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3 03:2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生活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第一篇: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回想这学期的教学,既有进步的地方,也存在不足之处。及时的反思,能促进我的教学水平,为日后更好开展教学工作做铺垫。

1、注重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本学期的政治教学以《政治生活》为主线和上学期的《经济生活》不同,经济知识记忆的知识点不是太多,着重理解,对运用的要求比较强。而政治学知识对记忆的要求则明显比较高,并要求学生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政治生活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他们参与的机会少,因而对很多知识点都难以把握。不少学习认真的学生反映,政治知识点难于记忆,因此,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尤其重要。1)国内外重大时政穿插运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这能让学生觉得,政治生活就在他们身边,很实际,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例如,在讲授“政府的性质与职能”这一知识点时,我运用了“2010年海南琼海国庆期间水灾中政府的作用”这个热点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深刻理解我国政府的性质,学会区分政府所履行的不同职能。再如,在讲述“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时,我运用了“中日关系发展历程”的材料,学生都会通过分析,指出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

2)讲授记忆方法,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针对政治知识点众多,难以记忆的问题,我多次鼓励学生运用知识框架图进行复习记忆。知识框架图有助于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对知识点进行理解与把握,把书本零散的知识点归纳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在复习的时候,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样会记得更牢固。

此外,我还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运用循环记忆法、关键字词记忆法等对重点知识进行分类记忆,并通过定时的课堂小测进行验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教授答题技巧必不可少。

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辨析题的解题方法,但是对于论述题和探究题,学生解题经验实在是少得很。因此,教给他们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是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除了在平时习题评讲中逐渐向学生渗透解题技巧外,我还会开设专门的主观题解题方法讲授课。把学生在答主观题时存在的问题总结起来,为学生指出来。把主观题的类型、审题、答题技巧以及步骤通过例题的讲解引导学生慢慢学习。此外,通过强化练习,使学生逐渐建立起解答主观题的模式。

除了主观题外,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也会让学生总结,特别是组合式的选择题。在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我会强化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坚持自己编制每周的练习,精选题目,在学生薄弱的知识点上多做功夫,学生的选择题得分率正不断提高。现在的反思是为了明天的进步!未来的教学道路还很长,很难走……但是,我相信,及时的总结与反思,会助我扬优改差,向一名优秀教师的目标进发!

第二篇:政治生活 第五课教学反思

《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反思

一、关于知识的收获与感悟:对学生的认知而言,易错易混知识点

㈠关于立法权的认识 关于立法权的4句判断

1.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省人大是地方立法机关?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原因: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具有完全的独立的立法权,因此其是立法机关;省人大虽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它也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赋予的,并要备案,不得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因此其立法权不具有独立性,不能称为立法机关。3.凡是立法机关都有立法权? 对

4.凡是有立法权的机关都是立法机关? 错。

在我国,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包括:1.国家权力机关体系的: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2.国家行政机关体系的: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㈡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构成。

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元首、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国家军事机关,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㈢人大权力和人大代表的职权区分上,学生有难度,多举例,反复强调“通过决定的内容”来判读人大的四个权力

9.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审议通过了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

① 立法权 ②决定权 ③任免权 ④ 监督权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对、1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表决通过了个税修改方案,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确定为3500元。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① 行使国家决定权 ②行使全国人大部分职权 ③ 行使国家立法权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 原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㈣国体和政体的关系,试题10.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 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 ③ C.②③④ D ③④

二、关于整个第五课教学的长处与短处。

第五课教学的最初设想是第五课课时安排2节,第一节课 以学生自填填空,判断,初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第二节课引导学生实行重点突破。

㈠ 教学的实际效果是:2个课时拖成了3个课时。原因是:1.教学内容安排的量太大2.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活动的时间。3.心态上。自己还是不能大胆的放开,让学生自由的发挥。例如第二节课,自己又安排了一个回顾第一框知识的教学内容,完全是重复讲解了书上的知识点,实质是对”放手“的不信任和不踏实的表现。

㈡ 应对策略:

1.大胆取舍书本内容,不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突出重点。2.做教学设计时,把“学生怎么学?哪些内容让学生学?给学生多少时间学?”放到核心位置。3.课件的设置要和学案的顺序配套

三、如果让我重现上本课,我会这样做!

1.重新调整学案中填空的顺序,以书本顺序为引线。删去难度过高的第一个表格题。精简学案中材料的内容,让它更适合考试题的形式。

2.充分利用好第一节课。填空时,学生们要走心,边填边记重点知识。安排的内容有,几组概念的区分,强调国家权力机关体系,人大职权和代表职权不同,讲完代表的职权,讲解国家机构,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3.3.充分安排好第二节课,上课,5分钟学生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背写几个问题。直接突破重点:人大的权力,讲解3分钟,学生读材料3分钟,讨论5分钟,做到每个都有探究问题的答案,分析3分钟,再做个巩固,三个图片。民主集中制,讲解第一个关系,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讲解第2、3个关系。点出政体的含义,和内容,共同作出小结。做学案上的练习题。

四 摆在我面前的问题是:1.如何让学生子在第一环节的学案自学中,做到学习更有效???? 2.小组活动如何更加有效率?

教学难点简易处理的方法(以党的执政方式为例): 1.分析讲解三种执政方式,对侧重点反复强调 2.用简单的实例练一练

3.简化《立法法》材料的内容,让可用材料的重点更加突出 4.给出提示。

第三篇: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篇一: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反思一:高一政治教学反思

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

第一,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如,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框教学内容时,通过分析汽车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要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面对不断下降的汽车价格,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而对于家庭来说,随着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购买汽车也纳入了生活消费的内容。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二,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作为当代中学生,在金钱面前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学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师可采取自主学习、综合探究等活动,一方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反映学生对金钱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在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的同时,为学生提供鲜明的基本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达到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

第四,新课改的政治教学必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和事例的设置很强调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就要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此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在学习“消费”内容时,我以轿车消费为例进行教学,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对这个例子的反映明显不同,此时,我就及时引导他们了解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知识。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尤其是高一年级使用着新教材的政治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除了要转变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在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反思二:高中政治教学反思>>(1909字)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高中思想政治本身内容的“枯燥”,尤其针对政治学科在会考中遇到的学生不喜欢学的“尴尬”情况,就决定了在政治会考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根据我在政治课教学上的摸索,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逐渐摸索出了,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资源,就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乡土材料,学生就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乡土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政治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每节课的先导。成功的新课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新课导入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就必须注重导入这一重要的环节。利用乡土资源导入新课,能从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出发,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关键所在。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入预备的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憾而产生共鸣,从而与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为此。在新课程下,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问由境生,问随境异。在这方面,我主要采用适时应用乡土课程资源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迫切追寻问题,学习课文内容,探索问题答案的心理。运用乡土材料能使学生有亲近感,从而产生认同感。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经过学生的探究和内心的体验,才会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识。因此,在化解教学重点、难点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乡土材料,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可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时,我们用了一个梨、一个苹果、一串香蕉,演绎了一个“买水果”的小品故事,学生在笑声中,明白了梨、苹果、香蕉与水果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梨、苹果、香蕉这些个体无论怎样特殊,都具有“水果”的共性,而作为共性的“水果”,也离不开“梨”、“苹果”、“香蕉”等个体。这些乡土实物的运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印象,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亲近自然、热爱乡土的朴素感情。在学习高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向管理要效益”时,我们准备了一个瓶子、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头、一些细沙、一杯水。先用石头填充瓶子,不能再用石子填充时,还可用沙子填充,不能用沙子了,还可再倒水,不能再倒水时,还可以再充进其他气体??看似“满”了不能再装的容器,其容量的潜力原来如此惊人。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明白:要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充分挖掘每位员工的潜力,让石头、砂子、水、空气都发挥最大的效用,这也有利于同学们形成“潜能无限”的观念,树立自信自强的人格。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优化学习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也明确要求,政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政治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一组研究数据显示不同方式对学习掌握知识的不同效果:讲课5%,阅读10%,视听20%,演示30%,小组讨论50%,实际操作75%,教会学生立即应用所学知识90%。这组数据表明,学生听课及阅读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而讨论、实践和应用有利于理解和巩固知识,锻炼能力,需要突出实践应用。这就需要转变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可以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式。通过对政治课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要根据政治课教学的内容来选择探究的课题,让学生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

总之,乡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材料,它能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优化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乡土资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走出教材、走入生活;走出校园、回归自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政治课教学获得新的活力、生命力。政治课教学也最终会走入学生的心中。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反思三: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学反思>>(3636字)

高中新课程已经开始实施,各教学第一线都被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落实新课标,要体现新课程的新要求。高中教师该如何把高中新课程实施好?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略有反想:

一、课怎么上?

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如何实施?课程怎么上?课时要如何安排是我们最最关注的。旧教材《经济常识》分上下两册,供高一年一学年教学使用,而今压缩成必修模块1《经济生活》一册,需在一学期教完,而每周课时仍为2节。新教材虽经压缩但知识点没减反而有增,故普遍反映:“内容多而课时少,教不完。”

出于习惯,刚开始我们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表达的“粗线条”为由,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对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上,很少甚至不直接接触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把新教材上已经删除的或已经降低难度要求的旧教材上的理论内容又重新放入新教材的教学中,以致走进了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的“怪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思考后,我们终于发现:事实上新课程教学只有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根据、为根本要求,才能恰当地控制教学总量,准确定位教学难度。于是我们仔细研究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表达的“内容目标”,是如何从过程性和结果性两种意义上表达、呈现具体的学习目标的;并借助课程标准中以教师为行为主体的“提示与建议”,把握有关内容教学的侧重、难易、详略的要求,恰当处理好教材上看似比较多的教学内容。如,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有关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目标”是“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是要求学生通过理解和分析这一原则本身有关的知识内容,能够审视坚持这一原则的价值意义;课程标准提供的“提示与建议”是:“模仿:为一家公司设计合理的分配方案。”这是建议教学中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分配方案的设计过程,能够运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理论知识,提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教材内容涉及到:概念6个:①效率②公平③效率优先④兼顾公平⑤初次分配⑥再分配;原理观点2个:①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内容的呈现形式是:探究活动4个,辅助文1则,综合探究(讲究效率,维护公平)1课。建议教学使用2个课时。

把握教材上的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如果不以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目标为根据――把教学内容限定为重点要求学生学习“什么是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现行分配制度)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三个主要问题上,并以此处理教材,整合教学内容,展开学生的探究活动,而是将教材上的所有内容按部就班地讲授完,全部剖析透、深、清,甚至再补充分析新教材虽涉及到但并没有给出具体解释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概念的具体内容,恐怕很难按照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在2个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的。

再以“国家收入的分配”的教学为例。旧课标和旧教材在讲授这个内容时涉及“国民收入的分配用于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财政的概念,预算的概念,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包括的方面,财政收支平衡的概念,增加财政收入,财政的巨大作用”等三框内容,需要3课时,也必然要求学生记忆大量的概念和原理。篇二:高一经济生活教学反思

“课内比教学”活动反思

仙桃一中 胡月华

都说时光如梭,转眼“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就结束了。在这一活动中,我受益匪浅。

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的新课程,去除了以往旧教材繁、难、偏、旧的知识,通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这些都是高中政治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惊喜。惊喜之余,我们也发现,新课程同以往传统教材相比,把原来教材几节课的内容汇成一节课来教,而且可以说是完全打乱了原来的逻辑顺序,刚刚拿到教材时,我们都感觉到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从何下手。在经过了几次培训之后,我们渐渐理清了头绪,摸索到了新课程同样有她内在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生活逻辑,教材当中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我们日常生活展开的,通过设置一些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生活,参与生活。既然如些,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也必须要进行改革,以往以单一讲授法为主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几位老师经常一起讨论,共同探讨和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讲授《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就尝试着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上课。在班级提前找出三个人,分别来充当股票投资人、债券投资人、保险投资人,让他们课前自己找资料进行各自投资项目的准备,上课过程中,这三个人分别进行股票投资分析、债券投资分析和保险投资分析,通过各自的分析过程,就将股票、债券、保险三者各自的含义、优缺点、收益方式等知识融入其中,上面的学生讲的头头是道,下面的学生听的津津有味,这样一节课下来,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第一次尝试成功之后,我们又分别进行了几次尝试,在这样的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上课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确实很高,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但课下作业和复习时的问题就出来了,学生对教材当中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不是很透彻,实质上的教学效果不是特别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将教材的知识给学生系统的呈现出来,使学生的头脑中有教材的知识框架体系,这样学生复习起来也就容易些。在下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力求将教学形式的更新与教学效果的实质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高中政治课上起来有趣,学起来容易。

二、学生学习情况反思。

学生刚刚从初中校园里走出来,初中课程和高中课程的不一致,学科的增加、学习内容的加深、学习方法的变化,使这些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有很多不适应。思想政治作为其中一门功课,在初中长期以来都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思想政治的重视程度和所费精力都是不能和其他学科相比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作为政治教师就面临着很多难题。我们必须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任何一门功课,都有它设置的理由,作为学生都要学好它。学生对一门学科的态度,首先来自于这门功课的任课教师,所以,开学之初我们的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狠下功夫,从课堂入手吸引学生、抓住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改变对思想政治课的固有观点。每堂课,我们都立足于生活化教学,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有东西可说,有东西可讲,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是空谈大话,她也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前课后,我们经常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切身感受,让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在一些现实问题当中,我们积极和学生讨论,进而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心底里喜欢政治课,爱学政治课。学生学习,更为关注的是考试的成绩,如果学生学起来感觉很好,而考试考下来却分数很低,他们也不会喜欢这门功课的。在期中期末的复习过程中,我们都是按照《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把

学习过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发放到学生手中,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有章可循,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考情反思。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思想政治第一模块——《经济生活》,这一模块由四单元组成,因时间关系,安排过两次单元测验,分别是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加上期中考试,本学期共组织过三次考试。两次单元考试和期中考试都是自己命题,命题的思路是降低考试难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几次考试下来,发现以下问题:第一,从学生卷面得分情况来看,选择题失分比例相对较小,大题目失分比例相对较大,尤其是一些具有分析性的题目;第二,从学生复习情况来看,虽然每次考试都有复习提纲,但有一些同学并没有做好充分复习准备,以至考试成绩不理想;第三,理科班的侧重点在理科方面,尤其是数、理、化,在学生心目中,政治课的学习是可有可无的,上课听也可以,不听也可以;作业做也可以,不做也可以,抄也可以;考试的时候随便答答,得几分都无所谓,在这样一种思想引导之下,其上课状态、考试分数则可见一斑。这样的现象,一定要进行治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四、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本学期即将结束,新学期即将开始,针对本学期的情况,现将下一阶段工作思路设计如下:

第一,积极探究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做到形式与效果统一,倾力打造高效课堂。

第二,多搞学生社团活动。如发表时政评论等。

第二,开发好校本课程。下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政治生活》模块,与此相适应,我准备开设的校本课程分别是《漫谈国际风云》和《国际国内热点问题追踪》,我将以具体国际、国内热点案例为基点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性和生活性。

在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继续发扬本 次活动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屏弃不足之处,不断追求,不断探索,力求使下一阶段工作更一上层楼!篇三:高一下学期政治教学反思

高一下学期政治教学反思

我省高中统一进行新课程的改革,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不仅为我们的政治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经过半学期的具体实践。我粗浅的谈谈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长期以来我们政治课被学生认为是说大话说空话的课,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课程内容离现实社会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了,让广大的学生感到象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而《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如我们的政治课现在分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于哲学”等模块。使的我们的课程具有浓郁的时代生活的气息。虽然新课程具有这么丰富的生活社会底蕴。但我们教师也不能仅仅从教材的方面去贴近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新的教材最终也会变成旧的教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授课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教材知识和学生周围的生活,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紧密联系起来。让教材的知识很好的融入到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当中去。从而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应一如既往的突出自己的德育特色

每一门的学科教学时都应该要注意学科性,没有学科性的话就体现不出其科学性,就不能体现自己的学科特色,而我们的政治课是一门以德育为主,兼有智育性质的学科,它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新的课改下我们的政治教学还应该重点的突出自己的德育特色教育这一块,应该要充分利用教学的素材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突出政治课的特色,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教育。

例如,我们在组织第一单元的“正确对待金钱”探究性活动时举了最近的陈良宇、一些腐败分子案例,同时又举了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例子。通过这两者的对比既让学生认识到获的钱财必须取之有道,同时让学生树立起服务社会的意识,这样就做到了一举两得,达到了教学时不仅体现了知识性同时又实现了进行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教师应激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学生往往对我们政治课教学的无味与空洞的说教感到极其的厌烦,因此导致了长期以来学生对政治的学习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我们新课改就是避免政治和生活和社会相脱节,实践也证明,根据新课程的特点,恰如其分的设置各种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还能提高新课程的落实效果。

例如,我们在讲授“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节里的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时。我们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情境。假设我们高一(2班于2000年时成立一个水果有限公司,里面机构有营销部,市场调查部,董事会和附设一个水果加工厂等。同时把班级里的同学按组分为有营销部,市场调查部,董事会和水果加工厂等。2000年时,我们公司市场调查部通过调查发现龙眼很值钱一斤可以卖30元,这时候各个部门的反映,和最终董事会的决策。以及当2006年时出现新的龙眼价格很低廉,而市场上很多大公司要生产水果汁时,这时候各个部门又有怎样的反映,和最终董事会又有怎样的决策。通过这个情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最终让学生认识到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三个影响。当然,我们在设计情境时应要采用学生普遍感兴趣,且能联系社会热点的一些素材进行设计。

同时在半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应该要走出以下几个我们很容易走进的教学误区。

一、课堂气氛是否越活跃越好

很多人认为新课程教学的课堂气氛一定要活跃,这一观点使得我们教师千方百计地调节课堂气氛,如在课堂中引入各种活动,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我们往往很容易离主题却越来越偏,比如一堂课,一开始情景模拟,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活动的主题却越来越偏,以至于在知识的生成层面上效果不大。那么这时候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就很难相统一。这时候有可能会导致一个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要让知识和气氛协调好,不能一味的强调课堂气氛。

二、教师是否讲得越少越好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那么是否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而我们教师的职责只是维持纪律,或者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或几个观

点,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背诵、记忆,我们教师讲得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其主人翁地位。但如果这样忽视了教师的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使学生没办法很好的吃透教材,理解其中的中难点,所以实际上我们教师不应该提倡这样的少讲,我们应该要尽量的精讲有启发性的讲。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上是对新课程教学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具体的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理念,让我们的教学真正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真正走进学生心灵,还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篇四:高一政治教学反思

期中教学反思

王沛丽

高一上半学期已经过去了,站在下半学期的起点上回望,发现本人在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提问落实不够

政治课记忆性很强,学生如果光理解,仅限于课堂上的听讲,课下不去及时复习记忆就会很快遗忘,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原理可知反复记忆的重要性。在下节课讲新课时,出现知识衔接不上的情况,高一政治课一周只有2节,学生平时几乎不去抽时间背记政治的,所以政治课的记忆落实很重要。为此,本人采取相关措施并且加以执行,但是力度还有待加强:

1、在备课讲课上再下功夫,争取把课本简介明了地讲给学生。这样在课堂上可以节省,以便给学生在课堂上留下时间去趁热打铁,背记刚刚学过的内容。我想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另外,每节新课完成后都固定抽查两位同学来给我背诵,其他同学跟组长背诵,组长跟课代表背诵。

2、抓好课前提问。每个班的政治课两节间的间隔2天左右,所以每堂课前的回顾复习很重要,所以每节课前我精心准备复习问题,把它列到黑板上或用投影仪打出来,让同学们照着复习。五分钟的复习记忆时间后,注意多提问那些程度不好的同学。

二、课堂不够生动

1、对于高一的教学,我们要注意初高中教学的衔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我们的学生充分认识到高中政治与初中政治在能力要求、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培养。

2、新课程的教学仍然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记忆、领会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学生丢分的原因,尤其是选择题的丢分的原因,主要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熟练造成的。所以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是中学教学复习的重点,也是培养能力的基础。

3、教学要重过程,要教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教会学生根据材料联系理论,运用所学理论解决试题提供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设计背景材料,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参与中悟道理,把握知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要教会学生自主地将课本知识系统化、构成知识体系,做到能随时将知识线索从大脑的记忆库中提取起来。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生活,注重学以致用。例如,在讲解《做理智消费者》时,当掌握了做理智消费者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则后,我联系了新闻习近平总书记到庆丰吃包子,教育学生要学习我们的主席践行勤俭节约美德。在讲解《影响消费水平因素》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针对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应采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措施,引用了“今日视线”刚播出的汕头将推行“高龄津贴”的做法,立即有学生也看了这个新闻,调动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关注社会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产生联想的习惯。要引导学生经常进行对社会性、生活性问题的思考,这样就可以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自觉锤炼教师个人的教学基本功,为学生提供不竭的“活动力”。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教师只有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才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才能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纠正自身在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才能为自身的业务素质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成绩、思想素质的提高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动力”,力争使自己的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篇五:高一政治教学反思

高一新课程政治课堂教学反思 经济生活

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第一,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如,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框教学内容时,通过分析汽车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要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面对不断下降的汽车价格,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而对于家庭来说,随着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购买汽车也纳入了生活消费的内容。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二,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作为当代中学生,在金钱面前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学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师可采取自主学习、综合探究等活动,一方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反映学生对金钱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在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的同时,为学生提供鲜明的基本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第四,新课改的政治教学必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和事例的设置很强调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就要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此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在学习“消费”内容时,我以轿车消费为例进行教学,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对这个例子的反映明显不同,此时,我就及时引导他们了解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知识。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尤其是高一年级使用着新教材的政治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除了

要转变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在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谈谈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 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重视和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已成为学校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自己要求创新,不要因循守旧,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对政治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挥,要创设创新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再次,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把看书权、思考权、讨论权还给学生,提倡在看、思、说中质疑和提高。要呵护学生具有新意的念头,珍惜学生带有创意的言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思想政治课,由于抽象性的概念、原理很多,教师稍有疏漏就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课时,应根据教材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每当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原理,应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诱发学生细致观察、独立发现、深入分析、广阔想象,以抓住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节奏,巧设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图文声逼真的多媒体课件等融人到具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成功的体验,从而保持浓郁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新意识。例如,在高一讲授“消费心理”内容时,向学生提问“你平时进行消费的心理是怎样的”,“你的家庭成员的消费心理又是怎样的”“你是如何去认识这些消费心理”“你认为哪种消费心理是健康的”,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然后教师再给予精心点拨、肯定、鼓励, 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重视基础,启发质疑,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知识的积累与思维的创新密切相关。美布鲁诺认为,优秀的创造性是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完美结合。创造性思维与知识积累不仅不对立,而且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培养学生辐合思维为主。而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开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们要开拓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采用严谨的学习态度去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过:“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适时加强对思维方法的渗透,经常使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系统化与具体化等思维方法,给学生示范。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要加强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的训练,引导学生多向思考、一题多问。美国心理学家,教育论专家j.s.布鲁纳认为:“教育除了尽可能使学生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所提供的有关材料去亲自探索或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

规律性知识”。古人云:“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疑是深入学习知识的起点,也是闪现创造力火花的开端。那么,何种疑问方式最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教师应该认真筛选,找出最佳方式,其标准是:能联系实际,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能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发散、想象等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高三教学中分析某些热点材料时,可引导学生分别从哲学、经济、政治常识三个角度去分析,也可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历史、政治知识来思考等。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的机会,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实践证明,求异质疑是诱导学生思维,活跃学生思想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思维在质疑、论疑、争疑、析疑、释疑,再生疑、质疑的循环往复中向纵深发展,而且有助于巩固学生对所教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发散思维, 参加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提高创新能力,我认为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注重以下两方面: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创新的活动都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因此教学中要设计一些让学生运用知识,必须展开想象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创新的重要基石,实践能力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创新付之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能力的总和,是创意与创新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掌握理论知识,深化理论知识,并运用知识去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同时组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想象和创新思维提供丰厚的原料。在实践活动中遇到困难,往往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和解剖愿望,就容易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政治课教学中的活动完全可以组织得丰富多彩。如课前演讲、时事报告、社会热点,课堂中的辩论会、放映一些专题音像资料,课后撰写政治小论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通过这些活动能有效地解放他们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搜集、利用信息和解剖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与人合作、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初中和高中教学“环境资源问题”时,结合教材内容,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组织所教班级学生对北滘进行环保教学调查。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收集、查询有关资料,有组织有兴趣进行实地考察,有的观察分析,有的采访居民,有的拍照摄影,有的提取水样进行化验分析,有的清理河边污染物等等。

四、因材施教,发挖教材,塑造学生创新品质创新教育强调,不仅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而且要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学生的个性就谈不上创造性。学生的个性因遗传,成长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每个人的兴趣、性格就不同。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就是要培养他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敏感性、表达欲和富于幻想的个性品质等。在政治教学中,也要承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个性。教学中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个别指导等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成功感,而且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克服困难,孜孜不倦,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决心。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新教材,集知识、能力、觉悟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高二的政治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掌握矛盾的分析方法,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知道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基本辩证思维,对于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解决难题,分析社会现实,还是将来参加工作后指导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教材中的名言警句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铺路石”。如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语)。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这些名言警句,就一定能开启学生思维,催促学生上进,为学生创新思想的形成铺平道路。再有教材中的典型人、事例是创新教育的“导引仪”。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典型人物和事例,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如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立志“跨过洋人头,敢为天下先”,不怕艰苦和疾病,攻克一道道世界性石油技术的难关。一代伟人邓小平“三落三起”终于成就一番伟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们将这些鲜活人物,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一定能激励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去奋斗,去创新。还有教材中多种多样栏目的设置是进行创新教育的“试验场”。教材中设置了“各抒己见”、“想一想”、“动脑筋”、“议一议”、“试一试”、“?小资料”等栏目。这些栏目的开辟打破教师包揽讲课的一统格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发展非智,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创新心理 教学工作的实践和教育科学研究证明,学生心理品质中的智力因素,固然影响着他们创造性才能的发展,但非智力因素,如,理想、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往往发挥着更突出的作用。其中,理想和信念是整个心理结构的最高层次,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精神支柱。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只是影响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内在条件之一,影响学生创造性才能的还有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例如,在参加学校的“爱我北中”演讲活动中,我首先给学生强调一个观念,“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然后鼓励同学积极撰稿,大胆参与,并给同学作演讲技巧的指导,让他们在组与组、班与班内进行交流,选出代表参加演讲,取得了很好成绩。同学们在赛后的体会中这样感慨道:成就最大与最小、最强与最弱、最优与最差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往往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有信心、有进取心、意志力以及不自卑等心理品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二十一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过程,更是一门综合艺术。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只要解放思想,敢于开拓,敢于创新,积极主动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实现由学生应试能力培养转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这样创新教育就能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教学反思《谈谈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政治教学反思 2006—2007学年我担任初三的政治课教学工作,虽然很累,但在这一

年的工作中,我觉得收获颇丰。在这一年的教学中,我认为有成就,也有不足。成就是我在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比如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刻,指导学生答题的方法更科学,对中考命题的思路把握更准确,对初中政治教学更有信心等等。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狠抓教学,取得较大收获。

1、抓住知识主干,提纲契领

中考文科综合测试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主要是把握政史各科主干知识。

对政治学科来说,主要是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观点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因此,我在第一轮以课为单位的复习中要求学生吃透基础知识,在脑子里要做到有一张“知识结构图”、一棵“知识树”,做到点线面结合,在综合测试中才可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在复习中,我们必须注意紧扣考点,读目录,绘结构,抓主干。

2、精选设疑,在练习中感悟观点

对于基础知识,必须理解的记,在练习中记,才能真正掌握。因此,每课复习前后我们都要精选一些练习,以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和强化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实施的步骤一般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收集信息,直破主题;评说讨论,总结提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复习,3、加强政、史之间的联系,渗透交之

“综合”命题既包含学科基本知识及学科内容各部分间的综合知识,也包含跨学科的综合知识。新教材更体现了这一点,政史不分家,学好历史是学好政治的基础,而政治上所强调的观点也是历史知识的重点,两者协调统一,相辅相成,所以,要史政“相亲相爱一家人”,在政治复习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融会贯通历史知识。

4、扎扎实实搞好三轮复习

第一轮的主要任务是抓学科内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轮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寻找社会热点,进行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第三轮主要是“模拟训练”阶段,训练的内容仍以本学科基础知识的运用为主,但要有适当比例的跨学科知识综合的题目。在这三轮复习模式中,主要以前两个阶段为主,自身能力培养主要是在这两个阶段完成,模拟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精心设计的题目进行最后的知识和能力检测,并经过教师认真的讲评和自身的反思,弥补自己的学习不足。

由于政治属于开卷考试科目,大多数学生对开卷考试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考试时抄抄即可,没什么好学的。因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天半天能解决的。通过我的不懈努力,有一批学生的学习习惯、答题方法、应试能力都有了很大进步,他们拿到政治题目不再感到无话可说,而是找到了感觉,看到学生的进步,我由衷高兴。

当然,成绩与不足是并存的,我认为在教学中还有很多遗憾要弥补:

1、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说得太少。

教学中让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很少,缺乏主动性,以至于整个课堂我是主角,学生成了听众,和学生的互动成了空话,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把新课程理念应用于实践,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教学主体。

2、抓基础知识,绝不意味着让学生死记硬背。

有一段时间我也主张发复习资料,让学生回家背诵,当然适当的记忆是必需的,特别是最基本的概念要记下来,但是如果把抓好基础等同于学生的背诵,那学生会很累,而且效果也不好。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在于理解。老师把一个问题讲透彻了,学生理解了,再加上适度的练习,就可以掌握。无论题目怎么变化,考生也能以不变应万变,我觉得这才是掌握了基础知识,所以下一轮的教学我力争实现的目标是——解放学生,在读懂讲透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

以上是我这一年来的教学体会和反思,看到不足就是进步,我将不断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弥补遗憾。

第四篇: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3月5日下午,我在八(2)班上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一课,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第三框内容。本框有《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两目。

本节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导向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因此在教学中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能够执行统一。

本节课讲的是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对于九年级的同学来说,这些问题并不很清楚。例如有的同学认为政治生活离我们很远,行使政治权利、维护国家安全是大人的事,与自己无关,等等。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这些问题,我采用了实例和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这样做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义务。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明显的感到时间不够用。如果按照课本内容依次详细教学,那我的教学进度就太慢了。同时我也感到课本中的有些事例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如果按照课本案例来讲解有些太繁琐,尤其是学生处理这些问题速度太慢,而且得出的结果和预期的有差距。根据这种现状,我干脆删去一些案例,自己选择比较典型的,学生容易接受的,又比较直观,容易理解的事例。其次,学生对政治权利的内容的理解模糊,教材叙述也不明确,老师上课也没有具体结合生活实例加以释疑。

最后在通过课堂练习将课本中的重难点巩固并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实践探究题更能够培养依法正确行使建议、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这样实际效果要好得多。

第五篇: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反思一: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在观摩了多位优秀教师的高效课堂后,我借鉴了大量成功经验,结合初三年级的教学特点和学情,精心准备了第六课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设计时注重了学生体验过程,从学生身边的小事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

在学习过程中,营造了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去说、去讲、去演、去练、去思,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有序,教学目标能落到实处。我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将导学案上的预习部分完成,课上先带领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把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合作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期间,我巡视课堂,查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给予指导。接下来,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按导学案的要求进行展示及点评,其他同学补充质疑,我在旁边适时点拨并对于中考重点知识进行强化、拓展延伸。最后我让学生们体验人大代表的角色,让他们就邯郸发展中的某一问题(如:环境问题,交通安全问题,中学生健康成长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向人大常委会写一份提案。短短的5分钟时间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们群策群力,展示的提案让我感到欣喜,尤其是王迪、綦隆、王澜琨等学生的表现更是受到听课的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通过参加这次青年教师汇报课,我深深体会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确是高效的,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参与、体验、享受课堂的快乐,通过先自学,然后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解决疑难问题,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充分调动自身的潜能,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展示时充满自信,思维敏捷,兴奋认真。学生们在展示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在成功中收获喜悦与自信。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学生的个体发言进行评价时语言不够准确到位,有些问题由于教师过早下结论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没能让学生充分发言,师生思维火花碰撞不足,使得课堂生成延展性不够。学生使用导学案回答问题,虽然规范了语言,但限制了思维和表达。

其实,要反思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是,无论如何,课堂才是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才是主战场。作为教师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只能前行,让我们抱定必胜的信心、勇往直前!

反思二: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一、尊重学生,坚持了正确的学生观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人。在这一教学片断中,笔者自始至终都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进行深入的讨论,让他们自己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就是学生有了思想上困惑或错误的认识也不急于把正确的东西灌输给他们。正是这样学生才有了充分的、反复的讨论交流机会,种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在反复的分析中进行了激烈的碰撞;在激烈的碰撞中,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楚、观点更加明朗,学生的选择也会更加的理智。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体验出课堂教学的乐趣。

学生是一个有独立的思想、见解和情感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正在成长、需要指导、需要进一步发展的人。学生受方方面面的影响,难免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在教学片断中,学生5的“选择”有些离谱,让人觉得可怕;笔者在教学中,没有立刻给予否定,只是说“这也是一种选择”,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行为后果”;在分析中,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这样是不对的。学生7的问题可以说是她深思后的困惑;对于这样“深刻”的困惑,笔者首先是表扬“问题问得好”。这些都说明笔者是在小心翼翼地“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因势利导,突出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而难以预设的,具有极强的生成性。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许多教学情形是预料之中,但也会有一些是出乎意料的。学生5和学生7的问题是笔者在备课中并没有预计到的。对于这些问题,笔者开始着实“惊”了一下,但最后还是冷静了下来,妥善地处理了。笔者觉得这些偶发因素其实就是生成的教学资源,正是这些偶发的、生成的教学资源“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增添了亮色。

同时,在处理偶发的、生成的问题中,笔者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学生5的“选择”正反映了当前存在的不健康的思想品质和错误的“金钱观”、“利益观”,虽然这已经超出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但如果在课堂上加以澄清,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对这一错误观点的默认,很有可能会使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这样做了。那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何以体现?笔者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引导分析其错误性之后还特意进行了小结。对于学生2与学生3“选择”的同与不同,笔者也进行简单的评述。这些其实都是笔者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当然,在这一教学片断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用时过多、教师在课堂上全体学生的调动还不够、教师的教学机智有待进一步提高。创造课堂教学的最大值,应该是每个教师的不懈追求。我们要在不断的教学积累与教学反思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的效能与素养,实现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

反思三: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政治》第三单元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三框题的内容,与八年级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联系很密切。本框题《依法参与政治生活》需讲清两个问题:其一: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达到参与政治生活的目的。其二:如何自觉履行政治义务-----维护国家安全。

一、对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理念清晰,以情景、案例、问题为载体,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选取案例并配合相关的问题,以生活为主,引导学生归纳出材料的观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理念。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由于使用多媒体教学,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都比较顺利,也比较成功。

1、在上课之前学生进行读书预习,读书内容是即将授课的内容,这能让学生先熟悉一下课本内容,有利于之后的新授课教学。

2、在新课讲授中,我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浅显易懂的问题,一边讲授、一边向学生提问。由于平时的训练也是如此,因此学生们感到进度合适,教与学配合得比较好,而且学生在答题规范上大有进步。

但是在授课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复习“八年级的”广泛的政治权利“时,有的学生回答了”广泛的政治权利“包括”平等权“。当时我心情急躁,就没有作过多解释,只是告诉这些学生”平等权“不属于”政治权利“,但是却没有及时利用刚刚讲过的”政治权利的含义“对此加以解释,错失了一个很好的”巩固复习“和”解答疑难“的机会。

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题型和难度尽量跟中考贴近的题目,体现了”应试能力“的训练,我除了让学生说出答案外,还请学生解释为什么选这个答案,进而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另外,我还提示学生要注意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第二题由于时间较仓促,没有很好地展开。

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本节课整体效果不错,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也都很到位。教学过程紧张而有序,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很高。但美中不足的是留给学生记忆的时间少,争取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大记忆时间,抓好抓实。

课堂教学需要善于反思与>总结,这样才能教的精彩,学的也精彩。

反思四: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政治》第三单元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三框题的内容,是八年级公民权利的延伸,也是第六课内容的落脚 点和归结点,是本课的升华与拓展。本框题《依法参与政治生活》需讲清两个问题:其一: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达到参与政治生活的目的。其二:履行政治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为了更好 的帮助学生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我灵活处理了教材,>计划用两课时的完成本框的内容,本课时是对本框第一部分内容”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教学设 计。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政治生活“颇为陌生,而且距离较为遥远,但对新鲜事物颇为好奇,主动性也比较强,因此,在本课的 教学中,我首先想到的是,不能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更不能故弄玄虚将”政治"一词夸大或扩大,这会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而应以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纽带,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相关内容贯穿起来,既预设又生成,在简单的问题中实现教学目标。

第一、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框题对学生来说,题目较大,理解起来颇费周折。对老师来讲,也是一个挑战,既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又要不着痕迹的将政治生活与日常生活融会在一块,神不知鬼不觉地让学生意识到其实政治生活就在自己的身边,实践起来非常的容 易。思量再三,我选择了网上一段

下载政治生活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生活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反思

    初三政治《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临河六中 耿宜清 一、教学设计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1)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学会和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2)引导......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篇一: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3月5日下午,我在八(2)班上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一课,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第三框内容。本框有《......

    政治生活教学目标(五篇模版)

    第一课 1、知识目标: 明确我国的国体即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一种新型民主、新型专政。 认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知道公民享有的......

    政治生活专题

    政治生活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过去10年,中国网民人数增长了10倍,微博井喷式发展,这大大拓展了国人的言论空间。如今,更多的民众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

    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中国政府着力打造“五手”:握紧人民的手,干净官员的手,市......

    政治生活最新[最终定稿]

    1.参与政治生活及权利与义务怎么办的问题 公民:A.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B.行使权利于履行义务相结合 C.......

    政治生活(合集)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考点1、知道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P8-9)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设计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设计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六课 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要依法行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