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本教育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开讲艺术(最终版)
生本教育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开讲艺术
哈尔滨市双城市新兴中学赵喜春
近年来,在杜郎口中学和杨思中学的影响下,生本教育的理念已经悄然走进了我所在的学校,并且深受教师们的喜爱。因为生本教育的理念,发展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直截了当的提出了以生命为本的教育,以激扬生命为宗旨,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教育。生本教育理念的实施率先在我市的几所学校试点,有幸一观,受益匪浅。尝试于我的学生、我的语文科,感慨良多。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组织、驾驭课堂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思考。感悟到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作为语文教师,身用体会的洞悉语文教学的苦衷,文字的本身是枯燥的。个人认为:生本理念,就是使语文课堂充满激情和灵性,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兴趣,构建学生与文本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展现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
因此,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策略与手段,对实施生本教育尤为重要。在众多的方法中,教师的开讲导入艺术,直接影响或决定着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讲导入环节也不容忽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总结一下收效颇丰的几种导入方法。
1.巧用歌曲 开讲新奇 在语文教学中,音像资料所起到的视听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对学生心灵、情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调动情绪、牵动情感、激发潜能上,都起到了事半而功倍的效果。那一次,在研读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首词的时候,首先播放了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在幽缓、凄冷的音乐声中,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感染,熟悉的旋律,曼妙的歌词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意境之中。还有人教版语文中有一篇文章《爸爸的花落了》,学生伴着一曲《父亲》,在低沉的音乐中、眼中噙着泪水,解读了林诗音眼中父亲的伟大。《烛光里的妈妈》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就是在这首歌的播放中,我和学生一起探究了一篇课外散文《母爱如粥》,最后在诠释了作品的内涵时,学生几乎是泣不成声。音乐的运用,可以调动情绪,牵动情感,易使师生产生共鸣。要根据新知内容选择关联密切的朗读和音乐内容,紧扣当节课 的中心点。这样既可陶冶学生情操,又可自然进入新课。音乐在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的确不容忽视啊!
2.复习回顾 开讲轻松
复习旧知识是轻松愉快的,学习新知识是紧张新奇的。能从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和回顾中,自然地过度到对新知识的研读,也是我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在诗歌教学中,有一篇范仲淹的《渔家傲》,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谁的词句啊? “范——仲——淹”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我接着说:是 啊古往今来,能有如此远大抱负的能有几人呢?更何况,范仲淹又具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更是难能可贵。这种忧国之情,足以让后人感喟,可是谁又能理解爱国、卫国的情愫、壮志难酬的悲凉呢!今天我们就来品读一下范仲淹的《渔家傲》,进一步体味一番这位文人的 内心世界。在回顾旧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新知识的学习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设置悬疑 引发好奇
根据文章的结构、内容的特点,设计相关的问题,向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研读一篇课外阅读《谁然枫林醉》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春天是绿色的;夏天是姹紫嫣红的;秋天是红色的;冬天是白色的。同学们立刻反驳道:秋天是黄色的。我说:层林尽染、枫叶流丹;这不是红色是什么啊?你说的是枫树。是啊枫树为什么就变成红色呢?难道真的是“小枫一夜偷天醉,却倩孤松掩醉容”呢?下面我就来欣赏《谁然枫林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深入探究,课堂效果很好。
4.生动故事
开讲有趣
先通过生动的故事直接或间接的引入新课程,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它能首先吸引学生的视听,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兴趣激起对新知识的了解和领悟。记得在《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课的导入,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首先,激情演绎女娲补天,练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七彩神石,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弃大荒山无稽崖山青埂峰下,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后因曹雪 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学生在聚精会神的听讲中,渴求情节的快速发展,就此引入课文。
此外,象运用诗歌、图片、名人名言、视频片段、猜谜、表演都是非常不错的方法。可以说开讲导入的方法很多,只要能灵活运用,一定能在生本教育的开拓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论采用哪种导入法,都要注意导入语的针对性、关联性、启发性和简明性,都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都要有助于让学生初步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学;要充分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恰当地引导学生以旧拓新;要充分发挥导入语“激其情,启其疑,奋其志,引其思,导其行”的作用;要精心设计,简洁明了,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简短的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或趣味引胜,或悬念于怀,尽快调动起学生的内在动力。
诚然,导入语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动机;就在于能够开拓思路、沟通情感、创设学习环境;就在于能够承前启后、系统贯穿、联系新旧知识、因此,导入语的设计应大胆创新,灵活运用,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供先导服务。
事实证明:形式新颖、不落俗套的新课导入方法,会是学生参与精神愉快、情绪活跃,从而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到教学中,并在其中发 挥主体作用这是值得我们不断积累和发展的。
第二篇:生本教育下课堂教学反思
学习与反思“生本教学”
杜林回一小学王玲
观摩名师巧妙的课堂预设,幽默的课堂语言,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无不让我们真正领略了专家的风采。但真正让我感动的不是这些,而是名师们的课堂中能真正的“以生为本”,能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高度去思考,课堂中能情智共生,能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老师在课堂中抓住知识的难点,引导孩子争论,互相提问。所谓“真理越辩越明”。争辩的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话题中去,不仅要搜集论证自己的观点,还要时刻注意对方的观点。为此他们就要去读书,并且要把书上的东西搞懂,变成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他们乐此不疲。争辩的结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过程,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较为明晰的结论,还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也尝试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反思授课情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生本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如果课前没有做好深入研究,课堂上就很难对知识点进行准确理解,更不用展延伸了。
(2)讨论过程中少数学生参与意识差。生本教育的课堂中“讨论”是常规,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学习的讨论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的。在讨论中,如果仔细去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多数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少数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
(3)交流时不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生本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交流、争执、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而我们的学生可能是不自信吧,讨论时教师明明知道他的想法很好,交流时就是不发言。
(4)教师总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在进行生本教育教学的这几天里,仍是放不开,心中总有一个计划,计划着每个课时要让学生进行哪些学习活动,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在生本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既然存在这些问题,那就应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得自己的教学尽快与生本教学接轨。我主要采取了下列的教学对策:
(1)认真备课,设计好问题。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问题。每个小问题我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明确,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并能说出原因,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认为这些事情自己还是能做到的,他们便愿意去做。
(2)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我在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的时候,时常走到不爱发言学生的身旁,多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勇敢发言。
(3)及时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共同的全班性学习交流中,我更关注不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学生的参与度,如果哪个小组中的这些学生发言了,无论对与错,我都让全班同学用热情的、鼓励的掌声激励。使他们体会到被关注的快乐。
(4)教师的“教”要灵活。生本教育在教学方法中提到要“以学定教”,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被所定的“计划”、“进度”所牵制,不去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随机应变,那么我们无形中又走回旧途,又在牵着学生走,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把教学进度放慢点儿,安排多些时间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保持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最后借用叶谰老师的一段话小结一下我的听课感想:“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第三篇:生本教育下的课堂教学
生本教育下的课堂教学
在生本教育下的课堂教学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大家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同时在学习和教学中我思考了很多,收到了很多。
1、生本教育落到了实处
老师们在上课中都能围绕前置性小研究进行教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抓住了生本教育的根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注重了有效的评价
对学生的表现和小组合作交流中的表现都能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很好的进行引导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学能力,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评价方式多样。
3、关注了教学过程中和练习中的纠错
在课堂上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采取不同的形式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在学生自己进行自我纠错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提醒和引导。特别在练习中学生,关注了小组之间的相互检查、全班纠错。
4、通过学习我感觉到 如果说讲授是向学生传递信息,那么讨论则是让学生积极从事学习,并允许学生提出疑问,进行探究、做出反应。由于学生在准备讨论时,没有现成的思路可循,必须独立思考、归纳、分析、表达,所以讨论时,往往容易走题、漫无目的、杂乱无章。针对讨论的这一特点,笔者认为要想充分发挥讨论的功能和作用,确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先对讨论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首先教师对讨论目标的定位,既要避免过于抽象,又要难易适度。组织讨论时,要明确什么是重点、要解决哪些难点,要掌握哪些知识、提高哪些能力等等。总之,教师必须胸有成竹。只有明确了讨论的目标,才能设计出好的论题、选择正确的讨论方法;才能从实际出发,兼顾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讨论过程;才能做到既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又收到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的效果;反之,不仅会降低讨论的质量和效果,甚至会窒息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泯灭他们思维的火花。
其次是启发与诱导相结合,从提出问题到讨论问题的全过程,教师的作用大多是适时调控、巧妙诱导。一方面要使讨论题富于启发性,才能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另一方面,当讨论展开以后,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及时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诱”和“导”。防止学生提出的问题之间联系不紧、跨度过大、脱离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不利于讨论的进行和问题的解决。教师要灵活引导学生围绕讨论的主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渐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高的层次,逼近核心问题,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最后在课堂讨论中,要使每个学生能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教师必须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一方面教师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流露出对学生评价意见的赞赏或反对,尽可能做到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中的一些自相矛盾的结论、错误的推论、肤浅的论点进行分析、引导,并予以更正。但是一定要采取合适的方式,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避免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讨论的全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是保证讨论成功,充分发挥讨论的优越性,确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四篇:生本教育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木头凳总校 张自强
一、生本理念下“课型”构建
(一)、指导思想:
以生本理念为指导,深化生本教育改革,指导改革方向,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落实三维目标。
(二)、基本课型: 新授课
专题课
评研课 课型功能:
基于生本理念下的三种课型,以感悟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新授课为基础课,以突出训练为主要特征的专题课和评研课为提升课,设计上遵循“感悟为基、训练为策、悟指导练、练提升悟”的原则。
新授课:
就是新知识的学习课。在设计理念上以感悟学习为主要特征,重在发现知识(规律)感悟是学习的核心部分。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人家指出路来你去走,新的感悟学习方法是要自己去找路。少限制、少说教,引导他们观察、活动、阅读、思考,从中自己感悟了,这就成为他们头脑中最稳定的精神财富。读和做,缓说破,通过这种方法促进学生的感悟。
专题课:
在新授课后针对双基上存在的突出的共性问题,以训练为主要特征的课型,重在巩固新知提升感悟。从内容上可以是:单元整理课、习题课、字词课、复习课、朗读课、习作指导课、课业讲评课、活动课(各种竞赛)等。从执行上:可以在每课之后、可以在单元之中、可以在单元之后。专题课意在通过训练的促进对新知的感悟,依据学习情况灵活安排。
评研课:
即单元评研课,以研代考,是以训练为主要特征的课型,重在新知应用提升感悟水平。研究的内容是单元知识,方式可以是自上而下(教师出题学生解答)或者是自下而下(学生出题学生做)或者二者结合的形式。题型可以按照一贯的单元测试卷或者是其他形式。通过对解题组(个人)的审视、思考、质疑、提升对知识学习的深刻感悟,巩固双基激励个性化学习。
(三)、课型设计原则:
1、遵循方法论,即“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定教是灵魂。
2、突出以“活动为课堂学习的载体”,活动的课堂才是自主的课堂。改变教师满足于、陶醉于个人表演的传统课堂形式,要依据学生表现诱导、引导、辅导学生说一说、做一做、听一听、议一议、试一试、画一画、写一写、争一争、练一练、演一演、想一想„„小研究、小设计、小竞赛„„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探究、去发现。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水平不断变换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用活动贯穿课堂,达到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的学习状态。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引起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既非远大理想,也非美好的未来,而是知识的趣味性,学生的好奇心,传授的艺术性。变易理论认为,学习和获得知识并不是从简单(或部分)到复杂和高级形式(或整体)的过程,而是从对整体和部分的理解由模糊、零散到逐渐清晰、完整的过程。活动所面对的对象就是整体。
3、合理进行“知识整合,小立课程”。课堂尽力淡化知识的罗列,不要学习本本的知识,要力求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让生活材料为课堂服务。基础知识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只有小立课程,才能大作功夫(充分活动)。
4、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发展。
5、课堂“从关注预设转移到关注学生”。关注预设即关注教学流程、步骤、环节、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的设定。关注学生即关注学生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一仰一俯、一眨眼一皱眉等这些心声的反应。
二、生本课堂教学的备课环节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那么,在备课环节如何体现这一理念呢?因为 教育从师本教育转向了生本教育,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就相应发生了转变。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备课应该具备一些最基本的特点:
1、教师备课要体现以生为本
教师在备课时,其着眼点不是如何教,而是如何服务于学生的学。所以,备课就不仅仅是研究教材、教法,而要更多地研究学生的学情、学法。
2、备课要考虑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师本教育的备课重预设,忽视生成。生本教育的备课,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
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内在联系,教师要能够即时捕捉学生中间的热点问题,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解读学生,让有教育价值的活动生成、发展、延续,让课堂真正追随学生的发展。
3、备课要体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师本教育的备课重知识的获得,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获得,是无法通过习题的训练习得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备课“备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在激发学生情感上做文章,“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备课时考虑如何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学习。
4、备课要考虑课程资源的整合
教师如果确实树立起生本教育理念,回归到生活化状态,那必然要将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且不说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有赖于综合各门学科的知识,就说是应试,随着考试改革,也越来越讲究综合运用了。
5、备课要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学的起点、接受新知的快慢等等。生本教育的备课,应该在充分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的情况下,制定符合学生差异的教学方案。
三、关于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 基本环节:(师生两条线 环节相对应)生:
师:
各环节操作要点:
(一)、课前环节: 前置作业-----有目标
经验告诉我们:好的前置作业设计是课堂学习成功的一半。
1、目的:通过完成前置作业使学生能够了解相应的基础知识,文史学科达到:熟读文本,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本大意;学会生字词;结合文本谈自己的个性学习感受;数理化学科达到:了解基本概念的内涵,基本规律,相关法则;能运用这些解决简单的问题。
2、形式:以题签为主要形式,还可以是口述型或是指定教材中习题等多种形式。要在新任务学习之前(至少提前一天)布置给学生。
3、原则:简单、根本、开放
(二)、课堂环节:
(一)、小组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问题(占总时间的30%)。
形式:
1、小组交流是针对完成前置作业情况的了解与检查,由组长主持,个人汇报,相互查阅等形式进行。目的在于督促每个学生尽最大的努力完成前置作业,更重要的是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在合作的前提下,力求在解决问题。
2、组间交流,各个学习小组间就学习中的问题可以互相合作学习,跨越小组的的界限。
教师的任务是有针对性的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事情-------有目标(不是面面俱到)
⑴关注学困生的自学情况;
⑵关注情绪上有明显变化的学生,要了解情况,给予人文关爱; ⑶穿插到各个小组之中,了解学习情况,随时参与其中,进行点拨、启发、引导;⑷指导小组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注意:不要随意干扰或打断各小组的交流活动,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交流空间。教师的在参与活动中要以成员的身份出现,不能高声点评,不要轻易下论断。
(二)、汇报展示-----有主题(占总时间的40%)
以小组汇报为主要形式,各学习小组可以针对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之后的学习收获进行汇报展示,要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的较为完整的汇报。可以是一个人完成可以是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汇报的方式多样化,有必答、抢答、板演、表演、互问互答、质疑解答等多种方式。
教师要组织好各种形式的汇报,做好点评与提问。点评以激励为主,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微小的进步和变化,要本着树立自信心、获取成功感、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进行点评。要更多的关注学困生或问题生。提问要有艺术性,可以是指名问、点组问、循环问、组间问、学生问等方式进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展示汇报,善于抓住思维闪光点,启迪学生的心智,不要被当前教材的内容所限制,而放弃课堂的生成。
(三)、归纳提炼------有结果(占总时间的10%)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利于系统知识的构建,可以通过学生口述、板书要点、合作完善等的形式归纳所学知识,充分利用好学生资源。
教师要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全面把握。
(四)、巩固应用------有实效(占总时间的20%)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问题的来源可以是源于课本上的,也可以在组内互出问题,组间互出题,教师指定题等各种形式来呈现。充分利用好解题思路的表达,再现思维路径。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除了指定解决问题方式与具体内容外,要及时评价做好反馈工作。对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可以对后续学习提出新的任务,为新知识学习做好准备。要布置适当作业,形式多样(自选、指定、课本上的、课辅资料上的、学生编题等)及时反馈。
第五篇:生本教育模式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生本教育模式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摘 要】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上下一番功夫。营造问题情境呈现教学内容。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活动化”、“生活化”;问题的设计要切合教学目标、切合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切合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水平;要把问题陈述的清楚明白,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要有一种逐渐把问题引向深入探讨的梯度。【关键词】
课堂教学
提问
艺术
心理学认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老师在课堂所提的问题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老师所提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投其所好,巧妙设计疑问,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课堂教学中事半功倍的催化剂。
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丛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随着对发展智能的日益重视,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成为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引向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上下一番功夫。下面结合本人在化学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营造问题情境呈现教学内容。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活动化”、“生活化”。
教师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对探究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的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和学习内容的趣味因素。新教材在阐述教学中的知识点时,都是以一个或多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来展开的。新教材的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做不同的艺术处理。
1、将问题情境故事化增强趣味性 学生爱听故事,教师要善于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丰富感人的故事情境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九年级《化学之旅》一节时,在讲科学探究的环节前,我讲了“牛顿与万有引力”、“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哥白尼与日心说”几个小故事,很自然的提出“科学探究环节第一步是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始于问题,如果没有了问题,科学的发展就走到了尽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自主地、全身心地学习某一知识,而并不感到厌倦。从心理学上讲,当学生有了兴趣,说明他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产生自觉性的行为。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兴趣点加以提问,那么学生的学习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高一学生在观察“氨喷泉实验”时,有学生在讲:“哇,好美啊!”,“水怎么充这么满”,“会不会全充满”,“溶液怎么红起来了”,当看完演示实验后,还有许多学生余犹未尽,“陶醉”在实验情景当中。此时教师马上提问:
①为什么会形成喷泉,原因何在? ②喷上去的水为什么会变红?
③在这个实验中,水为什么没有完全充满整个烧瓶,并分析可能的原因。④你能帮助老师设计一个“全充满”的装置吗?
由于教师问在当问之时,学生思维就会活跃,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会被调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例如,在学生学习完氯气的性质后,将所学知识做小结,可设计以下情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曾经把氯气制成毒气弹,若你身处战场,当这种毒气弹爆炸时,你应该:A站在地势较高处B站在低洼的地方C站在河边或水塘边 ②一般高层水池刚用氯气或漂白粉消毒后,会贴出告示“三天内别用其养金鱼”,你知道为什么吗?
③你学了化学知识后,知道家用洗涤剂,如洗厕净与漂白粉,浴液等能混合使用吗? 这些问题,教师不用讲,学生的兴趣很高涨,其思维进入积极状态。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实现“由化学走向社会”,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价值,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2、将问题情境“活动化”,提高有效性 “学生的智慧都集中在他们的指尖上。”儿童的思维是动作开始的,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只有动手做才能学的会、记得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和巩固化学概念和理论,并获取化学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不断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化学技能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动手装配用H2O2制取氧气的装置,然后提出这套制氧装置能否用来制取二氧化碳?需要怎样改进装置?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得到引发,情绪高涨,思维活动都集中在改装上。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使其对实验制取两种气体的方法理解的更加深刻,实验技能也明显提高。因此只要让学生动手做,才能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杜威的“从做中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
3、将问题情境“生活化”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是我们传统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本主义”的机械唯物论,使我们不敢超越,不能超越。新课程教材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获得源于实践的真理,而且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例如在讲《促进燃烧的方法》一节中一氧化碳的中毒及其预防时,设计一些符合生活常识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在积极的求知、思索中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如请学生阅读材料后讨论:
(1)煤气中毒的生理过程是怎样的?(2)在什么条件下易发生煤气中毒?怎样预防?
(3)冬天洗澡,能否在浴室用炭火盆烤火?为什么?(4)实验室制取CO应用什么方法收集?
(5)大气正在遭受CO、CO2、NO2、SO2等气体的污染,你有什么好的措施能够缓解这种现象?
在充满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进行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也是和谐感人的,知识走进生活,生活中就有知识,学习知识为生活服务。
二、问题的设计要切合教学目标、切合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切合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水平。
1、选准切入点,问在知识的关键处 一般地说,讲授新课程时提出问题的切入点应选在知识的重点或关键之处。例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疑难问题之处。教师在提问前,必须要熟悉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问题,既不能不分轻重、漫无边际,也不能蜻蜓点水,一笔带过。一定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提问,形式应多样,内容应具有典型性,还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地进行思考。重难点是一堂课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掌握,在此处进行设问,其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学习上的疑难困惑,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透彻,从而达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能否抓住重点进行提问是不衡量教师是否真正理解教材的一个标志,也是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体现。对于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有很多,有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探究或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等加以解决。而有的重点、难点通过教师巧妙的提问,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师生共同讨论来突破。学生不仅可以学的轻松,而且印象深刻、富有情趣。例如,在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一节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电子得失数目与转移方向的判断既是教材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难点。尤其是氧化剂、还原剂与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的关系较为复杂,易混淆,甚至引起混乱。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1)怎样判断某一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元素的化合价升降与电子得失有什么关系?(3)怎样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4)你能否用一句简洁的语言概括出2、3两问题的要害之处。
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展开、讨论,师生共同探究,特别是第4个问题的讨论,全班同学更是积极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应用能力,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
2、把握层次,问在学生需要处
研究表明,影响学生积极参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平等的参与机会;良好的师生关系;广阔稳定的学习兴趣。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的素质和基础又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用一种模式教学,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表现在教学提问中,就是要区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对于不善语言表达的学生要多提一些描述、论述性的问题;对于思维不够严谨的学生要多提一些影响因素复杂的问题;对于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应提一些启发学习方法的问题;对于一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要适时地提一些吸引其注意力的问题。另外,对学困生不能提难度较大的问题,而对优秀生则不能提太简单的问题。问题的对象找准了,学生就会被问题吸引和激励,从而高效、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有目的的选择提问对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提问。例如提问可分为四个层次:回答“是什么”的判断型;回答“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有什么不同”的比较型;回答“有那些不同见解和思考”的创造型。提问不同水平的学生。
3、把握时机,问在知识伸长点处、模糊点处 有些化学知识在中学课本中是不断延伸出来,受学生水平和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学生对某些概念多少认识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螺旋是上升的。比如初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燃烧、分子和原子等概念都属于这种概念,因此,教师在教授这些知识时,要注意在这些知识的伸长点处提问,不要把知识讲死,留有余地,为后续的高中学习打下基础,埋下伏笔。在知识伸长点处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熟练的把握整个中学化学的知识体系,并非常清楚地知道,那些知识点的伸长是有效的,而不是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且不可为伸长而伸长。第二,对于知识伸长点提问的难度把握要适度,可为日后的这一知识强化打下伏笔,却不可随意拔高。第三,教师可以适当鼓励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对伸长点处的知识进行学习与探究,以培养他们的化学兴趣和化学素养。
所谓模糊点,就是似懂非懂,似明非明的地方。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准确的捕捉学生认识上模糊的地方来设计提问,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教材,明辨是非,防止产生错误的认识,养成分析思考的习惯,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高三复习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较时,我问到为什么氟化氢分子的稳定性大于氟化氢和溴化氢?许多学生回答道:这是由于FH分子间存在着氢键。这样的理解显然是错误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分子稳定性的大小是与分子内原子间的作用力(化学健)有关还是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呢?并引导学生思考:氢键是属于化学键还是分之间作用力?它的大小决定了什么?通过大家讨论,学生弄清氢键是分之间作用力。它的大小决定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而与分子稳定性无关。分子稳定性大小是由分子内原子间作用力大小(化学键强弱)决定的。通过这样设问,学生澄清了片面的、模糊的认识,形成清晰的表象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识别能力,有利于信息的正确编码,为下一次信息的准确提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从教学角度看,提问的切入点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从教学的进程看,开始时,为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可及时提问,引入课题、课中,当学生思维发生障碍、产生偏差,或受思维定势干扰时,要及时加以提问;当讲授时间较长、学生产生麻痹思想时,应及时提问;需要注意的是,提问应问在最需要问之处。
三、要把问题陈述的清楚明白,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要有一种逐渐把问题引向深入探讨的梯度。
1、表述清楚,学生听得明白
所谓把问题陈述得不清楚,就是问题表述有歧义,导致学生回答失控;问题的表述缺乏思维或行为的定向,学生不知道如何行动;问题的表述过于模糊,学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问题偏离了具体情境或文本内容,学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问题没有针对性,导致问题流于形式;问题的答案指向唯一,是教学活动变成了无目的的活动。
2、拾级而上,学生学的有趣
每一节课的内容知识都是由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构成的。如果教师能够挖出学生现有认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并在这个衔接点上设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并通过积极的思维探究,就能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酸与碱》一节时,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用“生活中哪些物质曾给你留下过酸的印象?你用过肥皂、洗衣粉吗?它们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引入课题;用“怎样识别酸和碱?”引导学生实验探究;用“识别酸碱的方法有哪些?”总结归纳;用“为什么不同的酸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色,不同的碱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物质的酸性和碱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拓展,使学生学习循序渐进,学的有趣。
另外将几个连贯性的问题由易到难依次提出,就像攀登台阶一样,步步高升,造就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就可逐步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识了。课堂教学提问最忌简单化和抽象化。太简单的问题,比如纯粹识记性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它使教学停留于简单灌输的低层次上,久而久之,学生对学科兴趣索然,教学质量必然下降。太抽象的问题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已有知识跟问题之间的悬殊太大,学生望而却步,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极为不利。为此,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分析教材,吃透教材,为每一节课设计一些高质量、有能力梯度的系列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循序渐进。举个例子来说,学生对甲烷、苯的性质、结构若认识模糊,他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甲苯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问还应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得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问还应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如“卤素”一章复习阶段可向学生出示下面的问题:指出下面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CF2=CF2+2OF2→2CF3CF3+2COF2。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素质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使学生始终觉得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