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19-05-13 03:2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第一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知识经济竞争时代的到来,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创造性、创造能力以及良好社会适应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社会所淘汰。21世纪呼唤有创造性的人才,呼唤有知识、有思锥、有素质、有独立个性的,能与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的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具有的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2、阅读教学发展的需要

我们提出“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的主要依据是:

1、学大于教的需要。“教”与“学”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在现有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的是“教大于学”或者“教等于学”的现象,造成学生阅读水平的低劣。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理念和“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要求,理想的课堂教学应当建立在“学大于教”的逻辑起点上,只有具备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学生所学的知识才会超过教师所教的内容。

2、传统教学的反思。中国的传统教学思想,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对象或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自学,重统一而不重多样。阅读现象千人一面,一样的阅读方法,一样的阅读感受,一样的阅读结果,甚至连考试的答案也一样的标准,对个性差异的学生从没考虑要去创造条件,或者去营造培植的土壤。这样做会极大地抹杀学生能动的一面,又与当今课程改革的大潮相逆,更不要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感觉。

3、课程标准的需要。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曾在《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一书中认为:“每一阅读瞬间都在刺激记忆,而被激发的记忆则能够通过不断调整视角的方法使各个视角活跃起来,并且逐一个性化。”这一理论清楚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已经明确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概念。不管是原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都把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的个性化阅读,最终使学生掌握自行阅读、自能阅读的方法技巧,形成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

二、课题的界定

1、内涵揭示:个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个人特质”。在个性之后加上“化”,则构成了动词,表示转变某种性质或状态。因此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就是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阅读思想,所达到的不仅仅是感受和理解,还是有创造和有批判意识的阅读实践,形成可持续发展阅读习惯的目的,并且使其得到长足发展的个性阅读行为,所关注的是学生生存性的问题。

2、外延揭示:指在课内和课外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把握文本、超越文本,使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一切行为。

3、特点揭示:对于阅读实践活动而言,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生个体从书面材料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二是学生和作者平等的对话活动;三是一种探究性、创造性行为,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鉴定文本的过程。可以说个性化阅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体验性、批判性四个基本特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课堂,即主渠道中的阅读教学,同一材料、同一篇课文对于个性差异的学生,认识不同、理解不同,就是针对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的“教”与“学”,不断地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并且能够使之经常地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当中去,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调整,逐渐养成个性化阅读行为。具体的研究内容为:

1、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所具有的特点,以寻找其操途径、方法和基本模式等。

2、小学生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小学生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1)给予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让学生阅读实践。每个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口味,阅读水平也有差异,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不同阅读要求,培养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教师应该做到在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范围的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兴趣来选材、来组建阅读小组,进行阅读实践。(2)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开放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将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进一步强调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这一原则,揭示了语文是一门与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讨论,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在阅读活动中,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了交流,通过多提问、多讨论,思想会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个人的体验,对于学生的个性体验,教师首先应该爱护,继而应该是培养和尊重学生的阅读,而不能用教学参考去套套框框。处理和对待学生这些个人体验将会影响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形成。(4)调动学生大量阅读和搜集处理信息的积极性。进行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培养不能光读少量的精品文章,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接受尽可能多的信息。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阅读来源不再是教室,他们可以从报纸上、网络上、影视中、图书馆等信息源搜集处理信息,进行大量阅读,获取新的知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进行大量阅读、摘录读书笔记就是课内阅读能力的强化和延伸,久而久之将会形成自能阅读的行为,这真是我们每个教师所期待的。(5)倡导学生开展阅读期待、阅读创造、阅读批判活动。此策略重在尝试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阅读期待可以在各年段进行,学生面对文本,由于体裁的不同,产生的期待心理也会不同,比如面对童话和面对散文,他们的希望、预期、期待等肯定是不同的。阅读创造和阅读批判可以在小学高段中进行,从各类阅读实践活动中反复地积累、反复地巩固,逐渐构建起符合各自特点的个性化阅读行为。

3、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造就我校科研型、创新型教师队伍。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1、目标性原则

本课题将在“以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为本”思想指导下,力求探索一种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发展的目标。

2、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更新观念。实践和研究表明,“教者好教”并不等于“学者好学”。我们要改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现象,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正确处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活动、自主评价,展示自己的个性。

3、管理性原则

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尤其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建设校园文化网络,形成一种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有效的个性发展优化结构。开展最优化教育、活动交流,活动的交流形式主要采用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小面积、大范围和各种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积极开展苏教版国标本语文教材实验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途径方法和基本模式。

4、针对性原则

教育活动中要有因人而教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差异发展,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师生、同学、亲子之间的人际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进取的、和谐的、自由的、愉悦的发展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与别人不同的个性,每个学生的个性都需要教师去发现去培养,在发现与培养中要用科学的、欣赏的、爱抚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5、操作性原则

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三次调查。第一次是课题研究开始前,第二次课题研究进行中;第三次在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课题研究中将分段,分年级进行评估要求,并有侧重点。建立数据库,运用检测法进行统计分析。

6、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成员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等,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

7、个案分析法: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

8、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教学理念。

五、课题组织

课题负责人:尹菊仙

六、研究步骤

1、准备与实施阶段:(2007年4月—2007年7月)成立课题组: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学习、研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途径、方法、基本模式等,使之适应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2、推进阶段:(2007年7月—2008年8月)在语文学科中使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途径、方法、基本模式等,使语文课堂教学切实向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发展学生的个性。

4、总结阶段:(2008年8月—2008年12月)汇编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研究成果鉴定。

第二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个性化阅读是指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独特体验,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有创造、有个性地解读其丰富内涵的阅读活动。个性化教学中,通过与学生、文本的对话、交流追求个性化的教学思想与技巧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达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个性化 阅读 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56-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指出小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在一二年级就要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阅读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阶段是个性最鲜明,性格最鲜活的年龄阶段。在阅读中,小学生总是依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感悟文本,他们的阅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阅读教学要以文本为载体,让教师、学生、作者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语言、思想、情感上的交流。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使阅读活起来,让个性化阅读充满活力。从兴趣出发,提高阅读自主性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适合的方式尤为重要。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而引导他们通过图文理解、表演、角色体验、游戏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更能让学生投入到快乐的阅读之中。[1]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泉水》是一篇很美的童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把课文朗读的很美,但是如何把学生带入到文章里,了解泉水帮助他人得到快乐,体会泉水乐于助人的贡献精神?可以抓住语言,重点抓住泉水说的几句话,通过朗读来体会与感悟,注重孩子朗读过程中所感悟出来的独特体验,例如自主选择、想象阅读、情境创设等,让孩子们享受阅读的乐趣。形式可以很多:如表演,学杜鹃花照镜子、学画眉鸟尽情的歌唱;用画画的方式画出泉水到过的地方等等;还可以做批注,写上自己的见解。有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读书效率也提高了。

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段落的内容进行研读。课堂上,我们对学生说“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读一读”“请你自己选择一段学习并与大家分享你的成果”往往更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效性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让课堂活起来。同时,语文课堂的生机在于巧妙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二年级语文《“红领巾”真好》一课,在理解“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两个词时,学生回答会小鸟“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此时,老师可以进行适度的拓展:小鸟们在叽叽喳喳、蹦蹦跳跳,还会干些什么呢?学生展开的想象翅膀,有给鸟宝宝喂食,有搭窝造房的,有捉迷藏的……适度的随机拓展,在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以及想象力,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丰富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被教学设计中的“预设”所限定,要拓宽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在阅读?c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拓展延伸,将阅读与生活融为一体

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堂,放眼社会、生活,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革新。一篇课文的教学引入生活这一汪活水,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地阅读文本,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注重课内外延伸,如,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就是课内向课外延伸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像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猴王出世》《丑小鸭》等名著作品时,教师可以激发其兴趣,引发他们求知欲,鼓励学生拿起原著。同时,引导学生阅读符合其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的各种书籍,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享受阅读的乐趣,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提高语文的素养。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是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为了保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体现个性化阅读而任学生天马行空地理解感悟文本,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文本的内涵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发挥课堂主导者的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思想与技巧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领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之间展开深入地对话、交流,使学生在阅读感悟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有自己独特见解的阅读体验,才能才能达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三篇: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写作教学有着培养学生个性、锻炼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是很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更不用说在写作教学中研磨出一些个性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写作能力。因此,很多小学生对写作并不了解,对写好作文没有信心,写出来的文章存在着严重的抄袭、模仿和拼凑的痕迹,写作质量堪忧。作文是学生的个性表达和真情实感的流露,在写作教学中开展个性化教学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应当采取哪些个性化的教学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呢?下面谈谈几点浅见。

一、了解学生喜好,激发写作兴趣

在教学以外,教师应当多花一些时间关注学生的情绪和状态,了解学生的喜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在对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教学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写作文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带领学生玩一个他们普遍感兴趣的游戏。

比如,教师在让学生写一篇与“冬”有关的作文前,可以先组织学生玩一个游戏。教师可以给先出场的两个小组出题,让他们轮流说出和“冬”相关的成语,每组一次说一个,说不出来的那个小组就出局。接下来出场的两个小组的题目可以是和“冬”相关的诗句或者是歌词,尽量让题目涵盖到与冬天相关的所有元素。对于最终获胜的小组,教师应当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小奖励。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步入正题,让学生开始写作了。实际上,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都在不停地挖掘自己知识储备中与“冬”有关的元素,因此,大家所获取的信息自然是非常丰富的。通过开展有趣的活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此时再让他们写作,他们自然是有话可说了。这样,生动形象、富有情感的文章自然就会产生了。

二、尊重学生主体,锻炼修改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写作教学中,评判学生作文质量优劣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师的标准。也就是说,教师一般都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作文。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要求,自然也就无法写出符合教师标准的作文了,这使得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当调整作文的评价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在个性化的写作教学中,让学生评价自己或者他人的作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它能够让学生正视自己的文笔,见识他人的写作水平,从而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教师在这个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

例如,在五年级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班级交上来的作文中随机挑选一份来评价。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评价的要求,如要从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写下不少于50字的评语。接着让学生将自己评价的作文归还到该作文的作者手中,让作者看看同学对自己文章的评价,然后自己再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一次评价。最后教师将作文都收集起来,对学生的评价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做相应的指导。通过这样的评价过程,学生可以很好地认识到自己写作的长处和短处,并发现同学写作的闪光点。可见,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扬长避短,在提升写作水平的同时,还能保证个性化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除了教学手段没有创新之外,学生作文模板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缺乏想象力。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的阶段,学生并不缺乏想象力,只是他们的思维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过分地遵照要求来写作,从最开始的“不敢写”,慢慢地发展成“不会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写作要“运用想象和联想”,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写出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想象作文是学生创意表达和个性化表达的重要方式,对学生而言,他们也比较喜欢写这种类型的文章。

在某次习作课上要求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自己最感兴趣的作文,结果很大一部分学生就写了想象作文。有的学生写了《火星上的生活》,幻想火星上有生命的存在,还写了火星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还写了自己有一个火星的朋友;还有的学生写《22世纪的地球》,描写的是百年以后地球遍地高科技的情形;还有的学生写《假如我是一只小鸟》,从一只小鸟的角度来描写它眼中的世界。可见,学生眼中的世界是多么的五彩斑斓,他们脑海中有多少的奇思妙想。每进行一次这样的写作,学生的想象力便得到了一次锻炼,便埋下了一粒创新的种子,生命的体验也得到了一次拓展。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就意味着他们的写作更加自由,也意味着写作真正成了个性化的活动。

四、确保真情实感,追求以情动人

真情实感的流露是最为自然的一种个性化表达形式,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情动人。

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为例。当文中的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作品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评价时,教师可以以此为话题,让学生谈谈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这种表达爱的方式,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会怎么想,怎么做?从学生的回答可以得知他们的真实想法:虽然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但这份爱他们已然感受到了。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平时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与父母真心“交流”。通过学生的作文,可以看出父母对他们浓浓的爱和他们对父母深深的情,这实际上就是学生真情流露的过程。

究其根本,写作就是一个真情流露和个性化表达的过程,而真情实感就是最好的个性化表达。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不求辞藻有多么华丽,但求能够以情动人。

第四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松原市宁江区新城小学

孙晶

我校《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是经我区科研部立项的区级重点科研课题。经过有关领导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备,现已开题。

一、报告人明确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课堂,即主渠道中的阅读教学,同一材料、同一篇课文对于个性差异的学生,认识不同、理解不同,就是针对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的“教”与“学”,不断地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并且能够使之经常地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当中去,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调整,逐渐养成个性化阅读行为。具体的研究内容为:

1、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所具有的特点,以寻找其操途径、方法和基本模式等。

2、小学生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小学生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1)给予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让学生阅读实践。每个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口味,阅读水平也有差异,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不同阅读要求,培养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教师应该做到在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范围的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兴趣来选材、来组建阅读小组,进行阅读实践。(2)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开放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将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进一步强调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这一原则,揭示了语文是一门与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讨论,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在阅读活动中,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了交流,通过多提问、多讨论,思想会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个人的体验,对于学生的个性体验,教师首先应该爱护,继而应该是培养和尊重学生的阅读,而不能用教学参考去套套框框。处理和对待学生这些个人体验将会影响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形成。(4)调动学生大量阅读和搜集处理信息的积极性。进行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培养不能光读少量的精品文章,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接受尽可能多的信息。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阅读来源不再是教室,他们可以从报纸上、网络上、影视中、图书馆等信息源搜集处理信息,进行大量阅读,获取新的知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进行大量阅读、摘录读书笔记就是课内阅读能力的强化和延伸,久而久之将会形成自能阅读的行为,这真是我们每个教师所期待的。(5)倡导学生开展阅读期待、阅读创造、阅读批判活动。此策略重在尝试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阅读期待可以在各年段进行,学生面对文本,由于体裁的不同,产生的期待心理也会不同,比如面对童话和面对散文,他们的希望、预期、期待等肯定是不同的。阅读创造和阅读批判可以在小学高段中进行,从各类阅读实践活动中反复地积累、反复地巩固,逐渐构建起符合各自特点的个性化阅读行为。

3、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造就我校科研型、创新型教师队伍。

二、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知识经济竞争时代的到来,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创造性、创造能力以及良好社会适应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社会所淘汰。21世纪呼唤有创造性的人才,呼唤有知识、有思锥、有素质、有独立个性的,能与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的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具有的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我们提出“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的主要依据是:

1、学大于教的需要。“教”与“学”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在现有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的是“教大于学”或者“教等于学”的现象,造成学生阅读水平的低劣。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理念和“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要求,理想的课堂教学应当建立在“学大于教”的逻辑起点上,只有具备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学生所学的知识才会超过教师所教的内容。

2、传统教学的反思。中国的传统教学思想,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对象或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自学,重统一而不重多样。阅读现象千人一面,一样的阅读方法,一样的阅读感受,一样的阅读结果,甚至连考试的答案也一样的标准,对个性差异的学生从没考虑要去创造条件,或者去营造培植的土壤。这样做会极大地抹杀学生能动的一面,又与当今课程改革的大潮相逆,更不要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感觉。

3、课程标准的需要。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曾在《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一书中认为:“每一阅读瞬间都在刺激记忆,而被激发的记忆则能够通过不断调整视角的方法使各个视角活跃起来,并且逐一个性化。”这一理论清楚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已经明确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概念。不管是原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都把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的个性化阅读,最终使学生掌握自行阅读、自能阅读的方法技巧,形成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内涵揭示:个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个人特质”。在个性之后加上“化”,则构成了动词,表示转变某种性质或状态。因此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就是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阅读思想,所达到的不仅仅是感受和理解,还是有创造和有批判意识的阅读实践,形成可持续发展阅读习惯的目的,并且使其得到长足发展的个性阅读行为,所关注的是学生生存性的问题。

2、外延揭示:指在课内和课外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把握文本、超越文本,使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一切行为。

3、特点揭示:对于阅读实践活动而言,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生个体从书面材料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二是学生和作者平等的对话活动;三是一种探究性、创造性行为,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鉴定文本的过程。可以说个性化阅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体验性、批判性四个基本特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课堂,即主渠道中的阅读教学,同一材料、同一篇课文对于个性差异的学生,认识不同、理解不同,就是针对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的“教”与“学”,不断地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并且能够使之经常地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当中去,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调整,逐渐养成个性化阅读行为。具体的研究内容为:

1、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所具有的特点,以寻找其操途径、方法和基本模式等。

2、小学生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小学生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1)给予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让学生阅读实践。每个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口味,阅读水平也有差异,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不同阅读要求,培养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教师应该做到在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范围的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兴趣来选材、来组建阅读小组,进行阅读实践。(2)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开放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将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进一步强调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这一原则,揭示了语文是一门与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讨论,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在阅读活动中,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了交流,通过多提问、多讨论,思想会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个人的体验,对于学生的个性体验,教师首先应该爱护,继而应该是培养和尊重学生的阅读,而不能用教学参考去套套框框。处理和对待学生这些个人体验将会影响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形成。(4)调动学生大量阅读和搜集处理信息的积极性。进行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培养不能光读少量的精品文章,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接受尽可能多的信息。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阅读来源不再是教室,他们可以从报纸上、网络上、影视中、图书馆等信息源搜集处理信息,进行大量阅读,获取新的知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进行大量阅读、摘录读书笔记就是课内阅读能力的强化和延伸,久而久之将会形成自能阅读的行为,这真是我们每个教师所期待的。(5)倡导学生开展阅读期待、阅读创造、阅读批判活动。此策略重在尝试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阅读期待可以在各年段进行,学生面对文本,由于体裁的不同,产生的期待心理也会不同,比如面对童话和面对散文,他们的希望、预期、期待等肯定是不同的。阅读创造和阅读批判可以在小学高段中进行,从各类阅读实践活动中反复地积累、反复地巩固,逐渐构建起符合各自特点的个性化阅读行为。

3、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造就我校科研型、创新型教师队伍。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2月)收集与本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了解当前的教育形势,转变教育观念,在思想上能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贴近,反思自己的教学。选定研究的课题,制定研究方案等。

2、实施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2月)依据实施方案与语文教学实际,扎扎实实地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努力使本课题研究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借此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实践个性化阅读,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注意收集实践与研究中的有关资料,积累阅读教学案例。

3、总结阶段(2012年1——2012年3月)整理研究所积累的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等。

第五篇:小学中年级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中年级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研究》专题总结

——以有效积累促作文写作

中卫市第五小学 赵 静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个体是不同的,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感悟也就不尽相同。作文更是这样。作文是作者在自己的情感驱动下,用自己认为恰当的话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所思写下来,成为文章,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都不一样,他们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而存在的,他们对世界的观察、思考也不尽相同。写出的文章理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然而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每次作文时,不知道写什么,作文无话可说,不爱作文。作文成人化、内容千篇一律,已是一种普遍现象。有时,我们看了学生的作文内容,感觉学生的作文存在这样的问题:(1)作文素材缺乏新颖性;(2)学生的语言积累匮乏;(3)写作内容脱离生活实际。(4)文章缺乏真实性。(5)习作中缺乏个人的生活体验。如让学生写自己曾经经历,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学生写《我的父母》、《我喜欢的小动物》、《我的自画像》,但是,实际看学生的文章,做饭的过程及自己的感受并未写生动,问学生你做饭时都有什么感受?学生吞吞吐吐说不出来。可以说,作文时学生抄袭、拼凑、杜撰成了他们完成作文的途径。为了改变作文教学中这种被动局面,从根本上还作文教学自身应该有的本来面貌。在作文中,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在实践中感悟生活,成为我们作文教学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另外,中年级(3、4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始阶段,为了让学生在开始作文时,对作文产生兴趣,让学生乐写、愿写,让孩子的个性写作得以发挥,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我们提出了“小学中年级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

一、充分准备,为课题研究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一)召开课题开题会

“小学中年级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是开学之初。我组教师在三年级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针对四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商量设置了本次课题。本组教师在课题设立后,积极查找资料,及时反思,梳理教学中的问题,归纳成条,进行研究。

(二)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与课题小组的成员息息相关。为了使这次课题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同组经过多次研究,于2014年9月召开了课题研究会议,随后,同组教师共周努力,竭尽全力支持并搞好课题研究工作。强有力的研究队伍为课题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作文问卷调查,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

我们对中年级(3、4年级)的109名学生进行作文问卷调查。在此次作文问卷调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1、学生阅读量小,思维浅表化,缺乏个性化的见解和情感。在调查中发现 20.2%的学生没有读书时间,没有广泛的知识储备,所以作文时无从下笔。在阅读中只有22%的学生会读书,边读书边思考。10.8%的学生会在作文中体现个人的相法及观点,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记叙自己看到、听到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文成了流水账)很少有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有的学生都不知道该想些什么。

2、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小学生作文是观察、思维、表达的有机结合,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主观见解的直接方式。但是,许多学生不善于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离开教师的指导,35.8%的学生没材料可写,28.4%的学生习作无从下笔,然而,一旦指导,习作中充斥的大多是教师的见解,教师的情感,学生只是简单接受而已,他们认为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就一定是好作文,所以大多数学生只会用“同一个大脑”写作文。

3、学生不会观察生活,写作更多关注的是童话及想象作文。本次调查发现61.1%的学生喜欢童话,37.5%的学生喜欢写想象作文,只有7.8%的学生喜欢写写人记事的文章。

在了解了学生的作文状况后,这为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做好铺垫。

(四)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课题

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科研的首要条件,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我们通过搜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进行学习和观看名师教学光盘等方式,更新教师的观念。此外,还要求课题组成员自学习作教学理论知识,及时进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二、认真组织实施,推动研究扎实进行

(一)开展丰富多样的研究活动

1、教师层面活动

(1)以课为载体,开展作文教学研究课

课堂教学是开展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个性化作文研究中,我们以课为载体,组织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研究课活动。2006年4月于冬梅和于丽娟两位老师在全校上了作文教学引路课。我们还邀请区进修学校的教研员郭红君来校进行指导。课后,我们组织教师对两节课进行评课,老师们围绕“如何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写作内容”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并对两位教师的作文教学提出改进的建议,共同探讨研究作文课的教学模式。教研 员郭老师也对我校的作文教学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探讨研究中,教师们达成共识。

在这次作文教学研究课活动中,我们尝试了作文教学同课异构的新模式,作文教学体现教师的个性化风格。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执教。王老师在开课时,将本课涉及看图作文的词语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从词语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多个词语说一句话。王习东老师则让学生利用词语说话的基础上进行词语的理解,鼓励学生自觉将词语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在看图的具体指导环节设计过程中,每位教师在教学处理上也各有所长。郭青老师在激发学生说话时,能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张彩虹老师则在看图的方法指导上,讲解具体、细致,让学生在掌握看图作文方法基础上进行说话指导,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在作文课上我们看到学生个性化的构思、个性化的想象及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2)以反思为主线,组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反思

波斯纳指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每一个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自我的经验总结和成败反思。我校鼓励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在每次的作文教学研究活动结束后,都组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反思。并总结出学生个性化习作的方法和经验。如于丽娟老师总结出走近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的方法;李艳老师总结出四种作文评价策略即放大镜式评价、针尖式评价、悄悄话式评价、哈哈镜式评价。针对学生习作中的不同特点,运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温美霞、徐锦华老师在班级开办“小作家园地”和“文海畅游作文报”,利用这一习作展示途径激发学生习作热情,为学生的个性化习作提供展示的舞台。

2、学生层面活动(1)举办作文竞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作文,检验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除了平时作文训练之外,更有效的方法就是举办作文竞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我组进行作文竞赛。这次竞赛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习作水平的机会,为学生搭建作文交流平台,张扬学生个性。在这次竞赛中共有100名学生参赛。从学生参赛的作文中我们发现,三、四年级学生作文虽然做到了有内容可写,但是内容不够丰富,学生作文个性化的表达、构思、立意表现不够突出。这为我们下一步的作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编辑学生优秀习作

为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提供可分析的资料,我们每学期都收集学生的优秀习作,做好学生写作资料搜集。将优秀作文装订成册,供学生学习交流。

(二)提炼策略,总结方法

1、个性化素材获得的方法

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腹内空空,没东西可写。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谚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对中年级学生进行作文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阅读量小,思维浅表化,缺乏个性化的见解和情感。调查中有 20.2%的学生没有读书时间,没有广泛的知识储备,所以作文时无从下笔。10.8%的学生会在作文中体现个人的相法及观点,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记叙自己看到、听到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文成了流水账)很少有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有的学生都不知道作文时该想些什么。针对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状况,我们认为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尤为重要。

2、从家庭生活中获取素材。

家庭是我们人类成长的摇篮,它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同时又教给我们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每一个家庭成员以及亲朋好友的言行举止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为了让学生关注家庭,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的习惯。我们经常布置学生一些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的精彩。如回家给父母洗洗脚,“今晚我掌勺”、“洗袜子”、“小鬼当家”、“收拾厨房”、“家庭辩论赛”等。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你是怎样做的,效果怎么样?由于学生是亲自做过的,所以讲起来条理清楚,趣味性强.洗袜子时,有的边讲边将洗袜子时哼的歌曲唱了出来,有的将晒干的袜子拿下来,放在嘴边闻闻肥皂的香味,又用双手将袜子帖到脸上,感觉热烘烘的阳光的余热;有的在讲给父母洗脚时是这样说的:昨天放学以后,爸爸照旧到学校领我去医院打吊瓶。路上,我跟爸爸说:“爸爸,今晚我要给你洗脚。”爸爸莫名其妙的着瞪着我说:“又是老师留的作业?”我说:“你别管。”爸爸摸摸我的头叹口气说:“是不是咱应该改道上精神病医院去,看看是哪根神经出问题了?”输完液回到家,我先把书包送到小屋,当我出来时,发现爸爸已经脱掉袜子,坐在沙发上擎着脚等我。于是,我一手捏着鼻子一手给爸爸洗脚,其实爸爸的脚并不臭,但是我嫌脏,当我看到那一脸怡然自得而又自豪的神情时,我的心里边惭愧了,其实爸爸为我付出很多,而我仅是为他洗一次脚,想到这,我便双手认真,仔细的洗起来。有的同学为了收拾厨房,刷地时将一盆水倒在地上,引来一场“洪水灾难”。还有的同学为了炒白菜,不洗不拣,便将白菜放在菜板上乱剁。这一切来源于生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从学校生活中获取素材。

学校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能有很多的事情发生。这些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另外,五彩缤纷的校园活动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机会。如运动会、春秋游、文艺表演,艺术节、各种竞赛活动、学农活动 都可成为写作文的素材。我们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学校开展得各项活动,让学生动笔记录活动中精彩的片断,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积累。学生在运动会结束后,学生会写出“百米冲刺的感觉”、“失败之后”、“激烈的拔河比赛”等文章;春游结束后,学生会写出“刺激的碰碰车”、在春游中,学生之间发生相互帮助的事情,学生也会及时把事情经过记录下来,写成“相助” „„总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长了见识,拓宽了写作的视野。

4、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留心社会生活,关注民风民俗及社会发展变化,再把它们记录下来。在教学中,我们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每次传统节日来临,我们都引导学生抓住有意义的,与以往不同的东西进行记录。“三八”节,有人为妈妈送上亲手制作的贺卡,有人为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教师节,有人为老师作了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有的则为教师送上一束花„„学生把自己过节感受最深的地方记录、展现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十分生动。如清明节之前,我们让学生进行有关清明节民风民俗的研究,让他们在调查的基础上去感受各地不同的人文风情,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还让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或自己的喜好,确定一个问题,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情况,掌握数据。在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处理信息后,大家学写调查报告。如《生活中的别字现象》、《广告中的秘密》等。另外,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些地方,耳濡目染的事情也会有很多,我们就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如有的学生上学时,经过菜市场,看到市场里人来人往,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热闹的场面,就把此景记录下来写成“讨价还价”,有的同学干脆到菜市场亲身体验生活,购买商品,把自己当家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写成“当回‘家长’”。通过这样的实用性习作训练,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社会,而且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也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舞台和空间。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是贯穿小学作文教学始终的主线,在整个作文教学中,教师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只有生活充实,语言表达才有源头,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教师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引导孩子融入到多彩的生活之中,使学生去积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积极的投入到生活中,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并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使他们喜欢写作文,敢说真话,实话,作文中充满了童真童趣。如今,班级有一种浓厚的写作氛围。课堂、课间,老师、同学中发生的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们都会捕捉到,而且用幽默富有力度的语言表现出来。第四、从书本中获取素材

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作文时,语言匮乏是学生作文的大敌。只有培养学生积累写作语言的习惯,才能丰富写作内容,做到语言生动,并进而写好作文。习作的个性化表现在作文中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非一时的“词语活用”、“修辞适用”、“古诗巧用”等技巧训练所能达成,它需要平时阅读积累,潜移默化,正如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读大量的名家名篇能激活思维,形成语感,化别人的语言如同出于己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量之大,前所未有,然而,只有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信息贮存,让学生在大量语言的反复撞击、刺激下,才能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多阅读,让学生走近读物,感受读物中丰富生动的语言,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为习作奠定语言基础。

(1)诵读古诗,积累经典诗句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培养人文精神。在小学阶段积累更多的古诗文,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而且能净化人的心灵,丰厚人的文化底蕴。我们都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时,指导学生积累经典诗句,如学完李白的《赠汪伦》,引导学生收集其他诗人写的离别诗,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等诗歌。并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不同的离别情,不同的表达方式。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则让学生读有关思乡、思亲的诗。学完杜甫的《春夜喜雨》,引导学生读杜甫其他的诗歌。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我们注意引导学生把诵读的古诗运用于自己的作文和言谈中,做到学以致用。比如,春天来临,让学生描写春天的景色,则引导学生查找有关春的诗句,并在文章中加以运用;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让学生找与“月”有关的诗文或找有关表达思乡、思亲的诗歌,并指导学生引用诗歌进行作文。在积累中,学生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作文中,很多学生都能恰当地引用诗句,使自己的作文增色不少。

(2)读名家名篇,丰富阅读视野

名家作品独特的视角,个性鲜明的人物刻画,精妙的语言,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享受,让学生读名家名篇,从名家的作品中积累丰富的语言,从中汲取文学营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向他们推荐一些名家作品,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如推荐《安徒生的童话》、《格林童话》、《爱的教育》等,在阅读中,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做好词佳句的摘抄,设立采蜜集,积累经典的好句名段,为学生的习作积累精彩的语言。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与名作家面对面的机会。邀请作家高玉宝到校为学生做讲座,邀请作家伍美珍到校与学生谈读书论写作。

2、个性化习作的实施途径(1)循环日记的运用

写日记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日记中不仅记录着学生丰富的个人生活体验,日记还是我们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循环日记是将学生按组分成四个小组,从每组第一个学生开始写,第二天学生将日记上交,由老师对日记内容进行简评,然后发给学生,再由第一个学生将日记本传给下一个学生,第二个学生在拿到日记本后,先阅读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内容,然后对这个同学的日记进行评价,写上评语。之后自己再写日记内容,要求自己所写的内容不得与其他同学内容离同,如有离同将对所写的日记内容给予减分。第二天,再将日记上交由教师评阅,然后再往下传。这样日记就在同学的手中进行传阅,给学生提供了与同学无声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文的平台。这样教师们持之以恒的指导、帮助、鼓励和鞭策,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习惯得以巩固。学生在记循环日记的过程中,作文水平得以提高,习作能力得以发展。为了保持学生对记循环日记的兴趣,我们还采取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循环日记情况进行总结,并赋予一定的分数,累计分数较高的小组,这个组的每个同学可以得到一个“酷儿奖”。在老师的激励与调动下,学生的写作热情越来越浓厚。孩子们在写日记中饱尝成功的喜悦。

(2)读写结合训练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为写作提供范例,积淀语言材料;写作是学生综合运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技巧,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外显行为。如果把阅读和写作分离开来,学生要获取知识,就是天马行空,缘木求鱼。我们只有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祖国的语言材料,并付之于语文实践,经过迁移运用,形成语文能力,才能成为学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知识宝库,才能使他们在习作时开启心扉,信手拈来,自如提取众多相关信息。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针对研究对象的年龄特点,逐步认识到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

读写结合训练涉及题材广泛,文体多样,在读写训练中注意引导学生学写多种文体。①学写童话、寓言故事。童话、寓言的特点决定了其创作时应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无限的幻想力以及独具个性的创造力。让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无疑是学生个性展示的博览会,是学生尽情发挥的舞台。学生创作的一篇篇充满童趣,而又富有一定人生、生活哲理的习作,让人赞不绝口。如《大树和小草》、《文具盒里的悄悄话》、《鱼儿的哭诉》、《课桌椅的哭泣》、《表的自述》等都是学生习作中的佳作。

②学写科幻故事。儿童的特有心理和兴趣决定了他们对科幻故事情有独钟。他们从小就喜欢听、看科幻故事,到了自己能够写出文章之时,早已童心萌动,有的学生在进行奇思妙想时,让我们惊喜的是他们的想象大胆奇特。如学生在作文中,写出《未来的汽车》、《未来的服装》、《未来的学校》及《未来的学习用具》等,他们笔下的神奇世界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受。另外,学生们在作文中异想天开,插上想象的翅膀,写出《假如我是„„》,学生在写此类文章时,更是别出心裁,《假如我是联合国秘书长》、《假如我是一只小鸟》、《假如我是一支神笔》„„一篇篇想象奇特的文章应运而生。

(3)游戏作文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喜欢游戏,游戏让小学生的童年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让学生带着任务,身临其境,在游戏中畅游,自然收获很多。我们从小学生喜欢游戏这一特点入手,将游戏与作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放飞学生的思想。在作文指导练笔中,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捉迷藏”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游戏者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游戏结束后,先让学生谈谈这次游戏的感受,因为这次游戏进行得十分有趣,同学们也玩得很开心,因此,同学们把游戏的场面及游戏者的动作、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再让学生把这次游戏写下来,这样学生们在写作中写得自然真实,同时写作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如扳手腕、贴鼻子、无声拔河、连词组句、传话等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笔去记录,让学生在享受游戏带来的欢乐中作文,让作文成为一件快乐的事。(4)创办多种形式的作文展示栏目

多种形式的作文展示栏目的创办,激发了学生习作欲望,为学生的个性化习作提供展示的舞台。温美霞老师在班级设立《小作家园地》栏目,把学生每次日记中或平时写的优秀作文内容进行整理并亲自编辑打印,然后再将打印的内容复印发给每一个学生。姜玮老师将学生的优秀习作编辑成“妙笔生花”;徐锦华老师将学生优秀习作编辑成"文海畅游"。老师们创办的各种形式的作文展示栏目,让学生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保持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也让学生感受到习作成功的乐趣。

3、个性化作文评价策略

(1)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激励性的评语能带给学生无穷的力量,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感就会激起学生千百次追求成功的信心。谁也不能否认,在这样的评语激励下将会出现多少篇佳作、多少个爱写作文的孩子?在一次作文课上,一个平时不太出众的男孩,写了一篇春节放烟花的随笔,他把烟花的升空写得很精彩:“烟花齐放,把天空映衬得五彩缤纷。你看:红的色彩绚丽,宛如朵朵红杏竞相开放;黄的缓缓展开,就像朵朵牡丹次第吐艳;而那紫的正似一串串熟透的晶莹葡萄,芳香四溢;”老师给了他一个“小作家奖”。小男孩激动得满脸通红,他高高地扬着自己的作文本,兴奋骄傲的神情毫无保留地洋溢在他脸上,男孩一天都处在情绪高涨中。看来,就在那一刻,小男孩的写作热情之火一下子就点燃了,这个小小的“小作家奖”,兴许就将是未来一个著名作家的起航点。

在学生习作中,老师常会给学生写如下评语: “你的语句这么生动,真有作文的天赋。”

“这段动作描写太传神了,真不愧是班级里的小作家。” “在你的笔下,除夕之夜是那么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如此批语,虽是只言片语,却蕴涵着教师真诚的赞许,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读后受到莫大的鼓舞,增强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如有的学生作文中存在问题,老师也以委婉、巧妙的语言加以点拨.如“改成这样是不是更好些?”学生有篇习作《春节》中写到“多彩的烟花将天空装扮成花的海洋”,文章就戛然而止。老师给她的批语是:你太有想象力了,如果再写一写烟花绽放的形状,在天空中的变化,以及天空的颜色,那么今年的春节会更让人难忘的。而对于差生的作文,尤其是那些对作文缺乏信心的学生往往不受教师欢迎,可是差生以及他们的作文更需要爱心的呵护。我们要善于保护学生稚嫩的心灵,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学生的作文《难忘的一件事》,一个学生把老师批评他的一件事记成流水帐,毫无条理,内容空洞。老师看后写到:老师批评了你,是不是很难过,你当时心里想到些什么?从这件事中,你学到了什么?能把自己的感受写给老师看看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写好的。那位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后重新写了作文,特别是在心里活动描写方面添加了许多想法,他修改后的作文写的生动而真实。教师对学生有耐心、有信心,学生才能自信,才能向学业挑战。帮助每一个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这是最简单的教学,也是最成功的教学!

(2)设立奖项——诱发学生习作热情

心理学告诉我们:相信自己,才有可能成功。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学生每次习作后,都有盼望得 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的心理。在评改作文过程中,我们尽量给学生评“优”、“良”等级,并在眉批、总批和面批时,给学生以鼓励,充分肯定优点,注意发现每一位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放过一个好词、—个佳句.进行保护性评价。如用“———”画出习作中修辞手法精妙、词语运用恰当、语句通顺流畅、过渡自然、内容具体、情感丰富„„等语句,在寻找孩子习作中的闪光点的同时,还相应设立各种奖项,以诱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如一个女孩在作文开头写道:有人说,女孩像诗,像音乐,像风景;又有人说,女孩爱哭,爱笑,爱打扮。可是,有一个女孩却不是这样。她快乐时像一只天真的小鸟,发起火来就像打雷的闪电,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我。老师在评价时给她的作文评为“开头奖”。再如“修辞奖”:映入水中的星星、月儿闪闪烁烁,好像在向你眨眼睛。除此以外作文评价中还设立“好词佳句奖”、“首尾照应奖”、“创新奖”、“真情奖”“小作家奖”„„这样个性化的评语点明不同特点学生习作的“闪光点”。这些奖项成了学生们的最爱,每次作文讲评时,学生们都在争着比较谁获得的奖项最多,都愿意在讲评时朗读自己的精彩片断给大家欣赏。设立奖项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习作积极性,坚定了他们将作文写得更好的信心。

(3)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习作乐趣 ①放大镜式评价

放大镜式评价就是用放大镜式的眼光去发现文章点点滴滴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要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不要急着用批判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每一份心灵的作品,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在时时关注着他细微的进步,教师在满怀爱心地注视着他们的成长。教师的评价学会用一双孩子的眼睛去看待学生的习作,重视、理解、尊重、欣赏学生的个性体验,关注学生习作的点滴进步。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学生的智慧潜能,让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个性的张扬,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作文水平的提高。

②针尖式评价

针尖式的评价即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点到为止,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既能做到一针见血的疏导,又能点中学生问题的真穴,还不至于造成较大的创伤,让迷途中的孩子在一瞬间的刺痛中知道归途。尊重孩子们的隐私,也保留了温暖的火种,让这种疼痛可以接受,又连接着甜蜜的回忆。

③悄悄话式评价

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春风比赛,看谁先把人们的衣服脱掉,北风板着面孔使劲地刮着,风刮得越大,人们的衣服穿得越多,裹得越紧;而春风却不这样,她轻轻地吹拂,带着暖意,带着温馨,于是人们在春风的吹拂中敞开了胸怀。悄悄话式的评语正像这轻轻吹拂的 春风。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拿到教师批改过的作文总是看得很认真,他们最关心的不是技能技巧的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而是颇费心思地从评语的字里行间揣摩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漠;是鼓励,还是厌恶„„每个人揣摩所得不同,情绪也随之起伏而波动。教师的评价发自内心,就像是和孩子们说悄悄话一样,让学生从评价中品出鼓励和希望,感受到平等和尊重,他们会马上振作起来。

④哈哈镜式评价

枯燥无味的评价是天性活泼的学生最不乐意看的,一句深刻幽默的评语,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哈哈镜式评价运用幽默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习作,使评语易于学生接受,可以达到一种“笑过之后又不令人不深思”的效果。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是生活中的盐。有个学生没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文一逗到底,老师就在作文后这样写道“句号瞪着圆圆的眼睛,引号的眉毛挑了起来,感叹号哭起了鼻子:‘我的主人,你真不该忽视我们在文字中应有的位置呀!’你说,这些标点多可怜呀!帮帮他们吧。”看完评语,孩子对教师的用意心领神会,悄悄修改了自己的作文并主动交上来。

评语通常是用红笔写成的,仔细想来却是教师用心血来写就。教师用评价点燃了孩子心灵的火花。教师在这里倾注的心血愈多,它往往就愈有光彩。

(三)收集整理阶段研究成果

1、教师在每学期末上交一份高质量的习作下水文。现已编辑一本教师下水文集锦。

2、收集整理学生的优秀习作,编辑成学生优秀习作荟萃。

3、教师执教的作文研究课刻录成光碟。

4、收集整理教师执教的作文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三、认真反思,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1、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1)由于教师工作琐碎、繁忙,忽视理论学习,对所研究问题深入不够。对研究内容缺少理论性提炼。

(2)学生习作素材的获得不够丰富,观察积累缺乏持久性。(3)个性化习作能力不强。

2、今后的研究重点

(1)对于学生个性化写作的指导还应加强,逐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实用的个性化作文实施策略。

(2)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并将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寄往报刊杂志社,调动学生投稿的主 动性。

(3)除了继续加强写作指导外,还要加强作文评价的指导。探索学生写作综合评价的方法,最终形成一套较为科学实用,易于操作的评价策略。

(4)继续做好课题研究宣传工作,扩大影响,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把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做扎实。

(5)鼓励教师加强交流与学习,多读有关作品,多听相关讲座,多写教学随笔,同时加强资料的搜集。

下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小结 《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在我班开展研究一年多来,我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严格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在我班开展研究一年多来,我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严格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实践依据· 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我校主要参加者中有1名教师被确认为县级骨干教师,多名被评县级模范班主任......

    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方案大全

    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作文教学本身的价值取向。“文以载道”是作文教学一直来追求的目标,它要求学生作文表达的应该是自身的真实思想与情......

    小学科学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为了让学生在科学的海洋里像鱼一样自由遨游,小学科学教师要创设开放式教学的源头活水。《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小学语文实现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论文(5篇)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理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激发出来,进而为提高学生的文字创作能力打下坚实......

    10001011100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

    《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如东县掘港小学 何建军 执笔 一、问题的提出: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对于在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