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与培养
浅谈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与培养
一、提供环境,培养幼儿说话的兴趣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三岁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提及语言教育,一般人会认为在幼儿阶段也就是讲讲故事,说说诗歌,每当与家长谈及这类话题,家长总是感到非常困惑,不知如何来教。经过长期的实践,我认为要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应做到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家园以及全社会共同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对幼儿一生的语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就是教育,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游戏交往中得到进一步锻炼。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由于环境变化不易安静下来,有的胆怯、哭闹,有的甚至整天一言不发,这种情绪阻 碍了语言的发展。因此,培养幼儿说话的兴趣,提供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使幼儿敢讲话、爱讲话、多讲话,才能在说话的过程中,进行培养和练习。当幼儿有了说的愿望时,就要为他们创造说的条件,让幼儿自由交谈,这样老师就不要去阻止他们去“说”,我们还可并有意识安排几个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做游戏(幼儿有个体差异,教师就可酌情安排一些性格互补的幼儿,比如平日里爱说、爱表现的幼儿与平时沉默寡言的孩子可以结合一组),让他们在彼此协商、共同游戏中学习和发展语言。同时,在与幼儿进行交谈时,作为老师我们还要注意表现出对幼儿所谈问题的极大兴趣,这样就感染了幼儿,使幼儿感到语言交往 是一大乐事,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外对那些说话流畅、胆子大的幼儿,可让他们在集体面前起带动作用。如让他们给小朋友说儿歌、唱歌、讲故事等等。幼儿有了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这 样幼儿会在模仿老师和同伴过程中增强说的信心,讲起话来也就逐渐地准确流畅了。
二、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开展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丰富多彩语言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如定期举行儿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语言教学游戏等,都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回答,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一种亲密、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幼儿想到什么说什么,乐意把自己的疑问或见解传达给教师,而教师就要及时正确地给予解答,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还要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积极的情绪,只有性格开朗的幼儿才会乐说、善说,智力水平也将会不断提高。
将语言教育渗透于其他各领域教育活动之中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园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条件。在实践中,特别是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的互相渗透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歌曲教学中,歌曲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孩子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唱着充满韵律感的歌词,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享受,可从中感受到音乐与文学艺术的美。如小班教材下册中的歌曲《春天》,这首歌的歌词生动形象,幼儿透过歌词就能看到一幅非常优美的春天的图画,在欣赏完歌曲后让幼儿描述歌中描写的春天,还可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春天另外的景色,通过说唱结合,培养了幼儿有节奏地说的能力。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我们应把幼儿园的全部活动看作是语言教育的活“教材”。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和幼儿接触交谈,结合每天的生活,让他们说说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或教师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如:利用入园、离园时,提醒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老师早”、“老师好”、“妈妈再见”等;晨间谈话时教师可组织幼儿说说自己的趣事,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教师带幼儿边观察身边的事物,教给幼儿一些形容词,丰富他们的词汇;对于那些语言发展得比较差的幼儿,教师要特别注重日常谈话,加强个别指导。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教给幼儿一些
正确相处的语言。如怎样向别人提出要求,请求别人帮助,表示感谢或歉意等。当幼儿说的不完整或说错时,应给予纠正并让其再重复一遍,及时强化。
四、家庭教育
一、家庭中的幼儿语言教育
家庭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孩子们最温暖、最安全、最自由、最快乐的港湾,家庭成员的讲话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作为家长,在家庭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家长要做好榜样,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3-4岁的幼儿正处在接受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普通话的教育与培养,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家庭中家长以身作则与孩子用普通话交谈,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乐意讲普通话,特别是围绕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与生活,谈一些符合孩子语言特点的,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乐于说、乐于讲,并时时要求她用普通话表达,从小培养幼儿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同时家长应注意用规范的语言来与幼儿进行日常交谈。
2、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双休日家长可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园等地,充分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周围的景物,在玩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勇于交谈,如与小朋友、售货员、管理员们进行对话。有时,也让孩子与小动物们、植物谈话。这样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孩子们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孩子们的大脑中有了内容,自然会流露出想说的欲望,同时为幼儿的想象插上了美丽的翅膀。
3、睡前讲故事
睡前讲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最温馨最幸福的时刻,孩子依偎在妈妈、爸爸身边,听着有趣的故事,不但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
语言的熏陶,此时家长可适当的提问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通过说来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等等,从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幼儿接受语言信息
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有时看过一两次广告后也能流利地说出广告语,这充分表现出孩子想学习语言的渴望,因此,选择一些合适的电视节目让幼儿欣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一些孩子较为喜爱的动画片等。家长还可以为孩子们选择配乐的优美的儿童诗让幼儿欣赏,时间长了,幼儿自然会跟着读;同时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影碟机等电教手段,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学习语言,接受语言,加强对孩子的语言培养。
语言是智慧的外壳。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当宝宝咿呀学语时,父母喜出望外,兴奋得天天逗着孩子玩,一有空儿就教孩子说话。等宝宝到了两三岁时,他们却认为孩子已经会说话,不愿再拿出时间多和孩子交流,任孩子自由发展,结果错过了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几年后,当宝宝在同龄孩子中出现明显差异,他们才警觉,但为时已晚。培养语言的关键期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2~4岁是幼儿学习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期,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就会在其心理上造成某种缺陷,甚至终身无法挽回。我们都听说过“狼孩”的故事,当已经长大的“狼孩”回到人间,尽管人们为他的康复花了很大功夫,也无法彻底恢复他的语言和人性。所以,抓住和把握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相当重要。
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通俗地说,语言现象类似于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当人“听”的时候,语言是以声音的形式进入你的听觉器官(耳朵),即输入的第一信号。只有当第一信号经过消化处理,变为第二信号刺激大脑的听觉语言中枢,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之后,我们才能在大脑思维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发音器官(喉咙和嘴)“说”出来。这一整套的程序说明: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处在一个不断运行调整的过程中,就像计算机要获得数据需要不停地运算。
生活中,两三岁的宝宝经常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这正是他的“计算机”处在运算的过程中--通过模仿语音进行思维,学习表达语言的具体表现。有了这段自言自语的学习过程,幼儿慢慢消化吸收“鹦鹉学舌”来的语言,大脑的思维真正把语音的外壳与语义结合起来,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近年来,早期教育的研究表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环境。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文化修养、文明习惯及家庭藏书情况等,都会对幼儿的语言能力产生巨大影响。父母文化修养较高,说话语言幽默、词汇丰富,孩子讲起话来必然头头是道,举止文明、语言优美。要知道父母就是孩子模仿的典型。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幼儿说话声音要温和亲切,语速要慢,口齿清楚,同时要发音准确,用词规范,语句精练,特别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这样才能为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如何选择英语教材?
选择适合孩子的英语教材,引发他们的兴趣很重要,以下几点是专家给我们的建议:
1.符合孩子的程度
要选择符合孩子认知程度的教材,程度要适当,太简单会停滞孩子的学习,太难会让他们有挫折感。
2.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
要选择贴近生活主题的教材,观察孩子的兴趣,投其所好。假设他喜欢车子,就选择有车子的教材;假设喜欢水果,就选择有水果的教材,以此类推,让孩子将生活与英语结合在一起。
3.选择好玩的教材
要选择好玩的教材,让他能够操作的、幽默的、能够游戏的、压力小及趣味高的,而且记住不要一直把学习当作前提,只要孩子觉得好玩就会学习,没有兴趣当然不想接触。
4.避免雷同
不要买太大套的书,孩子会很难消化,因为孩子是很善变的,错过了有兴趣的时间,就不想去碰了,家长一下子买很多的书,内容、形式又很相似,孩子容易反感,况且家长钱都花了,一定会急于让孩子看完,小孩一有压力反而就不看了。
专家建议家长,尽量买单本的、变化性多,且要配合孩子的兴趣,少量多餐,慢慢的孩子的英语程度就会提高。
5.主题要鲜明
如果是有声音的话,不要选择背景音乐太复杂的,CD的背景画面也不要太花,这样会抢走了原本要让孩子听或看的重点。
第二篇: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语言教育浅谈
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语言教育浅谈
摘 要: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基础,也是人与人感情传递的桥梁。人类从一出生就开始接触语言,语言在每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语言。由此可见,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占着多么重要的地位。而三岁到六岁的学龄前期又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此时是能否给以孩子良好的、科学的教育对孩子一生语言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美国著名的人类潜能开发大师葛兰.道门教授曾说过:“每个正常的婴儿,出生的时候都具有莎士比亚、莫扎特、爱迪生、爱因斯坦那样巨大的潜能,正如聪明和愚笨一样,都是后天的产物。如果在孩子每一个关键期父母都施以恰当的教育,那么他们就很可能成为天才。”因此,智慧的父母只要善于抓住关键期,在孩子语言教育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将孩子培养成为人人羡慕、敬仰的语言大师不再只是梦想。
关键词: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语言教育
一、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语言是反映大脑发展状态和聪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思维的表[1]现。因此,抓住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发展孩子语言能力事关重大。而教育恰恰是抓住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的重要手段,因而幼儿语言关键期语言教育不可忽视。
那么,为什么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语言教育如此重要?其实,这与幼儿语言学习特殊性有关。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正是幼儿心理迅速发展过程,幼儿学习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儿童心理学指出,约从一岁半到三岁末的时期,是儿童言语活动积极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儿童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迅速发展起来,语言结构也更加复杂,这又为儿童语言理解能力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如此相互作用,使儿童语言发展呈现出跃进式发展。因此,这个时候如果抓住机会,给孩子科学、健康的教育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语言学习关键期施以系统的、科学的语言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这不仅满足了幼儿对新词汇掌握和快速说话的需求,更为孩子提供了十分和谐、有利的语言环境。对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和未来更高语言能力的发展起着十分巨大的影响。世界著名的韦氏英语词典编著者韦伯斯特出生时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婴儿,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不同的是他有一个伟大的、英明的父亲。在韦伯斯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为他制定了一个十分特别的教育计划。在他的家里,父亲只说英语,母亲只说法语,祖父只说德语,另外请了一个北欧人做保姆,约定他只说本国语。这样韦伯斯特从小就毫不费力、自然而然的掌握了4种语言。后来,他到外边跟小朋友玩,听到大家都是只说英语,竟感到吃惊。原来他以为每个人说话都像他的家人似的,使用的语言不一样。从此,他对语言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使他后来成为大辞典的编著者。韦伯斯特的事例再次验证了教育在幼儿语言学习关键期的重要性。相反,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即使再学习也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我们所熟知的狼孩、猪孩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可见,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语言教育不可忽视。同时,幼儿从教育中学的语言知识,即使一段时间不用了,也不容易忘记,至少易于恢复。对于这一点,相信每位都有感触。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有多少年没有使用家乡话,只要有条件,只要场合允许,你都能毫不费力地说出一口流利的、地道的家乡话。这就是教育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弊端
(一)重视语言教育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新一代的父母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拥有了更高的智慧,开始意识到孩子语言学习关键期对其语言发展的重要性。然而,觉醒并不意味着进步。就像80年代的人们一样,突然意识到自己有那么多的权利反而造成了维权的泛滥。然而语言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一寸光阴不可轻”的忙碌生活,听着专家“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告诫,每一个家长都沉不住气了。况且又有那么多的教育机构大声疾呼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发孩子的潜能,甚至还有一些机构打出了多少万培养一个所谓的“神童”的旗号,这无疑扩张了家长们早已膨胀的野心,也为关键期语言教育埋下了隐患。
于是,我们便看到幼儿园刚到中班,老师便让孩子复述比小学课文还长的故事;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老师甚至让家长每晚给孩子出语文卷子,在孩子对语言产生兴趣的最初阶段便打消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不去单纯地批判,回头想想。其实,这也是有一定的国情基础的,社会竞争的不断激烈、生存成本的不断增加,使越来越多的父母,尤其是80后年轻父母不敢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放松一丝警惕、松一口气。因为他们知道停滞一步,便意味着孩子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弱势一节,作为父母他们不能、也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我们便看到了现实中让人心疼、无奈的现象。但无可节制的语言教育就达到了培养孩子良好语言基础的目的了吗?事实上不是的,过多的、盲目的语言教育不仅没有达到语言教育的目的,反而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给孩子造成了不可预知的伤害。
因而教育孩子要时刻记住“孩子身心发展不均衡”的道理,尊重孩子,对孩子多一些耐心,这样我们会让孩子明白语言是一个美妙的东西。
(三)单纯强调学校环境忽视家庭环境
由于幼儿处于语言习得的初步阶段,受其身心与思维发展不健全的制约,只能被动的接受家庭、学校提供的语言环境,因而良好的客观环境带来的好处势必
[2]为幼儿良好语言教育提供保障。然而,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认为,只要为幼儿选一所好一点的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家庭能否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家长良好的主观因素是否发挥作用,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尤其对学前子女而言,家庭语言环境能够达到进一步加强幼儿语言习得的效
[3]果,有利于幼儿语言兴趣的培养和延伸。同时,这也是幼儿双语形成的基础。因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千万不可忽视为孩子创建一个科学、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
(四)偏重知识获得,对早期阅读理解狭隘 调查表明,大部分家长对早期阅读的界定理解都比较单一。52.9℅的家长认为早期阅读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或家长念给孩子听,只有24.2℅的家长认为早期阅读是学习与书面语言有关的所有内容。约20℅的家长甚至把早期阅读 等同与早期识字,认为早期阅读就是教孩子写字、识字,没有认识到早期阅读主要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此外,家长为幼儿提供图画书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也表明他们对早期阅读理解存在误区。76℅的父母表示他们为孩子买书的时间没有固定的计划,一般都是“碰到就买”,仅9℅的父母强调会重视购书计划。此外,34℅的孩子图书拥有量在5本以下,拥有5到10本的孩子占42℅,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图书对幼儿书面语言发展的价值。
与此同时,家长在孩子阅读时间上话费的不尽人意,也大大降低了幼儿早期阅读的质量。
三、全面进行语言教育的方法
(一)按照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
[4]调查表明,1到1.5岁使幼儿语言发展的第一时期—“回音期”。这一时期,孩子的语言特色是会说单子句,会用手势、表情等辅助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还会模仿自己听到声音,如问“你几岁”,孩子会复述“你几岁”如同回音一般。这个阶段一般到两岁就会结束。这个时候,家长不必急于教孩子一些完整的句子,只是多和孩子讲些话、读一些具体生动的故事或事情就可以了。
1.5-2岁是孩子的“称呼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知道“物各有名”,遇到什么东西总喜欢问其名称,所以词汇和字句增加很快。因而在这个阶段,要精良充实和丰富孩子的生活,扩大孩子的眼界,启发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鼓励孩子尽量有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教孩子唱歌、看图书、做拼字游戏等。父母应多鼓励孩子说话,多为孩子提供讲话的机会。另外,父母说话时也应注意使用适当的词汇,让孩子能听懂、会模仿。
孩子语言发展第三期是2-2.5岁。这个时候,孩子能说短句,会用你我他等代词,也开始接受母语所表现的独特语法习惯。在紧接着的”好问期”(2.5-3岁)会不厌其烦的使用这些语法问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而这个时候正是家长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学习各种知识的大好时期,因而,对于孩子说提问的问题,家长一定要给予回答,切不可忽视或不回答。
(二)利用良好的环境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发展幼儿语言活动的关键是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语言环境的创设,不应仅局限于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更应渗透到一切与幼儿语言发展有联系的各个领域的活动。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时采取的主要形式。正如柏拉图说的:“语言是教育的工具,它既是教师的工具,也是儿童学习的工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取的语言比较正式、规范,并且,各学科具有各自的语言特色,如数学活动中各概念的描述(大、小、轻、重、厚、薄);音乐活动中用学过的词汇、句式描述自己欣赏乐曲的感受;美术活动中讲述自己的作品,编成小故事;体育活动中对大动作的描述(跑、跳、钻、跃)„„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教育契机,注意自身语言的准确和丰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示范。
同时,家庭是儿童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和接受教育的天然场所。因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家庭生活给人的身心发展,终身都难以磨灭,在人的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每个家长都应该重视家庭环境建设。对具体而言,家庭环境的建设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家长要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安定、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中,父母之间及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平等,感情融洽,家庭饮食起居等有规律,生活有节奏感,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改变家庭结构。2.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为子女师表”,关心国家大事,有理想追求,工作勤恳,在家庭中关心家庭成员,尊老爱幼,杜绝不良嗜好,同时,业余时间要孜孜不倦的学习,注意提高文化素养,讲究说话艺术,注意语言美,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典型。这些行动的教育效果比家长口头说教要好得多。
3.营造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如果家长在房间里挂上字画,贴些名言,摆上一只地球仪,表面上看,虽是一件小小的饰物但能营造出一种特有的充满艺术情趣的文化氛围,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从而陶冶情操。现代校园文化强调“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三)合理安排早期阅读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现在的家长们越来越关注早期阅读教育。但他们往往容易把它与识字联系在一起。其实,早期阅读的范围是很广的,幼儿凭借色彩、画面和成人的语言以及
[5]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 幼儿读物的所有活动都是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依据幼儿年龄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幼儿早期阅读时,必须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1.应给予幼儿更多优质的图书,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要舍得花钱为孩子买一些优质的儿童读物。精心地为孩子选购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还有益于培养孩子经常读书和爱护图书的习惯,这将使孩子一生受益。家庭中应为幼儿提供一个放书、看书的区角,如利用图书架、图书袋等投放一些图书、图片,让幼儿自愿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和探索,获得有关信息。对于投放图书、图片,家长可由浅入深地随时增添新内容。如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或投放一些色彩分明、内容简单具体的图书,如以情节画面为主并配有适当文字的大画面图书,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可逐渐增加一些图文并茂、内容生动、情节曲折的图书;对大班儿童来说,还可增加看图识字卡等,以满足幼儿不同阶段阅读的需要。除此之外,阅读时还应有个安静的环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传言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幼儿,使幼儿逐步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良好的阅读氛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为幼儿朗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朗读手册》[6]一书中,作者吉姆、崔利斯讲到对着孩子大声朗读是父母帮助孩子成为读书爱好者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听读是引诱孩子阅读的有声广告。因此,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大声朗读,这对于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年龄越小,听读所起的作用越大。这种听读主要是以欣赏图片故事和其它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如散文、故事等,幼儿在成人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油然而生想读的愿望。听读的目的是让幼儿反复倾听成人那娓娓动听的朗读,不断体验、品味。通过听读活动可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的词汇,激发想象,拓宽视野,萌发情感,尤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幼儿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从而为广泛阅读打下基础。3.让幼儿体验表现,将阅读内容不断内化。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所以带有“游戏”“故事”的书是适合这个时期的儿童看的。对于幼儿已初步掌握的阅读内容,家长可与幼儿一起体验表现,引导幼儿用动作、语言等形式将画面内容表现出来,对故事的重点情节或细节,家长要引导幼儿大胆独立地表现,通过自己的表情、言语、动作等外显行为进一步理解作品,将静态画面与动态体验结合起来。如同孩子一起复述故事,表演故事内容,将孩子接受到的语言信息再相应地运用到动态情景中,使幼儿对阅读内容不断地体验、加深对作品的难点的理解。
总之,幼儿的阅读早期教育,应使家长引导和幼儿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每一次早期阅读活动生动、愉快,让幼儿潜移默化之中不断地感知、内化、积累,为今后大量阅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进.关键期造就天才的最佳时期[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05)
[2] 王阿舒,孙明霞.家庭语言环境对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影响[J]].语言与翻译,2009(04)
[3] 杨觉勇.动作语言和语言教育[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85 [4]
马延娥.浅谈幼儿语言教育[N].延安日报.2007 [5] 蔡可.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的相谐相生[N].文艺报.2005 [6] 崔利斯.朗读手册[M].南海出版社,2009(07)
第三篇:幼儿发展关键期
幼儿发展关键期
感官关键期(0—6岁):要充分让孩子聆听、触摸、观察、尝嗅、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增长智慧。
形象视学发展关键期(4岁以前):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室内时,要给他多看图画书、动画片,开阔孩子的视野。
音乐才能发展关键期(3—5岁):可以让孩子多听听古今中外名曲,多参加音乐活动。
语言关键期(3—6岁):这是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提问,鼓励孩子多说,促进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12岁):如果错过了这段时期,再开始学外语,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学好。
秩序关键期(2—6岁):父母应逐渐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多与别的孩子交朋友。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训练他们养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适应社会规范。
想像力关键期(2—8岁):家长要让幼儿多听孩子喜欢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多看图画,多看动画片、科幻片,识字后多读书。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可以让孩子看画编故事,或续故事,或与家长轮流讲故事,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文化敏感期(小学1—4年级):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而到了6—9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父母可以在他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包括对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的资源,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文化需求。如果这个时候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可能孩子这方面的渴求会转向其他方面,比如捣乱、多动等。许多聪明孩子在课堂上有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等等毛病,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黄金阅读期(8—14岁):5岁左右,是儿童开始由看图发展到识字,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5—7岁,应该进入大量识字的阶段;8—10岁,应该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在小学中年级(3—4年级),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第四篇:浅谈儿歌与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儿歌与幼儿语言发展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运用适当的方法来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儿歌具有韵律强、节奏明显、内容简单、富有童趣等特点,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因此,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学习兴趣;训练正确的发音;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幼儿园、家长、社会都是幼儿习得的重要场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发挥儿歌的作用。【关键词】:儿歌;语音刺激;语言表达
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有时间性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就是学前期,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比较容易,幼儿语言的习得也比较快,因此要特别注意在这段时间内加强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儿歌是幼儿语言发展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上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本文着眼儿歌的特点,集中阐述它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们怎样运用儿歌这样一种文学形式,来发挥它的作用。
一、儿歌的定义及特点
儿歌是以低幼童为主要接受对象具有民歌风味,适合幼儿听赏念唱的歌谣,【1】是儿童文学中最古老最基本的体裁之一。儿歌生长于民间文学的土壤,主要流传方式为口耳相传,对于婴幼儿来说,儿歌主要是听觉感官的语言艺术,是或在孩子们口头的文学。
儿歌具有内容浅显、语言简短、韵律强、节奏明显、富有童趣等特点。这些特点正是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儿歌《布娃娃》:“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节奏非常明显,每句话不超过5个字,但表达的意思却很容易明白,在童趣化的语言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并且让在诵唱这首儿歌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儿歌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
言语是人们的语言实践,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任何一种语言都要经过言语才能发挥作用。早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言语能力,还可以促进儿童的心智发展、提高儿童的智力。儿歌作为幼儿最早接触到的文学形式,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注意倾听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本条件,培训幼儿的倾听能力与习惯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因为学龄前幼儿学习语音、词汇、语法规则,首先是通过听来【2】感知的。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就成为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先决条件。就幼儿来说,他们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就是儿歌,他们更乐于从听儿歌来习得语言。从另一方面来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也决定了儿歌最适合他们的语言发展。他们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会很短,无法感知复杂的文学艺术,只能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班幼儿有意注意时间只有3-5分钟,大班幼儿最多也不超过15分钟,因此呈现给幼儿的材料一定要简短有趣,【3】符合幼儿的审美心理,也就是要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儿歌明显的节奏以及富有韵律感的语言,让儿童更乐意去倾听。韵律与节奏在幼儿文学中与语义一样重要,韵律不只是押韵,也存在于语句的内涵,它和节奏是构成语言音乐性的两个不可分割、互相辉映的要素。韵律和节奏互相交织、【4】渗透和结合是幼儿文学的语言就有较强的音乐性。他们在儿歌上也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从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幼儿大多能记住的就是简短易懂的儿歌。如:“天上雪飘,我把学来扫。堆个大雪人,头带小红帽。安上嘴和眼,雪人对我笑。”这首儿歌读来朗朗上口,韵律感也很强,幼儿能从这首儿歌中体会下雪天扫雪、堆雪人的场景。
(二)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要从语言训练中找到兴趣,那么他们学习语言能力的速度将会大大提高。儿歌就可以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因为,通常儿歌和游戏是不可分割的。绝大多数的儿歌都能运用到游戏中,幼儿的最主要活动就是游戏,因此,在游戏中穿插儿歌这样的文学形式,既能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又能让幼儿获得语言的发展。
例如:《丢手绢》,用音乐化的语言,将游戏的规则告诉幼儿,这样他们就能更好的理解游戏的玩法。同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诵读着儿歌,更加为游戏增添了一种乐趣。
(三)有助于训练正确的发音
听是说的前提,而听的准是说得准的前提。儿歌的规范化语言对儿童早期的语言具有规范意义,并且儿歌讲究音韵和谐、节奏整齐,能更好的刺激听觉。儿歌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增强节奏感。经常念唱儿歌能使学龄前幼儿对语言的重音、节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四)有助于幼儿积累词汇
幼儿学习新词一般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他人交往自
【5】然获得;二是成人有意识的教给幼儿的新词。儿歌中的词汇大多都都与幼儿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幼儿学习新词,就更容易让幼儿理解他们经常遇到词汇,他们的词汇积累到一定程度了,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将会实现很大的进步。如:“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边一只猪,草间一只兔,洞里一只鼠,一二三四五,虎鹿猪兔鼠”这首儿歌中间含有方位副词以及一些动物的名词。让幼儿去诵读这首儿歌,会让他们很快明白这些词语,并且记住它。
(五)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幼儿要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必须建立在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幼儿将儿歌中的词语牢记于心,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当需要表达时,他们就会脱口而出。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这些特点都十分有利于幼儿模仿。;反复吟诵儿歌,能帮助幼儿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语言的连贯性,提高运用语言的连贯性。
三、儿歌教育策略
儿歌在学前语言教育中是最普遍的的。从实际的教学现状看来,大多数的幼儿园语言活动都是将故事作为一种载体来让幼儿发展言语能力。不仅仅是幼儿园,家长和社会在幼儿语言发展上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进行儿歌教育时还应该注意一下几点教育策略。
(一)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是幼儿系统学习语言的地方,是幼儿语言教育最重要的地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4)对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是:
1、能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从这几个教育目标来说,儿歌教育还有待提高。
首先,幼儿园应加强儿歌教育,重视儿歌在发展幼儿语言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语言活动上,多采用简单易懂的儿歌来进行教学。在园本课程的选择上,也应增加儿歌的比重。目前虽有一些园本课程中编入儿歌,但还不够,尤其是缺乏经典的儿歌。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去收集更加适合幼儿的,更适用于语言教学的儿歌。
其次,幼儿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开展儿歌活动,如:开展儿歌背诵比赛、分组或集体教学等。这样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在反复诵读中逐渐将短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从而让他们能更好的输出语言,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二)家庭方面
家庭是幼儿习得语言的第一场所。所以,父母在幼儿的语言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也要重视对孩子的语言教育。
首先,家长自身要规范语言。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往往会受父母的影响,尤其是在语言方面,喜欢模仿父母说话的口气、语音等。因此,家长自身应做好表率,最好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
其次,家长应注意运用儿歌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家庭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听儿歌的条件和环境,家长可以为孩子买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儿歌磁带,让他们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社会方面
社会教育在儿歌教育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出版社应该不断推出那些形象鲜明,具有独特的审美追求,富有童心童趣的幼儿作品,同时可以将儿歌纳入文化产业,与玩具、影视等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方面的作用。
总之,儿歌在幼儿语言发展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增加词汇量,训练正确发音,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所以,有关幼儿生活的每一方面都要重视儿歌的作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儿歌在幼儿语言习得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1】陆茜娜.让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发挥作用[J].语言研究.2011.12 【2】【5】黄路明.儿歌与学龄前幼儿语言教育功能.[J].广西大学大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3】陈国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7 【4】张小永.幼儿民间文学教育.[M].济南.山东音响出版社,1995:65
第五篇:幼儿语言发展与语言教学
幼儿语言发展与语言教学
一、幼儿期言语发展的特点
言语可根据不同的标准作不同的分类,最普通的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种。口头言语是指说出的和听到的言语。书面言语是指写出的和看到的言语。书面言语是在口头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儿童入学之前,言语的发展主要是口头言语的发展。儿童在出生后的三年中,由于受到成人的言语教育,以及言语器官、神经组织的成熟,他们的言语在不断发展,到了幼儿期,儿童言语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他们从“掌握本族语言的准备期”或“前言语期”、“最初正式掌握本族语言期”进入了“言语丰富化期”。
(一)语音的发展
随着发音器官的成熟、言语知觉(言语听觉、言语动觉)的精确化,幼儿的发音能力迅速发展,特别是三至四岁期间发展最为迅速。由于他们已能分辨外界差别微小的语音,已能支配自己的发音器官,一般来说,他们已能初步掌握本民族、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甚至可以掌握任何民族语言的语音。但在实际说话时,幼儿对于有些语音往往不能正确发出。班上的小雨宝宝在来园的第一个月的时候因为很多语音不能正确的表达就经常被误解,当他给老师说:“我要粑粑,粑粑”老师以为他要拉粑粑所以就把他带到了厕所,他跑出来指着米饭说:“诺要这舵”。
(二)词汇的发展
从整个儿童期的词汇发展来看,词汇还是贫乏的;词类的运用还偏重于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等并不普遍;词义的概括性还较低;词的理解和运用还常常发生错误。总之,词汇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幼儿园教师要利用课内外一切机会,在引导儿童认识事物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词汇,特别要重视幼儿积极词汇的发展,不要让幼儿从小养成信口开河、词不达意的习惯。
(三)语法的掌握
据研究,两岁时复合句只占所有句子的3.5%,简单句占96.5%。在幼儿期,简单句仍占多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复合句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陈述句仍占相当的比例,约三分之一,其他句型如疑问句、否定句等也都发展起来了。三岁幼儿像幼儿前期儿童那样,句子结构往往松散,不严谨。在他们口头言语中,往往缺漏主要词类或词序紊乱,以致造成句子意思不明确,别人如果不了解儿童说话时的情景,就很难理解儿童所要表达的意义。
句子从短到长。幼儿期儿童口头言语中所用句子的长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据华南师院的研究,三岁儿童主要使用三词句(占21.5%),三岁半儿童句子长度发展到6~10个词(占21.2%),四岁儿童使用句子的长度可达11个词以上。以后,句子的词数继续逐年增长。
(四)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口头言语又可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两种言语形式。当人们提出问题、要求或回答问题时,所用的言语形式即对话言语。它不需要将一切思想和事物都用言语表达出来,句子也不需要结构完整无缺,彼此明白就行。例如,当人们在等火车时,只要说“来了”一词,大家都会明白是指“火车进站了”。而独白言语,是说给别人听的或向别人传达自己思想、感情,或讲述知识经验等。如演讲、作报告、讲述故事等都是独白言语。由于独白言语是一个人比较长时间地独自讲述,没有交谈者的应答来支持,因而要求语句完整,讲述的内容不能简化。三岁以前的儿童,他们多半是在成人的陪伴下进行活动,他们的交际采用的是对话形式。到了幼儿期,随着独立性的发展,常常离开成人进行各种活动,从而获得各种自己的经验、体会、印象等。同时,他们又处于集体中,在与成人或同伴的交际过程中,他们也有必要向成人或同伴表达自己的各种体验或印象。这样,幼儿的独白言语也就发展起来了。
(五)内部言语的产生 言语可按活动的目的以及出声不出声,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类。内部言语发音隐蔽,不发出为人察觉的声音,但言语的发音器官肌肉组织仍有活动,它向大脑皮层发送动觉刺激,这种活动可通过精密仪器测到。内部言语比外部言语压缩、概括。内部言语常用一个词或一个词组来表达在外部言语中需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来表达的意思。内部言语不是用来和人交际的言语,而是对自己发出的言语,是自己思考问题时的言语。内部言语也具有调节自身心理活动的功能,与心理自觉性的发展相联系的。内部言语是言语的高级形式,它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幼儿前期还没有内部言语,他们还不能不出声地考虑问题。到了幼儿期,内部言语才开始产生。在幼儿内部言语开始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介乎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也就是既是出声的,又是对自己讲的言语。
二、在幼儿此阶段言语特征基础上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1、为幼儿创造交往和活动的机会。我们总会尽可能的抓住一切机会让班上得幼儿能更多的开口交流;其中包括去接触、认识其他班级的老师和同龄、年长的孩子;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形式观摩与体验交流。
2、丰富幼儿的生活。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不可能有丰富的语言。幼儿生活范围狭小,生活内容单调,语言发展就迟缓,语言就贫乏。众所周知的“狼孩”正是因为脱离了人群才变得不会说话;在班级生活中我们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策划各种形式的活动。
3、加强对儿童语言的训练。对儿童语言进行有计划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幼儿园主要是通过语言教学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中,我们强调幼儿要发音挣钱,用词恰当,句子完整,表达清楚、连贯,及时帮助幼儿纠正语言,好的给予鼓励、表扬;做出良好的示范,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并给予反复练习的机会,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和规范化。班上得小Z宝宝,因为家里阿姨发音不准确的缘故,所以她也学到了家里阿姨的发音,“h”“f”音浑浊,回家说成“沸家”花花说成“发发”,可乐说成“可咯”;面对这样的情况在一次次老师的纠正下小香宝宝的发音逐渐有了进步,每次她要发这两个音的时候她都会缓缓地停顿一下,想一想。
4、发挥规范语言的榜样作用。模仿是儿童的本性。儿童十分喜欢模仿周围人们的一举一动,也同样喜欢模仿周围人的语言。我们常常看到,幼儿的发音、用词,甚至说话的声调、表情,酷似双亲,他喜欢的人活着喜欢看的动画片里的某些形象。良好的示范榜样,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去模仿规范的语言,纠正错误。同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能讥笑和重复儿童错误的发音或语句。
三、语言教学
1、多用与巧用律动、音乐。婴班的幼儿很喜欢音乐和律动远远胜过直白的言语;因为在这个阶段音乐和歌唱是他们表达自己内心情绪的主要方式;在幼儿们张开嘴大声的说韵律和唱歌的时候也是他们练习发音的好时机;把幼儿喜欢的韵律和音乐变换使用,在不同的情景使用不同的词同时也会增加幼儿的新词汇,同时也更容易记住新词。
2、充分利用平时空余的时间,以讲故事,游戏化的方式等教授规范的,正确的词汇与语句。但是语言要尽量简短,清楚;同时老师要配合夸张或具有吸引力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使语言更形象、生动;这样才会给幼儿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为语言模仿铺垫。
3、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语言发展契机。语言的习得并不是仅仅局限在空余时间或探究活动的时间内,在次以外的时间里它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天,当时我正站在水瓶架旁帮幼儿接水,这时小华站在我旁边,对我说:“老师,这是水箱。”我当时听第一遍的时候并没有听清楚然后她又加重了音调重复了一遍,我当时非常诧异,因为我有时在不确定一个水箱是不是一个幼儿的时我就会说:“小兰,这是水箱?”没想到她记住了;所以语言的教学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有时可能老师很不小心说的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孩子也会立马就学到。
把婴班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教学培养目标、态度相结合,青少儿口才考级培训中心的老师相信幼儿的语言发展会更上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