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论文
体验之思--阅读教学的灵魂
——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新思想
体验之思,一是体验,一是思,即探究。体验之思,是一种诗化的思维,审美层面上的思考、探索,是“非规定之思”,它代表着21世纪哲学的走向。《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借鉴哲学研究“体验之思”的最新成果,赋以阅读教学以新思想。理解体验之思,也就把握住《语文课程标准》的灵魂。
一、从“前言”部分看体验之思对阅读教学的意义
1.语文素养的培育需要体验之思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一个全新的科学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它既包含语文能力,又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能力中的阅读能力,又不同于以往的以抽象概括为主的能力,而是包括“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阅读教学中,除了培育阅读能力,还有情感的熏陶,品德的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凡此种种,都离不开体验之思,离不开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思。
2.母语教学需要体验之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考虑汉语的文字特点”,“尤其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汉语是一种意合性的文字,汉语文化是意合性文化,它的特点在于重视心灵的体验和“悟”,在心灵的体验中,在“悟”中直接把握事物的意义。离开体验,离开悟,就背离了汉语的特点。以工具性思维即逻辑思维为重点的阅读训练造成的弊端,直到现在还在纠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教训我们应该吸取。
二、从“课程目标”看体验之思的任务
在阅读教学中,要体验什么,探究什么,“课程目标“中有具体的体现。一是培养阅读能力,即”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二是培养认识能力,即“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三是充实文化底蕴,即“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四是培养崇高情感,培育“爱国主义情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五是形成优秀品质,即有“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又有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想方法”。并明确指出,上述任务的完成,要“注重情感体验”,要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从“实施建议”看体验之思的教学方法
1.在老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中引导体验之思
英国哲学家宾沙夫茨伯里说过:“在各类人际关系中,最变化莫测的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关系。”对文本来说,老师是读者,每个学生也都是读者,老师、学生都是通过文本去探寻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老师与学生的阅历不同,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对文本理解也不同;不同学生由于个性的差异,理解起来也有不同。同时,老师、学生又都由文本而联系起来,老师既启发学生加深对文体的理解,又从学生那里受到启发,而达到教学相长。体验之思,就是在老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中进行。阅读是极个性化的行为。老师与文本的对话应在备课中完成。课堂上,首先必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独立阅读、独立体验、独立探究。其次才是在学生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础上,老师予以启发、引导,或组织讨论,学生则在老师的启发下,或者在讨论中,在相互启发下,使体验更靠近课文的思想感情,使探究更符合作者的思路。
2.在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之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虽然各学段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在这四者中,感受与欣赏、体验的成份多一些,情感的投入多一些;而理解与评价,则探究多一些,理性思考多一些。体验与探究可以有些侧重,但不可偏废,要有机结合。既使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以感受为主,但也要有初步的理解、欣赏,甚至是评价。在人教版的低年级语文修订教材中,编者就力图体现这一点,如第三册《我要的是葫芦》要求“说说可爱的小葫芦原来为什么都落了”,就含有探究理解原因的意思。《四季的脚步》中“你喜欢哪个季节?画一张画告诉大家”这一题,就含有欣赏的意思。《狐狸和乌鸦》中“说说乌鸦为什么上了狐狸的当”这一题在对乌鸦上当原因的探究中就含有评价的意思。“乌鸦喜欢听奉承话”,既是对乌鸦上当原因的分析,也是对它的评价。将来,在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新课本中,对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有机结合一定会体现得更充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因素,在上述四者的结合中引导体验之思。
3.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与批判中引导体验之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探究的欲望。它是体验的引信,是探究的前奏。“阅读反思”,即是对阅读过程的再思考。学生在阅读期待后提出问题和进行大胆假设,然后在阅读中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和对大胆假设进行小心求证。阅读反思,就是对上述的阅读过程进行再思考,看求证的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是否还有可以完善的地方。而所谓“批判”,是分清在阅读过程中,哪些体验与探究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有效思维,哪些是无效思维。阅读反思和批判,是更高层次上的体验之思,它是学生“有创意的阅读”的基础。体验之思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中进行,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体验之思是《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核心。把握体验之思,也就是把握住阅读教学的新思想。
浅谈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引导和训练
LEE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学生就不可能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那么我们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一、通过“读”的训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情感变化,即在自读自悟中——动情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让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学生这时候的感悟,无论深浅,都是最真实、最具个性的,他们的情感也会在这时候渐渐涌动起来。通过“读”的训练,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情绪受到强烈的感染,从整体上把握了作者的整体感情倾向,这是体验的第一步,即“动情”阶段。
二、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与揣摩,使学生在了解作者表情方式的同时深刻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文章的语言与作者的情感关系非常密切,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必须让学生学会揣摩与品味语言的方法,强化语感训练,发掘语言的情感因素,并借助于词、句式、修辞的理解,去深刻领会情感产生的根源以及情感所蕴涵的思想,从而实现由“情”到“理”的过渡。只有经过仔细地比较、揣摩、体味才会深刻的感受到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理解感情所包含的作者的观念和认识,使阅读活动在丰富深刻的感情交流中得以深化,进而达到“入情”的效果。
三、让学生走进情境,进入角色,真切地体验任务的情感特点,从而实现“作者――读者”的情感迁移。
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动情、入情而且要使学生入境,体验任务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与文中的人物进行情感的交流,把文章表达的感情移给学生,渗透到学生的心田里,以激起感情的共鸣。即“移情”。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引导:
1、善于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创设情境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而创设的情境,主要是引导学生如身临其境,使学生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个性发展。要创设情境,可利用实物、图画、音乐、影像、朗读、表演、环境布置、现场观察、实际参观、生活实践以及其它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创设。如实习时教《和时间赛跑》的时候,我运用音乐伴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作者失去外祖母的悲伤的心情,效果比单纯读好多了。
2、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融化到表情朗读中去,使“读”的过程成为情感体验的过程。
3、“课堂戏剧表演”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好方式,让学生自行组成表演小组,然后分组商议分工,接着去研读课文,构想所演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角色内在的情感和思想,然后去排练。这种课堂表演是依靠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感受而进行的。它的意义不在于活动的结果,而在于表演的过程,强调阅读主体创造性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完善和充实学生的情感世界。如实习时,同学在上《西门豹治邺》这一课时,巧妙采用了这一方法,效果还行。
4、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来再现某一情景,某一情节,是实现“作者-读者”情感迁移的良好途径。学生在复述的时候,必然体现作者的情感倾向,但这种“体现”是通过“说”进行的,所以也必然带有读者强烈的感情色彩,而这种情感本质上与作者的情感又是一致的。如我在教《丝绸之路》时,课后让学生给家人或其他人复述这一丝绸之路,可让他们心中流露出对张骞的崇敬之情,以及作为中华子孙而感到自豪的心情。
四、引导学生主动体悟——融情共鸣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认知语文教材的过程,也是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情感逐渐被认同,逐渐被熏染的过程。由一受学生知识经验、阅历深浅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独立、及时而正确地领悟作者的感情。因此,教者要注意教给学生体验情感的方法,培养学生悟情的能力,为学生较好地表达情意酝酿情势。
1.想象入情。教者引领学生感知描述性优美语言时,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像过电影一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透过语言文字达到领略作者表述之情的目的。如教《太阳的话》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太阳会对他们说什么,接着让他们看课文,感知文中文字的优美。
2.以理激情。情感是以认识为前提的,只有被感知过的事物,才能对这一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学时,教者要善于运用讲解的方法,讲清与文章有关的背景、故事,引领学生认清事物的涵义、功用、丰富学生的认识,达到以理激情、情理交融的境界。
五、以教师积极的情感为载体,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积极的情感表现在教师的语言、行为和衣着上,特别是在教师的语言上。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至关重要,如能充满激情,寓理于情,寓知识于生动,学生往往乐于学习。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示范朗读,诱导移情等手段,使学生激起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就特别注意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六、观察文中插图,组织生本对话,展示独特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情操。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教材的编排也有了新的变化,插图课文越来越多已成了新教材的一大亮色。插图往往紧扣课文内容,大多色彩鲜艳,虚实相生,能扣人心弦。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复杂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但其体验的过程和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情感体验由情绪感染(动情)——感情的激发和深化(入情)——产生共鸣(移情)三个阶段组成,而这三个阶段与阅读理解一篇文章的认知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文与道,情与理,语言和思维这三者的和谐统一,如果能够巧妙地结合多媒体教学及插图辅助教学,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激发将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
浅谈自主性阅读体验与建构性语感训练
文章作者:林其雨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4C 2009-7-18 16:01:10
加强自主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是阅读教学肩挑的一副担子。阅读教学的实践给了我们这样的体会: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生态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自主性阅读体验,由浅入深地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并以此为依托,加强语感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感。
一、个性对话,自读自悟,感受语言
新课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鼓励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说明我们的阅读教学正去伪存真,将从“学本”走向“生本”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学生自读水平、直觉思维能力、情感体验方式等的差异,导致了学生阅读个性的不同,语感能力的差异。给学生充分自主体验的时间,让学生借助语感进行自读自悟,在文本语言文字的层面上“走个来回”,是个性感悟的前提。
学生未接触的文本似“谜语”,教师精心设计“谜面”,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这时再让学生凭借固有的语感,运用直觉思维这一发现工具,对承载着谜底的文本进行“猜谜”,以自读自悟为主要方式,进行体验与猜测,自揭“谜底”,这样给了学生自主创意时空的阅读探究活动,学生乐为喜做,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学生初读体验时往往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阮恒自愿为小姑娘献血,可他为什么不停地哭呢?教师先期对话课文中阮恒这一形象,理解了阮恒是在既情愿又害怕的矛盾心境下为小姑娘献血及原因,便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读:读了文章后,有人认为阮恒是个勇敢的小男子汉,可也有人认为阮恒是个胆小鬼,到底他是个怎样的小男孩呢?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一问题的前半部分,是对文本解读的两种对立性的观点,后半部分又给学生留下了自我感悟的空间,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有如谜语,唤起了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对话人物形象的热情。
当然,这一层次的阅读体验是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初步感受,体验结果存在多种可能,如上例感知阮恒在献血前后所经历的思想感情变化,感悟了阮恒这一形象,这时的学生的感悟或深或浅,或清晰或模糊,或正确或错误,但毕竟撩开罩在阮恒身上的神秘“面纱”,有了自己的探索发现,为进一步的阅读体验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二、自主探究,深入体验,理解语言
学生的阅读体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文本内涵的深刻性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现错位时,学生阅读体验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阅读体验更高的目标在于力透语言,探疑深究,体验作者情感,生成个性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对话文本,在“疑无路”中寻得“又一村”,如果说问题是“险境”,那么学生进一步的阅读体验将是充满好奇的探险,这样的探险已将阅读体验推向新境界,通过读读,批批,注注,想想,评评,议议等方式反复对话文本。临文本情境,越语言障碍,顿悟之时,便是揭谜之际,但这一过程也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
1.生成与提取问题: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读文体验,生成问题,师生从生成的诸多问题中,提取关键性的问题,作为探究对象,可以为深入探究寻得基点。如学习《荔枝》一课,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母亲第一次见“我”买回荔枝为什么不高兴?临终前母亲为什么没有吃“我”给她老人家买的荔枝?母亲第一次见“我”买回荔枝,脸立刻一沉,初尝荔枝却像孩子一般高兴,作者这样写不是前后矛盾了吗?文章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面对这些课堂生成的诸多问题,师生可以根据问题的重要与否进行合理提取,学习课文可以提取以下重点问题作探究:母亲第一次见“我”买回荔枝,脸立刻一沉,初尝荔枝却像孩子一般高兴,作者这样写不是前后矛盾了吗?这样的问题涉及面广、感悟空间大、开放性强,有助于学生借助语感整体、深入地探究课文。
2.深究与教师引导:带着自己的疑难问题,与文本再一次进行真情的对话,凭借已有的语感、知能进行探究,在反复感知中揣摩思考,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在语言的“曲径”“深巷”中体悟。互动交流时,发现学生探究未入深境,未解言文意,教师可结合先期对文本的解读,智慧地预设学生阅读体验时可能遇到的难点,介入性地提供相关的资源,如作者信息、图片资料、时代背景等,让学生顺利走过拐点,于语言文字的“曲径通幽”处豁然开朗,知弦外之音,明言外之意,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感悟。
如上所述,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提取了关键性问题:小巴迪的父母给他的诗所作的评价是真心的还是别有用“心”?教师如何智慧地引导学生解决呢?首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体会父母是怎么评价小巴迪的诗?再读课文,检索出相关信息,体会巴迪父母的个性,想一想:慈母、严父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这样评价的目的何在?接着,让学生作出判断确定自己的观点,再给予时间从文中搜集证据,然后将两种观点分成正方、反方,举行小型辩论赛,鼓励学生自圆其说,唇枪舌剑,目的在于让学生读中悟,悟后辩,辩中明,明中知意,将阅读体验、独立思考、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实质上是鼓励学生在建构动态课堂的过程中,建构自主阅读体验和个性化的语感训练。
三、涵泳体悟,个性诵读,积累语言
涵泳是对语言文字着意于琢磨比较,鉴赏把玩,体悟便是叶圣陶老先生所言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小语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它们承载着圣洁的情感、庄重的场景、纯美的意境、高尚的情操、人类的文明、亘古的历史,其外在的语言美、内孕的情意美,还需要用心品读体悟。品读佳作,吟咏体会,借助想象进行揣摩,将语言文字化作具体形象,在反复吟诵中将生动的形象内化为个性的语言。从涵泳到体悟到诵读到内化,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训练学生的语感,扩大语言“库存”,在不断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促进形成鲜活的语感。
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年级课文《秋天的雨》中描写“秋天的颜色”这一部分时,紧扣“五彩缤纷”这一重点词语组织教学: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杏叶()的枫叶()的田野()的橘子()的柿子()的菊花
2.读一读上面的词语,想一想,这些景物的颜色装扮成的秋景图是什么样的?闭上眼,想想这样的画面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3.看录像,自主感悟秋景之美,美在“五彩缤纷”:(1)同桌对读,并讨论:秋天的色彩与其他季节比较,它美在哪里;(2)配乐美读句子,体会秋色之美;(3)抄写自己喜欢的描写秋天色彩的词句,试着背诵这些句子。
4.从所提供的词语中,选择四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五彩缤纷、金黄色的、金色的、黄黄的、淡黄的、红色的、红红的、紫红的、雪白的。这一教学片断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基于课标的学段要求,以语感训练为内核,在反复自主诵读过程中,将识字、学词、练句与品析、体悟融合在一起,实实在在地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语感训练模式,传承了语感训练传统做法,但也渗透了现代的语感训练的理念,简约而又实效。在这一片断教学中,语感训练的主要手段是诵读和运用,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赏析,在读中比较,在读中体会,背中积累,用中掌握,悟得真情,习得语感。
四、个体实践,拓展延伸,运用语言
积累语言的终极目标在于运用,上海师大吴忠豪教授说:“即使是母语学习,从„能理解‟到„会运用‟这一台阶必须花大力,而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地实现这一跨越。”为掌握和运用语言,创设语言实践的平台是必要的,让学生将积淀的语感进行运用、表达,尝试着让更多的“库存语言”进入“表达平台”,通过不断的语言转换实践,让学生跨入语感发展的“高速公路”,达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教师可以将阅读体验与文本中挖掘出的语感训练资源结合起来,适度拓展语感训练的空间,如学习了《月光曲》一文,阅读体悟了贝多芬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可以进行化图为文的读写实践活动:对照课文,结合课本中的贝多芬“屋中弹奏”这一插图,用上课文中出现的一组词“连忙、披上银纱、清幽、望了望、按起、静静地”给插图写解说词。生活处处皆语文,教师也可以预设生活场景,将阅读体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链接起来,从文本出发向着“生活的丛林”进发,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的独特魅力,如学习《世纪宝鼎》一文,领悟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句子后,教师提供两个主题词:榕树、北宋榕城太守张伯玉,再创设这样一个情境:福州市政府准备在市区立一城雕,请大胆设计一个与发起大面积种植榕树的北宋榕城太守有关的城雕,并用文字把城雕的样子、创意的理由、灵感的来源表达出来,定会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在阅读中习得自主阅读体验的能力,加快个性语感能力的形成,逐渐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和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浅谈学生阅读体验的生成
新课程倡导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体验为主。以“体验”为特征的新的阅读观认为:阅读不是机械接受文本、他人观点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即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出发,和文本、、老师、同学以及自身展开积极对话,并与之产生心灵共鸣,生成自己新的认知和体悟的过程。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说出“自己的体验”“真切体验”与“独特体验”。从心理学上讲,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也就是说,体验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别人无法替代。所以要促使学生体验的生成,关键是要使得学生深入文本,用心灵去感受、体悟,并通过对话领会编者意图,最终实现和视界融合。而教师主要是留给学生足够的体验时间,交给学生一些体验的方法和为学生体验创造良好的情境,并在学生产生体验困难或错误体验时进行适当点拨。
一、前提:留给学生足够的体验时间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曾给体验下过一个定义:“所谓体验就是指人们以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的一系列可记忆的事件。”可见,体验必须度过一段时间,是一个过程。倘若匆匆而过,过程被缩减,就不会有真正的体验,甚或谈不上体验。因此,要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自己的体验,教师首先要给学生的体验生成留出足够的时间,使学生与文本深入接触,用心灵去解读文本。在实际的课堂中学生体验的时间很少,在课程内容多和课时量少的矛盾前提下,许多时候还是老师讲解的多,学生体验的少,老师的讲解、体验代替甚至破坏了学生的体验。如有位老师在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有一个环节要求学生读课文第二部分的第七自然段体验的感情,这段文字朴实真诚、通俗易懂,字里行间蕴含着“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学生读得很投入,应该说已经和产生了共鸣,可是教师却在读得慢的同学一遍还没读完的情况下就叫停了,然后大讲文段内容和文句写法,如交代时间地点、铺陈排比„„教师的讲解打断了学生的体验,使他们从心灵世界回到现实中,破坏了原本已经形成的体验情境。而这一点在公开课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教师为了追求预设流程的完整性,往往走马观花,学生难以深入文本,更谈不上生成自己的体验。
二、重点: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情境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积极建构的过程,良好的情境能促成学生体验生成。体验是个性化行为,别人无法替代,教师不能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但可以创设合适的情境促使学生生成体验。如自由情境,学生可自由的读书、思考和讨论,只有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心理状态才能生成自己真实的体。如生活情境,文本内容有时和学生生活较远,要利用联想、换位等方法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如历史情境,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获得与文本有关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准确体验。如对话情境,要求学生学会合作,通过和老师、同学对话,交流体验,并进行自我对话,最终与共鸣生成自己的体验。如探究情境,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生成体验。如生成情境,体验是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教师应动态把握课堂,利用教学中及时生成的资源调整教学流程,使学生生出自己新的体验。如成功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体验,鼓励有创见的体验,尤其要关注那些体验弱势群体,及时肯定他们的阅读体验,对学生予以激励评价,让学生在享受体验文本的乐趣时,还能体验到自信的快乐,从心理上享受到体验的成功与快乐,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阅读学习中来,并进而生成自己的独到的体验。
三、难点:交给学生体验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体验的方法。虽说体验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理行为,但还是有一些方法促进学生体验。如读书法,就是通过读来体验,在我看来,“读”也许是生成体验的最好的方法。读的方式很多:齐读、自由读,朗读、默读,朗诵、吟诵,分角色读等等,其中自由读、默读和吟诵最适合于学生生成自己的体验,自由读轻松自由,默读可以边读边思考,自由的思考最适合体验生成,在吟诵的过程中忘了自我,完全进入文本世界。如联想法,就是利用文本的空白,在阅读时联想到与自己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产生心灵的共鸣。例如在学习《错误》时,可让学生联想一幅春到江南,思妇幽幽等待过客匆匆而过的画面。如拓展法,在学生对文本内容体验不深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拓展一些课外相关资源来加深学生的体验。例如在上《死水》一诗时,可以拓展一些闻一多的其他爱国诗歌《一句话》《静夜》等,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的爱国主义激情。如活动法,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活动促进学生体验,较常见的是演课本剧。例如在上《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就可以演课本剧,通过表演来体验邹忌高超的劝说技巧。如对话法,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和老师、同学、自己对话,加深对文本的体验。
四、补充:点拨帮助学生体验
最后教师要点拨引导帮助学生生成体验。体验与接受性认知不是对立的,体验与接受性认知学习的合作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习;再说学生毕竟是发展者、不成熟者,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困难甚至有时会产生错误体验,所以教师要通过精讲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如上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时,学生对选取莲花这一传统意象象征女子的体验不够全面时,教师应适当点拨指出:“莲”何“怜”谐音,有“爱怜”的意思,所以能很好的表现女子对归人的思念。还有教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有的学生认为朱自清在月夜独游眼中所见是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如“出浴的美人”的荷花,脑中所想的是江南采莲的情人嬉戏之事,简单的得出朱自清是一好色之徒,进一步认为他的孤独是因为婚外恋等等不正确的体验,教师应及时点拨:所写内容实际是对曾在江南度过的一段美好日子的怀念,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青春活力的美好憧憬。体验不排斥教师的讲授,适当的点拨能帮助学生生成体验;但教师的讲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不讲,更不能全讲,关键是讲得有效、讲得及时、讲得合适、讲得精彩。
总之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促使学生的体验生成。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变阅读活动的主宰者为阅读活动的对话者、组织者、促进者,变越俎代庖、单向灌输为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支撑条件,促成学生阅读体验的生成。
第二篇:语文论文。doc
语文的预习和提问的重要性
在一节语文课中,教师要想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学生要想乐中学,学而有所得。那么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这一节语文课中学到的知识、深化所学的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转换成一种能力。那就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教师在课堂中要精于提问。因为:
一、课前的预习
让学生预习课文一直是老师们所提倡的,但也有些老师认为学生预习了课文,上课就没有新鲜感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预习是让学生独立地接受新知识,那就需要学生自己独立阅读和思考。只有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地预习课文,才能让学生对该课文有一些的了解,有一些的感悟,有一些情感的熏陶,并在预习中有所质疑。只有在预习中读出问题,发现问题,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就能启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这样学生听课时精力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面去,因为学
生预习时看过课本,勾画出课本中的一些知识,所以老师讲的内容及黑板上的板书,在书本中有没有,心里一清二楚。凡是书上有的,上课可以不记或少记,也可留下空白待课后再记。上课时,着重记一些书本中没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那一部分知识,以及老师反复提醒的关键问题。这样做,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理解问题上,有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不知教师板书的内容书上有没有,从头抄到底,顾不上听课,更来不及思考,失去了许多宝贵时间。当后来翻书时,才发现原来许多内容书上都有,根本用不着再记。这种盲目性的听课,事先没有预习的听课,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和学习的质量。
二、课堂的提问
当今的语文教学,“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而合作、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由于课前学生对该课文做了一定的预习,才使合作、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该课堂中有可能形成。因学生对该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一定的心得体会,能提出自己对该课文的一些看法和疑问。但仅预习中的一点点
质疑还远远不够,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正确引导学生质疑。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为了服好这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还应该设计好各种诱导启发的问题。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用得最多的,但却又很难用精的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了课堂提问,掌握了课堂提问的艺术,那就掌握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精巧设问,它不会使问题的思考成为学生精神上的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使学生的身心受到欢乐和享受的提问,那么学生在这种欢乐和享受的课堂中,不仅仅能学到书本中的知识,而且能把在该课中所学到的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力。如果教师提的问题有启发性和诱导性,那么学生就善于思考,乐于回答,对其学习该课的新知识就会产生一种促进作用,课堂上肯定是朝气勃勃;反之,如果教师提的问题空洞毫无意义,或是哗众取宠,只是让学生作一些简单的“问”和“答”,表面上看起来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很多,课堂气氛很活跃。其实不以为然,而是教师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一味的去文字上找答案、找所谓的“知识”,想想这所谓的“知识”能转换成一种能力吗?
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质疑:首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提问,毫无顾忌地提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其次,要教给学生如何提问,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提问,抓住关键问题提问,不能“浅问辄止”,而应该刨根究底,从多个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再次,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而应该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会提问,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由不敢问到敢问,由不会问到会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能够避免盲目性的听课,大大促进学习效果和学习的质量。质疑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精彩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诱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教学利器。
"
第三篇:语文论文
课堂因“活”而精彩
传统认为,教师一直都是知识的复制者和给予者,他掌握了知识的解释权,成了教学的主宰,自然,学生也就成了知识的容器。然而,在一片课改呼声中,我们如果还这样做,必然限制学生自由个性的发展,扼杀孩子的灵性。特别是语文这门学科,它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它关注的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情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站在时代和人性的高度,审视语文课堂教学。
《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应善于应用各种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探究,教师应转变观念,把课上“活”
《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不断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灵活引用多种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更有的放矢地让学生自觉深入地自主探究。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有三性: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面对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文章,面对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教师不能拘泥于书本和教参,更要从模式化中走出来。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如果教师将课文作详尽地讲解和分析,必然走进“填鸭式”的死胡同,学生也难于体会到其中的自然美。教学伊始,我先以导游的身份向学生介绍双龙洞的情况,忽然一转,与他们共同回忆起不久前与学生到家乡龙湖参观的情景,亲身的体会让他们兴味盎然,正是悱愤之时,把学生引进叶圣陶先生的这篇游记,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的体会与文章的描述融合在一起:想想文中哪些词句可以借用?哪些方法可以借鉴?„„在完成读写迁移的同时,体会了文章的内容,明确了游记的写法。在学习中,我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到双龙洞入山时迷了路,按文章的叙述,你还有什么办法吗?是什么根据?(沿着沿着溪流而上,因为溪流是从双龙洞里流出来的),在学习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在探究中提高能力,课文教学生活化。又如,教学《跳水》一课,文中讲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往水里跳,救了孩子,教师立即问“假如你在现场,你能急中生智一下吗?如果有,题目还是《跳水》吗?”学生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想出了许多办法,可行的、不可行的,也改了不少题目,让学生真正明白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不是唯一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在投入地探究。
教师的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应有勇气主宰自己,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式”,多一点“唯我”,才能从容地展示自己的个性气质,学识修养,才能实现师生的人格相遇,使语文教学时时擦出创造的火花,使课堂常常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允许并期待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语文教学才有个性可言。
二、团结合作,让学生发现自我,把文学“活”
《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习惯,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既注意个性的差异,又注重集体效应。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焕发生命力,在愉悦的时空中,自我学习,自我追求,自我发展的同时,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合作交流,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感受集体的力量。
1、善待后进生。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以“真诚、平等”爱护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少些批评指责,多些鼓励帮助,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提问题的条件,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而让他们积极参与到集体学习讨论中。如,我在教学《蛇与庄稼》一课时,请了一位平时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读中不时受同学的哄笑,但我不动声色耐心地等这位同学读完后,高兴地说“这位同学读书很认真,你看,他把大家易读错的‘啸’字读好了,‘风调雨顺’的‘调’字读准了,了不起!”大家服了,这位同学也乐了,此后,只见他热情高涨,提问频频举手,小组讨论,踊跃参与,自信让他自觉与集体完全融入。
2、鼓励多质疑。“孩子心里有千般问,有十万个为什么。”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无论什么问题,不管多大价值,都应细心呵护。如学完《冀中的地道战》一课,老师让学生先个人质疑,提交小组删选,老师选择有个性化的问题:“地道多难挖,没其他办法吗?”“如果中间出了叛徒,都把地道说得一清二楚了,怎么办?”„„老师又把这些问题抛还给学生,让他们小组合作,或自找同学讨论,一番唇枪舌剑之后,问题解决了,也得出了一个结论——“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学生在质疑----合作中,既悟文,又悟意,个性化的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得以解决。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的同时,让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还学生“自我”,从而涌动“百花齐放”的春潮。
三、勇于创新,让课堂充满灵性,把情激“活”。
《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即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有情有意是教学”。作为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和真挚的爱走进课堂,同时唤起学生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课伊始,师生一起回忆周总理生前的一些事,激起学生对总理的敬佩,然后以《生命的最后时刻》一文揭题,教师声色凝重地读课题,把学生带进哀伤的情境,再让学生读一读,仔细体会并回答“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实现了课伊始,情即生。接着让学生披情入文,尽量把自己对总理的情感表达出来,实现情感迁移。课中教师还为学生提供《周总理,你在哪里》感情朗读,为断激起学生情感波澜,生生互动,心心交融。此时的课堂已为再是单纯地理解课文,更多的是在情感的交流。
又如教学《丰碑》一课,开始学生对“丰碑”一词并不知其意,但教师也不急于去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预习提示先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军需处长是干什么的?文中牺牲的是谁?是怎样牺牲的?”让学生意识到他的结局与他的职务是多么地不相称,这是为什么?„„学生带着这些矛盾,与作者回忆起发生在雪山上的一幕,受到作者情感熏陶后,在情景交融中,从形神两方面品悟“丰碑”的真正含义。
面对古今中外文采斐然、情性灵动、思想璀璨的名家名篇,假如教师只是按步就班地照本宣科,假如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课堂上不善于创新,要想博得学生的折服是不可能的,只有动之以情,教师带着审视创造的目光,把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情思化为教育者的灵魂,以此打动和感染学生,善于创新,表达真情,教师就会有胸怀去包容学生的天真浪漫,课堂才能绚丽多彩。
可见,课堂中的“活”,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赋予更多的灵活性,学习才有生机,课堂才有活力,学生才有兴趣,个性才能得到更有效地发挥,自主就能更加淋漓尽致地凸现。
第四篇:语文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摘要】:由于农村学生受各种条件限制,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感受不到课内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正在淡化,甚至有不少学生产生了“语文上与不上一个样”的错误想法。因此,我觉得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无从谈起。所以,如何培养、提高农村初中生阅读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
学生
阅读
兴趣 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条件限制,没有形成课外读书的习惯,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很少有自己的见解、体验。不少农村中学缺乏资金,藏书少,没有像样的图书室,导致学生的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再加上农村初中大多还是以讲代读,以练代读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机会积累、感悟,缺乏灵性、悟性和创造性。有相当部分学生缺乏阅读兴趣,读书非常被动。除课本外不愿读其他书,或是只读与考试有关的书。那怎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呢?我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加强阅读技巧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随着生活的改善,科技的发展。吸引学生眼球的东西越来越多,许多学生说,他们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因此,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的效率尤为重要。
(一)、向学生介绍一些读书方法:
⒈略读法: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部分,大致了解要点。
⒉精读法:就是对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⒊默读法:就是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快速地观其概貌。
(二)、指导学生选择读物。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但是中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和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现象。
(三)、根据学生学习需要推荐读物。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必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我在教学中常常根据课文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给学生指定一些阅读的范围,培养并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二、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的兴趣。1.阅读的要求要适当
在启发学生阅读初期,重在激发兴趣。一般来说,学生碰到喜欢的书籍时,总喜欢一口气地把书读完,满足内心的渴望。如果在学生刚有点读书的兴趣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学生阅读的兴趣便会减少,甚至会把阅读误认为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对阅读也就失去了兴趣。因此,在学生阅读还没形成习惯之前,可以尽情地鼓励学生去阅读,轻轻松松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当学生喜欢阅读,能自觉地去阅读时,可以通过做书签、摘抄让你感动的语言等方式诱导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所得。这样阅读也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此时做笔记就成了爱好而非包袱。
2.阅读的内容要宽泛
阅读是个性化的一种行为,学生喜欢阅读什么书籍,由他们的兴趣决定,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但不必做过多的干涉。如果一味地强调要阅读与学习有关的书籍,势必扼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提供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在的学生,家庭藏书量不多,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一个读书学习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与大家共同分享读书的喜悦,并接收更多的信息,开阔眼界。另外,同学间也可交换图书,资源共享,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又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节假日期间,建议家长带孩子到附近的农家书屋借阅图书,有条件的还可以网上阅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四、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尊重学生的见解和感受。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总不给时间让学生自主读书,让学生读书也只是一种形式,学生还没有弄懂文章的内容,教师就要他们汇报自学情况,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就感觉到沉闷,自然对阅读失去兴趣。所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封闭沉闷、繁琐的分析中走出来,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书,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就能发掘学生的潜在智慧,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和能力。
五、开展读书活动,促进阅读兴趣。初中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给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可开展各种读书活动:1.在班级设立“读书之星”。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评选5名“读书之星”,予以表彰。2.读书笔记展示。学生定期在班上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互相评比,推选五份优秀读书笔记,在班级展出,让全班学生参观学习,使学生养成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3.讲故事比赛。每周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上台。4.读书交流会。学生可以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位作家或一本书,或就某一本书的内容进行交流。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语文能力的最佳方式。而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动力,所以,给学生提供阅读的各种条件,积极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教师要从我做起,多阅读,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交流互动时,老师所释放出的知识能量,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吸引力,使学生受到熏陶,老师和学生才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大胆创新,总结经验,认真阅读新《课标》读本,切实钻研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新理论、新知识,努力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第五篇:语文论文114)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记得好多位著名教育专家都曾经说过:“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方。”至于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的。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因为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求问题罢了。”他一语道破了创新和发现的真谛;好奇心理、问题意识及锲而不舍的探求,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让学生主动求知,学会质疑问题,应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航标,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对任何问题都质疑。如在讲述《雨中》时,教师先板书课题《雨中》,让学生看题并提出自己看了题之后的想法或疑问,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而且增进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如:“雨中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雨中有谁和谁?”“为什么事情发生在了雨中?”„„通过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对哪些问题还关心不够,这样就能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失。
二、注意学生的说话训练
对于这一点,我在导入正课之前给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真情告白”,为了做到情切语明,表意直接,不少学生提前收集资料,防止上台窘迫,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学生们会更多地阅读有关资料,甚至会用上一些电影、电视中精妙的台词。那种认真劲与执著精神,是他们个体意识逐渐成熟的表现。因为他们从同龄人身上更容易看到自身的不足,十分期盼能跟上或超越别人。此时此刻,教师如能恰当地在一边给予点拨,采用激励手段及时巩固,就会远胜于平常教师上课时的苦口婆心。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学生与老师走的也更近。
一、“读、思、议、导”结合法
阅读教学不能仅限于现成的教材,那样学生的阅读量会太少,阅读面太狭窄,学生的视野放不开。但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教材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在一般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力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照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最后由教师“点拨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是让学生先把课文“读一读”,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能发现问题,做到整体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一个大概意思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想一想”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再“议一议”,不仅要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还要“议一议”你对哪些问题或哪个句段、人物、环节感兴趣,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师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不仅能解决课文中的问题,而且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思路,掌握了这种阅读方法,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会感觉轻松许多。以前那种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需要5课时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1课时学生就能轻松驾驭。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感到阅读量的不足,因此,他们的阅读内容就会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他们需要从课外读物中获得阅读知识,汲取丰富的阅读营养。我们连续10多年组织学生成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范围由课内扩展到课外,由教材拓展到图书角、学校阅览室以及图书馆、书店乃至网上阅读等等。我特别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多读、多看、多想。
三、让学生当小演员,表演课文内容。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利用表演教学,第一是由孩子们自己进行以动作为基础的表演,能更直接地使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第二,这种情节教学本身包含创作的诸因素,促使孩子思维发展,激发了孩子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狼和小羊》,为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中狼的凶恶和羊的可怜,教师在课外指导学生做狼和小羊的头饰,然后在课堂戴着头饰表演课文内容。在表演时,提示学生将狼凶恶的样子和羊可怜的样子表演出来。学生们表演的都很精彩,尤其是细节表演上更是一组胜过一组。实践证明,表演使孩子们由“本角色”变为“他角色”,在新奇、好奇中,学习成为一种智力活动,创造活动。
四、运用电教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放低沉的哀乐,渲染一种悲壮的气氛。然后老师进行有感情的配乐朗读。这样使学生很容易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将其融入课文所展现的意境中,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的参与,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接着放映课文插图,先让学生整体观察图片,形成初步印象,再细看各个部分,从人物的服饰、仪表联想他们的身份、爱好;从人物的举止、风度联想他们当时的内心活动。最后结合课文讲读,使学生对人物的品格、精神风貌获得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一束鲜花》一课时,教师准备好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磁带,在上课之前用音乐导入,这样就可使教学新颖,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讲解当“我”看到小男孩跪在母亲坟前,心里想到了什么时,可播放《天下父母心》的歌曲,教师可跟着音乐轻轻朗诵歌曲,使学生通过歌曲内容去理解“我”当时的内心活动,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各抒己见,有的还引用了歌曲中的歌词来回答老师的提问。电教手段的运用,成为课堂中化难为易、激发情感、掀起高潮的重要手段。
二、“读、写”结合法
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这里说的写,并不是说写写生字、写写课文,而是从大语文教学观来考虑。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角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并把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延伸。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语文《灰雀》一课时,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明喜欢的原因。许多同学找了描写灰雀外型及活动的句子“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他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的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当我让他们说明喜欢的原因时,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有的同学说:“作者不但用词用得好,还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有的同学说:“作者的观察重点突出,重点观察了胸脯的颜色。”还有同学接着说:“我看作者太喜欢灰雀了,他把灰雀当成人来写。”最有趣的是王毅然同学的发言,他说:“老师,我认为婉转的歌唱中的„婉转‟和惹人喜爱中的„惹‟这两个词用得非常恰当、生动。婉转不仅写出了灰雀歌唱的声音,同时也引导我们把灰雀歌唱时的动作想象出来了。它不光脖子一伸头一抬,还有可能是翅膀和头很协调地扭来扭去才能发出婉转的声音。„惹‟字是在写了外型和唱歌之后你想不喜欢它都不可能……”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借此机会老师充分利用课前就已经布置的作业:你回家详细观察了什么动物?重点观察了它的什么?把你观察到的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下来。不一会,有的写了小白兔、有的写了大公鸡、有的写了大白鹅……不光写了外型,还写了步态、叫声以及吃相等,许多同学写得很形象、很具体。
再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之前,老师先布置学生观察家乡的景物,使学生明确了作者按四季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赞美之情。借此让学生用文中学到的方法,按一定顺序写一处家乡的景物。所写的有家乡的小河、家乡的柳树、家乡的果园等,他们不仅写出了景物特点,而且写作顺序也很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真挚感情。
这样持之以恒地教学,使学生做到读写结合,课课有练笔。久而久之,老师不布置他们也会自己找素材,捕捉信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稳步上升。
总之,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是千变万化的。俗话说的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教材的实际特点,抓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