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下语文教学

时间:2019-05-13 03:3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本教育下语文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本教育下语文教学》。

第一篇:生本教育下语文教学

生本教育下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

自从学校开展生本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来,在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指引下,我结合语文学科以及我校学生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摸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

一、前置性作业

先学后教”的生本理念将学生的“先学”提到了重要的位置,教师会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前置作业的形式加以布置。我在引导学生课前完成前置作业时,着重要求学生做到“双学双疑”。

二、教师活动注重“四个精”

在生本课堂上老师是配角,起指导和辅导的作用,但配角的作用很大,配角应力求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生命本来的创作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做到“四个精”。

第一,精心指导。老师要课前精心指导,做到学生准备的内容心中有数,尽量避免学生展示时出现错误知识点。尤其是语文知识面比较广,各种说法不一致,如果老师课前不做指导,有时学生讲解的知识错误过多或者重点不够突出,其他学生不信服,自然课堂听课效果不好。比如:学生搜集整理完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后,老师要检阅一遍,看看论证方法的命名方式是不是符合中考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上四种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而有些材料上还会出现“摆事实”或者 “引用论证”等,课前指导学生,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标准,使用权威材料,求这样在课前及时纠正,免得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不必要的争议。第二,精确评价。学生需要及时准确的鼓励,才能更加信心十足。在各小组展示之后,老师及时的给予肯定、表扬,让学生立即感受到付出后的成就感。然后在每周、每月进行阶段性评价,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缺点的评价,尽量在课后个别指导,含蓄委婉的指出,并且引导正确方向。老师的评价必须精确,恰到好处,才更好的激励学生,否则,适得其反。

第三,精准补漏。学生准备的材料,偶尔会出现错误或者缺少重要知识点,老师应及时精准地更正补充,查缺补漏。比如,在学习《茶馆》这一话剧时,学生就将“戏剧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这一重要知识点丢掉了,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适当加以强调。在研究鲁迅的时候,有的学生说鲁迅原名周树人,有的同学说原名叫周樟寿,这样的分歧,就需要老师来精准的解决问题。

第四,精当升华。将学生课堂展示的重要知识点,设置成精当的小测试题,这样必然督促学生课堂上认真参与,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加深记忆,将课堂的学习加以升华。

后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永远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生本教育的理念深入课堂,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作为学习主角的学生“动”起来,课前做到“双学双疑”,课堂上做到“三展三比”;也要求作为学习配角的老师做更充分的准备,每个环节做到“精”!

第二篇:生本教育下的大语文教学思想初探

生本教育下的大语文教学思想初探

三个观念的运用

生本教育下的大语文教学的三个基本观念是:大资源观、大教学观、大评价观。

(一)大资源观。

这是在教学内容上提出的大语文教学观念。“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开展大语文教学,必须树立大资源观念,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大课堂:班级课堂教学的时间投入最多,秩序最正常,教学系统最严密,这是我们实施大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好这一课堂。但是又不能完全局限于此,这是语文的特点所决定的。大课堂就是超越课室,开拓生活空间,构建其他课堂,让学生在不同的课堂里感知语文,熟悉语文,理解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2、大教材:语文课本是进行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教材,是系统学习语文知识,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最直接凭借,是学生感知语文世界的最低保证,因此,大语文教学应高度重视这一教材。大教材观充分熟悉这一点,但又不拘泥于此,从范围上来说,语文是广谱的,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就是最丰富最庞杂的语文教材;从类型上来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各类事物都可以看成是语文例子,而且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就是教材,是丰富的活性资源。

3、大课程:分科教学,轻易造成不利的影响,那就是人为地规定语文课只管语文,数学课只管数学,历史课只管历史,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打破思维框框和传统习惯,树立一种大课程观念,具体到语文,我们可以看到,在其他各种课程里,都可以看见语文的影子。语文甚至可以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进行整合,以方便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

4、大方向:开发语文教学的资源,要着眼于一种大方向,要有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审阅四周环境的资源意识。

(二)大教学观。

这是在教学过程上提出的大语文教学观念。“教是为了不教”,“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作为手段的“教”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传授与指导,大教学观主张要以更高的起点看待教学,要从更宽泛的意义上去从事教学,探求真知。

1、大教育:语文教学的目的不能过于短视,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始终具有大教育的观念,要把语文教育放在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去考虑其意义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教育是学生终身教育的奠基性工程。

2、大能力:以往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或与应试相关联的其他能力。开展大语文教学,应树立大能力观,注重从不同层面,按照不同要求,根据不同个性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大学习:学习的意义应是广泛的,不应局限于课堂上的上课或课后完成某项作业。只要是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行为,都应看作是一种学习活动,教师应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鼓励其参与不同方面的学习。开展大语文教学,除了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外,还要采用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趣事而非任务。

4、大文化:文化本身的意义已非常宽泛,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往往限制了文化的涵义,缩小了文化应有的指向,从而最终导致了教学内容的狭窄化。大文化主张以宏大的视野观照整个世界,用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熏陶和感染学生,使他们成为拥有最丰富的资源和最广阔的精神世界的人。

(三)大评价观。

这是在教学评价上提出的大语文教学观念。由于受传统习惯和应试教育的重大影响,语文教学评价的繁琐化标准化一度愈演愈烈,极大地制约了语文教学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而提出形成的大评价观,将改动考试内容,改变考试方式,改革考试制度,指望用一种最适合语文学科特点和最有利于学生发挥的措施来实施教学评价。

1、大考试:教学离不开评价,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考试。大考试观突破单一的单项型的卷面考试,强调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双向型的其他考试方式。作为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语文学科,生活就是一个大考场,生活处处皆可考试,应当用一种大考试的态度去连接生活和语文,去沟通世界和大脑。

2、大题目:生活中的许多知识即是课堂上的语文知识,语文的考试题目应当是广泛的、丰富的和布满着生活情趣的。大题目观就是要打破各种知识条文一考天下的长期局面,树立“生活即语文,处处皆考题”的大评价观,强调把课内知识和课外生活联系起来,用生活实际去考查语文知识。

3、大作业:长期以来,语文作业的定义是太狭窄了,格局是太僵化了。大作业观将充分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突出作业的生活化、个性化、活动化、研究化、合作化、多样化。大作业应当成为一个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自我发挥的空间和自我完善的机会。

再论“生本教育”理念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视角分析

高中语文教师是否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仅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而且也制约着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生本教育”理念极大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现状,为广大语文教师发挥潜能、展示才华,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由于部分语文教师主观认识的偏差、自身能力的限制,在贯彻“生本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生本教育”理念的实质,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一、“生本教育”理念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

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研所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和模式在教育界引起了深刻的反响。“生本教育”不仅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本,而且在整个体系上探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认为“教育的要义,最终不是着眼于自己如何聪明,而是着眼于教师的职业本质——让别人变的更为智慧。”进一步强调了教育职能和学生本体两者的高度统一。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高中语文教师作为传承文明、讲授知识、提高能力的教育主体,那么就更应该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束缚,把“生本教育”理念纳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1、以先进理念重塑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师本”教育观念指导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一言堂”、“灌输式”等落后的教学形式也充斥着整个课堂。由于课堂主体没有弄清楚,语文课堂也自然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带来的只是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等后果,也严重地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开展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完全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2、以人格魅力引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生本教育”认为,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有很大的学习潜能,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量是巨大的。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的本质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作为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学要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肩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品质的重任。而要做到这些,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业务的提高、知识的积累,而且还要注重个人修养的提升、人格魅力的塑造。教师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健全的人格魅力,学生才能被这种品质所吸引、所感染,并且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落到实处。

3、以教学创新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创新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并且把“发现、创新”列入课程目标的最高等级,要求“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1]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无论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都必须注重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知识联系学生、以情境激发学生、以手段调动学生,使教学寓教于乐,活波生动。

二、生本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误区

“生本教育”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而且是一种可行的实践方式。由于”生本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模式还不算长,人们对它的认识、熟悉和研究还需要一个过程,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的“从师本教育到生本教育,有许多新的问题还需要处理,而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激动人心的挑战。”[2]以致有些语文教师在开展生本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一些误区,及时走出这些误区,也是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关键所在。

1、生本教育并不等同于完全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生本教育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扮演着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角色。科学客观地评价一节的语文课,不仅要看课堂气氛、学生的参与,而且还要看教师的传授知识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可以说,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很重要,但这种作用也不是代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广大语文教师也注重突出生本教育的实施。但是实施过程中,要澄清一个基本的事实,生本教育并不是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而是在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2、生本教育并不等同于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范围内。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开放的大语文的教育观,就是要求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构建开放而又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高中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生活处处皆语文,学生最终要走上社会、走进生活,语文教学就不应该局限与课堂教学的狭小范围内,而应该具有宽阔的视野,在社会实践中、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在开展生本教育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束缚,只一味地注重课堂教学的开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完全忽视了课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这就严重影响了生本教育的开展。笔者认为,生本教育强调的是一种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不仅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而且贯穿与学生发展过程的始终。因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观念,突破课堂教学的范围,尽可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只面生活,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和新知。

3、生本教育并不等同于课堂教学的放任自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用独具一格的教学设计、用充满丰富情感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广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但是从开展生本教育的情况来看,许多语文教师做的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又陷阱一个误区,把语文课堂教学的平等、开放变成了学生的无序、混乱。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热闹的气氛,需要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但是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在这一点上,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度,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增加课堂气氛,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落实生本教育的途径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心态和策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这也为语文教师指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从本质上说,生本教育理念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生本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强化以学生需要为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变“教会学生学”为“学生主动会学”。教学设计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设计是否围绕着学生的需求,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关系着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就要精心设计教案,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争取做到精益求精。一方面,要强化教学的信息量。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教学参考书、图书馆书籍、]网络查询等方式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设计详尽、丰富。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学的生动性。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仔细研究学生,依据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进行课堂设计,并且注意把教学设计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2、增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互动,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共同参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着眼点。每个学生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广泛最充分最有效地互动学习,关键是教育者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原则,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设独具风格的教学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讨论。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在每个小组讨论课堂教学难点和重点的基础之上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然后达成比较一致的观点。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大型的课堂专题讨论会,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对专题知识的理解和观点,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把讨论后的意见进行分析与筛选,然后形成共识。实践证明,讨论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3、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平等意识,变“教师权威者”为“师生共同提高”。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中要注重共同学习,强化平等意识。学生语文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而教又是为学而存在,为学而服务的,老师一定要热爱学生,以民主、尊重、发展、合作与鼓励、肯定、赞赏的态度,在课堂教学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平等意识。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者要高屋建瓴驾驭教材,明确目标,因材施教,立足于点拨和引导,努力使“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上课大胆发言,细心聆听学生的见解,并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澄清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幸福。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教学的反馈,从反馈中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然后力求及时改正和提高,只要这样,教学这个互动的过程才能相得益彰,共同提高

第三篇: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122号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春节过后,通过杂志网络我开始接触生本教育的理念。通过郭思乐教授的博客,我系统了解了生本教育的理论阐述。郭教授把学生的 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放在首位,他提倡语文教学要放眼学生的未来和整体素质,强调“大语文观”,强调学生在自我的认知和感悟中提升生命的质量。对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颇有同感。

尝试了一段时间的生本教育,我已被它折射出来的独有的气质和魅力所倾倒。回忆自己在探索和尝试中的生本课堂,我想说生本教育下的学生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我甚至感到孩子们正在生命幸福的轨道上奔跑,而脸上洋溢着的是对未来前途的自信。

我真正的生本尝试还要从去张店十一中听的一节语文课谈起。我记得那是4月31日的上午,我和同事有幸听了一节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课型。授课的是广州香山中学的李卫林老师,授课的内容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一封信》,这节课是我听过的课中设计最简单的一节课,说到家就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结合文本和已有的阅读经验谈自己的感悟。由于同学们在课下做足了功夫,所以课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各抒己见、侃侃而谈,同学们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谈到了《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和杨过、梁山伯和祝英台、《简爱》、《天仙配》、《杜十娘》、《爱情的礼物》、,甚至谈到了爱情的三个层面(有情、爱情忠诚和追念)以及现代人的择偶观。如果你不是亲临现场,你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眼前的演讲

者也好、辩论者也罢,会是一群尚处于青春期的朝气蓬勃的初三学生,在她们眼里爱情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神往,似乎他们已找到了爱情的真谛!我想说李卫林老师的这节语文课必定在孩子们的生命中产生积极的作用,也许多年后他们会回忆起这节课,甚至会用上精彩绝伦的阐述作为自己衡量爱情的依据。

听完这节课,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撼!用郭思乐教授的话说,那简直就是语文教学的样板,李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简洁,他并没有局限于字词句的说教,而是将打动人的东西让它尽情的呈现,他引领学生发展自己的感悟,他尊重学生,并充分发现孩子们身上所隐藏的潜能。同学们为了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魅力,可以说课下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文学评论,所以才能带着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带着一页页纸,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阐述,征服了听课的老师,也给自己增加了一份自信和人生的阅历!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

反思过去传统的语文课,常常是要学生学,可能是怕成绩不能保证的缘故,课堂上从不敢放手让学生展示自我,更多的是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重重陷阱,或者让学生自己跳下去,或者在老师的强拉硬拽下陷入泥坑。一节语文课下来,同学们接触到的是一篇已经被支解的支离破碎的文章,为了成绩,不知道强化了多少个知识点,而语言的美感早已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发展学生的感悟了。学生的思维永远被限制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框架中,这样的语文课老师累学生也累,可是时间在延续,却不见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感悟能力有长足的进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传统的语文课就在抹杀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慢慢

耗尽学生的大好时光中将时间流走了,可悲呀!

认识到并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转变教师自己的观念,我觉得再也不能在自己的班上消耗殆尽学生的美丽时光,我要通过自己的转变,让孩子们幸福的爱上语文课,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我开始不再低估学生,而是充分相信他们,这样孩子们也在不经意间慢慢长大,慢慢成熟,变得更有责任感,变得更加相互合作!课前有指导性的布置自主学习的作业,同学们通过大量阅读和合作讨论写出自己的感悟,由于大家课前做了充分的、精心的准备,所以每次语文课上同学们都畅所欲言,无数次沉浸在孩子们带给我的快乐和惊喜之中,当他们在课堂上由于心灵的交融而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作为特殊的“学生”,我都激动不已。通过交流,每个孩子都得到了收获,得到了分享。因为把时间还给学生,将时间安排的合理,所以学生有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因为语文教养主要靠实践活动来提升,以生命的形态来引领、激活生命,将语文学到深处,这或许应该是学习语文的本质。

是呀,当我们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以前课堂上见不到的景象。我的语文课上就常常看到以前从来不会答问题的学生踊跃发言,谈自己的感悟和收获,想想看敢于站起来交流,说明孩子们在情感和理智上战胜了自己,还有什么比这更令老师欣慰的事情呢?我欣喜接触了生本,我欣慰因为生本,我放飞了孩子们的心灵!

生本课堂的实践告诉和启示我:不要小看和轻视孩子们,每个人都有他的天赋,只要我们有效的去挖掘孩子这个最大的教育资源,孩子会用自己的表现还教育一个奇迹!

教育走向生本,教育引领和激扬生命,只要我们用心实践,一切都有可能!让我们静待花开的日子!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XX学校

XXX

第四篇:生本教育语文教学论文

生本教育教学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何增智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守卫本土是动物的本能,这成了有思想的人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渊源。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成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冯宛贞》率众痛击英法联军,激起民族万丈豪情;《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

教材中礼赞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内容也不少。“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珍藏七根火柴,因为红军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党更需要保存火种(《七根火柴》)。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生命的意义》则更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的永恒实在意义。

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有位教师上《背影》一课,首先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教师看时机成熟,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教学。我在讲《背影》一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一件小事》里车夫勇于负责,正直无私;《窗》中临窗病友忍痛给他人带来快慰和享受;《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魂》中小姑娘牺牲自己利益制止了一场野蛮的冲突,让人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学习《晋祠》,学生深深陶醉于祖国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此时教师出这样一个训练题:由对周柏唐槐的描写展开想象,写成抒情散文片断。学生思路大开,有的想到古老的中华民族虽经沧桑却生机勃发,有的想到老年人饱经风霜又焕发青春,都很精彩。学了《窗》后,学生无不认为不临窗病友冷漠、自私、忘恩负义、见死不救的性格可鄙。于是在续文中让他转化,醒悟过来后继续给其他病友带来欢乐;还有的同学颇有心计地让他饱受精神折磨,从中体现了豁达、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审美取向。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以往的教师节,学校都要要求学生向老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个小礼品什么的。今年,我们组织教师节演讲会。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对老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作法。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决不是说可以忽视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作用。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

第五篇:生本教育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生本教育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李学武

桐梓县尧龙中学

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了学生的“学”堂,以至于成为学生的乐园。可是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一直扮演着被动者的角色,依靠死记硬背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负担非常的大。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为学生减负。生本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其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hǎo)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的穿透力、冲击力和感染力。生本教育把师生关系处理的十分完美、和谐,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一切以学生为本,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寻求新的教学手段,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让他们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有着明确的区别,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同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前,要将教学策略的重点放到单个的案例研究过程中,继而将单个课文的学习放到整个语文学科中来,形成良好的学习模式。具体策略如下: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课堂不是教师自我表现的舞台,不应以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教师要为学生的 “好学”而设计“教”。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择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把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二)、高度尊重学生,让学生有自信心

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以“趣”引路,以“情”导航。第二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绝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情是真诚的,比如见到老师问声好,每逢节日给老师送上一份贺卡,老师对这些应该十分尊重与重视。如果把学生高高兴兴的一声“老师好”当作耳边风,他们会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内心不愉快,由此而来的师生感情疏远,会对教学产生影响。第三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内向、爱静;有的学生外向、好动。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我们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不能强求学生整齐划一地按照老师的意愿行事。例如:开展班级活动。我们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多听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按学生意愿安排活动,这样做学生才会有兴趣,活动才会有意义。第四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孩子的自尊心需要保护,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如果长期受到挫折,他就会失去自信,坠入自卑的深渊,失去积极向上的精神。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工作中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第五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尊重还表现在肯定、赏识学生的学习成果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比如:在语文课上请一个学生读课文,这个学生阅读能力很差,一段文字读得结结巴巴非常吃力,而你又非常耐心的听完学生读完后,不但没有指责学生,反而用温和的语气说:“这位学生读得很认真,很辛苦,他能坚持把文章读完,大家给点掌声鼓励一下。”这个评价既不伤学生自尊,又给了学生自信,多可贵啊!相反如果你说:“你怎么读得这么差劲,下次要好好努力啊!”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特别是课堂评价语更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如“你真会读书”、“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老师也没想到”„„这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在意,它能鼓舞学生斗志,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碰撞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长期如此,学生必将终生受益。

(三)、教师要讲得少,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做好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角色,创设和谐、认真、合作、探究的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是导演,是学生的辅助;学生是演员,是学习的主角。语文的学习重在体验感悟,必须有听、说、读、写、思、做的亲身经历,别人替代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凸显,主题活动不活跃,他们的自身经历无从建立,这样的课堂如果依然精彩,那精彩的只是教师;如果也显现出发展的努力,那么这种发展是以师为本。只要教师垄断课堂,学生就难以进入他们该进入的角色,当然就难以欣赏到同学们争奇斗艳的青春烂漫。学生课堂的角色不归位,以生为本就是空话。所以,以生为本就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角色,从重视教的追求到重视学的探究,从重视自我展示到重视学生发展,从重视量化结果到重视质化过程。满堂讲固然不可取,满堂问、满堂演(多媒体演示)、满堂笑也不可取,因为这是变相的牵着走,对着灌,学生简单被动接受的处境不改变,以生为本就无着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一种和谐、轻松的情景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把可以交付的学习任务托付给学生,极大地信任学生,教师大胆放开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少讲甚至不讲。(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感受、体验和揣摩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感悟和语感方面的引导。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思维,所以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学习目标进行感悟。同时,要多进行文本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语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阅读的时候要采用多种方式,要适时、适度地进行,主要是通过引导,让学生学会相应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语感。比如,在对朱自清的《春》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必要的感悟,从中理解作者透露出来的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对春天几幅场景的感悟进行必要的阅读,学生可以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品味语句表达的感情,赏析修辞手法的作用,从而对课文内容进行揣摩,达到有效性学习的目的。在品读中,学生既体会到春天的美好,又提高了朗读、理解的能力。

(五)教师适时引导、评价,提升学生理解高度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就可以进行良好的自主学习。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具体的课文知识进行必要的掌握。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充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室这些特定的学校渠道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在探究理解中,使学生的认识由肤浅走向深刻。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感受及分析与理解,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洞察他们这些想法产生的过程。在倾听中,教师还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拥有和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深度。教师适时地介入追问式评价,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评价,从而达到对问题的全面深刻的理解。

总之,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效的教学方式会让老师的授课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更加愉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学生语文知识的发展。同时,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下载生本教育下语文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本教育下语文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生本教育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生本教育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内容覆盖面比较广,更新速度非常快,该学科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

    生本教育下的数学教学

    生本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一、我对生本教育理念的理解 生本是理念,开放是本质,获得发展是结果。 生本教育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应“无为而为”,处于“帮学”地位。通过培训与......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五篇材料)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木头凳总校 张自强 一、生本理念下“课型”构建 (一)、指导思想: 以生本理念为指导,深化生本教育改革,指导改革方向,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落实三维目标。 (二......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学质量问题,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主要内容之......

    生本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合集五篇)

    生本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为本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模式。随着教育......

    生本教育下班级管理

    生本教育下班级管理 吕彩云 从2000年9月到如今,我到奇台三小已经十二年了,在十二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并没有完整的当过班主任,几乎从事的是教研组长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因此缺乏班......

    生本教育下课堂教学反思

    学习与反思“生本教学”杜林回一小学王玲观摩名师巧妙的课堂预设,幽默的课堂语言,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无不让我们真正领略了专家的风采。但真正让我感动的不是这些,而是名师们的......

    生本教育下的课堂教学

    生本教育下的课堂教学 在生本教育下的课堂教学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大家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