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初中教学科目中比较重要的学科之一,如何才能让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好地体现课改精神、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是每一个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叙述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提出相关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是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法治意识。优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能较好地发挥导向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健康地成
长,并且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具有更好的优势和更高的素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引导他们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道德?c法治课程教学的质量。
一、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的教育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仍然有很多地区不能有效地改革教学内容。新课改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担任引导者的角色。但是,仍然有许许多多的教师不能适应这个角色,依旧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不仅妨碍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也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课堂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引导来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明确正确方向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思维被传统的应试教育所局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对于考点和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于学生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因此有许多初中学生都觉得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开辟新的教学路径。教师只有在真正地了解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意义并积极地改善课堂教学方法之后,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道德与法治。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与法治精神相关问题的时候,可以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通过给学生讲授一些法治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意识到如何真正的守法爱国。
(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运用课程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学到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还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教师在讲授“理想与使命”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讲出自己对于理想和使命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理解教材中是如何阐述理想与使命的概念的。这样不仅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加深他们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总体来讲,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本内容是比较抽象和乏味 的,这样不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背诵。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案例和生活中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一些生活中的法治案例来使学生结合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这样一来能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与课本知识进行更完美的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和思考。
(四)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教师不仅仅应该在课堂上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还应该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爱,这是评判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积极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同学们积极探讨学生们关心的新闻。教师应该通过与学生的探讨,将自己的想法与学生的想法进行交流,要做到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尊敬自己。在课外,教师也应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努力地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相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老师更加信赖,从而在教师的课堂上专心听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进一步引导他们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意义,让学生们真正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知法守法,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公民。
参考文献:
[1]颜旭东.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东方教育,2015(4):262.[2]宋文彬.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4(14):289.[3]努尔比艳?阿布拉.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的探讨[J].赤子(中旬),2013(8):100.编辑 张珍珍
第二篇: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以课本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必须以课本为依据,将教材作为支撑,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安排、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将课本内容全面地展示给学生。所以,此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要以课本内容为中心,结合现实生活,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将“道德与法治“的核心内容传递给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直观具体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展示给学生们,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以更新颖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我爱家乡山和水”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山水风光骑行团”为主线串起家乡的山和水,小骑手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家乡山之美、海之美、水之美,运用希沃软件将风光图片以动图与静图交互出现。虽然学生对身边的风景已是司空见惯,课件里风光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的家乡风光旖旎,学生对家乡的赞美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对家乡的热爱仅仅通过风光展现是不够的,教师在风光图片下加以链接,有传说、有故事、有著名历史事件、有精美文字、有名人故事。至此,家乡的山美水美不再是平面的旅游资源,而是有历史沉淀、有生机勃勃的城市之魂家乡之魄。对于家乡的热爱也是由浅入深、渐渐激发,以致蓬勃而出。
二、打造个性化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的道德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秉承新的教学核心理念,那就是’‘将学生定为教学中心,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学生发挥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打造出个性化的课堂,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才能强化学生了解和学习道德和法治的动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有意识地促进教学改革实现,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想要更好地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发言表达,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更深刻地体会道德与法治的核心。在课堂上以“家乡的农副产品”“家乡的著名企业““家乡的特色产品”为导引,以小组活动为契机,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小小解说员“为展现形式,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熟悉或者喜欢的物产,用简单的话介绍物产的特点和用途等。听完小组汇报,学生们会发现我们的家乡真的是物产丰富,情不自禁地想赞美我们的家乡。为了更好的巩固教学效果,设计了“我搬新家了”“家里来客人了”课堂练习,使用希沃软件中归类的游戏,把家乡生产的名牌家电、名牌家居等搬入新家;把家乡的特产放进购物车中。在游戏当中学生真正体会到“养育”—词的含义,对“家乡物产养育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家乡的爱再一次升华。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和赞美家乡的精神,也就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组织开放式课堂活动,全方面培养学生的素质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传授学生一些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前设计导学卡,让学生从报纸、新闻、网络搜集家乡的感人事情。课堂上有学生自由汇报自己了解到的这些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师适时加一点拨和补充,让人物故事更完整,让人物形象更丰盈。教学中,教师组织开放式课堂活动,营造轻松课堂氛围,以故事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全心身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四、借助传统文化魅力,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和璀璨明珠。许多古诗词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与思想品德、人文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比如在教学《说话要算数》一课中,通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名言警句,让学生懂得中国古代先哲十分注重诚实守信,并将其视为立身之本。再比如《团团圆圆庆中秋》,我国千百前来描写中秋、团圆、月亮的古诗文数不胜数,通过吟诵古诗文,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借助古典诗词的积累诵读,强化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培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创新,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小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而不断提升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这样才能为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法治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第三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体会
濂水中学
杜华
本人多年来从事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工作,从起初的照本宣读到新课程改革,再到推行的导学式教学,我有颇多的感受。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政治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
下面我对初中政治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把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政治知识。他们知道美国奥巴马当选总统和日本大地震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广阔,善于独立思考。
其实我们的政治也是丰富多彩的,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政治的影子。政治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那么,政治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
这种联想式教学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政治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政治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首先温政治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讲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这样,通过温习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
其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政治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
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政治;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政治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政治也是息息相关。
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
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政治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政治信息。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地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甚至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然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局面。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了解时代信息。不过不要过多地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生可能短的时间内回答出要点。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总之,政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政治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政治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8年11月16
第四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马家岗中学 王远平二〇一八年七月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我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已经十年了,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学生不爱学,教师教学累,授课效果却不太理想。通过不断的教学体会,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爱。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是全体学生。
我相信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加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这一定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反思,并且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就拿我去年教学节开设的一节公开课来说,课题是“认识自我”,由于是公开课,所以要试讲几次,那我就拿试讲课和公开课对比来讲一下初中政治教学。试讲课我首先以一则神话故事
—逞强的青蛙导入教学,通过学生的阅读,然后回答,青蛙为什么会死?学生回答因为没有自知之明。从而进入新课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也注意设置了情境,用公交车上的一幕幕通过学生的分析来揭示,人不仅具有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美;紧接着我又设置了两张表格来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最后教师加以小结。当时设计这节课时觉得已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但实际上课堂气氛不活跃,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收获也较少,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后,同事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根据他们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思考将整节课进行了修改,所以,公开课有了一定的修改。在公开课上,我首先将情境导入作了较大的修改,将原先的故事删除,改为照镜子活动,由我首先拿出一面小镜子照照自己,向学生说:“今天的气色还不错,满精神的”,然后将镜子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照一照自己,并依次传递给每一个同学,然后,我再问同学,照过镜子后,你看清自己了吗?由此导入教学。这样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也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将公交车上的场景由原先的简单图片呈现,换用了fiash动画,这样也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回答起问题来也比试讲课容易、准确得多。紧接着的两张有缺点的表格我继续沿用了,但在学生回答时我却注意挖掘孩子的答案,进行及时的教育,例如:有一个孩子平时有不遵守纪律的缺点,有爱劳动的优点,他已经看到了这一切,较全面地看待了自己,我就对他加以及时的表扬,而且,我发觉这节课他十分地遵守纪律,而且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很好。所以,我有及时地对他加以鼓励,让他明白人不是一层不变的,缺点是可以改掉的,今天你就做得很棒,以后要继续努力。.这样一来,让这个孩子在这节课上真的有所收获,真正长大了。我也抓住这一时机以这个孩子的表扬和鼓励作为课堂小结,显得十分的自然。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孩子通过这节课也确实有所收获,所以,是成功的。两节课的教学效果后节明显好于前街,这一对比让我对初中政治教学有个更深的思考:在政治教学中,一个良好的开头可以使后面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趣味性的情景导入非常重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积极思考;初中政治教学的事例列举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这样才能引起共鸣,让学生真正融入教学;每节课的教学要让孩子有所收获,所以,对于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行为和表现时,要能及时地加以点评,让他今后的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七年级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总的来说,初中政治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很重要,还有很多需要去探讨和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及时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通过实践,我发现课前时事演讲和音乐穿插教学效果很好。课前演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大家自我表现欲得到满足。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时事演讲提出明确要求:必须是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新闻;必须有自己的评论;时间不超过3分钟;不许播报娱乐新闻和广告。初中生由于身心发
育逐渐成熟,其自尊心、自信心日趋强烈,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同,反感别人对自己喋喋不休的说教,并有强烈的表现欲。课前时事演讲正好符合学生的这种心态,所以很受学生欢迎。课前时事演讲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比如在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有位学生就以近几年来沙尘暴频繁袭击北方,我们县也出现浮尘天气这一事件发表了见解。他认为这是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公共财产,他大声呼吁同学们要勇于挺身而出,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并把着眼点放在大家要“保护环境”这一主题上来。演讲结束了,学生的热情依然很高涨,此时我开始了这一课的讲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一种教学方法是课中穿插音乐,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改变学生长期以来对政治课枯燥无聊的看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在讲《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一课时,我给学生们放了一首傅笛生的《众人划桨开大船》:“一只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吆,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耶,弱不经风雨;百里森林吆,并肩耐岁寒,耐岁寒……”通过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明白了,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仅凭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家心连心手挽手,才能最终实现。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尝试过插播公益广告、通过小品演绎教材内容等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总之,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只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大胆搞好教学改革和创新,勇于探索,思想政治课是可以为学生所喜爱的。
第五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1
过去的一个月,我积极适应新的教学工作要求,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完成。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过去一个月的教学工作作出以下总结和反思,从中寻找差距,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九年级教材以核心价值观、国情国策教育及国际发展、全球观念为线索进行设计,理论性强、内容量大、综合性强、思维力度大、思辨性强。基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又高于学生的具体生活,尤其是农村学生,学生不熟悉,易不理解。于他们而言有难度有挑战,于老师而言更有很大的挑战。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立德树人”,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 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体性要得到充分发挥,能力要得到培养。”
初三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特殊的阶段,面临对未来的选择。教师不仅要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利用多样化并且适合初三学情的教学方法来增强他们对社会、国家及世界发展现状的感知和分析能力,认同道德与法治科目的重要性。还应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特有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未来、人生有规划。
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
一、整体感知教材是基础
整体感知教材有利于教师在授课时深入浅出,做到知识点讲解能够融会贯通,避免片段化、碎片化教学,割裂知识点的贯通性。如在讲授九年级下册“中国的机遇和挑战”这一课时,一方面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九.上的知识的回顾,因为九上知识就是在阐述我国自身发展的机遇与现存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上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大局意识,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着眼于本课已有的四大活动“运用你的经验、探究分享、阅读感悟、拓展空间”,深度专研选择恰当的活动进行开展,避免多而杂,做到“精、准、狠”,课堂才会高效,学生专注力才会持久,兴趣不会磨灭。
二、生活化的教学是关键。
在教学时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会导致学生缺乏兴趣,不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一言堂,道德与法治课毫无生机。要改变此况,教师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生活化,教师教学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新闻事件、音乐和图片;开展辩论会、诗歌朗诵、小品表演等活动,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可以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进行导入。还可以结合时政热点,设立问题,采用课堂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有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寻找伙伴,成立小组,共同探究,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得到充分发挥,打破传统教师一张嘴- -统天下。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思辨力和感悟力。
三、认真备课
学好反思认真备课,坚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认真设计教学方案。做到课前有方案,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时搜集每课的知识点。
四、虚心请教
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教法。
五、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度精炼,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
六、指导预习,为课堂打下基础
预习是让学生了解课堂内容非常重要的一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大致了解,知道重点是什么,疑难有哪些,问题在哪里。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地进入课堂学习。
首先,教师必须在讲授新课前,预留五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统一进行预习。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课堂的主要内容,直接指出这节课的页码和段落。
最后,预习将就的是指导方法,先给学生指出这节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书中要求的问题浏览通读全文,梳理点出问题的答案,勾画重点,并将问题与答案做读书笔记。
七、紧扣课标,展示课堂教学
(一)生动的引出教学主题。
第一、用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用周围的新鲜事导入,贴近生活;
第三、用时事导入,让学生多了解时事,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四、用问题导入,让学生产生疑问,自主解决问题;
第五、用名言警句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多读课外书,多看新闻,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视野,这样才能使课堂变得生动。
(二)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播放声像资料鲜活、生动、真实、直观,其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有些东西说了以后他们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只有亲眼所见,这样就有必要让我们借助一些现代教学手段来上好一节道德与法治。通过多媒体选择切合教材内容的音像、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仿佛亲临现场,缩短距离感,激发了解事件原委的愿望,及情感上的共鸣。如果在教学中再创设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妙趣的益智游戏等,把学生带进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说明了质疑问难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思考,质疑问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
第一、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
第二、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四)指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
在教学过程中,每学完一节课内容后,都给学生留五分钟,让他们对本节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在下节课的时候再给予复习巩固。
总之,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其乐学、善学并把所学知识用于指导具体行动,达到知行统一,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名道德与法制课的教师只有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从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符合学生的实际,使道德与法治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初中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面对现今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背景,如何贯穿核心价值观理念,可见初中政治课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我就对《让友谊之树常青》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敬请各位同仁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教学设计反思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
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交往品质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和交往技能,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中学生的生活圈子逐渐扩展,由家庭延伸至校园、社会,同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中学生也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教材在前一课感知“友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交友技巧,锻炼交友能力,培养交友智慧,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善于交往,主动寻找友谊,体验友情的快乐与美好。
(二)学情分析
从情感、心理角度来讲,中学生非常在意并且重视同伴关系,希望得到友情的滋养。但碍于年龄小,社会经验少,性格脾气容易波动,缺少解决问题的经验等等,在交友中难免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或烦恼,急需具体方法上的指点与情感上的渗透。
二、教学过程反思
【导课】
通过欣赏歌曲《朋友》让生思考:提起好朋友,你最先想到的是谁?Ta的什么特点最吸引你?你们是怎么认识成为朋友的?学生回答,并分享自己的交友经验,让学生感受朋友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第一目建立友谊
通过同龄人晓华的困惑,引发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思考,并积极地探寻解决方法,得出结论: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和持续的行动。
第二目呵护友谊
通过以班内学生的真实事迹改编的情景剧,让学生小组讨轮,合作探究,得出具体的方法:关怀对方、尊重对方、正确处理冲突和伤害。
【课堂小结】
友谊需要
忠诚去播种,热情去浇灌,
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
三、存在问题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本,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遵循学生交友成长的规律,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展开教学,精心搭建学生情感体验的平台,设计与学生贴近并喜爱的活动,教学中以学生生活素材为资源制作的情景剧,也是本节课的亮点。
本课围绕交友智慧,以解决晓华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线索,层层深入,在解决晓华的交友困惑中顺利完成了交有智慧,很好的突出了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最终达成共识,深化思想认识不断成长
不足:
课件还可以更精细些,小组讨论时发言热烈,但没有照顾到每个组学生的心情,造成有的学生发言较少的现象,在今后教学中争取弥补不足,让我的课堂更精彩。
四、改进措施反思
1、不断研读教材,创新教材。
2、不断研究学生,创新教法。
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