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案例两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的反思与启示

时间:2019-05-13 03:43: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核心素养案例两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的反思与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核心素养案例两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的反思与启示》。

第一篇:核心素养案例两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的反思与启示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设定与实施”的实际教学案例

--------两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的反思与启示

高二 康小玉

学科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 要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

2、时空观念 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3、史料实证 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

4、历史解释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物的解释。

5、家国情怀 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每一页的历史都充满着智慧,启迪、警示着世人。2017年3月17日第七节在讲完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学生总结启示的时候,学生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出乎意料。本来是预设为从战争的原因、过程、过程的特点、影响几个方面总结启示,培养其唯物史观、时空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但学生回答时抓住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战略意义一个核心就突破了所有。

一、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因为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那是不是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必然带来对外扩张。和老牌国家争夺霸权,从而必然带来战争。按照原有逻辑是这样的。按照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的预设,认为未来世界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发展呈上升趋势,会冲击西方文明,必然带来冲突、战争。当然他没有说透,必然会发生血腥暴力。但字里行间透露着西方文明下降趋势的无奈,还有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威胁论。而学生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分析我国是和平崛起,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迅速扩大朋友圈。然后老师顺思路引导分析,美国退出谈判牌,促中国一带一路发展,且联合国支持,沿线国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我们和其他国家合作共赢,中国这种用惠及世界的方式,让数十亿人共同受益,反哺自身,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向世界展现了我国的实力、成熟的外交,见证了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真正的和平崛起,有力地回击了中国威胁论和历史宿命论。所以得出结论还是要发展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这是必须的,韬光养晦,磨砺自身。但是完全可以避免过去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带来战争的所谓宿命,和平发展、和平崛起,合作共赢,这也是冷战、核军备竞赛,热战带来的惨痛教训。培养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素养水到渠成。,要突破的启示是什么,也一目了然。

二、两次世界大战和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也密切相关。而“一带一路”战略体现了既坚持原则又尊重多元文明,承认文明多样性,民族独特型,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合作共赢,是大格局,培养家国情怀素养自然得出。

三、从战争过程尤其是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可以得出启示:为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合作,也可以从一带一路战略分析得出。可以自然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心得体会:所以学生在得出启示的时候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以史鉴今,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到了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由教师自然引导得出体现和新素养,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善于引导,润物细无声。

第二篇:核心素养的内涵反思与教育启示

核心素养的内涵反思与教育启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简称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质是对“面向未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思考。可以说,这并非一个新话题,从古至今,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及学者都进行过深入讨论。但其内涵又是一个新话题,时代的变化赋予这一问题以新的答案。从这一角度来说,关注和研究核心素养问题,实际上是在思考社会环境变化与学生发展的关系问题。社会环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会对学生的素养发展提出各种挑战,而教育是维持二者之间平衡状态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化时代的来临,面对更富挑战性的时代格局,为了保障学生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成功地应对未来挑战,到底应该培养他们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近年来,来自社会各界不同领域的人士都对核心素养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并展开热烈讨论。那么,应该如何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它对教育有怎样的启示?深入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对于准确回应发起核心素养研究的初衷——培养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科学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素养”:走向整合,重视培养“完整人”

核心素养不等于“知识人”,也不等于“技术人”,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的表现需要基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中,是素养的知识、能力、态度等不同成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整合表现。例如,有的学生非常善于查找和使用各种信息,这是否意味着这个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答案是未必。如果这个学生在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没有遵守信息使用的伦理道德,未经信息拥有者的同意就擅自使用,那么只能说其具有信息检索技能,但不具备信息素养。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不仅能够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批判性地评估信息,准确并且有创意地使用信息,同时还具有信息使用的伦理道德意识和安全意识。

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不仅是知识、能力、态度等不同成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整合表现,也是不同素养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的整合表现。在具体的问题情境解决过程中,单纯依靠某一种素养的情况比较少,绝大部分的问题解决需要借助于不同素养的整合作用。不过,某一种素养可能在某种情境下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另一种素养可能在另一种情境下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素养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价值,不同素养之间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不能进行重要性的排序与比较。

核心素养的价值功能具有整合性,兼具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这意味着对核心素养指标的遴选,不仅要考虑到来自未来社会外部环境的挑战,如经济全球化趋势、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等,还必须考虑到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发展需求,选取的指标要同时满足学生在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要。核心素养的整合性,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全人”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首先,重视态度、情感、道德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的价值。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对“素养”的理解偏重于认知层面,强调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凸显态度、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强调素养的认知层面和非认知层面。通过对国际文献的梳理发现,无论是东方文化背景下把“道德价值观”作为核心素养指标单独列出,还是西方文化背景下将其融入每个素养的内涵界定中,都凸显出对道德价值观的高度重视。

其次,重视核心素养的整体效应,把握好不同素养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发现,尽管各国际组织、国家或者地区所遴选的指标类型和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主要包括三个领域,即文化修养、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其中,文化修养是核心素养体系的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是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导向,掌握文化基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自主发展、更有效地参与社会。核心素养不同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表现出来的整合效应就是核心素养。从这个角度看,核心素养不是某一个素养指标,也不等同于几个素养指标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素养在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发挥的合力。鉴于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要时刻保持“全人”思考,不能只看到“部分”而忽略了“整体”。

二、“核心”:从终身发展的尺度进行思考

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挑战,这些所有人都需要的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及由其延伸出来的其他素养。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那么,如何判断什么是最关键、最必要的?这里,需要站在终身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

核心素养作为国家和社会对儿童青少年未来发展的期望,是从终身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的。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的以中考、高考成绩作为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观念,导致我们在人才培养上把中考、高考作为重要的参考点,考试需要什么就侧重于培养什么,没有扩大到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尺度上进行规划,使得很多学生虽然顺利应对高考,但走向社会后却后劲不足,无法成功应对人生后半段的各种挑战。核心素养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升学,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成功地应对人生各个阶段的挑战,最终具有健康幸福的生活,从而有助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从这一角度来说,核心素养对人的发展具有长效的预测力,是具有跨时间迁移作用的素养。例如,“自我管理与控制”是一项具有长效预测力的素养。国外追踪研究发现,如果儿童在四岁左右能够控制自己抵挡住糖果的诱惑,那么成年后他们会具有更好的学业成就和更幸福的生活。

虽然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但强调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是否会抹杀学生的有个性的发展?实际上,把核心素养作为共同目标,并非指所有的人在每一个核心素养上都达到同样的水平,也并非指一个人在所有核心素养上都要达到同等的水平。把核心素养作为共同素养,并不排斥其他非核心素养的养成。在保证核心素养充分发展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进一步选择发展其他素养。强调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发展的共同目标,实际上体现的是教育的公平性,主要是从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与促进的角度而言的,是对所有学生未来发展的引领与期望。但同时,核心素养最终达成的状态和水平,又与学生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是外界教育引导与儿童自身发展的合力作用。因此,每个人最终呈现出来的核心素养状态与水平,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三“学生发展”: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广义而言,有些素养是先天的,有些素养是后天习得的。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当然,这里的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从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具有终身的连续性,而且具有阶段性。一方面,不同教育阶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不同的敏感度,某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教育阶段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从而为其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在每一个具体的年龄阶段,核心素养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阶段水平,具有发展的上限要求。教育不能超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上限,无限制地提高要求。

素质教育进行到今天,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为什么学生的学业负担变得越来越重?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地超越他们的发展水平提高培养要求。例如,为了帮助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家长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进行提前培养和教育。尽管家长和教师的初衷是为了孩子,但任何不以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的教育都是对孩子的伤害,是不科学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为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明确不同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界定清楚发展水平的上限与下限。目前,关于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非常有限,未来需要在这一领域展开大量的实证研究,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四、内涵的拓展:从育人结果到整个育人系统

近年来,人们对于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逐渐由对概念本身的讨论拓展到对整个育人系统的关注。最初,研究者和实践者主要聚焦于概念的辨析,围绕“核心素养”一词的表述与用法进行讨论。例如,“核心素养”是什么?“素养”与“素质”“能力”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采用“核心素质”或者“核心能力”……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开始逐渐从育人结果的角度,关注对核心素养指标的遴选,聚焦于“培养具有哪些素养的人”或者说“核心素养有哪些”这一问题。

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基于育人结果对整个育人系统进行反思,把核心素养看作一套具有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完整育人目标系统,不仅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还包括“为什么培养”“如何培养”“培养得怎么样”等问题,开始探索如何基于前期遴选和界定的核心素养,从多个途径引导整个教育系统进行变革,从而实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培育。

从核心素养的遴选到实践落实,需要经过教育系统各环节的支持,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有环节都需要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站在整个育人系统的角度看待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其实践落实,同时也有助于把握整个教育实践的方向:由核心素养顶层设计的“人”出发,经过各个环节的努力,整合教育系统各方面的效应力,最终再回归到“人”——培养出能够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

第三篇:建筑与音乐带给我们的启示

建筑与音乐带给我们的启示

——浅谈古希腊时期的建筑与音乐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一切艺术都具有音乐的元素。正如英国十九世纪艺术理论家佩特所说的:“所有艺术通常渴望达到音乐的状态。”在艺术审美活动中,音乐的音响与建筑的造型可以相感而相通,形成通感。“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是一句无数哲人极力推崇的名言。歌德、雨果、贝多芬都曾把建筑称作“凝固的音乐”,这不仅是因为古希腊有关音乐与建筑关系的美妙传说,而是因为两者的确存在的类似与关联。不同艺术类尽管各具特性,却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使艺术家得以从不同的艺术中得到激励,也使各种艺术有可能互相“移植”、综合。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意思是说,如果使音乐的时间流动全都凝固下来,我们从音乐中或说从乐谱中便可以看到诸如严格数学化的比例、对称、均衡等造型特点以及乐曲形式同建筑结构的联系。建筑物质材料合乎规律的组合,能给人类以音乐 的节奏和韵律的美感。建筑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但它也有时间艺术的某些特点。因为建筑空间往往是一个空间序列,是一个需要在运动中逐步铺陈开来的、置于时间推移序列才能领略其全部魅力的一个空间序列。空间序列的展开既通过空间的连续和重复,体现出单纯而明确的节奏,也通过高低、起伏、浓淡、疏密、虚实、进退、间隔等有规律的变化,体现出抑扬顿挫的律动,这就颇似音乐中的序曲、扩展、渐强、高潮、重复、休止,能给人一种激动人心的旋律感。

音乐和建筑是不同门类的艺术,虽是不同性质的学科,但“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两句富于哲理的话,确实是形象地道出了音乐和建筑之间有着它们内在的与外在的密切关系,以及共通的美学信息、法则及其深刻的内涵

下面就主要古希腊时期的艺术谈谈建筑与音乐带给我们的启示。

古希腊简介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同名的还有图书作品。

古希腊时期的建筑及特点

在建筑方面,古希腊人的遗产可以认为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希腊建筑所包含的形象模型。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装饰物术语、雕塑以及风格,多多少少被全盘接受,或者断断续续被使用和废弃。即使失宠,也不能轻率断定它们已经从西方建筑师们的数据库中完全消失了。希腊建筑留传于世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希腊人对建筑的本质看法。建筑形式总是让人被动地接受,而关于建筑的本质看法只能意会于心,而本能经常发现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地方。人们知道要恰当设计一个建筑物的维度,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比例。这种观点是希腊人的,不管在本质上,还是在选择适当的比例上。这种观点在文艺复兴时期再次现身,有时建筑形式的完美性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些偏爱的形状。

现存的建筑物遗址主要就是神殿、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其中尤以神殿为一个城邦的重要活动中心,它也最能代表那一时期建筑的风貌。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宗教,所以理所当然的,古希腊的建筑最大的最漂亮的都非希腊神殿莫属。古希腊人认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普通人更加完美,他们认为供给神居住的地方也不过是比普通人更加高级的住宅。所以,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后来加入柱式,由早期的“端柱门廊式”逐步发展到“前廊式”,即神殿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为希腊神殿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希腊神殿建筑总的风格是庄重典雅,具有和谐、壮丽、崇高的美。这些风格特点在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根据所遗留下来的希腊建筑,我们可以归纳出古希腊建筑的几大特点。

第一特点是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他封闭的建筑相比,阳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的特色。第二特点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1.陶立克柱式,2.爱奥尼克柱式,3.科林斯式柱式,4.女郎雕像柱式。这四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贯穿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三特点是: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第四特点是: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 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第五特点是: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从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旋涡,科林斯式柱式柱头上的由忍冬草叶片组成的花篮,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态自如的少女,各神庙山墙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艺术。由此可见,雕刻是古希腊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雕刻创造了完美的古希腊建筑艺术,也正是因为雕刻,是希腊建筑显得更加神秘,高贵,完美和谐。

古希腊建筑的影响

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其最突出的建筑语汇――建筑中的四种柱式,陶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式柱式,和女郎雕像柱式,令古希腊建筑留下了独特且不朽的丰姿。其所崇尚的人体美使希腊建筑无论从比例还是外形上都产生了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建筑上的浮雕更是令建筑物生机勃勃,充满了艺术感。所以,想要研究古希腊的艺术史,希腊建筑就是一切艺术的研究起点,因为它包含的并不仅仅是如何建起一座令后人惊叹不已的建筑物,它包含的还有古希腊人的审美观念,雕刻艺术。古希腊建筑是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伟大成就之一,给人类留下了不朽的艺术经典之作。其建筑语汇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建筑风格,它几乎贯穿在整个欧洲两千年的建筑活动中,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还是集体主义时期都可见到希腊语汇的再现。古罗马的建筑受古希腊建筑影响最深,罗马时期还发展出了自己的一种混合柱式,来源都取自于希腊柱式。

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主要是和谐、单纯、庄重和布局清晰。而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同时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影响最深远的建筑。其中古希腊建筑史上产生了帕提农神殿、宙斯祭坛(帕加马)这样的艺术经典之作,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同时对世界建筑艺术有着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如果我们说,古希腊的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那么,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古希腊建筑通过它自身的尺度感,体量感,材料的质感,造型色彩以及建筑自身所载的绘画及雕刻艺术给人以巨大强烈的震撼,它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令它经久不衰。它的梁柱结构,它的建筑构件特定的组合方式及艺术修饰手法,深深地久远地影响欧洲建筑达两千年之久。因此我们可以说,古希腊的建筑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

古希腊时期的音乐及特点

目前,论及欧洲最古老的音乐文化,莫过古希腊音乐了。

希腊从神话时代开始,就对音乐与艺术极为重视。从公元前3200至前1200年的“爱琴文化”时期,人们从当时的墓穴画里得知,那时人们的音乐生活,多是用歌唱和乐器演奏相伴的歌舞或舞蹈。人类自埃及、美索不达亚进入希腊时代后,音乐开始有了科学化的研究;而后,在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大会召开时,也正是希腊及其领属的小亚细亚(今土耳其)沿岸,音乐特别发达的时期。

古希腊文化繁盛期,据堀内敬三《西洋音乐史》一书的记载,是从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338年之间,因此较埃及美索不达亚的极盛期为晚。当时的音乐形式种类有歌曲、歌舞和音乐剧。在乐器方面,也大都继承此一前期的古代乐器。当时,在希腊使用最广的是利拉琴(LYRA),据说著名的盲诗人荷马(HOMEROS)曾经用利拉琴伴奏,演唱他的两大叙事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这一时期,诗人莎孚(SAPPHO,公元前十世纪,热情奔放的女诗人)开始活跃,继而进入叙事诗的最繁盛期。此时,古希腊的音乐体裁极为丰富,有祭祀歌、饮酒歌、婚礼歌、情歌、庆贺歌,对神灵的赞美歌,对英雄的颂歌。很多是载歌载舞的。人们有这样一个观念:“年复一年地举办竞技和祭祀,我们便使得心灵有休息的可能,正如在家庭环境的常规中,我们有日常的娱乐以驱除忧闷和怠倦。”

古希腊的音乐剧很繁荣,著名的悲剧作家与作品,如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年——前1456年)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利斯(公元前496年——前406年)的〈俄狄浦斯〉和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年——前406年)的〈伊斐姬妮在陶里德〉、〈伊斐姬妮在奥里德〉;著名的喜剧作家与作品,如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50年——前388年)的〈阿卡奈人〉。

随着叙事诗和音乐剧的兴盛,音乐的地位日益提高,人们开始关注于音乐理论的研究。公元前四世纪,在柏拉图的〈国家论〉和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里,都曾论及到音乐对国家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有关艺术的一些问题,这与我国古代孔子所主张的礼乐思想如出一辙。在几乎同一年代,在远隔重洋的两个地域,竟然产生如此相似的思想,实在令人深以为趣。

古希腊的音乐理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音乐技术的讨论,涉及到音阶调式等理论;其二是对音乐本质的讨论,与哲学、美学等学科密切相关。音乐技术方面,存在和谐学合伦理学。

古希腊音乐有其独特的一面。希腊古代没有脱离诗歌的音乐,也没有脱离音乐的诗歌。他们的抒情诗都是为歌唱而作的,诗人和音乐家永远由一人兼任,抒情诗人同时又是作曲家。所以可以说,当时的诗歌体裁也就是伊尼约体裁。主要体裁有悲歌、颂歌、饮酒歌、婚礼歌等等。

古希腊的音乐主要是声乐。它们严格地受诗歌的规律所支配。最初,音乐的作用只限于将语言本身的音调和节奏的抑扬顿挫加以强化,以便使诗人的意图可以表现得更鲜明。因此去掉的节奏只能取自诗格。古希腊歌唱是由乐器伴奏的。但是伴奏并不含有独立的性质。器乐部分与声乐部分基本一样,并且高于主要旋律,而不是在旋律下方。希腊音域范围,是以男声音域为准,这个以男声音域作为规范的习惯,一直流传到中世纪。

小结: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喜爱美,追求美,渴望得到美的享受,而音乐美、建筑美又是现代生活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中讲究主题与形象、统一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重复与变化、性格与风格、色彩与色调等建筑艺术法则,这与音乐创作艺术法则两者在美学信息方面,更是息息相通。建筑工程设计者如果能更多地了解一点音乐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与修养,定会在建筑创作设计中获得更大更多的自由,得到更为有益的启迪和奇妙的灵感。德国的大诗人歌德说他在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罗马大教堂前广场的廊柱内散步时,深切地感到了音乐的旋律。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还为北京天宁寺辽代砖塔的立面谱出了无声的乐章,他还从颐和园的长廊内发现了和谐的节奏。站在景山顶上俯视北京故宫建筑群时,沿着中轴线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建筑中交响乐的主题旋律和对位法等等。

第四篇:建筑与音乐带给我们的启示 巴洛克音乐

建筑与音乐带给我们的启示

--浅谈巴洛克时期的建筑与音乐

关键字:巴洛克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时期建筑与音乐关系 内容摘要:通过对巴洛克时期整体的艺术风格的概述,进而以巴洛克时期的建筑与音乐两条主线分别进行研究,最后找到巴洛克时期建筑与音乐在细节的表现与修饰上,在表现力与动态性上以及在宗教性上的关系。

在我看来“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两句话把建筑与音乐的关系可以说是淋漓尽致而又惟妙惟肖的展现出来了。建筑与音乐可以说是分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类别,属于两种不同的学科性质,然而聪明的艺术家们却能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中找到艺术的共通性,契合点。“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揭示了在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景中我们可以找到向严密的建筑一般的比例,对称和均衡点,音乐中不同旋律的组合,就像建筑中不同材料的有机契和或者是不同建筑装饰的有机搭配一样。而“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则道出了,音乐同建筑的时空关系。在我看来,音乐是时间上是流动的,空间上的凝固,而建筑则是在空间上可以延续而在时间上是静止的。由静止的空间即建筑在时序上串联起来,就是一部有灵魂的音乐。

下面就主要就巴洛克时期的艺术谈谈建筑与音乐带给我们的启示。

巴洛克艺术及其特点

巴洛克(—Baroque)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barroco)的“变形的珍珠”,“幻想”,“不规则”,“任性”。从字义上看可以说是指艺术上的奇形怪状,它更多的是指建筑,音乐等艺术风格。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那些“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抑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抑,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虽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艺术作品,但其实巴洛克艺术家,与文艺复兴的前辈相同,都很重视设计和效果的整体统一性,巴洛克风格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尤其是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同时,巴洛克也是对矫饰主义的一种反动。

巴洛克艺术确切的说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一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仍然和生活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巴洛克时期的建筑及特点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巴洛克一词被古典主义者用来描述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巴洛克建筑风格从矫饰主义那里继承了形式的拉伸变形和不规则性,并且发展得更为自由和富于动态,更采用了鲜明的色彩和和充满想象力的形式。其中心特征第一是曲线性和动态性,通过流畅的曲折形式表现自由挥洒的柔美;第二是世俗性,其色彩和情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愉悦感,甚至有纵欲的倾向;第三是装饰性,通过不厌其烦的修饰细节和装点元素,一同塑造丰富充盈的感官效果;第四是虚境性,通过绘制出的建筑和装饰塑造出一种虚实相生的幻境,令其从建筑平面上脱离并成为独立自在的一种栩栩如生的恍惚憧憬,这也可以看作是将生死矛盾通过虚拟加以解决的方案。虽然只是一种自我欺骗性的方案,壁画却因此赢得了空前的重要性。

巴洛克时期的建筑总体是宣示性的,用来炫耀权势或者崇高,早期主要是用来对王权和教权加以颂扬,后期开始转向对占据财富的阶层的生活环境的装点。

巴洛克时期的建筑主要代表有耶稣会教堂,四全圣嘉禄教堂,卡尔教堂,圣彼得大广场,波波罗广场,卢浮宫,凡尔赛宫,等等。

罗马耶稣会教堂是最早的巴洛克建筑,它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这是维尼奥拉将集中式园厅建筑和纵向式巴西利卡风格加以融合的一种尝试。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作为纵向的过渡并加强稳定感。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如果凡尔赛宫的外观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那么它的内部陈设及装潢就更富于艺术魅力,室内装饰极其豪华富丽是凡尔赛宫的一大特色。进入室内空间后,令人瞩目的首先是宽大堂皇的楼梯间。宽阔的大理石台阶辅以优雅的间柱式扶手栏杆,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实现优美的转折,在高大的净空中实现楼层间的联络。地面上用彩色大理石地砖铺就华丽整齐的图案,墙面装饰以壁毯,壁柱,浮雕等,其间的边缘部分也不潦草带过,而是精心地用镀金的金属饰件等加以丰盛的装潢。这是巴洛克风格的精细的装饰性。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夸大”的细节,例如那些为了放大建筑体积的视觉效果而利用透视感描绘出虚拟空间和建筑,还有在墙上和木头上涂色作出似是而非的大理石构件和金银器,这些虽然都出自虽然在物质上力不从心但仍然要掩耳盗铃努力营造奢侈表象的浮华心里。在各种虚实相间,用虚幻取代真实并且满足于虚像的手法,也是巴洛克费风格特征之一。

圣彼得大广场广场略呈椭圆形,地面用黑色小方石块铺砌而成。两侧由两组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形成三个走廊恢宏雄伟。这两组柱廊为梵蒂冈的装饰性建筑,共由284根圆住和88根方柱组合成四排,形成三个走廊。这些石柱宛如4人一列的队伍排列在广场两边。柱高18米,需三四人方能合抱。气势宏伟十分符合整体气氛和视觉效果庄严且奢华的巴洛克风格的代表。朝广场一侧的每根石柱的柱顶,各有一尊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圣男圣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造型,据说圣人圣彼得在这里被挂在倒十字架上。广场两侧有两座造型讲究的喷泉,相传也是名家作品。泉水从中间向上喷射,下分两层,上层呈蘑菇状,水柱落下,从四周形成水帘;下层呈钵状,承接泉水成细流外溢,潺潺有声。站在丽个喷泉之间的圆形白色大理石处,观望两侧的柱廊,四排石柱只能看到前面一排,这是以提倡华丽、夸张为特点的巴洛克式艺术贝尔尼尼匠心设计的透视效果。

巴洛克建筑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与此同时,巴洛克的建筑风格也是相当市民化的贵族性,是在古典神话和基督教经典文化土壤中发展出的一种更细腻更敏锐的品味。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曾在他的《音乐辞典》中称巴洛克音乐“和声混乱,充满转调与不和谐,旋律刺耳不自然,音乐难唱,节拍僵硬”到19世纪下半期,人们为“巴洛克音乐”恢复名誉,并用它特指艺术风格的一个历史时期。音乐的巴洛克时期意指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华丽,精制的音乐.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在巴罗克时期这一百多年间 , 欧洲正处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时期,各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社会出现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整个欧洲社会处于变化动荡之中。音乐的发展也在其影响下出现了重要的变革与发展,表现为中世纪的多种教会调式完全解体,被大小调式所取代。这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其影响还波及世界并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且沿用至今。同时,歌剧、组曲、奏鸣曲、协奏曲等体裁初步形成,这为古典时期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巴洛克音乐还深受深受16世纪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潮以及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科学和文化的进步也是这段时期巴洛克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源泉。

巴洛克音乐是一种宏伟壮观,热情奔放,充满活力的音乐风格,它强调情感的表现,充满戏剧性的对比,注重装饰性,它在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上有着大胆的创新,有着尽可能综合各门艺术的倾向。

巴洛克时期的的作曲家们为了在音乐中能够尽可能多的,尽可能丰富的表

6间感,而且夸张建筑的凹凸、起伏变化和光影变化、明暗对比,使建筑富有动感,产生戏剧性的离奇、怪诞等气氛。这一切都无疑增加啊了巴洛克时期建筑的表现张力与动感。

最后是强烈的宗教色彩。在音乐上,宗教音乐在巴洛克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仅只在音乐的风格上,在音乐的变现形式上也变得很多样,如神剧、经文歌、清唱剧、受难曲和弥撒曲 等,都是宗教音乐新的发展形式。而在建筑上,许多教堂都或多或少的反映了巴洛克时期的建筑风格。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由于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为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典型实例有罗马的圣卡罗教堂,17世纪中叶以后,巴洛克式教堂在意大利风靡一时,其中不乏新颖独创的作品,与此同时教皇当局为了向朝圣者炫耀教皇国的富有,在罗马城修筑宽阔的大道和宏伟的广场,这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风格开辟了新的途径。所以说,巴洛克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定的宗教性。

参考资料: 文本资料:

何崴 宇文鸿吟《欧罗巴的苍穹下》 北京出版社

姚亚平《西方音乐通史教程》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田可文 陈永《西方音乐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保·朗多尔米 《西方音乐史 》 人民音乐出版社

廖叔同《西方音乐一千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网络资源:

百度百科 维基百科 建筑与音乐第二讲课件

第五篇:位置教学设计与反思(核心素养)

《位置》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本课设计时我以生活中用“滴滴出行”软件叫车时,司机怎么能直接将车开到我们所在位置的情景引入,使学生感受到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的含义

(1)为了活跃气氛,首先我请教室里的第一列、第一行的同学分别向老师们问好,并数一数教室里同学们有几列几行,认识“列”、“行”及数“列”和“行”的方向。

(2)利用学生在教室里的具体情景,抽象出数学模型。在平面图中指出第一列、第一行,数出几列几行。

(3)引导孩子们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自己的位置;通过描述好朋友的位置,其他孩子猜猜自己的好朋友等游戏进一步理解列、行。

2、自主探索表示位置的方法

(1)学生自主用简洁的方法记录下屏幕中班上某位同学的位置(3,4)

(2)小组交流汇报,如何记录的?分别表示什么?

A:相同„„表扬

B:不同„„统一的必要性

(3)揭示数对名称

3、数对的读法

(3,4)

4、理解数对(1):(4,3)读法,分别请这两位同学起立,引导发现:数对中两个数先后顺序不同,所表示的位置出不同。(2):写出自己位置的数对

(3):分别写出自己前后同学的位置数对;左右同学的位置数对。小组讨论交流,有什么发现?

同一列中,数对的第一个数相同 同一行中,数对的第二个数相同

三、练习反馈

四、拓展:介绍地球经纬线知识,解释乘客定位后司机找到乘客位置的奥秘。

五、全课小结

《位置》教学反思

优点:

一、以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以生活中用“滴滴出行”软件叫车时,司机怎么能直接将车开到我们所在位置的情景引入,使学生感受到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

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学的程序是先讲教材情境图的内容,然后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而我的设计是先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与确定列、行的规则。我利用学生在教室里的具体情景,将学生的座位转换为平面图,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然后通过游戏方式进一步有意识让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描述自己或好朋友的位置。因为是围绕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进行讨论,所以这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有意识请班上XX同学边说边指出自己在平面图中的位置,即xx坐在第3列第4行。再让学生用简洁的方法写出XX的位置,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化思想。同学互相交流、评价的学习,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对的正确写法和所表示的意义,体会数学的简约之美。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不既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而且得到情感与能力的培养。不足:

一、课堂语言不够精练、简洁。

二、课件中标识的XX同学指向不够明确,导致个别学生不清楚要求。

三、思维训练的力度有待加强。

四、在学生“说数学”的训练上还要加强指导,会说、说的明白、简洁利索。

下载核心素养案例两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的反思与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核心素养案例两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的反思与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核心素养的思考与实践》的反思

    《核心素养的思考与实践》的反思 听了期初班校长的《核心素养的思考与实践》讲座,忽然觉得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忽略的太多,做到的太少。 作为一名教师工作了这么多年。只想着我只......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优化策略与反思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优化策略与反思 摘要:以苏教版“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为例,根据发展化学核心素养要求,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提出几最优化策略,并针对以培养化......

    学生数学作图能力培养案例的反思与启示

    学生数学作图能力培养案例的反思与启示 海盐县元通中心小学 董林根 关键词 作图能力、案例、反思、启示。 内容提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