,编入我王氏家谱,以达我族人都能够认祖归宗,家族团圆之目的。现已过去四年,那里编谱之事进展如何,不得而知,建议本次修谱再与之联系,共商修谱大计。
六、建议设“历史名人”和“今世楷模”篇目,记载我族古今名人。
在我族380年的历史上,虽然还没有出现过达官贵人,显赫于世,但就家族内部而言,也不乏不少才子楷模,他们或在学识事业方面颇有建树,或在造福族亲桑梓方面,众口皆碑,对这些人应记载入谱,一来以示褒奖,二来昭示后世学习效仿。如首开修谱先河的王印、王本端,一代才子王钦谟;分别创建安皋和潦河坡集镇的王钦伟、王钟先;分别修建太清观、大王庙庙宇的王钦法、王永建,创建南召玉皇阁中医学校的王传铎,民间名医王传诗(人称大先生)和王万山;和讼了事,善建和谐的王甲让(油碾河)和王永典等等。
关于“今世楷模”篇目思路是这样的:我历代族人虽然也秉承先人耕读传家之族风,但由于受历史的局限,我族基本上以农为主。解放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不少族人走出家门或靠读书成才,走上了工作岗位,或靠智力经商,发财致富。或凭所学专长干出一番事业。这些都应分门、别类,制定标准写入族谱中。具体标准怎样来定,由我族人讨论决定。
七、人口统计问题
我们老说我们十八家王氏是南阳以北一大家族,这个大家族究竟有多大,有的说是1.5万人,有的说是3万、4万究竟多少人,谁也说不准,为此建议借本次修订家谱调查族人的机会,把人口统计作为一项内容,并初步设想是以2014年7月1日为标准时间统计,最后汇总写入家谱。
第五篇:2013年王氏家族春节联欢会
2013年王氏家族春节联欢会
艺龙:农历蛇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麒龙: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满怀着喜悦的心情,2013年新年也如约而至。
一龙:新年拉近了我们成长的距离,新年映红了我们快乐的生活。
艺龙:新年让我们截取下了四季的片段,新年给了我们人生的暇想。
麒龙:在这一刻,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今天,我们相聚在这庄家院,农家屋里,享受节日带给我们的欢乐,享受这段至亲相伴左右的温馨。
艺龙:今晚,我们相聚在王氏家族温暖的炕头上,请温暖你们的后背,滚烫你们的肚皮。
一龙:今晚,我们相聚在这香气缭绕的晚饭中,这里将成为美酒大餐的海洋。
麒龙:是呀,每年这个时候,好吃的也是最多的时候,一龙:当然也是咱大娘最忙碌的时候,每一道让人流口水的饭菜都出自她的手中。
麒龙:是呀,那么在这里我们要对她说一句:“谢谢哦,没有你就没有那么多美味的饭菜,我会记住你的(这句话语气要加重)!
艺龙:老弟,你这语气怎么听着这么渗人呢?是不是看见这么多美味你的减肥计划又泡汤了?
一龙:大哥,你嫉妒呀!你嫉妒也没招。那接下来趁着大娘准备的美食没凉之前,我们的节目是不是应该开始了?三弟你来宣布呗?
麒龙:好,接下来我郑重其事的宣布:2013年王氏家族春节联欢会现在开始
艺龙:宴会第一项:自报家门····
一龙:嗯?咱台下不是这程序呀?不是先倒酒吗?
艺龙:对对对,我这不激动了吗。宴会第一项:(三兄弟敬酒话说敬老)(放音乐···)
麒龙:今年春节不一般,亲戚朋友来聚餐,塞北江南并肩做,王氏家族大团圆。第一杯酒敬长辈,祝福三位身体健康万福万安。
艺龙:祖国昌盛人兴旺,上班种地四季忙,起早贪黑为儿女,受苦受累美名扬。第二杯酒敬父辈,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希望,长大要做国家的栋梁,回报父母回报家乡。
一龙:秧苗下地根儿壮,有吃有喝贼像样,自立自强是最棒,自我修养要跟上。第三杯酒敬所有的同辈,祝福所有的兄弟姐妹,在长辈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环境中自立自强,凤飞山河动,龙游天地舞。
艺龙:一杯酒里饱含了浓浓的亲情,一杯酒酿出了晚辈们的心声,同样一杯酒能品出长辈们对我们的含辛茹苦,也是这一杯酒浓缩着长辈们对我们无限的关怀与期望,在这里我们兄弟三人向在座的所有长辈深鞠一躬,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麒龙:龙归大海滚滚春潮逐浪起
一龙:蛇舞青云浓浓喜气盈门来
艺龙:下面进行第二项:才艺大比拼。首先出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