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兰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学分管理办法 (写写帮整理)
兰州大学本科生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精神,有效实现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结合,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独特的育人功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对象为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第三条 社会实践为我校本科生必修课程,计2个学分,学分及成绩计入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每个学生在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周,且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要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第四条 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鼓励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在参与社会现代化建设中锻炼才干、提升能力。
第五条 社会实践组织开展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课程化设计、活动化促进、基地化建设、项目化运作。社会实践成果鉴定要强调全程监控,实现制度化统筹、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考核、系统化安排。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范围
第六条 社会实践由“兰州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校团委、教务处,以及政治与行政学院等相关学院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第七条 教务处负责整体协调;政治与行政学院负责对社会实践进行课程化设计,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参与,组织完成学生的社会实践选题、申报、考核、重修及学分管理工作;校团委负责指导、协调各学院开展团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以及社会实践评优工作。
第八条 各学院应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动员、总结;指导学生认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开展学院社会实践表彰;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
第九条 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分为指导教师、带队教师。指导教师由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团队社会实践带队教师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任。
第三章 工作内容和基本程序
第十条 本科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服务、社会考察和调查、就业创业三类项目。同时鼓励和倡导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参加勤工助学、科技发明、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服务类项目是指学生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政策宣讲、法律援助、义务支教、医疗卫生服务、生产劳动、科技支农、文
艺演出等服务活动。社会考察和调查类项目是指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和自身实际确定一个调研课题,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深入的调研,调研后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就业创业类项目是指学生进行各类就业见习、自主创业等。
第十一条 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分为个体实践与团队实践。个体实践是指学生利用各种节假日进行实践,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由个人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实践由校团委统一组织,具体实施按照团队社会实践有关办法执行。开展社会实践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寒暑假。每位学生均需通过个体实践或团队实践的形式,参加一次社会调查,并提交一篇社会调查报告,作为该课程成绩评定依据。
第十二条 政治与行政学院于每年3月完成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选拔工作,组织指导教师向本科二年级学生发布社会实践选题。4月至5月,学生根据社会实践选题填写申报材料并报送指导教师审批,每位指导教师每次最多指导100名同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应认真审核学生的申报材料,并有针对性地给出指导性意见。学生于第二学年第二学期末,根据学校正常选课时段选定社会实践课程。
第十三条 每年寒暑假,校团委或各学院组织开展团队社会实践活动,发布团队社会实践信息,并负责进行组织、动员、培训、安全教育、活动开展等工作,要求学生参加团队社会实践活动前购买保险,以及实践地相关信息的前期调研等。
第十四条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安排一定课时讲授社会实践相关事宜。同时提倡指导教师围绕所指导学生申报的课题和实践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交流、专题讲座或辅导报告。
第四章 考核管理和总结表彰
第十五条 社会实践课程考核形式为考查。课程成绩实行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计分。优秀人数不超过学生总数的25%,良好人数不超过学生总数的50%。其中,优秀90分~100分、良好80分~89分、中等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不合格者0分~59分。
第十六条 学生于大三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社会实践成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完成成绩登录工作。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评定成绩由政治与行政学院负责归档保存。
第十七条 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若存在造假行为,一经查实,指导教师可直接将具体情况报学校教务处或相关学院,由学校教务处或学院视情节轻重予以相应处分。
第十八条 每年全校社会实践教学工作总量按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个学期36学时的实际教学班级对应的理论教学工作量计算。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按照当年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实际选课人数由政治与行政学院核算并分配。
第十九条 学校每年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评优和
表彰工作,表彰对象为组织、指导、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集体和个人。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社会实践不可用专业实习、研究项目、参赛经历等形式替代,其选课计划、成果提交、课程考核、成绩录入等学分认定工作统一安排在第三学年。
第二十一条 社会实践活动可多次参加,其考核以社会调查报告为主,不可用简单的实践总结、心得体会等替代。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从2012级本科生开始试行。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兰州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篇:土木建筑学院2010暑期社会实践学分认证
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学分认证情况
土建院
获得2学分者(96人)
袁丽韩江洋李贺岳海波王彪栗亚超朱德稳余贵波胡哲林嘉于涵杜飞高启森邵佳妮范芷若冯江宇潘宏旭刘友祥宋智慧陈艳李力全航辉李根左一泽杨磊梁丰程志懿田聪聪肖盈杜新龙李昊杨明陈小斌韩力赵玉茁王浩理赵育杰宋浩然获得1学分者(647人)
李佳张宏羽潘娜廖海燕唐愈宗鲍钰李家宇郭振松汪成丁陆扬阳周饰东王敦晓胡潇弘何立邦叶绿焦艳杨维柳李圆胡婷向泽华贺银江余伟刘廷意秦志浩曹耀东汤栋张昌轩郝云磊陈卓灵陈丽贤王标杨峰李睿冯爱宁颜宾宾赵斌秦毅超王承豪刘顶一李帅王建凯丁瑜王立林邓博林世景刘立坤吕春贵马江波丁文婷腾骊黎骜刘校铭孙涛黄志鹏陈然李云舟赵子明李振纲林凡舟张琴琴李超王依耘方冰周健谢续林傅立群杨俊吴海建张奔罗会武楼佳悦姚觅刘立亚郑龙赵超肖康吴端正唐昌宇刘静雅班国栋马小伟黄韬贾庆宇宁帅朋杨泾炜任聿飞张栋梁林士竣张云来方鑫鑫王熹于乐黄建强胡再妤曹康林峰张千惠黄俊陈攀高跃跃翟康福梁必登陈辉裴峥祁憬占茜姚坤丁乐宁朱丽贾羽何文唐超刘佳琪谌瑞宇邓少华冯金杭刘怡然王振钦王哲罗达沈煜杨奔徐雅倩段腾飞孙继鹏赵钊邓成业张清戴雪炎李钊鹏李海萤张赫刘舒妙程实刘超李小重刘杰君李田江张占洋帅熙张远明刘杰魏廷玲崔睿博张东豪何伟坤王越先薛丙强郭宽锐石宏君王思远蒋超任建鸿兰文胜陈毅桑恒平吕婉轶施超赵莹左立志潘尚志吴其达李益杨豪张海燕任巧娟黄炳城许连升张乐肖飞陈一缪希长李胜强苏彦珉赵亭现龙泽祥徐征傅庆湘崔宇鹏胡盛亮王旭光彭永王洋肖海蛟易显水王亚其吕晓桤袁家钰汪强陈培新任慧斌郑柯予陈佳捷贺建军宗英杰蒋睿孙聪彭启迪陈鹏张瑞梅李泽华孙景桐王凯战丽李杰鹏吴刚李晓丹郭攀卞家胜陈俊萍赵眈崴周建鸿
苏永刚马良胤刘天宇于晓晴黄佩雯李柔陈少东徐宇琨曹珊钟健康静王轩薛逸骅詹英杰梁德襄孙晓天周富强陈朝辉曹瑞汪东洋杨子云郭子辉陈建孙瑞奇殷飞叶社保蔡建许征武邓玉波陈凯朱湘明柳强吴文辉王晔魏印奇姚星高伟任天天赖易张诚王淞马凯朱时汉陈佳玲乔梁赵海蓝李姗蔚席梦云申晨黄耀俊文梦晗吴少贤王天义尹志方廖奕暄蒋晓倩余圣达孙青郭夏清成杨李萌张雪熊志远李垚罗云祥周溪泽唐胜全李莎龚霁蘅黎雄锋严复荣胡烈王冠一汤靖王宁刘伟凯李坚廖湘龙雷济源宋智慧李宗佺朱亚娜胡志鹏刘鑫张庆宁周树东李俊杰刘善生李长宁乔保龙马贺薛延飞王鹏汪东明张弘扬张骏逵杨咏忻仕超胡勋艳步兵陈克黄文王德龙张光宇卢艺崔宗域石敏林良生何号召蔡余佳雷静伍杰熊江陵刘阳袁宏伟韦晴曹彦华李忠平张毅霍飞邓云东黎杰何达文刘亚灵刘炜夏明旭任雪坡文伟王海亮肖乾王新宇周新宇王光军蒋舒张趁丁壹甘明珠陈华松李家良王顺义张攀薛明旭门志刚张磊文辉曾丽婷郑刚强魏舒婧张大付裴鑫海沈松张学康罗运明张乔桥周洺汉吴辉马然邓超丁世明冯静霆刘晓琦桑海鹏陈钦烈陈旭陆裔王璐崔健高凡段继红尚秋铭徐晓航马也庞博彭伊伊廖仲锦徐瀚赵阳刘立武樊金利杨慧高莺覃承铭张思远闻龙董士杰宁青海曹洪森周慧卢福喜蔡亚旭宋朋李欢陈文武谢晨杨金戈谭耀武余长益吴楚和陈光徐杨黄柏桦刘云飞吴镝王熹韦灵琛宗杉堵竑博张静宇陈俊成温家扬戴靖雯潘秋景蒋晨煜郭正阳丁燕杰闫天琳蔡德昌汪洪涛张廉波冯伦斌滑云龙赵亚骅宋盈东李双双黎杰俞进红曾琦韩铠屹王杰惠严瑞竹朱传毅王如寒吴雨源李杰杜伟博胡锦佳温飞超朱庆朋夏文祥王娟邵彦强陈佳丽黄成费一峰胡晓峰曹明哲周浩李翔何宇东罗瑨林嘉琳杨淼杨士成周天雄蒋国帅曲蕾杨校利邓正浩董旭黄成红文一凡王伟伟毛蔚谢林宏李想章琦张勇夫林耀龚贵清孙惠婷梁胜滔赵宇彭友路周璇麻佩琼潘琼瑜乔聿博叶洋黄锦林崔嵬刘扬柳向阳汪文俊彭锦孙瑞李厚隽宋昊丁国姚邦洪戴瑞赵子琦张程阳肖翔王超王青冬龙航王海龙孙慧敏申屠洁杨昊徐斌杨其安袁鸽车疆坡袁征金城翟跃锐岳千里
陈丽莎粟宗宇倪鸣邱业亮朱滔刘嘉俊黎锴武啸龙贺新武芦建军于浩张建良张宇吴丹聂廷立符芳洲彭宇彬张欣欣田旭颖苏灿付铁峰李晓亮崔晟曦赵傲林东升艾田章王小飞张肖张瑞国黄松源万贻亮张分田王春光何超达李冕华林吉福陶海鹏后斌斌肖苗杨凯敏屠名罗发井刘参李川刘尧麟任红薛一齐朱俊檏马俊松彭晓丹王路刘果明邓波高晶魏雪岩刘海阔庄军红席双黄昌宇李湘宁胡志超谢斌单建林鲍雷戴庆福陈星宇朱艳李洪超郑木山姚赞康荣金曾瑞肖峰刘施孙蕾陈聪明刘烨刘锋崔东然常小军李志鹏
李方方和嘉良龚远兵高志圣马学洋龙建宏杨凯伦陈春波张端阳李会林孙旻昱曾超马二朋何嘉骏马罡严若明王威涛欧阳星拱曹远陈剑辉李真郑伟何潜李刚毅杨树梁崔帅超宋宗宗刘金旭黄艳明孙绪烈朱洲凯宁宝俊刘千山闵剑郑泱泱欧阳任远 汪禹杜泽智周导源谢骏腾贾颖李毅王晓颜建勋冯程程刘阳阳邵平侯兴灵张洪郭尚文张青春吴清飞张笑闯张顺博张令令孙煜锋徐延举牛雪凯庞亚军于龙飞唐正国严亚雄张振华王闯杨腾宇丁铭鸿王团艺黄超张啸天夏耀彭霞牛鹏飞曾义徐瑞罗冰童晨曦葛肖洁刘文奇叶青云唐喜荣王明敏程子征崔纪玲杨阳李敏涛温铭杰肖乾泉董立明李浩孙泉潘文硕李文君唐国海何星汉王玉祥杨安民徐世英何旭升刘天鹏盛曦张好张会生钟飞云李艳伟
第三篇:东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学分
同学们,大家好!2012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即将开始,有许多同学对社会实践感兴趣却不知从何做起,今天就让这篇文章来告诉你吧!
支教、调研、走访红色之旅……都可以是属于你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别忘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东华大学生必须亲力亲为的一件事。参照你的教学计划表,社会实践是一门必修课哦!2个学分你可不能无视。(截图教学计划表)
对暑期社会实践还不了解的同学,我可以为你们介绍一下。
实践团队可以来自各学院和社团,也可以来自学校的各种校级组织。
各学院的同学参加社会实践的途径是这样的,校团委会给各个学院的分团委下达通知,再由分团委通知各自学院的学生。如有意向参加,递交申请书给分团委。如希望获得优秀实践团队奖,则进行学院答辩。若在学院中被被确定为重点实践团队,则再进行校级的答辩,可能成为校级的重点团队!
成为重点团队都是有资金支持的哦!
来自校级社团和校级学生组织的实践团队可以直接参加校级的答辩。
每年,校团委都会为大家确定实践大方向,大家可以在大方向中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实践。组团人数一般为10个左右。
注意: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可以申报上海市知行杯等比赛的,优秀的团队可能获此殊荣。(图片插树状流程图)
之后要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地方,到哪里进行实践活动,你们应该比谁都清楚吧。当初被确定的重点团队回来之后还有一个答辩,该答辩会确定优秀团队奖等奖项。所有团队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制作简报发到学校指定邮箱。
最后,每个团队的队长要为团队成员到辅导员及校团委盖章,这样一来,学分到手!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使你们能更好接触社会,了解不同地方,提高自立自强能力,融洽人与人关系的良好契机!
同学们,你们还等什么?赶快行动吧!
第四篇:兰州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兰州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校财〔2013〕2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校科学事业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教财〔2011〕12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等教育部、财政部、科技部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研经费是指以学校名义或利用学校的条件,通过承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协作、转化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等方式,为有关部门或单位提供科学研究服务、开展科研活动所取得的各类经费。
第三条 学校科研经费按来源渠道不同,分为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两大类。
(一)纵向科研经费,是指经各级政府部门批准立项并拨款的科研经费,经费来源性质属于中央或地方财政资金。
(二)横向科研经费,是指以科研合同方式获得的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出资投入的科研项目经费,经费来源性质属于社会资金。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
第四条 科研经费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财务管理体制。校长对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承担领导责任,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对科研经费管理承担监管责任,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承担直接责任。涉及科研经费管理重大问题的,按照学校规定报党委常委会或校务会、校财经工作小组会研究决定。
第五条 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及在科研活动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除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均属学校国有资产,统一纳入学校资产管理,其处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隐匿、私自转让、非法占有或牟取私利。
第六条 外汇科研经费应严格执行国家外汇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结汇之日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后核算。
第二章 职责及权限
第七条 学校是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相关职能部-23
收入预算包括各种来源渠道的经费明细,需经费配套的项目要说明配套经费来源。
支出预算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按支出科目和不同经费来源分类编制,并详细说明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依据。
由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课题的,应同时编列各单位承担的经费预算。
第十三条 纵向科研经费支出预算内容主要包括:
(一)设备费:是指项目研究过程中购置或试制的专用仪器设备及其运输、安装、调试,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
涉及重大仪器设备、重要文本文献等资产购置的,要综合考虑学校现有相关资产存量及使用情况、区域内资源配置及共享情况,避免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单价20万元及以上仪器设备的购置须由资产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核通过后方可编列。
(二)材料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三)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校外单位、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
等费用。
(四)燃料动力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五)差旅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
(六)会议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项目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
(八)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图书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九)劳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性费用,仅限于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和课题组临时聘用的人员,包括研究生助研津贴。
课题申请人应当结合相关人员参与课题的全时工作时间及完成任务的可行性,合理编制劳务费开支范围和标准。
核,并报校财经工作小组审议通过后,列入学校当年部门预算采购计划,经教育部批复后执行。
第四章 收入管理
第十八条 不论以何种渠道、拨款方式及币种取得的科研经费,都必须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分项核算。
第十九条 科研经费凭科研管理部门开具的《科研项目经费入账审核单》入账。其中,纵向科研经费入账时须提供批复的项目经费预算;横向科研经费入账时须提供科研合同。
第二十条 横向科研经费入账时,由财务部门按国家规定代扣代缴相关税费。可以享受免税的,由项目负责人向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经费管理服务中心申请办理免税手续;经税务部门批准后,由财务部门办理退税。减免的税费额度退回原经费项目。
第五章 支出管理
第二十一条
科研经费的支出必须严格按批复的预算或签订的合同执行,按实际开展科研活动取得的真实、合法票据进行财务报销。严禁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预算,严禁购买与科研项目无关的设备、材料,严禁虚构经济业务、使用虚假票据套取科研经费,严禁在科研经费中报销个人家庭消费支出,严禁违反规定自行调整、挤占和挪用科研经费,严禁超范围、超标准支出。
位主管科研领导签字证明。每项支出凭证应至少有基层单位经办人、审核(验收)人、审批人(项目负责人)3个人的签字。
第六章 间接费用提取与使用
第二十六条 为适当补偿学校为支持科研工作所支付的条件占用成本,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根据国家以及有关部门的规定,本着公平、合理、简便易行的原则,学校对不同类型的科研经费提取间接费用,具体方法如下:
(一)纵向科研经费按照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核定间接费用,具体办法为: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按下列比例计算:
500万元及以下部分按20%的比例核定;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13%的比例核定;
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10%的比例核定。其中,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
(二)横向科研经费按照实际进账总额,分类型核定间接费用。其中,理、工、农、医类科研经费按照15%核定,文科类科研经费按照10%核定。
(三)国家或项目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的,按国家或项目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二)外拨横向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应提供总项目立项合同及项目组与子课题合作单位的正式合同或协议,子课题应在总项目立项合同书上有明确规定。
第三十一条 合作(外协)单位是公司、企业的,须提供收款单位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开户许可证、资质证书等相关资料;合作(外协)单位是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公益性组织的,须提供收款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开户许可证等相关资料。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外协单位数据库信息系统。
第三十二条 项目负责人应对合作(外协)业务的真实性、相关性负责,不得借协作科研之名,将科研经费挪作他用。合作(外协)单位是项目负责人、项目参与人员或其家属、直接利益关系人举办、参股的,或有其他利害关系的,项目负责人要明确说明,并提供相关材料。
第三十三条
已提取间接费用的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因与外单位发生实质性协作关系而需划转协作经费的,项目负责人应提供书面协议和协作结果说明书,经所在基层单位审核,由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批准后,方可办理经费外拨手续。
第三十四条
项目负责人正常调动工作的,其以兰州大学名义申请的项目经费原则上应留在学校(国家有明确规定的除外),继续归课题组使用,不得外拨。项目负责人
非正常情况脱离学校工作岗位的,其科研经费一律冻结,由科研管理部门向项目批准部门报批后处理。
第八章 结题结账
第三十五条
科研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根据项目管理的要求,按财务账目编制项目结题报告(决算),并报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审核,按规定办理结题手续。
第三十六条 科研项目结题后,项目负责人应在规定的结账期限内,执结题报告及科研管理部门开具的结账通知单到财务部门办理结账手续。按期结题并结账的科研项目,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具体办法另定。
第三十七条
科研项目结转和结余资金按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 监督及惩处
第三十八条
科研管理、财务、监察、审计部门和基层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紧密配合,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督检查,防止科研经费使用中发生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套取资金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和财务监督的长效机制。
第三十九条 科研管理部门、基层单位要加强对科研活动的日常监督和中期检查,及时制止和纠正科研经费的不合-1415
第五篇:兰州大学收费管理办法
兰州大学收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收费管理,规范各种收费行为,有效治理乱收费,保证收费工作合法有序进行,保障学校、教职工特别是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高等学校收费管理的政策和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各职能部门、教学科研机构、后勤集团以及其他非经营性机构实施的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行为,均纳入本办法的管理范围。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三条 学校财经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的收费工作,组织听证、审批学校收费项目及其收费标准,组织校内收费检查,对收费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提出处罚意见或建议。
第四条 学校财务处是学校收费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审查收费项目,核定收费标准,制发《兰州大学校内收费许可证》,组织及管理收费工作。
第五条 校内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收费管理的责任人,具体负责本单位收费工作的组织及实施。
第六条 学校财务处、审计处、监察处是收费管理的监督部门,受理收费投诉,监督检查校内单位的收费管理工作及行为。
第三章 审批程序和权限
第七条 学校实行收费听证制度和收费许可证制度。收费项目的设立和收费标准的核定以及收费许可证的颁发,按以下要求和程序进行:
(一)事业性收费项目,指学校面向各类学生收取的学费、住 宿费、考试费等由政府批准的收费项目。此类收费项目的设立或收费标准的调整,必须报学校财务处审核并经学校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同意后上报政府部门审批。学校财务处根据政府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校内收费单位颁发校内收费许可证。
(二)学校主要面向校内各单位、教职工以及学生收取的成本性、服务性、管理性收费项目,原则上按成本计价收费,不以盈利为目的。具体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由实施部门提出,经财务处审核后报学校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审批。经批准的,学校财务处颁发校内收费许可证。
(三)学校向师生收取的各类代收费用,以自愿为前提。其收费项目和标准的核定,应由实施部门提出,经财务处审核,校财经领导小组审批;必要时可采取听证会或招标方式确定收费标准。经批准的,财务处颁发校内收费许可证。
(四)学校面向校外开展服务,如实验室对外开放、科研协作、出版刊物、资产出租、举办会议、非学历教育培训以及对外餐饮、住宿和交通运输等服务性收费,由收费单位提出收费标准和预算收支报告,报财务处审批。经批准的,由财务处颁发校内收费许可证。
第八条 凡未经上述规定程序报批的收费项目,均为自立收费项目,属违规收费,缴费单位和个人有权拒付。
第四章 日常收费管理
第九条 学校收费项目每年修订一次,其中属于政府审批的项目,按政府主管部门审批意见修订;属于学校审批的项目,由校内实施收费的部门提出修订意见,按规定程序报批,按学校财经领导小组意见修订。修订后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由财务处向全校公布实施。
第十条 校内各部门凭《兰州大学校内收费许可证》实施收费,并出具学校规定的合法票据。从事收费工作的人员应当是专职财务人员或本部门指定的专门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第十一条 对无证收费和不出具合法票据的收费行为,缴费单位和个人有权拒付。
第十二条 校内收费单位应按学校要求进行收费公示,在固定位置张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批准机关及文号)、收费范围、计费单位、投诉电话等相关内容,并负责向缴费人解释有关的收费政策和规定。
第十三条 对于有减免规定的收费项目,符合减免规定的缴费人,应按有关规定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减免。具体审批权限如下:
(一)学费、住宿费等事业性收费,由学校财经领导小组审批;
(二)学校批准的服务性收费,由学校财务处审批;
(三)学校批准的临时性收费项目,如会议费,由收费部门审批。
第十四条 对于不按规定及时缴费的单位和个人,收费单位有权按规定停止服务并做出处理决定。
第五章 收费资金管理
第十五条 各类收费收入,必须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及时足额上缴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和核算。各收费单位必须于7日之内将收费资金全额上缴学校财务部门,按批准立项的收费项目进行收支核算。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隐瞒、挪用收费收入,不得私存、私放收费资金,严禁将收费资金存入个人银行卡,严禁以任何理由及形式私设“小金库”。
第十七条 校内二级核算单位经批准收取的收费收入,必须按期汇缴学校规定账户,纳入预算管理。
第六章 监督和检查
第十八条 学校应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收费检查,查出的 违法、违纪问题应及时纠正,涉及没收财产的,从收费收入中扣除;涉及罚款的,由实施收费的部门承担。
第十九条 学校财务处、审计处、监察处对全校的收费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查处并纠正。
第二十条 收费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包括:
(一)未按规定程序申报而自立收费项目,擅自进行收费的;
(二)未经审批,自行变更收费标准、自行分解或合并收费项目,自行扩大收费范围,致使收费水平不符合经审批的收费标准的;
(三)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擅自做出减免决定的;
(四)对学校宣布取消和停止的收费项目,继续实施收费的;
(五)截留学校收费收入,未将收费收入及时全额上缴学校规定账户统一管理和核算的;
(六)收费不出具合法票据的;
(七)其他违反收费政策和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学校各级组织必须严格按照本办法所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组织收费。对检查发现存在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据国务院《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以及学校有关规定从严查处。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应承担的罚款,学校财务处有权从该单位自有资金中扣缴;对个人的罚款,可以从其本人工资、津贴或其他收入中扣缴。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财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3年3月1日起执行。2007年校财字[2007]32号文印发的《兰州大学收费及票据管理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