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互联网的商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商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摘要:文章基于互联网的商务英语教师发展,分析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和商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构成,梳理高校商务英语师资现状及商务英语教学现状,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商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法和途径。研究发现,商务英语教师可借助互联网平台丰富商务知识,加深对行业法规和条例的理解,把握国际商务动向;可借助虚拟学习空间及移动学习实践,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商务英语教学能力;可利用互联网实践商务技能,提升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
关键词: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师资 教师发展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150-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以及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不断扩大,社会对具有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高素质商务英语师资队伍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之一,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互联网的发展为商务英语教师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平台。文章首先分析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和商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构成,进而剖析高校商务英语师资专业知识与能力现状以及商务英语教学现状,最后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商务英语教师发展方法和途径。
一、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及教师专业能力构成1.商务英语专业特点
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是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建的一个英语类专业,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是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及其人才培养的三大特点。仲伟合、张武保、何家宁[1]指出,商务英语专业是商务和英语结合的复合专业,培养能够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与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比较而言,商务英语专业在知识要求上注重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跨学科知识,在能力要求上突出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上多强调实践性和动态性。
2.商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构成
复合型、双师型师资对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2,3]作为一门复合性与实践性兼具的新兴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丰富的商务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4],要求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既精通英语又熟悉商务知识,这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师资建设提出了挑战。[5]王立非、葛海玲[6]认为,商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应由语言能力、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构成;为保证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应规划和出台英语类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标准、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体系。
二、高校商务英语师资现状
1.商务英语师资专业知识与能力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复合型、双师型师资比例较低,商务英语教师队伍主要由经管类、英语类和实践类专业人员组成,教师的商务知识和经验有待积累、实践能力有待加强。[3]商务英语教师大多毕业于英语专业,往往欠缺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缺乏商务管理和运营经历和经验,在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7]孙欣、康海波[8]对六所地方院校的商务英语师资进行调查后发现,地方高校商务英语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从事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大都毕业于纯语言专业,虽精通英语语言,但不懂商务,缺乏英语出色、专业知识扎实、又有从业经历的教师。李蒙蒙、胡凌[9]对国内65所设立商务英语专业的本科院校进行调查后发现,商务英语师资专业化程度较低,商务英语教师的教育背景多为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于商务英语专业或商科专业的教师不到四分之一。由此看来,为实现商务英语培养目标的核心任务,需做好英语教师转型为主的商务英语师资配备。[10]
2.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从事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由于缺乏商务专业知识和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有待加强,尽管可以使用英语授课,但对商务领域的内容大多针对性欠佳、实操性不强,教学局限于从书本到黑板。[8]郭文琦[7]指出,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无法引领学生开展多样的商务实践活动,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李蒙蒙、胡凌[9]认为,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时,专业化程度较低的商务英语师资虽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和文学基础,但商务知识多为二手知识,这直接影响到授课效果。刘法公[10]提出,为实现商务英语培养目标的核心任务,需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
基于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商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我国高校商务英语师资现状及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必须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应完善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国内专家多倡议通过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8,9],丰富商务英语教师的商科知识和跨文化知识;通过校企合作,亲历商务工作场景,提升商务英语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校外实验基地建设,锻炼商务英语教师的商务实践能力。
三、基于互联网的商务英语教师发展途径
1.利用互联网平台丰富商务知识
商务英语教师可借助互联网不断丰富商务知识。其一,国际商务网站上有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商务英语教师可借此学习专业知识。以商务展会而言,登录英国知名家居和礼品展会Gift Fair的官方网站https://www.xiexiebang.com,即可查阅到展会安排、展馆布局、参展商信息、参展商品信息等,商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浏览其网站积累国际商务会展知识,学习商务会展英语词汇。其二,商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在线阅读,收听或收看商务新闻、行业法规和条例,把握国际贸易动向,增加对国际商法的理解。中国日报英文版网站的Business板块中有大量更新及时、制作精良的商务类图文、视频资料,是极佳的专业知识来源;中国商品网有汉语和英语两个版本,通过对不同版本内容的分析,可以加深对专业术语、条例的理解。其三,商务英语教师可借助?W上在线课程学习,提升商务英语水平。借助edx、Futurelearn、学堂在线、爱课程、智慧树等国内外慕课平台,商务英语教师可以自主学习贸易、管理、经济、金融类等商务类慕课。
2.借助虚拟学习空间提升商务英语教学能力
虚拟学习空间及移动学习实践对商务英语师资发展和商务外语人才培养有着深远影响。移动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变得更容易、更灵活,增强了学习者的自主性,有助知识的转移和共享,有益提升学习者的信心和兴趣。[11]新媒体为虚拟学习空间的创建创造了条件,在过去的40年,英国开放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在英国和欧洲大陆提供远程教育,进而发展国际战略。[12]国内外慕课平台有大量外语教学类课程,外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更新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或学术机构定期发布电子学术刊物,通过注册或登记邮箱等方法,商务英语教师可定期获得电子刊物,了解教学新理念、新方法。鉴于目前的科技创新,当今教师的教学和自身学习策略也应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高科技的学习者和使用者,能够灵活使用移动设备和数字化教学材料,从而将移动学习纳入教学与学习过程,补充和丰富传统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资源、听说训练设备、互联网等各种教学资源的立体化教学模式。[13]商务英语教师可充分借助虚拟学习空间提升自身的商务英语教学能力。
3.基于互联网锻炼商务实践能力
互联网的发展使教育由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为商务英语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提供了契机和平台。首先,国内外慕课平台有大量商务、外语教学、文化类课程,一些企业亦开发了在线商务课程,外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升跨文化商务沟通技能。比如,阿里巴巴外贸学院网站上的外贸专业能力、电商管理、外贸平台操作方面的在线课程,为商务英语教师提供了学习外贸知识和实践商务技能的平台。其次,互联网的发展致使跨文化商务沟通方式方法改变,商务英语教师可借助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利用电子邮件、Facebook、Skype、微信等现代沟通方式与商务机构和人士进行信息交流、商务谈判和跨文化沟通,提升自身的商务实践能力。
四、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是商务和英语结合的复合专业,复合型、双师型师资对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仍需丰富商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互联网的发展为商务英语教师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商务英语教师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学习商务知识,加深对行业法规和条例的理解,把握国际商务动向;可借助虚拟学习空间及移动学习实践,进行在线课程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商务英语教学能力;可利用互联网实践商务技能,提升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仲伟合,张武保,何家宁.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定位[J].中国外语,2015(1):4-10.[2]翁凤翔.论商务英语的“双轨”发展模式[J].外语界,2014(2):10-17.[3]郭桂杭,李丹.商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师发展――基于ESP需求理论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8(5):26-32.[4]王利民,袁晶,陈海涓.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76-78.[5]卢艳华.师范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建设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5):95-97.[6]王立非,葛海玲.论“国家标准”指导下的商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J].外语界,2016(6):16-22.[7]郭文琦.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启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S1):217-221.[8]孙欣,康海波.高校商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概观及师资建设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6):93-94.[9]李蒙蒙,胡凌.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65所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武陵学刊,2017,42(2):140-144.[10]刘法公.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核心任务的实现[J].中国外语,2015(1):19-25.[11]Teodorescu,A.Traditional VS Modern Approaches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Economic Field[J].Knowledge Horizons.Economics,2013,5(2):153-156.[12]Peters,H.Global English Online ?C A Case Study of a Distance Learning Course in a Business Context[J].Language and Literacy,2014,16(1):111-138.[13]李兵.商?沼⒂锪⑻寤?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307-308.责任编辑:杨国栋
第二篇:互联网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精品学习文档
互联网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通过对 班级管理 这一版块的学习,让我受益良多,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 建设优秀班级文化 这一学习版块。在班主任工作中,这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部分。下面是我对建设优秀班级文化的一点心得体会:
班级文化建设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个层面协调发展,将为班级树立完整的文化形象。其中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学到这一部分时,首先,我先自己反思我平日的做法。在物质文化方面,我能和孩子们一起爱护公物,桌椅摆齐,卫生合格;我能与宣传部长将绒板、展示台进行布置、美化,根据学校要求更换主题。在制度文化上,我们制定班规并努力执行。在精神文化方面,除了建设书香班级外,还渗透在学生交往等方面。但学完这一部分的内容后,我发现自己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上,尤其是精神文化上是远远不够的。我发现自己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上,尤其是精神文化上是远远不够的。核心没有立起来,其他两方面没有支撑,那样班级文化是虚有其表。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精神文化包含主人翁意识的培养、班级凝聚力的培养、人际关系的行程、意志品质的养成。我所带的班级为低段,总觉得年龄小,偶尔懒惰或是没有形成一个好的规矩是正常,要慢慢来。可在活动中,发赖、叫苦叫累的学生大有人在,当时只是一顿训斥,现在想来,是我忽视了对他们意志品质的培养,如果我能在活动前进行一定的心理建设,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方法,那整个氛围一
精品学习文档
定会不同,而这种良好、向上的风气会时刻感染每一位学生。所以精神文化是在无形中感染、影响学生,而不是单一活动一蹴而就。
精神文化是渗透在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并要持久的浸润在这种环境中才会渐渐取得成效。这让我认识到,工作要用心,要有心,要抓住教育契机。我们的对象是学生,所以任重道远。作为班主任,班级文化尤为重要,形式、套路根本没用,一定要依据学情、校规等方面来开展,将核心部分抓好。同时,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相辅,三者协同合作才是一个完整的班级文化。
这次的理论学习让我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班级文化体系及组成部分,让我反思自己工作的得与失。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我带班的实践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第三篇:学校2016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2016年 “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
实 * 施 方 案
* * * 学校 2016.6.24
2016年**学校
“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专业素质,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培训工作总体安排,在总结我省教师全员远程研修经验基础上,经学校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制定2016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简称“工程”,下同)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1.必修课(22学时):
——国家级“优课”课例学习专题(4学时),各学段、各学科教师深入学习2节国家级“优课”课例及专家团队围绕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等对每一课例进行的点评。
——有效观评课的方法与技术(2学时)。
——学科课例点评专题(12学时),研修平台为每位教师随机推送4个市级“优课”课例,进行观评,提交观课报告。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4学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两门课程。
2.选修课(不少于14学时): 开设班级管理、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教师艺术修养等6个专题,每个专题包含若干门课程,6个专题共开发不少于200学时的选修课程,参训教师自主选修不少于14学时。
围绕上述课程, 学校组织开展校本研修,推动学习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要按照“优课”的内容要求上好研究课,参加晒课、观课、评课、研课活动。
二、参训人员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生活(社会)、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1个学科的教师,每位教师同时只能选择一个学科。
三、时间安排
——学校选专题时间:6月25日至7月2日; ——教师选课程时间:7月3日开始;
——必修课学习时间:7月26日至10月30日;
——选修课学习时间:研修平台于7月26日常态化开放,开始选修课的学习。本学分登记时间截止到12月31日。
四、研修模式
(一)课程学习。各学段的课程学习在研修平台“个人空间”进行。
1.登录。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上参加过远程研修的教师可凭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首次参加研修人员以默认账号(身份证号码)和密码(姓名的全拼<小写>)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并及时修改密码。
2.选课。必修课由研修平台依据参训教师所报学段、学科自动推送到个人空间。选修课采取以学校为单位选择专题,教师在所属学校选定的专题下自主选择课程的方式进行。
(1)学校选专题。教师选课前,学校根据学校特色发展需要、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及校本研修计划,在充分调研教师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本校教师选修专题,并由学校管理员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研修平台完成专题选择操作。
(2)教师选课程。学校选定专题之后,教师可凭自己的账号登录研修平台个人空间,根据选课指南和个人实际,在任职学校选定的专题下自主选择课程。学习开始前,学校可调整所选专题,教师可调整所选课程,学习开始后,不能再进行调整。
3.课程学习。结合学校校本研修计划,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安排学习时间,统一组织必修课程和教师自主选修课程的集中研修。教师完成必修、选修课程的学习,通过标准化测试,完成作业要求,由平台登记相应学分。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由学校按规定登记校本培训学分。
(二)专业指导与研讨交流。
学校研修小组建立明确、稳定、双向顺畅的沟通联系和指导机制。并通过研修平台开辟的《学习园地》发布简报、发起研讨话题,分级梳理问题、解疑答惑,指导引领研修学习和“优课”活动。
2.选修课(含必修课的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的专业指导与研讨交流通过工作坊进行,每专题建立一个专题工作坊,每个工作坊配备若干名主持人,组成工作团队。
专题工作坊主持人通过学习导引、发布简报、上传资源、辅导答疑、发起话题和引领讨论等方式开展业务指导。
积极推动教师网络研修成果的实践应用,开展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智慧众筹”活动。各学科、各专题工作坊开展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征集,开展“智慧众筹”,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引领深度研讨,推动研修成果的实践应用。参训人员要积极参加在线研讨交流活动,探索建立研讨参与度、贡献度绩分登记办法和“绩分-学分”兑换办法。
3.建立常态化研修指导机制,使研修指导贯通常态化研修网上课程学习—线下研讨—“优课”创建的全过程。
建立研修指导管理评价制度。学校制定指导工作计划,实行轮流值班制度,开展常态化线上指导和线下研讨活动。并制定学校教师研修考核制度。
五、工作流程
(一)5月20日-6月5日,完成各学段教师信息采集、报名工作。6月5日-15日。
(二)7月26日开始,根据各学段、各阶段时间安排,以学校为主体组织教师进行必修课和选修课学习。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学校研修管理体系。完善“协同管理、分工负责、以校为主”的工作机制。成立学校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全体研修教师为小组成员。
学校校长是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结合校本培训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制定明确的本校教师统一集中研修时间表,落实教师学习场所和网络条件保障。制定规章制度,督促、引导教师保质保量完成学习和研讨任务。要抓好线下研讨和“一人一节研究课”活动的落实。并将工程实施方案要上报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二)培训经费。培训期间本校教师培训所需经费由学校承担,保证不向教师收取研修费用。
(三)考核评价。培训结束后,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参训教师,通过考核,依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和本实施方案要求登记相应学分。工程结束后,学校逐级提交工程总结报告,并由省教育厅将组织第三方开展专项评估,依据研修平台后台管理数据和评估结果形成工程的总结评价。
第四篇:教师专业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P7
2.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P13
3.教师的职业承诺:是基于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与情感依恋,对自身职业的投入程度和对教师规范的内化程度而形成的是否忠于职守的态度。P43
4.观察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他人(或称榜样)的行为表现方式以及行为后果(得到奖励或惩罚),间接学习的过程。
5.同伴支持:亦称同伴互助、同伴指导,是指教师结成伙伴关系,在一起工作,通过共同阅读与讨论、示范教学、课例研究,特别是有系统的教室观察与反馈等方式,学习并彼此分享新的知识、改进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P60
6.角色体验:角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调整角色的认知、接受来自学生、学校、社会和教师自我的评价而产生的情绪体验。P86
7.校本研究:是校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指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针对学校中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并大力倡导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实践者积极参与,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P193
8.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并结合相关教育理论而逐步形成的一类知识,包括情境知识、学习者的知识、自我的知识、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策略知识(将原理运用于个案的策略)等。P197
9.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审视、评价、探究、决策和升华,从而获得对教学有指导价值的结论和意见。它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P212
10.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发展性目标,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师素质发展的进程进行评价解释,使教师在这种评价活动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之不断积淀、发展、优化其自我素质结构,促进教师在专业理念、教学技能、专业服务精神等方面得到和谐自然的发展。它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教师评价方式,而是一系列能够促进教师素质发展与提高的评价方式的总称。P228
二、简答、论述
1.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特征?p7
(1)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3)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2.教学观察有哪些程序?p55
(1)教学观察前的准备(2)课堂观察
(3)教学观察后的讨论(4)改良再行动
3.教师职业角色是怎样形成的?(从三个层面答)p79
(1)教师角色的认知
个体要准确地扮演一个角色,首先就要认识这个角色,形成角色意识。教师对其角色的认知程度决定了教师的角色态度和角色的行为选择,具备清晰的角色认知有助于教师以恰当的角色表现来应付变化的教学情境,达到良好的角色适应。①教师对角色规范的认知②对角色职责的认知③对角色地位的认知
(2)教师角色的体验
教师的角色体验形成角色情感、产生角色态度,又进一步反馈给教学实践活动。当教师的行为符合角色要求并受到积极的评价,教师才能产生积极的的情绪体验继续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反之,教师的消极体验必然与其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恶性循环。
①角色适应与角色挫折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3)教师角色的信念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知识及积累的生活经验,不断调整完善对教师角色的评价、判断并形成教师职业特有的责任感、自尊心和荣誉感,便形成了角色的信念系统。
4.如何促进教师从新手到熟手,从熟手到专家的成长?p121
(1)从新收到熟手的促进,构建初级教师教育模式:在教师教育中,应帮助新手型教师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的内在价值的认同上,尽快树立现代教师角色观。应充分发挥新手型教师重视课前准备策略的优势,使之与课中策略有机结合,促使他们尽快地获得调节课堂教学行为的程序性知识。
(2)从熟手到专家的促进,构建高级教师教育模式:在教师教育中,应重视提高熟手型教师服从教育的需要,理智的调控自己的情绪的能力,加深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情感认同,形成职业的自尊和自信,使之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重视他们的教师职业角色的自我完善,使熟手型教师尽快走出停滞期,获得新的发展。
5.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132
(1)个人因素
①生理因素: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②心理因素: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知、情、意)和人格(需要、动机、气质、性格、能力)。一个人的心理要健康,则它的各项心理活动应该处于正常状态。
(2)环境因素
①学校因素:是教师工作的主要环境,包括工作对教师的影响。人际关系对教师的影响、学校氛围对教师的影响。
②家庭因素:家庭是构成社会基本单位。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文化背景等都对家庭成员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③社会因素:社会的意识形态、风气、道德规范等都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影响。
6.如何跨越职业高原?p189
(1)正确认识“高原现象”,寻找产生“高原”原因。
(2)面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沉重压力,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缓解和消除不良因素,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形成积极应对的良好心理素质。
(3)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4)增强科研意识,提高自我反省的能力。
7.校本研究的基本特征?p194
(1)研究主体与时间主体的合一
(2)校本研究的情境性与过程性
(3)反思批判性
(4)个性化
8.实践性知识特点?p200
(1)情境性(2)个体性(3)建构性
(4)综合性(5)缄默性
9.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策略?p201
(1)加强多方面的交流和传承
(2)多方位的思考和感悟
(3)开展多层次的合作研究
(4)进行多角度的教育叙事
(5)参与多领域的社会实践
10.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理念?p229
(1)主张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2)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3)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
(4)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多渠道为教师提供反馈意见
11.未来教师的特点?p261
(1)应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
①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的目标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发展
②注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③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
(2)应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
①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
(3)应具备多种能力
①熟练的教学能力②较高的教育能力
③良好的教育科研能力④多向的人际交往能力
(4)应具备反思性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态度
(5)应具备富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
①道德魅力②知识魅力③形象魅力
(6)应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第五篇: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读后感
读了《教师专业发展》,收益颇深。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一专业的发展阶段有了更深的理解。
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与研究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这些教师发展阶段论所奉持的基本观念和立场是:每一个教师都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中后面的发展阶段通常比前面的阶段要成熟。教师一般是从新任教师时的彷徨恐慌缺乏经验与技巧缺乏稳固的专业地位逐渐在现实的冲击中锻炼成长从而不断走向专业成熟的境地。有的将教师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形成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完全专业阶段;也有将教师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过渡阶段、探索阶段、创造与试验阶段、专业教学阶段;还有一种认为教师的专业生涯包括下列五个阶段:师范生、初任教师、发展中教师、实践教师、资深教师;金树人的教师发展四段论包括入行阶段、表现阶段、中年生涯阶段、交棒阶段;蔡培村的五阶段论分为:适应期、能力建立期、成熟期、稳定期、后发展期。
归纳另外一些教师发展阶段的研究可发现:从发展总趋势来看教师是能够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和专业成长的人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很多教师可能会遭遇挫折、沮丧而停滞不前需要多方的帮助。例如“职业挫折阶段”。这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中期阶段经常出现的现象。在这一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遭受挫折灰心沮丧心力交瘁教学理想幻灭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下降对教学生涯的意义和重要性感到怀疑。这时也意味着“重新估价期”的到来。年复一年单调乏味的课堂生活或者连续不断的改革后令人失望的结果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生涯产生怀疑并重新估价严重者可表现为职业生涯道路中的一场危机。在这一时期教师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面临的现实压力越来越大逐渐感到力不从心;面临着自我成就水准与现实危机冲突的情况;面临太多与专业理论及理想的专业自我形象不符合的事实要求感到无所适从。在这一时期有些教师经历多年教学生涯后产生一种奉献教育的内在化价值而以教书为终生的事业;多数教师因为教材已教得滚瓜烂熟或因校长领导非专业化学生表现太差工作负荷太多等等开始厌倦教学;有些教师因社会变迁教材改变很多新知非资深教师所能胜任因之产生不胜负荷的倦怠感。研究表明多数教师要经历一个自我怀疑、放弃幻想和重新评价时期;在这段时期里他们会分析并决定自己是继续做一名教师还是放弃这一职业。
在传统的教师在职教育中教师是被动发展的。这种教师教育的基本假设是:教师在教学理论与专业知识等方面是需要提升的是受教导的对象需要向拥有特定知识与技能的“专家”学习。学习的方式通常有参加短期教师进修班、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参加研讨会、听专家针对某一主题的专题演讲、进行教学录像观摩等等。在这些专业发展活动中专家只管介绍自己的理论缺乏和教师的互动与交流教师日后很难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却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教师对这些专业发展活动失去兴趣与信任感到缺乏有效的专业发展途径从而陷入专业发展的“危机”。
许多研究也认为教学是一门相当孤寂的行业教学工作所能得到的专业支持十分贫乏。教学和其他专门行业不同教学人员不曾形成某些共识或是根据知识经验形成一致的统一文化。这使教师们普遍采取一种退缩保守的、自我防卫性的策略教师受到现实情境条件的限制较多教师们会尽量避免创新和突破尽量避免争议较多的问题。华勒的古典社会学观点认为在教学中日益因循守旧的教师往往自己的学习能力亦日益衰减。另一方面教师角色的孤立还体现在社会、家长、专家学者、教师管理者等等不断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时间要求教师提高教学品质与绩效还要尊重学生的需要与兴趣要求教师不断检讨反省和革新。而很少有人关注教师的生存环境意识到教师渴盼得到了解和支持需要种种的帮助来改变孤立无助的状况。
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历程中的各种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发展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工作、学习方法从而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